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还原剂的是()A.CaO + H2O=Ca(OH)2B.Cl2 + H2O=HCl + HClOC.2F2 + 2H2O=4HF+ O2D.2Na + 2H2O=2NaOH + H2↑2.已知反应:aFeSO4+bNa2O2=cNa2FeO4+2Na2O+dNa2SO4+eO2↑,已知a=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3a=bB.氧化性:Na2O2<Na2FeO4C.每生成1 mol Na2FeO4,反应有4 mol电子转移D.每消耗3 mol Na2O2,产生1molO23.联氨(N2H4)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转化中N2H4是还原剂B.工业上也可使用Na2SO3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C.1mol N2H4可处理水中1.5 molO2D.③中发生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4.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7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15.68LN2(标准状况) B.有0.1mol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5.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在常见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下列氧化性顺序正确的是()A.X2+>R2+>Y2+>Z2+B.Y2+>Z2+>R2+>X2+C.Z2+>X2+>R2+>Y2+D.R2+>X2+>Z2+>Y2+6.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2H +→H 2 B .Fe 3+→Fe 2+ C .H 2S →SO 2D .232CO CO -→7.已知: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 8H 2O , 2FeCl 2 + Cl 2 = 2FeCl 3,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KMnO 4 >Cl 2 >FeCl 3 B .Cl 2 >KMnO 4 >FeCl 3 C .FeCl 3 >Cl 2 >KMnO 4D .FeCl 3 >KMnO 4 >Cl 28.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容易得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 B .失电子越多,氧化能力越强C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D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二、多选题9.对于反应3Cl 2+6NaOH=5NaCl+NaClO 3+3H 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ClO 3是还原产物C .每生成1mol 的NaClO 3转移6mol 电子D .被氧化的Cl 原子和被还原的Cl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 3O 4,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 2的过程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25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则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16mol/L B.0.02mol/L C.0.20mol/L D.0.25mol/L【答案】C【解析】根据溴能氧化亚硫酸可知,溴离子的还原性比亚硫酸根离子弱,所以氯气先与亚硫酸反应,设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物质的量都是nmol,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n+n/2=5n/2mol,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2=0.05mol,所以5n/2=0.05,n=0.02,所以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0.02mol/0.1L=0.2mol/L,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42-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该反应中生成1molCO2电子转移数总是5NAD.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答案】D【解析】A、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高锰酸根离子作氧化剂,错误;B、溶液中有锰离子存在,所以方框内的产物不能是氢氧根离子,而是水,错误;C、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1价,所以生成1mol二氧化碳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NA,错误;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MnO4-的系数是2,C2O42-的系数是5,CO2的系数是10,根据电荷守恒可知,H+的系数是16,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产物的判断,方程式的配平3.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只作氧化剂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是还原产物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答案】B【解析】在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Na2O2中的O化合价部分升高变为O2,部分降低变为Na2FeO4,所以Na2O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而FeSO4中的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为Na2FeO4,所以FeSO4作还原剂,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O2是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含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含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1.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为MnO4-,若反应中R2O8n-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2.Cl2与NaOH(70℃)的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NaClO3之比4 : 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4 :1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比为():3 :4 :1 :54.含n克HNO3的稀溶液恰好与m克Fe完全反应,若HNO3只被还原为NO,则n:m可能是①5:1、②9:2、③3:1、④2:1、⑤4:1()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5.Zn与HNO3反应,Zn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则HNO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6.将的Mg和Cu的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和 NO2和 N2O4、和 D. NO7.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8.9.将Mg和 Cu的合金克,投入适量的稀HNO3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还原产物为NO,体积为(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 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用去的硝酸为__________mol.10.取x克Mg和 Cu的合金完全溶于浓HNO3中,反应过程中HNO3被还原只产生8960mL NO2和672mL N2O4气体(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形成沉淀质量为克,则x的值为_____。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

