工作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化验室管理制度1 每次实验须进行培养的材料,应标明时间与组别,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须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肃静3 实验时小心子细,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盛菌试管或者瓶子不慎打破皮肤损伤或者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处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切勿迟延4 使用酸碱时一定要按操作要求进行5 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物品接近火源如遇火险,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者沙土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器6 使用显微镜或者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殊爱护对消耗材料和物品等要力求节约,用完后放回原处7 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用仪器抹净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擦净案面, 如有菌液污染桌面或者其他地方,可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或者百分之五石炭酸液覆盖半小时后擦去,如系芽孢杆菌,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凡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玻璃棒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百分之三来苏尔液中进行消毒8 禁止使用化验室内任何器皿盛装食品9 禁止在化验室内吃东西和吸烟10 遵守用电规章11 每日工作先后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门窗等的安全12 做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者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化验室职责1 做灭菌效果检验记录,协助生产制订一套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案,确保生产卫生2 对采购原料辅料进行验收,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者生产加工3 做好水质余氯水质微生物的检测,以免不洁净的水污染食品4 对生产所用的工器具案面工人所用的围裙套袖生产车间的空气更衣室的空气内包装物进行严格的检测,以免这些表面对产品造成污染5 每天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工作中发现铁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者负责人汇报,以便指导生产6 负责检验检测实验设备的校准,维护和控制,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测试数据的正确可靠可信7 贯彻国家企业待业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8 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产品的技术检测水平9 整理保存化验室的各种检测记录,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及可追溯性10 协助经理对各部门进行质量审核并验证其整改效果化验室取样技术要求化验室取样技术要求总的是无菌操作无菌是指取样过程中避免因操作而致的人为污染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如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人员取样用的服装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包证采集者没有污染到产品或者食品二:取样工具设备包括取样用的干冰或者湿水取样用的盒子或者制冷皿灭菌容器取样工具灭菌手套无菌棉拭子灭菌全包装袋子都有必须事前落实好,确保无菌,以免在采集过程中污染食品三:取样场所及样品的性状一)成品半成品原料及辅料的取样1:样品为半固体或者单冻时1)取样地点为无菌车间和冷库时,先用75%酒精把手原内包装剪刀消毒,用酒精灯灼烧剪再用灭菌的内包装袋反手取样品,再用封口机封口即可,如果样品为虾蟹可包装两层2)如果在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取样全过程要在酒精灯下操作,其它操作要求同1)2:样品为块冻时1)取样地点为冷库或者无菌车间时,用75%的酒精把手锯进行消毒,再把锯在酒精灯下灼烧,然后在无菌的案面上取下待检样,放入灭菌的内包装中封口2)如果在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取样全过程要在酒精灯下操作其它操作要求同1)3:样品为流体时1)取样地点为冷库或者无菌车间时先用75%的酒精把勺子剪刀原包装进行消毒,再把勺子在洒精灯下灼烧,凉后剪开原包装,用勺子取所需的样品入无菌袋内封口2)当取样地点为露天或者非无菌环境时,全取样过程要在酒精下进行,其他方法同1)二)在无菌车间取水样时,要先用75%的酒精擦试水龙头,再用酒精灯灼烧水龙头,打开水龙放水5 秒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瓶子取水样无菌室操作程序及要求1 接种检样前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将台面地面消毒(千分之三的来苏尔),再清洁2)将所有要用的灭菌玻璃器皿灭菌培养基等摆放好3)要备好酒精灯酒精棉球(75%95%)定量吸球等4)准备完毕打开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2 带检样进入无菌室,换鞋更衣戴帽进入后不可随便进出手用75%酒精消毒后再进行样品的称量均质操作等操作接种时要用吸耳球吸样,不可用口直接吸若无均质器则用灭菌剪刀(擦拭95%酒精后通过灼烧消毒)最大可能的将样品剪碎做样时在旁边要放有一条沾有消毒水的毛巾,当样液不当心溅出时可以即时擦拭做样时要把标识清晰:测样的编号稀释倍数,以免发生化验室事故工作完毕后对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千分之三来苏尔),再清洁打扫完毕后打开紫外线灯灭菌30 分钟化验室洗涮消毒灭菌操作要求1 没用过的玻璃器皿有清洗后要用弱酸浸泡30 分钟,再用洗洁精清洗干净2 玻璃器皿洗干净时在表面既无应有水珠滴下,也不应该有水流流下,而应是形成一层透明水膜3 用过的所有带菌的工器具能灭菌的都应放入菌锅中12130 分钟灭菌后再清洗干净不能高压灭菌的应先用500PPM 的次氯酸钠浸泡4 小时后再清洗干净4 洗净后的玻璃器皿用牛皮纸所好后放入干燥灭菌箱中1602 小时灭菌备用5 培养基灭菌应注意含糖的培养基与不含糖的培养基不能一同灭菌,含糖的培养基11520 分钟灭菌,不含糖的培养基12115-20 分钟灭菌6 有些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只能煮沸灭菌,有些培养基成份不能加热,要在50-60 时加入,一定要注意7 高压灭菌锅在使用前要先加水,水位达到三个小支架处即可,使用时要先排汽,当热汽平行排出时才可关闭排汽阀进行灭菌,灭菌完毕后,要等压力达到0 时,打开排汽阀排汽后开锅检验记录的填写的要求1 要认真正确的填写各种表格2 表格的使用格式要与检验方法相吻合,如水质表面样品的检验等不能使用成品检验的表格3 每项检验都应有原始检验记录,且应保存在实验室,向厂内有关部门报告时,可用检验报告单一个项目检验数个样品时,在报告单上可列出最低数和最高数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结果报告时同样报告单要表述准确,报告单与原始记录的检验结果应一致4 要有取样记录,对样品编号要有描述5 记录不能有过多涂改,检验人审核人要签字检验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配制要严格按照要求配制2 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前可先将被检物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干燥后在玻璃片上滴一滴香柏油,用油镜观察,使用要先用擦镜纸擦掉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净,并随即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3 高压灭菌锅的使用一定要按要求操作,以免灭菌不充分,或者损坏设备,或者发生危(wei)险事故4 