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11)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找答案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找答案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找答案真题1、名词解释管理正确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单选在质控方法的设计上对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的一般(江南博哥)要求是()A.误差检出概率80%以上,假失控概率小于10%B.误差检出概率95%以上,假失控概率小于5%C.误差检出概率90%以上,假失控概率小于1%D.误差检出概率90%以上,假失控概率小于5%E.误差检出概率97%以上,假失控概率小于0.3%正确答案:D3、多选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为()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败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E.EQA的样品处理不当及样品本质存在质量问题正确答案:A, B, C, D, E4、问答题在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中,对于稳定性较短的质控物,如何设定中心线?正确答案: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控制物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

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去除超过35的数据)。

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以此均值作为控制图的中心线。

5、单选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6.0mmol/L,标准差为0.5mmol/L,在绘制单值质控图时,其控制图的中心线是()A.4.5mmol/LB.5.0mmol/LC.5.5mmol/LD.6.0mmol/LE.6.5mmol/L正确答案:D6、单选Z-分数(Z-score)是()A.(测定结果-均值)/标准差B.(测定结果-靶值)/靶值C.(测定结果-均值)/均值D.标准差/均值E.标准差/均值×100%正确答案:A7、单选研究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获得测定值间的一致性可采用() A.准确度B.精密度C.显著性试验D.变异指数E.灵敏度正确答案:B8、问答题参加实验室室间质评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正确答案:①接受质控品;②检查破损和申报;③将接收单传真给组织者;④按规定日期进行检测;⑤反馈结果;⑥收到评价结果;⑦分析评价结果;⑧决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⑨评估采取措施的效果;⑩结束。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共78张PPT)

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共78张PPT)
④ 登记和填发报告等
8
(三)分析后的质量评估
内容主要有: ① 运送实验报告 ② 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 ③ 参加室间质评 ④ 病人投诉调查 ⑤ 临床信息反馈等
9
分析前质量保证
检查病人申 请检验
临床医师
运送报告病 人投诉室间 质评
病人准 标本

采集
标本 运送
仪器质量保证
方法选择与评价
试剂选择与评价
反馈信息
目的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观察各实验室结果的准 2、熟悉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及失控后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2.批间精密度 同一样品,用不同批号的10瓶试剂测定,求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确性、一致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各实验室结果渐趋一 ⑤质控品应按规定方法保存不用超期品。
是指对临床诊治疾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被分析物的浓度,是临床上按照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而确定的阈值。
VIS方案还没有给出它们的CCV值,所以无法计算VIS。
③运输和贮存不当③等。鉴定方法的可信性
⑥ 病人准备
④为实验室执照评定或认可提供客观依据 质控品含有与测定标本同样的基础物质(通常为小牛血清)其分析物应具有参考值、病理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三种水平浓度。
⑥③在参实加验室室间的质有评效⑤期应评在一价年以实上。验室工作人员的能力
分析后质量评估
分析中质量控制
标本处 理
建立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及分析
标本分析测定
室内 复查
保留标本随 时复查
登记 填发报告
分析中质量控制
人员素质
工作环境 实验用水
实验室管理
10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
临床生化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工作的精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十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题库版)1、单选若TP为真阳性,FN为假阴性,TN为真阴性,FP为假阳性,阳性预测值计算公式是()A.TN/(TN+FN)×100%B.TP/(TP+FN)×100%C.TN(江南博哥)/(TN+FP)×100%D.TP/(TP+FP)×100%E.(TP+FN)/(TP+FP+TN+FN)×100%正确答案:D2、多选下述关于质控品和标准品的论述均正确的是()A.质控品具有含量已知或特性(阴、阳性)明确的特点B.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基质最好与实际标本相同C.室内质控物的定值不必溯源至标准品D.标准品可以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E.理想的标准品应该是纯的正确答案:A, B, D, E3、填空题常用于评价某种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综合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诊断指数4、填空题室内质控在于确保实验室测定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致性5、判断题如果RCV的S(标准差)值比OCV的S值更小,说明0CV不是最佳条件下测定的,应重新再测OCV。

()正确答案:对6、单选若TP为真阳性,FN为假阴性,TN为真阴性,FP为假阳性,诊断特异性计算公式是()A.TN/(TN+FN)×100%B.TP/(TP+FN)×100%C.(TP+FN)/(TP+FP+TN+FN)×100%D.TN/(TN+FP)×100%E.TP/(TP+FP)×100%正确答案:D7、判断题在本实验室同一条件下做0CV及RCV室内质控时,所用的临界值质控血清及检测试剂盒必须是同一含量。

()正确答案:错8、单选即刻法质控经常应用于()A.荧光免疫实验B.免疫比浊实验C.化学发光实验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免疫电泳正确答案:D9、名词解释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正确答案: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临床试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保证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

