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医学

自主神经医学自主神经医学是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门学科,它探究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套自动调节系统,负责自主地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平衡。
自主神经医学的应用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自主神经医学的研究前沿和应用进展。
首先,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解剖、电生理学和成像学。
通过利用现代神经科学技术,研究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例如,利用脑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自主神经系统在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变化,揭示了自主神经系统与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此外,电生理学研究揭示了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电活动特征,为神经医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
例如,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的活动增加,可以引起血压上升和心跳增快等生理反应。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也参与了调节消化、呼吸和泌尿等生理过程。
对于这些生理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机体的正常生理机制,也有助于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再次,从医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自主神经系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自律神经失调等。
因此,对自主神经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还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和控制心律失常。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自主神经调节疗法和神经反射疗法,也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影响人的情绪和焦虑水平。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控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控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控制各器官、组织和系统活动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共同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控。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心血管活动,包括心率、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等,以维持心血管功能的平衡和稳定。
一、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控交感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作用。
交感神经通过以下方式对心血管产生作用:1. 增加心率: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能受体,促使心脏起搏细胞产生更快的动作电位,增加心律和心率。
2. 增加心肌收缩力: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能受体,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
3. 收缩血管:交感神经通过刺激血管的α1肾上腺能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收缩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4. 扩张冠状动脉: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冠状动脉的β2肾上腺能受体,使冠状动脉平滑肌松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证心肌供血。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控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副交感神经通过以下方式对心血管产生作用:1. 减慢心率:副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心脏的M2胆碱能受体,抑制心脏起搏细胞的电活动,降低心率。
2. 缩短房室传导时间:副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心脏的M2胆碱能受体,减慢房室结传导,使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变短。
3. 扩张血管:副交感神经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上的M3胆碱能受体,释放一氧化氮,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总结起来,交感神经系统主要对心脏产生兴奋作用,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同时引起血管扩张。
这两个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平衡,确保血液供应的需求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并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其他调节因素的影响,如体液和体温的变化、荷尔蒙的释放等。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自主神经系统概念(一)定义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二)交感神经1. 结构与分布-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段至腰段的侧角。
其神经纤维由中枢发出后,经神经节换元,然后到达效应器。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
例如,在心脏中,交感神经纤维可支配心肌细胞。
2. 功能特点-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发挥主要作用。
例如,当人面临危险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等生理反应。
这有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如提高机体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为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做好准备。
(三)副交感神经1. 结构与分布-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骶段。
其神经纤维同样经过神经节换元到达效应器。
-副交感神经也广泛分布于内脏器官,如在胃肠道,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平滑肌和腺体等结构。
2. 功能特点-在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发挥主要作用。
它的功能往往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
例如,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增强、瞳孔缩小等,有助于机体进行消化、吸收等生理过程,维持身体的平静状态,即“休息和消化”功能。
(四)自主神经系统的意义1.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使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例如,通过调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 协调内脏器官活动-确保不同内脏器官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
比如,在消化过程中,副交感神经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同时也会协调肝脏、胰腺等器官的功能,使消化过程顺利进行。
二、。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