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 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下面有关Na2SeO3 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过程中Se 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 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 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 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A .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B .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C .CuH跟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2l+2H2↑+CuD .CuH在Cl 2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2+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 B 错,Fe 有还原性, C 错,NaCl 没有强氧化性, D 错4.据广州日报:2008 年2 月23 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NO-2+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 的含量:NO2 +MnO4 +H +Mn +H2O(未配平)。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3是C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D.1molKMnO4 参加反应时消耗 2.5molNaNO2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 A 对;该反应中消耗H+,滴定实验后pH增大,B 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C 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nO4 作氧化剂,-Mn -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2+A 对;MnO4 ,NO2 4参加反应时消耗 2.5molNaNO2,D3对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 4) 2SO4=N2 ↑+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 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nA.有2n mol(NH 4) 2SO4 分解 B .有2mol S 原子被氧化nC.生成6mol 氧化产物 D .生成7n mol H 2O4mol(NH4) 2SO4 分解有 6 mol 电子转移,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解答。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1.关于反应4422222NH ClO N Cl 2O 4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条件下,氧化性:244O NH ClO >B .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 .产生26.4gO 时,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8molD .440.5molNH ClO 分解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2.22O F 可以发生反应:22262H S 4O F =SF 2HF 4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是还原产物B .22O F 是氧化剂C .若生成4.48LHF ,则转移0.8mol 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以肼(24N H )为原料与醋酸铜反应制取2Cu O 的反应为:()324222324Cu CH COO N H 2H O 2Cu O N 8CH COO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2Cu CH COO 是氧化剂B .还原性:242N H Cu O >C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生成0.5mol 2Cu O 时转移1mol 电子4.2CO 光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当催化剂受到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照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跃迁到导带,同时形成空穴。

导带上的光生电子()作还原剂,价带上的光生空穴(⊕)作氧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价带上2H O 被氧化B .推测2TiO 起催化作用C .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21mol CO 生成41mol CH 得到4mol 电子 5.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用途非常广泛,常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类药物。

关于反应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 ++SO ++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SO 4是氧化剂 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0.5molNa 2S 2O 3发生反应,转移1mol 电子 D .Na 2S 2O 3与稀硝酸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6.碘广泛应用于医疗、染料等方面,如图是碘单质的一种制备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操作1”的目的是富集碘元素B .“操作2”可以有反萃取操作C .“转化”过程每生成2mol 沉淀,转移2mol 电子D .“氧化”过程中,Cl 2与FeI 2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4I —+3Cl 2=2Fe 3++2I 2+6Cl —7.向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发生反应:2Fe 2++2Br -+2Cl 2=2Fe 3++Br 2+4Cl -,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氧化性:Cl 2>Fe 3+B .参加反应的Fe 2+与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还原性:Fe 2+<Br -D .被氧化的Br -占Br -总量的一半8.在高温条件下,碳酸锂(Li 2CO 3)、葡萄糖(C 6H 12O 6)和磷酸铁(FePO 4)可制备电极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 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3612642212FePO +6Li CO +C H O 12LiFePO +6CO +6H O +6CO ↑↑↑高温。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练习题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练习题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练习题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我们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的练习题,供大家进行练习和复习。

练习题一:氧化数计算1. 计算以下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最可能的氧化数:氯气(Cl2)硫酸(H2SO4)硫化氢(H2S)二氧化锰(MnO2)2. 确定以下化合物中某个或某些元素的氧化数:亚硝酸(HNO2)过硅酸铅(H2PbO4)偏硅酸钾(KHSiO4)高锰酸钾(KMnO4)练习题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 将以下离子方程式转化为分子方程式,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Fe2+ + MnO4- → Fe3+ + Mn2+2. 将以下分子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HNO2 + H2O2 → NO3- + H2O练习题三:配平反应方程式1. 配平以下氧化还原方程式,并标注出还原剂和氧化剂:Fe + HCl → FeCl2 + H22. 配平以下氧化还原方程式,并标注出还原剂和氧化剂:S2O3^2- + I2 → I- + S4O6^2-练习题四: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量1. 根据以下氧化还原方程式,计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Cl2 + Mn2+ → Cl- + MnO4-2. 根据以下氧化还原方程式,计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Cr2O7^2- + H2O2 → H2CrO4 + O2练习题五:氧化还原反应应用1. 确定以下反应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并标注出还原剂和氧化剂: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2. 确定以下反应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并标注出还原剂和氧化剂:Na2S2O3 + I2 → Na2S4O6 + NaI以上就是关于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通过做题练习,相信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

