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20百所名校高一暑假作业-语文 答案
2020百所名校高二暑假作业-语文高一暑假作业答案高一暑假作业(一)一、1.【答案】D【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2.【答案】D【解析】D为借代,其余为比喻。
3.【答案】A【解析】B项句式杂糅“这就是”和“……一样”杂糅;C项中途易辙;D项主客颠倒。
4.【答案】B【解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A项“玉成”敬辞,促成之意。
不能用于自己。
C项“过誉”敬辞,是对别人的称赞表示客气的话。
不能用于自己。
D项“后生可畏”多用于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青年人,敬辞。
不能用于我们年轻人自己。
5.【答案】B【解析】首先要考虑,紧跟后面一句话的主语应该是太阳或它的复指代词,这样前后语意更连贯;其次注意语境中“清新”“刚”“露”“甜美的倦意”等词或短语对选项的制约。
二、1.【答案】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解析】回答此题,最好先搞清楚全诗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归纳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诗写了湖上的风、浩渺的波浪、美好的湖光山色,还写了已结莲子的老荷叶、露水洗过的花草以及同人和睦相处的鸥鹭。
这些景物都清新、澄澈、宁静、美好,从而表现了诗人平静、愉悦、闲适但又有一丝淡淡伤感的心境。
2.【答案】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答题时可先写出诗句意思,再指出其所用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作用。
此句不说人不愿离去,而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此处景色的留恋。
三、1.【答案】A【解析】小说开头“老兵伤疤的可怕”不能反衬出“他内心的美好”,“老兵内心的美好”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表现出来的。
最新2020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_4.doc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字音1C解析A项jué/jiào,zhǎo,mā/mò;B项tán,jiào,chòu/xiù;c项dī/tí,yè/yàn,jué/jiǎo;D项qiào,fǒu/pǐ,káng/gāng2.答案D解析zhān/zài/liàng。
3.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A项shì/yì,òu/yù,tuān/chuán;B项jí/jī,gù/gào,quǎn/juǎn;C项dú/dú,zhuàn/zuǎn,kuì/kuì;D项mí/mí,shàn/shàn,tiǎn/tiǎn。
4. 答案B解析A项外甥女shēng;C项佣金yòng;D项剽悍piāo。
5.答案B解析A项bàn∕pàn,zhēn∕zhān,xián,xùn;B项bèi,jí,piāo,qiào;C 项xiáng,kuì,chēn,hàng∕xiàng;D项lì,jī∕qǐ,xuē,bó。
6.(答案C解析C项都读zhi。
A项“嗟来之食”读jiē,其它读cuō;B项“驰骋”读chěng,其它读chéng;D项“舐犊情深”读shì,其它读tiǎn。
7.答案C解析(A项wēi.wěi.wěi.wéi;B项qī.qí.qī.qí;C项jī.jí.jǐ.jì;D项shì.shì.shǐ.shì。
最新2020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_0.doc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第一练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恢复生机与活力;实际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改变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3、【答案】B【解析】这一情节并非人物形象的对比,属无中生有。
4、【参考答案】①呼应了吴侉子因关心女儿病情而听天气预报这一主要事件。
(情节角度)②表现了吴侉子是女儿健康生活的天空,强化了吴侉子的人物形象。
(人物角度)③父爱如天空般广阔,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主旨角度)(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参考答案三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原句标点:乃负板穴城,城将崩,鸣銮热油灌之。
又击伤献忠左足,杀其所爱善马。
乃用间入贼垒,阴识献忠所卧帐,将袭擒之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征税”不属于檄文的功能范畴。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被乡里举荐”理解有误,应为乡试中举,考中了举人,才能被授予官职。
4、【参考答案】(1)我们县城正处于流贼的必经之路,而只有二百个疲惫瘦弱的士兵,靠什么守城呢?(关键词“冲”“羸”及“何以守”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派出使者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向熊文灿求援,一共去了十四次,都没有答复。
(关键词“缒”“报”“乞援于文灿”句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
乡试中举,代理盐城教谕,因犯事罢职归家。
起复任陕西苑马寺万安监录事,后调任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知县。
到任刚三日,流贼突然来到,坚守八天八夜,才解围而去。
崇祯十一年,升任房县知县。
罗汝才率领九营人马向熊文灿请求授降,文灿接受了他们。
罗汝才犹豫不定,景春单骑进入汝才营中,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
汝才到熊文灿军门投降,将各营军马分散到竹谿、保康、上津,自己与白贵、黑云祥驻于房县城郊。
当时,郧阳府下属各州县,城郭都已成为废墟,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勉强可以守备。
然各色人等杂处一地,居民日夜不安。
