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备的重要农产品。

2012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2 033万hm2(3.05亿亩),占农业种植总面积的12.45%;总产量突破7亿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51.89%,居世界第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4)。

另据海关总署统计,蔬菜已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和平衡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农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a,2014b)。

近年来,虽然中国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综合来看各种问题仍然广泛存在。

以商品化处理为例,在发达国家,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供应的蔬菜几乎100%为商品化处理后的产品,而在中国此比例不足25%(瞿廷广和王庆华,2007)。

中国蔬菜商品化规模及程度的不足直接导致蔬菜供应不具备从农产品自给形态向商品的基本转变,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中国没有统一的机构负责制定农产品的分等分级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林业部等多个部门都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而分等分级作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徐贞贞,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E-mail:xuzhenzhen@
*通讯作者:王敏,女,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及农业标准方面的研究,E-mail:wangmincaas@
收稿日期:2014-11-08;接受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8-01)目前在中国蔬菜流通、贸易及产地初加工环节并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及规范。

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蔬菜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标准进行梳理(标准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cn/),为蔬菜商品化、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1 中国蔬菜种植与产品标准构成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按照中国标准分类编号一级目录农业、林业类(B)、二级目录经济作物类(B30/39)所有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B31)目录中共收录相关标准1 243条,其中国内标准 1 217条,国际标准26条。

国内标准中:地方标准666条,占标准总数的54%;行业标准439项,包括农业行业标准(NY)311项、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80项、商业行业标准(SB)43项、林业行业标准(LY)4项及环保行业标准(HJ)1项,占标准总数的35%;国家标准(GB)91项,占标准总数的7%;其他国家标准21条,占标准总数的2%。

SN、LY及HJ均不含蔬菜分等分级相关标准,因此本文仅分析GB、NY与SB中涉及蔬菜分等分级的标准。

2 蔬菜分等分级国家标准
蔬菜种植与产品国家标准多为通则类产品,如GB/T 8854-1988《蔬菜名称(一)》、GB/T 8855-2008《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 20014.5-2013《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
分等分级作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中国蔬菜产地初加工及流通、贸易中并未
被给予应有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中国蔬菜初加工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的系统梳理、统计和分析,提出
蔬菜商品化、标准化建议及对策。

中国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分析
徐贞贞 王 敏* 毛雪飞 郭林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5 —
点与符合性规范》等。

唯一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通则类标准GB/T 30763-2014《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归类于农业、林业类(B)的经济作物类(B00/09)农业、林业综合下的标准化、质量管理(B00)目录。

3 蔬菜分等分级农业行业标准
3.1 基本情况
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进一步筛选得到蔬菜相关标准共246条,含农业行业标准191项,其中专项等级规格标准31项。

另以“等级规格”为关键词检索共得到57项专项等级规格标准,其中通则1项、蔬菜32项、水果9项,花卉6项、畜产4项、粮油3项、其他类2项,关键词检索所得NY/T 1061-2006《香菇等级标准》收录于B39其他经济作物目录下。

3.2 类型构成
NY/T 1741-2009《蔬菜名称及计算机编码》根据蔬菜种植和生产具体情况,将中国蔬菜分为15大类(不含其他类)231种,其中13大类32种蔬菜已制定分等分级标准,相对较为小众的芽菜类与野菜类尚无分等分级标准(表1)。

萝卜类(0.17亿t)、豆类(0.16亿t)。

目前,上述各大类蔬菜对应等级规格标准均已建立,如NY/T 940-2006《番茄等级规格》、NY/T 1587-2008《黄瓜等级规格》、NY/T 943-2006《大白菜等级规格》、NY/T 1586-2008《结球甘蓝等级规格》、NY/T 1894-2010《茄子等级规格》、NY/T 1584-2008《洋葱等级规格》、NY/T 1791-2009《大蒜等级规格》、NY/T 1985-2011《菠菜等级规格》、NY/T 1837-2010《西葫芦等级规格》、NY/T 1588-2008《苦瓜等级规格》、NY/T 1983-2011《胡萝卜等级规格》、NY/T 1062-2006《菜豆等级规格》、NY/T 1063-2006《荷兰豆等级规格》。

