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公务员考试学习笔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资料分析一.资料分析基本思路
二.资料分析中常遇到的概念
1.增长:B-A
增长率:
同比增长:与上年的同期
环比:与同一年的上个时期
提到增长的快慢时一般指增长率
2.百分比:
百分点:
3.倍数
翻番:翻几番就是2的几次方
4.年均增长(量):(1000-100)/3
年均增长率:
近似计算:
前提X较小,小于5%;1+nX比真实结果稍小
5.拉动增长
6.指数:反映的是一个比例关系,将一项数据固定为某值,另一个数据根据比例转换为另一组数据
重点是看把哪个值固定
7.人口相关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死亡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三.估算的方法
1.尾数法:尾数的和/差/积,等于和/差/积的尾数
2.首数法:多用于除法
3.百分数:
X%为较小的数,一般低于5%
在相除时可控制小数点后面2位并结合选项选择
4.中间值:一般选择常见的分数
如:,,,。
行测资料分析笔记

资料分析笔记1.同比与环比同比:指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
2020.8与2020.7 ;2021与2020.12 ;2020年第三季度与2020年第二季度不同的百分数进行比较,其相对变化指标一定要用百分点表示。
两个百分数进行比较时,遵循“高减低加”的四字原则。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2019年:15万2020年:20万20-15=5万增长率: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进行比较的一种相对指标,增长率通常用r表示,增长率在报表中还被称为增速或增幅。
2019年:10万→40万2020年:50万3.现期与基期基期:跟谁比谁是基期,年份日期更靠前的为基期。
4.年均增长量与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它表明信息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年均增长率:是反映某种信息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通常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5.拉动增长率与增长贡献率拉动增长率:部分量的增长对总量增长的一个贡献。
增长贡献率: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占总值增加量的比重。
6.比重与平均数比重:是指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后÷前)常见的平均数计算:①平均每...的表述中,每字后面的为总份数即分母,平均每人多少钱(钱数÷人数)。
②...均...的表述中,均字前面的总份数即分母,人均收入(收入÷人数)。
③单位...,单位后面的为总份数即为分母,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总面积)。
7.顺差与逆差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挣钱>花钱),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挣钱<花钱),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国考省考通用资料分析学习笔记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依据统计材料出题的一个模块,有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图形型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四种考察方式。
大多数行测考试中都是给出四篇材料分别有 5 道试题,共计20 道小题。
需要理解简单的统计术语,通过“结构阅读法”迅速找到数据位置,结合基本的公式、速算技巧,再多加练习。
理论基础学会三步走:找数、列试、速算。
统计术语本节所说的统计术语,仅指考点和计算相关的部分基本统计名词。
对于特别专业的统计术语,在实际考试中一半都会给出相关的解释,但对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应提前掌握。
术语一基期量与现期量资料分析题中,作为对比参照的具体数值称为基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称为现期量。
常用表达方式为:与 A 相比, B...; B 比 A...这里 A 是对比参照的具体量,故 A 为基期量, B 为现期量。
术语二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描述基期量与现期量的绝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是用来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期量-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一般解题时可以省去 100%)术语三平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 (1+平均增长率) n ,其中 n 为相差周期数。
术语四拉动增长率如果 B 是A 的一部分, B 拉动 A 增长了 x%,那么 x%=B 的增长量/A 的初期量×100%。
术语五同比与环比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较的。
如今六月与去年六月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是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术语六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指用 100 作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 %”来表示,在文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 个百分点就是 1%,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