当有可疑菌落需进一步验证时,操作一定要心,操作完毕后要反复洗手,用50PPM 的消毒液擦拭案面地面,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在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动头脸等地方,以免致病菌散播5 不能在化验室吃东西,以免被致病菌侵入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化验室应协同有关部门(不合格品发生的车间和部门) 进行评价和处理,对未分析原因查清责任并提出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产品均不得随便处置如发现不合格产品,首先应查找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纠正措施不合格产品含各个环节浮现的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控制步骤为:判定记录标识隔离处理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法有:返工拒收长期冷冻改做他用销毁1 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2 对原料拒绝接受3 对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略有超标的产品冷冻六个月以上,使其符合要求4 对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超标严重,以及检出其他致病菌的产品则要销毁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 产品原料本身所带有的,拒收原料2 辅料不合格,拒收辅料3 车间密封不好,密封好车间4 表面样品消毒不彻底,如因消毒时间不够的要加长消毒时间,如因气温升高,则要降温的同时缩短消毒间隔时间5 工人入厕后消毒不彻底,则要加强工人的卫生观念和卫生班的监督力度6 污染产品则要对水进行处理或者更换水源。
灼热丝实验作业指导书

灼热丝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灼热丝实验,探究灼热丝的耐热性能,理解灼热丝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灼热丝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材料,其主要成分为耐热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电良好的特性。
实验中,我们将灼热丝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其表现出的各种现象,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可以评估灼热丝的耐热性。
三、实验器材1. 灼热丝:使用标准的耐热金属灼热丝,长度约为20厘米。
2. 烧杯:用于装载灼热丝和加热水等。
3.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环境的温度。
4. 加热器:用于提供实验环境的热源。
5. 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并检查其完好性。
b. 清洗烧杯并确保其干燥。
c. 标定温度计,确保其准确度。
2. 实验设置:a. 将烧杯放置在加热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
b. 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确保其与水接触。
c. 将灼热丝固定在实验环境中,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3. 实验操作:a. 打开加热器,使水温逐渐升高。
b. 每隔10℃,记录一次灼热丝的变化。
c. 观察灼热丝的颜色、形状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变化。
d.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判断灼热丝的耐热性。
4. 实验数据记录:a. 记录每次温度变化时的灼热丝观察结果。
b.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其他重要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结果分析:a. 分析灼热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和可能的原因。
b. 利用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灼热丝的耐热性能。
6. 结论和讨论:a.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灼热丝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b.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c. 提出进一步研究该实验的建议。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烫伤或烧伤。
2. 当加热水温度超过50℃时,注意防止水溅出。
3. 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灼热丝的变化,并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束后,清洗和归还实验器材,并妥善保管实验记录表。
水质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作业指导书

S1-006水质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1.目的本SOP规定了水质中有机氯农药类的分析过程。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中有机氯农药类分析测试项目。
3.规范性引用文件HJ699-2014水质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4.方法原理采用液液萃取对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提取,萃取液经过脱水、浓缩、佛罗里硅土柱净化、定容后,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根据保留时间、质谱图或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5.1二氯甲烷:农残极,DUKSAN。
5.2正己烷:农残极,DUKSAN。
5.3丙酮:农残极,DUKSAN。
5.4OCPs标准溶液:22种有机氯农药混标(A,M-680P,ρ=1000μg/mL,溶剂为正己烷),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γ-氯丹、α-氯丹、α-硫丹、反式九氯、p,p'-DDE、狄氏剂、异狄氏剂、β-硫丹、顺式九氯、p,p'-DDD、异狄氏醛、硫酸盐硫丹、p,p'-DDT、异狄氏酮、甲氧滴滴涕、o,p'-DDT,用壬烷稀释到100μg/mL作为贮备溶液。
5.5-OCPs替代物:十氯联苯(2,2’,3,3’,4,4’,5,5’,6,6’-Decachlrobiphenyl,PCB209)(A,C-209S-H-10X,ρ=1000μg/mL,溶剂为正己烷)和四氯间二甲苯(2,4,5,6-Tetrachloro-m-xylene,TCMX)(A,M-8082-SS-10X,ρ=1000μg/mL,溶剂为正己烷)均用壬烷稀释到100μg/mL作为贮备溶液;用壬烷稀释到1μg/mL的混标作为工作溶液样品萃取前加入,用于跟踪样品前处理、分析过程的回收率。
5.6OCPs定量标:五氯硝基苯(A,M-8081-IS,ρ=1000μg/mL,溶剂为丙酮),用壬烷稀释到100μg/mL作为贮备溶液;用正己烷稀释到1μg/mL作为工作溶液,上机测试前加入,用于气质分析的定量。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和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观测、记录和评价,旨在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本次作业指导书将为你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二、数据处理1. 数据清洗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分析非常重要。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
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引起的,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判断和处理。
对于缺失值,可以通过插值法进行填补,如线性插值、多重插补等。
