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禅茶茶即是禅,禅亦为茶,喝茶的三大境界
禅茶茶即是禅,禅亦为茶,喝茶的三大境界一壶茗茶道禅味· 半曲禅乐养性灵茶道禅悟书香音乐碧云深(马常胜)来自茶香禅乐00:0004:34▲点击绿色音频聆听美好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 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
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
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
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
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
喝茶的朋友难免会听到“禅茶一味”这句话。
那么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茶史上有一个“和尚家风“ 的说法,就是把佛家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
正是在这种背量下,“茶禅一味”之说应运而生。
其意即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品茶成了参禅的前奏,参禅又成了品茶的目的,
二位一体,水乳交融。
这一禅林法语,又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语”有着内在的联系。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
禅宗常讲的“平常心”,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
禅宗讲的“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
后来,禅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困,还可以引导人进入空灵虚境。
“茶禅一味”的省悟方法,还传到了日本,并使日本人谙熟其中真味。
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日僧荣西来华,返日本后便将中国禅寺的饮茶方法传给日本僧人,并著《吃茶养生记》。
他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
日僧珠光(公元1502年谢世)来华,就学于著名的克勤禅师。
珠光学成回国,不断弘扬禅茶文化,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之祖”。
总之,“茶禅-味” 源于悠长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其真髓是茶与禅的相通,都重在清远、中和、幽静的意境,饮茶有助于参禅时的冥思、省悟,并让人体味出澄心静虑和超凡脱俗的意蕴。
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作者:吴言生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7年第11期茶道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后,随着禅宗的发展,茶道也随之兴盛。
日本茶道史上关于茶道精神有非常著名的四个字:“和”“敬”“清”“寂”。
首先来讲“和”。
在泡功夫茶的器具里面,有一个公道杯。
把茶水沏好之后,先倒进公道杯里面,再用公道杯来分给每一个人。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直接从茶壶倒进每个人的茶杯里,第一杯茶因为时间短,没什么味道,越到后面茶味就越浓,到最后一杯,味道一定是苦的。
同样一壶茶,如果不用公道杯来均匀,那么每个人喝的茶的味道就不一样,这样就失去了公道。
所以茶道中的公道杯,体现了“和”这样一种精神。
禅学的修行,就是为了达到“和”的境界。
禅学认为,人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是因为无明,也就是痴迷糊涂。
烦恼的生起,是因为有各种对立的观念在人的心里面斗争。
这就是不和谐。
通过禅的修炼,超越对立的观念,我们就可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即大彻大悟的境界。
第二是“敬”。
在茶道里面,不但对人尊敬,对泡茶的器具也是非常尊敬的。
古时候的杯子有正面和反面。
做茶的人在洗茶具的时候一定要把正面朝上,表示对器具的尊敬之心。
洗好了之后,会双手捧杯把茶呈给客人,这时茶杯的正面一定要对着客人。
客人拿到茶之后,要首先把正面转过来对着主人,然后道谢,在这之后再把茶杯转过来,正面对着自己,这时候才把这杯茶喝下去。
繁复而熟练的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
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含的那些人生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时光来领悟。
第三是“清”。
饮茶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也要非常清净。
所以古代的饮茶高手特别讲究饮茶的水质。
苏东坡有次出差公干,做宰相的王安石托他带一罐三峡中峡的水回来。
但是苏东坡把这事给忘了。
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船已经到了下峡了。
他就干脆取一罐下峡的水。
王安石看到苏东坡带了水回来,马上拿出最好的茶来招待他。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
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
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有句话说:“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
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
因此可以这么说,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态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净化修行者的身心。
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禅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及实相的路径。
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正道。
1,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就是正见,反之为邪见。
世俗生活中的正见是指一些正确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善良的心肠,理性恪守的情操,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而产生的一种分辨体系,有一定的相对性。
