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1 项目概述1.1 工作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全球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而引起的土地利用、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等问题将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土地管理工作,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战略举措。
中共中央【1997】11号又件明确指出:“各地要大力总结和推广土地整理的经验,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将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到议事日程。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1 年至2006 年.中央30%分成累计近300 亿元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已全部用于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土地整理广泛开展,土地整理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质量重估工作也不断加强。
土地整理项目决策是否正确、规划设计是否合理、预期目的和收益能否实现,都需要通过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重估进行评价。
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本项目的工作对象主要为因实施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三个方面)新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
实施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目的为:量化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农用地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贡献,确定新增耕地和质量提升耕地的等别;调整经过优化设计、工程施工后、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改善的原有耕地的等别,为耕地占补平衡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1.2 项目所在县域概况1.3 工作任务和目标(1)项目任务①制定项目区基本农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docx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5 年 11 月版 )目录一、工作背景...........................................二、工作目标...........................................三、工作任务...........................................四、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五、术语和定义六、基本原则...........................................七、技术路线...........................................八、程序和方法.........................................(一)资料收集......................................(二)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三)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四)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五)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六)县级数据自查...................................(七)形成县级分析报告...............................(八)县级成果上报...................................(九)省级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十)编制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十一)成果上报.....................................(十二)国家级汇总建库...............................九、成果内容与要求....................................(一)成果内容.......................................(二)成果要求.......................................(三)存放管理.......................................附件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结构定义..........附件 2: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附录 3: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附件 4: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封面格式.........................................二、正文格式.........................................三、报告内容.........................................附件 5:成果存放管理要求................................一、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存放示例.............二、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存放示例.........................错误 !未定义书签。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背景耕地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保障了人民的口粮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是了解耕地质量状况和保障耕地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国耕地质量状况,中国农业环境信息中心在2016年进行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得出了一系列评价结果。
评价方法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采用了土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评价标准是《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08)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NY/T 1121-2006)等国家标准。
评价过程中,先进行了样品采集和复合,然后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细菌分析和毒理实验等多项分析,最后以评分方式将耕地分为优质、中等和劣质,并划分为14个质量等别。
评价结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结果发现,我国耕地质量以中等等别为主,优质等别耕地占比较少,劣质等别耕地数量和面积在逐年减少。
按照播种状态划分,粮食作物耕地质量普遍较好,但果蔬、花卉和其他作物的耕地质量相对较差。
按照地理分区来看,沿海地区的耕地质量普遍较好,而内陆地区的耕地质量普遍较差。
改善措施为了提高全国耕地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污染土地。
其次,要加强农业管理,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应加大对耕地保护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保护好自己的土地。
结论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为我们了解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发现了我国耕地质量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在今后的耕地保护和管理中,相关部门应该持续加大投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全国耕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发布2015年全国耕地减少20.25亿亩》等20则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发布2015年全国耕地减少20.25亿亩》等20则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17期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发布 2015年全国耕地减少20.25亿亩8月10日,国土资源部举行了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副司长(副局长)冯文利公布了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主要结果。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主要地类面积数据如下:耕地20.25亿亩、园地2.15亿亩、林地37.95亿亩、牧草地32.91亿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71亿亩、交通运输用地0.54亿亩、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4.90亿亩,另外为其他的土地。
与2014年底相比,全国农用地面积净减少426.3万亩,其中耕地净减少89.2万亩,建设用地净增加713.5万亩,未利用地净减少287.2万亩。