2. 数据转换某些数据的分布可能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为了满足分析的前提条件,可以对数据进行转换。
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对数转换、平方根转换、指数转换等。
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三、数据分析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统计指标,可以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进行描述。
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环境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如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等),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此外,还可以利用散点图来直观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环境因素对某个指标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回归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逐步回归等。
四、结果解释与评估在进行数据分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解释分析结果时,要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要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化学分析与检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与检验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化学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 (3)1.2 常用化学分析与检验方法概述 (3)第2章基本化学分析技术 (4)2.1 滴定分析法 (4)2.1.1 概述 (4)2.1.2 基本原理 (4)2.1.3 操作步骤 (4)2.1.4 注意事项 (4)2.2 分光光度分析法 (5)2.2.1 概述 (5)2.2.2 基本原理 (5)2.2.3 操作步骤 (5)2.2.4 注意事项 (5)2.3 电位分析法 (5)2.3.1 概述 (5)2.3.2 基本原理 (5)2.3.3 操作步骤 (6)2.3.4 注意事项 (6)第3章原子光谱分析 (6)3.1 原子吸收光谱法 (6)3.1.1 基本原理 (6)3.1.2 仪器与设备 (6)3.1.3 实验操作步骤 (6)3.2 原子发射光谱法 (6)3.2.1 基本原理 (6)3.2.2 仪器与设备 (7)3.2.3 实验操作步骤 (7)第4章离子色谱分析 (7)4.1 离子交换色谱法 (7)4.1.1 原理概述 (7)4.1.2 仪器与设备 (7)4.1.3 试剂与耗材 (8)4.1.4 操作步骤 (8)4.1.5 注意事项 (8)4.2 离子排斥色谱法 (8)4.2.1 原理概述 (8)4.2.2 仪器与设备 (8)4.2.3 试剂与耗材 (9)4.2.4 操作步骤 (9)4.2.5 注意事项 (9)第5章电化学分析 (9)5.1 库仑滴定法 (9)5.1.1 概述 (9)5.1.2 基本原理 (9)5.1.3 仪器与试剂 (9)5.1.4 操作步骤 (10)5.2 伏安分析法 (10)5.2.1 概述 (10)5.2.2 基本原理 (10)5.2.3 仪器与试剂 (10)5.2.4 操作步骤 (10)5.3 电化学阻抗谱法 (10)5.3.1 概述 (10)5.3.2 基本原理 (10)5.3.3 仪器与试剂 (11)5.3.4 操作步骤 (11)第6章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1)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1)6.1.1 概述 (11)6.1.2 原理 (11)6.1.3 仪器设备 (11)6.1.4 操作步骤 (11)6.1.5 应用 (12)6.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12)6.2.1 概述 (12)6.2.2 原理 (12)6.2.3 仪器设备 (12)6.2.4 操作步骤 (12)6.2.5 应用 (12)第7章光谱成像技术 (13)7.1 红外光谱成像法 (13)7.1.1 基本原理 (13)7.1.2 仪器设备 (13)7.1.3 实验步骤 (13)7.1.4 应用领域 (13)7.2 拉曼光谱成像法 (13)7.2.1 基本原理 (13)7.2.2 仪器设备 (14)7.2.3 实验步骤 (14)7.2.4 应用领域 (14)第8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14)8.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 (14)8.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步骤 (14)8.2.1 试剂与材料 (14)8.2.2 操作步骤 (15)第9章生物化学分析 (15)9.1 生物大分子分析 (16)9.1.1 蛋白质分析 (16)9.1.2 核酸分析 (16)9.1.3 糖类分析 (16)9.1.4 脂质分析 (16)9.2 细胞与组织分析 (16)9.2.1 细胞形态分析 (16)9.2.2 细胞功能分析 (16)9.2.3 组织结构分析 (16)9.2.4 组织成分分析 (16)9.2.5 细胞与组织损伤分析 (17)第10章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17)10.1 分析质量控制 (17)10.1.1 质量控制原则 (17)10.1.2 质量控制措施 (17)10.2 分析数据处理与评价 (17)10.2.1 数据处理基本要求 (17)10.2.2 数据处理方法 (17)10.3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18)10.3.1 实验室安全常识 (18)10.3.2 实验室防护措施 (18)第1章绪论1.1 化学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化学分析与检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水质化验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质化验分析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水质化验分析作业是地质、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中的一门重要
课程。
通过此次实验,你将学会如何准确地测定水样中的各项指标,以评估水质的优劣,并对水源进行合理管理和保护。
本指导书将为
你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帮助你顺利完成水质化验分析
作业。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实验器材:
- 温度计
- pH计
- 水样采集容器
- 玻璃容器及瓶盖
- 量筒
- 钳子或夹子
- 滴定管或取样针 - 磁力搅拌器
- 试管及架子
2. 试剂:
- pH标准缓冲溶液 - 硝酸银溶液
- 碘标准溶液
- Na2S2O3标准溶液 - 酸碱指示剂
- 氨氮试剂
- 高锰酸钾溶液
- 氨试剂
- 硝酸钾溶液
- 碱性碘化钾溶液。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发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研发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等关键环节。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其正常可用。
2. 实验环境搭建: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和指导,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任务分配。
1. 项目策划a)明确项目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b)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c)分析项目需求和资源情况。
2. 技术调研a)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调研和学习,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状况。
b)掌握所需技术和工具,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