出世间的正见指依教义保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
但根本上讲,出世间正见则只有在明心见性后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只有通过修习正确的禅定及放下一切杂念与染著后才能生起。
2,正思维: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所以正思维又称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三业的行为。
比如脑海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都是正思维的表现。
出世间的正思维则指依佛学义理作想作观,利于我们断惑证真。
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
3,正语:不撒谎,不花言巧语,不搬弄是非,不发表引起两者间的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不粗恶口骂人,不苛刻、酷毒之讽刺,不作无意义之空谈。
中国茶道四大境界
中国茶道四大境界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和哲学。
茶道中有着许多精妙的境界,体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与理解。
在中国茶道中,有四个重要的境界,被誉为中国茶道的四大境界。
第一境界:品茗静心品茗静心是茶道中最为基础与重要的境界。
它要求我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将心静下来,专注于茶叶的香气、烟雾、色泽以及口感等。
只有当我们洗净尘埃,宁静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茶叶的美妙。
品茗静心不仅是对茶叶的尊重,更是对于自己内心的一种拂去杂念的修行。
在品茗静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一个静谧的环境,让茶香与心灵相融合。
这种沉浸在茶香之中的感受,使我们逐渐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一份宁静与平和。
第二境界:尊享雅趣尊享雅趣是中国茶道的又一重要境界。
它强调了人们在享受茶道艺术时的雅致和品味。
茶道追求古典的、宁静的氛围,注重仪式感和共享的乐趣。
在茶室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古老的传统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品味到茶道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尊享雅趣要求我们将一杯茶品的更为悠然自得,将茶道的细腻品味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无论是与朋友共饮一杯清茶,还是独自一人静坐品味,都能从中找到一份与众不同的美感与快乐。
第三境界:艺术表达茶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
茶道的艺术表达境界包括了煮茶、品茶、赏茶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煮茶过程中的水火调节、茶具的使用技巧,还是在品茶的过程中的细腻味觉辨别能力,都能展现茶道艺术的魅力。
艺术表达要求我们在茶道的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呈现,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不仅要注意茶叶的选择和烹饪技巧,还要在茶具的摆设和仪式感上注重细节。
只有如此,才能将茶道艺术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境界:禅意体悟禅意体悟是中国茶道最高境界,也是茶道中的核心所在。
禅意体悟是通过茶道的修炼,使我们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禅茶一味:茶道与禅道里的“和、敬、清、寂”
禅茶一味:茶道与禅道里的“和、敬、清、寂”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道与禅道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
“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
在现代语境中,茶道与禅道的真谛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茶道与禅道的历史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茶的文献记载。
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杨雄,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茶。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客人来到,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
根据《茶经》的记载,寺院里的僧人在两晋的时候,就开始用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的礼仪。
如昙济和尚就经常以茶待客。
佛教徒以茶资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坐禅修行。
佛教徒“过午不食”,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
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使它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
古人认为茶有“三德”:一是驱睡魔,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各种欲望。
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中国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
禅宗在初唐时期开始兴盛,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推崇饮茶的风气更加普及。
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此后,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
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
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唐代赵州大师三称“吃茶去”,使得“吃茶去”成为禅林的经典公案。
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关于茶的著作。
与陆羽交好的皎然和尚,在《饮茶歌》里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