工作内容:保证检验项目申请的科学、合
理性;根据临床医师的检验要求,患者的病 情正确准备;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送。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是为保证检 验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或 健康状态所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任何一 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
7、溶血 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项目 ALT AST Glu K LDH 红细胞/血浆 6.70 40.00 0.82 22.70 180.00 溶血标本/正常标本 2.20 3.59 0.91 1.91 8.04
(三)标本的正确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采样时间的控制——最佳采样时间的选择 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 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 4、唯一性标志 5、努力做好患者的配合工作
脂血:其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 ①被分析物分布非均一性; ②血清或血浆中水分被取代,有时可达10%左右; ③对吸光度的干扰; ④物理化学机制的干扰。如标本中的脂蛋白可整合亲 脂成分,降低与抗体的结合,产影响电泳和层析。
患者状态的影响
饮料如咖啡可使淀粉酶、ALT、AST、ALP、TSH、 Glu等升高。 酒可使Glu降低。 抽烟可使血小板压积、碳氧血红蛋白升高;使免疫 球蛋白降低。
(二)病人准备
患者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的生物因
素,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两个方面。、饮食 (含饮料、抽烟)、 药物、溶血、脂血等
患者状态的影响
1、 情绪:有研究指出,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 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 2、运动:可使ALT、AST、LDH、CK等等一时升高; 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 变化。劳累或受冷、热空气敇,往往可见白细胞的 增高。 3、体位:体位从立位到卧位时Hb下降4%:Hct下降 6%;ALT下降7%;T4下降11% 4、昼夜生理变化:

11-PCR实验室认可要求

11-PCR实验室认可要求

CNAS-CL036ISO15189认可准则(2012年版)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要求介绍 2014年11月1日起实行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吕岳峰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分子诊断领域的认可要求,包括:病原体核酸和人体基因等领域涉及的核酸扩增试验、杂交试验(包括原位杂交试验)、核酸电泳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20468-2006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 CNSA-CL31 内部校准要求•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导则•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和管理责任• 4.1.1.2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应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实验室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其所属医疗机构执业证书的诊疗科目中应有医学实验室,自获准执业之日起,开展分子诊断工作至少2年。

• 4.1.2.5应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5年。

• 4.2 质量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服务协议• 4.5 受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4.6 外部服务和供应• 4.7 咨询服务• 4.8 投诉的解决• 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4.10 纠正措施• 4.11 预防措施• 4.12 持续改进• 4.13 记录控制• 4.14 评估和审核• 4.15 管理评审5 技术要求• 5.1 人员• 5.1.2 分子诊断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分子诊断工作至少3年。

• 分子诊断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目标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目标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完善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制和体系,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委托制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的函[卫办医政函(2022) 723号]的精神,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己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的质量探索(Q-Probes)和质量跟踪(Q-Tracks)计划中所制定和监测的质量指标、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有关文件,以及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卫医发(2022)27号)、《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22年版)、《患者安全目标》(2022年版)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22173号)中对临床实验室质量和管理的规定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制定了如下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所制定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按照分析过程的不同阶段,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指标。

在各个分析阶段中,又着眼于可能对实验室报告结果有影响的关键步骤将指标再细分。

目前提出的质量指标有分析前31项,分析中7项,分析后32项,共70项。

各阶段具体指标如下:一、分析前质量指标(~)检验项目的申请是否适当有效1.医嘱录入错误率2.申清医生的身份不明确率3.申诺科室信息错误率4.申请不易识别率5.申诺单上患者信息错误率(二)患者和标本信息识别1.住院患者腕带识别错误率2.未贴标签的标本率3.标签信息错误率4.标签信息不完整率(三)采集标本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1.住院患者釆血申请未受理率2.门诊患者釆血申请未受理率3.压脉带和持针器的污染率4.每100000次釆血中的采血人员被针刺的次数5.重新采集的标本数6.采样时间错误的标本率7.采集量不足的标本率8.采集标本类型错误率9.采集标本的容器错误率10.住院患者釆血成功率11.血培养污染率12.未采集到的标本率13.患者信息录入错误率(四)标本运输与接收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1.运输的标本量不足率2.血液检验凝血标本拒收率3.生化检验凝血标本拒收率4.血液检验溶血标本拒收率5.生化检验溶血标本拒收率6.运输途中丢失的标本率7.运输途中损坏的标本容器率8.脂血的标本率9.运输时间不合理的标本率二、分析中质量指标1.不精密度2.系统误差3.总误差4.能力验证结果可接受性5.实验室信息系统是否安全6.是否通过实验室安全审核7.是否通过实验室内部技术审核三、分析后质量指标(一)结果报告的及时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常规生化的报告周转时间(TAT)2.常规血液及临检的报告周转时间(TAT)3.急诊生化的报告周转时间(TAT)4.急诊血液及临检的报告周转时间(TAT)5.报告运输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标准(二)结果报告正确有效1.未进行检验的申请标本占总申清标本的百分数2.未申清的已检验标本占总检验标本的百分数3.结果报告是否被正确的医生所获取4.门诊部门领取的报告占总报告的百分数5.报告的错误数6.住院患者结果的可得性7.纸张结果与电子医疗记录的核对验证(三)危(wei)险值报告及时有效1.住院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及时性2.门诊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及时性3.急诊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及时性4.住院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有效性5.门诊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有效性6.急诊患者危(wei)险值报告的有效性7.危(wei)险值记录应定期回读核对(四)患者与临床医生对实验室服务满意1.患者对采血服务的满意度2.临床对实验室服务的满意度3.检验账单的准确性(五)实验室计算机的性能符合规范要求1-计算机故障次数2.积累故障时间中位数3-数据处理网络相关事件(六)实验室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1.技术人员的差错率2.非技术人员的差错率3.是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七)实验室的成本效益比科学合理1.是否达到既定的合理的利润目标2.增加收费的检验项目业务量3.达到财政预算目标(八)实验室废物处理符合规范要求1.实验室废物处理是否严格邂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附录1.分析前质量指标2 .分析中质量指标3.分析后质量指标7.危(wei )险值记录应定期回读核对(六)实验室人员的能力满足要求注:技术人员专指进行采血和(或者)检 验标本的工作人员。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版)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版)