3. 原型设计a)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b)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c)完成原型的绘制或搭建,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开发a)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编码和开发工作。
b)合理分配任务,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开发。
c)定期进行代码评审和集成测试,及时修复bug。
5. 功能测试a)制定功能测试计划和用例。
b)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c)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 系统验收a)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
b)总结评估结果,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c)确认系统达到验收标准,准备部署和实施。
7. 项目总结a)对整个研发项目进行总结和归档。
b)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c)总结并分享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合作能力。
3. 项目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计划执行,并进行进度和质量的监控。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5. 结果评估: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评估和自我总结。
工作分析实训报告

工作分析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在职场上,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能力和工作内容,从而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深入了解工作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因此,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能够了解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作分析的内容,同时提升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工作分析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对各种工作分析的工具和技巧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讲解。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学习前的预习,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工作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做好了准备。
2.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实践操作环节。
我们首先从一项典型的岗位开始,通过面谈、观察、问卷等手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
我们向岗位工作者了解了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的工作习惯、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在全面梳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这个岗位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从而得出该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核心内容。
3.制定报告在实践操作环节结束后,我们就开始了报告的制定和整理。
我们按照规定的格式,将我们在实践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同时将我们对岗位要求和能力要求的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述。
最终,我们撰写了一份完整的工作分析实训报告,并向老师做了详细的汇报,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三、实训收获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更好地理解了工作分析的概念和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习和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和方法,如面谈技巧、信息收集技巧、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技能和方法对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数据分析技术作业指导书

数据分析技术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数据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进行实际的数据分析工作。
二、数据收集和清洗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获取数据。
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已有的数据集,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或调查来收集数据。
数据的来源应当可靠,并且数量足够以保证分析的可靠性。
2.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学生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
这包括处理缺失数据、异常值、重复值等。
清洗后的数据应当准确无误,才能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三、数据探索和可视化1. 数据探索数据探索是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关系的过程。
学生需要运用一些统计方法,如计算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如频率分析、箱线图等,来揭示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进行图表展示的过程。
学生需要熟悉基本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并了解何时使用何种图表来呈现数据。
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高级的可视化方法,如热力图、雷达图等,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四、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过程。
学生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 预测性分析预测性分析是基于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趋势和结果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预测性分析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评估。
3. 关联性分析关联性分析是寻找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过程。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关联性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数据中的关联关系。
五、数据分析实践在数据分析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选择数据集和分析方法。
