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强条)总结
建筑结构丨结构设计总说明强制性条文汇总
建筑结构丨结构设计总说明强制性条文汇总2014-10-09點右側蓝色字加我建筑结构建筑结构BuildingStructure《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主要栏目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空间结构、组合结构、地基与基础等方面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及工程抗震、减隔震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
内容以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为特色。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可变荷载代表值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3)2)建筑专业应设计构造措施,防止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
(5.3.1注3)3)应说明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5.5.1,5.5.2)4)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大跨、轻质屋盖),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并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说明。
(7.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应明确说明房屋结构的用途,并在后面加说明:“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1.7)2)在钢筋的说明后面加说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2.2)3)框架和斜撑构件,当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应将11.2.3条加入设计说明。
或说明纵向受力普通钢筋为H*B***E级钢筋。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应对下列设计条件(条文略)分析认定。
(6.1.1)必须有。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
(7.2.8)※非说明,但应做的设计计算工作: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8.5.22)3)天然地基应明确说明要经验槽后方可施工基础。
(10.2.1)4)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经检验认可后方可施工基桩。
结构设计常用规范强条总结
结构设计常用规范强条总结:结构设计常用规范施工常用规范标准工程管理常用的规范常用cad软件有哪些篇一:超强总结: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超强总结: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一、地基基础1、未对岩土勘察报告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机械被动地按其提供的参数和建议进行地基基础计。
目前土勘察报告是与施工图一起报送审查机构进行平行审查,结构设计通常是依据未经审查合格的岩土勘察报告进行,不经分析盲目采用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1)有的岩土勘察报告没有实测、也没有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就随意划分场地类别。
结构设计按错误的场地类别进行抗震计算,导致上部结构抗震安全度不足。
(2)对某些日期久远的勘察报告,未注意到勘察时所依据的规划总平面图已修改、工程场地存在无钻孔控制的区域(甚至整个拟建工程范围内完全没有钻孔),仍盲目按原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导致送施工图审查后需要补充勘察工作、设计返工,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
2、桩周存在软弱土层,地表大面积填土形成堆载,桩周土沉降可能超过基桩沉降,对基桩形成负摩阻力。
但设计时未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4.2条(强制性规范条文)计入桩侧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3、桩周存在较厚的淤泥等软弱土层,但设计时未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3.1.3条第2款(强制性规范条文)和第5.8.4条计算桩身压屈承载力。
4、地下水和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但地下构件(承台、地梁、桩和埋地的柱段)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例如,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干湿交替的状态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腐蚀性。
有的工程在勘察时地下水位很高、接近地面,部分设计人员就认为基础位于地下水以下,不属于干湿交替的状态,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地下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勘察期间能够查明,设计使用年限内地下水位的升降更不可避免。
5、对液化土中的灌注桩,没有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第4.4.5条(强制性规范条文)“桩身箍筋加密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根据日常审查中发现的结构专业易违反的强制性标准条文,某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于近期召开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图设计审查研讨会,对发现的结构专业违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提高我市设计及审查的质量,保证结构的安全。
现予以刊出,供同行参考。
1. 活荷载取值不对。
(主要是楼面、走道、屋面、楼梯及消防疏散楼梯的荷载)2. 基本风压、雪压取值不对。
3. 钢筋的保护层取值不对(主要是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低标号混凝土时的钢筋保护层、柱的钢筋保护层)。
4.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的裂缝不满足0.2mm的要求。
(主要有计算简图错误,弯矩调幅,土压力、水压力计算错误)许多工程未进行裂缝计算。
5. 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6. 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未区分底部加强区(关键是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与非加强区的抗震等级。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4.8.2条。
7.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选择错误。
8. 连梁顶层箍筋未全长设置,连梁腰筋的设置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7.2.26条。
既: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 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9. 钢筋强度设计值取值错误。
10. 砌体的高厚比不能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6.1.1条的要求。
11. 砌体结构的层数或高度超过规范要求,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7.1.2条。
12. 构造柱布置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主要为大洞口两侧)13. 个别工程的构件承载力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1.抗震(1)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o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抗规》第5.1.1条第2款、《高规》第4.3.2条第1款)注:此条要求的得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位移角、周期、扭转位移比,需在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角度。
与只有X、Y向抗侧里体系时,地震最不利方向不是X、Y向时,只需输入最不利地震方向考虑其最不利地震不一样。
(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抗规》第5.1.1条第3款、《高规》第4.3.2条第2款)注:何谓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根据广东省高规4.3.2条说明:前3个振型中,当某一振型的扭转方向因子在0.35~0.65之间,且扭转不规则程度为II类时,表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计算时勾选双向地震项】,其他情况下可以不用勾选考虑双向地震项。
(3)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高规》第4.3.16条)注:《高规》第4.3.17条规定各结构体系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剪力墙结构可取0.9~0.95。