高三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1.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 IO3-→I2MnO4-→Mn2+ 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H2O2B.IO3-C.MnO4-D.HNO2【答案】B【解析】等物质的量的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也是得电子最多的物质,假设各物质均是1mol,则H2O2→H2O得2mol电子;IO3-→I2得5mol电子,同时I-失去电子也成为碘单质;MnO4-→Mn2+得5mol电子;HNO2→NO得2mol电子,所以最终生成碘单质最多的是IO3-,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2.(12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加入Na2S2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代替酸化的Na2S2O3,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过程Ⅳ中Na2CO3的主要作用_______。

(4)下图是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B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1)2Al+2OH-+2H2O = 2AlO- 2+3H2↑(2)还原Co3+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3)CO32-+Co2+=CoCO3↓(4)CoCl2•H2O【解析】(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2)根据题意知,Co2O3·CoO和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SO4、Na2SO4和H2O,加入Na2S2O3的作用是还原Co3+;盐酸具有还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气而污染环境;(3)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Ⅳ中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 CoCO3↓;(4)根据题给图像知,CoCl2•6H2O~CoCl2238 130m 65mg 解得:m=119mg设 A 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 2•nH 2O ,则有: CoCl 2•6H 2O ~CoCl 2•nH 2O △m 238 18(6-n ) 119mg 119mg-83mg解得:n=2,所以A 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 2•2H 2O 。

(完整word版)专题一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完整word版)专题一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专题一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 3+→Fe 2+;MnO 4-→Mn 2+;Cl 2→Cl -;HNO 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I 2最多的是 ( )A. Fe 3+B. MnO 4- C 。

Cl 2 D 。

HNO 22.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 4NO 3 — HNO 3+N 2+H 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 。

1∶1 B. 5∶4 C. 5∶3 D. 3∶53.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 )A 。

3∶1 B. 1∶3 C 。

1∶2 D 。

2∶14.在反应3Cl 2+6KOH(浓)5KCl +KClO 3+3H 2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5∶1B. 4∶1 C 。

1∶5 D. 1∶45.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 )A. 146∶87B. 73∶87C. 87∶146D. 87∶736.24 mL 浓度为0。

05 mol / L 的Na 2SO 3溶液恰好与20 mL 浓度为0。

02 mol / L 的K 2Cr 2O 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 2SO 3被K 2Cr 2O 7氧化为Na 2SO 4,则元素Cr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2B. +3 C 。

+4 D. +5典型例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中量比例的计算7:在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B 、1:5C 、5:1D 、1:18、在4Zn+10HNO 3==4Zn (NO 3)2+NH 4NO 3+3H 2O 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4:1B 1:4C 9:1D 1:9(2)、得失电子守恒9、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 、NaClO 3、NaCl 、H 2O 经过分析,ClO -、ClO 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4:1C 、1:4D 、5:1(3)、氧化还原的顺序问题:1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滴定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滴定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滴定一、选择题1、一定物质的量的Cl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NaClO 和Na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Cl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8∶11 B .3∶5 C .1∶2 D .9∶42、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B .1∶5C .2∶3D .2∶53、含有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 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

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则( ) A .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 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 4、已知反应:10AgF +5Cl 2+5H 2O===9AgCl +AgClO 3+10HF +O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9∶5B .当反应中有1 mol 电子转移时,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18molC .每产生1 mol O 2时,被氧元素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2 molD .参加反应的水有25被氧化5、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 3和2.5 mol H 2SO 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 ,充分反应(已知NO -3被还原为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生成NO 的体积为28 L B .所得溶液中c(Fe 2+)∶c(Fe 3+)=1∶1 C .所得溶液中c(NO -3)=2.75 mol·L -1 D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 4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B .在反应KIO +6HI===KI +3I +3H O 中,每生成3 mol I 转移的电子数为6NC .根据反应中HNO 3(稀)――→被还原NO ,而HNO 3(浓)――→被还原NO 2可知,氧化性:HNO 3(稀)>HNO 3(浓) D .含有大量NO -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 +、Fe 2+、Cl -7、Cu 2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Cu(NO 3)2、CuSO 4、NO 2、NO 和H 2O 。

