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诵读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e60a7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0.png)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古诗文诵读教学浅悟
![古诗文诵读教学浅悟](https://img.taocdn.com/s3/m/19b7e8fb7c1cfad6195fa769.png)
初 中英 语 阅读 能 力 的培 养
一柳 河 县第十 中学 何 玉艳
阅读是语言运 用 中最频 繁的一种活动 ,是 人们获取信
息 的重要 的手段 ,还是提高英语 水平最有效 的途径 ,因此
们对语 文学科 的那份爱心。
【 责任编辑 别晓梅】
中学英 语教学将 “ 读”放在 四大技能之首 ,把 阅读 教学作
都有它独特 的语音 、语调 ,如果再深入地感受 ,会发现它有
一
种韵律 美。元音 的长 短音 ,使得 听者感 到有抑和扬 的反
差 ;辅音 连缀和爆破辅 音连读时失爆 ,一定要读得一 泻而 下 ,犹如乐 曲中的滑音 ,可以使人听来感觉流畅和潇洒 。韵 律美最重 要的一个 因素—— 重音 ,多音 节的单词有重 读音
的审美体 验。基于此 可 以通过 比赛 的方式激发 学生的诵读 热情 。如在 学习 《 醉翁 亭记 》时 。我就组织学 生 比赛诵读 课 文 ,在赛 前我首先依 据诵读技 巧明确 比赛规 则 ,评分标
准 ,以及奖 项奖品 。此举 极大激发 了同学们 的诵 读热情 , 他 们读 出了作者欧 阳修 寄情 山水 与民同乐 的欢愉 之情 ,增 强 了 自信心 ,加深 了同学之间 的友情 ,最重要 的激起 了他
为教学重点 。
寓美 育于 英 语教 学 之 中
■ 扶 余市 新万 发镇 中学 闰合影
英 语教学是 一门语 言教 学 ,教师在进 行教学 的同时 ,
1 .激发 阅读兴趣 与学 习信 心。教师应通过设计阅 读任
务 ,明确阅读 的 目标 ,激起学生 的阅读兴趣 ,树立 学习信 心 。例 如 ,在学 习某一 课文前 ,教 师可 以设计与课 文相关 的有趣 的背景知识 ,让 学生去收集 、整理 ,并提 出有 挑战 性 的阅读任务 ,然后让 学生在 限定 的时间 内阅读 、思考 或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06d468af1ffc4ffe47ac47.png)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担子明德小学李孝红自从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后,我想这不失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经典诵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那么,经典诵读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早上、下午课前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
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抄录高鼎的《村居》一诗,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
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莲叶青青》,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莲叶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有些经典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这样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d720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2.png)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不断地更新,诵读古诗文已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首先,诵读古诗文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诵读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语言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在诵读中,学生不断地重复诗歌中的语言,不断地感受着韵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于语言的记忆性,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音语调控制和良好的朗诵能力。
而且,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能够丰富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词汇和句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诵读古诗文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推动作用。
古代诗人的诗词是他们创作的精华,这些诗词不但代表着当时环境的文化背景,更是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文,可以深入理解古人所思、所感,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人文风貌和古代文化的底蕴。
诵读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化的价值,从而在文化上更深刻地来理解人类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沉淀。
最后,诵读古诗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修养。
而且,古诗文中的一些独特的表述方式和优美的想象力,也可以让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为深入。
学生不仅可以从古人的诗词中学习到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更可以从中学习到审美的观点,从诗歌中领悟到美的体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总之,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古代诗词的诵读、演绎和欣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语言环境,真正达到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有效开展古诗文诵读的作用与实例
![有效开展古诗文诵读的作用与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27b9718e9951e79b89275e.png)
有效开展古诗文诵读的作用与实例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文中经典文化的价值已被充分的肯定,古诗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4种不同的诵读方式通过实例谈谈有效开展古诗文诵读的作用。
1.认真诵读促记忆中国青基会秘书长徐永光先生认为,“诵读工程”好处之一是能开发少儿的记忆力。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
”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认知心理学家也曾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因此,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首先就应了解孩子所处此阶段有这样一种特征,并且抓住这一时机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利用课前三分钟有效开展古诗文诵读。
学生在每节课的反复诵读中,不仅对古诗文的量进行了积累,为以后学习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顺应了小学生此阶段的记忆特点,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
笔者担任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开学之初,笔者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古诗文诵读》,常规的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坚持开展3分钟课前诵读;每5首古诗为一组,每个礼拜反复诵读一组古诗。
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尝试“四段式诵读法”,即将一周7天划分为四段。
周一、周二完全是处于朗读阶段;周三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记忆;周四、周五几乎全班同学都能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了;周末两天可以总体回顾检查前阶段的诵读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操作,成果显著,学生的记忆速度和诵读质量明显提高,这也正验证了“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这一说法。
我相信,坚持规范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不仅能积累大量的古诗文,而且能时刻活跃脑思维,大大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2.反复诵读增语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27f66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f.png)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古诗文、经典名篇等。