(4)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高规》第6.1.6条)2.荷载按结构荷载规范5.1.1条,活荷载取值为强条,填写总说明及计算输入荷载时需注意,在打荷载计算书时检查一篇,防止输入荷载时一不小心弄错:(1)走廊、门厅荷载在不同建筑其取值不一样,住宅、旅馆等等为2.0,办公、教室、餐厅、医院门诊的楼梯活载为2.5 kN/m2,教学楼及人群可能密集时取3.5kN/m2。
注:经常有审图单位提出住宅各层电梯间活载取值按人员密集取3.5 kN/m2。
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
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需要满足安全和功能需求,还需要考虑美学和可持续性。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达到国际标准,强制性条文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强制性条文应包括有关结构设计工程师的资格和经验要求。
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负责。
条文应规定结构设计工程师必须具备相关学历和执业资格,并且要求他们在类似项目上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其次,强制性条文应涵盖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条文应规定具体的建筑材料标准,并确保它们符合国际标准。
第三,强制性条文应包括对结构设计的审查和审批程序的规定。
结构设计需要经过专业的审查和审批程序,以确保其符合安全和功能要求。
条文应规定审查和审批程序的流程和要求,并确保其透明和高效。
第四,强制性条文应规定结构设计的质量控制要求。
结构设计必须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条文应规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并确保其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实施和监督。
第五,强制性条文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并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条文应规定结构设计在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并推动使用可再生和环保材料。
第六,强制性条文还应规定与结构设计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结构设计工程师应对其设计的建筑物负有责任,并对其造成的任何损害承担责任。
条文应规定违反规定的责任和处罚,并确保结构设计工程师与建筑业主之间的权益得到保护。
总之,强制性条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确保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达到国际标准,并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条文应涵盖各个方面,从结构设计工程师的资格要求到审查和质量控制措施的规定,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常用结构规范强条总结
抗规一、总则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三、基本规定3.1.1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 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1.抗震(1)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o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抗规》第5.1.1条第2款、《高规》第4.3.2条第1款)注:此条要求的得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位移角、周期、扭转位移比,需在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角度。
与只有X、Y向抗侧里体系时,地震最不利方向不是X、Y向时,只需输入最不利地震方向考虑其最不利地震不一样。
(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抗规》第5.1.1条第3款、《高规》第4.3.2条第2款)注:何谓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根据广东省高规4.3.2条说明:前3个振型中,当某一振型的扭转方向因子在0.35~0.65之间,且扭转不规则程度为II类时,表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计算时勾选双向地震项】,其他情况下可以不用勾选考虑双向地震项。
(3)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高规》第4.3.16条)注:《高规》第4.3.17条规定各结构体系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剪力墙结构可取0.9~0.95。
(4)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高规》第6.1.6条)2.荷载按结构荷载规范5.1.1条,活荷载取值为强条,填写总说明及计算输入荷载时需注意,在打荷载计算书时检查一篇,防止输入荷载时一不小心弄错:(1)走廊、门厅荷载在不同建筑其取值不一样,住宅、旅馆等等为2.0,办公、教室、餐厅、医院门诊的楼梯活载为2.5 kN/m2,教学楼及人群可能密集时取3.5kN/m2。
注:经常有审图单位提出住宅各层电梯间活载取值按人员密集取3.5 kN/m2。
建筑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
建筑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建筑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作为建筑师一定要对规范有所了解,下面整理了一些建筑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荷载及地震作用1.楼而均布活荷载取值有误。
取值有误的楼而活荷载主要有阳台、走道、门厅、楼梯、电梯公用前室及消防疏散楼梯的活荷载。
可能出现人流密集的建筑主要是指学校、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
民用建筑未明确的常用楼而活荷载标准值如下:设浴缸、坐厕的卫生间4KX/m2;有分隔蹲厕的公共卫生间8KN/m2(包扌舌填料、隔墙)或按实际考虑;阶梯教室、微机房3KN/m2;银行金库、配电室、水泵房10KN/m2;地下一层顶板施工活荷载5KX/m2;楼板下挂管道及设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且不小于0. 5KX/m2;宾馆、饭店的大型厨房不小于8KX/m2或有较重炉灶、设备及储料时应按实际取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 1. 1条。
2.基木风压、基本雪压取值不对。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一般可认为是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应按基本风压的1. 1倍采用。
计算位移按50 年一遇基木风压,计算结构风振舒适度按10年一遇风荷载标准值。
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主要是大跨、轻质屋盖结构,此类结构的雪荷载经常是控制荷载,应采用100年重现期雪压。
确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基本风压Wo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值乘以1. 05采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7. 1. 1条,第7. 1.2条, 第8. 1. 1 条,第8. 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 2. 2o3、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未按规范进行荷载折减。
这是考虑楼而上的活载不能同时布满所有的楼面。
如果不折减会造成基础设计过于保守,柱子内力及配筋计算有误。
新荷规修订,设计楼而梁、墙、柱及基础时对消防车的活荷载的折减不在包含在强制性条文中。
【干货】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强条)总结
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总结普通构件的要求1.《高规》3.8.1条:梁、板、墙及柱配筋要满足结构计算要求。
2.《荷载规范》5.1.1条: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表5.1.1的规定。
楼梯及消防前室活载3.5,卫生间活载2.5,走廊、门厅视功能活载2.0~3.5,阳台活载2.5。
3.《混规》8.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8.5.1规定的数值。
注意飘板等构件的配筋率也应满足此条要求。
4.《抗规》6.3.3-2条: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抗规》6.3.3-3条:梁端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混规》11.4.12-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规定。
7.《混规》11.4.12-3条: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2款一级抗震等级的要求。
8.《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6.2.5条: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6.2.5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
9.《高规》7.2.17条、8.2.7条: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并应至少双排布置。
各排分布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600mm。
