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aEEG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3
完善技术标准
目前aEEG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高技术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aEEG主要应用于新生儿脑功能的评估,未 来可以拓展到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如儿童、成人 等。
智能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aEEG数据进行 自动分析,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临床医 生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06
结论与展望
aEEG的临床应用价值
评估新生儿脑功能
通过分析aEEG波形,可以评估新生儿的脑功能状 态,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损伤和疾病。
指导治疗和护理
aEEG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数据,指导治疗和 护理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善护理环境。
预测预后
aEEG的波形变化可以预测新生儿的预后,有助于 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
02
癫痫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脑部结构异常、脑部感
染、脑外伤等。
03
癫痫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
助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aEEG是一种连续监测脑电活动的无创技术,能够实时反映大脑皮层的电 活动变化。
aEEG在癫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 病灶部位和严重程度。
此外,aEEG还可应用于新生儿脑损伤、脑死亡的 诊断以及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等方面。作为一种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aEEG在神经科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4
aEEG在睡眠研究中的应用
睡眠研究概述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健康 和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

正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正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诊断新生儿及婴儿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
新生儿及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 易受到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导致脑炎等神经 系统疾病。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帮助医 生诊断脑炎,通过观察脑电波的异常表现来 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受损。
癫痫
癫痫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和意识障碍。睡 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癫痫发作时的 异常脑电波,帮助医生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
建立多模态睡眠监测体系
将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与其他睡眠监测技术相结合,如呼吸监测、 肌电监测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睡眠信息。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研究的潜在应用领域
1 2 3
临床诊断
通过对新生儿和婴儿的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有助于早期发现睡眠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疾 病。
睡眠研究
利用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研究睡眠与认知、情绪 、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为改善婴儿和儿童的睡眠 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采集
在婴儿睡眠过程中,通过电极记录脑 电波信号,并由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 传输到记录仪中。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脑电波数据进行处理,包 括滤波、去噪、基线校正等,以获得 清晰、准确的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图 形。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的评估与分析方法
评估方法:根据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的 图形特征,评估婴儿的睡眠质量、睡眠 周期变化、大脑功能状态等。
参考。
预测新生儿及婴儿的未来认知功能
要点一
学习能力
要点二
认知功能
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预测新生儿及婴儿未来的学习能 力。研究发现,脑电波的某些特征可以反映宝宝未来的学 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这种预测方法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提前 规划宝宝的教育和培养方案。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PPT共43页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PPT共43页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
敏感性----安全性,aEEG发现脑损伤(真阳性) 特异性----安全性,aEEG排除脑损伤(真阴性)
窒息患儿利用aEEG评估预后
• 足月窒息新生儿事后一小时内的正常aEEG图谱通常预示好的预后 • 足月窒息新生儿异常aEEG图谱预示预后不良:例如背景图像为爆 发抑制或者等电位线 • 背景模式在事后24小时内恢复的婴儿,大约60%有一个较好的预 后,如果患儿有接受亚低温治疗,则这个时间窗延长为48小时 • 睡眠觉醒周期重现的时间需要被记录下来,并且对预后有预测价 值 • 窒息后惊厥活动的出现并伴有病理性背景活动,预示着不良预后
振幅整合脑电图临床应用
工作原理
• 通过观察脑电趋势图aEEG(振幅整合脑电) 并结合 原始EEG与实时的阻抗值来实现脑功能判读,通过对 趋势图上下边界的的电压值,及谱带宽度与下边界 波动性等进行分析,以便医护人员可随时对新生儿 脑活动的放电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做出准确 的判断及相应治疗。
原始EEG脑电图形
Less details 少的细节工作
pattern recognition 模式识别
© Karl F. Schett
aEEG与EEG之间的关联
正常aEEG与正常EEG—90%相关性
异常aEEG与严重异常EEG—100%相关性 惊厥活动—80%相关性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
不连续,正常电压
暴发抑制 Burst Suppression(BS)
无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 V 下边界 <5μ V 下边界波动有限 波带宽度增加(一般> 25μ V)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 直) 细梳齿状波形 下边界黑带约在0μ V至3-4μ V 之间
爆发抑制相关概念

