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受写人物,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谈论。

2.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文本;运用合作、争辩的方式学习。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怜悯旧社会妇女被压抑和埋没的命运。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用截取法描写人物,学习本文细腻肤浅的语言,感受深深的母爱。

2.难点:在记叙中穿插谈论的作用。

【课时支配】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讲解作者邹韬奋名字由来(“韬光养晦,奋斗不息”)导入。

二、检查预习出示下列词语,请同学解释词语,说说这个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巡阅惺忪清算歉疚人影憧憧蹑手蹑脚娓娓动听循循善诱唏唏嘘嘘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拟标题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后,指名让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可以给每件事拟一个怎样的标题。

四、沟通研讨1.小组沟通,选出最好的标题,全班沟通。

老师留意引导同学说出依据。

2.老师也出示几个标题,如“涌动的泪珠”、“丰富的情感”、“元宵节巡阅”等,请同学分析。

3.师生共同总结拟标题的方法。

(1)可从不同角度拟定。

(2)可抓住人物的主要行动。

(3)可依据人物的精神风貌。

五、朗读体验1.让同学自由朗读,勾画最打动自己的地方,作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老师组织同学边朗读边谈感受,老师留意引导同学紧扣语言,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

3.引导同学留意每个片段中的谈论性语句,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六、小结本文用四个片段来塑造母亲的形象,这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受来表现人物,写法上属于截取法。

这样集中表现了母亲一般而宏大的形象。

在叙述中穿插谈论,使文章时而仰视,时而回望,使读者和幼时的作者一同去感受,又与现在的作者一起去深思。

七、作业试着写一两个你和母亲之间的动人故事。

其次课时一、精读第三、四个片段,探讨两种冲突的心态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朗读,研讨下面问题:1.“清算”功课时,留意母亲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想一想,母亲为什么会如此苦痛?2.夏夜,母亲为我做布鞋,我心里有好多歉疚,可是又不敢说出口,如何理解孩子的这种冲突的心态?二、品尝真挚、细腻、肤浅的语言让同学自由选取句子品析,重点分析探究练习二的三个句子。

苏教版八上《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上《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感知内容,积累词句;2.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一、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感知主要内容(标注自然段序号,注解生难字词,通读全文)1.给划线的字注音并将词语抄写一遍: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舔去( ) 侮辱( ) 2.理解并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责罚:﹍﹍﹍﹍﹍﹍﹍﹍﹍﹍﹍﹍管束:﹍﹍﹍﹍﹍﹍﹍﹍﹍﹍﹍﹍气量:﹍﹍﹍﹍﹍﹍﹍﹍﹍﹍﹍﹍广漠:﹍﹍﹍﹍﹍﹍﹍﹍﹍﹍﹍﹍宽恕:﹍﹍﹍﹍﹍﹍﹍﹍﹍﹍﹍﹍质问:﹍﹍﹍﹍﹍﹍﹍﹍﹍﹍﹍﹍﹍仁慈:﹍﹍﹍﹍﹍﹍﹍﹍﹍﹍﹍﹍侮辱:﹍﹍﹍﹍﹍﹍﹍﹍﹍﹍﹍﹍﹍文绉绉:﹍﹍﹍﹍﹍﹍﹍﹍﹍﹍﹍﹍面红耳赤:﹍﹍﹍﹍﹍﹍﹍﹍﹍﹍﹍二、跳读课文,感受母亲形象【温馨提示】阅读记人的散文,感受人物形象。

建议你这样阅读:概括事件、品读描写人物的语言,你对母亲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请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3.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分别突出了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1)﹍﹍﹍﹍﹍﹍﹍﹍﹍﹍﹍﹍﹍﹍﹍﹍﹍﹍﹍﹍﹍(2)﹍﹍﹍﹍﹍﹍﹍﹍﹍﹍﹍﹍﹍﹍﹍﹍(3)﹍﹍﹍﹍﹍﹍﹍﹍﹍﹍﹍﹍﹍﹍﹍﹍(4)﹍﹍﹍﹍﹍﹍﹍﹍﹍﹍﹍﹍﹍﹍﹍(5)﹍﹍﹍﹍﹍﹍﹍﹍﹍﹍﹍﹍﹍﹍﹍通过写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品性:﹍﹍﹍﹍﹍﹍﹍﹍﹍﹍﹍﹍﹍﹍﹍﹍﹍﹍﹍﹍﹍﹍﹍﹍﹍﹍﹍﹍﹍﹍﹍﹍﹍﹍﹍﹍﹍﹍﹍﹍﹍﹍﹍﹍﹍﹍﹍﹍﹍﹍﹍﹍﹍﹍﹍﹍﹍﹍﹍﹍三、积累与运用1.请按原文填空: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过我。