10.《高规》10.2.19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抗震设计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结构规范强条汇总
结构规范强条汇总篇一: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汇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第一篇建筑设计1设计基本规定一般规定方便残疾人、老年人规定2室内环境设计热工与节能照明隔声和噪声限制3屋面防水设计一般规定防水4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防空地下室第二篇建筑防火1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其构件耐火极限 2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一般规定防火间距消防车道3防火和构造防火和防烟分区建筑构造建筑装修防烟和排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4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一般规定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宽度疏散楼梯间、楼梯和门消防电梯5灭火设施一般规定.室外消防给水室内消防给水固定灭火设施消防水泵房第三篇建筑设备1给水和排水设备管道布置水质和防回流污染卫生设备和水处理2燃气设备室内燃气管道瓶装液化石油气燃气的计量居民生活用气公共建筑用气燃烧烟气的排除3采暧、通风和空调设备一般规定采暖通风空调制冷自动控制消声和隔振4电气和防雷设备供配电系统变电设备防雷5电梯第四篇勘察和地基基础1地基勘察一般规定特殊性土勘察成果2地基设计一般规定山区地基特殊性主3基础设计扩展基础箱筏基础桩基础4基坑支护5地基处理第五篇结构设计1基本规定结构安全等级结构荷载和组合2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3钢结构设计普通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钢网架结构4砌体结构设计无筋砌体结构配筋砌体结构5木结构设计一般规定构造要求防腐、防虫和防火6围护结构玻璃幕墙结构玻璃屋顶结构饰面砖第六篇房屋抗震设计1抗震设防依据和分类2基本规定地震影响、场地和地基基础建筑布置和结构选型结构材料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3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4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粘土砖、多孔砖房屋混凝土小型砌块房屋 5钢结构抗震设计高层钢结构房屋6混合承重结构抗震设计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房屋单层空旷房屋第七篇结构鉴定和加固 1结构安全性鉴定一般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古建筑木结构地基基础2房屋抗震鉴定抗震鉴定设防依据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空旷房屋古建筑木结构3结构加固抗震加固规定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空旷房屋古建筑木结构地基基础第八篇施工质量和安全1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一般规定特殊性土桩基础基坑支护地基处理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钢筋连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冬期施工3钢结构施工质量普通钢结构工程薄壁型钢结构工程钢网架结构工程 4砌体结构施工质量一般规定块体和砂浆砌砖工程混凝土砌块工程配筋砌体工程冬期施工5木结构施L质量对材质标准和干燥要求施工规定胶合木结构制作 6屋面防水施工质量 7设备安装质量燃气设备通风和空调设备 8施工安全要求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机械使用篇二:强制性条文汇编强制性条文汇编目录第一篇施工质量 ................................................ ................................................... ..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 .. (1)1 地基基础 ................................................ ................................................... ..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XX ...................................... ..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XX ......................................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XX ...................................... (7)《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XX ...................................... .. (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XX ...................................... (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XX ......................................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 (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XX ...................................... .. (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XX ...................................... . (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XX ...................................... .. (26)《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XX ...................................... . (27)《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XX ......................................... . (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XX ........................................ .. (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XX ........................................ . (2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XX ....................................... . (3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XX ....................................... (3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XX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XX ....................................... . (3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XX ....................................... . (32)2 主体结构 ................................................ ................................................... (33)《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XX ...................................... (3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XX ...................................... . (3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XX ...................................... .. (3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XX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XX ...................................... (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XX(20XX版) (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XX ...................................... . (3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XX ...................................... . (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XX ...................................... . (42)《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XX ...................................... .. (4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XX ...................................... . (4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XX (43)《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XX .....................................44《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XX ...................................... (4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XX ...................................... .. (4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XX ...................................... . (4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XX ......................................... .. (4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XX ........................................ (4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XX ........................................ (49)《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XX ........................................ .. (5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XX (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 ........................................ (5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XX ........................................ .. (5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XX ........................................ . (5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XX ........................................ . (5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XX ........................................ . (5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XX (5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XX ........................................ (53)《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XX ........................................ . (5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XX ....................................... . (54)《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XX ....................................... (54)《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XX ....................................... .. (54)《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XX (55)《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XX ....................................... . (55)《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XX ....................................... (57)《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T253-20XX ......................................573 屋面工程 ................................................ ................................................... (5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XX ...................................... . (5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XX ...................................... (58)《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XX ...................................... .. (60)4 装饰装修 ................................................ ................................................... (6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XX ...................................... (6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XX ...................................... (6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XX (6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XX ...................................... .. (65)《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XX .....................................65《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103-20XX ....................................... . (65)《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XX .........................................66《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XX ....................................... (66)《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XX ....................................... . (66)5 建筑安装 ................................................ ................................................... (67)《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XX ...................................... (67)《建筑防腐蚀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XX (7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XX (7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XX .....................................7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XX .....................................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XX ...................................... (76)《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XX ...................................... .. (7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XX (78)《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XX .....................................78《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XX ....................................... . (79)《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XX ....................................... .. (81)《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20XX ........................................ (8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XX ....................................... (82)6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 ....................................................8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XX ...................................... .. (8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XX (8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XX(20XX 版) (84)《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XX .....................................8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XX ...................................... (8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XX ...................................... . (8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XX ...................................... . (89)《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XX .....................................8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XX ....................................... (9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XX ....................................... .. (91)《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XX (9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XX ....................................... .. (91)第二篇施工安全 ................................................ ................................................... (93)《安全帽》——GB2811-20XX ....................................... (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XX .....................................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XX ...................................... ................... 95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XX ....................................... 1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XX ............................... 106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XX ...................................... ......... 1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XX ........................................ ............. 10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XX ........................................ ..... 10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XX ........................................ ..................... 11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XX ................................. 11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XX ............................... 1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 ........................... 113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XX ....................................... ........ 11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XX ....................................... .... 11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XX ....................................... ............ 116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XX ....................................... .... 11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XX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XX ....................... 124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XX ....................................... 125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XX ....................................... 125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XX ....................... 125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XX ....... 127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XX .. (12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XX ............... 13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XX ................... 130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XX ....................................... .... 130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XX .. (131)《安全色》——GB2893-20XX ....................................... . (13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XX ....................................... .................. 131 第三篇设计规范 ................................................ ................................................... . (1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XX(20XX版) .................................. 13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XX ...................................... ......................... 134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XX版)即将更新 .............. 14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XX ...................................... (152)篇三:给排水规范强条汇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 消防设施的设置一般规定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
结构规范强条
结构规范强条篇一: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第五篇结构设计1 基本规定1.1 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68__841.0.5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5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1. 0. 5注:①对于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②当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1.2 结构荷载和组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2.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2.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并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γ0S≤R (2.2.2)式中γ0__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结构构件,可分别取1.1、1.0和0.9;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S__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__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2.2.5对于正常使用权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2.6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1.0。
