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虚实结合

合集下载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一、虚实结合的概念。

在古诗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概念。

所谓“实”呢,就是诗人描写的那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像眼前看到的景色、人物的行为动作之类的。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东西,这就是实写。

而“虚”就比较有趣啦,它可以是想象出来的东西,像对未来的憧憬、对过去的回忆,或者是梦幻中的情景。

就像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个“梦”就是虚的,是一种幻想中的情景。

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情感、概念等,把它们当作一种“虚”的存在来描写。

二、虚实结合的作用。

1. 丰富内容。

虚实结合就像给古诗加了个“扩充包”。

只写实的话,内容有时候会显得比较单调。

比如说写送别,要是光写眼前的长亭、古道、友人的背影这些实景,虽然也能表达送别之情,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要是加上虚写,像想象友人此去的路途艰辛,或者回忆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那诗的内容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

就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前面可能是实写喝酒送别,这后面想象自己酒醒后的情景,就把那种离别后的孤独、凄凉的感觉更深刻地表现出来了,而且让整首词的内容更饱满。

2. 营造意境。

3. 深化主题。

三、虚实结合的例子赏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首诗里,“旅馆寒灯独不眠”是实写,诗人在旅馆里,对着寒灯睡不着觉,这是眼前真实的场景。

而“故乡今夜思千里”就是虚写啦,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说故乡在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这种从对方角度来写思念的虚写手法很巧妙。

通过这种虚实结合,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如果没有这虚写的一笔,诗就只是一个孤独旅客的自怨自艾,有了这虚写,就好像把故乡和自己的思念连接起来了,让思乡之情弥漫在两地之间,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运用虚实结合的诗句古诗

运用虚实结合的诗句古诗

用虚实结合的诗句古诗
用虚实结合的诗句古诗如下:
1、《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3、《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含山店梦觉作》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古诗词鉴赏--虚实结合

古诗词鉴赏--虚实结合
6.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7. 忆从太学诸生列,我尚弱龄君秀发 8. 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
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
判断“虚实”的依据是什么
• 1. 眼前为实,梦中为虚 • 2. 当下为实,回忆为虚 • 3. 现状为实,想象为虚
关键词:梦 关键词:忆 关键词:想、念、欲、应
• 整句想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歌鉴赏中的
•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清·笪重光
诗在有字句处, 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李渔《中国画论·神韵》
随堂练—感受“虚实结合”的妙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实写:“我”和“童子”的对话 虚写:我问的内容,隐者超然洒脱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广东卷)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 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 答: 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 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 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 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 深深的无奈之情。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 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 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 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 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

古诗虚实结合手法

古诗虚实结合手法

古诗虚实结合手法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巧妙运用虚幻和现实元素,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深远的内涵。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古诗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1. 对景抒情
例子:《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月光是真实存在的,而“地上霜”则是通过虚构赋予了诗歌更加凄美的意象。

2. 春风化雨
例子:《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诗人以“香雾云鬟湿”和“清辉玉臂寒”来描绘春天的美好,通过虚实结合,使意境更加鲜活。

3. 写景抒情
例子:《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夜色、画屏、流萤,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元素,但通过古人的想象和抒发感情,创造了一幅独特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4. 虚实相生
例子:《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更上一层楼”来表达诗人对追求进取、不断超越的向往,这里的楼可以看作是实实在在的建筑,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

5. 借景抒怀
例子:《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通过“白云深处有人家”以及“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人借景抒发了对山水景色的感怀,将现实景物与自己的情感巧妙结合。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常常能够让诗歌更加富有情感、意境和艺术性。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虚写与实写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虚写与实写

古诗鉴赏:虚写与实写一、诗歌中虚与实实与虚本来都是美术上的术语。

“实”本来是指图画中细致丰富的地方,而“虚”本来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清】笪重光《画筌》:“无画处皆成妙境。

”什么是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一般来说,虚写主要有三种:1、已逝之境。

就是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古代的设想。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2、未来之境。

就是对未来的猜测或者设想。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3、想象与联想之境。

一般以神仙鬼怪的世界以及梦境居多。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二、虚写与实写常考的四种手法:1、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写、实中有虚、虚中有实)2、化实为虚3、化虚为实4、对写法三、“虚”与“实”的关系(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扬州慢》《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虚实结合的诗词

