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教材)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1. 实训目的
本实训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理解和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并能够进行常见故障的排查和维修。
2. 实训内容
2.1 发动机原理
- 研究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基本原理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2.2 发动机组装与拆卸
- 研究发动机组装和拆卸的操作流程
- 通过实际操作,练发动机的组装和拆卸技巧
2.3 发动机调整与检测
- 研究发动机的调整和检测方法
- 掌握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调整和燃油系统调整技术
- 研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检测
3. 实训安全注意事项
- 实训期间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
- 遵守实训场所的安全规定,禁止随意操作或触摸设备
- 禁止在实训区域内吸烟、吃东西或乱丢垃圾
- 注意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禁止乱堆放工具和材料
4. 实训评估与考核
本次实训将根据学生的实操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训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
请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参与实训,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以上为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实训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
任何有关实训的问题和困难,请随时向实训辅导员或实训教师咨询。
祝愿大家在实训中取得好成绩!。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课程代码: 8235540学时: 16 学分: 1 编写单位:车辆动力工程系编写人:童勇审核人:曾东建审批人:孙仁云目录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03027001*) (2)实验二四冲程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实验(03027002*) (6)实验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03027003*) (8)实验四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03027004*) (10)实验五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03027005*) (12)实验六发动机万有特性实验(03027006*) (14)实验七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实验(03027011*) (20)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 (22)主要参考文献 (22)附录1 内燃机进气状态及修正系数 (23)附录2 内燃机速度特性示范 (25)附录3 内燃机负荷特性示范 (26)附录4 内燃机万有特性示范 (27)附录5 柴油机调速特性示范 (28)注:根据实验室设备状况选作其中共计16学时实验。
实验一 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03027001*)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通过讲授和进行发动机机械效率的实际操作,熟悉常用的发动机测试设备,学会正确地操作,并懂得正确地进行发动机实验的方法。
2、掌握用灭缸法测定多缸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供实验用多缸柴油机(或汽油机)1台,测功机1台,油耗和转速测定装置1套、秒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工具等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发动机实验用各项测试设备,结合课堂讲授,在教师和实验员的具体指导下,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各项发动机测试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发动机实验程序,测试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制作。
(二)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 可用下列方法测定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示功图法 从示功仪器录取气缸示功图,从中求出指示功率P i ,又从测功测得的有效扭矩T tq ,求得有效功率P e 值。
发动机原理试验指导书

发动机原理试验指导书辛喆张学敏2006年3月目录前言 (1)试验一柴油机负荷特性试验 (8)试验二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 (9)试验三汽油机速度特性试验 (10)试验四柴油机调速特性试验 (11)试验五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双怠速测量试验 (12)试验六柴油机自由加速烟度测量试验(滤纸式) (15)试验七柴油机自由加速烟度测量试验(不透光烟度法) (18)附录:发动机原理复习思考题 (20)前言1.概述1.1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内容和目的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发动机试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新产品或强化、改进、变型、转厂生产的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耐久性试验;2.产品出厂前的性能调整及定期抽查试验;3.商业贸易中的验收试验和各种研究性试验等。
发动机性能试验包括发动机的各种特性(如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等)试验、起动性能试验、各缸工作均匀性试验和机械效率的测定等。
内燃机的新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都应进行全面的性能测定,以考核其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或改进的要求。
试验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1.2 试验条件1. 试验前制造厂应提供内燃机必要的技术文件。
2. 试验前内燃机允许按制造厂规定进行磨合。
