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生活饮食的化学知识
生活中化学常识知识大全
生活中化学常识知识大全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1. 食物中的化学知识: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物被氧化。
•豆浆中含有许多植物蛋白,但当豆浆加热到80℃时,这些蛋白质就会变性凝固,形成不易消化的硬膜。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减少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烹调时油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200℃为宜。
•煮饭时,在锅中加少许食盐可缩短煮饭时间且防止粘锅。
•煮鸡蛋时,在锅中加少许食盐可缩短煮蛋时间且防止蛋壳破裂。
2. 厨房中的化学知识:
•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这会破坏油中的营养成分。
•炒菜时放点醋,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和吸收。
•豆腐不宜与菠菜一起煮,因为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的沉淀。
•烧肉不宜过早放盐,盐会使肉中水分跑出,加速蛋白质凝固,影响口感。
•削芋头前,将芋头放入醋中浸泡20分钟,可防止芋头中的碱性物质刺激手部皮肤。
3.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
•室内装修时残留的甲醛等有害气体易挥发出来,需要开窗通风。
•用煤气灶烧开水时,火焰呈红黄色说明缺氧。
•用煤气灶烧菜时,火焰呈绿色或其他颜色表示燃烧不充分。
•在使用油漆和涂料时需要注意其成分中是否含有铅和汞等有害物质。
包含化学变化的成语或俗语
包含化学变化的成语或俗语成语和俗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其中,有些成语和俗语涉及到化学领域的概念或现象,它们既能传递出深入浅出的科学知识,又能启迪人们的思维。
本文将探讨几个包含化学变化的成语或俗语,解释其含义,并探讨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1. 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指的是将陈旧过时的事物或观念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颖创新的事物或观念。
在化学领域,推陈出新的概念也经常出现。
比如,在传统的能源领域,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逐渐被新能源技术取代,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这就是推陈出新的一个例子。
2. 蛇鼠一窝:这是一个贬义成语,意思是指坏人坏事聚集在一起,相互勾结。
在化学领域,蛇鼠一窝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反应物或物质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比如,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当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甚至产生危险的爆炸或有毒气体释放。
3. 五彩斑斓:这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色彩鲜艳、多样的事物。
在化学领域,五彩斑斓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化学物质或现象表现出的多样性。
比如,化学试剂常常因不同的原理和应用而呈现出各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变化使得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 石破天惊:这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某种事物或事件的出现具有震撼力、惊人之处。
在化学领域,石破天惊可以用来形容一些重大的科学突破或创新发现。
比如,当科学家们发现新的元素或发展新的化学合成方法时,这些创新往往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震动和瞩目。
5. 纸上谈兵:这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只在纸面上空谈理论,没有实际行动。
在化学领域,纸上谈兵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的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在研究新的化学反应或发明新的化学材料时,需要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有实际的实验验证和应用。
6. 化险为夷:这是一个成语,表示成功地避开了某种危险。
在化学领域,化险为夷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具有爆炸、有毒等危险性的物质在正确的操作和处理下被安全控制和利用。
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报薪取火
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报薪取火
本文将介绍一些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及由来,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
1. 报薪取火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火烧木材,再用木炭烧开水,以获得火种。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当时使用木材和木炭来生火。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比喻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成功。
2. 焚膏继晷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熬夜学习,不辞辛劳。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当时用油灯来学习,在燃烧蜡烛或油灯的过程中,蜡或油会被燃烧,形成烟雾和残留物。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比喻通过勤奋学习来获得成功。
3. 饮鸩止渴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有毒的鸩酒来解渴。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当时用藥物来治疗疾病,但鸩酒是一种致命的毒物,喝下去会导致死亡。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4. 掩耳盗铃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闭着耳朵偷铃铛,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意义的。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当时制造铃铛用的是铜,当铜被击打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比喻做事莽撞、不思考后果。