附件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标本类型错误率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得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得类型就是否符合要求,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就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得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得容器就是否符合要求,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得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就是否正确,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定义:污染得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 ×100%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就是否操作正确,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定义:凝集得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得标本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就是否正确使用得情况,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就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得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就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得及时性与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就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及时性得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定义:开展室内质控得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得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得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得覆盖度,就是检验中得重要质量指标。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题库版)1、单选不能溯源至SI单位的临床检验项目是()A.胆固醇B.葡萄糖C.糖化血红蛋白D.尿素E.甲状腺激素正确答案:C2、单选按EP9-A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时,对于(江南博哥)标本,不正确的是()A.应该来源于健康人或者患者B.无明显干扰C.尽量避免使用贮存样本D.样本至少40例E.可以使用对某一方法有干扰的标本,以分析干扰的影响。

正确答案:E3、单选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A.随机误差B.相对误差C.系统误差D.不确定度E.绝对误差正确答案:A4、单选?41s规则的控制界限是()A.线B.±s线C.±2s线D.±3s线E.±4s线正确答案:B5、单选质控品、试剂、溶液和校准品等的标记内容不包括()A.识别名B.出厂日期C.储存要求D.制备日期和失效期E.其它与正确使用有关的信息正确答案:B6、多选1984年在石家庄召开的生化标准化会议上发布了几种物质的推荐方法,它们是()A.白蛋白B.总胆红素C.血糖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谷草转氨酶正确答案:B, C, D7、填空题随机误差来源于影响因素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预知的或随机的,它引起被测量重复检测值的变化,称之为_______。

正确答案:随机效应8、单选目前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主要评价的是()A.精密度B.灵敏度C.准确度D.特异性E.总误差正确答案:C9、单项选择题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可比较的是指计量应具有() A.准确性B.一致性C.法制性D.有效性E.溯源性正确答案:B10、填空题质控方法对有误差分析批作出了在控判断,称为_______。

正确答案:假在控11、单选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的钟型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曲线位置最高是()A.二项分布B.泊松分布C.正态分布D.双峰分布E.偏态分布正确答案:C12、名词解释△REcont正确答案:随机误差的变化,表示不稳定的不精密度。

(完整版)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2010版)简述

(完整版)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2010版)简述

广东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2010版)简述一、一票否决条款一票否决条款共有11项,被否决的医疗机构暂停申报和评审,在整改三个月后才可重新申请:1、未按时完成《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

2、未经技术准入擅自开展相关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3、出卖、转让或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包、出租科室,违规开展便作项目。

4、医院编制床位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数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三级医院床位数标准。

5、医院内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造成恶劣影响。

6、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故不按规定上报,故意瞒报。

7、严重违反国家财务规定,发生违纪、违法事件,造成恶劣影响。

8、帮扶县(含中心卫生院)少于2家。

9、无故不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治任务。

10、未按规定上报医院数据、资料,如全国安全合理用药监测数据、人体器官移植病例数据等。

11、医院评审资料及评审过程中发现弄虚作假行为。

二、医院管理(一)总占分:158分。

(二)项目内容1、科室设置(10分):包括职能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设置、重点学科设置、医技科室设置和其它科室设置。

2、人力资源(20分)3、依法执业(20分)4、组织机构和管理(20分)5、应急管理(10分)6、信息管理(20分)7、财务管理(28分)8、医疗设备管理(15分)9、总务管理(15分)三、医疗质量管理(一)总占分:257分(二)项目内容1、医疗管理(42分)2、三基三严训练与管理(30分)3、病历质量(30分)4、医院感染管理(55分)5、护理管理与技术水平(100分)四、安全管理(一)总占分:70分(二)项目内容1、医疗服务安全与患者安全(40分)2、建筑、设备、设施安全(20分)3、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安全(10分)五、医院服务(一)总占分:55分(二)项目内容1、维护患者合法权益(15分)2、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15分)3、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25分)六、教学、科研管理与水平(一)总占分:70分(二)项目内容1、教学管理与水平(25分)2、继续教育(10分)3、科研管理与水平(35分)七、临床科室管理与技术水平(一)总占分:195分(二)项目内容1、临床科室管理与技术水平、重点专科(120分)2、急诊管理(30分)3、门诊管理(15分)4、重症医学产管理(20分)5、康复医学科管理(10分)八、医技科室管理与技术水平(一)总占分:140分(二)项目内容1、药事管理(20分)2、医学影像管理(20分)3、临床检验管理(20分)4、病理质量管理(10分)5、临床用血管理(10分)6、手术室管理(10分)7、消毒供应中心管理(10分)8、营养科管理(10分)9、血液透析中心管理(10分)10、高压氧管理(10分)11、介入诊疗质量与持续改进(10分)九、医院绩效(一)总占分:55分(二)项目内容1、社会效益(15分)2、工作效率(20分)3、经济运行状态(20分)。

临床检验管理制度

临床检验管理制度

临床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操作,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科室人员三、职责1、科主任和临检组长负责仪器维护和试剂管理。

2、临检当班人员负责临检项目的检验。

3、临检当班人员负责各种仪器的使用记录和检验结果记录。

四、工作程序1、仪器和试剂管理按照sysmexkx-21中文操作手册和clinitek500中文操作光盘由科主任和临床检验组长负责调试、管理和维护,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根据仪器要求选用有批准文号合格的试剂,并按试剂要求合理保存试剂。