基于变更数据调查的分析,也可以反映出2015年土地利用与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全国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补改结合,使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得到有效落实。
2015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明显放缓,较2014年净减少161万亩下降了44.6%,全国耕地面积持续维持在20.25亿亩。
全年水田、水浇地共增加235万亩,占新增耕地面积的64.7%,比2014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全国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城镇和工矿用地占用水田、水浇地面积110万亩,同时通过土地开发以及补改结合等补充的水田、水浇地面积159.7万亩,超出了建设占用50万亩,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有效落实。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各地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积极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在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的管护水平,取得积极成效。
二是新增建设用地下降明显,落实中央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较2014年下降了292.8万亩,降幅达到27.4%。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等9则
Information network信息视点信息视点Information Network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9国土资源部:发布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2017年第3号)。
国土资源部2月22日召开媒体座谈会介绍了《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的相关情况。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土资源部继2009年、2014年发布两轮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后第三次发布全国成果,也是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工作制度建立以来,首次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
公告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96等,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4%、26.53%、52.84%、17.69%;2014年度内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88等,减少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8.60等,质量建设项目实施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8.49等。
与2014年发布成果相比,我国耕地质量水平总体稳定,即通过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弥补了耕地占补过程中的耕地质量损失,保障了全国耕地质量水平的总体稳定。
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建立了耕地质量等别“定期全面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监测评价”的工作制度,今后每年都要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工作,并发布成果。
另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已在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规划等多方面得到应用,支撑了耕地质量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
下一步将严格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全面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推进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推进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相对较多的变化和理念更新,在对于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方面也不例外。
在耕地质量评价过程中,不同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体系、不同的评价因素以及不同的评价结果取向也都会给具体的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国土相关行业进行耕地质量调查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调查依据是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和解释。
本文针对我国南方某省市的耕地质量调查进行分析,就其耕地土壤肥力条件、经济利益现状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耕地质量;耕地调查;质量管理1引言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是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现势性,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的重要工作。
我国南方某区根据原国土资源部要求,在“十五”期间完成的耕地分等成果基础上,形成耕地质量补充完善成果。
2012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要求每6-8年开展耕地质量全面调查评价,每年开展更新与监测评价工作。
2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展情况首先,在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工作之中,我国南方某区于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县级和区级成果于9月份通过了原国土资源部验收。
2016年度成果目前处于县级成果编制阶段。
其次,对全区耕地质量全面调查评价工作。
积极推进分等参数体系调查梳理完善工作,多次协调自治区气象局和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等相关部门收集相关基础数据,用于开展耕地质量全面调查评价工作,目前已收集到11个市的数据。
并且,通过对2015年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进行分析,全区耕地面积为440.65万公顷,耕地质量分布在4~11等,其中优等地(1~4等)占耕地总面的0.2%,高等地占44.36%,中等地(9~12等)占55.44%。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尊敬的各位公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更新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该项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耕地质量状况,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并取得了重要的数据成果。
一、工作背景与目的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耕地资源,我们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
该项工作旨在全面掌握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数据成果概述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评价,我们取得了以下主要数据成果:1.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约为xxx万公顷,其中质量较高的耕地占比约为xxx%。
总体上,我国耕地质量呈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
2. 我们对全国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并绘制了相应的等别图。
这些图谱直观地反映了我国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差异,为后续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土壤、气候、地形等数据,建立了全国耕地质量数据库,为后续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数据成果的应用与展望这些数据成果将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具体而言,我们将根据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制定相应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政策,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同时,这些数据成果也将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耕地资源。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确保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也将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和开放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数据获取方式与安全保障公众如需获取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官方网站或指定渠道获取。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 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1. 引言在当今社会,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公告,无疑对全国的农业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该公告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2. 数据发布及解读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涵盖了全国各地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数据,其中包括了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酸碱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梳理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全国各地耕地的质量状况,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意义与影响这一公告的发布对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全国各地耕地质量的详细数据,可以帮助农业部门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保障粮食安全。