《我的母亲》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说课)共3篇

《我的母亲》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说课)共3篇

《我的母亲》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说课)共3篇《我的母亲》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说课)1《我的母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讲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的一篇课文——《我的母亲》。

一、教材分析1. 课文背景《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八年级语文必修篇目,作者是朱自清。

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对自己的母亲的真实感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情况。

2. 内容分析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和描述,展现出母亲作为家庭中最美丽、最伟大的一员,为家庭奉献和家庭和睦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母爱的可贵。

同时,本文还呈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和思想境界的一些特点,如懂得感恩、崇尚自由、注重思考和寻找真理等。

3. 教学目标本文是一篇描写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本文也是教育性文章,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美德情操,感恩父母,珍惜现在,做一个关爱家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理解文章内涵,领会作者的情感。

(2)丰富语言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难点(1)认识和理解课文中的言外之意和寓意。

(2)在感性理解的前提下,学生如何通过思辨和猜测来将感性理解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感教学利用学生普遍感性理解的优势,通过学生成熟而个性化的字词解释来呈现出作者的情感。

2. 名师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分析、解读,帮助学生特别是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领会作者的感受。

3. 合作探究通过分组合作,打破传统老师讲课的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唤醒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6分钟)(1)师生相互问候,为课堂氛围烘托好氛围。

(2)通过名言警句或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这个环节是直接联系学生生活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亲情观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14、《我的母亲》教案
 课题14、《我的母亲》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1)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过程方法(1)预习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段进行阅读训练。

 (3)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情感态度
 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2、难点:学习文中截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的手法
 学习方法1、朗读法。

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1、积累字词;2、完成《拓展训练》课文相关题目;4、做好参加“亲情无价”故事会的资料。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和珍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回忆和叙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点滴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敬爱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关注。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分享对母亲的感受和体验。

3.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母亲”的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我的母亲》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关于母爱主题的文章或故事,供学生扩展阅读和思考。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材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母亲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为学习《我的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1)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1)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1)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明白得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一般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重点难点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三教学方法自主讨论交流探究四教学时数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人讲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专门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

〃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

让我们来观赏邹韬奋如何写一位一般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作者简介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

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

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三揭示学习目标四预习展现1.投影学生预习作业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要紧内容五、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l六、探究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情况、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判。

四个片段:1、元宵夜的"巡阅〃2、涌流的泪珠3、丰富的内心世界4、劳碌的身影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受到她的爽朗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 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3. 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母爱。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4课《我的母亲》(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 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3. 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母爱。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3分钟查氏()瞥见()巡阅()惺忪()呜咽()女红()辗转反侧()歉疚()万籁俱寂()人影憧憧()娓娓动听()唏唏嘘嘘()蹑手蹑脚()2. 齐读这些生字两遍,并把拼音注在书上。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划分段落)(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文章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要求语言简洁、准点拨确,无错字。

时间:5分钟。

(二)后教。

1.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2. ppt出示:第一段(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第二段(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文章主体)第三段(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概括母亲良好的品质。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找出诗句,初步感受情感)自学指导: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5分钟)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ppt出示:元宵母亲背我赏灯读小说热泪涌流儿子受罚母亲流泪灯下熬夜为儿做鞋六、当堂测试完成《伴你学》3.9.10.11七.板书设计第一段(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第二段(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语文第14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

语文第14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经历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感受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质,认识围绕要表达的中心选材构思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心体会母亲对子女平凡而感人的爱,树立真心回报母亲的生活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时数] 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文中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2、作者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一、导入1、导语(出示课件)一首深情的《烛光里妈妈》,深深地感到着我们。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

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作者邹韬奋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

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

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3、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怎样性格特点板书四个片段:母亲形象1、元宵夜的“巡阅”——年轻的美、爱子2、涌流的泪珠——有文学修养、有同情心3、丰富的内心世界——怜惜、疼爱子女4、劳碌的身影——勤劳辛苦能干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出示课件)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但是因为太常见了,所以我们便开始无视她的存在。

于是,我们的心灵变得麻木,觉得自己的母亲唠叨麻烦,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母亲,甚至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概括母亲形象,体会细腻的语言。

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会母子之爱,唤起现实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2、截取法和夹叙夹议法。

三、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中感受到深沉厚重的父爱,但平时在生活中,给我们无微不至关怀的往往是母亲,母亲的爱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我们整个的生命。

今天,我们要跟随我国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的脚步,走进他那慈爱可亲的母亲。

(二)初读课文,走近母亲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1、作者回忆了四个关于母亲的片段,请你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参考:母亲背我元宵赏灯(元宵节的“巡阅”)讲述小说娓娓动听(涌动的泪珠)儿子受罚母亲流泪(丰富的内心世界)灯下熬夜为儿做鞋(劳碌的身影)2、读了这些片段,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以“读了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一位____________的母亲”这样的句式来谈谈你们的理解。