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休整守城装备,聚集军队。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完整版参考答案语文练习一1. C ( A 伺cì B 炽chìD庠xiáng )2. D (涡--蜗)3. B (大方之家:指道德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4.D (A 不合逻辑。
第一个分句应改为:有了一代代艺术家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B 搭配不当。
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不断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 结构混乱。
去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可。
)5. 日本各地都测到核辐射物。
/日本各地核辐射物走出正常。
/核泄漏正向日本各地扩散。
(须包含三个要点:“范围”——日本各地;“主体”——核辐射/核泄漏物;“动态”——检测到/超常/扩散)6. 射场新秀一枪夺首金7. 评分细则:称呼(“阿姨”“伯母”等),1分;委婉、得体地表达这位母亲所理解的“家庭教育”不正确,1分;分析“为什么”,1分。
“为什么”参考:别把“家庭教育”仅仅诠释为“家庭学习”;别让家长只是孩子学习的“拐杖”、老师的“助教”;孩子不是学习机器,应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和尊重等等。
8.D9.B10.A11.(4分)道不会生生灭灭,它是永存的;道看不见却无处不在。
(答出一点给2分)12.(2分)①强调生活没有方向的茫然、孤独和痛苦;②点出心惊胆战的原因;③与“我”重回原野后的感受形成对照。
(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13.(2分) ①“我”带着比生活更美好的梦进入城市;②城市使人感到气闷与窒息;③对比中重新认识了原野。
(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14.( 2分)是不断追寻人生方向的群体中的一员。
(答“行者”“漂泊者”或“攀登者”给1分。
)15.(5分)①对景物的人格化描写(或拟人手法),情景交融,意境优美;②象征“我”对人生的另一种认识;③与上文形成对照,突出“我”内心世界的变化。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且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
2020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20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篇一】一.选择1.C(A:猝应为cù;B:绊应为:bàn,横应为:hènɡ;D:衷应为zhōnɡ,怏应为yànɡ)2.A(B:秽应为哕;C:阑应为谰;D:缅应为湎,园应为垣)3.D(①:泛滥贬义褒用,比澎湃更能表现激愤狂放的心情;②:文明、野蛮反语,与前者相呼应;③:既然/就表因果,虽然/但表转折,这里表转折)4.D(A: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一般指人),语境不当,并且与直上云天语意重复;B:为民请命指为老百姓的事向*提出请求或申诉,对象不当;C:物以稀为贵与广为人知相矛盾。
)5.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二.默写6(1)江山如此多娇(2)君子好逑(3)受任于败军之际(4)恨别鸟惊心(5)何当共剪西窗烛三、7、A8、B9、B四、10、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11、①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冲击;②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③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④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
(答出三点、意近即可)12、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把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与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进行对比,突出了拯救汉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意近即可)13、①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②学生作文应该慎用或不用网络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③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减少汉语交流的障碍。
④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我们的汉语语言。
(答出三点,意近即可)五、14、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15、①聪明勤学懂事知道体谅父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家人,处理问题。
②勤劳善良,常常帮家里干活,甚至耽误学习也无怨言,爱护父母、姐姐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更显示其责任感。
2020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篇一】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专题一基础集训:DCCCBCDCDB高考衔接集训:DCDAAC专题二基础集训:1.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尊重学生又减轻负担2.(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
3.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4.洗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5.欲扬先抑。
并使用反语与夸张,“每一个字眼”“的缺点”说明汽车性能极其好。
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6、(1)读书可以滋养心灵,可以开启智慧,可以愉悦性情,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读书和分数挂钩,那也太急功近利了。
(2)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我们如果光盯着分数,那恐怕有点小家子气了吧。
7.(1)教育部与央视围绕更改CCTV展开争论。