它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项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公告意义重大。
我个人认为,这一公告不仅提供了全国各地耕地质量的详细数据,也为相关部门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也提醒我们,保护耕地质量、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5. 总结通过对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重要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相信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以上内容的撰写,我相信您能对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如有任何需要调整的地方,还请您不吝指出。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新版)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5年11月版)目录一、工作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程序和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资料收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县级数据自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形成县级分析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县级成果上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省级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编制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成果上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安排,自年底开始,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查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加精准地查清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从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状况、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综合评定耕地质量等别,反映了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结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1,全国耕地评定为个等别,等耕地质量最好,等最差。
其中以等耕地1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7个省(区、市)采用的是20XX年土地变更调查耕地面积数;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13个省(区、市)采用的是20XX年土地变更调查耕地面积数;海南省采用的是20XX 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耕地面积数。
为主,面积均大于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见表)。
采用等别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等,等别总体偏低。
与平均质量等别相比,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等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等地占(见表)。
表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等别面积比例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万公顷(万亩)合计万公顷(万亩)将全国耕地按照等、等、等、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其中,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中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低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见图)。
全国土地等别更新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要求,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对2014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结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9.74万公顷(202646.14万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等耕地每个等别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78.43%(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与平均质量等别相比,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39.92%,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60.08%(见表1)。
表1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等别面积比例% 万公顷万亩1 48.84 732.60 0.362 59.93 898.97 0.443 115.85 1737.73 0.864 172.76 2591.33 1.285 366.48 5497.15 2.716 886.22 13293.34 6.567 1143.89 17158.31 8.478 1188.01 17820.18 8.799 1410.69 21160.28 10.4410 1790.55 26858.20 13.2511 2045.43 30681.51 15.1412 1891.85 28377.81 14.0013 1125.50 16882.44 8.3314 765.63 11484.45 5.6715 498.12 7471.84 3.69合计13509.74 202646.14 100.00 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9_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核查
70.14% 8.37% 12.81%
4.99
31.54
1.19%
7.49%
其他部门资金、农民自主开发等其他方式新增耕地
6
4
2014年度新增耕地核查情况
2014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上图共26万个图 斑,面积291.01万亩。
5
6
新增耕地变更标准变化与总体思路
新增耕地核查工作从2012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开始,开展对 年度新增耕地的套合与标注,其目的一是进一步确保新增耕地 的准确性,二是加强管理数据与变更数据的衔接。自2014年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土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核查
2015年11月27日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内容提要
2014年新增耕地核查结果
2015新增耕地核查主要目标
具体流程与核查标准 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21
具体流程与核查标准
部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对2015年度新增耕地图斑进行
套合与分类标注后,将按照变更调查工作方案确定
的分工要求,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及技术单位召开对
接会。对部套合标注的结果作为第一项重点内容进 行对接,主要是确认农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和其他 方式新增耕地。
22
具体流程与核查标准
2.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目的增加耕地上图核查内容:
26
具体流程与核查标准
项目增加耕地上图注意事项:
部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套合确定“土地整治本年验收本年
