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判定》教案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材分析:气候类型,一向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包括气候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气候类型判断教材中没有具体归纳内容,却是气候类型考查的切入点,能有力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虽然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气候特征来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三是根据气候成因判断。
教学重点: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教学难点:各类气候图表的判读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讲授新课:一、气候形成因子二、气候类型三、气候类型的判断(一)、根据气温、降水的数据判断气候类型(1)根据最高气温月份判断所在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七、八月,或气温曲线呈峰形,判定在北半球。
最高气温出现在一、二月,或气温曲线呈谷形,判定在南半球。
(2)根据最冷月、最热月气温值确定所属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气温指标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气温00-最冷月气温<最热月气温最热月气温150C150C00C>100C<50C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寒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温带大陆气候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3)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及年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冬季多雨,夏季干旱终年降水稀少热带雨林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地中海气候300-1000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例1、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均温七月均温(℃)6~8月降水量12月~次年2月降全年降水(mm)(℃)-8.924.3(mm)478水量(mm)82780练习:判断图表中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精选3篇)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精选3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内容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三、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四、教学过程:(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五)亚热带气候类型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六)温带气候类型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七)寒带气候类型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些步骤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理解掌握判断气候类型,引导学生归纳特征。
让学生理解气候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技能。
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类型的的特征、成因、分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东亚和南亚地区冬夏季节风向及形成原因。
【预习】完成本课时导学案。
【新授】(一)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2.海陆分布分布3.地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植被覆盖率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人类活动7.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表2地区气候类型形成原因风向特征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海陆热力差异东北季风干燥少雨(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季风高温多雨注:①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
合作探究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以“温”定带终年高温(>15度):热带冷季最低温高于0度小于15度: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冷季最低温低于零度:温带以“水”定型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降雨均匀,但雨量小:温带海洋气候雨热同期:季风性气候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案例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判读。
合作探究2:判断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六、作业设计:导学案上及时巩固5道题。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高考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尝试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和梳理气候分布的基础知识、在分析气候的成因和特征规律的基础上,最终搭建起判读气候的知识框架。
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数据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判读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与命题趋势: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必考点,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本节课是大气一章的综合和提升,地位非常重要。
近年来所占分值比重不断提高。
从历年出题方向上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区域气候类型判读。
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通过题型转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特点。
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
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
所授班级为文科班的慢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弱。
三、复习目标:1: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2: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3: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本节重点);4: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高考真题的体验,提高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从气温和降水的坐标图判断气候类型复习难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及能力提高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法、讲练结合法、图文转换法及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教学设计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教材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学习世界地理,认识自然环境及地区差异的基础所以成为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纷繁复杂、类型多样,共13种,尽管不讲成因,但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及景观特点等几种在一起,不仅在知识量上学生难以一下掌握,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成为困扰初中地理学习的难题。
不少同学一看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在这节课中我们一起来寻找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2)、世界13种主要气候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各种地理图象实施教学,发挥多媒体直观教学的优势;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识图、用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2)、通过对因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而形成的差异显著的景观图片的欣赏,使学生产生世界风光无限美好的美感和向往。
教学重点: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各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课件课程设计【复习导入】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共13种,内容繁多,判别起来非常吃力,但是这类题型又频频出现于练习册、考试题中。
怎样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规律。
【学海导航】怎样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呢?【试试身手】试判断甲、乙两地分别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一、“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二、“三步定型法”【合作探究】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来判断气候需要哪些步骤呢?出示典型题例:小组讨论:各小组通过做题讨论步骤。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鲁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学习气候分类方法及其特点;3.掌握气候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气候图判断区域气候类型。