可以说,《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皎然则赋予了“茶道”的名称。
茶道三字经全文解释
茶道三字经全文解释
茶道三字经是一首简短而经典的诗歌,用三个字来概括了茶道
的精髓。
下面是对茶道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一、茶禅一味。
茶,指的是茶叶,是茶道的核心。
禅,表示禅宗,是一种修行
方式,茶道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味,指的是专注一心,全身
心地投入到茶道中。
茶禅一味强调了在品茶过程中,要达到心无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境界。
通过品茶,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
宁静。
二、和敬清寂。
和,表示和谐、融洽,是茶道中重要的价值观。
敬,表示尊敬、礼仪,是对茶道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清寂,指的是心灵的宁静和环
境的安静。
和敬清寂强调了在茶道中要保持和谐的态度,尊重茶叶
和他人,同时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品茶的乐趣。
三、雅望人生。
雅,表示高雅、优雅,是对品茶环境、器具和仪式的要求。
望,表示远望、追求,是对人生追求的指引。
人生,指的是人的一生。
雅望人生意味着在品茶的过程中,要追求高尚、优雅的生活态度,
并将品茶的境界与人生的追求相结合。
茶道三字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修行方式,强调了专注、和谐、尊敬、清静、高雅等重要原则。
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同时提升生活品质和追求
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三个境界
中国茶道三个境界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独特的饮品,更是一种涵养心灵、追求人生境界的艺术。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礼仪、精致的器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茶艺爱好者的关注。
中国茶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培养了许多追求和修炼茶道的茶人,以茶道的境界来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味。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的三个境界,分别是:质朴自然、雅逸风雅和禅定宁静。
质朴自然质朴自然是中国茶道的第一个境界。
质朴是指简单纯粹,自然是指符合自然规律。
在茶道中,质朴自然是对个体内在品质的追求。
品茶的过程中,茶人会注重制茶的工艺和原料的选择,追求最真实、纯粹的味道,以展现茶叶本身的特点。
同时,茶道也强调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茶人需借助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每一片茶叶、每一滴水的细微变化,将自然的力量通过茶汤传递给品茗者。
雅逸风雅雅逸风雅是中国茶道的第二个境界。
雅指高雅、精致,逸指悠闲、舒适。
茶道强调人与茶的交流互动,通过茶具、器皿的精致与茶艺表演的细致,展现了茶道的雅逸风华。
茶具的制作工艺考究、雅俗共赏的艺术氛围以及讲究环境、布置的雅致,都是茶道雅逸风雅的表现。
在品茶的过程中,茶人会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品味技巧来表达对茶香、茶汤的赞美和对品茗者的尊重,做到舒适自在,追求品茶时的精神放松。
禅定宁静禅定宁静是中国茶道的第三个境界。
禅定指内心的静谧和思绪的净化,宁静指对外界环境的平和和宁静。
茶道注重修身养性,重视茶道修炼者的内心境界。
在茶道的实践中,通过独处、品茶、冥想等方式,茶人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在品味茶汤的同时,内心需要静谧,融入自然的律动,感受宇宙的和谐。
茶人借助茶的香气、风景的美丽以及万物的生机,达到与自然、与宇宙的内心对话,体悟生活的真谛。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质朴自然、雅逸风雅和禅定宁静是中国茶道的三个境界,代表着茶道修行者不同的追求和境界。
通过研习茶道,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味和情操,感受到茶叶的自然力量和生活的真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茶禅一味”是啥滋味?
自古以来,茶的礼仪不仅在宫廷官府、平民百姓之间世代相传,就连跳出尘世之外的佛门,也不例外。
千百年来,僧人们种茶、制茶、泡茶、品茶,在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
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
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
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
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茶是坐禅修行的最佳伴侣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是“坐禅观心”。
坐禅修行的时候,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
这时候最大的障碍是嗜睡和杂念。
于是,具有清心凝神、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人修行最理想的饮料。
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念,心安体和。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
茶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澄澈。
饮茶与坐禅,相互促进。
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饮茶是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僧人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
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古刹茶香】“茶禅一味”是啥滋味?丨文雨 丨摄图网 图虫创意022/ TOURISM WORLD/重磅Special等。
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品茶与修禅——茶禅一味
品茶与修禅——茶禅一味仁贤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
“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