状元行测笔记

状元行测笔记一、行测是什么行测啊,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可是公务员考试里的大科目呢。
它就像一个大杂烩,包含好多不同类型的题目,就像一个知识的大考场。
这里面有考查咱们语言理解能力的,有考数学运算的,还有测试逻辑推理、资料分析之类的题目。
二、各题型大揭秘1. 语言理解与表达这个部分就像是一场文字游戏。
它会给你一些文段,然后问你一些关于主旨啦、意图啦、细节理解之类的问题。
比如说,给你一篇文章,问你作者写这篇文章最主要想表达什么。
做这种题啊,我就会先快速浏览一遍文章,大概知道讲了啥,然后再去看选项。
有些选项看起来很对,但其实是陷阱,是那种偷换概念或者过度引申的,所以得小心。
2. 数量关系这部分可难倒不少人呢。
全是数学题,像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之类的。
我做这些题的时候,就先把基本的公式都记熟了,像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这种。
然后遇到题就套公式,要是遇到复杂的,就画个图或者列个表格,这样能让思路更清晰。
不过这部分题有时候计算量很大,要合理安排时间,要是一道题花太多时间还做不出来,就得果断放弃。
3. 判断推理这里面又分好几种题型呢。
图形推理就是给你一些图形,让你找规律,像什么对称啦、旋转啦、数量变化啦。
定义判断就是给你一个定义,然后让你判断选项中的例子符不符合这个定义。
类比推理就是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像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组成关系之类的。
逻辑判断就是考一些逻辑推理,像如果A那么B这种。
做这些题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多做练习,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 资料分析这部分其实就是给你一些数据资料,让你计算一些比率、增长量之类的。
做这部分题的时候,要先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再到资料里找数据。
数据有时候很复杂,要注意单位换算,而且计算的时候要巧用一些估算方法,这样能节省时间。
三、我的备考小妙招1. 制定计划我会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
比如说,我会先花一周的时间把行测的各个题型都了解清楚,然后根据自己的强弱项来分配时间。
行测-资料分析笔记(上岸必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注意】资料分析解题三步走:1.识别题型。
考查什么题型,如增长量、比重、平均数怎么识别,判断出题型后找到对应公式。
2.找数列式。
找数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要马虎。
3.速算结果(是本节课学习重点)。
因为很多同学做题比较慢且不准确,所以速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速算技巧一、截位直除1、应用环境:除法:A/B、(A+B)/C、A/B÷C、A/B*C/D。
2.、什么是截位?答:保留有效数字,看下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例:12345截两位,保留两位,下一位是第三位,3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000;12345截三位,保留三位,下一位是第四位,4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300。
3、截谁?(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
形式:A/B、(A+B)/C。
如1357/34.28,分母为4位数,不好除,若截两位,分子分母都截,变为1400/34;或者只截分母,变为1357/34。
两种形式都好计算,因为分母截完后做除法比较快,但分子分母都变不好掌控,只变分母会更好掌控,所以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好约分。
形式:A/B÷C、A/B*C/D。
如12345/34567*(13925/24072),若单纯只截分母,不好计算,因此对于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方便约分与计算),变为12/35*(14/24)=1/5=0.2。
4.截几位?(资料分析中要么截两位(计算更快但有误差),要么截三位(计算更精准)。
基本没有截四位,因为截三位已经很精准。
)答:看选项差距。
(1)差距大,截两位。
①首位都不相同:A.11,B.21,C.31,D.41。
选项分别为1、2、3、4开头,首位不同,差距大,截两位。
②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A.11,B.21,C.25,D.41。
B、C项首位相同,都是2,第二位差值为1和5,5-1=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如246、287,首位都是2,第二位差为8-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公务员状元笔记第5讲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看易错题整理部分)一、课前知识:1、资料分析大概每篇6分钟。
2、先读材料,了解结构与框架,再读题返回定位数据,再进行综合分析与计算。
(我个人习惯先看题目,题干撇一眼足矣)二、题型综述:1、增长率=增幅=增速:(B-A)/A。
2、增长最多指增长量。
3、增长最快指增长率。
