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 年代初
二战后,西方殖民势力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迅速被一些国 家的主体民族占据,少数民族则被纳入以主体民族为核心 的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中; 在这些多民族国家,由于各个族群此前都有自己独立的历 史发展进程以及独特的社会政治结构和语言、宗教、文化 及民族习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很难彼此重合,国民意 识非常淡薄,而族群意识却相当浓厚,加上少数民族与主 体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历史宿怨,极易滋生民族分离意识。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 年代初
在泰国,马来穆斯林在1909 年被正式并入泰国后,其中心 北大年就经常发生叛乱。 1947 年,北大年伊斯兰同盟提出7 项自治要求遭拒,叛乱 开始升级,20 世纪60 年代发展成为武装反对中央政府的分 离运动; 菲律宾独立百度文库,政府为缓解中部地区的人口压力,鼓励天 主教徒向南部穆斯林地区迁移,天主教移民的蜂涌而至改 变了穆斯林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制度,导致二者之间的 矛盾加深、冲突频繁,到60年代之后最终酿成民族分离主 义的恶果。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初—70 年代末
1962 年3 月奈温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掌握国家政权,直接 委派军人管理各少数民族,引起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不满; 1974 年,奈温军人政府又制定第二部宪法,该宪法仍然规 定全国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片面强调中央集权,完全取 消了第一部宪法中规定的民族自治邦所拥有的自治权,国 家体制由联邦制变成了军人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直到80 年代末,缅甸一直处于少数民族武装、缅共( 90% 由少数民族组成)与政府夺取政权的内战之中。在70 年代 中期,几乎十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中都出现了反政府武装, 总人数近3 万人政治目标各不相同,民族主义、共产主义 思潮相互混杂。为筹集资金,有的民族分离武装甚至从事 制毒、贩毒活动;
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
对多民族国家而言, 在民族问题上最突出和棘手的 问题就是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一般并不 以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为转移。 它是受多因素影响,聚集和生活在特定地域上的 民族想要从现存的主权国家中分离出一部分领土 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自治主权、或并入他国。
三、当代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的阶段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运动主要是多民族国家内部的 非主体民族谋求自治或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的活动。从其 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战结束到60 年代初,民族分离运动初现端倪;主要表现 为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分离意识加强; 20 世纪60 年代初—70 年代末。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大都 处于军人专制政府集权统治时期,民族矛盾极端尖锐,民 族分离运动迅猛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缅甸、泰国、菲律宾的民族矛盾相 对缓解,民族分离运动逐渐走向低潮时期,但局部地区的 民族分离武装仍然坚持与政府对抗,有些地方则开始与恐 怖主义势力结合,严重危害地区和平与发展。
由于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泰国南部穆斯林问题在80年代 大为缓解。分离组织在该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 骚乱也 日见减少,该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自70年代以来, 菲律宾政府对南部穆斯林分离武装采取政 治谈判和军事围剿相结合的策略。进入90年代后,菲律宾 穆斯林问题逐渐缓和。 1993年,拉莫斯政府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了停战协议 和一揽子和平计划; 2001年6月,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也与政府签定了停战协议; 但是一些极端民族分离组织近年来却继续顽抗,并且发展 成为一个集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 三位一体的恐怖主义组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布萨耶 夫反政府武装。
二、全球民族分离主义状况
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新一轮民族主义 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与一战、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次浪潮不同,民族分离主义 成为此次浪潮的一个主要特征; 许多原本在一个国家内和睦相处的民族,竞相提出了分离 主张; 民族矛盾较深、曾爆发过民族冲突国家的民族,如菲律宾 的摩洛人、印度的锡克人以及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库 尔德人、俄罗斯的车臣人等,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明显活跃; 后冷战时期,多年平静的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如英国的北 爱尔兰和苏格兰、法国的科西嘉、西班牙的巴斯克及加拿 大的魁北克,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也开始升温。
缅甸独立前夕,昂山将军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联合是独立的首要 条件,认为国家的第一部宪法应以著名的彬龙协议为基础,确 定缅甸的国家体制为联邦制,民族自治邦享有自治权力; 缅甸独立后,新的国家领导集团在民族问题上缺乏远见,大缅 主义严重,取消了原宪法中给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一些权利和给 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一些特权; 1958 年缅甸成立10 周年时,由于政府拒绝给原来许诺的给予掸 邦和克伦邦的民族自治权,引起这两个邦的武装分离运动;