参考:读了母亲背我元宵赏灯,我感受到了一位慈爱、美丽的母亲。

读了讲述小说娓娓动听,我感受到了一位善良多情有文化的母亲。

读了儿子受罚母亲流泪,我感受到了一位怜惜、疼爱子女的母亲。

读了灯下熬夜为儿做鞋,我感受到了一位辛苦、勤劳能干的母亲。

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三)再读课文,认识母亲1、作者在刻画母亲形象时,两次写到“哭”,即第二件事母亲读小说和第三件事母亲听我背书。

两次哭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研讨。

参考:原因不同:母亲在前件事中哭,是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所打动;在后件事中是因为我背书不出挨打心疼而哭。

情状不同:母亲在前件事中哭,是“热泪盈眶,泪珠尽往上涌”;在后件事中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呜咽着、断断续续的声音”、“饮泣吞声”。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母亲形象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体悟父母与子女间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截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2.学习记叙中穿插必要议论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的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因此,从孟郊的《游子吟》到冰心的《母亲》,母爱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题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的作品——《我的母亲》,感受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挚爱亲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一)初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学生阅读、回答:一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二)概括出四件事,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部分(1—2段):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段):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第三部分(7—8段):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细品课文,感受挚爱亲情(一)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然而这四个片段就让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每件事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特点?分组讨论四个片段、回答、明确:(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子之殷勤与细心。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奉献精神,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截取人物表现中的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的方法,理解文章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的作用;(知识与技能)2、品味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真挚、深沉的母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学习记叙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1、.品味文章的语言,指出其作用2、理解文章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的作用三、学习方法以“三维互动,五步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学习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课代表主持:学生课外搜集关与母亲或者母爱的诗歌、故事、谚语、歌曲等,课上交流汇报(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刚才听大家说了那么多关与母亲或母爱的诗词、故事、歌曲,老师也想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小孩子马上就要降临到人间了,临行前,他跟上帝说:“上帝啊,我这么无助和弱小,离开了您的照顾,到了人间可怎么办哪!”上帝说:“不用担心,我的孩子。

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位天使,她会代替我全心全意地照顾你。

”小孩子听了很高兴:“请问天使的名字叫什么?我怎么才能找到她呢?”上帝笑了:“你不用找她,等你一出生她就已经陪在你的身边啦。

”同学们猜猜这天使的名字叫什么呢?(母亲)是的。

所以西方有句谚语:上帝无法分身各处,所以创造了母亲。

“母亲”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早期的新闻记者、散文家邹韬奋先生一起走近他的母亲,一同感受他们母子间的骨肉亲情。

(板书课题:十四我的母亲)(PPT展示)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祖籍某某余江,生于某某永安1921年毕业于某某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某某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某某、汉口、某某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他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文笔质朴、情文并茂他的政论针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学习目标展示,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3.感知母亲形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4 课《我的母亲》教课设计内容预览:十四《我的母亲》【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作者,推测语言,经过富裕表现力的语句来领会母爱,理解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推测语言,领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迫和沉没命运的深切怜悯,进而更为热爱新中国、热爱重生活。

【教课要点】目标 2、3【教课难点】目标 1【教课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认识作者。

2.自读课文,打扫文字阻碍。

请思虑:本文回想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如何的性格?【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第一版家。

名恩润,原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

1921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自1926 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一生从事新闻第一版工作。

1932 年创立生活书店。

1936 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公民党政府拘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踊跃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诚。

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导语有人说过:“父亲母亲对子女的爱,特别是母爱,是人类最崇高贞洁的、美好的感情。

”相同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写一位一般而伟大的母亲的吧。

3、累积成语轻手轻脚一饱眼福娓娓悦耳百感交集谆谆教导饮泣吞第2页/共6页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议论、沟通、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 3-6),回想对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祥、和善、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 7-8),以无穷惋惜的心情交代母亲逝世时还年青,归纳母亲的优秀质量。

四、研究作者深情地回想了对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学生归纳对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论。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能通过整体感知文本,概括关于母亲的典型情节二、能通过赏析描写母亲的细节,归纳人物形象的特点三、能通过品味文中动人的语言,感知母爱的伟大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教学重难点:主要情节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归纳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片段】同学们一边听着这首舒缓动人的歌曲,一边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母亲曾经做过哪些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举一例说一说。

【学生回忆、分享,评价】有人曾这样说过:“我最动情的时候就是回忆母亲的时候。

”每当想起母亲,想到她对子女那沉甸甸的爱,总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回忆,关于母爱的文字也总会获得他人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著名新闻出版人邹韬奋先生关于母亲的记忆。