诵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规范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其次,诵读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听说能力。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感知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语调,从而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此外,诵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最后,诵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胆怯和紧张,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e847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1.png)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既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文化素养。
因此,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典古诗文具有独特的美感和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热爱,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和朗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汉语的构造和表达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
二、培养情感认知能力经典古诗文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往往通过深刻的描述和艺术手法,使人们产生共鸣。
通过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孩子们在情感上增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认知,了解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生命的真谛,进而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三、提高文化素养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诵读,可以让小学生逐渐领悟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这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四、培养审美情趣经典古诗文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和诵读它们,可以让小学生在审美方面得到提高。
在诵读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歌中优美的韵律和语言表达的美感,培养他们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五、促进心理健康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经典古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良心和正义感,这是对于小学生道德和人性观的补充和启蒙。
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进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总之,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情感认知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促进心理健康。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对于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和诵读,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祖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1f1e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f.png)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品德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吟诵作为古诗文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具体运用方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探讨。
吟诵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
吟诵是指以朗朗的声音诵读文字,使声音悠扬,节奏和谐。
通过吟诵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和文学修养。
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哲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吟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支撑。
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吟诵方式,如个别吟诵、分段吟诵、齐声吟诵等。
不同的吟诵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艺术欣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吟诵,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吟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吟诵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和风采。
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在吟诵中全面感知古诗文的美和韵律,达到全方位的艺术体验。
吟诵还可以与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如诗词大会、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吟诵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教师要有感受力和魅力,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启发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吟诵活动。
要注意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文作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吟诵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感。
需要注重吟诵过程中的声音控制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和情感张力。
吟诵教学需要注重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语感,提高他们的吟诵技能和艺术水平。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476a3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9.png)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不仅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并进行鉴赏,有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东方智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鉴赏古诗文,学生可以逐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风格,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够开启他们的文化入门之门,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提升语感,培养鉴赏能力古诗文具有高尚的文学审美价值,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诗文,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语感,提高对汉语表达的理解能力,更能培养鉴赏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和判断力。
在鉴赏古诗文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文化背景、词语含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既能够提高语文素养,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判断能力。
三、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文化素养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学习和阅读古诗文,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文化、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共同认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启蒙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接受文化熏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启智和启迪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他们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和自我认同。