4、平均增长量=(B-A)/N5、平均增长率为a%,A(1+a%)^n=B,如果a%很小则:A(1+n*a%)=B,如果a%不是足够小,则A(1+n*a%+n*(n-1)a%*a%/2)=B。
原理如下图:6、百分数、百分点:实际量之间比较,百分数需要除以参考值;比例或增长率之间比较,百分点或百分数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7、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
8、翻番,翻n倍即2^n倍。
9、三大产业:三大产业的产值又经常被称为产业增加值。
a、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副、渔)b、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c、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俗称服务业。
10、顺差和逆差。
三、结构阅读:如下图四、核心要点:1、时间表述:注意时间表述上的相似与错位;2、单位表述:注意单位上表述的相似与错位;3、适当标记:结构、重要信息、需要计算的数据等;4、简单着手,先易后难。
5、答案选项:选项决定用何种方法,简化计算与思维过程。
五、图形法:1、柱状图中柱的长短,趋势图中点的高低。
2、数据的增减=柱的长度增减=点的高低变化。
3、格数。
4、饼图中扇形的大小。
5、图中近似为直线上升,即斜率不变,那么增长量相同,增长率下降。
六、估算法:1、速算第一法;2、计算之前先进行估算;3、精度要求不高时使用。
4、a/(1+x)=a(1-x),x<5%。
七、直除法1、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2、常用形式:比较型和计算型。
3、简化分母更重要,一般取三位。
八、放缩法1、加减形式:若A>a,B>b,则A+B>a+b,A-b>B-a。
ljw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笔记资料分析1

完整讲解如何处理资料分析的计算。
我把计算分成五种类型,你试试好不好玩吧。
计算类型1. 2008年蔬菜产量8937.2万吨,比上年增长3.5%,求2007年蔬菜产量?2. 2008年生物制造业总产值627.50亿元,增长率7.2%;新能源制造业总产值915.80亿元,增长率14.8%。
2007年生物制造业总产值比新能源制造业少了多少?3. 某国2008年gdp为46892亿元,同比增长了6.3%;人均gdp为36560元,同比增长了5.8%。
与2007年相比,2008年该国人口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4. 2008年我国对外出口总额为537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8%。
与2007年相比,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低了多少?5.2008年房产开发行业增加值为445亿元,增长率6.7%;地产开发行业增加值为774亿元,增长率9.7%。
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房地产开发行业增加值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1 单一项目:今年的量,增速---》去年的量,增量2 两个互不包含的项目:不相干的两同类项3 两个互不包含的项目:均值指标*计数=总指标4 部分vs整体:整体中的一个部分5 部分vs整体:有且仅有两个部分组成的整体。
这些类型包含了90%以上计算类型。
----------------------------------------------------------不动笔估算练习:限定时间,不去计较估算幅度。
小百分比转乘法练习百分比转分数练习差分、同比例放大缩小练习----------------------------------1 文字题目,文字段落的分析,语言的理解。
做题当中不大理解的概念、表达方式、提问方式收集一下,好好研究研究。
例如三次产业指的是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行测总结笔记 学霸笔记 必过-(30528)

现在开始资料分析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
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
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显然后一种快得多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2、百分数、百分比(略)3、比重(略)4、倍数和翻番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5、平均数(略)6、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x越小越精确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特别注意: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2、分子分母比较法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⑵差分法★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10624-8613)/(8613-6584)=2047/2029显然<8613/6584 所以10624/8613<8613/6584我们把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叫做小分数,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叫做大分数,(大分子-小分子)/(大分母-小分母)所得的分数叫做差分数。
2018公考行测部分高分复习笔记

行测复习笔记精华第一部分、数字推理一、基本要求熟记熟悉常见数列,保持数字的敏感性,同时要注意倒序。