常考点高考题--氧化还原反应计算Word版

常考点高考题--氧化还原反应计算Word版

常考点高考题——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高考点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包括一般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部分氧化或部分还原的计算。

前者可采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等量关系——得失电子守恒来进行计算;后者是涉及酸既起酸的作用又起氧化或还原的作用,关键是要弄清只发生氧化或只发生还原的理论量是多少,或占总量的百分率。

实战演练:1.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 3+→Fe 2+;MnO 4-→Mn 2+;Cl 2→Cl ;HNO 2→NO 。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I 2最多的是A. Fe 3+ B . MnO 4- C. Cl 2 D. HNO 22.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 4NO 3 — HNO 3+N 2+H 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 1∶1B. 5∶4C. 5∶3D. 3∶5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 NO 2 B. NO C. N 2O D. N 2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3 B 2∶3C 1∶1D 4∶35.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 3∶1 B. 1∶3 C. 1∶2 D. 2∶1 6.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 mol H +的是A 2 mol Fe B 6 mol OH C 6 mol I D 6 mol Li 7.用0.1 mol / L 的Na 2SO 3溶液30 mL ,恰好将2×10-3 mol 的XO 4-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1B. +2C. +3D. +48.溴酸钾和溴化钾在酸性溶液中反应,溴元素完全转化为单质溴,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中, mol 的溴酸钾中含有m g 溴元素,它能 (填氧化或还原) mol 的 (填写离子或物质名称)9.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 2)。

高考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配平与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配平与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配平与计算1.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 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 .Mg(NO 2)2、O 2B .MgO 、NO 2、O 2C .Mg 3N 2、O 2D .MgO 、NO 2、N 2解析:A 、B 、C 三项中均有化合价的升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D 项中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情况,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答案:D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16H ++5Na 2O 2===2Mn 2++5O 2↑+8H 2O +10N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O 2是还原产物,Mn 2+是氧化产物B .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O 2时反应转移2 mol e -D .通常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解析:M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O 2是氧化产物,Mn 2+是还原产物,故A 错误;过氧化钠中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过氧化钠是还原剂,故B 错误;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O 2时反应转移22.4 L÷22.4 L·mol -1×2×[0-(-1)]=2 mol e -,故C 正确;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利用稀硫酸酸化,故D 错误。

答案:C3.在一定条件下HI 、Fe 、FeBr 2分别与足量的Cl 2反应,如果三个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则HI 、Fe 、FeBr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1B .3∶1∶1C .1∶3∶3D .6∶3∶2 解析:反应中只有氯气是氧化剂,3个反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3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令参加反应的氯气为1 mol ,根据2HI +Cl 2===2HCl +I 2,n (HI)=2mol ,根据2Fe +3Cl 2===2FeCl 3,n (Fe)=23mol ,根据2FeBr 2+3Cl 2===2FeCl 3+2Br 2,n (FeBr 2)=1 mol ×23=23mol ,故n (HI)∶n (Fe)∶n (FeBr 2)=2 mol ∶23mol ∶23mol =3∶1∶1。

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

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

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题组一简单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A.2 B.3 C.4 D.52.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题组二多元素参与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3.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7.5 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生成1 mol 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2-3+O2+x OH-===Fe3O4↓+S4O2-6+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

(3)每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题组三多步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5.现有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27.2 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

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下)气体,当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血红色。