虚实结合的诗词

虚实结合的诗词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以下是一些虚实结合的诗词:
1.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中,前两联虚写仙人乘黄鹤归去的传说,后两联实写登楼所见的景象,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中,前两联实写诗人年老体弱、孤独多病的现状,后两联虚写自己梦中骑马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情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3.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中,前两联实写诗人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后两联虚写将来与妻子共剪烛花、谈论巴山夜雨的情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初中古诗鉴赏虚实结合教案

初中古诗鉴赏虚实结合教案

初中古诗鉴赏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2. 学会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虚实结合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3. 练习自己对古诗进行虚实结合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思考古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2. 提问:什么是虚实结合?它在古诗中有什么作用?二、讲解虚实结合(15分钟)1. 讲解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在古诗中,诗人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描绘和对想象、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意更加丰富、深刻。

2. 讲解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以使古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三、分析古诗中的虚实结合(15分钟)1. 示例分析《登鹳雀楼》:诗人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引出对远方景象的想象,形成了虚实结合的效果。

2. 学生自主分析《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瀑布的描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瀑布的壮观和自己的豪情。

四、练习虚实结合的分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中虚实结合的手法。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重要作用。

2. 拓展学生对虚实结合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虚实结合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古诗中虚实结合的能力。

3. 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资源:1. 相关古诗文本。

2. 分析虚实结合的参考资料。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鼓励学生 multiple perspectives,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例子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例子

古诗中的虚实结合例子1. 嘿,你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实写眼前所见之景,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就是虚写嘛,把瀑布想象成银河从天上落下,多有意思啊!2. 咱再说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实在的感受,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就是他想象兄弟们过节的情景嘛,这虚实结合得绝了吧!3. 哎呀,杜甫的《春望》也有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可是真实的景象,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对家书的渴望不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虚写嘛,你说妙不妙?4. 王昌龄的《从军行》也值得一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是实实在在的边塞风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带有战士们决心的虚写成分了呀,这组合多棒!5. 还有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多真实啊,“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就是他想象家里人对他的思念,这虚实结合真有味道!6. 苏轼的《水调歌头》也不得不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实景,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是他奇妙的想象啦,是不是特别吸引人?7. 柳永的《雨霖铃》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可是亲眼所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不就是虚写喝酒醒来后的情景嘛,太有感觉啦!8. 辛弃疾的《破阵子》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真实的军中生活,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就是他心中的壮志豪情呀,这虚实结合多带劲!9. 李煜的《虞美人》也有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是现实的感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虚写对过去的回忆,能不让人沉浸其中吗?我觉得古诗中的虚实结合真的是太神奇了,让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魅力,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感悟啊!。

诗歌中难理解的表现手法解读--虚实结合 衬托 比兴 白描 渲染 烘托 象征 间接抒情

诗歌中难理解的表现手法解读--虚实结合  衬托  比兴  白描  渲染  烘托 象征 间接抒情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解析[虚实结合衬托比兴白描渲染烘托象征间接抒情]【虚实结合】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一、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4、侧面为实,正面为虚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

这一句子以温馨景象,反衬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5、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衬托】一、基础部分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1、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含义: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作用:①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②丰富诗歌内容,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增强表现力。

例句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前两联写实。

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禁不住“涕泪满衣裳”。

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

后两联写虚。

我们“放歌”、“纵酒”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

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

虚实结合,大大拓展了诗歌外延,表现了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强烈愿望,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动静结合】含义: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同时做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作用:①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②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意境;③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使句子灵活多变,富于诗意;④烘托作者的某种心境和情绪。

例句赏析: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动静结合,相互映衬。

诗中末句对大鱼跃出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前三句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的“静”态美,一静一动,富有诗意。

抒发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正侧结合】含义:正侧结合是古代诗文中写人、写物常用的一种手法。

“正“指的是正面描写,“侧”指的是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的古诗词

虚实结合的古诗词

虚实结合的古诗词(一)虚实结合的概念在古诗词中,虚实结合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这种技巧通过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以达到丰富诗词意象和意境的效果。