二、教学重点1.气候分类方法及其特点;2.气候图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气候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1.学生自主思考课题并进行小组讨论;2.教师指导学生,介绍气候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注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介绍,点明重点,让学生理解归纳。
2. 气候分类方法及其特点1.教师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气候分类的四种方法,其中重点讲解气候分类的经纬度法和能量平衡法;2.指导学生对比四种气候分类方法的异同,并利用PPT和图片进行演示讲解;3.教师从实际例子中指导学生了解,以不同分类方法分类出的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气候图的制作方法1.学生集中在电脑室或机房,利用气象软件或网站获取实际气候数据,然后根据经纬度和气候要素制作出气候图;2.教师示范气候图制作方法,并仔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3.学生按照实际操作制作气候图,并对比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4. 判断区域的气候类型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个气候类型的气候图,并分别讲解其特点、区域分布和气候类型存在的原因;2.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区域气候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气候类型;3.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各个气候类型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课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2.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通过问题和学生的互动开展教学;3.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独立思考能力;4.运用PPT和图片进行分析讲解,直观生动。
五、教学手段1.数字化教具:电子教案、电子白板;2.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3.网络资源:气象软件和气象网站;4.教学实验室:电脑室或机房。
六、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讨论:针对讨论问题或小组学习效果;2.实际操作:气候图的制作;3.开展小组活动,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
气候类型教案初中
气候类型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类型的概念及分类依据。
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3. 能够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类依据、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运用。
教学准备:地球仪、气候类型图、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天气,询问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2. 总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引出气候类型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气候类型的分类依据:气温和降水。
2. 讲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a.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
b.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的草原地区。
c.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北非、西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地区。
e.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在中国南部、日本南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区。
f.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美国西部沿海等地区。
g.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中国东北部、日本北部等地区。
h. 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分布在欧洲西部沿海、北美洲西部沿海等地区。
i.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亚洲中西部、欧洲东部等地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出示案例,让学生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气候类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气候类型的概念、分类依据及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2. 强调气候类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气候类型分布图。
2. 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气候类型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气候类型的概念、分类依据及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气候类型判读教案
气候类型判读教案【篇一:青年教师赛课教案——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教案设计:覃晓笛教学时间:2013.9.23课时:第2课时(总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气候数据图的气候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其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各种气候数据图表。
教学方法:利用本节课基本的地理原理,实现原理学习和做题应用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了解了九大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现在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展示】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请学生根概出现的字母所答出其所代表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气候特征。
【过渡】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从地理位置去判读气候类型,但是考试中,往往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给出了一些气候数据,我们能何从气候数据去判读它所属的气候类型呢?【案例分析】曲线表示气温,柱状图表示降水量,请说出下列图表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学生思考后讲解:在这样的气候资料图中,我们可以读出其一年同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变化。
在甲图中,全年气温都接近30度,无明显雨旱两季全年降水多,呈现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根据课前复习的气候类型的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提问学生,分析乙的气候类型名称:全年气温都在0度以上,冬暖夏热,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过渡】刚才我们以定性的方法通过描述气候资料图的特征,进而得出了气候类型的名称。
既然是气候资料图,我们有没有可能只从定量的方法,通过从图表中读取数值,来判断气候类型呢?【自主学习】请判读下列气候料图,并尝试归纳各组气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教师巡堂并加以指导:教师巡堂,参与讨论,师生互动。
小组展示:请两至三个小组代表,上讲台板书分享本组总结的判读气候类型的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加强对国情的了解。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以致用。
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特点
难点
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成因
关键
理解季风区的含义
手段
多媒体、读图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
王海昱
教龄
9年
日期
2011年5月13日
小结
2.影响因素
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大于北方
昼长:南方长于北方
冬季风:北方影响大,南方影响小
(二)夏季
1.特点: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大与北方
2.影响因素
昼长:北方长于南方
(三)温度带的划分:积温
二、我国的降水
1.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学生反馈疑难问题,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合作有针对性的解决。
师生共同解析习题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设置疑问,学生积极思考。
小结
先学后教,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
当堂检测,加深理解,巩固夯实。
会学会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画龙点睛
课题
中国气候
共1课时
班级
二年(2)班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我国气温和降水特点,能够识别和判读有关的统计图,能够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相关气候现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并掌握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总体特点并理解形成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读图分析、联系实际等能力。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
第6讲气候类型的判断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典例导入 1.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2)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A.受季风影响B.受西风带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疑难剖析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洋流等。
1.纬度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
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