“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
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
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槃境界。
可以说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
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
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健胃和提神。
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
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
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晶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
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
”不过这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
不若以茶的本性来论说来得贴切:冷静、思索、理智。
这和禅当下得到宁静的思想宗旨也是一致的。
品茶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也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
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说河北赵州(赵县)有一柏林禅寺,寺中有一高僧叫从念禅师,人称赵州。
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答:“曾到。
“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
”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召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
茶文化|禅茶文化的八个境界
茶文化|禅茶文化的八个境界禅茶原本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语,“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
有人说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空名头,但是当你真正面对茶,用心去感受茶、冲泡茶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
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发。
从字面来看:“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互相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佛教禅师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交友时以茶为媒广结善缘”。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烦恼、压力与日俱增,因而近年来,禅修、茶道等传统的解压方式,逐渐兴起,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了一丝清风。
但是又有几人能从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回归生活的茶人,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呢,习茶之路和生活一样,有喜悦、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后皆回归于自然。
第一个境界:初入茶道刚开始学茶的人都是迷糊的,东家说东家的道理,西家唱西家的戏。
学茶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形成主见。
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
不一定偏向哪一方,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候的观点都是脆弱的,可能遇上某个更权威的茶人,你的观点就荡然无存了。
更危险的想法就是: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跟着大师就对了。
儒释道为什么能发扬至今五千年?是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了启发,发扬光大的。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
第二个境界:重归迷茫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形成圈子,与你观点相同的,与你观点相左的。
中国茶道的三境
中国茶道的三境茶道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道德修养的表达。
在中国茶道中,人们追求的不只是茶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茶艺带来的心灵宁静和意境的体验。
中国茶道可以分为三个境界,每个境界都体现了茶道的独特魅力。
第一境:茶与一人在茶与一人的境界中,茶道是一种自我反省和冥想的方式。
人们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品味着一杯优质的茶,用心感受每一口的滋味。
茶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精美的茶杯和茶壶会增添一份仪式感。
这个境界注重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茶道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修行的一部分。
在这个境界中,茶道带来的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机会,让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远离一切喧嚣。
第二境:茶与他人与一人共饮一杯茶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在这个境界中,茶道成为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媒介。
人们可以在茶道的仪式中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一起共同品味茶的美味。
茶道的仪式感和轻描淡写的谈话,让人们更加放松和舒适。
茶道不仅是茶的品味,还是一种与他人进行心灵连接的方式。
通过茶道,人们更加了解他人,建立起更深层次的关系。
第三境:茶与自然茶与自然是中国茶道中最为注重的一个境界。