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

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
我们计算了从出生起直至第 1 次惊厥发作之间 的时间间隔, 以及从出生起直至 SE 开始之间的时 间间隔。 根据随后 10 min 内信号出现的次数, 计 算总的持续时间。 我们认为, 如果经 4 种不同的 AED 治疗后 SE 仍存在, 则 SE 未能得到控制。 我 们记录了 SE 前后的 BGP 以及 AED 的用药情况。
在这项研究中, 我们选择 1992 年 6 月- 2005 年 1 月出生的、 孕龄 ≥ 37 wk、 经 aEEG 诊断为 SE (临床型和亚临床型) 的婴儿。 我们对这些患儿 的医疗病史和 aEEG 资料进行了仔细复习, 剔除先
天畸形、 染色体异常或先天代谢异常的患儿。
无论是临床还是亚临床型惊厥患儿, 都采用
抗癫 药物 (AED) 治疗。 1998 年以前, 采用的
是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氯硝基安定和利多卡因
(作为急救用药) 方案。 1998 年之后, 改为苯巴比
妥、 利多卡因和 (或) 咪唑安定, 氯硝基安定则
作为第 4 线抗癫 药。 若该治疗方案对惊厥无效,
则对选择性患者使用维生素
B [20 6
]。
图 1 aEEG (Olimpic 6000) 的两例 SE 模式
按如下标准对癫 活动 (其特征性模式为癫 活动过程中记录到的信号波峰、 波谷幅度的突然增 加, 这是由癫 惊厥活动中的波幅增加以及放电后 的低电压所致) 进行分类: (1) 单次惊厥; (2) 反复 惊厥, 30 min 内 ≥ 3 次放电; (3) SE, 持续放 电 ≥ 30 min, 表现为“锯齿图形”或波峰和波 谷幅度的持续增加 (图 1)。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足月新生儿 (term newborn); 癫 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 振幅整合脑电图 (aEEG)

脑电图与振幅整合脑电图预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比较

脑电图与振幅整合脑电图预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比较

西藏医药2020年第41卷第6期(总153期)•基础医学•脑电图与振幅整合脑电图预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比较王静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对比脑电图分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模式分级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80例临床资料,均行脑电图分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分级评估,分析结果。

结果预后不良组脑电图分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分级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分级、振幅脑电图分级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0.819,敏感度为0.895、0.947,特异度为0.405、0.310。

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模式分级较脑电图分级预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预后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肺复苏后昏迷脑电图分级振幅整合脑电图模式分级预后心肺复苏后昏迷主要是因各种因素造成心跳暂停或出现较为严重的低血氧症,引发广泛大脑皮质缺损后发生的昏迷[1]。

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肺复苏成功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患者预后不佳情况超出60%,故如何有效的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情况,合理应用医疗资源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

脑电图是评估全脑功能的良好指标,在重症监护室中较为常用,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振幅整合脑电图逐渐应用于成人脑功能评估与预后效果预测方面[3]。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采用脑电图分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模式分级的应用价值。

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8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8.25±2.79)岁;昏迷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11例,脑出血13例,毒物中毒8例,脑梗死20例,脑肿瘤19例,颅内感染性疾病4例,破伤风5例。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GCS评分低于8分及以下;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振幅整合脑电的使用流程

振幅整合脑电的使用流程

振幅整合脑电的使用流程1. 脑电振幅整合简介1.1 什么是脑电振幅整合脑电振幅整合是一种通过记录和分析脑电波振幅来了解大脑活动的方法。

振幅指的是脑电波的幅度大小,可以反映脑电活动的强度。

通过整合不同脑区的脑电振幅,可以了解大脑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活动情况。

1.2 脑电振幅整合的应用领域脑电振幅整合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神经反馈治疗•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睡眠研究等2. 准备工作2.1 选择合适的脑电设备选择合适的脑电设备对于脑电振幅整合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需要选用具有高精度记录和稳定性的脑电设备。

2.2 安装和连接设备•将脑电设备的传感器正确安装在被试者的头部。

确保传感器在正确的脑区附近,并保持稳定。

•连接脑电设备与记录仪或电脑,并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2.3 选择合适的脑电实验范式根据需要进行脑电振幅整合分析的具体目的,选择合适的脑电实验范式。

不同实验范式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脑电振幅整合数据。

3. 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3.1 数据采集•启动脑电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信号质量良好。

•在实验开始前,让被试者保持安静和放松,避免大幅度的头部运动。

•启动数据采集软件,开始记录脑电信号。

3.2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脑电数据导入到脑电分析软件中。

•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除噪声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

•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选择感兴趣脑区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幅度和频率等指标,对脑电振幅数据进行整合和统计分析。