【出示课题《我的母亲》】二、母爱之初体验【过渡】在作者童年时期,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他和母亲相处的时光是很短暂的,但母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不知不觉中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上了烙印,以至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母亲的哪些画面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片段?(提示:概括文章情节可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几方面概括。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评价、完善答案】【板书】:母亲在“我”两三岁的一天夜里背“我”去看花灯。

母亲给妹仔讲故事讲得热泪盈眶。

在“我”十岁时,母亲见“我”因背书被父亲打而陪“我”一同哭。

在“我”八岁的一个夜晚,母亲熬夜为“我”做布鞋。

三、解读母爱【过渡】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在他心中留下痕迹的不是玩乐,而是关于母亲的几件小事,想必其中肯定有打动人心之处。

我们一起来品读一番,并尝试着把其中打动你的内容“保留”下来。

我们常说:“细节最能震憾人心。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探寻最打动你的描写母亲的细节,把它摘录下来,谈一谈打动你的原因何在,并把以上内容制作成一张读书卡片保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性格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1.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仿写练习。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3.2学会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1.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性格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亲的印象和感情。

1.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2.朗读课文2.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2教师辅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分析课文3.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2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表达,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4.学习生字词4.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义。

4.2运用生字词进行仿写练习。

5.课堂小结5.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文章。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1.2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关于母亲的文章。

2.研讨课文2.1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2讨论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性格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3.课堂练习3.1根据课文,进行仿写练习,用具体事例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

3.2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4.拓展延伸4.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中如何孝敬父母,分享自己的孝敬故事。

5.课堂小结5.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5)doc

第14课《我的母亲》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5)doc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中应抓住一个“情”字,紧扣精彩细腻的语言,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恩,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 二课时【课前准备】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 一饱眼福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循循善诱 饮泣吞声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板书)元宵夜的“巡阅” 涌流的眼泪 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四、布置作业: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一、导入:1.学生活动: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2.多媒体播放满军的歌曲《懂你》,创设情境。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
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母亲形象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悟父母与子女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截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2.学习记叙中穿插必要议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的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因此,从孟郊的《游子吟》到冰心的《母亲》,母爱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
中亘古不变的题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新闻
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的作品--《我的母亲》,感受
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挚爱亲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一)初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学生阅读、回答:一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
(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
(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
(二)概括出四件事,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部分(1-2段):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段):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第三部分(7-8段):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
时的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细品课文,感受挚爱亲情
(一)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
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然而这四个片段
就让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每件事分
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分组讨论四个片段、回答、明确:
(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子之殷勤与细心。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
(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奉献精神,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
回报之情。

(二)具体语段解读
1.第一件事中,母亲“爱子的殷勤与细心”表现在哪里?
第3段结尾处有一句,“我现在想来……”详细分析出
了母亲爱子的殷勤与细心,作者指出:母亲既希望自己的孩
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元宵节的乐趣,又不愿惊醒自己
的孩子。

这是作者用现在的推想补写一笔,而这推想的内容
在上文的描写中已有伏笔,顺理成章。

2.第三件事中,母亲的矛盾心理是怎样的?请详细分析。

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这进一步表现了
母亲对子女的爱。

一面期待着以严训使儿子成才,一面又为
儿子受的皮肉挞罚而泪如泉涌、刺心地痛苦。

3.前三件事从“两三岁”写到“十岁”,基本上是按
时间顺序安排的,第四件事发生在“我”八岁时,为什么要
把这件事放在最后写呢?
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前三件事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
和她的才干,第四件事虽然也写母亲,但主要是写“我”看
到母亲深夜劳作不休时的歉疚和激动之情,这里就不仅仅是
母亲对子女的奉献与牺牲了,更有子女对母亲的真诚、执着
的感恩之情。

四、解读手法,学习写作技巧
课文仅仅截取了四个片段,就将一位具有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感人至深,作者依赖什么将人物塑造得如此真切感人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一)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典型”二字是我们作文选材的标准之一。

在选材时,要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具个性,才能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事半功倍。

(二)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议论,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

但是一定要注意分析、议论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可生搬硬套。

(三)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作者在记叙事件时,往往会抓住某个很细小的动作、表情加以描写,这就是细节。

细节往往有点石成金的效果,某一个细节就会让人潸然泪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关注细节、体悟细节--往往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凝聚在一碗粥里、一个宠溺的眼神里;在写作中也要重视细节描写。

五、感悟生活,体味人间至爱
“人间至爱是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你做过什么?正在为你做些什么?你可曾感觉到那份至诚至爱?你可曾想过回报父母?你可曾想过,当父母老去时,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请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选取2-3件典型事例来表现父母;
(2)要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3)在文中使用2处以上的细节描写。

王朝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