3. 除另有协议外,试验应在制造厂试验台或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中心进行。
4. 除另有协议,试验用燃油和机油应按照内燃机使用说明书规定,质量要求应符合有关石油产品标准的规定。
燃油中不得加消烟剂。
5. 试验时,内燃机必须装有符合专业标准规定的附件。
6. 与传动装置(如液压机构,换向机构)制成一体或带有发电机的内燃机不能分开试验外,一般只对内燃机本身单独进行试验。
7. 试验时,不得对内燃机进行调整(因试验条件和项目要求需要调整者除外)。
8. 试验时,内燃机的燃油、机油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应按专业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
1.3试验和检查项目内燃机的试验和检查项目由各专业标准规定,无规定时,可参照表1。
注:①符号说明:√——推荐进行的项目;×——可不进行的项目;▽——按需要选定进行的项目。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一、发动机试验的一般常识(一)试验前的准备1.了解试验目的;2.熟悉试验项目程序、试验方法、工况选定以及要求记录的项目;3.熟悉试验所用的仪器名称、规格、精度、安装方法;4.了解试验用燃油、润滑油牌号;5.明确水温、油温、排气温度的控制范围。
(二)试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验中,应使发动机保持一定的热力状态,特别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参数,如:水温、油温,一般情况下保持在80~90℃为宜;2.发动机必须在工况稳定后方可测量记录参数,各参数测量同时进行。
主要参数,如油耗、转速、转矩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起动前,应检查机油油量、燃油量及供水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正常;2.起动后,发动机怠速运转暖机,检查机油压力是否正常,发动机是否漏油、漏水、漏气,是否有异常声音,待油温、水温达到要求值后开始进行试验;3.调节工况时,加速、加载、减速、减载速度不要太快;4.运转中,注意测试仪表的指示,倾听发动机的运转声音,观察发动机外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5.停机时应缓慢卸掉负荷,再低速运转一段时间,待机油温度降至50℃以下后再停机;6.操作及在发动机周围活动时,应避开排气管、涡轮壳等高温区以防烫伤,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要在其侧面停留。
(四)整理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试验目的、试验日期、试验概况等;2.试验所用仪表、仪器情况;3.试验所用发动机的主要技术规格,试验所用油料、附件及发动机有关调整参数,环境状况等;4.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用表格、曲线及文字三种形式表示,曲线绘制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 数据整理及列表;(2) 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及比例尺,曲线应占到图面的2/3以上,注意曲线要直观、美观,坐标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符号及单位;(3) 对不同参数测量值,可分别用“·”、“╳”、“△”、“⊙”等表示各点;(4) 用圆滑地曲线连接同一参数的不同点;(5) 对各曲线及符号要加以说明。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如雾化混合型、油膜混合型、
雾化-油膜混合型等。
不管具体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哪种形式,在一个循环的工
作过程中混合气的形成都必须经历预混合和扩散混合这样两个
阶段。
➢ 预混合燃烧
➢ 扩散燃烧
2.扩散燃烧的特点
扩散燃烧阶段的燃烧情况非常复杂,它既存在预混合燃 烧的形式,又存在单油滴的扩散燃烧形式,是一种气、液双 相混合的燃烧过程。
③链中断:自由原子(基)与容器壁面或惰性气体分子碰 撞,反应能力下降,不再引起反应。
例如:氢的燃烧化学方程:2H2+O2→2H2O 实际过程是:
链引发:H2 →2H 链传播(链爆炸):H+O2 →OH+O
O+H2→OH+H 2OH+H2 →2H2O+2H 链中断:H+H+M →H2+M(M是惰性气体分子) H+OH+M →H2O+M H+O+M →OH+M
各缸的指示功率为:
Pi1 Pe Pe(1) Pi2 Pe Pe(2)
将上列各式相加得到整机指示功率为:
Pi Pi1 Pi2 =iPe (Pe(1) Pe(2) )
因此,机械损失功率为
Pm Pi Pe (i 1)Pe (Pe(1) Pe(2) )
3.油耗线法
在负荷特性曲线中找出接近直线的线条,并顺此线条作延 长线,直到与横坐标相交,则交点到坐标原点的长度即该机的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
第八节 燃烧基本理论
一.连锁反应的机理及燃烧放热规律
1.连锁反应的基本概念
链锁反应过程包括: ①链引发:反应物分子受到某种因素激发(如受热裂解、
汽车发动机常见维修项目实训教材 (15)[12页]
![汽车发动机常见维修项目实训教材 (15)[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b8c49059eef8c75ebfb36d.png)
(1)了解检查、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性; (2)熟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掌握检查、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操作技能。
第五节 实训器材
车用万用表,V. A. G1552 检测仪
第六节 教学组织
1. 教学组织形式 每辆车安排4 名学生实训,两名学生一组,一组操作,一组观察学习。 2. 学生站位分工和要求 两名学生一组,按照1 号、2 号进行编号。1 号为主,2 号辅助。 3. 实训教师职责 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达“操作开始”口令,工位间巡视、检 查、指导和纠正错误。 4. 学生职责变换 两名学生实行职责变换制度,即第一遍1 号为主,2 号辅助;第二遍 2 号为主,1 号辅助。
第七节 操作步骤
10 整理工位
汽车发动机常见维修项目实训教材(第2版)
项目十四 检查、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第一节 项目说明
1 概述
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 号输出给发动机控制模块(ECU),作为汽油喷射、点火正时、怠速和尾气 排放控制的主要修正信号。
水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如果损坏,会导致发动机冷车 或热车启动困难、油耗增加、排放超标等故障发生,使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明显下降。 因此对水温传感器进行正确的检测和及时的更换,对保障发动 机的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汽车维护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技能。
第七节 操作步骤