其中萝卜仅涉及胡萝卜,而对四季萝卜这一中国典型大宗蔬菜并未建立等级规格标准。

4 蔬菜分等分级商业行业标准
4.1 基本情况
246条蔬菜相关标准中商业行业标准29项,其中专项等级标准3项,分别为SB/T 10450-2007 《胡萝卜购销等级要求》、SB/T 10451-2007《苦瓜购销等级要求》和SB/T 10452-2007《长辣椒购销等级要求》;同时,17项蔬菜流通规范中也涉及商品分级的内容。

4.2 类型构成
SB/T 10029-2012《新鲜蔬菜分类与代码》根据蔬菜流通具体情况,将中国蔬菜分为14大类(含其他类)208种。

与NY/T 1741-2009相比,其将白菜类、甘蓝类和芥菜类合并为白菜类。

其中10大类共20项商业行业标准含有分等分级内容(表 2),且马铃薯分别制定了鲜食用(SB/T 10577-2010《鲜食马铃薯流通规范》)和加工用(SB/T 10968-2013《加工用马铃薯流通规范》)的流通规范。

4.3 品种构成
20项商业行业标准涉及的蔬菜种类有芹菜(SB/T 10714-2012《芹菜流通规范》)、大白菜 (SB/T 10879-2012《大白菜流通规范》)、胡萝卜(SB/T 10450-2007《胡萝卜购销等级要求》)、萝卜(SB/T 10880-2012《萝卜流通规范》)、豇豆 (SB/T 10575-2010《豇豆流通规范》)、苦瓜 (SB/T 10451-2007《苦瓜购销等级要求》)、冬瓜(SB/T 10576-2010《冬瓜流通规范》)、南瓜 (SB/T 10881-2012《南瓜流通规范》)、佛手瓜
表1 中国蔬菜分等分级农业行业标准类型构成
序号蔬菜类型蔬菜种类分级标准数目1根菜类131
2白菜类62
3甘蓝类92
4芥菜类31
5茄果类93
6豆类122
7瓜类204
8葱蒜类144
9叶菜类524
10薯芋类123
11水生蔬菜111
12多年生蔬菜201
13芽菜类120
14野菜类130
15食用菌254
3.3 品种构成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4)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蔬菜中产量较大的10种蔬菜依次为:番茄(0.50亿t)、黄瓜(0.48亿t)、白菜甘蓝 类(0.33亿t)、茄子(0.29亿t)、洋葱(干,0.23亿t)、大蒜(0.20亿t)、菠菜(0.19亿t)、瓜类(0.18亿t)、— 6 —
(SB/T 10883-2012《佛手瓜流通规范》)、辣椒(SB/T 10452-2007《长辣椒购销等级要求》, SB/T 10573-2010《青椒流通规范》)、马铃薯 (SB/T 10577-2010《鲜食马铃薯流通规范》, SB/T 10968-2013《加工用马铃薯流通规范》)、芦笋(SB/T 10966-2013《芦笋流通规范》)和莲藕 (SB/T 10893-2012《预包装鲜食莲藕流通规范》)等13种,此外还有针对瓜类蔬菜(SB/T 11029-2013《瓜类蔬菜流通规范》)和块茎类蔬菜 (SB/T 11031-2013《块茎类蔬菜流通规范》)的流通技术规范各1项,并有预包装蔬菜(SB/T 10889-2012《预包装蔬菜流通规范》)的流通技术规范1项。

与农业行业等级规格标准相比,商业行业等级规格标准更侧重于流通大宗蔬菜品种。

5 现状与建议
从NY及SB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可以看出,农业部和商务部分别在2006~2011年及2010~2013年间制定了一批蔬菜分等分级标准,且农业部在2012年颁布NY/T 2113-2012《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编写通则》,201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T 30763-2014《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将农产品质量分级工作提到了全新的高度。

分等分级标准化是实现蔬菜优质优价、保护菜农利益的技术依据,是满足消费多样化和层次性要求、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引导蔬菜生产、规范市场流通、提高中国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中国推行、规范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

5.1 提高重视程度,对“三品一标”优质蔬菜产品引导推行分等分级工作进行示范应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flfg/2006-04/30/content_271633.htm)明确规定,经过包装或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原则上要求标明产品质量等级。