试求原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6.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9.6 g B.6.4 g C.3.2 g D.1.6 g题组四微粒先后反应时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7.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强弱如下: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SO2-4。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1、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 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 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 全反应,则X为 A、Cl2 B、Cl2O C、ClO2 D、Cl2O3 2、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 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ClO-、 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 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4:1 C、1:4 D、5:1
11、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下: a Fe+bNO3-+cH+=d Fe2++f Fe3++gNO+hN2O +kH2O (化学计量数均为正整数) 请你用已掌握的知识研究出下列规律。 (1)c、g、h 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b、c、d、f 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 。 (3)d、f、g、h 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 (4)若a =12 ,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 的取值 范围是 ____________ 。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
9、工业废气NO、N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之一, 工业上常用原理:NOx + NH3→N2 + H2O,使其转化 为无毒的N2,现有NO、NO2的混合3.0L,可与3.5L 相同状况的NH3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N2,则在原 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3:1 D、1:3 10、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 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况下672mL气 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 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 积是 A.504mL B.168mL C.224mL D.336mL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1(原卷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1(原卷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1.(2020·浙江省舟山一中模拟)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43226B.02101 2C.20120 2D.22221 42.(2020·河南信阳质检)在酸性介质中,向MnSO4溶液中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Mn2++S2O2-8+H2O―→MnO-4+SO2-4+H+(未配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B.氧化性:S2O2-8>MnO-4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D.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据统计城市机动车辆每年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交通事故也频发,汽车在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8B.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则转移电子为1molC.每生成1.6molN2,则有0.2molKNO3被氧化D.NaN3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4.(2020·吉林省通化一中模拟)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5.04L,Cl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75mol·L-1B.1.5mol·L-1C.2mol·L-1D.3mol·L-15.(2020·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考)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高考卷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高考卷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高考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HCl + NaOH → NaCl + H₂OB. CaCO₃ → CaO + CO₂C.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D. AgNO₃ + NaCl → AgCl↓ + NaNO₃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既可以作为氧化剂,也可以作为还原剂?()A. H₂OB. Cl₂C. O₂D. CO3. 下列哪个过程是还原反应?()A. Fe → Fe²⁺ + 2e⁻B. Cu²⁺ + 2e⁻ → CuC. Zn → Zn²⁺ + 2e⁻D. Mg → Mg²⁺ + 2e⁻4.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氧化性?()A. H₂SB. SO₂C. H₂O₂D. CO₂5. 在下列反应中,哪个元素被氧化?()2H₂S + SO₂ → 3S↓ + 2H₂OA. HB. SC. OD. 无法确定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哪个是歧化反应?()A. Cl₂ + H₂O → HCl + HClOB.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C. 2H₂S + SO₂ → 3S↓ + 2H₂OD. 2KClO₃ → 2KCl + 3O₂↑7.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A. KMnO₄B. K₂Cr₂O₇C. FeSO₄D. CuSO₄8. 在下列反应中,哪个元素被还原?()CuO + H₂ → Cu + H₂OA. CuB. OC. HD. 无法确定9. 下列哪个反应是置换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CaCO₃ → CaO + CO₂C.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D. AgNO₃ + NaCl → AgCl↓ + NaNO₃10. 下列哪个反应是分解反应?()A. 2KClO₃ → 2KCl + 3O₂↑B. 2H₂ + O₂ → 2H₂OC.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D. AgNO₃ + NaCl → AgCl↓ + NaNO₃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杭州质量检测]对于方程式3SiO2+6C+2N2===Si3N4+6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氧化剂B.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C.CO是还原产物D.Si3N4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答案:B解析:Si和O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均不变,故S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错误;生成1 mol Si3N4消耗6 mol C,转移12 mol电子,1.4 g Si3N4的物质的量为 1.4 g140 g·mol-1=0.01 mol,则每生成1.4 g Si3N4转移0.12 mol电子,B项正确;C为还原剂,对应的生成物CO为氧化产物,C项错误;Si3N4属于新型硅酸盐材料,D项错误。

2.O3具有强氧化性,将O3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B.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C.O2是还原产物之一D.该反应能说明氧化性O2>I2答案:B解析:A项中方程式虽然满足原子守恒,但不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后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故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A项错误,B项正确;O3和O2中O的化合价均为0,故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能说明O3的氧化性大于I2,而不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D项错误。

3.将SO2通入足量Fe2(SO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2+2Fe3++2H2O===SO2-4+2Fe2++4W①,Cr2O2-7+a Fe2++b H+―→Cr3++Fe3++H2O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为OH-答案:C解析:由反应①②中各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反应①中,SO2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Fe2+。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1把氯气通入浓氨水,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 = 6NH4Cl +N2
现将4.48L氯气(标况下)通入浓氨水,实验测得反应后有0.1mol 的NH3被氧化,求逸出其他的体积和组成。