7 连接V. A. G1552 检测仪
1. 1 号用手打开变速器手柄下方的防护罩。 2. 1 号确认传输线的圆头一端的插针和安装凸起标记。 3. 1 号确认检测仪插座上的缺口连接标记。 4. 1 号将检测仪上的插座与传输线上的插孔所对应的连接标记对齐后, 将插孔安插到插座上,然后将传输线上的防松帽转动并推到插座的外罩上。 这样把传输线与检测仪连接起来。 5. 1 号确认传输线扁平端插头上的弹簧卡片所在位置。 6. 1 号将传输线的扁平插头按照弹簧卡朝后的方向,插入诊断座孔。 这 样传输线和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诊断座连接起来。
《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王丽编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一汽油机速度特性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是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发动机原理》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
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电涡流测功机的结构原理;2.熟悉发动机台架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及辅助系统;3. 掌握汽油发动机转速、扭矩、进气流量、燃油消耗率(量)等的测定方法及发动机有效功率的计算方法;4.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绘制速度特性曲线图;5. 掌握汽油发动机外特性、部分速度特性规律。
二、实验内容1. 通过学生自己操作仪器设备,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和步骤;2. 部分速度特性实验;3. 外特性速度特性实验。
三、实验原理发动机工况就是发动机运行或工作的状况,转速和负荷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确定工况的两个主要运行参数。
发动机性能主要指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
要了解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和变化规律以及在某一工况下运行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就必须研究发动机的性能随工况的变化规律。
发动机速度特性是汽油机节气门(油门)开度固定不动,主要性能指标(有效功率、转矩、耗油率、每小时耗油量等)随转速变化的关系规律。
当汽车沿阻力变化的道路行驶时,若驾驶员将油门踏板位置保持一定,发动机转速会因路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时发动机即沿速度特性工作。
节气门保持全开,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为外特性;节气门部分开启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部分速度特性。
四、实验用仪器设备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五、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实验方法1、测量数据时的发动机运行速度与选定转速相差不应超过1%或±10r/min,发动机运行状态稳定1min后,方可进行试验测量。
201109级《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彭辅明袁守利编汽车工程学院2011年10月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1、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内燃机性能实验的认识和了解。
2、掌物内燃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试验方法。
3、了解内燃机试验台架的基本组成和常用测试仪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掌物其使用方法。
4、掌物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2.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先修课程《发动机构造》、《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见表一)5. 实验改革与特色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物和理解。
实验一发动机速度特性一、实验目的1、掌物发动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
2、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图。
二、实验条件1、4A91汽油发动机(Pemax=88kw/6000r/min)一台2、CW150型电涡流测功机一台3、FST2S发动机数控试验台一台3、FCM-D油耗测量仪一台4、温度计一只5、大气压力计一只6、93#乙醇汽油 20升三、实验原理发动机速度特性:在发动机油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扭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1、调整测功机负荷及指挥全组协调动作,一人;测功机负荷的调整应均匀、准确,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或减小测功机负荷,造成发动机的转速剧烈波动。
2、调节、监视发动机油门,一人;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减小或关闭发动机油门。
3、测量发动机转速和油耗,一人;测量转速时,应注意转速的上下波动情况,当转速的波动值超过±20r/min,该组实验数据应视为无效并重做。
4、调节,监视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一人;保持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稳定在80±5℃范围内,出现气阻现象(无冷却水排除或冷却水出水温度超过100℃),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停机。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0503000804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总学时/学分:48/3 实验学时: 8应开实验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技本)先修课程:汽车构造适应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制订日期:2006年12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专业一门主要学科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车用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原理和使用性能,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燃烧的基础知识、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特性等。