8、用Excel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实验指导书-------用Excel 进行季节变动分析(8)一、实验目的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和操作实验,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推断统计学的内容。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由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还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等。
此实验,要求学生掌握Excel 中的时间序列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主要用“统计函数”工具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二、实验类型(含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资料书例或实际数据,后面的具体步骤中有范例。
四、实验原理时间序列数据的季节变动分析方法。
五、实验操作步骤采用趋势剔除法计算季节指数。
[资料]某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如表8-1。
表8-1 单位:万元[步骤]把数据输入到工作表中的B2:B17。
用Excel 构造一张季节变动分析表(如图8-1),操作步骤如下:图8-1第1步:计算4项移动平均数。
在C3单元格输入公式“=A VERAGE(B2:B5)”,然后将公式复制到C4:C15单元格。
结果如图8-2的C 列。
第2步:计算移动平均趋势值(中心化移动平均数)。
也就是对C列的结果再进行一次二项移动平均。
在D4单元格输入公式“A VERAGE(C3:C4)”,然后将公式复制到D5:D15单元格。
结果如图8-2中的D列。
第3步:将实际值除以相应的趋势值。
在E4单元格输入公式“=B4/D4”,然后将公式复制到E5:E15单元格。
结果如图8-2中的E列。
第4步:计算同季平均。
在F2单元格输入公式“=(E6+E10+E14)/3”,在F3单元格输入公式“=(E7+E11+E15)/3”,在F4单元格输入公式“=(E4+E8+E12)/3”,在F5单元格输入公式“=(E5+E9+E13)/3”。
结果如图8-2中的F列。
第5步:计算总平均值。
在G2单元格输入公式“=A VERAGE(E4:E15)”。
第6步:计算季节指数。
将同季平均值除以总平均值。
在H2单元格输入公式“=F2/G2”,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F3/G2”,在H4单元格输入公式“=F4/G2”,在H5单元格输入公式“=F5/G2”。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分析法对某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1. 实验仪器:-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色散式光谱仪2. 试剂准备:- 待测物质溶液(浓度为0.1 mol/L):将待测物质按一定比例溶解在适量溶剂中制成溶液。
三、实验步骤1. 光谱扫描a) 使用色散式光谱仪,将试剂的溶液注入光谱仪样品池中。
b) 调节光谱仪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确保测量时的准确性。
c) 开始光谱扫描,记录样品的吸收谱和发射谱数据。
2. 确定峰值波长a) 通过观察光谱图,确定峰值波长。
b) 根据峰值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或单色仪,调节入射光的波长。
3. 定性分析a) 将待测物质溶液与不同参比物溶液进行比较。
b) 观察吸收或发射光谱的差异,根据光谱特征判断物质的成分。
4. 定量分析a) 构建标准曲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溶液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它们的吸光度。
b) 测量待测物质溶液的吸光度,并使用标准曲线确定其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轻放,防止试剂溅出。
2. 使用色散式光谱仪时,注意对光路进行调整,确保测量准确。
3. 小心避免将试剂溶液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如有误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 操作前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应立即报告老师。
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简要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
2. 实验仪器和试剂:列出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的顺序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数据和光谱图。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6. 思考题:根据实验所得结果提出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要求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改进措施。
7.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所参考的相关文献。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二0 0六年七月印刷实验一容器仪器的洗涤、使用及酸碱溶液的配制和相互滴定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所属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计划学时:4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练习滴定操作,正确判断滴定终点;3.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时颜色的变化。
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 实验内容(1)酸碱溶液的配制;(2)酸碱溶液相互滴定;2.实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 化学试剂NaOH固体,分析纯;g cm;浓盐酸,密度为1.193酚酞0.2%乙醇溶液;甲基橙0.2%水溶液。
2. 仪器和设备常规玻璃仪器,托盘天平等。
四、实验原理酸碱滴定中,通常将HCl和NaOH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
由于HCl易挥发,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破,因此不宜用直接法配制,而采用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出该溶液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都具有一定的变色范围,HCl和NaOH的滴定突跃范围PH约为4—10,应当选用在此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例如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或酚酞(变色范围PH8.0-9.6)等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五、实验步骤(一)酸碱溶液的配制:1. 0.1 mo1/L NaOH溶液的配制计算配制500mL 0.1mo1/L NaOH溶液需固体NaOH多少克。
在托盘天平上(是否用分析天平称量?)称取后,放入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使之溶解。
移入洁净500mL试剂瓶中,再加入45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塞好瓶口,摇匀,贴上标签。
2. 0.1 mo1/L HCl溶液的配制计算配制500mL 0.1mo1/LHCL需多少mL浓HCl(12 mo1/L)。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自查报告。
标题,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仔细阅读了MS实验指导书,并按照指导
书的要求进行了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
