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x线摄影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X线课件
![消化系统X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3d8624cfc789eb172dc84e.png)
消化系统基本咽三个部分。 二、 食管 1. 食管的起止部位 2. 四个生理性狭窄:咽-食管交界;主动脉弓压迹处; 左主支气管横过食管处;食管裂孔处 3. 三个生理性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4. 三种收缩波:原发;继发;第三收缩波 第三收缩波:常见于老年人降主动脉显著迂曲压迫食 管下段或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是食管功能紊乱的 常见表现,常与食管功能性憩室并存。X线表现:咽下 后发生的第一次蠕动是第一收缩,由食物对食管加压 而发生,推进食物向下的食管壁蠕动是第二收缩,第 三收缩是食管的自动收缩,为粘膜下肌间神经丛兴奋 所致。当发生第三收缩波时,在X线上可见充盈的食管 呈锯齿状,或呈串珠状阴影。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 或有疼痛、胀满感,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消化系统
检查方法
消化系统由胃肠道和肝、胆、胰等脏器组成。 其相互之间缺乏天然对比,故主要靠造影检查 才能显示出其形态与功能。一般认为,X线检 查对胃肠疾患胆管疾患的绝大多数能作出诊断, 且诊断正确性是相当高的。亦可通过胃肠道检 查显示胃肠有无移位浸润等改变,而间接反映 邻近器管如肝、胰、脾、肾及腹膜后等病变, 虽有其一定价值但诊断作用有一定限制。自CT 应用于临床以及以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则提高了对腹部实质脏器 的X线诊断水平。
第一节 胃肠道检查方法 胃肠道(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是一个宽窄不等的软 组织管腔,使用造影剂才能显示其内腔和粘膜皱襞、 形态和功能等,对胃肠道常见病,如溃疡、癌肿等, 有重要诊断价值。亦可借助胃肠道的位置和形态改变, 对腹内肿块可作出定位诊断。能判断消化道癌肿的浸 润范围与程度,可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亦可作为 对胃肠道病变治疗过程中的疗效随访观察。 造影所见内腔影像虽可间接反映内壁状况,但对显露壁 层及周围病受到一定限制。胃肠道的血管造影对诊断 胃肠道血管病变、肿瘤浸润等都具有诊断价值,但检 查方法较繁琐,要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根据解剖与功能的差别,X线检查方法,有下列几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2X线摄影技术篇课件PPT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2X线摄影技术篇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cf1bf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1.png)
2024/7/19
影像的变形
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 等量放大的结果。
变形的三种形式: 放大变形; 位置变形; 性状变形。
2024/7/19
防止影像变形的原则
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接近中心射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
置变形最小; 一般地说,中心射线入射点应通过被检部位,
2024/7/19
对比度的概念
射线对比度: 透过物体后的X线强度差异;
胶片对比度: 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影像对比度: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2024/7/19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被照体本身因素: 原子序数、密度、厚度。
射线因素: 线质、线量、散射线。
照片因素: 增感屏、胶片对比度、冲洗技术。
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合理使用X线束限制器,严格控制照射野; 利用滤线栅可减少与消除散射线对胶片的作用; 在能穿透照射部位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管电压,
可减少散射线发生; 利用加大被照体与胶片的距离、或使用金属后背
盖的暗盒等方法,可减少到达胶片的散射线量。
2024/7/19
滤线栅
结构 分类 滤线栅的性能指标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滤线栅的选择
X线照片影像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对比度 照片锐利度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散射线及其消除 滤线栅
2024/7/1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 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2024/7/1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胶片上或荧光屏上形 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特性,即穿透性、 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 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影像的变形
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 等量放大的结果。
变形的三种形式: 放大变形; 位置变形; 性状变形。
2024/7/19
防止影像变形的原则
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接近中心射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
置变形最小; 一般地说,中心射线入射点应通过被检部位,
2024/7/19
对比度的概念
射线对比度: 透过物体后的X线强度差异;
胶片对比度: 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影像对比度: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2024/7/19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被照体本身因素: 原子序数、密度、厚度。
射线因素: 线质、线量、散射线。
照片因素: 增感屏、胶片对比度、冲洗技术。
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合理使用X线束限制器,严格控制照射野; 利用滤线栅可减少与消除散射线对胶片的作用; 在能穿透照射部位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管电压,
可减少散射线发生; 利用加大被照体与胶片的距离、或使用金属后背
盖的暗盒等方法,可减少到达胶片的散射线量。
2024/7/19
滤线栅
结构 分类 滤线栅的性能指标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滤线栅的选择
X线照片影像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对比度 照片锐利度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散射线及其消除 滤线栅
2024/7/1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 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2024/7/1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胶片上或荧光屏上形 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特性,即穿透性、 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 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消化系统X线诊断学PPT课件
![消化系统X线诊断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4a8856c175f0e7cd137a8.png)
.