四、提高情感认知和美的体验古诗文唯美、高雅、优美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启发学生的思想、感受和感知,增强学生的文化情感认知。
阅读古诗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够升华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品味,从而培养学生高妙的情感、深沉的思考。
同时,了解古人的生活、情感和境遇,学会欣赏、感悟和思考其中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念,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情怀,提高他们的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5d13cd58f5f61fb73666c7.png)
并 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 , 只有读 清 了句读 , 才有可能弄懂 文章的词句结构 和语 言意义 ; 反过来也才能读 得更准确 、更 清楚 。同时通过反复诵 读 ,利用文 言构词造句 的特点 以及语音停 顿、逻辑重 音、 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 的理解辨析 , 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 的传统 的诵读方法是科 学 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 , 利于 明白事理 , 利于语言表 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的提高 ,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 言
十遍 , 而且还不至于太劳累。诵读也是 朗读 , 过它跟 不
古人云 :书读百遍 , “ 其义 自见 ” 。熟读或背诵一定
数量 的文言篇 目, 加深对 文言文的文意理解 , 培养语 对
朗读相比, 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 首先 , 诵读更注重一个 “ ” 。不是读一遍 两遍 , 熟 字 而是要读好多遍 , 即所谓 “ 熟读成诵 ” 。为什么要读这么 多遍呢? 古人早就说过 : 读书百遍 , 其义 自见 。 朱熹对此 也有过精辟的解释 :大凡读书 , “ 须是熟读 , 读熟 了 自精 熟, 精熟后理 自见得 。 吃果子一般 , 如 劈头方咬开 , 未见 滋 味便 吃了 ; 须是细嚼 嚼烂 , 则滋 味 自出 , 方始识 得这 个是甜 、 是苦 、 是辛 , 始为知味。” 其 次是要 “ 精思 ” L 子说得好 ,学 而不思则 。孑 夫 “ 罔” 。若是像小和 尚念经那 样—— 口到心不 到 , 即使读 上千遍 ,其义 ” “ 也不能 “ 自见 ” 。阅读活 动应 十分强调 “ 寻言 以明象 ” 。嘴巴读 出来 , 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
在中学语 文古诗文教学 中,诵读 是提高学生语文 综合素质 的有效手段 ,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只要树立 为 发展学生 能力 、 智力 而教学 的观念 , 坚持诵读 教学 , 把 认 真指导 、训练与严格考查落 到每一个古诗文教学的 环 节中去 , 持之 以恒 , 就能提 高语文教学质量 。
谈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谈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262300fa58da0116d174927.png)
谈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宁县清华初中吴小琴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远追先世,上有远古神话,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有唐诗宋词,下有全元散曲,明清小说等,名篇佳作卷帙浩繁,无不昭示着中华灿烂辉煌的硕果。
阅读古诗文,不仅可以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文阅读在教材中也占相当比例,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诗文鉴赏也是历年来必考的一个题型,是目前师生关注的一个焦点。
由于学生对古诗文诵读数量不足,文化底蕴欠缺,方法技巧不当,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目前,语文教学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课堂大部分时间仍被老师所“垄断”。
还有部分尝试教改的老师,讲课有点重于形式,有一种模式化趋势,问答,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师生互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占去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内容的研讨上,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尤其是朗读。
对于古诗文,由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有些老师就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对字、词、句的讲解上,挖掘文章的意境,古人的思想、志趣。
真正留给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少。
在讲述内容之前,模式地读一两遍课文,没有发挥朗读的作用。
众所周知,语文的情感性很浓,语文是读出来的。
我很赞同这一种说法,我认为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无论是平铺直叙的记叙文,还是辞藻华美的抒情散文,泼辣犀利的政论文,都应先从朗读入手,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朗读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的理解学习延伸都要扎根于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诗文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朗读。
一篇课文,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它只是皮毛,也不是几根骨架,仅靠一些外在的解释论证,或者是肢解式的剖析,都是无法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全部的。
面对一篇古文,首先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尽情的去朗读,在朗读中去感知,体验,欣赏。
通篇读,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大意有一个整体把握,在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dd2d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4.png)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在味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鉴赏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学的精华,它们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感情。
当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解读,读懂了古诗文的内涵和情感,他们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文字的美感,激发他们对语言表达的热情,从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古诗文阅读鉴赏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古诗文的语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表达的能力。
古诗文的阅读需要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技巧,例如理解上下文、把握作者意图、体味情感内涵等,这些都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古诗文阅读鉴赏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学风格和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中的各种意象、意境和代表性语句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趣味,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古诗文阅读鉴赏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古诗文中的哲理和情感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家长和社会也可以积极配合学校的语文教学,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提供丰富的文学资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美育功能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美育功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264d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4.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美育功能探析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历史、文化、思想的价值,更具有深厚的美育功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美育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美育功能入手,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古诗词的美育作用。