4. 数据分析和解释4.1 振幅整合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不同脑区或时间段的脑电振幅整合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并提供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4.2 解释和讨论结果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将脑电振幅整合结果与研究目的和假设进行比较,并讨论其在相关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总结根据脑电振幅整合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10 >10 >10 (暴发时电压) <10 <5
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 (连续正常电压)
Dis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 (不连续正常电压)
Burst Suppression (爆发抑制)
Continuous Low Voltage 连续低电压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aEEG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
• 通过观察脑电趋势图aEEG(振幅整合脑电) 并结合 原始EEG与实时的阻抗值来实现脑功能判读,通过对 趋势图上下边界的的电压值,及谱带宽度与下边界 波动性等进行分析,以便医护人员可随时对新生儿 脑活动的放电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做出准确 的判断及相应治疗。
• BS+:大于100次/h • BS-:小于100次/h
连续,低电压 Continuous Low Voltage(CLV)
没有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V 下边界 <5μV 宽带变异性有限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直)
无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V 下边界 <5μV 下边界波动有限
波带宽度增加(一般> 25μV)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 直) 细梳齿状波形 下边界黑带约在0μV至3-4μV 之间
爆发抑制相关概念
• 爆发抑制: (burst.suppression,BS):不连续的背景形式,间歇期电 压极低,间有高幅爆发,下边界无波动性,可用灰度识别区别不 连续正常电压。
其它临床应用
更多
1、肌肉松弛/神经肌肉阻滞 2、3-4度颅内出血 3、极低出生体重儿 4、先天代谢病(尿素循环障碍、低血 糖、 低血钙) 5、新生儿戒断综合征(酒精/镇静药) 6、外科术后 7、心肺复苏后 8、需要ECMO 或先心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0 >10 (暴发时电压) <10 <5
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 (连续正常电压)
Dis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 (不连续正常电压)
Burst Suppression (爆发抑制)
Continuous Low Voltage 连续低电压
32 through 33 C/DC in QS
34 through 35 C/DC in QS
36 through 37 C/DC in QS
38+
C/DC in QS
(+) (+) (+)/+ + + + + +
最低振幅 (mcV)
2 to 5 2 to 5 2 to 5 2 to 6 2 to 6 3 to 7 4 to 8 7 to 8
(RS) c) 惊厥持续状态(锯齿状)
© Karl F. Schettler
惊厥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
“锯齿状”
Status Epilepticus followed by four seizures
关于惊厥识别
• 不可否认,对惊厥电活动,EEG优于aEEG,但床旁监测后者更方 便易行;
其它临床应用
更多
1、肌肉松弛/神经肌肉阻滞 2、3-4度颅内出血 3、极低出生体重儿 4、先天代谢病(尿素循环障碍、低血 糖、 低血钙) 5、新生儿戒断综合征(酒精/镇静药) 6、外科术后 7、心肺复苏后 8、需要ECMO 或先心手术
aEEG图形判读
aEEG 分类
依背景分
(Hellstrom-Westas & Toet)
睡眠觉醒周期 (SWC)
Quiet Sleep
SWC 特点
光滑的正弦曲线,下边界多见 宽波谱带表示安静睡眠期的不连续的 背景活动 窄谱带表示活动睡眠和觉醒时的连续 的活动 周期持续时间 > 20 min 完整的SWC:60-90分钟
睡眠-觉醒周期相关概念
• 正常情况下,大于34周新生儿均有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
• BS+:大于100次/h • BS-:小于100次/h
连续,低电压 Continuous Low Voltage(CLV)
没有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V 下边界 <5μV 宽带变异性有限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直)
24小时内完善核磁检查
等电位线 Isoelectric or Flat(FT)
Isoelectric 等电位线
Seizures 惊厥
连续,正常电压 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CN)
睡眠/觉醒周期 上边界> 10 µV 下边界> 5 µV 谱带宽度基本固定 下边界有波动
(通常在10-25 μV之间) (通常在7-10 μV之间) (通常在5-15 μV之间)
校正胎龄(wk)
背景
SWC
SWC: (+) = 近成熟/不成熟; SWC: + = 成熟; SWC: QS = 安静睡眠; DC 不连续的背景; (C) 连续背景
