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

课程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地史学》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知晓和善于运用获取地史学资料的渠道和方法; 具备思辨、质疑、选择和综合地史学资料的能力; 熟悉、掌握和善用《地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三基); 养成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

本大纲适用于地质学专业,也可供其它地质类专业参考;建议的学时数为64,也可供48学时参考。

课程内容提要: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的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地史学》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解读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三史)及其耦合关系;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是地史学关注的焦点。《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

《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讲透总论,讲活分论,强调轮廓,兼顾资料,立足三史,夯实三基”是《地史学》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地史学》教学过程中宜安排占总学时数近1/2的实习课、讨论课和师生互动课。

●学时分配(∑64=44+20学时)

第1章绪论(讲课2学时)

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讲课8学时;实习4学时)

第3章地层学(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

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

第5-6章前寒武纪的地史(讲课4学时)

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含前寒武纪实习)

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

第9章中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

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

第11章结束语兼师生互动课(讲课4学时)

●内容概要(下划线为重点内容)

第1章绪论

地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简史;地史学与地质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及其在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地史学的特色、课程资源和学习方法。

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重建古环境的原理与方法

沉积相、沉积环境、古地理、沉积相变和相律、类比分析(现实主义原理)的概念。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生物标志、物理标志、化学标志和综合标志。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和深海环境。地层的形成作用概述:垂向加积作用、侧向加积作用、生物筑积作用;海进、海退和沉积旋回。

第3章地层学:解读地质时间的原理与方法

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地层和地层学,地层学三定律和化石层序律;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连续和间断)、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和非整合(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的概念;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岩石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物理地层学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测井地层学方法等)、化学地层学方法和其他地层学方法(如事件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生态地层学方法等)。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地层单位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和生物地层单位(化石带: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等);地层系统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和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层型的概念和类别;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地质年代表。

第4章大地构造学:再造地球构造史的原理与方法

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地层的组成、结构、体态分析,沉积物厚度-沉积相分析,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分析。地槽和地台的概念,板块构造和热点-地幔柱概要,地槽旋回与威尔逊旋回。古板块重建的方法和识别标志:地缝合线(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和双变质带),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的时空分布,古地磁,特殊沉积类型,生物古地理,岩石大地构造方法等。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中国

和世界大地构造分区和板块构造格局。

第5-6章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地史

前寒武纪的时限和内部划分,前寒武纪地史特征概述。地球、大气、水和生命的起源,前寒武纪的化石记录与生物界。中国古大陆原型的形成:陆核、原地台、板块的形成和演化。元古宙后期中国古板块格局和概要特征。伊迪卡拉纪/震旦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前寒武纪Rodinia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前寒武纪的矿产资源。

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

早古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早古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早古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O-S 事件等)和生物古地理分区。早古生代全球和中国板块构造轮廓,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华北-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地层、沉积相和古地理特征。早古生代的矿产资源。

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

晚古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晚古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晚古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F-F事件和P-T事件,动、植物的登陆事件,最早森林和昆虫的出现等,晚古生代的生物古地理分区。晚古生代全球和中国板块构造轮廓和联合大陆( Pangea)的形成,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华南板块和华北-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地层、沉积相和古地理特征。晚古生代的矿产资源。第9章中生代的地史

中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中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热河生物群与爬行动物向鸟类的演化,中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T-J事件和K-E事件等,中生代的生物古地理分区。联合大陆的分裂和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演化以及欧亚板块的形成,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与中国大型能源盆地和东高西低地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中生代的气候和矿产资源。

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

新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新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中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冰川事件等。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中国古大陆的地层、沉积类型和古地理。新生代板块构造概要,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