自然数平方数列:4,1,0,1,4,9,16,25,36,49,64,81,100,121,169,196,225,256,289,324,361,400……自然数立方数列:-8,-1,0,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 质数数列: 2,3,5,7,11,13,17……(注意倒序,如17,13,11,7,5,3,2)合数数列: 4,6,8,9,10,12,14…….(注意倒序)二、解题思路:1 基本思路:第一反应是两项间相减,相除,平方,立方。
所谓万变不离其综,数字推理考察最基本的形式是等差,等比,平方,立方,质数列,合数列。
相减,是否二级等差。
8,15,24,35,(48)相除,如商约有规律,则为隐藏等比。
4,7,15,29,59,(59*2-1)初看相领项的商约为2,再看4*2-1=7,7*2+1=15……2特殊观察:项很多,分组。
三个一组,两个一组4,3,1,12,9,3,17,5,(12)三个一组19,4,18,3,16,1,17,(2)2,-1,4,0,5,4,7,9,11,(14)两项和为平方数列。
400,200,380,190,350,170,300,(130)两项差为等差数列隔项,是否有规律0,12,24,14,120,16(7^3-7)数字从小到大到小,与指数有关1,32,81,64,25,6,1,1/8隔项,是否有规律 0,12,24,14,120,16(7^3-7)每个数都两个数以上,考虑拆分相加(相乘)法。
87,57,36,19,(1*9+1)256,269,286,302,(302+3+0+2)数跳得大,与次方(不是特别大),乘法(跳得很大)有关1,2,6,42,(42^2+42)3,7,16,107,(16*107-5)每三项/二项相加,是否有规律。
国家公务员-行测汇总笔记

3. ⽅方程法第⼆二节六⼤大题型1. ⼯工程问题2. ⾏行行程问题3. 经济利利润4. 最值问题5. 容斥原理理6. 排列列组合与概率第⼀一章⾔言语理理解与表达第⼀一节⽚片段填空先读问题--带着问题读⽂文段--选项1. 中⼼心理理解题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想要说明……解题思路路:寻找中⼼心句句(有中⼼心句句--同义替换;⽆无中⼼心句句--全⾯面概括)解题技巧:重点词+⾏行行⽂文脉络(三词两句句)(1)重点词①关联词(转折/因果/必要条件/并列列)转折之前是铺垫,转折之后是重点;因果关系中结论是重点;必要条件关系中对策是重点;并列列需要全⾯面概括,不不偏颇。
对策标志词:应当/必须;通过/采取……⼿手段,才能;呼吁/提倡/建议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里。
反⾯面论证:如果……,不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文段最后出现:换⾔言之/简⽽而⾔言之等标志词,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②主题词:⽂文段围绕其展开;⼀一般⾼高频出现;多为名词;有引⼊入或解释说明③程度词:程度词加重的句句⼦子是重点(2)⾏行行⽂文脉络-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中⼼心句句特征:观点(对策、结论、评价)-分述句句特征:下定义;举例例⼦子;原因解释;调查报告、数据资料料;正反论证;原因解释;并列列分述TIPS:1.从读题的⻆角度:分述句句部分可快速阅读,分述句句⾥里里的任何关联词都不不重要。
2.从选项排除的⻆角度:围绕分述句句的选项是⼲干扰项,要排除。
3.做题⼀一定要有圈画思维。
把重点内容画出来,重点内容重点看,⾮非重点⽤用括号画出来,可以略略读。
错误选项特征:1. 转折前的内容2. 例例⼦子、原因、背景:⽐比如/例例如;因为;近年年来/随着3. ⽆无中⽣生有4. 绝对表述5. 与⽂文意相悖代词巧解⽚片段阅读题位置:尾句句出现代词,总结前⽂文标志词:这、从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鉴于此、对此答题要点:代词之后引出重点2. 细节判断题(2-4题,⽐比较费时间,需要细⼼心)错误选项特征:1. ⽆无中⽣生有2.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3. 偷换时态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完成时(已经、了了、完成)进⾏行行时(正在、在……中、着)4. 偷换语⽓气(太过绝对)第⼆二节语句句表达1. 语句句排序题(2-3题)第⼀一步:根据选项提示,对⽐比确定⾸首句句,先看形式再看内容1. 下定义:……就是/是指2. 提出观点: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3. 背景引⼊入:随着/近年年来4. ⾮非⾸首句句特征a. 关联词后半部分b. 指代词:他/她/它;这/那正确答案:A第⼆二步:同时进⾏行行,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1. 确定捆绑集团----紧紧绑在⼀一起,中间不不允许有其他介⼊入a. 指代词捆绑:代词单独出现,⼀一般不不做⾸首句句;根据指代词寻找捆绑句句这、那、他b. 关联词:配套出现;单独⼀一个(但、同时分析句句⼦子意思)2. 确定顺序----只分先后a. 时间顺序:年年代、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b. 逻辑顺序观点+解释说明A和B:先说A再说B3. 确定尾句句----对⽐比确定结论、对策:因此、这、应该、于是第三步:验证(只验证你基本锁定的答案)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笔记(速记型)

则:2003 年煤炭消费量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2007 年煤炭消费量增长率高于其他能源。 具体理解: 比重就是部分占总体的比例。 农产品 2000 年 2001 年 1000 吨 1100 吨 增长 10% 棉花 200 吨 220 吨 也增长 10% 比重 20% 20%
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整体的增长率,则比重下降;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的增长率,则比重增加。 该结论可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7 157 分子增长 4,增长超过 10% 分母增长 15,增长小于 10% 41 172