(二)虚实结合的古诗词:唐诗唐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屡见不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等八句描绘的是现实的场景,是诗人听到客人描述瀛洲后的现实反应;而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开始则是诗人的想象和梦境,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虚幻的神仙世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亦是虚实结合,描绘了马儿飞驰的景象以及诗人一天之内赏遍长安花卉的情景。

这种技巧使得诗词意象更为丰富,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3、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对眼前月光和自己内心乡愁的艺术再现,既写实又写虚。

4、李煜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句中的“故国”的“雕栏玉砌”虽然存在,但却并不在眼前,这是诗人通过回忆和想象创造的虚象。

(三)虚实结合的古诗词:宋词以下是一些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宋词: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是苏轼对眼前实景的描述,同时穿插了自己对历史的回顾和想象;下阙则转写梦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里则是苏轼通过梦境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整首词上下阙的结合,既写实又写虚,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苏轼的内心世界。

2、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主要记叙词人一夜的悲喜交集的情感体验。

词句中的“昨夜”、“浓睡”、“卷帘人”等都是具体的现实情境,而“海棠依旧”则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或想象。

3、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运用虚实结合的古诗

运用虚实结合的古诗

运用虚实结合的古诗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诗中实写了赤壁的险峻景色与自身状况,虚写了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通过虚实对比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2. 《乌衣巷》 - 刘禹锡
- 诗中“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则是虚景,通过虚实对比表现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3. 《望江南·多少恨》 - 李煜
- 诗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三句虚写往昔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凄凉处境形成对比,凸显出梦醒后的悲哀。

4. 《西塞山怀古》 - 刘禹锡
- 诗中前四句虚写西晋王濬率大军征服东吴的情景,为后文议论做铺垫,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5. 《越中览古》 - 李白
- 诗中前三句虚写越王勾践破吴归的往事,与今日王城故址的荒凉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6. 《月夜》 - 杜甫
- 诗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两句虚写未来团聚的喜悦,反衬了分离的悲凉和伤痛。

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
- 词中虚实结合,上片实写对亡妻的思念,下片虚写梦中相见的情景,表达了词人
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8.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诗中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9. 《虞美人》 - 李煜
- 词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等句虚写故国的繁华景象,与词人当前的凄凉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亡国之痛。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既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

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

一、虚写与实写的类型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主要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从表现手法上看,“虚”就是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包括人物的心理、抽象议论、景中之情等。

从描写内容上看,“虚”就是指亲历的场景、历史场景、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

1.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已逝之景主要指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片中“春花秋月”、春风(东风)拂槛、明月照楼等都是词人眼前所见之美好景色。

下片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宫中的红粉佳人也已迟暮。

这些都是虚写之景。

诗人竭力将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进行对比,在虚实对比中突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悔恨。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具体景物描写是实写。

下片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了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形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这都是对赤壁之战中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想象还原,是对历史事件的虚写。

词人怀古伤己,借对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诗歌鉴赏:虚实结合手法

诗歌鉴赏:虚实结合手法

诗歌鉴赏辅导:虚实结合手法1、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

2、虚实结合手法一般有几种(1)虚实对比,突出主题。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虚实相衬,烘托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3、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有何作用丰富诗歌内容,拓展诗歌意境,突出诗歌主题(作者情感)4、虚实结合手法如何分析解题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或作者怎样情感】。

)。

6、举例赏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

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

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PPT精品课件(微课件)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PPT精品课件(微课件)

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 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 一起表达感情。 (手法) 虚实相生:虚实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 透与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 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 空间,充实审美趣味。 (效果)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 实景、实事、实境
▍过去的
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绥德中学
刘东伦
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 实 虚
画图中 笔画细 致丰富 的地方

客观世界 存在的实 象、实事、 实境
画图中笔 画稀疏的 部分或空 白的部分
直觉中看不见摸 不着,却又能从 字里行间体味出 那些虚象和空灵 的境界
以若 有若 无为 美
不着一 字,尽 得风流。
言有 尽而 意无 穷

▍未来的 ▍鬼神梦境的 ▍想象对方的
虞美人▪听雨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 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雨滴到 天明。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 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 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
①写景为实,抒情为虚 ②意向为实,意境为虚 ③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④具象为实,抽象为虚 ⑤眼前为实,过去为虚 ⑥现时为实,将来为虚 ⑦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古诗鉴赏常考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