这个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会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品味茶,比如花园或者山间清泉旁。
茶道的体验通过自然风景的陪伴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
人们会更加注重茶叶的种植和制造过程,体验茶叶与土地、气候和人的有机结合。
茶道不仅仅是品茶,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总结:中国茶道的三个境界:茶与一人、茶与他人、茶与自然,每个境界都体现了茶道的独特魅力。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和哲学。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茶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与自己、他人以及自然连接的机会。
尽情享受茶道带来的美好吧!。
行知禅茶解读“茶禅一味”
行知禅茶解读“茶禅一味”在中国的饮茶史上,茶一直都是“提神醒脑、去病祛邪、除燥解渴”的饮料。
但随着茶进一步的融入“人的生活”,茶与人的关系,逐渐深化出了关于“心性道德”的修持。
后来,人们又发现,茶的精神内质与佛教的奉行的“戒、定、慧”,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伊斯兰教的“尚茶禁酒”有很大的互通之处。
于是,茶自然地就受到了佛家、道家、伊斯兰的青睐,并进而成为他们的日常所需。
宗教对茶的崇尚,为茶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客观的推动作用。
在佛教的修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许僧人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吃素,出家僧人还要“坐禅修行”。
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以求解脱。
并要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长期坐禅,加上过午不食,极易消耗体力,影响修行的专注。
为此,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消除疲劳,还可一定程度弥补营养的饮品出现。
而茶从“营养”和“药理”角度都具备这样的功能,于是就成为了寺院的首选。
从佛教实践来看,茶理和佛理是互通相融的,自然而然,饮茶演化为“和尚家风”,“茶禅一味”的提法便出现了。
一,茶是寺院僧侣的“养生正心”之物。
佛教自东汉时传人中国以来,很多得道高僧都是饮茶文化的推动者。
佛教“坐禅饮茶”,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可追溯到晋代。
据《晋书·艺术传》载,东晋著名僧人单道开,修行于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坐禅十分刻苦,不畏寒暑,经常昼夜不眠,诵经四十余万言,为防瞌睡,常以“茶饮”解乏(饮茶苏)。
可见,佛教僧侣饮茶的最初目的,就是为坐禅修行。
《续名僧传》说,南朝僧人释法瑶,精通茶道,洁身修性,以茶养生。
他用膳时总要饮些茶,活到79岁时,齐武帝还传旨,让他作为长兴地方官将茶“致礼上京”。
又据《宋录》载,南朝宋时,宋孝武帝的两个儿子,经常去安徽寿县八公山东山寺,拜访高僧昙济,在饮了昙济和尚亲自调制的茶后,赞不绝口,誉茶为“甘露”。
这是寺院以茶敬客的最早记载。
关于茶的禅意
茶的禅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茶禅一味:茶与禅有着深厚的渊源,茶道与禅道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禅宗中,茶是重要的修行
道具,也是参禅悟道的一种方式。
茶的苦、涩、香、甘等味道,与禅的静、思、悟、寂等境界相呼应,茶禅一味,禅茶一味。
2. 茶的清净:茶的清净与禅的清净相似。
茶的清香、淡雅可以让人心境宁静,而禅的清净则是指心灵的
平静、无尘无染。
通过品茶,可以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净化,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
3. 茶的悟道:品茶的过程也是参禅悟道的过程。
通过品茶,可以体悟人生的苦与乐、得与失,从而放下
执念,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同时,茶的清淡和禅的简朴也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回归自然、简单纯粹的美学。
4. 茶的礼仪:茶道中的礼仪也体现了禅的精神。
泡茶、奉茶、饮茶等环节都需要心静、手稳、神清,这
些要求与禅修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品茶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他人、谦虚谨慎,这也是禅修中所强调的尊重和谦卑的态度。
综上所述,茶的禅意主要体现在茶禅一味、茶的清净、茶的悟道和茶的礼仪等方面。
通过品茶,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净化,同时也可以体悟禅的境界和智慧。
陆一飞:茶禅一味
中国书院式茶道的代表——上海广富林禅茶馆一、茶禅一味泉水淙淙,松风煮茗。
以茶洗心,以茶载道,以茶入禅。
茶禅文化是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文化之根松江区具有深厚的江南雅文化底蕴,是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的故里,历史上江南文人名士参禅饮茶成为风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同道堂传承中华人文正脉思想,以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扬为己任,“古为今用,与古为新”为归处。
在广富林禅茶馆的设计、运行中处处追求和体现这一文化精神。
“茶为国饮”,饮茶既是一种品味生活的良好方式,也是调柔内心的方法。
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染污,洞见真如本心。
清静茶,平等心,茶道中的清净与平等恰可作为体会禅的一个契机。
二、广富林禅茶馆——中国书院式茶道的代表位于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的禅茶馆,以广富林古宅为载体表达一个禅意的空间、诗意的栖居之所。
在书香、茶香、禅香、翰墨香中体会宁静致远。
以弘扬人文正脉为主线,以江南雅文化为基调,在古建筑中创作一个展现传统文化一合相的“精神空间”,以茶禅文化为落脚处,茶道、瓷道、花道、书道、香道、琴道······演绎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悠悠雅韵中品味茶的真意。
为呼应这个述求,整个禅茶馆院落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提出“古宅新姿”的再创作理念,以正、清、和、雅的中国书院式茶院为追求,使二进院落在各个空间、墙面、有形的和精神的部分都得到完美的结合,对原有构件遗存的取舍、木柱的保护和处理、四水归堂的强化、匾额文化的体现、高雅书画作品的布置,禅意简净空间的保留······广富林禅茶馆渐成一件动静相参、不可分割的视觉文化作品,是通过茶禅一味来净化人心的所在。