棉花拉动拉动农产品增长个分指标对总体的贡献率之和为 100%,各个分指标拉动总指标增长的百分点之和为总体增长的百分率 举例: =================================================================================================
9、占几成 几成即是十分之几,也就是 10*n%。如八成就是十分之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 ================================================================================================= 10、打折 打几折就是原价乘以几。如打八折,就是乘以十分之八,打九五折就是乘以百分之九十五。 ================================================================================================= 11、占比重 A / B:如果 A,B 同时增加,若 A 增加的快即增长率高则总体数值增大,若 A 减少得快即增长率低则总体数值减小 如果图表中既有分子即部分的增长率又有分母即总体的增长率,若部分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它占的比重增加了,反之减少了 A /( A + B):如果 A,B 同时增加,若 A 增加的快即增长率高则总体数值增大,若 A 减少得快即增长率低则总体数值减小 如果图表中既有分子即部分的增长率又有分母即总体的增长率,若部分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它占的比重增加了,反之减少了。 如果 A 在增加但在总体 B 或( A + B)中占的比重却在下降,说明 A 没有 B 或( A + B)增加的快/ A 比 B 或( A + B)增加的 慢,或者说 A 没有 B 或( A + B)的增长率高。 如果 A 在减少但在总体 B 或( A + B)中占的比重却在上升,说明 A 没 B 或( A + B)减少的快 / A 比 B 或( A + B)减少的 慢,或者说 A 没有 B 或( A + B)的减少率高。
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状元秘籍--资料分析(一)

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状元秘籍--资料分析(一)2015年国考刚刚结束不久,马上就要迎来我们辽宁省的省考,与去年相比,行政能力测验部分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所以资料分析依然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辽宁省的省考行测考试是120分钟,120道题,加上涂答题卡的时间,平均每道题不到1分钟的时间是留给大家做题的,其中资料分析有4则材料共20道题,所以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对于资料分析题型,考生应对资料分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常见题型再梳理一遍,本次主要针对资料分析中的现期量题型做一个详细分析和讲解。
【例】2010年1~4月全国入境旅游部分市场客源情况统计表按1~4月国家名称4月份1~4月累计入境旅游入境人数同比增长入境人数同比增长人数排序(万人)(%)(万人)(%)13 英国 5.03 -2.37 18.32 5.6116 法国 4.44 6.80 15.11 15.40 按1~4月国家名称4月份1~4月累计入境旅游入境人数同比增长入境人数同比增长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人数排序(万人)(%)(万人)(%)13 英国 5.03 -2.37 18.32 5.6116 法国 4.44 6.80 15.11 15.40若保持同比增长率不变,预计哪一年4月入境旅游的法国游客人数将会超过英国?A.2011B.2012C.2013D.2014【答案】B【解析】本题是利用增长率不变转化为增长量来求,法国与英国大约为0.6,法国第一年增长4.44×6.8%≈3,英国一年下降5.03×2.37%≈0.1,所以一年后增长量大概能缩小到2%,因此2年能超过。
求现期量除了利用常规公式以外,像这种题也属于秒杀技巧的题,问题问的是法国游客人数几年能超过英国,属于A超过B的这种题型,可以直接选2年,也就是说,题干中给我们的数据是2010年的,那么答案就可以直接选2012年。
公务员状元行测整理笔记

行测笔记一、言语理解小贴士1,言语题排除法也是很常用甚至是必须的2,选词填空用排除法尤其爽快3,主体排除法:文段一定是有着一个论述主体的,如果选项的论述主体与文段不符合,那么就可以排除。
4,如果想快速解决言语题,那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选项中没有这个关键词,就排除——这绝对是最快的5,相对绝对法:1)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都不是答案,如:“都,所以,一切,任何,完全,永远不,各个,总是,绝对,一定:等2)通常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可能,也许,大概”-正确答案的三个共同特征:常识性、依附性和整体性。
第一、合乎常识——这里的常识指我们的生活常识,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生活常识来检验答案正误。
正确答案与常识的关系可以精炼地概括为两句话:符合常识未必正确,违反常识必定错误。
第二、依附原文——必须源于原文,忠于原文。
我们必须牢牢树立“就近原则”,在多个选项中,选择与原文关系最近的作为答案。
第三、整体性——必须居于最高的逻辑层次。
基于这三个共同特征,我们应当树立三个观念:常识观念、原文观念和整体观念。
与正确答案的三个共同特征相对应,错误答案存在三种类型:违反常识、背离原文、局部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逻辑上是递进的,而难度则是递增的。
1、违反常识:凡是违反常识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请读者牢记:“符合常识未必正确,违反常识必定错误”这一公考铁律,以下主旨题的干扰项都有违反常识之处。