二、课程实验目的通过对内燃机的示功图、喷油泵性能、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实验,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使用性能,掌握通过实验获取内燃机特性曲线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基本要求与方式1、基本要求实验前:实验指导教师应确保实验仪器、实验发动机工作状态良好;检查油、水、电情况;了解实验的内容、方法;对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参加实验的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熟习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作好记录的准备。
实验中: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学生要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严格按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作好实验记录。
实验后:关好仪器和发动机,检查油、水、电,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验方式发动机工作正常,在指定工况下,测试发动机相应的性能指标。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四、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进行认真批改,写出评语。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人员姓名、实验台号、实验日期、环境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2.列出实验用工具、仪器、设备的名称和编号;3.写出实验项目名称和实验步骤;4.对实验结果、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5.完成实验教师提出的需要实验后的思考和解答的问题;6.对本次实验进行小节,包括实验的收获、体会、建议和要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常用工具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工具和量具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常用工具和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认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整体结构;4、认识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名称、安装位置;5、熟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6、理解发动机常用术语。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各种扳手、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千斤顶、黄油枪;钢板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量缸表、塞尺;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模型、丰田8A 发动机、夏利2000型轿车。
三、实验内容1、讲解拆装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讲解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原理;3、介绍发动机的作用;4、对应可以运动的发动机模型,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5、对应发动机模型和实物,讲解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安装位置;6、对应发动机模型和实物,讲解发动机常用术语,夏利2000型轿车8A发动机性能参数如附表1所示。
四、实验要求1、针对所讲授的实验内容,能完全理解并掌握。
2、每位同学可以实际操作各种扳手;3、对各种量具进行正确的读数;4、通过实验内容的讲授,针对夏利2000型轿车,可以自行解决以下问题:(1)判断出该发动机的位置和形状;(2)判断出该发动机气缸排列方式和气缸数;(3)判断出该发动机的冷却方式;(4)判断出发动机的前和后端,及发动机旋转方向;五、思考题发动机的位置在车上主要有哪几种形式?附表1夏利2000型轿车8A发动机性能参数表实验二气缸内径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表的使用方法。
2、能够使用内径量表(量缸表)测量出气缸内径并进行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
二、实验设备及工量具1、设备汽车发动机1台,2、工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表(量缸表)各一个。
三、试验内容气缸磨损的检查。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气缸磨损(圆度、圆柱度)的检查气缸磨损检验的工艺流程:1、安装量缸表(1)根据汽缸直径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接杆装入量缸表的下端。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
1. 引言
本实训指导书旨在帮助学员有效地进行汽车发动机的实训。
本
指导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实训过程安全和
顺利进行。
2. 实训准备
在开始实训前,学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确保实训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
- 确认所需工具和材料已准备齐全
- 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 实训步骤
步骤一:安全操作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学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
确保以下事项:-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等
- 确保实训场地通风良好
- 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步骤二:发动机检查
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学员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 确认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充足程度