从视觉(古典文化的景观布置、花道)、听觉(流水声、琴声)、味觉(品茶)、嗅觉(品香、香道),触觉(古朴茶器具,实木打磨家具的手感),用色、声、香、味、触法来感受体验茶禅文化,使亲历者得到美好的身心体验和眼、耳、鼻、舌、身、意的综合感受,进而通过茶道修行,通过色法直入心法而实现超越突破。
中国茶道五境是什么意思
中国茶道五境是什么意思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
而中国茶道中的“五境”是指在茶道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五种不同境界,这些境界是茶道中追求和追寻的目标,下面将逐一为您介绍。
第一境:寄情山水间在中国茶道中,第一境寄情山水间是指在品茶之前,茶客会被带入一种禅意的境界,通过观赏与茶道相关的艺术品、摆设或者是窗外的景色,使心境得到平静,沉浸于山水之中。
寄情山水,是一种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感受,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为后续的品茶做好准备。
第二境:细品香气间第二境细品香气间是指在品茶的过程中,茶客通过嗅闻茶叶的香气,将心思集中到茶叶本身。
茶叶的香气是茶道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代表茶叶的品质和独特性。
在细品香气间,茶客需要细心地嗅闻茶叶散发出的香气,品味其中的香甜或芬芳,感受茶叶所传递来的信息与情感。
第三境:感悟泡茶间第三境感悟泡茶间是指在泡茶的过程中,茶客通过亲自动手泡茶,感受茶汤在手指间、茶壶中的温度,以及水与茶叶的互动。
在这个境界中,茶客要对泡茶的技巧和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练习和感悟,逐渐领会泡茶的真谛。
通过亲自参与泡茶,茶客可以更好地了解茶叶与水的融合,感悟茶的语言与精神。
第四境:品味茶汤间第四境品味茶汤间是指在品味茶汤的过程中,茶客通过品味茶的滋味、口感和变化,感受茶叶的内涵与气质。
茶道中的品味茶汤非常注重细致入微的观察,包括观察茶汤的颜色、透明度和沉降物,品尝茶汤的滋味韵味以及察觉茶汤的口感和喉韵。
通过不断的品味,茶客可以对茶叶的品质、独特性和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五境:鉴赏禅意间最后一个境界是鉴赏禅意间,它是指在品茶的过程中,茶客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品味,体悟到茶道所蕴含的禅意。
茶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平和,通过品茗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在鉴赏禅意间,茶客需要用全身心的专注去感受、品味和理解茶道中的禅境,将茶道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喝茶的三重境界 茶即禅 禅亦茶
喝茶的三重境界:茶即禅,禅亦茶来源:凤凰佛教综合作者:中国茶道网【原标题】茶,非茶,茶也喝茶的三种境界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品茶(图片来源:资料图)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
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
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意境(图片来源:资料图)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
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
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茶禅一味的修行:空和无相
茶禅一味的修行:空和无相佛教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空掉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情绪的执著。
我们为什么不能体认本心?就是被卡在种种执著中。
在乎什么,就被什么卡住。
只有放下之后,才不会被身心内外的一切障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所以我们真正要空掉的不是其他,而是自己的种种设定,种种挂碍,种种烦恼。
和空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无相。
凡夫都是活在有相的世界,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
禅修所要体认的空性,是以无相为体。
禅宗修行的三大要领,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是让我们体认念头背后的无念心体,就像云彩背后的虚空。
我们平时都活在念头中,被云彩遮蔽,只有超越念头,才能回归本心。
无相为体,是说本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超越一切形相,并不是五光十色、惊天动地的。
无住为本,是说本心具有不粘著的特质,不管多少云彩飘动,虚空并不想留住哪片云彩,也不分别这片云彩好看,那片云彩不好看,所谓“长空不碍白云飞”。
在做茶会时,我们会构建各种相,布置空间、选择器具、设计流程,一招一式都很有仪式感。
这就容易流于对相的执著,落入世俗心。
是不是就不能讲究这些呢?也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做茶会的目的,是以此接引大众,安顿身心,这就需要氛围和仪式感为引导。
关键是把握尺度,既要了解相的意义,同时也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本性空寂的,而不是陷入对形式的执著。
佛教中,叫作“水月道场,梦中佛事”。
带着这样的认知高度,才能在做形式的同时超越形式,摆脱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著。
日本茶道得益于禅宗思想,尤其是六祖悟道偈中的“本来无一物”。
这也是“和敬清寂”的源头,要达到内外一如的平和、敬畏、清凉、寂静,离不开空和无相的智慧。
这关系到我们所做的茶会,是世俗还是出世的,是轮回还是觉醒的。
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形式,但不必过于复杂。
就像千利休说的,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而已。
因为所有的相都是为体悟无相心体服务的,这才是禅的最高境界,才是和本心相应的。
“茶禅一味”的审美分析
“茶禅一味”的审美分析
李玢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3(39)1
【摘要】茶禅文化既是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禅思想的重要体现。
茶与禅在相互融通的过程中逐步催生出了“茶禅一味”的审美理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色命题。
“茶禅一味”之美包含了三种层次的美:茶禅共通的本性“清苦”之美;心境上的正心、静心和平常心之美;妙悟所领会的精神自由、此岸人间和天人合一之美。