5. 废寝忘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彻夜未眠,忘记了饮食。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当时为了完成重要的工作,经常需要废寝忘食。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为比喻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休息时间。
以上成语涉及到一些化学变化的知识,包括燃烧、腐蚀和毒性等,通过了解其中的含义和来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也能够学到更多化学知识。
成语中的化学
成语中的化学一.与燃烧相关的成语1.刀耕火耨(nòu):解释:耨:除草。
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
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成语“刀耕火种”、“刀耕火耘”意思同样。
)2.炉火纯青解释:原指古代道士炼丹,在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成功了,(燃烧,火焰的颜色能间接反映出炉内的的温度,温度超过3000℃,火焰就会变成蓝色,这是燃烧的温度最高阶段,即“炉火纯青”)3.石破天惊化学解释:真正能产生“石破天惊”效果的只有炸药爆炸。
4.百炼成钢化学解释:一种说法是,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的碳含量0.03%-2%,生铁更高,经过高温,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此降低铁中的含碳量,就成了钢。
5.水火不容6.恨铁不成钢7.火中取栗8.釜底抽薪9.灯尽油干10.火上浇油11、杯水车薪12、抱薪救火13、风烛残年14.钻木取火15.煽风点火16.火树银花(涉及的燃烧是化学变化,烟花的五颜六色是焰色反应是物理过程)二.成语中的变化1.水滴石穿:化学变化CaCO3+CO2+H20==Ca(HCO3)2与此相反的是溶洞中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溶解有Ca(HCO3)2水溶液,当压强减少或温度升高时,发生分解反应:Ca(HCO3)2====CaCO3↓+CO2↑+H2O产生的碳酸钙沉积起来,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就形成了钟乳石和石笋。
2.饮鸩止渴:鸩是一种毒鸟,也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
(对应变化是化学变化,砒霜使人体蛋白质变性)3.坚如盘石:描述硬度的,物理性质。
类似的:削铁如泥反映出铸成刀的合金的硬度特别大4.沙里淘金:物理过程。
金很重。
1立方米的沙子只重2吨左右,而同体积的金却达19.3吨重!很早人们就利用金与沙比重的悬殊,用水冲洗含金的砂,这就是所谓的“沙里淘金”。
5.月桂飘香:分子的运动,物理过程。
6.铁杵磨针:物理过程。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成语,构造精巧,言简意赅,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
很多成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使人耳目一新。
成语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有哪些呢?现分类简述如下:一、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二、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8、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成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成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作者:范玉英来源:《中学理科·初中版》2008年第08期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文化韵味,而且与生活、自然界中的某些化学现象密切相关.以成语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正逐步融进中考试题中,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举例如下:1.铁杵成针: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少年求学时,曾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作针.自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比喻做事能持之以恒,则必有成果.【化学含义】铁杵磨成针,只是杵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2.烈火真金:真金不怕在烈火中烧.比喻英雄本色不变.【化学含义】黄金是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即使在高温下煅烧,也不会被氧气氧化.3.海枯石烂:大海枯干,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极其久长的时间.多用作誓词,表示意志坚定,永远不变.【化学含义】海枯即海水干涸,属于物理变化;石烂意为岩石风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水滴石穿:滴水可使石穿.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也能成就难能之功.【化学含义】由于水滴长年累月冲击石头而发生的,其中包含着化学反应.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后,使雨水呈酸性,滴在岩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上,碳酸钙与酸发生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Ca(HCO3)2,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HCO3)2.5.点石成金:即“点铁成金”.古代方士称能用灵丹将铁点化成金子,后比喻把别人文句略加点窜,顿然改观.【化学含义】“石”通常指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金”指黄金(Au),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没有改变,因此点石是不能成金的.6.百炼成钢:铁经过反复煅炼能成钢.比喻人经过斗争生活的长期考验,能成为坚强的英才.【化学含义】在炼铁过程中,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即变成钢.7.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可挽回.【化学含义】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是木材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8.钻木取火:远古时代的取火方法.钻木使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来.【化学含义】钻木时对木材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温度达到木材燃烧的着火点.9.煽风点火:比喻煽动或唆使别人干坏事.【化学含义】煽风时,鼓入了新鲜空气,从而使可燃物燃烧更旺.10.