近义词辨析1,提炼信息,排除选项(选词比较适合排除法,这样比较安心)1)感情色彩(注意区分观点,因为可能有几个观点)2)语义轻重3)语体风格和文体风格2,寻找信息,确定选项1)搭配范围(还有使用范围,比如某些成语只适用于形容某一类事物)2)强调重点3)词性成语辨析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成语的感情色彩2)成语的搭配范围3)成语的句法功能关联词辨析1,几种关系:并列,承接,递进,因果,转折,条件,让步,取舍2,关联词还是比较简单的片段阅读四要看(重要关键词总结)一.而且,更,甚至,并,并且,也,还。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

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行测,这门让无数考公人又爱又恨的科目,就像一座神秘的城堡,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为了攻克这座城堡,我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总结出了一份独家的行测笔记,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还记得刚开始准备行测的时候,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那些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各种各样的题型,让我眼花缭乱。
尤其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堆数字和公式,看得我脑袋都大了。
就说数量关系吧,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独特的解法和思路。
一开始,我总是搞混,做题的时候完全没有头绪。
有一次做一道工程问题的题目,我愣是在那苦思冥想了半个多小时,草稿纸用了好几张,可还是没算出来。
当时那个着急啊,心里就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
后来我发现,不能这样盲目地做题,得总结方法。
于是我开始把每一种题型的特点、解题步骤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比如行程问题,我会把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分别整理,画出示意图,标注出关键的条件和数据。
还会找一些典型的题目,把它们的解法一步一步地写清楚,反复去看,去琢磨。
资料分析也是个大难题。
那些数据又多又复杂,计算起来特别麻烦。
一开始,我总是被那些百分数、小数点搞得晕头转向,计算速度慢得像蜗牛。
有一次做一套模拟题,光是资料分析这部分就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结果还错了一大半。
为了提高速度和准确率,我专门找了一些快速计算的技巧,像尾数法、首数法、估算法等等。
然后每天都会做一些练习,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做完之后,认真分析错题,总结原因。
慢慢地,我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准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除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也是行测中的一个重点。
图形推理题总是让我摸不着头脑,那些奇怪的图形变化规律,我怎么都看不出来。
逻辑判断题更是复杂,什么加强削弱、翻译推理,每一个都需要仔细思考。
不过,经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我也找到了一些窍门。
对于图形推理,我把常见的规律都整理出来,比如位置规律、样式规律、属性规律等等。
每次做题的时候,就按照这些规律一个一个地去尝试。
(完整word版)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

现在开始资料分析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
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
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90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5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去年同期数)/去年同期数x100%=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显然后一种快得多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2、百分数、百分比(略)3、比重(略)4、倍数和翻番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2^n次变化5、平均数(略)6、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A,第n+1年为B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a=b÷(1+x%)≈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x越小越精确a=b÷(1-x%)≈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x越小越精确特别注意: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10%,不适用此方法2、分子分母比较法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⑵差分法★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2008年产猪6584头,2009年产猪8613头,2010年产猪10624头,问2009与2010哪一年的增长率高答:2009增长率8613/6584-1 ,2010增长率10624/8613-1,-1不用看,利用差分法(10624-8613)/(8613-6584)=2047/2029显然<8613/6584 所以10624/8613<8613/6584我们把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叫做小分数,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叫做大分数,(大分子-小分子)/(大分母-小分母)所得的分数叫做差分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doc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乘以2看成除以5乘以5看成除以2乘以25看成除以4除以125看成乘以8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