2、临检项目和检验时间的安排由本科室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实际情况安排项目,临床检验项目大多数都可作为急诊项目,因此急诊项目应保证24小时都能检验。

3、检验的实施(1)首先医生应根据患者状况和实际病情开各种检验申请单。

(2)护士应按检验申请单的项目要求严格收取各种合格的标本并及时送检验科。

(3)临床检验人员对标本再进一步确认无误后对标本进行编号分检、离心等处理,使标本处于待检状态。

(4)临床检验人员根据标本不同、项目不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及相关仪器操作手册对标本进行及时、准确检验。

(5)临床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应进行认真核对,审核无误后方签发报告,对严重异常结果应通知开单医生或科室,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如果病情与结果相一致,基本可以排除操作中的偶然误差,及时签发报告,如果病情与结果不一致,应严格检查操作步骤,排除各种操作失误后方可签发报告,并尽可能要求患者复查、对人为引起标本结果严重异常者应及时总结经验,防止下次再出现,并记录在检验质量记录本中、对仪器引起结果异常时应及时调校仪器,保证准确检测、凡三大常规急诊申请应在30分钟内出报告,其余项目急诊申请应在60分钟内出报告。

(6)门诊报告单在发报告单窗口发放,由患者或其亲属凭发票领取;住院部报告单由科内专人在上午11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发送各临床科室,并由当班医务人员签收、凡门诊患者非主观原因造成报告单丢失者,可凭发票到检验科补发报告单,住院患者由主管医生提出申请,方可补发报告单。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试题预测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试题预测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试题预测一1、单选评价候选方法性能目标时,应规定在特定浓度或分析物活性上的()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固定误差D.比例误差E.允许总误差正确答案:E(江南博哥)2、单选方法选择和评价过程必须开始于()A.应用于临床的观点B.正确地采用统计设计C.方法学评价的客观结论D.设定适宜的评价方法E.明确方法学评价目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方法选择和评价过程必须开始于临床。

这种临床需求可能由以下方式提出:①临床医生建议增加新的诊断试验;②临床提出改进允许总误差;③采用更加快速或有效的方法替代原有方法等。

3、单选变异系数(C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相对量,没有单位B.可用于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C.可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D.可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的误差E.是平均值与标准差之比值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不是平均值与标准差之比值。

A、B、C、D均符合CV的用途,因此选E。

4、单选实验室认可活动中,指定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程序属于()A.管理评审B.检验程序及其质量保证C.持续改进D.预防措施E.实验室要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检验程序包括"检验前程序"、"检验程序"和"检验后程序"三个部分。

实验室应对全部检验活动建立文件化的操作程序,并制定适宜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程序;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属于质量保证范畴。

5、单选质量保证的要素中,通常不包括()A.患者检测的管理和评估B.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的评估C.检测结果的比较及与患者临床信息的关系D.实验室人员的评估及外部投诉的调查E.实验室的成本管理及成本-效益分析正确答案:E6、单选?以下图形说明()。

A.精密度差,准确度好B.精密度好,准确度差C.精密度差,准确度差D.精密度好,准确度好E.灵敏度差,准确度好正确答案:A7、单选用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所获得的值间的一致性是()A.准确度B.精密度C.饱和度D.差异度E.特异性正确答案:B8、单选为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进行性能确认的三个实验是()A.精密度,准确度和参考区间B.精密度,准确度和结果可报告范围C.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D.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性E.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正确答案:B9、单选对临床检验参考物质作出说明和要求的是()A.IS017511B.IS015189C.IS015193D.IS015194E.IS015195正确答案:D10、单选血细胞分析所用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C.肝素D.草酸盐E.氟化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这是由于其能保存血液成分,不影响红细胞体积。

上海市民营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正式稿)

上海市民营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正式稿)

2009年上海市民营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民营医院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卫生局的要求,结合上海市民营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本要求。

一、实验室管理:由检验科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编制和执行下列管理文件:1.组织管理制度:由检验科负责人负责质量和管理制度,检验人员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2.质量控制。

2.1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质量管理会议,讨论和分析检验有关质量问题并做好记录。

2.2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地区性质量控制活动。

(各专业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项目见附件一)。

2.3室内质控:2.3.1按照上海市临床检验地区性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室内质控。

2.3.2室内质控应绘制质控图,定期上报数据,分析反馈结果并有记录。

2.3.3失控有失控分析,采取纠正措施后才能发出检验报告,并填写失控分析报告(失控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见附件二)。

2.4室间质评:2.4.1应与临床标本同时进行检测,并按时上报结果。

2.4.2对室间质评反馈结果进行书面分析。

3.未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每季度与上级医院比对一次,并有原始数据。

4.检验项目操作规程:每个项目均有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规程应包含下列内容:(1)项目名称、检验方法名称;(2)方法学原理;(3)试剂品牌、代号、包装规格、内含物;(4)仪器品牌、型号;(5)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主要的仪器测定参数);(6)参考值或参考范围;(7)临床意义;(8)病人准备、标本要求;(9)操作注意事项;(10)编写者和日期;(11)科主任对每个项目操作规程的签字认可。

5.标本采集和储存的要求,血清标本保留7天。

6.检验报告6.1检验报告使用中文报告,检验项目缩写使用国际通用的、规范的缩写,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相符。

6.2制订常规检验项目、急诊检验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报告。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1.临床实验室是如何定义的?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它等检验的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还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建议。

注:上述的检验还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

仅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作为邮寄分发中心的机构,尽管可以作为大型实验室网络体系的一个部分,却不能称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2.医学实验室应提供哪些服务?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护理)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