40
溃疡X线表现归纳为:
直接征象 — 溃疡本身(龛影) 间接征象— 溃疡造成的功能性和瘢痕性改变
.
41
1、胃 溃 疡
(1)龛影:小弯,乳头、锥形,光整、底平整
口部有一圈粘膜水肿造成的透明带— 良性特征 *粘膜线:1.0~2.0mm *项圈征:0.5~1.0cm *狭颈征:
.
42
龛影形态
.
43
.
23
2、充盈缺损—
钡剂充盈时胃轮廓由于来自胃肠 道壁的肿块向腔内突出而造成局部钡剂 不能充盈。这时钡剂勾画的轮廓就是肿 块突向腔内的边缘。
见于肿瘤、肉芽肿、异物等
.
24
充盈缺损
.
25
• 充盈缺损
.
26
(二)粘膜与粘膜皱襞的改变
1、粘膜破坏 2、粘膜皱襞平坦 3、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4、粘膜皱襞纠集
第二节 胃、十二指肠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X线平片:立位——膈下游离气体 2、造影检查:钡剂造影、气钡双重造影 (二)CT检查 (三)MRI检查
.
1
正 常 腹 部 平 片
.
2
•胃肠道钡剂造影
1、造影剂— 医用纯净硫酸钡
(1)钡原子量高,不易被X线吸收 (2)不溶于水,不被胃肠道吸收,无中毒及过敏
龛
影:直径4~12mm ,边光整,粘膜纠
集
恒久球变形:山字形、三叶形、塔形、葫芦形
其 它 征 象:激惹征,幽门痉挛,胃炎,胃分
泌增加,球压痛
.
59
粘膜纠集
龛影
.
60
.
61
恒久球变形
.
62
.
63
.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PPT课件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130f57f1922791788e802.png)
(ⅲ)性能:增感屏的性能有二个方面:
①增感率
②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3)屏-片组合
屏-片组合成像性能的优劣表现在X线照片影 像与输入的X线信息影像的差别上,差别越小, 屏-片组合的信息传递功能就越好。屏-片组合 的信息传递功能通过MTF的测定来客观评价。
(2)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7.其他因素 当使用传统的屏-片组合进行摄影时,胶片处理条件
影响着照片的密度值,显影液就是影响感光效应的 重要因素。显影液的性能取决于显影液的配方、pH 值、显影时间和显影温度。一般讲,显影液浓度高、 pH值高、温度高相对感度高。在激光打印技术中, 照片的密度与照射激光的强度有正相关关系。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
2)间接型FPD:是一种以a-Si(非晶硅)光电二极 管阵列为核心的X线影像间接型FPD。
(ⅰ)基本组成:a-Si FPD基本组成是由CsI闪烁 体(cesium iodide scintillator)层、a-Si光电二极 管阵列、行驱动电路、列读取电路以及图像信号读 取电路等部分构成。
2)特性:IP主要结构是荧光物质层,它对放 射线、紫外线的敏感度远高于普通X线胶片, 摄影后IP上的潜影会因光的照射而消退,避 光不良或漏光的IP上的图像会因储存的影像 信息量减少而发白。
IP具有以下特性: (ⅰ)发射与激发光谱 (ⅱ)时间响应特征 (ⅲ)动态范围 (ⅳ)存储信息的消退 (ⅴ)天然辐射的影响
3.摄影距离
焦点至探测器的距离称为摄影距离,或称源像 距(source-image distance, SID)。焦点至 胶片的距离,简称为焦-片距(focus-film distance;FFD)。在感光量计算公式中SID 就是r。在摄影的有效范围内,探测器上得到 的感光量与SID的平方成反比。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腹部摄影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腹部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a187f4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3.png)
11.盆腔前后位
【摄影目的】盆腔区正位影像。结合子宫输卵管造影, 显示子宫和输卵管的正位像。 【体位设计】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或探 测器正中线重合并垂直;探测器上缘平髂骨嵴,下缘超 过耻骨联合应包括坐骨支。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方约5cm处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盆腔 正位影像,两侧髂骨、 耻骨、坐骨对称,无明 显伪影,层次丰富,对 比良好 。
13.腹部倒立位(正位)
【摄影目的】适用于先天性直肠肛管闭锁或畸形患者,一 般在婴儿出生20小时后进行X线摄影检查,可了解肠管闭 锁的部位并能测量闭锁部位与肛门处皮肤间的距离,对外 科手术有很大帮助。
【体位设计】摄影时严格控制照射野,探测器上缘超过正 常肛门位置3cm~4cm,在正常肛门位置贴一高密度金属物 作标记。摄影时探测器应包括两侧腹壁,患儿背部紧贴摄 影架面板,正中矢状面垂直于探测器中线。
二、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1.腹部仰卧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泌尿系统结石、腹腔脏器的钙化、腹部 异物、肠腔气体等。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 垂直,并对准照射野中线;双下肢伸直;照射野上缘包括 剑突、下缘至耻骨联合下2cm。 【中心线】 经剑突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腹部 侧位影像,照片上缘包 括膈肌、下缘包括耻骨 联合,两侧包括腹前壁 和背部;腰骶椎呈侧位, 两侧髂骨重叠,腹壁脂 肪线显示清楚。
4.腹部站立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全腹,着重观察消化道穿孔、肠梗阻 及肾下垂等情况。 【体位设计】面向X线管站立于摄影架前,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探测器中线垂直;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向前置于身 旁;探测器上缘包括第4前肋,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f618f8376baf1ffc4fadfe.png)
度转换、对比度反转、影像边缘增强、多幅显示以及减影等; • ·显示的信息易被诊断医生阅读、理解,且质量更易满足诊断要求; • ·可数字化存储,可进入网络系统,可节省部分甚至全部胶片,也可节约
片 • 库占共享
CR影像特点