进的地方,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首先,我发现在实验指导书中有一些实验步骤的描述不够清晰,导致我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我建议在下次更新实验指导书时,对实验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以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实验
操作。
其次,在实验报告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实验结果的记录中,我发现有一些数据未能完整记录,或者记录
不够准确。
我会在下次进行实验时,更加仔细地记录实验数据,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在实验报告的分析部分,我发现有一些分析结果不够清
晰或者不够全面。
我会在下次进行实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确保实验报告的分析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实验结果,并提出合理的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对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的自查,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在今后的实验中会更加注意这些方面,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和准确。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验成绩和更加丰富的实验经验。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自查人,XXX。
自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自查内容,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自查结果:
1. 实验指导书。
检查了实验指导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现其中实验步骤清晰明了,实验原理和目的表述清楚,实验材料和仪器清单齐全。
没有发现内容错误或遗漏情况。
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逐一核对,确认了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保证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对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部分进行了检查,确认了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实验报告。
检查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发现了实验报告的标题、摘要、引言、实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都符合要求,排版整齐,语言流畅。
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了核对,确认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合理性,保证了实验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检查了实验报告中的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确认了引用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了抄袭和侵权情况。
自查结论:
经过自查,确认了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证了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在今后的实验中,将继续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和报告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撰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化工机械实验室实验指导书

化工机械实验室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工机械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实验原理化工机械实验是通过搭建化工装置和进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实验。
分析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3. 实验器材•反应釜:用于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的容器。
•蒸馏装置: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
•搅拌器:用于将反应液充分混合。
•真空泵:用于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真空环境。
•圆底烧瓶:用于加热和蒸发液体。
4. 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性能,确保实验装置正常工作。
2.准备所需的化学试剂和溶剂,按照实验要求精确称量。
3.预先了解实验所需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二:组装实验装置1.将反应釜安装在搅拌器上,并确保与搅拌器的连接紧固可靠。
2.安装蒸馏装置,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蒸馏柱和冷凝器。
3.将真空泵连接到装置中,确保真空泵正常运转。
步骤三:实验操作1.将需反应的物质加入反应釜中,根据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溶剂和试剂。
2.启动搅拌器,将反应物充分搅拌均匀。
3.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加热或冷却的情况,调节实验装置的参数。
4.当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或冷却,关闭搅拌器。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1.将实验过程中的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2.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结果,得出结论并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
5.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实验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严禁单独进行实验,必须有实验指导人员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注意化学试剂的毒性和危险性,按照实验要求正确处理和存放。
4.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破损或操作不当引起事故。
5.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注意操作温度和时间,避免超出安全范围。
KU-F10粪便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KU F10粪便分析仪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程序,保证KU F10粪便分析仪的正常使用,确保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对粪便有形成分和隐血进行检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数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使用KU F10粪便分析仪仪进行粪便标本检测。
3职责3.1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3.2如需改动SOP,需先由组长提出,再报经科主任批准。
4注意事项4.1 标本采集需要用干燥洁净的容器,禁止用卫生纸包裹以及其他吸水容器。
4.2 标本中不能混有尿液、消毒剂、水等杂质,药前或停药三天后采集标本。
4.3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注意保温。
4.4 隐血试验前禁吃肉类、血类食品,铁剂,VitC停服三天。