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标本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并提出建议。

此外,还应考虑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伦理学问题。

在国家法规许可的前提下,除进行诊断和对患者处置之外,希望医学实验室值得开展对会诊患者的检验和积极参与疾病预防的服务。

所有医学实验室应对其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机会。

3.临床实验室实验室的质量目标是什么?检验结果最后地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发出报告:依据检验结果结合患者临床情况,主动为临床诊断提供咨询。

这是当今国际标准化(ISO)对质量广义定义“满足需求和期望”在实验室的具体体现。

4. 何谓质量?ISO原用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最近ISO改为:“一组固有可区分的特征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s of Medicine)对治疗质量(quality of care)定义为“治疗质量是个人和人群对健康服务达到所希望的健康结局可能性的满意程度,并与目前医疗知识相一致”。

5.何谓质量管理?ISO 8402 文件中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ment,QM)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第11期-检验实验室试题

第11期-检验实验室试题

第11期-检验实验室试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姓名:()成绩:()一、最佳选择题1.在某次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对于血钾五个不同皮哈奥样本的检测结果,其中有一个批号结果超过规定的范围,其得分应为A.20%B. 40%C. 60%D. 80%E. 100%2.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应做的检查是A.特异性IgEB. 血清IgG含量测定C. 斑贴试验D. C3、C4测定E. 肾组织活检荧光染色3.粪便镜检时,被检的10个高倍镜视野中,最低为0,最多见到2~3个细胞,则报告A.偶见B. 0~3/HPC. 少量D. 多数E. 满视野4.生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见于A.血细菌感染B. 肺结核C. 女性月经期E. 高球蛋白血症5.消化道恶性肿瘤首选的筛检指标是A.大便隐血试验B.消化道内窥镜检查C.消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D.血清CEAE.血清CA1996.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特点的是A.网织红细胞占0.5%B.RBC 5.0×1012/LC.WBC 1.0×109/L,PLT 30×109/LD.骨髓涂片中仅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大量脂肪圈E.骨髓病理学检查发现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比例升高7.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是A.血清尿素氮B. 尿肌酐C. 自由水清除率D. 内生肌酐清除率E. 渗透溶质清除率8.皮肤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的变态反应是A.I型和IV型B. I型和II型C. I型和III型D. II型和III型E. III型和IV型9.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标本量(v)10ul,试剂量350ul,比色杯光径(L)1cm(340nm处NADH摩尔消光系数E=6.3×103)经计算K值(k=TV/SV ×1/E×1/L×106)为A.6508C. 4920D. 4127E. 391510.检测脑脊液氯化物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比浊法B. 电极法C. 硝酸汞滴定法D. 硫氰酸汞比色法E. 电量分析法1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过程中,使Eu2+解离的方法是加入A.碱性磷酸酶B.辣根过氧化物酶C.酸性增强剂D. 氧化剂(H 2O 2)和pH 纠正液E. 增强剂3-氯-4-羟基乙酰苯胺12.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见卫星现象的是A. 铜绿假单胞菌B. 幽门螺杆菌C. 肺炎克雷伯菌D. 变形杆菌E. 流感嗜血杆菌13. 中性粒细胞减低可见于A.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B. 心肌梗死C. 败血症D. 消化道大出血E. 伤害14. 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参数的是A. HGBC. MPVD. HctE. Hb15. 组织细胞标本固定的目的不包括A. 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B. 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C. 保持细胞固有形态与结构D. 使细胞脱落E.防止细胞自溶16.乳酸酸中毒的特点不包括A.面部潮红,呼吸快,血压低B.意识障碍,昏迷C.白细胞减低D.血乳酸>5mmol/L,pH<7.3E.HCO<20mmol/L,AG>18mmol/L31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病机制属于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免疫缺陷病18.关于尿液管型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低渗尿中,透明管型可存在较久B.蜡样管型又称肾衰管型C.POX染色无法鉴别白细胞管型和肾上皮细胞管型D.脂肪管型常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E.正常人尿中偶见粗颗粒管型19.在免疫散射比浊法中,当颗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的1/10时,称为A.Rayleigh散射B. Mie散射C. Debye散射D.定时散射E.速率散射20.下列属于酶类肿瘤标志物的是A.CEAB. CA199C. HCGD. 铁蛋白E. PSA21.菌落呈绿色,逐渐变黑的是A.烟曲霉B.黄曲霉C. 土曲霉D. 杂色曲霉E. 棒曲霉22.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放在首位的问题是A.细菌培养的及时准确B.抗原抗体检测的准确C.实验室生物安全D.标本直接涂片及电话报告E.核酸标本检测的正确处理23.临床常用的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只能检测到A.淋巴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24.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检测中,若怀疑有钩状效应,应采取何种措施A.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B.增加洗涤次数C.缩短孵育时间D.降低孵育时间E.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25.干化学法测定尿液蛋白质,可导致假阴性的原因是A.患者服用奎宁药物B.患者服用嘧啶药物C.尿中含有大量聚乙烯D.尿中含有大量磷酸盐E.滴注大量青霉素26.如图1所示,箭头指的细胞属于A.扁平上皮细胞B.表层移形上皮细胞C.中层移形上皮细胞D.底层移形上皮细胞E.肾小管上皮细胞27.用于判断糖尿病控制效果的糖化血红蛋白组分是是A.HbA1aB. HbA1cC. HbA1BD. HbAoE. HbA1a128.下列哪种抗核抗体不属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B.抗Sm抗体C.抗ds-DNA抗体D.抗组蛋白抗体E.抗SSA抗体29.常用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方法为A.放射免疫分析法B. 染料结合法C. 化学荧光法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免疫比浊测定法30.关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评价,正确的是A.直接镜检法-阳性率高B.离心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C.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更符合标准化要求D.染色法-阳性率低E.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简便31.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H为3.6,4.6,5.3,6.7,7.3。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创新技术与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关注国内外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 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 高临床医学检验的检测水平。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技术人员掌握最新的检测 技术和方法。
加强与临床沟通,服务临床需求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交流,了 解临床需求,提供符合临床需要
的检测项目和服务。
定期收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反馈 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 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
满意度。
积极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分析, 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促进临床 医学检验与临床诊疗的紧密结合