• 灵敏度较高:即使是采集较弱的信号时也不会被噪声所掩盖而显示出来; • ·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所谓线性就是指影像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得到的
X线特性
• 物理效应 • ·穿透作用: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波长越短,穿透作用越强。穿透
力与被穿透物质的原子序数、密度和厚度呈反比关系。 • ·荧光作用:荧光物质,如钨酸钙、氰化铂钡等,在X线照射下被激发,
释放出可见的荧光。 • ·电离作用:物质在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照射下,能击脱物质原子轨道的
电子,产生电离。电离作用是X线剂量、X线治疗、X线损伤的基础。 • ·干涉、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X线与可见光一样具有这些重要的光学
特性。它可在X线显微镜、波长测定和物质结构分析中得到应用。 • 化学效应 • ·感光作用:X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摄影胶片感光。 • ·着色作用:某些物质经X线长期照射后,使其结晶脱水变色。如铅玻璃
经X线长期照射后着色。 • 生物效应 • X线是电离辐射,它对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强的细胞有抑制、损伤、
甚至使其坏死的作用,它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相干散射(或称不变散射) • 一个低能量X线光子冲击到物质的原子上,形成原子的激发状态。原子在恢复其常态时,放
出一个与原入射光子波长同样、方向不同的光子,此即相干散射。在X线诊断范围内,相干 散射产生的几率最多只占5%。 • 光电效应 • 在X线诊断范围内,它是X线与物貭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光子击脱原子的内层轨道 电子而产生。 • 光电效应产生的几率受三个因素影响:·光子必须有克服电子结合能的足够能量;·光子能量与 电子结合能接近相等或稍大于;·轨道电子结合的越紧,越容易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产生 的几率约占70%。 • 光电效应在X线摄影中的意义:·不产生有效散射,对胶片不产生灰雾;·可增加X线对比 度;·光子能量全部被吸收,病人接受的剂量相对较多。 • 康普顿效应(或称散射效应) • 在X线诊断范围内,它是X线与物貭相互作用的另一个主要形式。当一个光子击脱原子外层轨 道电子时,入射光子就会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光子能量的一部分作为反跳电子的动 能,而绝大部分能量作为光子散射。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康普顿散射的几率占25%。 • 电子对效应和光核反应 • 此两种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形式,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不发生
片 • 库占共享
CR影像特点
• 灵敏度较高:即使是采集较弱的信号时也不会被噪声所掩盖而显示出来; • ·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所谓线性就是指影像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得到的
X线特性
• 物理效应 • ·穿透作用: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波长越短,穿透作用越强。穿透
力与被穿透物质的原子序数、密度和厚度呈反比关系。 • ·荧光作用:荧光物质,如钨酸钙、氰化铂钡等,在X线照射下被激发,
释放出可见的荧光。 • ·电离作用:物质在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照射下,能击脱物质原子轨道的
电子,产生电离。电离作用是X线剂量、X线治疗、X线损伤的基础。 • ·干涉、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X线与可见光一样具有这些重要的光学
特性。它可在X线显微镜、波长测定和物质结构分析中得到应用。 • 化学效应 • ·感光作用:X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摄影胶片感光。 • ·着色作用:某些物质经X线长期照射后,使其结晶脱水变色。如铅玻璃
经X线长期照射后着色。 • 生物效应 • X线是电离辐射,它对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强的细胞有抑制、损伤、
甚至使其坏死的作用,它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相干散射(或称不变散射) • 一个低能量X线光子冲击到物质的原子上,形成原子的激发状态。原子在恢复其常态时,放
出一个与原入射光子波长同样、方向不同的光子,此即相干散射。在X线诊断范围内,相干 散射产生的几率最多只占5%。 • 光电效应 • 在X线诊断范围内,它是X线与物貭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光子击脱原子的内层轨道 电子而产生。 • 光电效应产生的几率受三个因素影响:·光子必须有克服电子结合能的足够能量;·光子能量与 电子结合能接近相等或稍大于;·轨道电子结合的越紧,越容易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产生 的几率约占70%。 • 光电效应在X线摄影中的意义:·不产生有效散射,对胶片不产生灰雾;·可增加X线对比 度;·光子能量全部被吸收,病人接受的剂量相对较多。 • 康普顿效应(或称散射效应) • 在X线诊断范围内,它是X线与物貭相互作用的另一个主要形式。当一个光子击脱原子外层轨 道电子时,入射光子就会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光子能量的一部分作为反跳电子的动 能,而绝大部分能量作为光子散射。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康普顿散射的几率占25%。 • 电子对效应和光核反应 • 此两种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形式,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不发生
消化系统X线诊断 PPT课件
![消化系统X线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8842584254b35effd346e.png)
賁門癌(食管下端及高位胃體小彎受侵犯)
胃竇癌
結腸癌
潰瘍型腸結核示意圖