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因此,兰列(J.N.Langley1905)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另外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目录1简介2分类综述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中枢部分3功能特点不受意志控制双重支配颉颃作用紧张性效应应急反应递质均为乙酰胆碱调节中枢4系统生理5情绪调控6化学传递7紊乱8治疗9与胆石症的关系简介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自主神经系统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它们的中枢部也在脑和脊髓内,周围部包括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和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别构成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1]。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自主神经系统成为又名植物神经组织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留学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积累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科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两个系统分会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自主神经处长系统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
2分类综述包括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两个系统,通常,一个器官都分布有两系统的神经纤维,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双重的神经支配,同时,这两个神经系统对一个器官的作用,多数是相互拮抗的。
这两个系统末梢径路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来的神经纤维,在到达终末器官时都更换一次神经元。
最初的纤维即节前纤维是有髓的,它在中途终止于神经节或神经丛,和这里的神经细胞形成突触,重新发出无髓的节后神经纤维,到达效应器。
自主神经系统

二、副交感神经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一)中枢部: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S4)
器官旁节 (二)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内节
副 交 感 神 经 的 低 级 中 枢
脑 干 副 交 感 神 经 核
器 官 旁 节
骶 副 交 感 核
器 官 内 节
副 交 感 神 经 节
1.脑部副交感神经
(1)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 节前纤维,来自中脑的动 眼神经副核,在睫状神经节 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
第 六 章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基本概况
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和控制内脏、心血管 和腺体的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神 经系统。 脑 自 主 神 经 系 统
中枢部
脊髓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周围部
内脏感觉神经
第一节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是指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 泌的神经,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一样,都受大脑皮质和皮
图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也有3种去向: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 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 ②攀附动脉形成神经丛,随动脉的分支而分布。 如椎前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均是如此。
③由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 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4.交感神经的分布
(1)由全部交感干神经节发 出的节后纤维分别经灰交通支返 回到31对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 到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 汗腺和立毛肌。 (2) T1-2节段侧角细胞发 出的一部分纤维,在交感干内上 升至颈上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 后纤维随颈内、外动脉的分支分 布到头面部的平滑肌和腺体,如 瞳孔开大肌、泪腺、唾液腺以及 血管等。 如颈交感干受损,可出现Horner综合征,表现为患侧 瞳孔缩小、睑裂变小、面部潮红和无汗等。
自主神经系统 PPT

瞳孔及视觉适应,排尿,睡眠与觉醒,认知功能,性功能及痛觉
内脏感觉及其反应性
呼吸运动受“随意”和“自主”双重控制
自主神经系统(ANS)分类
交感神经系统(SNS) ANS 副交感神经系统(PSNS)
ANS亚系统1.
1.ANS亚系统:既非肾上腺系统也非胆碱能神经元群,其递质为NO, 主要存在于肠道和肺脏。
乙酰胆碱的受体
阿托品
乙 烟碱受体
M1,M2,M3
酰 (N受体)
M1:存在于CNS,ANS的神经节、胃壁Cell
胆 碱 受
广泛存在于SNS、PSNS
毒蕈碱受体
M2:存在于心脏和突触前部位 M3:存在于平滑肌、血管内膜、外分泌腺
体
(M受体) M4
长托宁
广泛存在于PSNS
M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1,M3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1:存在于突触后膜,激动后
分泌、胃肠运动加强、心脏抑制、支气 管平滑肌收缩。 2.骶髓部分:功能上支配结肠、直肠和膀 胱的运动、抑制括约肌和使生殖器血管 扩张。
ANS的递质和受体
❖ 乙酰胆碱:所有SNS、PSNS的节前和PSNS节后神经 纤维,以及少数SNS的节后纤维释放
❖ 去腺甲肾上素:SNS节后神经纤维 ❖ 多巴胺:中枢神经系统、肾脏 ❖ 嘌呤、NO:某些肠道神经 ❖ 神经肽:结肠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PPT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中枢NS.:脑、脊髓
神
经
脑神经(12对)
系
统
周围NS.
脊神经(31对) 传入神经
内脏神经
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拮抗药
1.抗胆碱药 (1)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2)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胺) (3)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2.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3.抗肾上腺素药
(1)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2)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 内在活性较强的β受体阻断药(心得静) (5)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利血平)
2.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椎旁节) 和脊柱前方(椎前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器官旁 节)或器官壁内(器官内节)。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交感神经长, 而其节后纤维则较短。
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 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 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所以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较广泛,而副 交感神经的作用则较局限。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 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 上不受意志的控制。(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 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 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近,有的神经节就在效应器官壁内, 因此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灰质 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则位于脑干脑神经副交感核和 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概述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地功能特点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皮肤血管以与分布于 唾液腺,外生殖器地血管均收缩,胆 囊收缩,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 张(Ach能)