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中国有没有到96%,言下之意是其他有没有到4%中国86,亚洲89,其他3除以89 4乘以89不行,所以不到,所以中国96%以上。
状元笔记第2讲 方法总纲(无水印)

第二讲方法总纲渔舟唱晚通过第一讲的学习,笔者相信你已经开始坚定信念了,这一讲废话不多说,谈方法总纲,记住总纲是你备考的指导思想,请仔细阅读每一行,按照推荐的顺序开始学习。
你可以打印出来,随时翻阅!第一,公务员考试类型: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12月份左右)、联考(每年4月份和9月份,联考是不同的省份在同一天考试,参加联考的省份每年都会有变化)、独立省考(不参加联考的省份单独省考)、市考(深圳、广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城市)。
第二,考试内容:一般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门,行测全部都是单项选择题(北京、上海等地区会出现多选),申论一般由0到4个小题加1篇大作文组成,小题的数量与考试地域有关。
第三,真题和模拟题:模拟题一律不用做,不用管机构如何吹嘘,请相信笔者的经验,模拟题一点用也没有的,只做真题即可。
做真题顺序如下:国考历年真题、联考历年真题、本省份历年真题、15年和14年市面上34个省和市的行测卷、江苏历年真题、浙江历年真题,记住上面的必须要做!做完这些并且吃透,你想让行测低于70都难。
第四,关于做题网址:百度,输入砖题库或者粉笔题库,两个题库都不错,市面上有的行测题他们基本都收录了,虽然解析有些错误,但也在逐步完善。
笔者行测目前在专题库做了22000道左右,模考成绩在第一讲已经看到了,低于70 分是不可能的,80分以上是常态。
第五,网上做题和纸质版做题哪个好:如果把做题当作游戏里砍怪升级,纸质版做一套的经验值是10,那么网络上至少是30,因为网上做题有一个功能是记录你的错题,而错题,才是我们成绩提升的制胜法宝。
第六,关于网上做资料分析题不习惯问题:笔者的亲身经验告诉你,当你做到第50篇资料分析的时候,就会完全适应网页上做题,不管多么的不适应,都要立即摒弃纸质版!考前的时候做一套纸质版的找一下手感足矣。
第七,要不要跟着老师学习:要学习,每一个板块都必须要听一下老师的课程(请务必要全屏认真听),笔者的总结都是在几个课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看法凝练出来的,课程地址都在《课前必看》里面。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它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数据繁多、计算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题目。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要想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公式。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等。
只有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对于比重,我们要知道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而平均数则是总量÷份数。
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公式时,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资料分析题中的数据通常都很多,而且比较分散。
因此,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其中”“占比”等,这些地方往往会包含关键信息。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
在查找数据时,要细心认真,避免看错行或找错数据。
三、学会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计算都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能够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
或者利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方法来快速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
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中国有没有到96%,言下之意是其他有没有到4%
中国86,亚洲89,其他3除以89 4乘以89不行,所以不到,所以中国96%以上。
6特殊表述(重点)
1增长最多(量)和增长最快(率)
2有可能(有一个有可能,即选)和最有可能(四个都要验证)
3不恰当和最不恰当——逻辑上都通过,从常识上考虑,最满足所需条件。
4可能(不确定的都应该选)和一定(确定才能选)
可能正确的是(无法证明它不正确的都要选)
5从材料中或者根据材料可以得到:(对的不一定选,选的一定对,错的一定不选。
和材料无关的一定不选)
2066/4033为什么大于50%?