(已经算成标准状况,期中不含NH3)
2(10分)已知KClO3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
⑴求氧化剂、还原剂的个数比。

⑵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⑶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的个数之比。

3 二氧化锰与过量浓盐酸反应可制取氯气:MnO2+4HC(浓)MnCl2 +2H2O+Cl2↑.现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得的氯气在标况时的体积为11.2L,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3)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创新教育培训学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生成160.5 g NH4Cl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3 30%,密度为0.892 g/cm3)的体积为A. 508.2 mLB. 63.5 mLC. 254.1 mLD. 127.0 mL2.m g铁屑与含有n g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质量为( )A. m gB. 34mg C.n4g D.n2g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MCE97.24) ( )A. NO2B. NOC. N2OD. N24.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A. 3∶1B. 1∶3C. 1∶1D. 3∶8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 N2OB. NOC. NO2D. N2O5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 3∶1B. 1∶3C. 1∶2D. 2∶1(MCE92.12)7.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88.31) ( )A. 3∶5B. 5∶3C. 5∶8D. 5∶4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2PO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B. 5∶3C. 3∶1D. 1∶39.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的原子个数为b,则0.5 mol该盐中K+的物质的量是( )A. (a-b) molB. (2a-b) molC. (6a-2b) molD. (a-3b) mol 10.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高三氧化还原计算题:题组一简单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 ) A.2B.3C.4D.52.24mL浓度为·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C.+4D.+5题组二多元素参与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3.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生成1mol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O2+x OH-===Fe3O4↓+S4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

(3)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题组三多步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5.现有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

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当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血红色。

试求原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6.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题组四微粒先后反应时的得失电子守恒问题7.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强弱如下:还原性HSO>I-,氧化性IO>I2>SO。

向含有x 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

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x=________mol。

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方法中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常见的有两类:(1)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颜色,而滴定产物为无色,则滴定时就无需另加指示剂,自身颜色变化可以起指示剂的作用,此类指示剂称为自身指示剂。

如MnO本身在溶液中显紫红色,还原后的产物Mn2+为无色,所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2)显色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并没有颜色,但它能与滴定剂或被测物质反应产生特殊的颜色,或开始有特殊颜色,滴定后变为无色,因而可指示滴定终点。

如滴定前溶液中无单质碘,滴定后有单质碘生成等,可用淀粉等作为指示剂。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C2O+____MnO+____H+===____CO2↑+____Mn2++____H2O(2)称取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L-1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滴定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滴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__。

B.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C.若在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所得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题组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应用3.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

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消毒原理与下列________(填序号)物质相似。

A.75%酒精B.双氧水C.苯酚D.84消毒液(NaClO溶液)(2)写出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以制备KMnO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石灰、二氧化碳、_____和____(写化学式)。

(5)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molMnO2可制得___molKMnO4。

4.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工业上制备K2FeO4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方法Ⅰ:次氯酸盐氧化法。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FeCl3+____NaOH+____NaClO==____Na2FeO4+____+____。

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工艺得到的高铁酸钾常含有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操作是将粗产品用____________溶解,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Ⅱ:电解法。

以铁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阳极液中加入KOH。

(4)电解时阳极发生反应生成FeO,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锌粉加入到的·L-1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MB.M2+C.M3++2.向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L-1的NaOH溶液,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1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3.]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

当转移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L。

4.配平下列方程式(1)[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

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________(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ClO-+________===Fe(OH)3+Cl-(3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2++ClO+H2O===MnO2↓+Cl2↑+________。

(4)配平用钙线脱氧脱磷的化学方程式:P+FeO+CaOCa3(PO4)2+Fe5.(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4H+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①SeO2+KI+HNO3―→Se+I2+KNO3+H2O②I2+2Na2S2O3―→Na2S4O6+2NaI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消耗了·L-1的Na2S2O3溶液,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将转化成( )A.S2-B.SC.SOD.S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