腸結核:增殖型腸結核(右),潰瘍型腸結核(左)
復習思考題 1.何謂胃的微皺襞(fine relief)? 2.何謂半月綜合征? 3.何謂龕影(crater or niche)? 4.何謂充盈缺損(filling defect)? 5.在胃腸道基本病變中粘膜與粘膜皺襞有哪些
改變? 6.胃的良惡性潰瘍的x線鑒別點有哪些? 7.胃腸道癌的 共同x線表現是什麼?
食管癌(潰瘍型)
食管癌(縮窄型)
食管癌(髓質型)
胃癌(蕈傘型):胃體小彎後壁分葉狀充盈缺損
胃癌(浸潤型);胃壁增厚、僵硬、胃腔縮小變形,蠕動消失
胃癌(浸潤型)
胃癌(潰瘍型,半月綜合征):胃體竇小彎側腔內見一不規則盤狀 龕影,龕影周圍不規則透亮環堤,內見“指壓跡征”和“裂隙征”
胃癌(潰瘍型, 半月綜合征): 潰瘍大而不規則, 位於胃輪廓之內 或部分腔內、部
正常結腸(充盈像 )
正常結腸(雙對比像)
第三節 基本病變的x線表現
一、輪廓的改變
(一) 輪廓突出 ➢ 龕影(crater or niche): ➢ 概念:管壁潰爛形成缺損; ➢ 鋇劑充填後形成向外突出影像; ➢ 常見原因:潰瘍病,惡性腫瘤,結核等;
龕影:胃小彎潰瘍,龕影突出於胃輪廓線之
龕影(胃體大彎潰瘍型胃癌):充盈像似良性,加壓像 示龕影周圍環堤,粘膜破壞,龕影位於胃輪廓之內,示 惡性
牛角型
牛角型
位置與張 力均中等, 胃角明顯, 胃下極大 致位於髂 脊水準。
鉤型胃
胃底呈囊 袋狀向後 傾倒,胃 泡大,胃 體小,張 力高,鋇 先徑如後 傾的胃底。 充滿後再 沿返折處 傾瀉而下, 狀如瀑布。
X线摄影检查--腹部篇
![X线摄影检查--腹部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91b84680203d8ce2f24ee.png)
X线摄影检查--腹部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 严贵华 邮箱:775361606@
2014-8-2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适应症
第三章:具体操作步骤及演示
第四章: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划分,上水 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 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
骨联合上4cm对暗盒长轴中心。
2014-8-2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4cm向右(左)5cm
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膀胱斜位影像,小骨
盆斜位像、耻骨联合影像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2014-8-2
3.尿道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
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台中线,左或 右腿弯曲,用手抱起膝部;暗盒上缘与髂 前上棘平齐,下缘尽量包括尿道,摄影时 将阴茎拉直,并注射造影剂。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腹腔脏器,如肝脏体积大 小、胆囊结石、肠内充气、胰腺钙化、肠 系膜钙化。
2014-8-2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2014-8-2
2.腹部倒立正侧位
【体位设计】在患儿肛门处放一金属标记, 陪护人员一手持患儿双踝部,另一手托患 儿肩部或头部,使患儿臀背部贴近暗盒, 边缘超出肛门处皮肤6cm。
2014-8-2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全部尿路和膀胱影像
,对后尿道显影尤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主要观察尿道阳性结石影像,在尿
道造影检查时多摄取此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 严贵华 邮箱:775361606@
2014-8-2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适应症
第三章:具体操作步骤及演示
第四章: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划分,上水 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 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
骨联合上4cm对暗盒长轴中心。
2014-8-2
【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4cm向右(左)5cm
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膀胱斜位影像,小骨
盆斜位像、耻骨联合影像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2014-8-2
3.尿道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
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台中线,左或 右腿弯曲,用手抱起膝部;暗盒上缘与髂 前上棘平齐,下缘尽量包括尿道,摄影时 将阴茎拉直,并注射造影剂。 【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腹腔脏器,如肝脏体积大 小、胆囊结石、肠内充气、胰腺钙化、肠 系膜钙化。
2014-8-2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2014-8-2
2.腹部倒立正侧位
【体位设计】在患儿肛门处放一金属标记, 陪护人员一手持患儿双踝部,另一手托患 儿肩部或头部,使患儿臀背部贴近暗盒, 边缘超出肛门处皮肤6cm。
2014-8-2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全部尿路和膀胱影像
,对后尿道显影尤为清晰。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主要观察尿道阳性结石影像,在尿
道造影检查时多摄取此位。
X线摄影条件(X线检查技术课件)
![X线摄影条件(X线检查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0d43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1.png)
曝光量高低最终不是影响影像的密度高低,而是 影像的噪声水平。在保证符合诊断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小的曝光条件,降低辐射剂量。