- 检查发动机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的正常工作
- 检查发动机的电气系统并确保连接良好
步骤三:实际操作
根据实训的目标和要求,学员可以进行以下实际操作:
- 发动机的点火和启动
- 发动机的运转和调速
- 发动机的故障排查和修复
4. 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后,学员应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参考以下问题:
- 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对发动机结构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 针对实训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5. 安全提示
-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 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
- 尽量在指导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实训
本实训指导书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指导人员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
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祝实训顺利!。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验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验指导书编写说明本实验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为配合课堂教学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集认识、验证、技能学习于一体的实验。
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发动机构造和原理,并对理论教学中所讲的知识和基本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各项基本技能,为参加课外技能实训作好准备,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为完善教学,针对本院的实验设备及条件,特编制该指导书。
该指导书可以和教材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章可循。
实验可以选做。
学生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执行。
要求:1、实验结束时,应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包含实验小结及有关要求,实验小结应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字迹清楚。
2、实验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分组进行,人员按编组固定,不得私自调换和窜岗。
目录1、安全注意事项 (1)2、实验项目一发动机拆装维修常用工量具 (4)3、实验项目二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18)4、实验项目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23)5、实验项目四曲柄连杆机构的检验和调整 (30)6、实验项目五配气机构的拆装 (38)7、实验项目六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检修 (41)8、实验项目七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及气缸压力的测量 (46)9、实验项目八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 (49)10、实验项目九润滑系的拆装与检查 (52)11、实验项目十电喷发动机拆装 (57)12、实验项目十一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59)13、实验项目十二电喷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 (62)14、实验项目十三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65)15、实验项目十四电喷发动机辅助系统 (68)16、实验项目十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70)17、实验项目十六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74)18、实验项目十七丰田5A-FE发动机的整体拆装 (77)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一、个人安全(一)眼睛的防护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物、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但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教材).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编 写:刘云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实验室安全工作是预防事故,保证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重要工作。
1.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实验指导教师,对初次进实验室的师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并加强安全操作技术方面的指导。
2.未经实验教师许可,学生不得擅自动动用设备。
3.启动设备前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使用设备中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待排除故障再重新使用。
4.在操作高速运转设备时,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服,应穿戴整齐。
操作时,人体与运转部位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5.用电线路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应当良好,并要有可靠的接地;插头与插座必须接触牢固;并严禁超负荷用电;6.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部位应加装防护罩;起重设备应标注起重吨位且吊装严禁超载;运动部位要定期保养,及时润滑;7.使用易燃物品的实验室,对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安全使用,严禁烟火;8.易产生废气、油气、毒气和粉尘的实验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免中毒;9.实验用发动机及机动车辆应严格执行防冻规定;10.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会使用设置的各种消防器材;当实验室发生险情时,在场人员应当费力抢救;发生被盗、破坏、损坏等情况时,要注意保护现场,并向上级及时汇报。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湖南大学学生实验守则1.学生进入实验室,应遵守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中的有关条款。