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如下:①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②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判读》优秀教案
永兴二中地理导学案编写者:李海林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时间:20211125课时 1 课题气候类型的判读授课时间11月26日课型新授授课班级高一185班知识技能1、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方法处理各种题型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课堂导学】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三步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 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综合考虑。
二、课堂探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示分析,读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
夏季受来自海洋 季风影响,降水 。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气候特点是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各点表示月份)(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3)、在各国首都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著名城市有3、读下表,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1月4月7月10月全年A 气温℃28 29 26 27 27降水mm 5 107 136 101 982B 气温℃25 255 259 255 256降水mm 314 268 156 197 2716A为B为4、读下图,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A 为B为5、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A 为B为6、读下图,判断气候类型A为:甲乙丙丁7、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7-9题。
8、2021年和2021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
《气候类型的判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气候类型的判读复习课》教学设计地理学科临高中学王红雁一、教材分析《气候类型的判读》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教学内容,它是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今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学会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
、根据气温曲线及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学会判断气候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对比,找出各温度带的气温特征。
、通过判断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能归纳出各种气候的降水季节、降水量的大小等降水特征。
、通过反复读图、析图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世界气候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分布的差异性及自然景观的差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学会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学会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比较法、观察法、图解法七、教学准备:课前发给学生学案,布置自主复习的内容八、教学媒体:多媒体九、课时安排:一课时十、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知识抢答的形式检查自主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要气候类型相关的知识抢答,既能检查学生自主复习的情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合作探究: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活动一:找出各主要气候类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组:找出热带气候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组:找出亚热带气候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在多少度组; 找出温带气候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在多少度组:找出寒带气候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在多少度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以温定带活动二:找出各主要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特点组:找出年雨型的气候及其降水量的多少组:找出夏雨型的气候及其降水量的多少组:找出冬雨型的气候及其降水量的多少组:找出少雨型的气候及其降水量的多少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以水定型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案鲁教版
(4)案例分析:选取我国和世界典型的气候类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特征等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气候类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气候类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类型的定义及划分依据:气候类型是根据地球上的气温和降水组合划分的,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学会通过气温和降水组合判断气候类型。
4.能够运用气候类型知识分析我国和世界主要气候分布。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类型的概念,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气候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操作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学会判断气候类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气候类型判断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候类型判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地理学家,探讨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气候类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word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word考纲要求: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
2.特殊地区气候的成因和分布特点。
3.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
这节课我们把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进行归纳讲解。
判断方法:1.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3、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4、根据其它特征判读气候类型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有四大因子,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人类活动则通过影响下垫面和对大气成分的改变来影响气候要素的变化。
现从大气环流角度来说明据此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见下表)除此之外,还应掌握各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纬度位置);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海陆位置);高山、高原气候(地形)。
例1:(上海地理卷,第16题)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引起海陆间风向的季节变化,季风气候都与此相关;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会导致气候类型的干湿变化,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都与这种原因相关。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及高二年级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身心发展特点,我 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并描述气温和降水特征 2.利用气候统计图,判读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 1.利用气候统计图,判读气候类型 2.对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描述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四)气候类型判读小结
(五)气候类型判读实战
最冷月均温
降水量的类型 (降水量的季节
变化)
因素变化
7、8 月
1、2 月
最冷月>15℃
最冷:0℃~15℃
最冷月<0℃
最热月<10℃
全年 多雨型
热带
全年 湿润型
温带
全年 少雨型
热带 温带 寒带
夏季 多雨型
冬季 多雨型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热带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 亚热带 温带或寒带 寒带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再通过对气候统计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综合分析,判读 气候类型,最后通过实战,检测和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景观图片,让学生根据不同景观图判断气候类型。 学生判断气候类型,教师点评。 【承转】根据景观图片来判读气候类型,你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过渡】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也是同 学们最难掌握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那么如何准确有效的利用气候 类型统计图来判断气候类型,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探讨的问题。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图片上地理信息的提取, 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案例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常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以及气候类型的判断等。