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着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或东西太少,解决不了问题.【化学含义】一杯水可降温度不大,很难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从而难使一车燃着的木材熄灭.11.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学含义】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12.死灰复燃:冷却的灰又重新燃烧起来.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用来比喻已经消亡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含贬义.【化学含义】燃烧需达到两个条件:①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一、传统文学中的化学知识1、成语、谚语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中一些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各项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 B.烈火炼真金 C.火树银花 D.雷雨发庄稼2、很多古诗词中体现了化学知识.“墙角数技梅,迎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们能够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古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A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区分“烟”和“雾”.初中化学中什么物质燃烧有烟呢什么物质能看到雾呢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3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四句诗所描写的物质依次是填序号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钙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C.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姑苏C.春蚕致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木灰中含有的K2CO3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泪”的说法正确的是;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4“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指古代用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传统节日、生活习俗等中的化学知识1、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春节一—喜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一—龙舟竞渡;龙舟的龙头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发生的是_______ 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中秋节——观花赏月;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作用,能有效持续地净化室内空气;2某个周末恰逢小强生日,他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在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晾干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3中午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小强立即盖上锅盖,很快就将火熄灭;他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小华的妈妈准备了糯米、瘦肉、虾仁、食盐、植物油等做粽子的原料,这些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2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3小华要检验煮粽子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4盛装过原料的塑料袋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4、酱油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佛山海天酱油享誉国内外;下表是某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酱油膏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1上表中不含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表中“钠”、“钙”等是指__________ 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3老年人每天都要摄入足量的钙,有利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类主要是给人体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①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②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___________.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____________而引发火灾.2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__.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________A.大理石塑像B.铝制门窗 C.钢铁结构大桥 D.花草树木.6、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周日奶奶给玲玲包饺子;在这一过程中玲玲发现了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1包饺子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面粉、水、牛肉、芹菜、青椒、食盐、植物油等,芹菜、青椒等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2煮饺子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做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3煮饺子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能;4用后的锅底有一些水垢,玲玲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很容易将其除去;7、豆腐已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资料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___变化,由豆腐花制成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2人体中,构成血红蛋白成分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 _____;3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除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4除大豆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萝卜 B.