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4;对楼面结构,当活荷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时,取1.3。
注:验算倾覆和滑移时,对抗倾覆和滑移有利的永久荷载,其分项系数可取 0.9;对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2.2.7在一般情况下,当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6;当没有风荷载参与组合时,荷载组合值系数取1.0。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7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2条、第4章有4条、第6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2条、第11章有6条;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而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新规范第3.1.1条、第3.1.2条之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在设计时,荷载分项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对极限状态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确定。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3.1.8条: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第3.2.1条: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3.2.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4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4.1.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ck、ftk应按表4.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强度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fck 10.0 13.4 16.7 20.1 23.4 26.8ftk 1.27 1.54 1.78 2.01 2.20 2.39第4.1.4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ft应按表4.1.4采用。
注:1。
结构设计容易犯的强条
总说明中容易漏掉或错写的强条:1、目前规范改版比较集中且频繁,每次出图前应对总说明中使用的规范核对一下版本。
2、《混凝土规范》第3.1.7条,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混凝土规范》第4.2.2条,一级钢筋有原来的HPB235改为了HPB300.4、《混凝土规范》第11.2.3条,对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工程,对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要求,注意应加上第4.2.2条中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这一规定。
【《抗震规范》第3.9.2条同】5、《荷载规范》第1.0.5条,在列表写活载时,注明中要加上活载取值的设计基准期。
(活荷载取值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考虑)6、《荷载规范》第4.1.1条和第4.3.1条,凡工程中设计到的功能房间的活荷载,都应该在总说明列表中写出来,否则容易被判为违反强条。
7、《荷载规范》第4.5.1条和第4.5.2条,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在总说明中注明,否则被判为违反强条。
(楼梯、阳台、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1.0kN/m,屋面板、挑檐、雨篷、预制小梁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取1.0kN)。
【此处有一点不确定,规范上写的对住宅、宿舍等栏杆的顶部荷载写的是0.5kN/m,如果我们写1.0会不会被判为强条--有些审图很变态】8、《抗震规范》第3.9.4条,应写明钢筋替换原则,虽然钢筋替换是设计人员做,可是经常审图会针对这一条提出强条。
(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9、《地基基础规范》第10.1.1条,说明中应强调要验槽,并注明与原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向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来,一起协商出处理意见。
10、《桩基规范》第8.1.5及8.1.9条应在总说明或基础说明中注明。
【应对原文根据工程特性适当调整】11、有剪力墙的结构,应将《高规》中第7.2.26.3和7.2.26.4条写入总说明。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
结构专业常见易犯强条的归纳及讲解(1)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
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抗规》第5.1.1条第2款、《高规》第432条第1款)注:此条要求的得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位移角、周期、扭转位移计算控制信息> 特制信黒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C ) 两比,需在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角度。
与只有X、Y向抗侧里体系时,地震最不利方向不是X、Y向时,只需输入最不利地震方向考虑其最不利地震不一样(2)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抗规》第5.1.1 条第3款、《高规》第432条第2款)注:何谓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根据广东省高规 432 条说明:前3个振型中,当某一振型的扭转方向因子在 0.35〜0.65之间,且扭转不规则程度为II类时,表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计算时勾选双向地震项】,其他情况下可以不用勾选考虑双向地震项。
(3)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高规》第4316条)注:《高规》第4.3.17条规定各结构体系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可取0.6〜0.7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 ;剪力墙结构可取0.9〜0.95。
(4)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高规》第 6.1.6 条)2.荷载按结构荷载规范 5.1.1 条,活荷载取值为强条,填写总说明及计算输入荷载时需注意,在打荷载计算书时检查一篇,防止输入荷载时一不小心弄错:(1)走廊、门厅荷载在不同建筑其取值不一样,住宅、旅馆等等为 2.0 ,办公、教室、餐厅、医院门诊的楼梯活载为 2.5 kN/m 2,教学楼及人群可能密集时取 3.5kN/m 2。
结构设计专业图纸审查强条总结
结构设计专业图纸审查强条总结Q1:《抗规》5.1.1-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要求:1、有大于15度时的斜交构件或地计算中出现最大地震方向与主轴夹角大于15度时,必须在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角度填写此角度,不能只勾选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两者可同时选择,软件取包络设计。
Q2:《基础设计规范》3.0.2-2,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要求:凡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类、乙类及3.0.2-3所列的丙类建筑物,均应按变形设计,必须提供沉降计算书,建筑的沉降数值必须满足表5.3.4的要求。
基础设计等级按地质勘察报告为准。
Q3:《高规》9.2.3条,框架核心筒周边柱必须设置框梁。
要求:在地下室范围内(地下室范围内为板柱剪力墙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周边柱也必须设置框梁。
Q4:《抗规》6.1.2条,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要求:1、不要漏项,如框剪、框筒结构,要同时分别注明框架与剪力墙的坑震等级。
2、大于18米的框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大跨度框架梁及其周边一跨框架梁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框架柱从基础顶均提高一级。
Q5:《抗规》6.3.3条,1、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2、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吕2mm。
要求:1、a)当一个跨度大的框架梁与一个跨度较小的框架梁相连时,b)当一个跨度小的框架梁一端与剪力墙或框架柱相连,另一端与一个跨度较大的梁连接时,以上2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第1条。
结构设计强条大全
第六篇结构设计1.基本规定1.1基本要求《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5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0.5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l2—2006第4.1.3条与本条等效。