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 血管(如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 等)舒张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
消化
辅助检查
温度计摄像仪拍摄地照片 上方为雷诺病病地手,下方为正常地手。 红色代表 热信号,绿色代表无热能
诊断标准
Ø 发作由寒冷或情感刺激诱发 Ø 双侧受累 Ø 一般无坏疽,即使仅限于指尖皮肤 Ø 无其它引起血管痉挛发作疾病地证据 Ø 病史2年以上
鉴别诊断
特点
起病 性别 严重程度 组织坏死 分布
甲皱毛细血管 病因
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 分泌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 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概述
概述
颅部副交感神经分布情况
枢部
脑动眼神经 副核 脑桥上泌涎核
延髓下泌涎核
延髓迷走神经 背核
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
经面神经地 岩大 神经
经舌咽神经 地鼓室神经 至鼓室丛再 经岩小神经 经迷走神经 地分支
发颜色变化 握拳试验:两手握拳90秒后,于弯曲状态松开手指,部分
患者可出现发作时地颜色改变 将全身暴露于寒冷环境,同时将手浸于10-150C水,发作
地阳性率更高
辅助检查
Ø 血管无创性检查:测定寒冷刺激时手指收缩压 Ø 指动脉造影:了解血管痉挛与痉挛缓解情况。造影可以
显示动脉管腔变小,严重者可见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 ,偶见动脉闭塞 Ø 其它:如微循环检查,血沉,如异常则支持继发性雷诺现 象
(整理)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三、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一)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是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的发源地,它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最低级中枢。
通过脊髓能完成一些最基本的内脏反射,但反射活动的调节是初级的,其调节能力差,并不能适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例如,脊髓高位横断的患者,由平卧位到直立位时,会感到头晕。
这是因为脊髓的交感中枢虽能完成血管张力反射,保持一定的外周阻力,但对心血管活动不能进行精细的调节,不能调节体位变动时的血压变化。
此外,基本的排尿、排便反射虽能进行,但往往不能排空,更不能有意识控制。
由此可见,在整体内,脊髓的自主性神经功能是在上位脑高级中枢调节下完成的。
表10-4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器官心跳加快加强心跳减慢,心房肌收缩减弱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及分布于唾液部分血管(如软脑膜动脉和外生殖器的血腺和外生殖器的血管均收缩,脾脏收缩,管等)舒张肌肉血管可收缩(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呼吸器官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促进粘膜腺分泌消化器官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道运动和胆囊活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动,促进括约肌收缩进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泌尿生殖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
促进子宫收缩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器官(妊娠子宫)或舒张(未孕子宫)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上眼睑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分泌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胆碱能)代谢促进糖原分解、脂肪动员,促进肾上腺髓质促进胰岛素分泌分泌(二) 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低位脑干是很多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部位,特别是脑干的延髓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延髓网状结构中存在许多与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等内脏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其下行纤维支配脊髓,调节脊髓的自主神经功能。
此外研究表明,延髓内还存在整合心血管活动的关键部位,因此,许多基本生命现象的反射性调节和自主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多在延髓内进行。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内脏运动神经离开中枢后,需在自主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再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官。
自主神经节内的这个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称节后神经纤维;而其前一级神经元则称节前神经元,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称节前神经纤维。
直接支配内脏器官的是自主神经的节后纤维,但也有例外,如肾上腺髓质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直接支配。
一根交感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副交感神经则不同。
例如,猫颈上神经节内的交感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为1:11-17,睫状神经节内的副交感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为1:2。
因此刺激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反应比较弥散;刺激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反应比较局限。
人体大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但少数内脏器官接收交感神经的单一支配,如竖毛肌、汗腺、肾上腺髓质、大多数的血管平滑肌等。
交感神经的分布要比副交感神经广泛。
图9-12 自主神经系统分布示意图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细胞体所在位置称自主神经的低级中枢。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段(T1-L3)的灰质侧角;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段(S2-S4)的副交感神经核。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如(表9-4)。
表9-4 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系统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腹腔内脏、皮肤血管显著收缩,外生殖器、唾液腺的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则收缩(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弱少数血管舒张,如外生殖器血管呼吸系统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促进呼吸道粘膜腺体分泌消化系统促使胃、肠、胆囊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促使唾液腺分泌粘稠的唾液促进胃、肠、胆囊平滑肌收缩,促使括约肌舒张,促进唾液分泌稀薄唾液,促使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增多泌尿生殖系统促进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引起未孕子宫平滑肌舒张,已孕子宫平滑肌则收缩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促进排尿眼促进虹膜辐射状肌收缩,瞳孔开大促使虹膜环状肌收缩,瞳孔缩小,使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分泌皮肤汗腺分泌,竖毛肌收缩内分泌腺和新陈代谢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自主神经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征:1.大部分内脏器官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且支配同一器官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自主神经系统

α波阻断 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二)皮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感觉系统或与感觉系统有关的任何结构受到刺 激时,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电位变化。
皮质诱发电位
主反应;对应投射区特异性投射 次反应(后发放)非特异性投射
主反应
次反应
后发放