“茶禅一味”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美学思想,肯定了生命本身的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李玢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
【相关文献】
1.不知茶禅何之味只因身处尘世中——“感悟禅茶一味,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研讨会综述
2.棋茶一味可通禅r——从陆游的棋诗、茶诗看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存方式与审美趣味
3.“茶禅一味”室内设计审美意境研究
4.不知茶禅何之味?只因身处尘世中——“感悟禅茶一味,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研讨会综述
5.人心需静,以茶通禅,由禅悟道──略论“茶禅”如何“一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茶禅一味”是法语,是机锋,是禅意,是高深无垠的智慧,是难以穷极的真谛,是探索不完的秘籍。
2001年10月19日,参加由中国河北省佛教协会、赵州柏林禅寺和韩国佛教春秋社、韩国名一园文化团共同举办的“中韩‘禅茶一味,学术研讨会”,我作了《禅林法语的智慧境界-——“茶禅一味”,与禅茶表演阐释》的发言,论文后在中韩两国杂志分别刊载文章中,我对“茶禅一味”的来由及相关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这次应邀到韩国参加关于“茶禅一味”,的学术研讨会,使我有机会再次深入思考这一智慧概括。
自从研究茶文化以来,这是我第三次踏上美丽的韩国,犹如思想的火花迸发,我想,如果对“茶禅一味”进行深入的剖析,何尝不是存在三个层面呢?这三个层面环环相扣,步步提升呈现出婀娜多姿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茶禅一味”与日常生活的相融日常生活是“茶禅一味”,的基石:“茶禅一味”,是日常生活的升华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1.茶叶与农禅佛门的茶事活动,与新式的禅林经济为特定的“农禅并重”密切相关正是农禅,为茶、禅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约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
其弟子百丈怀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
约九世纪中叶,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
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其时,著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即拥有了普陀山的茶地僧侣从事茶树种植并积累了丰富的种茶、采茶制茶经验。
据传,直至康熙、雍正年间普陀佛茶才开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
而九华山佛茶大约也是唐时开始培育出来的。
其僧人培植的“金地源茶”在当时就被誉为色味俱佳的名茶。
四川蒙山生产的“蒙山茶”,相传最初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所培育。
由于它的极为优异的质地,长期被奉为贡品,又被人们称为“仙茶”。
著名的“乌龙茶”,亦即“武火岩茶”的前身,也是福建武火山当地的僧人所培育种植。
据考,此茶在宋元后亦以武夷寺内僧人制作为最佳。
清郭柏苍所著《闽产异录》载:“武夷寺僧多普江人,以茶坪为生。
每寺请泉州人为茶师。
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
由于僧人技艺高超,又把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用不同的工艺分别制成“寿星眉”、“少莲子心”和“风味龙须”三种名茶,使其享有盛誉,经久不衰。
浙江的径山茶,名声极高。
径山为著名茶区,宋政和七年,徽宗赐径山寺名为“径山能仁禅寺”被唐太宗赐名“国一禅师”的僧人法钦,就在寺院亲植茶树,茶林遍野而茶风亦极盛。
此外,还有唐代荆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边罗生一种野茶,经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
李白曾对此茶赞不绝口,称其“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答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并序》)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僧采制的“水月茶”是现在皖南“屯绿茶”的前身。
在明降庆年间,僧大方制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扬四海,人称“大方茶”此茶流传至今,改名为“碧螺春茶”。
还有浙江云和县惠明寺僧人种制的“惠明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亦是当地著名的佛茶。
而“罗汉供茶”原由浙江天台山佛寺所供;“香林茶”则初为杭州法镜寺所供;“云雾茶”最早也是江西庐山、云居山及安徽黄山的寺院僧众培育或加下制作出来的闻名遐迩的好茶。
总之,在由江西创辟“农禅并重”的风尚佛教僧众的种植茶树与茶叶制作加工活动积累了许多经验;长期的精心劳作,毕竟成就了茶业界繁荣,制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名贵茶叶。
正因为如此,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唐宋时的禅寺,多建造在高山峻岭之中,僧人禅师往往时节一到便制茶。
茶成了文人进入佛寺进行各类活动的最好中介,而僧人也是以茶来敬客,这成为唐宋时一派独特的文化气象。
2.饮茶与坐禅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可追溯到晋代。
《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镇守药”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唐代陆羽曾在寺院学习烹茶术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佛教僧众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终使僧人饮茶成风,有的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
”中唐后,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出现了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
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就记载了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