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原因
东南亚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分散,被地缘政治学家称 为破碎地带,成为民族分离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另外,更 重要的是东南亚被人种学者称为人种博物馆,分布着数以百 计不同语言、不同宗教和文化的种族。民族与文化的破碎更 易诱发民族的对立和分离,使得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区 域里很难建立统一的国家认同; 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是实 行不同程度的军人专制的集权主义政治,在不同程度上损害 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诱发了分离主义; 经济上的掠夺式开发,导致中心与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 贫富差距增大,诱发地区分离主义运动的产生; 文化上的强迫同化政策,抹杀民族的特征,实行强迫同化, 必然招致少数民族的强烈反对。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1988年苏貌军政府上台后,对奈温政府的民族政策作了重 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务实的新举措,取得了一系 列积极成果; 1989年缅共军队分裂为4支少数民族武装,1990年又陆续接 受了政府的改编。在缅共的影响下,其他的少数民族武装 也纷纷和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接受改编,1996年毒品大王坤 沙向政府投降,1997年最后一支少数民族武装克伦民族武 装也于1997年与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然而,在坤沙淡出后,新世纪的掸邦独立运动再次掀起并 形成了三只较强的武装力量,继续坚持武装对抗的路线。 直到2011年12月,与缅甸文官政府签署停火协议。
是联邦、半联邦、分离和独立;
一、概念
从定义上理解,民族分离有这样几个特点: 并不否认现存国家的政治权威, 而是企图把国家权威限制在 本民族成员所居住的区域之外; 第二, 民族分离运动往往带有对领土的要求,以本民族成员 居住的区域为诉求范围,直接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提出了挑 战,民族分离往往和地区分离相重合; 第三, 民族分离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的政治独立。在某些 情况下,一个民族要求从现存的多民族国家分离,其目的 是希望成为另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如泰国南部马来穆斯林 的分离运动就要求加入马来亚,成为英国保护下的马来亚 的一个邦。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 年代初
1953 年在达乌德贝鲁的领导下,印尼的亚奇爆发了反对印尼 中央政府的叛乱,目标是建立一个实行伊斯兰教法的自治省; 在武力镇压的同时,1956 年,雅加达方面作出让步, 给予亚齐 自治的地位,并允许实行伊斯兰教法,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写进 宪法,亚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泰国政府从80年代起开始,在南部穆斯林地区采取比较符 合实际的政策来缓解与南部穆斯林的矛盾:
首先是摒弃同化政策,尊重穆斯林的文化和宗教; 其次是发展南部经济,缩小南部与中心地区的经济差距; 提拔南部穆斯林行政官员中的穆斯林名额; 加强中部与南部的交流。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
什么是民族分离主义? 为什么要分离? 目标是什么?
一、概念
民族分离是指多民族国家内的非主体民族/族群为 了在己方成员所居住的区域内取得政治、经济、 文化的有效控制权,采取现行政治体制所允许的 公民抗议方式或者是非法的武装反抗方式,来达
到从国家政治中心获得自治的目的,其形式可以
四、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特点
利用宗教获取支持,宗教为民族分离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社 会和政治资源;在战后东南亚的民族分离运动中,宗教,尤 其是伊斯兰教越来越多地被作为旗帜,并成为鼓动民族分离 和争取国际支持的手段。并且由于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 族性,常常使民族问题容易演变成为国际问题; 民族分离运动中的暴力与恐怖主义手段日见寻常。由于东南 亚民族分离主义武装在与中央政府的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 并且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影响,常使用暴力与恐怖主 义手段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宗教势力与 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初—70 年代末
印尼新秩序时期,亚齐人不仅在参与政治活动上受到歧视, 并且从70 年代以来,亚齐地区经济上遭受的剥削也越发严重, 石油收入绝大部分收归中央政府,亚奇未能从石油开发中获 得明显的好处。1976 年爆发自由亚齐运动,要求建立一个独 立的伊斯兰国家; 在菲律宾,自1968 年棉兰老独立运动爆发。1972 年马科斯 宣布实行军管法,下令收缴全国的私人武装,分离运动更加 蓬勃发展。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在南部建立了根据地,以自治 或独立为目标,长期与政府抗衡,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 伊斯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干涉; 这一时期,泰国的马来穆斯林分离运动也达到高潮,1975 年 1 万多名马来穆斯林在北大年举行抗议集会。各种分离主义 武装如北大年统一解放机关、北大年民族解放阵线也经常发 动有组织的军事活动。
The end, thank you for all!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民族问题逐步得到缓解的同时, 印尼国 内的形势却有日益恶化的趋势; 尤其是经济危机诱发了国内的其他社会问题,国内的民主 运动、政治斗争、种族矛盾、教派纷争、地区主义等问题 搀杂在一起, 使原本就混乱、脆弱的印尼政治、经济更是 雪上加霜;
亚齐的地区分离主义也在经济危机之后迅速复苏,并与印 尼政府展开了近十年的武装对抗,直到2008年达成停火。 除此之外,以下高棉民族解放阵线为代表的越南下高棉民 族主义者自90年代以来的活动日趋活跃,其目的是将九龙 江平原地区从越南分离,成立下高棉人自己的主权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