2.按时上、下课,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
3.在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
4.保持实验室内整洁,不得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实验完毕要整理好实验器具,清扫实验场地。
5.爱护室内一切设备和器具,未经实验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动用或拿出室外。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操作安全,避免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如有仪器、设备、工具损坏、丢失或事故发生应立即报告,依据事故性质按章处理。
7.实验时要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并按实验指导书内规定的内容进行实验,认真对待实验考核,按时完成作业。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指导书1. 概述汽车发动机是汽车运行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为汽车维修和性能优化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2. 发动机种类2.1 内燃发动机内燃发动机是目前大多数汽车采用的发动机类型,根据燃料点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学生需了解两种发动机的区别和特点,并能描述其工作原理。
2.2 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通过四个冲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的循环来完成燃料的燃烧和驱动汽车运行。
学生需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流程,包括气门控制、活塞运动和点火顺序等。
2.3 其他类型发动机此处列出其他类型的发动机,如Wankel发动机、电动机等,并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 发动机组成3.1 缸体和缸盖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发动机内部零件,形成燃烧室和冷却系统。
学生需了解缸体和缸盖的材料、制造工艺和主要功能。
3.2 活塞和连杆活塞和连杆是发动机的运动部件,负责将燃烧后的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学生需理解活塞和连杆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相互作用关系。
3.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和凸轮轴是发动机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气阀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
学生需熟悉曲轴和凸轮轴的结构、工作方式以及其与活塞和连杆的配合关系。
3.4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供应燃料,并将其喷入燃烧室,点火系统负责点燃燃料空气混合物。
学生需了解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的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流程。
3.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区间。
学生需熟悉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冷却剂的循环方式和冷却效果的影响因素。
4. 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学生需了解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诊断方法,并具备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维修能力。
5. 性能优化和环保技术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发动机性能优化和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如节能减排技术、增压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等。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实验大纲甄选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实验大纲优.选《汽车电控系统试验》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控系统试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实践课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教材及讲义:汽车电控系统试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结构,识别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2、掌握电控燃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控燃油泵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
3、掌握电控燃油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结构原理能推测燃油系统常见故障,能够通过燃油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故障所产生的原因。
4、掌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空气流量计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方法。