(2)我认为应该保留CCTV。
这是一个传统,是央视发展的见证性标志,意义重大。
尽管以英文形式出现,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融合一下又有何不可呢?【篇二】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1、C2、【答案】A【解析】B项“委屈求全”应是“委曲求全”;C项“炫赫一时”应是“煊(烜)赫一时”;D项“遗人笑柄”应是“贻人笑柄”。
3、答案:A(A、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指为人坦率,不用心机。
B、褒贬误用,“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C、望文生义。
风声鹤唳,《晋书谢玄传》记载,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D、用错对象。
谢,推辞;不敏,没有才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只用于自己。
)4、D(A、三重否定使表意错误,应删去最后一个“不”;B、“质量”和“发展”搭配不当;C、“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前缺少动词“出现”。
)5、农村污染突出治理(一个词1分,答全答对得5分)6、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三)1.(1)交错相通(2)计划(2分,每小题1分)2.B(2分)
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或: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2分,“何世”“乃”“无论”必须译正确,译对一处给1分)
4.进入桃花源复寻(迷失)桃花源(2分,每空1分)
5.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
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
(只要答出要点“对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2分)
(四)1.(3分)C2.(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3.(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五)1.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2.A(“隐”是“遮蔽”的意思)
3.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 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4.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5.(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语文试题8.6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语文试题8.6 含答案作业时间:8月6日家长签字: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角.色(jiǎo) 谙.熟(ān) 悲天悯.人(mǐn) 暴戾恣睢.(suī)B、鏖.战(áo) 扩.展(kuò) 情不自禁. (jìn) 针砭.时弊(biǎn)C、执拗.(niù) 关卡.(qiǎ) 鸢.飞鱼跃(yì) 亘.古未有(gèn)D、背.负(bēi) 摈.弃(bìn) 孑.然一身(jié) 绰绰..有余(ch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付出入不敷出浮浅认识肤浅B、沿袭沿木求鱼恬静恬不知耻C、涣散焕然冰释叠翠高潮迭起 C、截流开源截流启示征文启事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B、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C、钟南山在讨论中指出:“政府工作报告第6页提到去年抗击非典的顽强斗争,我个人认为,‘非典’这两个字是用得不正确、不科学的。
”D、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教、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
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释怀。
B、随着社会审美力的不断提高,现代青年都希望自己拥有魅力,魅力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但魅力却并不衷情于所有的年轻人。
C、曾破微书世界纪录的周新生,新年伊始,又萌发了书写《澳门基本法》微书的念头,近日正在紧张地筹划和润笔,希望再创佳绩。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大全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大全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1.D(A.渐jiān。
B.熨yù。
C.扼è。
)2.A(购:重金征求。
)3.D(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副词,表语气,还是/指示代词,那。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
C.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
)4.B(A.反,通“返”。
C.倍,通“背”。
D.厌,通“餍”。
)5.A(①⑤省略句。
③⑥宾语前置句。
②④被动句。
)6.A(“记录的历史”很难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为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还与史学家在选择文献、记载历史时难免受到种种限制有关。
)7.D(原文是“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
)8.C(大多数人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的,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并不了解。
)9.D(子: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子女。
)10.A(A.介词,趁机。
B.动词,去,往/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介词,到/介词,对。
D.动词,以为/介词,用。