本节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认知大气运动、洋流影响、分析区域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其他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阅读气候类型图,说明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
2.通过对气候形成原因的分析,明确影响气候的因素。
3.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学会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气候的特征和成因,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气候的成因。
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面向的是高一学生,高一尚未分科,在各高中学校基本都是平行班教学,所以班内学生的程度差异较大。
再加上本节内容需要较高的读图能力,所以建议运用分层次教学的手段,同时多总结规律。
既要照顾程度较好的学生,也要照顾较差的学生,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
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初步掌握在地形图上辨别气候分布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出常见气候的特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课件展示:世界不同地区气候景观视频以及课本2-4-2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出常见气候类型有哪一些?它们是如何分类的?(学生基本可以发现按照温度带划分气候的规律)(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常见气候类型的分布(板书)课件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1)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说出热带气候有哪一些?师:热带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分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特别是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高二区域地理课程中涉及的气候类型。
2.学会运用气候资料(如温度、降水等数据)和地图等工具,判断和分析特定区域的气候类型,培养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
1.梳理本节课所学的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2.强调判断和分析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地图、气候资料的综合运用。
3.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社会责任感。
4.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气候类型的科普宣传海报,内容包括气候类型的基本概念、特征、分布等。
要求:海报设计美观,内容丰富,易于理解,鼓励创新。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家乡影响的小短文。
要求:短文内容真实、生动,体现气候变化对家乡地理环境、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字数不少于400字。
2.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需要运用生活实例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部分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教师应引导他们关注时事,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充分考虑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析方法,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定_》教案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的名称;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树立地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识,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关注气候的变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目的]1 巩固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征、分布等基本知识。
2 正确填绘并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理想大陆和实际的大陆)3 通过复习能够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步骤,提高气候资料和图表的分析能力,并能将相关知识迁移渗透,加以灵活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构思]:本节课程是新课标任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的内容,是必修1的重难点。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在高考过程中,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
本节内容的要求就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征、分布等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出了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根据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和高考《考试大纲》中气候知识与绘图能力的要求及高三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基本了解气候类型有关知识的学情状况,本节设计以学生填绘《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模式图》及分析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典型例题分析为主线,并配以学生思考归纳、综合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整合初、高中有关教学内容,自主建构气候类型判定的主干知识,完成预设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类型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气候类型的判定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气候一直是高考地理中的高频考点,要想在高考地理中得到高分,必须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
【探究新课】
一、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具体见下表:
①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以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②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
带”:
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最冷月
均温值
>15 ℃0 ℃~15 ℃<0 ℃
最热月
均温值
>15 ℃<10 ℃<5 ℃
气候类
型
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草原
气候、热带沙
漠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季风性
湿润气候和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
性气候
苔原气候、冰
原气候
③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中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是雨季)来确定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资料图判读气候类型
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1)、折线图(图2和图4)、点状图(图3)、二维坐标图(图5)、三维坐标图(图6)、玫瑰图(图7)、等值线图(图8)等。
上述各气候资料图,虽然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提供的都是气温和降水资料,因此,我们判读气候资料图就是要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图2和图4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图5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注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8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依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读气候类型
(1)提供某一气候类型在一些地区的分布图,考查该气候类型的名称,分析该气候类型在不同大洲(或大陆)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较广,但在北美洲西部因高山地形的阻挡变得很狭窄。
(2)提供两区域或两城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差异。
如下图中的孟买和洛杉矶,因其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也不一样。
三、气候差异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典例剖析】
(2011·海南地理)图1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读图1,完成(1)~(3)题。
图1
(1)图2中的气候资料,与图1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
图2
(2)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3)图1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答案(1)B (2)C (3)A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咱们共同分析了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和步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下课之后多总结、勤于思考,找时间把《创新设计》小本上的这节课的习题做完。
咱们明天给大家讲解相关的习题。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