然而,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蔬菜分等分级标准符合性认证或检查制度,蔬菜生产企业对产品等级规格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以自我声明为主,缺少第三方的检查和监督。

应着手研究建立优质蔬菜质量认证制度,可优先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 govpublic/FZJHS/201402/t20140224_3794896.htm)内的“三品一标”类产品为重点,以2012年国家重点建设的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http://www.moa. /zwllm/tzgg/tz/201202/t20120222_2487077.htm)为试点,推进蔬菜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采取质量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等级标识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将做出质量等级声明的企业纳入优质认证管理范围,并在获证企业中推广产品质量等级标识的使用,充分调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作用。

5.2 建立等级规格符合性检查制度,加强对蔬菜等级规格声明的检查,加强监管力度
在蔬菜等级规格标准推广实施和宣传培训方面,应注重政策支持,在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中列出专项经费,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建立、完善技术服务和信息引导体系,调动农户实施蔬菜等级规格标准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各类优惠和奖励政策,建立分等分级蔬菜与优质高端市场的优先对接渠道,鼓励企业提高上市蔬菜的等级规格标准化程度。

确保产品等级声明符合标准要求,保障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促进公平交易。

中国是蔬菜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并非质量强国,甚至因质量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屡屡受挫,国内市场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缺少质量分级等商品化处理是影响中国蔬菜及其初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等分级是蔬菜商品化处理的核心环节,对蔬菜增值减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应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尽快完善分等
表2 中国蔬菜分等分级商业行业标准类型构成
序号蔬菜类型蔬菜种类分级标准数目
1绿叶菜类301
2白菜类171
3根菜类182
4豆类161
5瓜类144
6葱蒜类123
7茄果类72
8薯芋类152
9多年生蔬菜91
10水生蔬菜101
11芽菜类140
12野生蔬菜150
13食用菌类280
14其他类30
— 7 —
孙占刚,男,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副秘书长,E-mail:zgsun12@
收稿日期:2014-11-25;接受日期:2015-03-23
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蔬菜生产、经营的农民为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而自愿组建的一种合作组织,并以其成员为服务对象,提供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能较好的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种植的规模化、生产的标准化、销售的品牌化以及经营的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笔者对上海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主要经营模式,以及产销对接情况进行
了调研,并对产销对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上海市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807家,蔬菜栽培面积2.0万hm 2(29.8万亩),占上海市蔬菜生产总面积(包括季节种植面积)4.5万hm 2(66.8万亩)的44.6%。

合作社蔬菜总产量136.7万t,占上海市蔬菜总上市量(336.0万t)的40.7%。

合作社总社员数8.25万人,占上海市总务农劳动力(22.4万人)的36.8%。

其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733家,以运销服务为主的合作社26家,纯种植的
上海市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807家,其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有733家,为主要经营模式。

产销对接模式多样,除传统的“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批对接”、“农标对接”以外,还发展了农家乐、电子商务,以及在标准化菜场设立无人售菜点等新兴销售模式。

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销对接,可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经营效益10%~20%。

上海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
对接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孙占刚 庄奇佳 曹栩滢
(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上海200030)
分级标准体系,并由农业部和商务部指定专门管理机构进行试点推广,结合现有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和推广工作,逐步推进蔬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的具体实施,有序推动蔬菜分等分级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提高中国蔬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行业水平。

参考文献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4.FAOSTAT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数据库./home/index.html.
瞿廷广,王庆华.2007.论果蔬产后处理产业化发展策略.中国果
菜,(6):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National Dat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数据库./workspace/index?m=hgn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a.2013.12进口重点商品量值.中
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快报,/publish/portal0/tab49667/info691898.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4b.2013.12出口重点商品量值.中
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快报,/publish/portal0/tab49667/info691897.htm.
— 8 —
中国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分析
作者:徐贞贞, 王敏, 毛雪飞, 郭林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刊名:
中国蔬菜
英文刊名:China Vegetables
年,卷(期):2015(5)
1.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STAT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数据库 2014
2.瞿廷广;王庆华论果蔬产后处理产业化发展策略 200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Dat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数据库 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3,12进口重点商品量值 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3,12出口重点商品量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快报 2014
引用本文格式:徐贞贞.王敏.毛雪飞.郭林宇中国蔬菜分等分级标准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蔬菜 20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