2.曝光指数(EI)
间接代表了噪声水平。为控制噪声水平、修正曝光 条件提供了客观依据。计算机对信号直方图进行计 算得出曝光指数,或者根据感兴趣解剖区域的平均 像素值计算出曝光指数。 曝光指数与到达探测器上的剂量有关,它反映的是 成像板或平板探测器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所描述 的是成像板或探测器剂量而非病人入射剂量。
当变换增感屏的种类时,把S1/S2作为增感系数KS计算,即 可方便地求出新增感屏所需的管电流量。
(四)滤线栅和照射野
1.滤线栅 滤线栅能有效地滤除散射线,提高影像质 量,但也会降低胶片的感光效应,故在实际使用中应 适当增加管电流量。
原滤线栅的曝光系数为B1,管电流量为Q1;当新滤线栅的曝 光系数为B2时,则其管电流量Q2为
(四)鲜明的锐利度
1.概念 两个毗邻组织影像边界的清楚程度叫“锐利度” , 与此相反的概念就称之为“模糊度”。 分辨率(解像力)、清晰度
2.摄影时需尽量减小技术性的模糊程度 如:减少曝光时间,固定被检部位,采用小焦点, 缩短肢-片距,选择高质量增感屏,屏胶接触紧密 ,控制照片斑点等。
(五)较少的影像噪声
三、优质X线照片的条件
(一)符合诊断学的要求
影像符合诊断学要求有两个基本方面: (1)X线几何投影正确 (2)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二)适当的影像密度
1.光学密度过低 表现为直接曝光区黑而其他组织影像多呈
灰色,无法辨认细微结构。 感光不足、显影不足或数字图像后处理不当 所 致。 2.光学密度过高
表现为照片普遍过黑,以致骨和关节的轮 廓、病灶的形态等都难以显示。
2.曝光指数(EI)
间接代表了噪声水平。为控制噪声水平、修正曝光 条件提供了客观依据。计算机对信号直方图进行计 算得出曝光指数,或者根据感兴趣解剖区域的平均 像素值计算出曝光指数。 曝光指数与到达探测器上的剂量有关,它反映的是 成像板或平板探测器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所描述 的是成像板或探测器剂量而非病人入射剂量。
当变换增感屏的种类时,把S1/S2作为增感系数KS计算,即 可方便地求出新增感屏所需的管电流量。
(四)滤线栅和照射野
1.滤线栅 滤线栅能有效地滤除散射线,提高影像质 量,但也会降低胶片的感光效应,故在实际使用中应 适当增加管电流量。
原滤线栅的曝光系数为B1,管电流量为Q1;当新滤线栅的曝 光系数为B2时,则其管电流量Q2为
(四)鲜明的锐利度
1.概念 两个毗邻组织影像边界的清楚程度叫“锐利度” , 与此相反的概念就称之为“模糊度”。 分辨率(解像力)、清晰度
2.摄影时需尽量减小技术性的模糊程度 如:减少曝光时间,固定被检部位,采用小焦点, 缩短肢-片距,选择高质量增感屏,屏胶接触紧密 ,控制照片斑点等。
(五)较少的影像噪声
三、优质X线照片的条件
(一)符合诊断学的要求
影像符合诊断学要求有两个基本方面: (1)X线几何投影正确 (2)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二)适当的影像密度
1.光学密度过低 表现为直接曝光区黑而其他组织影像多呈
灰色,无法辨认细微结构。 感光不足、显影不足或数字图像后处理不当 所 致。 2.光学密度过高
表现为照片普遍过黑,以致骨和关节的轮 廓、病灶的形态等都难以显示。
消化X线 ppt课件
![消化X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29806e84868762cbaed532.png)
38
39
40
管壁的改变
肿瘤 管壁破坏、僵硬 炎症 器官变形,肠管缩短,
略可变
41
功能改变
分泌增加 空腹液增多,雪花状钡剂 张力改变 高—腔窄 低—扩张 蠕动改变 强—深而快 弱—浅而慢 动力改变 排空速度 炎症早期加快,
梗阻后减慢
42
先定位 后定性 Functional change Organic change
左心房
20
21
轮廓光滑 管壁柔软 粘膜皱襞光整 蠕动 原发 继发 三期收缩
22
胃(stomach)
分区 胃底(泡) 胃体 胃窦 胃小弯 胃大弯 贲门 幽门
23
形态 高张型(牛角型) 低张型(无力型) 等张型(鱼钩型) 瀑布型
24
25
胃的粘膜皱襞或粘膜纹
形态可变,纵、横、斜三种;体部平行, 小弯整齐,底及大弯网格状或锯齿状; 胃窦 部纵行,体部粘膜的延续
82
中、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
蕈伞型 腔内,菜花状, 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贲门癌立位时,胃泡可见癌肿块影
83
84
85
86
87
浸润型 浸润性生长 胃腔环形狭窄 胃壁变硬,粘膜消失,蠕动消失 “皮革胃”或“革袋胃”
88
89
90
91
92
溃疡型 癌肿盘状隆起,中央不规则溃疡, 周围因癌结节增生形成“环堤” 半月征
53
X线表现
增生型---充盈缺损为主 浸润型---环形狭窄 溃疡型---不规则龛影 混合型---具以上两种特征
54
X线表现
病变近端扩张 破入纵隔形成纵隔炎症、脓肿 与支气管相通,形成瘘,继发肺炎
55
56
39
40
管壁的改变
肿瘤 管壁破坏、僵硬 炎症 器官变形,肠管缩短,
略可变
41
功能改变
分泌增加 空腹液增多,雪花状钡剂 张力改变 高—腔窄 低—扩张 蠕动改变 强—深而快 弱—浅而慢 动力改变 排空速度 炎症早期加快,
梗阻后减慢
42
先定位 后定性 Functional change Organic change
左心房
20
21
轮廓光滑 管壁柔软 粘膜皱襞光整 蠕动 原发 继发 三期收缩
22
胃(stomach)
分区 胃底(泡) 胃体 胃窦 胃小弯 胃大弯 贲门 幽门
23
形态 高张型(牛角型) 低张型(无力型) 等张型(鱼钩型) 瀑布型
24
25
胃的粘膜皱襞或粘膜纹
形态可变,纵、横、斜三种;体部平行, 小弯整齐,底及大弯网格状或锯齿状; 胃窦 部纵行,体部粘膜的延续
82
中、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
蕈伞型 腔内,菜花状, 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贲门癌立位时,胃泡可见癌肿块影
83
84
85
86
87
浸润型 浸润性生长 胃腔环形狭窄 胃壁变硬,粘膜消失,蠕动消失 “皮革胃”或“革袋胃”
88
89
90
91
92
溃疡型 癌肿盘状隆起,中央不规则溃疡, 周围因癌结节增生形成“环堤” 半月征
53
X线表现
增生型---充盈缺损为主 浸润型---环形狭窄 溃疡型---不规则龛影 混合型---具以上两种特征
54
X线表现
病变近端扩张 破入纵隔形成纵隔炎症、脓肿 与支气管相通,形成瘘,继发肺炎
55
56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c987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4.png)
2024/1/30
17
MRI图像特点及评价
2024/1/30
MRI图像特点
01
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干