06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典型案 例分析
自动化与智能化质量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对检验过程进行实时监 控和自动分析,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质量控制。
实施方法
通过开发或引进自动化检测系统,实现样本处理、检测和分析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利用 智能化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识别,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重要性
自动化与智能化质量控制能够提高检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降低成本,并为临床医生提 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
质量监测与控制
通过定期内部审核、客户 反馈等方式,监测和控制 检验质量,确保其符合预 期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的检验结果进行 调查、分析,采取纠正措 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 生。
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与改进
收集和分析检验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制定并实施相 应的改进措施。
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内外行业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检验质量管理经验和 技术。

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件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质量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临床试验用药物包括试验药物、安慰剂生产、质量管理全过程,以及已上市对照药品更改包装、标签等。

免疫细胞个体化治疗等新兴治疗产品、已获准上市批准后因新增适应症等需要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的不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用原则,并根据临床试验期间药物的研究特点,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环节引入的风险,确保临床试验用药物质量,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四条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单位应当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临床试验用药物质量的所有因素,并建立完整的文件系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五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应当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以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身体依赖性或精神依赖性的中间产品或副产物、衍生物等丢失或流入非法渠道。

第六条申请人应当对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质量负责,当申请人与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单位不同时,申请人应当对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计,并签订质量协议,明确规定各方责任,确保临床试验用药物质量符合预定的用途。

第七条涉及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场地/车间、处方工艺、生产规模、质量标准、关键原材料等的所有变更,应充分评估变更对临床试验用药物带来的安全性风险,所有变更研究均须保留完整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第三章人员第八条一切参与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经培训及格,具有执行相应任务的能力。

负责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员不得互相兼任。

第九条临床试验用药物生产该当配备放行责任人。

放行责任人承担临床试验用药物放行的职责,确保每批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吻合相关法规、预定用途和质量标准,并出具放行审核记录。

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

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

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为后续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我县多家乡镇卫生院实验室进行长期跟踪随访(调研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列举分析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在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讨论相应的解决措施;随后详细列举相关措施的实施步骤及应用效果。

结果: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中的现状及各项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措施,在其检验科及院内整体的质量管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检验人员的工作内容,同时与其他科室人员协同合作,互相交流进步,以此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为后续诊断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检验科;质量控制与管理随着目前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与改进,临床检验技术得以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检验设备开始趋于电子化和自动化,为临床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与此同时患者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疾病做出准确高效的诊断离不开临床检验结果,因此检验科的质量与管理工作已成为相关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1]。

然而多数乡镇卫生院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专业人员的缺乏等原因并不具备较高的检验水平,可见乡镇卫生院该科室的质量管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基于此,本文就以乡镇卫生院作为重点探讨对象,深入分析其在临床检验科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现有问题,有效提高管理质量,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科室人才结构分布不平衡乡镇卫生院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为有效节约成本,部分乡镇卫生院在人才招聘上会优先考虑对薪资要求不高的年轻人,而替换掉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对检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阻碍了检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加之乡镇卫生院里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多数学历较高的专业人员不愿回乡发展,导致院内检验人员较少,人才结构分布不平衡,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质量难以得到高效提升[2]。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临床实验室准入管理第三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第四章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检验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并出具检验报告的实验室。

第三条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医疗机构适用于本细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各级临床检验机构实施相关监督管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实验室执业行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按照安全、有效、准确、及时、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临床检验工作。

第二章临床实验室准入管理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科诊疗科目登记时,应当明确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即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科下设临床检验项目,提供临床检验服务。

新增医学检验科下设专业或超出已登记的专业范围开展临床检验项目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PCR等需实行特殊准入的临床检验技术按有关规定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验收标准和程序按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执行,相关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报同级临床检验中心备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临床检验前标本质量管理

临床检验前标本质量管理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11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11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临床检验结果是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对临床的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检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据统计,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有68%左右来源于检验前[1]。

所以检验前标本的质量管理,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标本采集、标本放置时间、检验前处理等,只有层层把关,才能降低错误率,确保医疗安全。

1标本的采集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检验前患者自身因素及采样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是导致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根本原因。

1.1患者状态1.1.1空腹采血。

目前,绝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空腹采血,以确保检验质量。

空腹时间一般要求8~12h ,时间过短或过长均对检验结果均有影响。

有研究指出,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甘油三酯增高50%;葡萄糖增高15%;进食高糖食物,可引起血糖增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及尿酸增高;进食高脂食物可引起甘油三酯大幅度增高[2]。

空腹时间过长处于饥饿状态,可导致血糖、蛋白质、补体、转铁蛋白等结果下降。

另外,饮酒会引起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浓度明显升高,特别是饮葡萄酒可致血糖大幅度增高。