4.5 样本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5规范操作程序5.1设备参数外部输出RS-232C接口、网络接口电源AC220V±22V 50Hz±1Hz耗电≤200V A尺寸820×750×720mm重量约70kg正常工作环境温度:10-30摄氏度湿度:不大于70%大气压力:70-106kPa光照度:避免阳光直射5.2操作程序5.2.1开机:5.2.1.1开机前检查:检查电源插线是否插好、试剂是否充足、废卡盒是否满,仪器轨道是否存在阻碍物。
5.2.1.2 开机:5.2.1.2.1 开显示器5.2.1.2.2 开KU-F10电源开关及启动开关,按下仪器后部主机电源,按启动按键启动WINDOWS 7操作系统。
5.2.1.2.3 用户登陆5.2.1.2.3.1 双击桌面“KU-F10”图标。
5.2.1.2.3.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如图1)输入登录检测者的用户名“lis”,输入用户密码“lis”,点击〈确定〉。
图1:登录界面仪器在完成开机自动清洗、自动对焦及背景检测后,进入主界面(如图2)。
等待<开始>按钮亮起即可进行下一步检测。
水质化验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质化验分析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水质化验分析是对水样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旨在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学习水质化验分析的学生提供相关知识和操作指南,以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水质化验分析。
二、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内应穿戴实验室服、手套和安全眼镜,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注意实验室危险品标识,遵循实验室规定。
3.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应正确标识,并妥善存放。
4. 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置废弃液体和化学品。
三、常用水质化验分析方法1. pH测试方法pH值是评估水样酸碱性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pH测试方法有试纸法和数显pH仪法。
试纸法:将试纸浸入水样中,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与相应的色卡对照,确定水样的pH值。
数显pH仪法:将适量的水样倒入玻璃容器中,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读取pH值。
2. 溶解氧测试方法溶解氧是反映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溶解氧测试方法有溶解氧试剂法和电极法。
溶解氧试剂法:将适量的溶解氧试剂加入水样中,根据试剂的颜色变化与相应的色卡对照,确定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电极法:将氧气电极插入水中,读取溶解氧含量。
3. 氨氮测试方法氨氮是评价水体中氮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常用的氨氮测试方法有试剂法和电极法。
试剂法:将适量的试剂加入水样中,根据试剂的颜色变化与相应的色卡对照,确定水样中氨氮的含量。
电极法:将氨氮电极插入水中,读取氨氮含量。
4. 总磷测试方法总磷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总磷测试方法有试剂法和分光光度法。
试剂法:将适量的试剂加入水样中,根据试剂的颜色变化与相应的色卡对照,确定水样中总磷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水样中总磷的吸收光强,计算总磷含量。
四、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室器材和化学试剂。
2. 取水样,并根据需要进行前处理,如过滤、净化等。
3. 根据所需测试项目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
4. 按照测试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数据。
5. 根据实验结束后的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

出灰器,在空气中冷却 5 min,再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进行检查
性灼烧,每次20 min,直到前后两次的重量变化小于 0.001 g 时为止。取最
后一次测定的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计算方法与缓慢灰化方相同。
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见表3。
表 3 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
灰分(%)
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 不同化验室测定同煤样的
(7)膨胀熔融粘结
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
度不超过 15 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
焦渣上、下表面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高度大于 15
mm.通常,为了简便起见,可用上列序号作为焦渣特征的代号。
五、固定碳含量的计算
固定碳含量根据测定的水分、灰分及挥发分,按下式计算:
为 15~19 g。
称取分析煤样 1±0.01 g(精确到 0.0002 g),放入已预先在 900 ℃下灼烧
到恒重的坩埚中(对褐煤和长焰煤应预先用压饼机压成饼,并切成约 3 mm 的小块),
盖好盖子,将坩埚晃动,使煤样铺平,放在坩埚架上。将马费炉预先加热到9
20 ℃,打开炉门迅速将摆好坩埚的架子送到炉内恒温区,关闭炉口,使煤样在
的烘箱中,在 145±5 ℃的温度下一直鼓风并干燥10 min,然后取出,将盖立即盖
好,在空气中冷却 2~3 min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并称重。计算试样减
重G1 与试重量样 G 之比的百分数,即是分析煤样的水分 。 测定分析煤样水分的允许误差见表 2.
表2 分析煤样水分测定的允许误差
水分 (%)
加时为止。对减重的情况,以最后一次重量为准;对增重的情况,以增重前一次重 量为准。计算试样干燥后减轻的重量 G1与试样重量 G 之比的百分数,即为试样的 全水分 Wq,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分析》实验指导书
一、本课程实验目的
工作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只能直观地感受到它的操作理论和方法,但缺乏采用工作分析的具体方法亲自设计工作分析各个环节的能力,为此,借助于实验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动手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下技能:
1、设计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并对案例表格利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2、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及工作分析面谈提纲样本;
3、用企业MIS标准语言符号,设计案例企业的工作分析实施流程及进度;
4、对案例企业设计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设计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
监和销售总监的标准职位说明书.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由四部分组成,共需16 学时,具体要求与内容如下:
1.实验一设计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并对案例表格利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通过该实验强化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基本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利用Excel进行表格分析处理的技能.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设计,单独完成对案例表格资料的分析.
