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合理的解释是(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很弱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 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 素的强度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 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必要性 (1)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 人类生 活所需 ,如粮油、蔬果、肉蛋奶、木材等农副产品。 (2)处于生态平衡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使人类生活与生产的 环境 保持稳定。
2.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 干扰程度 ,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 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 物质 、 能量 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例如, 为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 溉、控制病虫害;还可以人工建造“ 生态屏障 ”。
微思考2应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 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请分析其原因。
提示:既能使生态缸得到良好的光照,又可避免阳光直接照 射导致生态缸内温度过高。
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重难归纳 1.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 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2.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1)概念:负反馈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 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作用: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 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特例: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 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 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a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b 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 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e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
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循环不可逆)。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a、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b、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学习重难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知识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并使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食物网越,其自动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
知识点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
【思考与交流】〖例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草原解析: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题中的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最复杂的是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答案:B。
〖例2〗(2000年上海卷)在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解析: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高中生物 第29讲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输入某营养级的能量转移方向:
呼吸作用中散失 (热能)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储存于植物体内
被下一营养级摄食 被分解者分解
某一时刻,营养级中的能量转移方向:(课本 P95)
呼吸作用中散失 (热能)
被草食动物摄食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储存于植物体内
残枝败叶 被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
(3)如图表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过程
• (2)图中 M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________kJ/(m2•a)。
2488
• P215(师P407)考点2 重点。难点突破 • 1、理解常考的两种能量流动模型 • (1)(2) • P373(师P421)热点微练27 • 第5题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 ③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 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 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 思路:
a.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 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 b.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 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 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 生较大变化。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 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 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 变。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10%-20% (理论值)
能量传递效率= 高营养级的同化量
低营养级的同化量
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
结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寄生动物(蛔虫)异养生物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营养结构食物网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
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
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选择性必修2
知识贴士 1.抵抗力稳定性强调受到外界干扰,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 力;恢复力稳定性强调受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并不一定都是呈负相关 的,如苔原、荒漠等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且环境条件恶劣,抵抗力 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低。
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B.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 性
间也短
3.生态系统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 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表现
பைடு நூலகம்
①结构的相对稳定: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 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所示曲 线表示。
②功能的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 输入与输出也保持相对平衡,信息传递通畅稳定。
知识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 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 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项目 核心 影响 因素
联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_散__射__光___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活学巧练
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
稳定性就越强。
(×)
2.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doc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物是理综考试中最简单的科目,高二学习的生物知识是高考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必须掌握好高二生物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好高二生物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名词: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迁入,迁出及其它变化使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就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3、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语句:1、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
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4、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稳态,我们要保护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能够经常巩固这些生物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轻松的运用,从而取得好成绩。
高中生物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知识点总结生态平衡与稳定性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在生物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中与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包括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来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而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为创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生态系统,如人工湿地、人工森林等。
二、生态位生态位指的是生物在生物群落中所处的具体地位和角色。
每个生物种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其角色和功能也不同。
生态位可以分为基本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基本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实现生存和繁殖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潜在生态位则是物种在理想条件下可能发展起来的生态位。
三、相互关系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关系。
这些相互关系可以分为捕食关系、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
1. 捕食关系: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食物关系的简化和线性表示,由食物的传递关系构成。
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关系。
2. 共生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和维持共生。
互利共生指的是两个物种之间相互受益的关系,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传粉关系;维持共生则是指一个物种为了维持生存而依赖于另一个物种,如昆虫繁殖在特定植物上的关系。
3. 竞争关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为获取有限资源而进行的争夺。
竞争关系可以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种内竞争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种间竞争则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
四、稳定性与扰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后能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可以分为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系统维持某种状态不变的能力,动态稳定则是指系统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环境条件和物种相对丰度等。
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环境条件的变化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物种相对丰度的分布越均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二: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活动与探究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请完成下面 关于两者比较的表格。 提示
负反馈调节 作 用 结 果 正反馈调节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 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 实 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 况加剧 ;血液凝固、排尿排 例 化 ;体内激素调节 便、胎儿分娩等过程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预习交流3 我国蓟县盘山有一片原始森林,那里树木郁郁葱葱,百鸟争鸣,风 景秀丽迷人,当地人称之为“八仙桌子”。科学家去“八仙桌子”调查 过,发现那里害虫种类非常多,但是那里却从未出现害虫的大爆发, 也未造成大的伤害。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该地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强,各种生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出现害虫的大爆发。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 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 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预习交流4 某牧民为了保护草场,防止鸟类啄食草场的草子,在草场上面罩 了一个大网。结果草场不久就发生了害虫的大爆发,使草场生态系 统遭受破坏。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由于草场上面罩了大网,使害虫的天敌(鸟类)不能再以草场 中的害虫为食,导致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 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因此草场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班级:姓名:1.概述生态平衡的概念、特征及调节机制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学习重点概述生态平衡的概念、特征及调节机制学习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课前自主探究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1)概念:生态系统的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2)特征:①:生态系统的保持相对稳定。
②: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
③: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的量,处于比较的状态。
由此可见,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而是一种。
2、负反馈调节(1)概念: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或,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作用: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具备的基础。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或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3)基础:调节。
(4)调节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的能力。
(2)规律: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其自我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后的能力。
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在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区分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类型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作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图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发生的负反馈调节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正反馈调节(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成分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越多越少特别提醒:①生物圈的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不是绝对不变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我国西北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