鱼 C.大米 D.奶制品 E.花生油 F .鸡蛋8、豆腐起源于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 亮氨酸属于有机物三、传统化学工艺中的化学知识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粉KNO3、淡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烧到鞭炮内部,硝石受热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硫化钾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氧化物而发生爆炸.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1硝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 + 3C = X+ N2↑+ 3CO2↑,则X的化学式为A. K2S B. K C. KS D. SO22火药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硝石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4现在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原因可能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 B.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噪声污染;C.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2、东汉成书的有“石胆化铁为铜”的石胆是硫酸铜.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法冶金的先河.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无应用湿法冶炼的金属是4、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还有十几天,你就要中考了.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你要给母校留下一个好印象,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假设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清理出如下物品:A.废作业本,B.过期药品,C.易拉罐瓶,D.霉变的饼干,E.生锈的铁盒.①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你用盐酸除去铁盒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以重新使用,请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电解海水的方法来制取新能源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提取能源的方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色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碱,生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_______.四、侯氏制碱法原理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4写出NH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4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碱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NH3+H2O=NH4HCO3和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3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__.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着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C.图中X可能是氨气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检验粗盐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_ ,生产流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3在精盐水中先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CO2,有利于对CO2的吸收;4氨水中加入细盐的粉末再通入二氧化碳后,在常温条件下,易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析出NH4Cl晶体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⑹副产品NH4Cl可做氮肥,若加入氢氧化钠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公务员考试常见化学知识汇总(一)——诗词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在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这个模块中,化学知识是这几年经常考察的。
其中一种形式就是结合诗词成语来考查。
如2015年国考第17题: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 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B.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C. 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D. 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解析:C。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香炉峰瀑布的水汽在日光照耀下产生的折射现象,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也考,如2015年(乙级)第14题: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只含有化学变化的诗句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要留清自在人间C.粉身碎骨浑不怕D.烈火焚烧若等闲解析:D。
燃烧是化学反应,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千锤万凿”和“粉身碎骨”都是物理变化。
其实这道题来源于中学化学常考的一道习题:【中学化学原题】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