⑴2-3人的小组,共同完成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的设计,所设计的表格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如下信息:员工姓名、性别、岗位名称及所在部门;员工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及毕业时间;员工参加工作时间、加入本公司时间、职称及政治面貌;考核、薪酬等信息。
⑵信息表达是格式有利于Excel进行分析处理。
⑶从表格上能够对企业的人类资源总体状况以清晰、有效的把握。
⑷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对案例表格资料的分析。
对老师提供的某企业的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进
行分析处理,要求得出该企业的员工数量;员工的受教育情况;员工的平均年龄及性别比例;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水平。
⑸要求预习及参考书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薪酬设计、Excel表格处理。
⑹实验报告要求:递交企业员工基本资料统计表;案例表格资料的分析结果。
2.实验二 :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及工作分析面谈提纲样本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问卷法工作分析的目的是让员工通过问卷来描述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
学生通过实验来设计调查问卷,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安排问卷的结构以及提一些什么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问卷调查的总体内容和提问技巧,并最终体现在调查的真实性、全面性和获取信息的效率上。
面谈法是获取工作信息的常用方法,许多观察法和问卷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由面谈法解决。
因此,在设计工作分析面谈提纲时,学生要充分结合面谈调查的特点。
⑴2-3人的小组,共同完成企业工作分析问卷的设计。
问卷除了能够反映岗位及填写人的基本情况外,主要应突出:岗位的主要职责及任务;本人我工作的感觉(难点及胜任情况);本人对工作;本人对此项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认识,对工作环境及健康卫生条件的意见,此项工作的协作关系。
⑵设计面谈问题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设计问题的热情;面谈问题尽量避免谈人,工作分析关注的更多的是工作信息,而不是某一员工;把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把那些相对容易的、没有挑战性的问题放在前面。
⑶所设计的问卷便于填写,问题应该通俗易懂,一般人员在30分钟内能够完成;问题的数量不超过20个且多以选择的形式出现。
⑷要求预习内容:调查问卷法及工作分析面谈法。
⑸实验报告要求:递交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工作分析面谈提纲样本。
3.实验三 :用企业MIS标准语言符号,设计案例企业的工作分析实施流程及进度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实施工作分析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果形成阶段和应用反馈阶段。
每个企业因其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等的不同,工作分析的流程和进度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在此实验中安排了学生设计某一特定企业的工作分析和进度,目的在于学生能够通过计算
机灵活地把企业的工作分析需求变成实际的流程进度计划,从而具备独立开展企业工作分析的能力。
⑴2-3人的小组,共同完成目标企业工作分析流程的设计。
流程要求能够考虑到企业实际组织机构情况,即要在考虑到根据流程制定工作分析进度计划时每一阶段的责任人是谁,责任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如何?
⑵工作分析进度计划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一要注意进度计划时间的衔接,二要注明每一阶段工作的责任者,三是要根据每一阶段分析工作的难易程度,合理统筹安排时间,四是要注意进度计划与企业日常工作的协调。
⑷要求预习内容:工作分析流程和生产管理学的工序安排内容。
⑸实验报告要求:递交工作分析流程设计图、工作分析的计划进度表。
4.实验四:对案例企业设计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工作评价是人力资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薪酬制度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本实验要求学生解决如下问题:
⑴2-3人的小组,共同确认目标企业组织的工作结构;讨论研究并设计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据此可用来建立薪资支付结构;确定工作评价的具体方法;确定评价委员会5—12成员的身份及来源;确定10-15个关键岗位先行评价。
⑵小组成员还要完成工作评价具体指标的提取设计工作。
⑶要求预习内容:工作评价及评价指标。
⑷实验报告要求:递交工作评价表。
5.实验五:设计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和销售总监的标准职位说明书.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职位说明书是工作分析结果的集中反映。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工作分析的能力,为目标企业设计出标准的职位说明书。
本实验要求学生解决如下问题:
⑴2-3人的小组,共同确认目标企业关键职位的特点;讨论研究并设计一个职位说明书的标准模板,据此进行职位说明书的信息填写工作。
⑵小组成员还要完成工作分析信息的提取设计工作。
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和销售总监的标准职位说明书的
设计。
⑶要求预习内容:职位分类及职位说明书。
⑷实验报告要求:工作评价指标表和案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和销售总监的标准职位说明书。
制定人:崔沪
核准人:
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