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相遇问题图像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车加速度在4 h内一 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对.
4 h末,甲车运动位移120 km,乙车运动位移30 m,两车原 来相距70 km,故此时两车还相距20 km,D错.
[答案] BC
变式训练1:
(2011·佛山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 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 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3)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与(2)相似.
互动探究 和新突破 导与练
(对应学生用书P9)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对x-t图象的理解 1.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物
理意义 (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若为倾斜直线,则
(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 函数关系决定.
问题探究1 为什么只有在直线运动中,才能 作v-t图象?
[提示] 因为v-t图象中,纵轴(v)不但表示各 时刻速度的大小,而且表示速度的方向, 箭头所指方向是我们选定的正方向,只有 当物体沿同一条直线运动时,选定正方向, 物体的速度方向才能用正、负号表示.
问题探究2 在追及问题中,两物体存在最大距离、最小距 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的条件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提示] 条件均为:速度相等.例:(1)初速度为零源自文库匀加速 运动的甲物体追前面匀速运动的乙物体时,一定能追上, 在这过程中二者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v甲=v乙.
(2)匀速运动的甲物体追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的乙物体,恰好 追上、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等速(v甲=v乙).
[答案] 12a2t2+85 m t2-12t+32 12a1(t1+t0)2 12a1(t2+t0)2
反思总结: (1)用数学方法判断追及问题可先假设能够相遇,列出物体间
的位移方程,如果是关于时间t的二次方程,则当t有唯一 正解时,物体相遇一次;当t有两个正解时,物体相遇两 次;当t无正解时,物体不能相遇. (2)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一般存在两次相遇的问题: ①两个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之间的追及(加速度小的追赶加速 度大的);②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③匀 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加速运动的物体;④两个匀减速 运动的物体之间的追及(加速度大的追赶加速度小的). 除上面提到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外,两物体间的初始距离 s0是制约着能否追上、能相遇几次的条件.
[答案] 如右图所示
要点二 对v-t图象的理解 1.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
“面积”的物理意义
(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 (2)线: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运
动.
(3)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
动. ②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
(4)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
大小.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 移方向为负方向.
教师提示:
(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是x、v与t的一一对应, 而不是物体的位置坐标y与x的一一对应.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 本题为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t1时刻乙车从 后面追上甲车,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由t1时刻两图线 切线斜率可知,此时乙车速度大,C错误;根据平均速度 定义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 度,D选项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
• [答案] (1)t0=6 s,s1=245 m (2)见解析
甲车由速度为零加速到最大速度发生的位移 s=2va2m1=320 m 因为 s>s1 所以两车相遇时两车都是处于加速阶段,故有 12a1(t0+t)2=s0+12a2t2 解得 t0=6 s,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 s1=12a1(t0+t)2=245 m. (2)v-t 图象如右图所示.
[答案] A
题型二 追及相遇问题分析 追及问题一般是指两个物体同方向运动,由于各自的速度不
同后者追上前者的问题.追及问题的实质是分析讨论两物 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解决此 类问题要注意“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 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 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画出运动示意图,在 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探寻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是 解决此类问题的通用技巧.
例1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 它们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 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思路诱导] 在v-t图象中,两图线相交点不一定是物体的相
变式训练2:汽车的加速性能用车的速度从0到100 km/h(按30 m/s估算)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启动时 的加速性能就越好.下表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
启动的快慢(s)
(0~30 m/s的加速 时间)
甲车
12
乙车
6
最大速度 (m/s)
40 50
现让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乙车在前, 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 m.甲车先启动,经过一段时间t0 乙车再启动.若两车从静止启动后均以各自的最大加速度 匀加速运动,在乙车开出8 s时两车相遇,则
甲车的加速度为a1=
Δv Δt1
=2.5
m/s2,加速到速度最大时所需时间t1
=v1= a1
16
s
乙车的加速度为a2=
Δv Δt2
=5
m/s2,加速到速度最大时所需时间 t2=
va22=10 s
乙车开动8 s时两车相遇,相遇时乙车发生的位移
s2=12a2t2=160 m 甲车发生的位移应为
s1=s2+s0=245 m
度为零的时刻.
(5)面积: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2.理解分析v-t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从v-t图象上可以得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速度. (2)由v-t图象的“面积”(速度图线和横轴所夹的面积)可求
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
(3)从v-t图象上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根据v-t图象可以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而明确物体
运动图像 追击.相遇问题
追击相遇问题
自主回顾感 悟教材 学与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Ⅱ)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 ①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
例2 (13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 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 甲甲车车先运开动6始.0向s右时做,匀乙加车速开直始线向运右动做,匀加加速速度直a线1=运2动.5,m加/s速2, 度a2=5.0 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思路诱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及类试题.但在审题过程中 有一个迷惑点往往会使同学们落入陷阱.题中设问“求两 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很容易让人想到“相遇处” 的位置是确定的、唯一的.这是造成漏解的一个表面原 因.深层的原因则是没有抓住两车相遇的条件,对实际的 运动情境缺乏分析.
[解析] 由图象可知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A正确;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为0.8 m/s2,B错误;15 s~ 20 s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16/5)m/s2=-3.2 m/s2, C正确;质点在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一直做的是方 向不变的直线运动,D错误.
[答案] AC
遇点,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及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的意 义是解题的关键.
[尝试解答] 速度图象在t轴下的均为反方向运动,故2 h末乙 车改变运动方向,A错.
2 h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移为30 km,甲车位 移为30 km,相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 km=10 km,B对.
(1)驶t0应的满路足程的是条多件少是?什么?在此条件下,两车相遇时甲车行
(2)以乙车刚刚启动时为t=0时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甲、 乙两车从乙车启动到两车相遇过程中的v-t图象.
[解析] (1)首先确定两车相遇前各自的运动情况,是都在匀加速 运动,还是一个匀加速运动一个匀速运动,还是都在匀速运动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为曲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 在变化. (3)斜率: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 位移为零的时刻.
2.理解分析x-t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 (2)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 (3)根据x-t图象的斜率可以判断和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止状态. ②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运动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并能判断运动性质.
即学即用: 物体沿x轴运动,观察者在O点,在x轴上有A、B、C三个 点,它们到观察者的距离分别为4 m、4 m、8 m,如下图 甲所示.请在下图乙中做出观察者看到的下列物体运动的 位移—时间图象.
(1)物体甲从O点开始以1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 (2)物体乙在B点静止; (3)物体丙从A点开始以1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 (4)物体丁从C点开始以2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运动.
[解题样板] 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 s0=12a1t20=45 m(2分) 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用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 12a1(t+ t0)2=________(3分 )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________=0(2分) 解得:t1=4 s,t2=8 s(2分)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 时,乙车追上 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s1=________=125 m(2分)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s2=________=245 m(2分)
的运动特征.
即学即用2: (2011·湛江月考)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题型突破: 题型一 由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象类问题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体的运动,是高考 必考的一类题型.探寻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两个物理 量间的函数关系,将物理过程“翻译”成图象,或将图象 还原成物理过程,是解此类问题的通法.弄清图线的形状 是直线还是曲线,截距、斜率、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3.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①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 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②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 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①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②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 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