1.2荷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2.3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3.2.5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一—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的组合,应取1.0。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一般情况下取1.4;一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
3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4.1.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4.1.1的规定采用。
4.1.2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4.1.1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结构设计容易犯的强条[1]新规范
总说明中容易漏掉或错写的强条:1、目前规范改版比较集中且频繁,每次出图前应对总说明中使用的规范核对一下版本。
2、《混凝土规范》第3.1.7条,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混凝土规范》第4.2.2条,一级钢筋有原来的HPB235改为了HPB300.4、《混凝土规范》第11.2.3条,对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工程,对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要求,注意应加上第4.2.2条中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这一规定。
【《抗震规范》第3.9.2条同】5、《荷载规范》第1.0.5条,在列表写活载时,注明中要加上活载取值的设计基准期。
(活荷载取值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考虑)6、《荷载规范》第4.1.1条和第4.3.1条,凡工程中设计到的功能房间的活荷载,都应该在总说明列表中写出来,否则容易被判为违反强条。
7、《荷载规范》第4.5.1条和第4.5.2条,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在总说明中注明,否则被判为违反强条。
(楼梯、阳台、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1.0kN/m,屋面板、挑檐、雨篷、预制小梁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取1.0kN)。
【此处有一点不确定,规范上写的对住宅、宿舍等栏杆的顶部荷载写的是0.5kN/m,如果我们写1.0会不会被判为强条--有些审图很变态】8、《抗震规范》第3.9.4条,应写明钢筋替换原则,虽然钢筋替换是设计人员做,可是经常审图会针对这一条提出强条。
(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9、《地基基础规范》第10.1.1条,说明中应强调要验槽,并注明与原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向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来,一起协商出处理意见。
10、《桩基规范》第8.1.5及8.1.9条应在总说明或基础说明中注明。
【应对原文根据工程特性适当调整】11、有剪力墙的结构,应将《高规》中第7.2.26.3和7.2.26.4条写入总说明。
(完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17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2条、第4章有4条、第6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2条、第11章有6条;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而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新规范第3.1.1条、第3.1.2条之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在设计时,荷载分项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对极限状态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确定。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之强制性条文:第3.1.8条: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第3.2.1条: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表3.2.1的规定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3.2.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建筑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注: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4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4.1.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ck、ftk应按表4.1.3采用。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强度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 C35 C40fck 10.0 13.4 16.7 20.1 23.4 26.8ftk 1.27 1.54 1.78 2.01 2.20 2.39第4.1.4条: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ft应按表4.1.4采用。
注:1。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如截面的长变或直径<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确有保证时,可不受此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总结
普通构件的要求
1.《高规》3.8.1条:梁、板、墙及柱配筋要满足结构计算要求。
2.《荷载规范》5.1.1条: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表5.1.1的规定。
楼梯及消防前室活载
3.5,卫生间活载2.5,走廊、门厅视功能活载2.0~3.5,阳台活载2.5。
3.《混规》8.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8.5.1规定的数值。
注意飘板等构件的配筋率也应满足此条要求。
4.《抗规》6.3.3-2条: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抗规》
6.3.3-3条:梁端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
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混规》11.4.12-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规定。
7.《混规》11.4.12-3条: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2款一级抗震等级的要求。
8.《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6.2.5条: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6.2.5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
9.《高规》7.2.17条、8.2.7条: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并应至少双排布置。
各排分布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600mm。
10.《高规》10.2.19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
小于0.3%;抗震设计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特殊构件的要求
11.《高规》10.2.7条:转换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0.40%。
2)离柱边 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
加密区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3ft/fyv、1.2ft/fyv、1.1ft/fyv。
3)偏心受拉的转换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12.《高规》10.2.10条:转换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内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应符合本规程第 6.4.3条中框支柱的规定;
2)抗震设计时,转换柱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并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和6倍纵向钢筋直径的较小值;
3)抗震设计时,转换柱的箍筋配箍特征值应比普通框架柱要求的数值增加0.02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
13.《高规》10.4.4条: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箍筋应全柱段加密配置;
2)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一级应提高至特一级,但震等级已经为特一级时应允许不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