一、古诗词的美育功能1. 提升审美情操古诗词在形式、内容、意境上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美学情操。
古诗词中的优美意境、细腻情感,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塑造良好的情感品质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高尚、纯真、深沉的,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品质,塑造他们的情感世界。
古诗词中对于家国情怀、爱情之美、人生感慨等方面的描绘,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3. 拓展思维空间古诗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韵律、音韵和比喻手法,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古诗词的语言之美、意境之深,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他们在写作、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灵活。
4. 培养人文素养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中所涵盖的历史故事、传统风俗、哲理道德等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秉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发挥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立古诗词诵读、朗诵比赛、古诗词创作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2. 开展古诗词鉴赏课堂通过精选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开展古诗词鉴赏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促使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3.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通过学习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于语言艺术的追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运用论文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6031690b1c59eef8c7b45d.png)
谈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它可以帮助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增进理解,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教学中,以诵读为线,以理解为纲,以欣赏为结,指导学生读准古诗文的读音,读出古诗文的味道,读出古诗文的故事味和情味,把诵读作为文言文(诗词)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诵读出经典文章的意韵和精华,使学生在诵读中尝到语文学习的无限情趣。
[关键词] 诵读语感情趣理解欣赏古诗文教学自古以来,语文教学就重视诵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名联表达着仁人志士报国的宏愿,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摒弃诵读教学。
可以说,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
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帮助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可以锻炼学生口才,通过朗读,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等。
尤其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我们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
然而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原本充满琅琅书声的课堂被教师烦琐的理性分析所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令人厌烦、枯燥乏味的纯技术训练课,结果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语文学习全无兴趣。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古诗文“三步诵读”教学法,即以诵读为线,以理解为纲,以欣赏为结。
古诗词的诵读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诵读,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具空灵感和意境美。
如果在诵读中不把诵读与联想、情感体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是无法读出古典诗词的诗味,无法把握诗歌的内涵。
因此,要读好一首诗,要借助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将诵读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关注诗中的意象,领略每首诗歌的美感。
诵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三个层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浅谈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浅谈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80b6f6910ef12d2af9e70e.png)
解的 东西 化而 为 自己 的语 感。 二 、诵读 有助 于理 解课 文
治 国 、平 天下 的道 理都 蕴含 其 中 。诵
读 这 些 经 典 古 诗 文 ,对 开 阔 同学 们 的
汉 语 言 的 内 涵 极 为 丰 富 ,表 达 思 实 生活 的审 美 评价 ,渗透 着 作者 丰富
知 ” , “ 读唐 诗三 百首 ,不会 吟诗 了 ,这 是 最 可 贵 的 一 种 境 界 。 ” 叶 先 生 记 住 了 它 美 妙 的 词 句 ,体 会 和 理 解 熟 也会 吟 ” ,这 讲 的都 是诵 读的 好处 。
体 ,处 世 为 人 的 哲 学 ,修 身 、齐 家 、 生 的话 告诉 我们 ,讨究 有所 得之 后 ,
了其 中的感 情 。 三、诵 读有 助于培 养 审美 能力
中学语 文课 本 中大 多是 精选 的文 质 兼 美 的 艺 术 作 品 ,寄 寓 着 作 者 对 现
古 诗 文 是 中 国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最 好 的 载 还 要 吟 诵 , 只 有 通 过 吟 诵 ,才 能 把 理
语感 是对 作 品的文 字 、语 言敏 锐 首 ,方 觉 其 妙 ,诵 其 全 集 ,愈 多 愈 的 湘江 寒秋 图 ,同学 们 自然 而然 地沉 而 丰 富的 感知 ,是 对语 言 文字 的 一种 妙 。反 复 朗 诵 至 数 十 百 过 , 口颔 涎 浸 在美 好 的情境 中 ,感受 到 了作 者的 正确 丰富 的 了解力 , “ 文教 学要 抓 流 ,滋 味 无 穷 ,咀 I 尽 。 乃 自 少 至 博 大胸 怀和 革命 的凌 云壮 志 。这样 有 语 I 爵不 语 言 ,语 言教 学要 抓 语感 ,语 感教 学 老 , 诵 之 不 辍 , 其 境 愈 熟 , 其 味 愈 感 情地 朗读 使学 生潜 入作 者 的心胸 , 要 抓诵 读 。”这 话是 十 分有 道理 的 。 长 。”这 段话 充 分说 明 了诵读 对理 解 了解 作 者的美 学趣 味 ,恰 如叶 圣 陶先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f18bdc88bd63186bcebbcee.png)
中, 发现 大部 分学 生 每篇 课 文读 一到 三 遍就
对作 文 的潜移 默 化 的作用 。 若在 文 章 中能增
会 背 了 ,练 习或 考试 中 的阅 读理 解和 小 作 加 一 些名 句名 诗 ,更 能 为文 章加 入 亮点 , 经 坚持 的每 天 2 0分钟 的 “ 经 典诵 读 ” 是分 不开 儿童 的 生理 发展 特征 分 不开 。 生理 学研 究表 明, 1 3岁 之前 是 记 忆力 发 展 的时 期 , 错过了
识 字能 力
识 字教 学 是 我 国九 年 义务 教 育 阶段 语 文教 学 的一 个 非常 重要 的组 成 部分 , 尤 其是 小学 阶段 。 儿 童 的语 文知识 以及其 他一 切知 识 的学 习, 都 是 以识 字 为前 提和 基础 的。而 识 字 的本质 之 一 , 就 是学 习并掌 握 一种 阅读 工具 , 以便 学 习者 能 够 领 会 、 理 解 各种 书面 材料 的 意 义 , 具 备涉猎 各 种知 识 的 能力 。现
字关, 而 现在 小学 6年 才能 识 字 2 5 4 0个 。 我们 现代 人 6 年 的识字 量 , 古人 只需 一 年 即
可掌 握 。
引导 学生 通过 多种 形 式 的读 ,在 读 中思 、 读 中议 、 读 中练 、 读 中悟 、 读 中品, 带领 学 生 共
1 9 9 5年 3月 , 赵 朴 初 等 9位 文 化界 知
生也 十 分重视 诗 教 。
了一 大 笔宝贵 的历史 文 化财 富 。 古 人仅 用一