)11.C(①索要鱼,是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以检验孟尝君,是智慧的表现。
②这样做实则是为孟尝君扬名,是智慧的表现。
③记叙事件发生的过程,不能视作有才智的表现。
④“仁义”换来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是他最为精明有才智的表现。
⑤孟尝君赞颂其有功,从侧面表现其智谋。
⑥左右人不了解冯谖。
)12.C(“大家都争着要去”,原文无此意。
)13.(1)我田文(即孟尝君)被国事弄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搞得心烦意乱,而性格懦弱愚笨,沉浸在国事中,对先生您多有得罪。
[前两个“于”表被动,后两个“于”分别是“在”和“对”的意思。
愦(kuì):昏乱。
](2)我私自假传您的命令,将所有的债款都赐给百姓,并趁机焚毁债券,百姓没有人不欢呼万岁。
这就是我替您买的仁义呀。
(矫:假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课内知识梳理一.拼音答案:1. A(B遒劲(jìng),C“投奔(bèn),D“城垣”中的“垣”读yuán。
)2、C3、B(全读líng。
A狙jū,粗cū,其余读jǔ;C烙印lào,其余读luò; D沆hàng,吭,háng,其余读kàng)4. B 。
A滂沱(pāng) 挣脱(zhèng);C憎恶(zēng) D氛围(fēn) 牵累(lěi)5、答案:B(A唱喏(rě) ,C酗酒(xù),D拾级而上(shè))二.字形答案:1.(答案:B。
A“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D“沉缅”应为“沉湎”)2.(答案:C。
A“白内瘴”应为“白内障”B“按迹寻踪”应为“按迹循踪”D“缘份”应为“缘分”)3.(答案:C。
A赋与应为“ 赋予”,“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B“衣衫烂褛”应为“衣衫褴褛”D“裨官野史”应为“稗官野史”)4.(答案:B。
A“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C“幅射”应为“辐射”D“影牒”应为“影碟”)5.(答案:B。
A“揠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C“脉博”应为“脉搏”D“日没途穷”应为“日暮途穷”三.成语答案1.D.(不可理喻:形容蛮横不讲理,此处应为“不可理解”。
泾渭分明:指的是界限非常清楚,而不是理解为心中非常清楚。
鼎力相助用于别人协助我,而不是我协助别人。
)2.A.(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技艺高超;文不加点指的是文章写的很好,很流畅;危言危行是正直的言行。
)3.C.(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众多;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优美,是一个形容词,这里理解为动词跳舞,明显不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资料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4. D (事倍功半应该为“事半功倍”;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5.C .(落井下石: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一文不名,同“不名一钱”“不名一文”,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
名,占有。
这里宜改为“一文不值”;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理解。
不用于知识。
)拓展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B A领:担任职务 C便宜: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D. 制度:规模。
2.D ①表明受皇帝信任,③这是郡长吏的语言)3.C 强加因果关系4.(1)如今用军队的储粮赈济灾民,如果连年歉收,军粮收不回来,谁来担当这个责任?(2)在这之前,沈伦的宅第低矮简陋,他住在里边却和从前一样心情平静。
(3)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适逢饥荒,(对)乡里来借粮食的人他都借给,差不多借出去一千斛。
参考译文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县人。
从小学习《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凭借讲学自己养活自己。
后周显德(后周太祖年号)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担任同州节度使,宣徽使(官职名)昝居润和沈伦关系很好,把沈伦推荐给宋太祖,沈伦就留在了太祖的幕府中。
宋太祖后来又陆续接管滑、许、宋三镇,都让沈伦担任从事,掌管钱库,因为廉洁著称。
等到宋太祖接受后周皇帝的禅让,任命沈伦担任户部郎中。
(沈伦)奉命出使到江浙,回来后上奏了十多条合理化建议,皇帝都采纳了。
一次奉命出巡经过扬州、泗水,适逢这年发生饥荒,百姓饿死的很多,郡县的官员对沈伦说:“郡里储备的军粮还有一百多万斛,如果借给百姓,那么到了秋天.收了新米再偿还给官府。
这样公私都有利,这事非得您去请示不可。
”沈伦回到京都后把详细情况向皇上汇报。
朝堂议论的人反对说:“如今用军队的储粮赈济灾民。
如果连年歉收,军粮收不回来,谁来担当这个责任?”宋太祖就问沈伦,沈伦说:“国家用库存的粮食赈济灾民,自会召来和气,庄稼丰收,怎么还会有水旱灾害?这事理应由您来决定。
”宋太祖立即下令打开粮仓借给灾民。
建隆三年,沈伦升任为给事中。
国家的军队讨伐蜀地,任命沈伦为随军水陆转运使。
王全斌、崔彦进攻入成都,都争相掠夺百姓家的玉帛、女子,只有沈伦居住在佛寺,吃青菜,有人拿珍异奇巧的物品当做礼物献给他,沈伦都拒绝了。
回到东部以后,他行李箱中的东西,只有几卷图书而已。
在这之前,沈伦的宅第低矮简陋,他住在里边却和从前一样心情平静。
当时的权贵大多触犯禁令到山西、陕西一带采购巨大的木材,来营造私宅,等到事情败露,都到皇上面前自首。
沈伦也以前给母亲采购木材修建过佛舍,所以也奏明了这件事。
宋太祖笑着对他说:“你没有触犯禁令。
”宋太祖知道他没有修葺宅第后,就派太监按照图纸监督工匠替他修建。
沈伦暗地告诉太监,希望修得狭小一点儿,太监告诉了皇上,皇上也没有违背他的意向。
沈伦清廉耿介,淳朴谨慎,喜欢佛教,相信因果报应。
以前盛夏时候坐在房里。
让蚊虫任意叮咬自己的皮肤,童子拿了扇子来,沈伦都把他们喝退了,希望以此来求取福分。
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适逢饥荒,乡里来借粮食的人他都借给。
差不多借出去了一千斛。
一年后把借条契约都烧掉了。
沈伦卑微时娶阎氏,没有生子,妾田氏生子,继承家业。
沈伦在康熙四年去世,享年79岁,追赠侍中。