刺激家兔腓总神经引起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脊髓感觉传导功能 ➢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结构特点 1.神经元数量多,联系复杂; 2.皮层分6层; 3.大脑皮层功能单位—“感觉柱(sensory column)” (由6层细胞纵行排列而成) 感觉柱: 特点:①同一柱中神经元功能相同; ②同一柱中联系环路只通过柱中几个神经元接替即可; ③同一柱中是传入、传出整合信息的处理单位; ④一柱兴奋,相邻柱抑制(兴奋-抑制镶嵌模式)。
三、学习与记忆
非联合型 (一)学习的类型:
联合型
习惯化(habituation) 敏感化(sensitization)
1. 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2.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1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2)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
二、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产生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脑电觉醒-----Ach (脑干网状结构),NE(蓝斑) ➢行为觉醒-----Dopamine(中脑黑质)
Ascending Arousal Pathways: Lesions Promote Sleep or even Coma
自主神经系统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是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
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因此,兰列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另外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的作用如下:①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双重支配。
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却具有抑制作用。
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②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关慢,说明心交感神经也有紧张性冲动传出。
又如,切断支配虹膜的副交感神经,则瞳孔散大;切断其交感神经,则瞳孔缩小,也说明自主神经的活动具有紧张性;③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活动时,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运动机体能适应环境的急聚变化。
在剧烈肌肉运动、窒息、失血或冷冻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率加速、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液贮存库排出血液以增加循环轿量、红细胞计数增加、支气管扩张、胆糖原分解加速以及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所造成的。
所以,交感神经系统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变;④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整个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例如,心脏活动的抑制,瞳孔缩小避免强光的进入,消化道功能增强以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给等,这些都是副交感神经积蓄能量和保护机体的例子⑤自主神经引起不应期离散度的增加为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创造了平台,可能为自主神经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⑥自主神经对房颤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提示自主神经在房颤的驱动和维持过程中发挥很不容忽视的作用;⑦自主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自主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x
自主神经系统(ANS):自主神经系统是指一系列感受器和控制机构,它们相互紧密地相互作用,以调节心脏率、呼吸率、血压和身体温度,从而维持及保持体温、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并保护人体免受环境因素的危害。
自主神经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自律神经系统(ANS)。
SNS由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主交感神经系统组成,它们分别由抑制性神经元和激活性神经元组成,它们在体内结合调控呼吸率、心脏率、肠胃活动以及血压等肌肉和器官的活动。
ANS包括了心血管系统和肠胃系统。
它们可以调节体内的温度、湿度、血压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免受刺激的损伤。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位置与外形内部结构功能走行分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支分布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形态结构、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有:(1)支配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到效应器涉及的神经元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到效应器之前,必须在自主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必须经过两个神经元(除肾上腺髓质外,不需要交换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称为节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为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自主神经节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与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3)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常形成神经丛,再分支至效应器.(4)躯体运动神经一般是较粗的有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是较细的薄髓纤维(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5)躯体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一般受意志控制为随意性,而内脏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通常不受意志所控制,为非随意性。
(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中枢部即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侧角(T1一L3节段)内,也即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自侧角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发出的前纤维经前传出进入交感干。
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神经节、交感干、神经和神经丛等。
1.交感神经节和交感干交感神经节按所在部位不同,又可分为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两种。
(1)椎旁神经节即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故称椎旁神经节或椎旁节。
它借节间支连成交感于(sympathetic trunk)。
交感干左右两条,上自颅底,下达尾骨,在尾骨前面两干合并于奇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两侧各有20-24个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主要由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含多极神经元。
胞体大小不等。
节间支为交感干神经节之间上、下行联系的神经纤维。
(2)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主要脏支的根部,故称椎前神经节或椎前节。
椎前节包括:①腹腔神经节,位于腹腔动脉根部两旁腹腔丛内;②主动脉肾神经节,位于两侧肾动脉起始点上方.有时与腹腔神经节融合;③肠系膜上神经节,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附近;④肠系膜下神经节.位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点附近,多为分散的小神经节。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hranches)每一个交感于神经节有交通支连于相应的脊神经。