了丰富的材料 , 通过朗读 , 可以让学生获得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8f7c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引言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文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诵读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诵读古诗文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诵读古诗文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有着重要影响;三、诵读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诵读古诗文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诗文是具有高度压缩性和概括性的文学形式,需要读者有较高的语文水平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
而诵读古诗文时,要求学生准确地吐词、发音、停顿,这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古诗文中丰富多样的比喻、修辞手法,也能够启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诵读古诗文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古诗文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情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诵读古诗文,学生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情感,感受到那种既优美又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产生共鸣,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
四、诵读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五、结论综上所述,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古诗文的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古诗文的内在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品位、有情感的人。
浅谈古诗词诵读的作用
![浅谈古诗词诵读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61ebef770bf78a6529545f.png)
浅谈古诗词诵读的作用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八十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诵读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独特的效果。
古诗词的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动脑,也可以促进学生动口;其精妙的用语、精练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都能促使学生感悟、吸收、内化人文精神。
由此通过古诗词诵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进行了认真探讨。
1.发掘古诗词诵读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很多,比如有些人认为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也有些人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人文素养,还有人认为各个学科教学中都蕴含有提高人文素养的内容……因此寻找一条可行的,合适的途径来提高人文素养是必须的。
诵读古诗词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诗词的行为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行为之一,也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人类把精神活动提高到真善美的极致境界。
古诗词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土壤,尤其是古诗词所具有的如下特点,更使得古诗词的诵读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1精妙的用语及精练的表达。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练字的功力。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
浅谈朗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朗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f2db8f51e79b896802269f.png)
浅谈朗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朗读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朗读是沟通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感情交通的通道,尤其古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哲理。
教师应挖掘古诗文中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朗读,挖掘诗歌的美育因素,引领学生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意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推敲古诗的写作特点,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朗读古诗画意美语言美意境美表达美二十一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渗入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极度大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
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内容;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知和感悟世界。
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
语文课堂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静态为动态、有效化抽象为具体;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迅速提高,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将朗读和古诗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古诗。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
即正确、流利、有感情。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由其是朗读古诗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
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使朗读给学生创设了优美的诗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这个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的特色代表,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
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一篇篇精彩纷呈的古诗文,无不让人感叹其语言的美妙。
在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安排中,古诗文的篇目占有很大的比重。
从必修一到必修四,16个单元中,古诗文占了8个单元,从课程编排上可以看出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但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难度,学生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主要由于古诗文历史久远,和学生的生活脱离很远,学生很难有机会在校园之外接触和使用古诗文,加上古诗文字词句较复杂,这些加大了学习难度,学生自然感觉到难读难懂。
因此要提高语文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
诗可以说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最早是人们以口头文学的形式而传诵的,后代人才逐渐记录下来,恰如梁启超所言:“韵文之兴,当以民间歌谣为先”可以说诗歌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类型后,仍然需要诵读才能达到最充分的表现。
诗歌只有以语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才具有生命力。
古文同样如此,古人提出欣赏时要“因声求气”,“声”即语言音节的抑、扬、顿、挫,语言只有以其感性之“声”才能构建出艺术的感性之象。
古典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所在,音韵可以说就是它的筋骨,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表现出诗文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而诵读对文言文的作用更是巨大,文言文最能让我们感动的就是文章的浩然严正之感,这是一种蕴积着思想情感,道德能量的精神能量。