前一晚大量饮用葡萄酒,即使第二天空腹,对血糖检测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1.1.2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检验结果可产生明显干扰。

例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激素类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可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脂及转氨酶增高[3]。

又如抗生素可影响尿常规结果,当尿液中的各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浓度在15~25mg/mL 时,致使尿液测定结果呈“+”的红细胞下降至“±”;当尿液中的各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浓度为45mg/mL 时,可使尿液测定结果呈假阴性;当尿液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浓度大于85mg/mL 以上时,可使原本测定数值结果呈“+++”的红细胞水平下降[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11)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保证分析后阶段又称检验后过程,根据ISO15189d的要求指的是检验后所有过程,包括授权者应系统性地评审检验结果,评价其与可利用的患者有关临床信息的符合程度,并授权发布;结果.原始样品及其他实验室样品的保存应符合经批准的政策;不再用于检验样品的安全处置应符合当地关于废弃物处置法规和有关废弃物管理的建议。

这一阶段质量保证的主要工作有:1.检验结果的正确发出。

2.咨询服务。

3.检验样品的保存及处理。

检验报告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完整.正确.有效.及时!1.检验报告内容必须完整,以中文形式出具报告。

2.须有检验结果能否发出的标准。

3.须有检验报告签发和复核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和有检验报告签发和复核程序。

4.能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保证临床医师能及时获得检验信息。

5.原始标本质和量如有缺陷应注明。

6.应有适宜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检验数据管理。

检验结果的发出(一)检验报告应包括的基本信息1.清楚.明确的检验标识。

2.发布报告实验室的名称,最好有实验室的联系方式(如地址.电话等)。

3.患者的唯一标识(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病历号;如是住院患者还应注明所在病区.病房及病床号;必要时注明民族)。

4.检验申请者的姓名及申请日期。

委托实验室发出的报告还应有申请实验室提供的其他唯一性标识和申请者地址。

5.原始样品采集的日期和时间;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品的时间。

6.原始样品的来源或原始样品的类型。

7.检验项目及结果,(有时还包括测量方法);并且应该以SI单位或可以溯源至SI单位的单位报告的结果;检验结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

8.参考区间(生物参考区间);异常结果(高于或低于参考区间的结果)的提示。

9.报告者及结果审核者的签名。

10.报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

11.其他注解(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始样品的质或量)。

12.需要时对结果进行解释。

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应有必要的描述及有“印象”.“初步诊断”或“诊断”意见。

13.检验结果如有修正,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

14.其他。

如需要,检验报告单上可注明“本检验结果仅对此检验标本负责”字样。

(二)几项基本制度1.建立检验报告单可否发出的制度首先对检测系统要进行评审,检查检测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保养工作是否到位?检测试剂是否正确无误,有无失效?校准品的使用及校准程序及质控品的使用是否正确?操作人员有无更换?必要时要检查蒸馏水的纯度,实验室的温湿度及其他设备及用品的情况。

只有这样对检测系统及检测条件进行评审,才能对检验结果可靠性进行正确评估。

检测过程通常用质量控制图法或其他质量控制方法来判断是否在控制状态。

至于判断该批检验结果是否可靠,检验结果可否发出,通常可根据室内质控的情况来加以判定。

即室内质控“在控”时,报告可发出,“失控”时必须寻找原因,结果不宜发出。

在定量分析中目前主要采用Levey-Jinnings质控图这一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有两个基本前提:(1)送检患者标本的质量是保证的。

(2)所用的质控图是测定过程完全在控制条件下绘制的。

即其上下控制界限范围必须小于或等于临床允许误差;根据Westgard多规则判断无失控现象,即此质控图应符合“管理用质控图”(亦称“控制用质控图”)的要求。

必须指出根据质控图有无失控来判断检验结果可否发出是总体上的判断,并不代表某一个别标本结果是否皆可以报告,如某些异常结果就属于这情况。

在定性分析中也要用相应质控品判断有无假阳性或假阴性发生情况下决定该批检验结果可否发出。

2.建立严格的检验报告单的签发审核制度(1)检验报告单发出前,除主要操作人员签字外,还应有另一有资格的检验人员核查并签名,最好由本工作室负责人或高年资.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核查签名;在危急情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如夜班)除外,但必须有相应的规定,如值班人员资格认定。

诊断性的检验报告单必须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检验人员签发。

实习学员不得单独签发检验结果报告单。

核查的基本内容有: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的填写是否清楚.正确?检验报告单上所有内容是否全部填写完整?有无非常异常的.难以解释的结果?有无书写错误?是否有需要复查的结果等。

(2)特殊项目的检验结果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结果(如抗HIV)阳性的检验结果;初次诊断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检验结果;发现罕见病原体的检验结果等),需有实验室主任或由实验室主任授权的检验人员复核无误并签名后方可发出。

(3)异常结果.危重患者.疑难患者等的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制度。

此处所谓异常结果并非单纯指高于参考区间上限或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那些检验结果,而是指以下情况的检验结果:1)检验结果异常偏高或偏低。

2)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检验结果。

3)与以往结果相差过大的检验结果。

4)与相关试验结果不符的检验结果。

5)有争议的结果。

遇到上述情况之一,应复查送检标本情况,并考虑是否原送检标本复查.还是需要另采集标本复查.或与临床医师联系;必要时查阅病历.查询患者情况。

当然还应检查当天检测系统的可靠性。

当检测结果有争议而不能决定时,如某些特殊细菌的鉴定.寄生虫及细胞的识别,也包括某些难以解释的结果,除上述处理方法外。

尚可采用外送会诊方法处理。

3.危急值报告制度概念:所谓危急值,指的是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过高或过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迅速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避免对患者诊治的贻误。