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
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解析:D。
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操,它所包含的物质也非常丰富多彩。
它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归纳了碳酸钙及与之相关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描写了烧石灰的工人,先将深山中的石灰石(含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地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雪白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CaCO3 → CaO → Ca(OH)2 → CaCO3 。
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03 传统文化与物质的性质、转化(原卷版)
微专题03 传统文化与物质的性质、转化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如早期的炼丹术,而后期的《天工开物》比较全面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堪称中国17世纪的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已译成日、英、法、德等文字。
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在一定程度上反明朝时期的中草药巨著《本草纲目》,书中有关化学方面的记载,对于研究我国化学发展史有重要价值。
《本草纲目》一、《本草纲目》中的化学实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含汞物质治病的国家。
《纲目》卷九水银粉条下记有:"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
"这段话将水银(Hg)、轻粉(Hg2Cl2)、银朱(HgS)等制备所用的化学原料、方法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
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1)HgS+O= Hg+SO2(2)6Hg+2NaCl+2KAl(SO4)+2O2→3Hg2Cl2+3Na2SO4+Al2O3(3)Hg+S====HgS《纲目》卷十石胆条,时珍总结前人的记载曰:"石胆出蒲州石穴中……涂于铁上,烧之红者真也。
"又云:"铅山有苦泉流为洞,挹水熬之,则成胆矾,所熬之铁釜内,久亦化为铜也。
"这里所说的石胆涂于铁上,烧之红以及熬胆矾铁釜化为铜的现象,就是铁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铜的反应。
(Fe+CuSO4====FeSO4+Cu)《纲目》还记载了黄铜及铅丹的制法。
《纲目》卷八赤铜条,时珍曰:"赤铜,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
(校点本《纲目》465页)。
按: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炉甘石、铜加木炭共炼,则产生黄色的铜锌合金。
《纲目》卷八铅丹条,时珍曰:"按独孤滔《丹房镜源》载有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消石一两。
熔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顷下消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下少许消、黄待为末,则成丹矣"。
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成语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其言简意赅的特点使得成语在日常交流中广泛应用,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化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生常常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成语运用到化学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成语的特点与意义成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具有如下特点:1.浓缩性:成语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凝练表达了丰富的意义;2.抽象性:成语的涵义常常是通过联想和寓意的方式表达的,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3.生动形象:成语往往通过形象化、情景化的方式,使得含义更加深入人心;4.智慧性:成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二、运用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形象表达: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成语可以给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的形象,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例如,用“一箭双雕”来形容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既生动形象,又能使学生理解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2.趣味启发:通过成语的引入,可以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和幽默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讲解有机化学中醇的衍生物时,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醚的性质,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记忆。
三、运用成语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1.比喻类成语:比喻类的成语常常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守株待兔”可以形容一个化学反应中的自催化过程,就像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连锁反应。
2.对照类成语:对照类的成语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中的相对概念。
例如,“东风化雨”与“狂风骤雨”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四、运用成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1.启迪智慧:成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思考方式,可以通过讲解成语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见微知著”可以引导学生注重细节,从微观的实验现象中找出规律和结论。