扰,可显示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MRI图像评价
02
从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均匀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优质图
像应具有高信噪比、良好对比度、高分辨率和均匀性。
MRI临床应用
03
2024/1/30
智能化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8
医学影像技术前沿动态
2024/1/30
光声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的优点,实现高分辨率、深层组织成像。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细胞和组织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 X线成像技术 •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磁共振成像技术 • 超声成像技术 • 核医学成像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新发展
2
01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2024/1/30
分子影像技术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为精准医疗提供 有力支持。
29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学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也给数据存 储和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机遇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医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 和方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医学影像技术将在未来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消化系统X线诊断【放射科】 ppt课件
![消化系统X线诊断【放射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af0ed1e009581b6ad9eb21.png)
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表现为透明条纹影
像增宽,也称为黏膜皱襞的肥厚或肥大,伴有走行 迂曲、结构紊乱。是由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炎性浸润、 肿胀和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多见于慢性胃炎。黏膜 下静脉曲张也表现为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黏膜皱壁纠集:表现为黏膜皱壁从四周
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或车辐状。常因慢性溃 疡性病变产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收缩 而造成。有时浸润型胃癌的收缩作用也可造成 类似改变,但显示僵硬而不规则,有黏膜中断 征象。
食 管 充盈相 粘膜相
食管是一个连 接下咽部与胃的肌 肉管道,起于第六 颈椎水平与下咽部 相连,止于第1011胸椎水平与贲门 相连。食管有两个 生理狭窄,三个生 理压迹。
食道吞钡右前斜位
食管入口
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食管裂孔 多角度观察
胃
胃底
贲门
胃一般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 胃小弯和幽胃门大弯。胃底为胃贲小弯门水平线以上部 分,立位时含气,称胃泡角。切贲迹 门胃至体胃角(胃消化系统X线Fra bibliotek断前言
目前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查,首选钡剂 造影检查。
清楚显示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 的大小、内腔及黏膜皱襞的情况,尤其 可以动态观察胃肠道的蠕动。
但对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胃肠 壁的浸润程度和转移等尚有一定困难, 还需与其他检查相结合。
X线检查技术
X线摄影(平片) 体位:仰卧位或站立位
充盈缺损
龛影:是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
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 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如胃溃疡 时,形成的突出于胃腔之外半圆形钡斑影像,称 之为龛影或壁龛。
龛影
憩室:是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
3-7-消化x线摄影技术
![3-7-消化x线摄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6496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3.png)
腹部倒立正、侧位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左侧紧贴 床面,右侧抬起,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 (以避免胆囊与脊柱重叠)。探测器竖放, 上缘超过第十胸椎,下缘平髂骨嵴 。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4.右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后前位
• 中心线:经右侧第十一肋骨远端向脊柱的 垂线与第十一肋骨所构成的三角区为中心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1.休克病人不宜做立位腹平片。 2.非特殊情况下,妊娠3个月内孕妇尽量 避免此种检查。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上肢上举 放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保持身体平稳。 探测器放入活动滤线器托盘中,上缘(头 端)平胸骨剑突,下缘(足端)包括耻骨 联合,两侧包括侧腹壁皮肤。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中心线: • (1)正位:经腹部正中部水平射入。短时间