24 through 25 26 through 27 28 through 29
DC DC DC/(C)
30 through 31
C/(DC)
振幅整合脑电图 临床应用
aEEG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
• 通过观察脑电趋势图aEEG(振幅整合脑电) 并结合 原始EEG与实时的阻抗值来实现脑功能判读,通过对 趋势图上下边界的的电压值,及谱带宽度与下边界 波动性等进行分析,以便医护人员可随时对新生儿 脑活动的放电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做出准确 的判断及相应治疗。
无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V 下边界 <5μV 下边界波动有限
波带宽度增加(一般> 25μV)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 直) 细梳齿状波形 下边界黑带约在0μV至3-4μV 之间
爆发抑制相关概念
• 爆发抑制: (burst.suppression,BS):不连续的背景形式,间歇期电 压极低,间有高幅爆发,下边界无波动性,可用灰度识别区别不 连续正常电压。
最高振幅 (mcV)
25 to 50 (to 100)
25 to 50 (to 100)
25 to 30
20 to 30
20 to 30
15 to 25
17 to 35
15 to 25
Burst/h
>100 >100 >100 > 100 > 100 >100 > 100 > 100
The aEEG in preterms aEEG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Assessment in preterms 早产儿的评估
Short term monitoring 短时监测
Many details 诸多细节
Difficult interpretation 识别困难
© Karl F. Schett
aEEG与EEG之间的关联
正常aEEG与正常EEG—90%相关性 异常aEEG与严重异常EEG—100%相关性
惊厥活动—80%相关性
阳性似然比 阴性似然比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振幅整合脑电在预测患有HIE足月儿神经系统发育预后方面是有用的
敏感性----安全性,aEEG发现脑损伤(真阳性) 特异性----安全性,aEEG排除脑损伤(真阴性)
窒息患儿利用aEEG评估预后
• 足月窒息新生儿事后一小时内的正常aEEG图谱通常预示好的预后 • 足月窒息新生儿异常aEEG图谱预示预后不良:例如背景图像为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
• aEEG主要提供以下的临床信息:
(1)背景活动信息(总体的脑功能及预后情况); (2)背景活动的周期变化,相当于睡眠-觉醒周期(总体的脑功能及预后情况); (3)惊厥事件(新生儿大脑病变易导致惊厥或癫痫发作); (4)左右半脑功能情况的对称性 (新生儿脑损伤多为不对称发病)
发抑制或者等电位线 • 背景模式在事后24小时内恢复的婴儿,大约60%有一个较好的预
后,如果患儿有接受亚低温治疗,则这个时间窗延长为48小时 • 睡眠觉醒周期重现的时间需要被记录下来,并且对预后有预测价
值 • 窒息后惊厥活动的出现并伴有病理性背景活动,预示着不良预后
早产儿脑功能评价
早产儿正常背景图形分类参考
• EEG/aEEG对皮质放电可监控,但对基底节区病灶可能被忽视; • 爆发抑制中很难发现一次惊厥发作 • 重要的是看图形的整体趋势,而振幅相对是次要的;
伪差常见原因
✓ Movement 运动 ✓ Rhythmic padding 节律性的拍打 ✓ Muscle activity (EMG) 肌肉活动(EMG) ✓ ECG 心电干扰 ✓ Respiratory artifact (e.g. HFO) 呼吸干扰(高频通气) ✓ Edema and Hematoma 水肿和出血 ✓ Change in impedance / lost electrodes 阻抗改变/电极脱落 ✓ Short circuit in electrodes 电极短路、连桥
aEEG &EEG
aEEG / CFM 振幅整合脑电/脑功能监护
Available immediately 即刻可获得
Long term monitoring 长时监测
Less details 少的细节工作 pattern recognition 模式识别
konv. EEG 全脑EEG
Not always available 非即时可获得
不连续,正常电压 Discontinuous Normal Voltage(DNV)
没有睡眠/觉醒周期 上边界> 10 µVolts 下边界< 5 µVolts 谱带变异增大 (一般大于25 µV) 下边界变异性存在(下边界有波动)
不连续,正常电压
暴发抑制 Burst Suppression(BS)
Voltage Definition
(Al Naqeeb)
连续正常电压
正常 (Type 1)
不连续正常电压
中度异常(Type 2)
暴发抑制 连续低电压
等电位线
重度异常(Type 3) 重度异常(Type 3) 重度异常(Type 3)
下边界
(in μV) >5 <5 <5 <5 <5
上边界 (in μV)
正常aEEG的
不同胎龄背景图像变化
Thornberg & Th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实例
26+0 wGA 27+1 wGA 28+0 wGA 29+6 wGA
OBM特色功能
aEEG图形灰度增强显示
专利的CFMSight™功能(aEEG图形灰度增强显示) , 便于临床医生更好的解释图像和鉴别干扰
未应用CFMSight™ 图像显示正常
NicoletOne 脑电监护仪显示界面 aEEG图形无灰度识别增强显示功能
应用 CFMSight™功能后的灰度分级显示的 图像,清晰显示暴发抑制图像 ,提示可能 由心电图引起的人为干扰
背景活动图形智能分类
独家专利BPc背景活动分析软件(仅应用于OBM产品),能根所采集的aEEG背景活动图 形,依据5级分类标准,智能分类提示,为临床及时处理提供必要信息反馈。
train early to look at raw EEG to be effective in detecting artifacts
早期培训学习查看原始EEG,有助于有效的识别及检测伪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