【升级版】微专题01 “化”中有“化”化学与传统文化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1.(2022·山东·高考真题)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一、中国古代化学的工艺简介1.炼制陶器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
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
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
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3.锌的冶炼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
其冶炼Zn 的方程式为ZnCO 3+2C=====高温Zn +3CO↑。
4.银的冶炼材料信息 信息提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分离与提纯方法化学反应原理 对照 检验 选项银虽有以游离状态或银金合金状态(黄银)存在于自然界的,但很少,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并多与铅矿共生。
中国大约在春秋初期才开始采集银, 东汉时期发明了以黑锡( 铅)结金银的“灰吹法”。
明代著作《菽园杂记》、《天工开物》中有翔实记载。
5.汞的冶炼在自然界中虽有游离态汞存在,但量很少,主要以丹砂( 硫化汞) 状态存在。
方士们在密闭的设备中升炼水银,先后利用过石灰石、黄矾、赤铜、黑铅、铁和炭末来促进硫化汞的分解。
南宋时期发明了蒸馏水银的工艺, 设计了专用的装置,《天工开物》中也有类似记载。
在中国的医药化学中还曾利用过铅汞齐、锡汞齐。
唐代已开始用银锡汞齐作为补牙剂。
6.造纸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一)
汉语 成语 中有 相 当一部 分 包含 着丰 富 的科 学知识 , 蕴含 着从 现 象抽 绎 出 的规律 , 从 事 实 归纳 成 的理 论 ,
碳 和氢气 :
础 的化 学 知识 。
1 杯 水 车薪
语源 : 《 孟子・ 告 子 上》, “ 犹一杯水 , 救一 车 薪
之 火也 。 ”
C + H2 0=C O T+H 2 T
一
原意 : 用一 杯 水去 救一 车着 火 的柴 草 。 现意 : 比喻效 力小 , 对 于解决 困难 起 不 了多大
氧 化 碳和氢 气 都 是 可燃 气 体 ( 混 合 体 叫水
煤气 ) , 所 以能 使 木 柴 燃 烧 更 旺 。工 业 上 常 利 用 这个 原理 来 生产水 煤 气 。 水不 能 用来 熄灭 油类 燃 烧 的火 , 因为 油 比水 轻, 能浮 在水 面上 继续 燃烧 。因此 , 油类 着火是 不 能 用水来 熄 灭它 。油 类着 火可 以用 沙土 或沾 湿 的 棉被去覆盖 , 只 要 使 火 与 空 气 隔绝 , 火 就 会 熄 灭 了。 电引起 的火 灾 也 不 能 用 水来 灭 , 因 为水 是 导 体, 用它 灭 电火 , 很 容 易 引起 大 面积 的触 电事 故 。
2 臭 味相投
作用。
摘 自: 《 中华成 语词 典》 第3 4页 。
相 关 化学 知识 : 我们 知 道 , 燃 烧是 一个 化学 反 应过程 , 它 的发生 和延 续要 有两 个条 件 支持 : 一是 温度要 达 到可 燃 物 的 着 火 点 以上 , 二 是要 有 充 足
汉语成语蕴涵的化学知识评析
化学 知 识 , 透 着对 事 物本 质 的把 握 和精 辟 的总结 。 渗
一
、
自然 肥 料 常 识 在 成 语 中 的 体 现
( ) 一 刀耕 火 耨
火耕 水 耨 , 指 一 种 古 老 的耕 种 方 法 。 驷 《 原 裴 史记 集 解 》 应 劭 日 : 烧 草 下水 种 稻 , 与 草 并 生 , 七 八 寸 , 引 “ 稻 高
的环 境 却 依 然 能 够 保 持 自 己纯 洁 的 品格 和 高 洁 的 人格 。 那 么 莲 花 为 何 能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呢 ? 来 莲 叶 的 表 面有 一 原
层 茸 毛 和 一 些 微 小 的 蜡 质 颗 粒 。 且 莲 花 的表 面结 构 非 而 常 细 致 ,细 致 到 纳 米 级别 的 尺 寸 .使 得 表 面不 沾 水 , 所 以 , 尘 或 泥 巴都 无 法 吸 附 在 表 面 上 , 不 能藏 垢 纳 污 : 灰 故
无 腹 疾 , 异 于 禽 兽 。 ” 类 支 配 了火 , 实 现 一 系 列 化 有 人 为
古 人 有 腐 烂 的 草 转 化 为 萤 火 虫 的说 法 . 为 萤 火 虫 认 是 草 腐 烂 之 后 生 成 的 。 实 是 萤 火 虫 的 卵产 在 水 边 的腐 其 草上 , 以致 让 人 们 误 认 为 腐 草 为 萤 了 。 而 腐 烂 的杂 草 、 然
而且 莲 可 以 通 过 自身 不 断 新 陈代 谢 . 污 泥变 成 营养 丰 把 富 的 物 质 。 对 于美 丽 的莲 花 , 脚 下 卑 贱 的污 泥是 使 它 它 大放 异 彩 、 壮成 长 的无 价 之宝 , 足珍 贵 , 使 人 们 感 茁 弥 也 慨 大 自然 的 神奇 。
是 一 个 美 丽 而 又 浪 漫 的 神 话 。干 百 年 来 , 们 给 萤 火 虫 人 微 弱 的亮 光 赋 予 了 传 奇 的 色 彩 , 它 们 的美 丽 也 变 得 更 使 加扑朔迷离 了。 ( ) 淤 泥 而 不 染 三 出
成语中的化学
成语中的化学冰清玉洁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成语出自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又见唐·徐坚“初学记“晋中兴书”:“循冰清玉洁,行为俗表。
”比喻办事清正廉明,行为举止为一般人的表率。
在冬天我们可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各将一碗清水和盐水放在露天,若室外气温降至0℃以下,会发现清水已结成冰,盐水则未结冰。
实验表明纯水的凝固点是0℃,盐水则在0℃以下,只要在溶剂水中加入任何一种溶质,不管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溶解后形成溶液都有凝固点下降的趋势。
海水是一种组成复杂的溶液,溶解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一般情况下海水中各种盐类的总含量为30-35‟,其中以食盐为主约占78%,其它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等等共占22% 。
海水是溶液故0℃时不会结冰。
当温度更低时,海水中的一部分纯水才会凝聚成冰。
在高纬度的南、北两极地区,海上会漂浮着巨大的冰山,水面的出露部分仅占其总体积的1/10,陆上存在巨大的冰原。
海水又咸又苦,海水凝成的冰却是淡的,也就是说它比海水要纯净的多。
原因在于各种盐类杂质在海水中的溶解度要远远大于在固体冰中的溶解度,所以当冰从海水中凝聚出来时才会“清”。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这样的现象:一水缸不那么洁净的水放在室外,滴水成冰的时节水缸上层的水结成了冰,晶莹透亮,将冰敲破取出再融化成水,就比原来的水干净多了。
根据“冰清”的原理,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半冰半水”净水法,就是控制好温度,让有杂质的不洁之水凝聚,待到半冰半水状态,再将剩余的水放掉,杂质随水流去,取冰融化就获得了较纯净的水。
众所周知淡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是当今世界环境所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一。
科学家预测:在今后的五十年中,全世界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将会面临水资源缺乏,2050年全球生活在缺水状态下的人口可达20亿。
而在南极洲约有2500万立方千米的冰川,它要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80%。