交通支分为白交通史和灰交通支两种白交通支主要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因髓鞘折光发亮,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仅存在于脊髓T1-L3节段的侧角内所以白交通支也只见于T1-L3各脊神经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灰交通支主要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为无髓鞘,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
自交感干神经节至相应的脊神经,每一对脊神经均有灰交通支。
2.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⑴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侧角(中间带外侧核),发出的节前纤维经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支和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3种去向:①终止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②进入交感干后上升或下降,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并交还神经元;③穿经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交还神经元。
⑵ 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或椎前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也有三种去向:①发自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血管的收缩)、汗腺(汗腺的分泌)和立毛肌(立毛肌收缩)等。
31对脊神经与交感干神经节均有灰交通支相联系;②攀附动脉走形并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外动脉丛和腹腔丛、腹主动脉丛等,随同名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③由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直接或通过神经丛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如心支、肺支等。
交感干全貌交感干与自主神经丛4.交感干的分部及交感神经分布(1)颈部颈部交感干位于颈血管鞘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
每侧有3-4个交感干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中、下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最大,呈梭形,位于C2、3横突前方,颈内动脉后方。
颈中神经节最小,可缺如,位于C6横突处。
颈下神经节位于C7处,椎动脉起始部后方,常与T1 神经节合并成颈胸神经节(cervicothoracic ganglion)或称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
颈部交感干发出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神经,并随颈神经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②发出分支至邻近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皮肤、腺体以及瞳孔开大肌等;③直接发出咽支与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的咽支共同构成咽丛至咽壁;④自颈交感干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直接下行入胸腔参加心丛至心。
(2)胸部胸部交感干位于肋头的前方,每侧有10-12个交感干神经节。
胸部交感干发出的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12对胸神经,并随胸神经分布至胸腹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②自T1-5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支参加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和心丛等,至相应器官③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T5或T6-9。
胸交感干神经节,由穿过这些神经节(未换元)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穿经膈脚,终于腹腔神经节换元;④内脏小神经(lesser splanchnic nerve)起自 T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也由穿过这些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行穿经膈脚,终于主动脉肾神经节或肠系膜上神经节换元。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等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腰部腰部交感干位于腰椎体前外侧与腰大肌内侧缘之间,每侧有4-5个交感于神经节。
腰部交感干发出的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并随腰神经分布至下腹部以及下肢血管、皮肤、汗腺和立毛肌等;②腰内脏神经(lumbar splanchnic nerve)起自 L1-5腰交感干神经节,由穿经这些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终于肠系膜下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③发出分支伴随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至下肢血管和皮肤当下肢血管痉挛时,可手术切除腰交感干以获得缓解。
(4)盆部(骶、尾部)骶部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每侧有2-3个交感干神经节,尾部交感干两侧合并为奇神经节,位于尾骨前面。
盆部交感干发出分支有:①经灰交通支连于骶、尾神经,并随骶、尾神经分布至会阴部以及下肢的血管、皮肤、汗腺和立毛肌;②发出分支加入盆丛,伴随髂内动脉至盆腔脏器。
综上所述,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均有一定规律。
人体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简表(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的中枢部(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副交感核和脊髓骶副主感核(S2-S4节段),为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周围部包括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
副交感神经节,有位于所支配器官附近的器官旁(神经)节和位于器官壁内的器官内(神经)节两种,它们为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自这些神经节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
位于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计有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等,而位于其他部位的副交感神经节则很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例如位于心丛、肺丛和盆丛内的神经节以及位于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
副交感神经按中枢部和周围部不同可分为两部:颅部和骶部副交感神经。
1.颅部副交感神经其中枢部位于脑干副交感核,节前纤维分别行于Ⅲ、Ⅶ、IX、X对脑神经内,其周围部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后节后纤维随脑神经分布至相应器官。
颅部副交感神经分布情况神经背核旁节或器官内(结肠左曲以上消化2.骶部副交感神经其中枢部位于脊髓S2-S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节前纤维随骶神经(S2-4)前根出骶前孔,又从骶神经前支分出组成盆内脏神经(pelvic splanchnic nerve)加入直肠两侧的盆丛,再随盆丛的分支走行。
到周围部盆部脏器的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的副交感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盆部脏器、外生殖器和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
盆部自主神经丛(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是内脏运动神经,它们共同支配一个器官,形成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作用,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和功能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不同。
此外,尚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末梢所产生的化学递质不同等。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的区别(四)自主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常互相交织构成自主神经丛(内脏神经丛或植物性神经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