二、现代文阅读5.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总写对“炊烟”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理解,提挈全篇;②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体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
(每点2分)6.第一句话:缭绕的炊烟凝聚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乡韵,在游子的心灵世界中,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系,挥之不去。
(围绕“游子的乡情”实行具体阐释,也可从“故土情结”、“乡情文化”的角度作答。
)第二句:炊烟将人间的美好情愫与生活气息、生活趣味纠结在一起,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紧密相连。
(“人间情”指炊烟中蕴含的诗情、气韵;“烟火味儿”则重在表明生活气息、生活趣味;“灵魂的脐带”则明显涉及人们的精神领域)(每句2分)7.①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展开具体的描写,体现出一天之中“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理解;②使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充分。
(每点3分)8.①首先,要充分理解到“炊烟”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的意义所在;②其次,“炊烟”作为农耕文明与劳作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影响长远,我们须臾不能将其割舍;③要唤醒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勇敢担当神圣使命的姿态和美好的情感,将“炊烟”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发扬广大。
(每点2分)必修二参考答案一、语音1、答案:A 解析:B.恪kè;C.芜wú;D.猝cù。
2、答案:D 解析:槛jiàn3、答案:D 解析:A.笑吟吟yín;B.摄影shè;C.翘首qiáo。
4、答案:B 解析:A.舷xián;,C.虔qián;D.翘qiáo。
5、答案:B 解析:A.薄bó;C.脉mò;D.曲qū二、字形1、答案:B 解析:A.“一愁莫展”应该是“一筹莫展”;C.“莫明其妙”应该是“莫名其妙”;D.“暴燥”应该是“暴躁”。
2、答案:D 解析:A.白浪如练;B.寒暄;C.流血成仁。
3、答案:D 解析:A项中“凛洌”应为“凛冽”;B项中“祈悼”应为“祈祷”;C项中“纪念牌”应为“纪念碑”。
4、答案:D 解析:A.彩—采;B.至—致;C.莫—寞5、答案:A 解析:海蜇惊蛰三、成语1、答案:A 解析:A.该语境强调需要自己到现场去闻才能够,所以将“设身处地”改为“身临其境”。
2、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准确使用成语的水平。
B项中“不可一世”的意思是自以为超出同一代人,没有人能同自己相比。
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
这显然是个贬义词,显然不符合这里的褒义环境。
3、答案:C解析:C句中“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而获奖是有客观条件的,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
4、答案:D 解析: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能够改为“难以理解”。
5、答案:C 解析:“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与语境不合。
四、文言知识1、答案:D 解析:“古今异义”是文言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点”。
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实行分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答案:B 解析:“判”的意思是“分”“清清楚楚”。
3、答案:BD 解析:B、D两项中的“与”都作“和”“同”解。
A 中作“协助”解;C中是“参加”意。
4、答案:C解析:本题检测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水平,需结合具体语境实行判断。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情况: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变;⑥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5、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解答本题一要掌握相关词类活用的知识,二要对句意有准确的理解。
AD均属名词作状语。
A在北边,向西;D在早上,在夜里;B名词动用,灭族;C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重点句子翻译略)拓展阅读一、文言文1、【答案】 D 【解析】甘:以……为甘甜,意动用法。
错因,没有结合语境来解释。
2、【答案】 A 【解析】 A.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为“用来”;B.两“之”,前为助词,后为代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词,代自己;C.前一个“而”表示顺承关系,后一个“而”表假设关系;D.两个均为介词,前表比较后,相当于“和、同”。
3、【答案】 C 【解析】抓住“举措”实行辨析。
4、【答案】 A 【解析】 A.汤为民求雨的行为只说明他为了得到民心。
5、【答案】(1)失去民众的拥护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得分点:者、的。
1分;之:提宾作用。
2分)(2)文王并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用它来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一定是想要换取民心。
(得分点:非恶:并不是讨厌。
1分;以为:以之为,用它来替。
1分;必欲:一定想要。
1分)(3)越王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想要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以求同吴国决一死战。
(得分点:苦:以为……苦,意动用法。
1分;必死于吴:同吴国决一死战,状语后置。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