5、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6、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7、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8、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9、掌握氧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氧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氧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10、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喷油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喷油器的检测方法。
11、掌握碳罐电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碳罐电磁阀的检测方法。
12、掌握点火模块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点火模块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掌握点火模块的检测方法。
1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整体性能的检测方法,学会利用故障诊断系统调取和清除故障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步骤(以汽油机为例)
1. 按操作规程起动、预热发动机,使水温、油温达到规定要求,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尽量保持不变。 2.把节气门固定在预先选定的位置上(做外特性实验时,节气门全开) ,按工况点顺序, 逐渐增加(或减小)测功器负荷,使发动机由高速向低速运行。依次改变转速,转速每减少 100~200r/min 测量一次,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适当分布 8 个以上测量点。每个工况点 稳定运行1min 后,记录发动机转速、测功器读数、燃油消耗量、耗油时间、排气温度和压 力、发动机进、出水温度、机油温度和压力、进气温度和压力、大气温度和压力、大气湿度 等数据。 3.实验结束,逐渐减小节气门开度与测功器负荷,发动机怠速运转5min 后停机。
f n Z / 60 n 60 / 60 n
所以,当齿数为 60 时,磁电传感器脉冲信号的频率与转速的数值相同。 磁电式转速计的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转速精度高,测速范围广,绝大多数测功机 都采用这种结构。
图 1-3 磁电式转速计原理 1-齿盘 2-线圈 3-永久磁铁
四、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守则
1. 学生进入实验室,应遵守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中的有关条款。 2. 按时上、下课,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 3. 在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 4. 保持实验室内整洁,不得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实验完毕要整理好实验器具,清扫 实验场地。 5. 爱护室内一切设备和器具,未经实验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动用或拿出室外。 6.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操作安全,避免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如有仪器、设备、工具 损坏、丢失或事故发生应立即报告,依据事故性质按章处理。 7. 实验时要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并按实验指导书内规定的内容进行实验,认真对待实验 考核,按时完成作业。 8. 凡不遵守本规则,经制止无效时,指导教师有权其停止实验,退出实验室。
4
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
5
实验 2
一、实验目的
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
1、了解发动机测试系统的原理及构造, 2、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对试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 力,正确地编写实验报告。
二、仪器设备
(一)实验仪器名称 l. 测功器 2. 发动机 3. 转速表 4. 油耗仪 5. 蓄电池或起动电源 6. 实验数据处理机 7. 稳压电源 8. 废气分析仪 9. 水温控制指示器 10. 油温控制指示器 11. 排气温度计 12. 气压计 11. 干湿温度计 (二)实验台简介 发动机实验台架装置见图 2-1。
图 2-1
发动机台架实验简图
1—冷却水箱 2—空气流量计 3—稳压箱 4—量油装置 5—燃油箱 6—测功器 7—转速表 8—消声器 9—垫层 10—基础 11—底板 12—高压气瓶 13—示功器 14—混合水箱
由于发动机实验时有较大的振动和旋转力矩, 所以实验台固定于坚固、 防震的混凝土基 础上。 为保证发动机能迅速拆装和对中, 安装发动机的铸铁支架和底板常做成可调节高度和 位置的形式。 发动机曲轴与测功器转子轴用联轴节连接。 通过测功器和转速表所测数据, 可以计算出
发动机台架实验简图 6—测功器 7—转速表
1—冷却水箱 2—空气流量计 3—稳压箱 4—油耗仪 5—燃油箱 8—消声器 9—垫层 10—基础 11—底板 14—混合水箱
由于发动机实验时有较大的振动和旋转力矩, 所以实验台固定于坚固、 防震的混凝土基 础上。 为保证发动机能迅速拆装和对中, 安装发动机的铸铁支架和底板常做成可调节高度和 位置的形式。 发动机曲轴与测功器转子轴用联轴节连接。 通过测功器和转速表所测数据, 可以计算出 被测发动机的功率。 为保持发动机工作时水温不变, 设有专门可调水量的冷却系统。 燃料由专用油箱通过油
湖南大学
I
目录 实验 1 实验 2 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 1 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 5
II
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
1、了解发动机测试系统的原理及构造, 2、掌握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原理、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对试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 力,正确地编写实验报告。
图 2-2
平衡式电机结构
4—定子外壳 7—基座
1—转子 2、6—滚动轴承 3、5—滑动轴承
平衡式电机结构如图 2-2 所示。直流电机转子 1 由发动机带动并在定子(外壳)磁场中 旋转。定子 (外壳) 支承在与转子轴同心的滚动轴承上,可自由摆动。外壳与测力机构相连, 依靠外壳摆动角度的大小来指示测力机构读数。 发动机带动转子在定子磁场中转动时, 转子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 的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方向相反的电磁力矩, 定子外壳受到的电磁力矩与转子旋转 方向相同,与发动机加于转子的扭矩大小相等。因此,通过外壳摆动角度经测力机构可反映 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在一定转速下,改变定子磁场强度(通过改变激磁机组供给平衡电 机的激磁电流的大小)及负荷电阻即可调节负荷。 2. 转速测定 在转速测量上,采用非接触式的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1