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 教 创 新成语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214153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沈 峥成语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富有概括性、哲理性、故事性,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瑰宝。
汉语成语也是人们惯用的词组,它的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不论在文章还是交谈中巧妙地使用它,都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同样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巧妙的使用成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在阅读中注意到大量成语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以成语为载体的化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化学教学将取得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成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利用成语引入课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更自然地进入化学情境。
如:在“焰色反应”教学中,可以采用“火树银花”引入,提出问题:“火树银花”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何焰火会是五颜六色?焰色的产生是与黑色火药还是与其他物质的存在有关?等等。
学生会结合实际积极展开讨论,教师抓住时机,通过实验、分析,层层引入,完成本节教学。
再如:在“氨气”教学中,讲到氨气与酸反应的性质时,可以以成语“无中生有”为题做一个趣味实验,事先在2只空的集气瓶内壁涂上分别少许浓氨水和浓盐酸,并用毛玻璃片封住瓶口,然后将2只集气瓶口对口的叠加在一起,抽去当中的玻璃片,立刻就会见到原先“空”的集气瓶内白烟滚滚,真是“无中生有”。
有趣明显的现象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欲望驱使学生探究化学的神奇奥秘。
二、深入浅出,增强学习理解力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分析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分析。
把化学原理以成语为载体进行讲解,可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学生借鉴已有的成语概念对化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消化,最终完全掌握并学会应用。
如:在“电化学腐蚀原理”一节教学中讲到“船壳防腐原理”的时候引用“丢卒保帅”这个成语。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8、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化学元素谐音梗的成语
化学元素谐音梗的成语摘要:1.化学元素谐音梗的概述2.氢元素的谐音成语3.氦元素的谐音成语4.锂元素的谐音成语5.硼元素的谐音成语6.碳元素的谐音成语7.氮元素的谐音成语8.氧元素的谐音成语9.氟元素的谐音成语10.氖元素的谐音成语11.钠元素的谐音成语12.镁元素的谐音成语13.铝元素的谐音成语14.硅元素的谐音成语15.磷元素的谐音成语16.硫元素的谐音成语17.氯元素的谐音成语18.氩元素的谐音成语19.钾元素的谐音成语20.钙元素的谐音成语正文:**化学元素谐音梗的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元素的谐音梗常常被人们用来创造有趣的词语和成语。
这些谐音梗不仅富有创意,而且也增加了化学知识的普及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有趣的化学元素谐音梗成语。
**氢元素的谐音成语**氢元素的谐音“氢气”,可以用来创造如“氢气冲天”的成语,表示情绪高涨,热情洋溢。
**氦元素的谐音成语**氦元素的谐音“氦闲”,可以用来创造如“氦闲自得”的成语,表示心情悠闲,自在得意。
**锂元素的谐音成语**锂元素的谐音“理亏”,可以用来创造如“理亏心虚”的成语,表示内心感到愧疚和不安。
**硼元素的谐音成语**硼元素的谐音“棒喝”,可以用来创造如“棒喝直言”的成语,表示勇敢地指出真相。
**碳元素的谐音成语**碳元素的谐音“探戈”,可以用来创造如“探戈舞步”的成语,表示行动有力,步伐稳定。
**氮元素的谐音成语**氮元素的谐音“鸟尽”,可以用来创造如“鸟尽弓藏”的成语,表示事物发展到尽头。
**氧元素的谐音成语**氧元素的谐音“养”,可以用来创造如“养生之道”的成语,表示保养身体的方法。
**氟元素的谐音成语**氟元素的谐音“福”,可以用来创造如“福祉无穷”的成语,表示幸福无穷无尽。
**氖元素的谐音成语**氖元素的谐音“你”,可以用来创造如“你追我赶”的成语,表示竞争激烈。
**钠元素的谐音成语**钠元素的谐音“那”,可以用来创造如“那怎么办”的成语,表示疑惑和无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生活饮食的化学知识
1、争风吃醋:醋是6~10%的乙酸水溶液,故乙酸又称醋酸,醋是
烹饪的常用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协助消化,醒胃防病。
所以,“争风”固然不好,但适量“吃醋”对
身体有益。
2、甘之如饴:饴就是麦芽糖,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糖类化合物,它
可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得到。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
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调味品,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不奇怪了。
3、水乳交融: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并不溶于水,但通过乳酪素
为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
洗洁精、洗发精去污的原理与此相似:让不溶于水的油脂乳化分散到水中——水乳交融而除去。
4、涂脂抹粉:实践证明,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洁白、富有美感。
涂脂抹粉所用的胭脂,古时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今天使用各
种各样的化妆用品,也仍由颜料、粘合料、香精、色素等构成。
5、饮鸩止渴:“鸩(zhèn)”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
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品。
砒霜虽毒,但少量服用,能够医治关节炎、
梅毒、牙疼等病症,可真是以毒攻毒,另外,砒霜在古代还是一种有
效的农药,能够灭绝鼠害,砒霜还可防蛀、防腐。
近年来,科学家还
发现砒霜对某些癌症有疗效。
6、如胶似漆: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
相传举世闻
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
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
的化学涂料。
如胶粘,似漆连,关系自然很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