曝光。 • (2)侧位:经腹部侧位中点水平射入。短时
间曝光。 • 显示部位:腹部倒立影像,可见扩张的肠
曲、直肠内气体末端距肛门皮肤表面金属 标志的距离。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腹部倒立正、侧位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体位:诊断先天性肛门闭锁,由护理人员用一手提 住婴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使患儿 呈倒立姿势。
• (1)正位:患儿背部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对 探测器中线并垂直;
• (2)侧位:患儿侧腹壁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 与探测器面平行。
• 正位探测器两侧应包括双侧腹壁,侧位探测器应 包括前腹壁、臀部和背部;探测器上缘应超过肛 门3~4cm。肛门处应贴一高密度金属标志 。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左侧紧贴 床面,右侧抬起,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 (以避免胆囊与脊柱重叠)。探测器竖放, 上缘超过第十胸椎,下缘平髂骨嵴 。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4.右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后前位
• 中心线:经右侧第十一肋骨远端向脊柱的 垂线与第十一肋骨所构成的三角区为中心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1.休克病人不宜做立位腹平片。 2.非特殊情况下,妊娠3个月内孕妇尽量 避免此种检查。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上肢上举 放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保持身体平稳。 探测器放入活动滤线器托盘中,上缘(头 端)平胸骨剑突,下缘(足端)包括耻骨 联合,两侧包括侧腹壁皮肤。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中心线: • (1)正位:经腹部正中部水平射入。短时间
曝光。 • (2)侧位:经腹部侧位中点水平射入。短时
间曝光。 • 显示部位:腹部倒立影像,可见扩张的肠
曲、直肠内气体末端距肛门皮肤表面金属 标志的距离。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腹部倒立正、侧位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体位:诊断先天性肛门闭锁,由护理人员用一手提 住婴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使患儿 呈倒立姿势。
• (1)正位:患儿背部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对 探测器中线并垂直;
• (2)侧位:患儿侧腹壁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 与探测器面平行。
• 正位探测器两侧应包括双侧腹壁,侧位探测器应 包括前腹壁、臀部和背部;探测器上缘应超过肛 门3~4cm。肛门处应贴一高密度金属标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显示部位:显示胆囊区后前位影像。
消化x线摄影技术
右上腹部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右上腹部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THE END
消化x线摄影技术
2.腹部站立后前位
•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水平 射入,在患者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腹部站立后前位影像。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站立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站立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 【注意事项】 1. 疑消化道穿孔者,必须包括两侧膈肌。 2. 摄影前应让病人坐立片刻,以使腹腔内 游离气体移动到膈下。 3. 疑肠梗阻者,应摄取立位及卧位腹平片。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示意图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分区示意图
消化x线摄影技术
• 【适应证】 1.泌尿系统结石。 2.腹腔内脏器钙化。 3.腹部异物。 4.急腹症。 5.腹腔内占位性病变。 6.消化道穿孔。 7.胃肠道梗阻。 8.游走肾。 【禁忌证】 1.休克病人不宜做立位腹平片。 2.非特殊情况下,妊娠3个月内孕妇尽量 避免此种检查。
消化x线摄影技术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上肢上举 放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保持身体平稳。 探测器放入活动滤线器托盘中,上缘(头 端)平胸骨剑突,下缘(足端)包括耻骨 联合,两侧包括侧腹壁皮肤。
消化x线摄影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中心线:经剑突至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屏气下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腹部正位影像;包括实 质肝脏、含气胃肠等。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仰卧前后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仰卧前后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2.腹部站立后前位
• 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正中矢状面与 探测器正中线重合并垂直。探测器上缘平 剑突(包括全部膈肌位置),下缘超过耻 骨联合
消化x线摄影技术