量测量装置供给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 实验室有特殊的通风装置和消声装置, 以排出发动机 的有害排放气体,降低室内噪声。
三、实验设备及原理
在测功器上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由下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Pe
Ttq n 9550
式中:Pe——发动机有效功率,kW; n——发动机转速,r/min;
6
被测发动机的功率。 为保持发动机工作时水温不变, 设有专门可调水量的冷却系统。 燃料由专用油箱通过油 量测量装置供给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 实验室有特殊的通风装置和消声装置, 以排出发动机 的有害排放气体,降低室内噪声。
三、实验原理
在测功器上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由下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二、仪器设备
(一)实验仪器名称 l. 测功器 2. 发动机 3. 转速表 5. 蓄电池或起动电源 6. EMC900 控制仪 7. 稳压电源 9. 油温恒温调节装置 10. 温度传感器 12. 压力传感器 (二)实验台简介 发动机实验台架装置见图 1-1。 4. 油耗仪 8. 水温恒温调节装置
图 1-1
八、思考题
1.简述电涡流测功器的测量原理。 2.在进行发动机台架实验前要对实验系统做哪些基本准备和检查工作。
九、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仪器设备名称及发动机测试系统组成方框图 3、简述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及分析 • 1)记录数据及数据处理 • 2)根据数据作出性能曲线 • 3)结果分析 5、.回答思考题。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3
1.记录数据 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记录表 1-1 中。 2.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发动机扭矩和发动机功率
Ttq KF
Pe
Ttq n 9550
B 1000 Pe
小时耗油量和燃油消耗率
B 3.6
m t
be
式中
Ttq ——发动机扭矩(N·m) ;
Pe
Ttq n 9550
式中:Pe——发动机有效功率(kW) ; n——发动机转速(r/min) ;
Ttq ——发动机输出扭矩(N·m) 。
1.扭矩的测量 发动机的扭矩是应用测功器来测量的。 常用的测功器有水力测功器、 平衡式电力测功器 和电涡流测功器。它们的基本测量原理相同,不同的是施加阻力的方式不一样。水力测功器 是通过改变水量来改变作用于曲轴上的阻力矩, 而电力测功器和电涡流测功器是通过改变激 磁电流进而改变作用于曲轴上的电磁力矩来改变发动机阻力矩的。 下面以电力测功器为例说明测量原理。 平衡式电力测功器由平衡电机、测力机构、交流机组、激磁机组、负荷电阻等组成。
K——测功器常数; F ——测功器读数(N) ; n ——发动机转速(r/min) ; ; B ——小时耗油量(kg/h) m ——油耗质量(g) ; ; t ——消耗 m (g)燃油所需时间(s)
Pe ——消耗 m (g)燃油时测量的有效功率(kW) ; be ——燃油消耗率[g/(kW·h)]。
图 1-2
电涡流测功机结构简图
1、 感应盘 2出水管道 8、油杯 9、测速齿轮 10、轴承座 11、进水管道 12、支撑环 13、外环 14、底座
2
电涡流测功机主要由旋转部分(感应盘) 、摆动部分(电枢和励磁部分) 、测力部分和 校正部分组成。其结构简图见图 1-2。 由结构简图可知,感应盘形状犹如直齿轮,产生涡流地方在冷却壁上。励磁绕组通上 直流电后,则围绕励磁绕组产生一个闭合磁通。当感应盘被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气隙磁密 随感应盘的旋转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冷却室表面及一定深度范围内将产生涡流电势,并 产生涡流,该涡流所形成的磁场又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制动转矩。该转矩通过 外环及传力臂传至测力装置上,由力传感器将力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达到测转 矩的目的 2. 转速测定 现代的测功机几乎都采用磁电式转速计。如图 1-3 所示,在转轴上装有测速齿盘 1 和装 在支架上的磁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由绕有线圈 2 的永久磁铁 3 制成。齿盘一般制有 60 个 齿。 当轴旋转时, 每转一周, 磁电传感器能产生 60 个脉冲信号。 设脉冲信号的频率f (Hz) , n为发动机的转速(r/min) ,Z 为齿数,则: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编
写: 刘 云
1
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预防事故,保证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重要工作。 1. 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实验指导教师,对初次进实验室的师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并加强安 全操作技术方面的指导。 2. 未经实验教师许可,学生不得擅自动动用设备。 3. 启动设备前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使用设备中 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待排除故障再重新使用。 4. 在操作高速运转设备时,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服,应穿戴整齐。操作时,人体与 运转部位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 用电线路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应当良好, 并要有可靠的接地; 插头与插座必须接触牢固; 并严禁超负荷用电; 6. 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部位应加装防护罩; 起重设备应标注起重吨位且吊装严禁超载; 运 动部位要定期保养,及时润滑; 7. 使用易燃物品的实验室,对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安全使用,严禁烟火; 8. 易产生废气、油气、毒气和粉尘的实验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免中毒; 9. 实验用发动机及机动车辆应严格执行防冻规定; 10.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会使用设置的各种消防器材; 当实验室发生险情时,在场人员应当费力抢救;发生被盗、破坏、损坏等情况时,要注 意保护现场,并向上级及时汇报。 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