危急值的报告与急诊报告不要混淆。

急诊检验结果不论正常或异常必须立即报告;危急值的项目不一定是急诊检验,但出现危急值时也必须迅速报告。

危急值与医学决定水平有联系但不完全等同,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属于有危急值的项目,也不是所有医学决定水平值都是危急值,只有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才称为危急值。

危急值可因年龄等不同而有区别,也因检测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见下表为一般常用的危急值示例。

危急值的报告示例项目名称单位低值高值备注白细胞计数×109/L2.530 静脉血.末梢血血小板计数×109/L50 静脉血.末梢血血红蛋白 g/L50200 静脉血.末梢血血球比容 %1560 静脉血.末梢血 PT 秒30 抗凝治疗时 APTT 秒70 静脉血血糖 mmol/L2.222.2 血清血钾 mmol/L2.86.2 血清续表:血钠 mmol/L120160 血清血钙 mmol/L1.753.50 血清胆红素μmol/L307.8 血清淀粉酶 U/L 正常参考值上限三倍以上新生儿.血清 COHb %50 血气 pH7.257.55 动脉血 pCO2 mmHg20 动脉血 PO2 mmHg45 动脉血 HCO3 mmol/L1040 动脉血氧饱和度 %75 动脉血4.检验报告回报时间的规定对于平诊及急诊项目报告期限应有规定,并向临床科室公示,有些项目还应向患者公示,如门诊患者。

如果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发出报告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说明原因。

同时要建立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明确发放手续.责任,防止检验报告单的丢失或发错科室。

对于急诊项目结果的方式及途径(如立等;有患者陪同者取走或护士取走;电话报告后补发检验报告单;通过信息系统.传真等)应有规定。

委托实验室同样要向委托单位公示检验报告报告时间及报告方式及途径。

5.隐私权:隐私权是患者基本权利之一。

原则上所有检验结果都属于该患者隐私权的一部分,未取得本人同意,不得公开,因此原则上所有检验结果都只发送给检验申请者(一般发送至检验申请者所在科室的护士站或医师站),如用电子形式发布的检验结果,如检验结果上网,患者从触摸屏自动查询等,应有保密(如设有密码)措施。

门诊患者某些检验(如血.尿.便常规检验)可立等取走的结果,可由患者或其陪同者取走;不是立等取走的结果(如某些生化.免疫检测),其检验报告单应有取走的程序规定,最好有专门窗口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包括其他如影像检查等报告),避免患者自行翻阅.取拿,这也可避免检验报告单的拿错和丢失。

抗HIV阳性的结果.梅毒反应阳性.淋病双球菌阳性结果;招工.招生时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结果,应直接报送检验申请者本人。

抗HIV阳性的结果必要时可同时报告给医务部,但不宜扩散;发现高危害病原微生物同样原则处理。

6.标本的留验:检验后标本的留验主要是为了复查,留验时间的长短主要视工作需要及分析物稳定性而定。

下表为某些分析物的稳定性某些分析物在分析标本中的稳定性项目名称冰箱低温冰箱项目名称冰箱低温冰箱 ALT7d2d PT1d1m AST7d12w APTT8h1m AMY7d1y Ⅴ因子4h1m GGT7d 数y Ⅶ因子不稳定不稳定LDH4d6w Ⅷ因子4h2w CK7d4w D-二聚体4d6m ALB3m3m IgG3m6m TP4w 数y IgM3m6m BUN7d1y IgA3m6mCr7d3m C38d8d Glu7d ?C42d ?HDL7d3m AFP7d3m LDL7d3m CEA7d6m 续表 Ch7d3m CA1255d3m TG7d 数y CA15-35d3m cTnT1d3m CA19-930d3m Cl7d 数ySCC1m1m K1w1y PSA30d3m Na2w1y RF Ca3w8m ASO3d1m P4d1y2d6m 血气2h ?FT48d3m FT32w3m E23d1y hCG3d1y LH1d1y 注1:分析标本指的是经前处理用于分析的标本,原始标本是指采集后送至实验室的标本如临床生化测定时采取的静脉血为原始标本经离心分离后的血清或血浆为分析标本。

注2:表内d代表天;w代表周;m代表月;y代表年由此可见不同分析物其稳定性是不同的。

通常4℃~8℃冰箱保存时,一般临床生化.临床免疫检测项目以不超过一周为宜,但检测抗原.抗体的标本可保存较长时间,必要时可冰冻保存;激素类测定三天为宜;凝血因子.血细胞测定的标本.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一般不作保存。

保存的标本应按日期分别保存,有明显的标志,到保存期后即行处理。

鉴于检测标本具有或潜在具有生物性危害因子,因此这些标本及容器,检测过程中接触这些标本的材料皆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疗废物管理务例》相关规定处理。

检验结果的查询1.检验报告单丢失。

2.对患者病情分析需要以往的检验结果(可能多项的检验结果)作参考。

3.检验报告发出前需要核对以往的检验结果及相关的检验结果以决定检验结果是否可发出。

查询方式:一般可根据患者姓名.检验项目.送检日期等进行查询。

如果建立有LIS系统,应设计有较强的查询功能,不仅可根据患者姓名.检验项目.送检日期,且可以根据病历号.检测标本类型进行查询;不仅可查询最近某项目的检测结果,且可查询一定时间内的及相关的甚至所有的检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