●a/b:当a的n倍大于b,那么a/b>1/n
熟记(从右边记左边:
1/2=0.5
1/3=0.33 (2/3=4/6=6/9=0.66)
1/4=0.25
1/5=0.2
1/6=0.16
1/7=0.142857(2/7=0.285714,3/7=0.428571,4/7=0.576428,5/7=0.74285,6/7=0 .857142)
300/14=2又1/7=2.142657
1/8=0.125(7/8=0.875,3/8=0.375,5/8=0.625)
1/9=0.11(4/9=0.44)
1/10=0.1
1/11=0.0909(4/11=0.3636)
选项是44.3%和44.5%,想到44.4%,就应该马上想到4/9
7适当标记
当对比的项目很多时,只需要对比选项的项目的大小,分母大分子小的越大,分母小分子大的越小。
8定性分析(图形)
饼状图对比比例和大小
柱状图,看图分析,可以不用算,可以用图相互补空来算总量。
坐标图:直线上升,斜率相同,增长率下降,增长量不变,底数变大,因此增长率下降。
9辅助工具——在无法定性情况下,用直尺等工具
定性还是定量取决于选项(选项差别大的定性,差别小的定量)
立体可以量一条棱。
柱状图对直尺,饼图对量角器(包括度数和弦长)。
下列n个说法哪个是正确的(说法众多)?(都有的和都没有的不用看)
10常识判定
说的比较绝对的往往是错的,越相对的有可能是对的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相关的两个系数是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生活必需品占支出的百分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介于0—1之间,系数为0是绝对平均,系数越大,不平等程度越高)
比重都有所增加(错)——比重是肯定有一增有一减
11简单着手(先简后易)
先做表格图形,后做文字
好找的比较简单,短的比长的简单,算的少的比算的多的简单
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利用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到不用计算的巧。
比例大,总数大的一定大。
12速算技巧(选择速算方法往往和选项有关)
1估算法(例:以相同增长率,下一年的总量为多少,进行数值估算)
估算法有一个大原则:过程的量级是结果的十分之一就行(选项左数2位不同,过程估到左数三位即可)
估算法第二个大原则:复杂选项的差距很大
2叠除法(分数的上下都是一个分数)交叉估算约分几倍。
3直除法
a比较量级相同(结果都是两位数,都是三位数,都是四位数等)的两个分数,取分母和分子的首位相除,看能不能上某个数。
b计算一个数的时候,选项的首位不同,可用直除法,当选项出现65%和55%,试大不试小,因为大的有区分性)
直除法不一定只除第一位,也可以除两位,可以把复杂的数估算(56.39/248.97估算为56.39/249)。
当使用直除进行估算时,要保留分子的位数尽可能多,分母的位数尽可能近似为位数小的数。
算与选项相关的,选项无关的不用算
掌握乘除形式的大小对比(无需精算)如a*b和c*d(a>c,b>d得出a*b>c*d)
4插值法(比较分子比分母小的复杂分数的大小时,取一个和两个数差不多大的中间值,如1/2)
插值法里1/5是一个很忌讳的数。
最好取1/4,1/3,1/2
选项挨得很近不能用估算法
5化同法(在比较型的题目里,两个分数相差比较大的倍数,分子分母化为相同相近的两个形式,才能作比较)
27.87/26.07和50.44/49.57两者都稍大于1, 那就化为1+1.87/26.07和1+0.8/46.57
如果略小于1呢?——自己思考下
6差分法(从浓度中演示而来)——(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另一个分子和分母都略稍大,一个叫大分数,一个叫小分数,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
7综合法
——记熟一些平方数(11到30,即1.3到3):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再记住一个公式:相同互补型相乘运算,相同的项相乘以后要加上相同的那个数值,互补的则相乘。
24*26=624
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意味着是两个等比数列,比为(1+增长率)
回顾每种方法的使用情况:
1估算法(选项大小差距大且复杂,可粗略估值)
2直除(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两位不同时)
3插值法(如果选项首位都是3,与1/3比,首位都是2,与1/4比,如果首位是10几的,与1/6,1/7,1/8,1/9比较)
4化同法(两个分数比较,两个对比的分子或分母约相差一个倍数,扩大倍数化为相同的形式)
5差分法(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另一个分子和分母都略稍大,一个叫大分数,一个叫小分数,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和小分数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