古诗鉴赏常考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

常考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修辞手法,二是表达方式,三是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虚”与“实”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二、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三、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古诗鉴赏虚实结合

古诗鉴赏虚实结合

古诗鉴赏虚实结合
嘿,朋友!你知道古诗里有一种特别神奇的手法叫虚实结合吗?
就拿李白的来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
闻天鸡。

”这写的是诗人梦中的奇幻经历,那是虚景,可你难道不觉得
仿佛自己也跟着他一同置身于那奇妙的仙境之中了吗?这虚写的部分,多让人神往啊!
再看看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这眼前的破败景象可是实实在在的实景。

花怎么会溅泪?鸟又
为何惊心?这不过是诗人内心忧愤悲伤的虚写体现呀!难道你不觉得
这种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了吗?
还有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
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面描绘的边疆风光是实景,而战士们那坚
定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虚写。

这不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既
有真实的景色,又有战士们心中那火热的信念?
古诗里的虚实结合,就好比画画时的明暗交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
动立体;又好像做菜时的荤素搭配,让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它让古诗
有了更深厚的韵味,更强大的感染力。

我觉得啊,虚实结合这种手法真的是古诗的一大魅力所在,让我们
能在古诗的世界里感受到无尽的美妙和神奇!。

初中古诗虚实结合

初中古诗虚实结合

初中古诗虚实结合一、原文:《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衍生注释:1. “君问归期”:您问我回家的日期。

君,古代指对对方的尊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妻子或者友人。

2. “未有期”: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3. “巴山”:泛指巴蜀一带的山。

4. “秋池”:秋天的池塘。

5. “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6. “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起剪去蜡烛燃尽后的烛芯。

古代点蜡烛,烛芯过长时就需要剪掉,这里表示和亲人或友人相聚聊天的温馨场景。

三、赏析: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此处可认为是妻子)的思念之情。

情感:诗的开头“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诗人以无奈的口吻回答亲友对归期的询问。

“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出巴山之地,夜雨绵绵,池塘涨水的凄美画面,这是实写,既烘托出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境,仿佛雨下在了诗人那孤寂的心头。

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虚写,诗人想象着将来有一天和亲友团聚,在西窗下一起回忆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

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当下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巧妙融合,简单的几句诗里蕴藏着无尽的思念,情感含蓄而深沉。

四、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深情绵缈,绮丽精工。

他在政治上饱受压抑,很多诗作情感复杂隐晦,常通过象征、暗示等多种手法抒发内心的情感。

他的爱情诗写得尤为出色,由于身世的坎坷,爱情诗中往往也夹杂着自身仕途不顺的哀伤。

五、运用片段:1. 在异地他乡工作的小王,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到自己的父母了。

每当下雨的夜晚,他就会特别思念家里。

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他就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自己现在就如同诗人正在经历着“巴山夜雨涨秋池”般的孤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到时候便可以像诗中所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跟朋友聊天感叹时他也会说:“我现在就像诗里的情况一样,真思念家里啊,希望能早点回去和家人相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景与实景的关系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 • 欧阳修《踏莎行》: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 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突出中心
拓展: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 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 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 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 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 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 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 己念念不忘亡妻。
•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 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 •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 来往, • 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 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
答题步骤
• 1、指出实景、虚景 • 2、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 虚衬实 • 3、效果: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总结:
要分清诗歌中的虚和实,注意规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 香,江风骤雨, • 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 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 与愁苦的情景, • 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 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 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 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 驿使,满眼骊山。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云:“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 • 2、已逝之景之境。 •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 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3、设想的未来之境。 •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 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 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
• 何为诗歌中的 “实”与“虚”?
•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 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 中,引发人的联想。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 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 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注释】(1)开元;天宝,说天宝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 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 木葱茏的骊山。 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驿使传送荔 枝这一劳民之举。 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 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希望当今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
• b.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
•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江苏卷) • 送魏二 •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实写: • 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 虚写: • 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 • 效果: • 烘托 氛围 • 表达 情感
• 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 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 样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 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 二、实战演练: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 •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 杨万里 •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 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 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