饮茶为禅寺制度之一,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
3、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
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
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旱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
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实际上,佛教禅宗不仅对我国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制作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由于禅茶精神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渗透与普及,人人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首先体现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环节内。
由此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品味也大大提高,可见禅宗的功劳之大。
的确,禅僧高士能悟得禅理、茶性之间个中之味,与其本身的修养及其美学境界有关。
他们注重精神追求,淡泊物质享受和功利名份。
这是他们得以保持那份清纯心境,以随时进入艺术境界的前提。
因而,“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煮茶时的三沸判定,点茶时的提壶高注,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喝进大自然的精英,换来脑清意爽生出一缕缕佛国美景。
”(梁子《中国唐宋茶道》)这是一种纯粹的美的意境。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一方面是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场所日益增多,交流传播日益广泛,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
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
那一套套顺应佛教仪轨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礼,正是适应禅僧们的集体生活而必然形成的严格要求。
第二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开悟顿悟的相通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
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木性的转变。
1、“吃茶去”中禅意深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成型有一个发展过程。
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语有着内在的联系。
“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由于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
”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他说:“老僧半句也无。
”关于“吃茶去”这一公案,《五灯会元》卷四有较详细的记载: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
”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
”师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
据说,一落入妄想分辨,就与本性不相应了。
茶与禅渊源深长,“茶禅一味”的精练概括,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
佛教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的传播等方面,其巨大贡献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个字,并非提示那提神生津、营养丰富的茶是僧侣们的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而是在讲述佛教的观念,暗藏了许多禅机,成为禅林法语“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
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禅林寺院。
这对禅宗,对茶文化,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头戏。
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禅宗逐渐形成的茶文化的庄严肃穆的茶礼、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因而它对茶文化推波助澜的传播,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兴盛及禅悟之法的流行。
2、饮茶与开悟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
”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
”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
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
”(《石堂揭语》)。
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
”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
”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
无怪乎,中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
“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 《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
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3、“茶禅一味”的禅式理解显然,禅师论禅,是要排斥法执、我执,以便自悟本性。
执,即束缚。
就如“吃茶去”,如拘泥于此三字,死钻牛角尖有可能成为人们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缚。
因此禅宗是要人们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也就是说要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