消化x线摄影技术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体位:诊断先天性肛门闭锁,由护理人员用一手提 住婴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使患儿 呈倒立姿势。
• (1)正位:患儿背部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对 探测器中线并垂直;
• (2)侧位:患儿侧腹壁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 与探测器面平行。
• 正位探测器两侧应包括双侧腹壁,侧位探测器应 包括前腹壁、臀部和背部;探测器上缘应超过肛 门3~4cm。肛门处应贴一高密度金属标志 。
消化x线摄影技术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左侧紧贴 床面,右侧抬起,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 (以避免胆囊与脊柱重叠)。探测器竖放, 上缘超过第十胸椎,下缘平髂骨嵴 。
消化x线摄影技术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中心线:经右侧第十一肋骨远端向脊柱的 垂线与第十一肋骨所构成的三角区为中心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消化x线摄影技术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中心线: • (1)正位:经腹部正中部水平射入。短时间
曝光。 • (2)侧位:经腹部侧位中点水平射入。短时
间曝光。 • 显示部位:腹部倒立影像,可见扩张的肠
曲、直肠内气体末端距肛门皮肤表面金属 标志的距离。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倒立正、侧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倒立正、侧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右上腹部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右上腹部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THE END
消化x线摄影技术
2.腹部站立后前位
•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水平 射入,在患者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腹部站立后前位影像。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站立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站立后前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 【注意事项】 1. 疑消化道穿孔者,必须包括两侧膈肌。 2. 摄影前应让病人坐立片刻,以使腹腔内 游离气体移动到膈下。 3. 疑肠梗阻者,应摄取立位及卧位腹平片。
第七节 消化系统摄影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示意图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分区示意图
消化x线摄影技术
• 【适应证】 1.泌尿系统结石。 2.腹腔内脏器钙化。 3.腹部异物。 4.急腹症。 5.腹腔内占位性病变。 6.消化道穿孔。 7.胃肠道梗阻。 8.游走肾。 【禁忌证】 1.休克病人不宜做立位腹平片。 2.非特殊情况下,妊娠3个月内孕妇尽量 避免此种检查。
消化x线摄影技术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 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上肢上举 放于头的两侧,下肢伸直保持身体平稳。 探测器放入活动滤线器托盘中,上缘(头 端)平胸骨剑突,下缘(足端)包括耻骨 联合,两侧包括侧腹壁皮肤。
消化x线摄影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腹部仰卧前后位
• 中心线:经剑突至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屏气下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腹部正位影像;包括实 质肝脏、含气胃肠等。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仰卧前后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仰卧前后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2.腹部站立后前位
• 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正中矢状面与 探测器正中线重合并垂直。探测器上缘平 剑突(包括全部膈肌位置),下缘超过耻 骨联合
消化x线摄影技术
消化x线摄影技术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体位:诊断先天性肛门闭锁,由护理人员用一手提 住婴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使患儿 呈倒立姿势。
• (1)正位:患儿背部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对 探测器中线并垂直;
• (2)侧位:患儿侧腹壁紧贴探测器面,正中矢状面 与探测器面平行。
• 正位探测器两侧应包括双侧腹壁,侧位探测器应 包括前腹壁、臀部和背部;探测器上缘应超过肛 门3~4cm。肛门处应贴一高密度金属标志 。
消化x线摄影技术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身体左侧紧贴 床面,右侧抬起,冠状面与床面成15°角 (以避免胆囊与脊柱重叠)。探测器竖放, 上缘超过第十胸椎,下缘平髂骨嵴 。
消化x线摄影技术
4.右上腹部后前位
• 中心线:经右侧第十一肋骨远端向脊柱的 垂线与第十一肋骨所构成的三角区为中心 垂直射入,平静呼气下屏气曝光。
消化x线摄影技术
3.腹部倒立正、侧位
• 中心线: • (1)正位:经腹部正中部水平射入。短时间
曝光。 • (2)侧位:经腹部侧位中点水平射入。短时
间曝光。 • 显示部位:腹部倒立影像,可见扩张的肠
曲、直肠内气体末端距肛门皮肤表面金属 标志的距离。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倒立正、侧位
消化x线摄影技术
腹部倒立正、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