变更为新增耕地(ZZB)”和“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 (ZZL)” 。 项目增加耕地上图工作只针对2015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 目,部下发的2011-2014年度验收土地整治项目区图层不 需要调查ZZW。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的更新评价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这一工作涉及到耕地数量庞大,地理分布广泛,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还需要科学、权威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成果将为国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第一,对全国耕地的数量进行统计与确认。
全国耕地的面积和分布是进行评价的基础数据,需要对全国范围内的耕地面积进行统计,并考虑到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耕地。
第二,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类型、水土保持和地形条件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土壤肥力是核心指标。
评价方法应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既要充分发挥专家评价的经验和专业性,又要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
第三,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
实地调查是评价的基础,需要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
第四,制定耕地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评价的结果,需要制定针对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的标准,使其既能反映耕地质量的差异,又能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需求。
第五,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评价成果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将其发布给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以便广泛应用于政策制定和农业生产中。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涉及到不同领域和不同专业的跨学科合作。
这一工作对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为全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支持。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 号)关于“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的要求,按照2016年工作部署安排(国土资厅发〔2016〕7号),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⑵》,国土资源部组织对2015 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形成了基于2015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结构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万公顷(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1 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 等耕地每等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等。
与平均等别相比,高于平均等别的1-9 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低于平均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见表1)表1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面积比例%万公顷万亩67101112131415合计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其中,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中等地面 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低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 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 (见图1)。
图1全国优高中低等地面积比例构成(二)全国耕地质量空间分布从优、高、中、低等地在全国的分布来看,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 广东等3个省,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优等地总面积的%高等地主 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安徽、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等9个省 (区),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高等地总面积的%中等地主要分布 在黑龙江、吉林、云南、辽宁、四川、新疆、贵州、河北、安徽、山东等 10 个省(区),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中等地总面积的%低等地主要 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山西、河北、陕西等 6 个省(区),总面积为 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低等地总面积的 %。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公告根据国家土地资源部的要求,我国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
经过6年的努力,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将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主要数据成果公告如下:一、评价范围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范围包括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的耕地。
二、评价指标体系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以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地利用类型及环境因素等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多个指标的权重和相互关系。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耕地进行采样和检测。
通过对采样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数据成果: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气体交换的重要指标。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中黏土含量占比最高,达到了48%,其次是砂土和壤土,分别占比为35%和17%。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中约有50%的耕地肥力较好,约有40%的耕地肥力一般,约有10%的耕地肥力较差。
3.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是考虑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而设定的指标。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中粮食作物占比最高,达到了75%,其次是经济作物和草地,分别占比为15%和10%。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了土地的污染程度和受灾情况等指标。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中约有90%的耕地未受到污染,仅有约10%的耕地受到了轻度污染。
四、评价结果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对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如下:1.优良等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中等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要求,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对2014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结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9.74万公顷(202646.14万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等耕地每个等别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78.43%(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与平均质量等别相比,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39.92%,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60.08%(见表1)。
表1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等别面积比例% 万公顷万亩1 48.84 732.60 0.362 59.93 898.97 0.443 115.85 1737.73 0.864 172.76 2591.33 1.285 366.48 5497.15 2.716 886.22 13293.34 6.567 1143.89 17158.31 8.478 1188.01 17820.18 8.799 1410.69 21160.28 10.4410 1790.55 26858.20 13.2511 2045.43 30681.51 15.1412 1891.85 28377.81 14.0013 1125.50 16882.44 8.3314 765.63 11484.45 5.6715 498.12 7471.84 3.69合计13509.74 202646.14 100.00 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6月1999—2014年,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近20亿元,组织协调全国77家单位10万多人次,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精心实施了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