这种感觉也被人称之为“气”,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也有逐渐口语化的倾向,并竭力发掘散体文的节奏和韵律,古文家在写文章时亦在研究其声律,而我们今天通过诵读,自能感悟其深藏其中的情感。
由此可见古诗文的美学形态需要通过诵读才能把握,诵读可以说是诗文存在的方式而且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文艺术境界的必由之路。
新课标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一、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叶嘉莹在谈到古典诗歌吟诵时指出:“中国语文是以一种独体单音的语文,而要寻求一种诗歌之语言的节奏感,因此中国的诗歌遂自然形成了一种对于诗歌吟诵时的顿挫之感。
而中国古典诗歌之节奏的形成,也就主要依赖于诗句中词字的组合在吟诵时所造成的一种顿
挫的律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语感可以说是语文的核心能力,它能使学生敏锐度感知和辨别语言的正误、美丑,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文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材料,语感的形成有利于古诗文的学习,而“诵读”是连接二者的纽带,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有的讲究对称,有的讲究平仄,读起来有轻重起伏,琅琅上口,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诵读中不仅可以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而且可以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文章真谛,对文章的语言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一个美妙的世界,与诗人形成共鸣。
可以说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比如学习李白的《蜀道难》,诗句“噫吁?d,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感叹蜀道的高危,在诗句开头,奠定了豪放的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传说,所以要读的很有气势,特别是“噫吁?d”三个惊叹重叠,更加重惊异之感,所以要读的高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此句感叹蜀道凶险,要读的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在反复听读诵读的过程中,走进诗歌,走进诗人,感受其内心深藏的意蕴。
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
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
色表演或比赛读。
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在课上多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养成每天诵读的好习惯,让学生会读好读乐读爱读,就一定能使学生爱上古诗词,使学生的生命在诗歌的诵读中得以鲜活成长。
学生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调动感觉功能,对语意进行感知,进而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二、诵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诵读作为古诗文入门的钥匙,可以让学生走进诗词,了解其内涵,欣赏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内化其中的思想,升华表现为对待人和事的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土壤。
诗人精练的用语及表达所营造的精美意境,能让学生享受心灵的美感。
《沁园春》中,“看万山红遍”,“万”写出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尽染”中“层”写出林之密,“尽”写出染之透;“慢江碧透”,“漫”写出水之盛,“透”写出水之清;“鹰击长空”中“击”写出雄鹰飞之矫健;“鱼翔浅底”“翔”写出鱼儿游之轻快,“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竞”有力的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白帆、蓝天、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现出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古典诗词中精妙的语言创设出的绝美意境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遨游,让他们的身心
获得审美陶醉和情感升华,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浩瀚的文化经典中,无不体现着古人的高尚情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诗人杜甫因人民疾苦而发出的慨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范仲淹为国担忧,为民谋利的远大政治抱负,学生读到这些自然会产生浓浓的爱国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有着深厚感情的诗句写尽友情至深,学生在诵读优美诗句时会体悟到深厚的友情,推及到自己,会更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诵读这些经典之作为将来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奠定丰厚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情
感基础。
三、诵读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语言文字的积累及运用,大量诵读古诗词,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习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诗词歌赋各类文体,其精炼传神的语言,无不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诗人深入的观察自然,细心的感悟人生所得。
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些优秀诗作自能陶冶其情操,让学生体味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诵读并学习运用,或吐之于口,或倾之于笔,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生表达欲望很强,所以在平时作文课中,我尤其注重这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把平时诵读积累的名言警句用到作文中,名人事迹进行压缩成为经典素材,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白豪气干云仗剑走天涯终成伟大“诗圣”。
这些名人名事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还为文章增彩。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比,并进行品读鉴赏,几节课下来,很多同学的写作兴趣大增,习作水平也有所提高,不再是口语话的文章,这些激励他们去诵读积累经典名作,也更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经常性的诵读古诗文中的精美词语和积累一定的文史典故,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会在习作时信手拈来。
总之,诵读古诗文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四、诵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经典诗文知识广泛,字句凝练,音韵优美,意境深邃,其运用语言的高超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诵读,可以拉近我们与古人的距离,让学生走近古人,感同身受,去体味诗人生活的酸甜苦辣,爱恨离别。
学生在诵读中,不仅能学到大量的文学知识,而且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里面除了涉及到一定的文学知识,更有三峡的山势水情、四季自然景观等地理知识。
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写作者怀念古人周瑜建功立业而感伤自己年老无所成时,自然而引出历史上周瑜在赤壁中的赫赫战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些文人雅士他们的生活轶事,精神情趣,妙笔绝伦,无不为人所钦佩,为人所叹服,
这些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精神的享受,更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涵着优美的意境,沉淀着丰富的爱国情感,折射着理性的光辉,因此要让学生产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古文化历史的长河里遨游。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所以在平时教学和课外读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让学生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学生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让他们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
论文
浅谈诵读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木兰县东兴镇中学
梁涵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