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典型例题】
(2015课标II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1)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 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还 会进行适当捕鱼等。可是水 仍然很清澈。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3)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不至于破坏。
以上这三个生态系统如何提供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3.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湖泊受到了污染
鱼类等生物死亡
死鱼等生物腐烂
(1)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2)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 越复杂
自我调节 能力越大
5.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案通用5篇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案通用5篇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案通用5篇一切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让课堂更有效率,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 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
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导语】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共3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和无机盐等;生产者:自养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消费者:异养生物,能加快物质循环的速度;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误区分析:①细菌不全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②动物不全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③植物不全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④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三、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的组成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不占营养级。
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4.物种.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的越强。
5.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动物。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补偿输入量;2、能量传递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呼吸作用,能量散失主要形式是热能。
3、能量流动的过程(2)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小于摄入的能量是因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而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的一部分。
(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理解课本P95页图5-8,注意算能量传递效率是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2•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但菟丝子等不是生产者。
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主要是动物,但秃鹫、蚯蚓等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3、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① 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 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i 加快物巫循环)生产者细胞呼唳(慕石) 一I 卜'F 棚丽冷喘址疑校收叶.遗体 (不叮缺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纽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一1。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某一个营养级也会有不同的消费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一种单向流动,从太阳能到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再到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会转化为热能,但热能无法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个营养级只能保留一小部分能量,大部分能量都会在转化和散失过程中损失。
因此,能量流动的效率很低,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输入太阳能来维持能量流动的持续性。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不变的能力。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源: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机制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负反馈机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群落会通过自身的调整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当猎食者数量增加时,猎物数量会减少,从而使猎食者数量下降,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内部有多种生物和多种生境,这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为当某一种生物或生境受到外部干扰时,其他生物或生境可以弥补其损失,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不至于崩溃。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1)抗扰能力: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时的抵抗能力。
2)恢复能力: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和代价。
3)弹性: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后,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类型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3.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1. 生态系统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动物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c、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d、过程:一个来源(上一营养级),三个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e、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营养剂不超过4—5个)。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6. 物质循环:6.1 这里讲的物质是指C、H、O、N、P、S等基本元素的循环6.2 循环是指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循环6.3 特点:全球性和反复循环6.4 炭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6.5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中6.6 碳在生物间的传递途径:食物链6.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019年3月20日(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1、(4分)研究人员在甲地块中仅种植玉米一种作物,在乙地块中混种了玉米和矮绿豆,两块农田中均有玉米螟等害虫以及食虫鸟等害虫天敌。
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虫鸟所同化的能量,除未利用的能量外,其余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地块中玉米的种群密度差别不大,但是乙地块中玉米螟的密度远小于甲地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生态学原理依次解释农田除虫和去除杂草的意义,以及玉米、矮绿豆混种的意义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4分)科学家在密执安荒地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一年的能量流动分析(如下图,单位:J·hm-2·a-1),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链中包含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此食物链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 __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链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田鼠通过视觉躲避鼬,鼬也以此追捕田鼠,鼬和田鼠的活动对彼此都是一种____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交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作用。
(3)田鼠流向鼬的能量传递率是__________。
图中50.3 x 106 J·hm-2·a-1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会通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消散掉。
3、(4分)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
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
据图分析:(1)湖泊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_。
(2)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除了图中的能量流动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两大功能。
(3)图中c代表大闸蟹的__________能,f代表大闸蟹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则d代表大闸蟹用于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4)大闸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宜的水温起了重要作用。
温度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信息,信息的类型除了此类型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I.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______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_ _______________。
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___________。
II.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
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 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5、(4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 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A、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率为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
6、(4分)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流经图甲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的C 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填字母)。
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蚕粪是优良的鱼类词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
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流向鱼。
向鱼塘中少量投入蚕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不但促进了物质循环,还提高了能量_____________。
7、(4分)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
下图中的B 表示种群甲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
(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3)图中的C 表示甲种群用于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__kJ 。
(4)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______(填序号)所对应的能量值。
(5)分析上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
8、(4分)某市推广氧化塘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氧化塘从上到下分为三层: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底层厌氧区。
好氧区主要包括藻类和好氧菌,兼氧区主要包括兼性厌氧菌,厌氧区主要包括厌氧菌。
有机废物和原生废水经过稀释处理排入氧化塘,经过菌藻的共同作用,使其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实现解决污染的目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废物和原生废水在排入氧化塘前需经过稀释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入该氧化塘的原生废水中的能量___________(填:能/不能)被藻类吸收利用。
该氧化塘中藻类生长旺盛,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氧化塘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该氧化塘中真菌或细菌数量,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经调查发现,该氧化塘中细菌、真菌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9、(4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
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 、A 、B 、C 、D 、E 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
请分析回答:(1)P 、A 、B 、C 、D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称为_________稳定性。
(2)若B 中的能量不变,将D 的食物比例由B :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 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假设A 摄入的能量为a ,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 ,则由A 流入B 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 、E 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
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
10、(4分)如图l 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同化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
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1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湖泊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 _______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
(3)写出图2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4)图2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 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50 分)11、(5分)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食物链中存在着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C.在食物链中,由于捕食关系决定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D.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含有的碳元素越少12、(5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消费者的作用有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植物传播花粉、种子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食物网中不存在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13、(5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14、(5分)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C.蘑菇可以参与丁过程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15、(5分)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