调查比例尺为1:25万,每1km×1km 的网格(即1500亩)布设1个采样点位,每个样品分析测试54种元素指标,调查土地总面积150.7万平方千米,其中调查耕地13.8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0.31亿亩)的68%。
同时在重点地区完成7.5万平方千米的1:5万调查和局部地区1:1万调查评价示范。
与以往以光温(气候)生产潜力、耕层厚度、坡度等物理因素为基础进行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物理因素评价)不同,本次调查依据土壤所含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对耕地的地球化学状况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60多万件土、水、生物等样品的54种元素指标进行高精度测试,获得了3000多万个数据,建立了全国和31个省(区、市)土地的地球化学动态数据库,并据此对我国耕地的地球化学总体状况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基本判断,发现了一批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资源。
一、调查发现5244万亩富硒耕地,建议对其进行严格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硒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须营养元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会危害人体健康。
通常将土壤硒含量介于0.4毫克/千克到3.0毫克/千克间的耕地定义为富硒耕地。
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中重金属评价标准和调查区的土壤硒含量,调查新发现5244万亩绿色富硒耕地,主要分布在闽粤琼区、西南区、湘鄂皖赣区、苏浙沪区、晋豫区及西北区(图1和表1)。
富硒耕地主要受硫化物矿床、黑色岩系、煤系地层等地质体和特定的土壤类型控制,土壤中硒元素来源稳定,有利于长期开发利用。
另外在山西、辽宁、福建、天津、青海等地还发现了一批富硼、钼、锌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要求,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对2014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情况
(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结构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9.74万公顷(202646.14万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等耕地每个等别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78.43%(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与平均质量等别相比,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39.92%,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60.08%(见表1)。
表1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
等别
面积
比例% 万公顷万亩
1 48.84 732.60 0.36
2 59.9
3 898.97 0.44
3 115.85 1737.73 0.86
4 172.76 2591.33 1.28
5 366.48 5497.15 2.71
6 886.22 13293.34 6.56
7 1143.89 17158.31 8.47
8 1188.01 17820.18 8.79
9 1410.69 21160.28 10.44
10 1790.55 26858.20 13.25
11 2045.43 30681.51 15.14
12 1891.85 28377.81 14.00
13 1125.50 16882.44 8.33
14 765.63 11484.45 5.67
15 498.12 7471.84 3.69
合计13509.74 202646.14 100.00 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其中,优等地面积为397.38万公顷(5960.63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4%;高等地面积为3584.60万公顷(53768.98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6.53%;中等地面积为7138.52万公顷(107077.81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84%;低等地面积为2389.25万公顷(35838.72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69%(见图1)。
图1 全国优高中低等地面积比例构成
(二)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
从优、高、中、低等地在全国的分布来看,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湖南等3个省,总面积为359.61万公顷(5394.13万亩),占全国优等地总面积的90.50%;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安徽、江西、广西、四川、广东、湖南、河北、浙江等12个省(区),总面积为3207.94万公顷(48119.15万亩),占全国高等地总面积的89.49%;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云南、辽宁、四川、新疆、贵州、安徽、河北、山东等10个省(区),总面积为5261.65万公顷(78924.76万亩),占全国中等地总面积的73.71%;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7个省(区),总面积为2119.61万公顷(31795.24万亩),占全国低等地总面积的88.72%。
(三)区域耕地质量等别状况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分别为8.19等和7.98等;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分别为11.25等和11.33等。
西部地区。
全区耕地评定总面积为5017.23万公顷(75258.45万亩),质量等别从3等到15等,平均质量等别为11.33等,以10等到14等为主,占西部地区评定总面积的69.10%。
东北地区。
全区耕地评定总面积为2792.92万公顷(41893.76万亩),质量等别从6等到14等,平均质量等别为11.25等,以10等到12等为主,占东北地区评定总面积的78.04%。
中部地区。
全区耕地评定总面积为3064.33万公顷(45964.88万亩),质量等别从1等到15等,平均质量等别为7.98等,以6等到10等为主,占中部地区评定总面积的65.85%。
东部地区。
全区耕地评定总面积为2635.29万公顷(39529.34万亩),质量等别从1等到15等,平均质量等别为8.19等,以6等到10等为主,占东部地区评定总面积的73.83%。
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质量等别状况见表2。
二、2014年度内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变化,主要源于耕地占补造成的质量变动,和土地整理、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建
设工程带来的耕地质量提升。
(一)新增耕地的等别构成
2014年度内,全国因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农业结构调整及其他方式新增耕地的平均质量等别为9.88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1-15等均有分布,以10-12等为主,其中10等耕地占新增耕地面积的11.6%,11等占13.9%,12等占15.2%,1等、2等、3等和4等面积比例均不足1.0%。
(二)减少耕地的等别构成
2014年度内,全国因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的平均质量等别为8.60等。
减少耕地质量等别1-15等均有分布,以6-10等为主,其中6等耕地占减少耕地面积的11.9%,7等占13.7%,8等占14.2%,9等占15.4%,10等占12.8%,1等和2等面积比例均不足1.0%。
(三)质量建设耕地的等别构成
2014年度内,全国因土地整理、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8.49等,1-10等耕地面积增加,11-15等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等别结构出现优化趋势。
2014年度数据显示,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弥补了耕地占补过程中的
耕地质量损失,保障了全国耕地质量水平总体稳定。
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应用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相关规划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等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等相关领域应充分应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切实发挥成果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成果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坚守耕地质量红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
表2 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质量等别状况
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