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堂本:第4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说课稿(6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说课稿(6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说课稿(6页)《聚落》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指导,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教材中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这两部分。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教材内容,我对教材做了一定的处理,分别从城市和乡村、聚落与环境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讲授。

这样能更好地反映本节知识内在逻辑结构,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本节课既是学习前两节居民和人口的延伸和拓展,又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双重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展现自我,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通过上册及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在媒体、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对乡村、城市已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于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本节课: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储备条件下,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基于以上的考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和三维教学目标。

重点: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聚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

2.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3.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了解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

2.学会运用图片或说明材料,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聚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聚落、人与聚落的相互关系,从保护传统聚落这一侧面,让学生将视野扩大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这一层面,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精品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精品教案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聚落的含义。

2.通过观察相关景观图片,正确辨认聚落的类型。

3.通过观察、对比相关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正确描述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及说明材料,初步了解聚落的位置、分布及民居建筑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以世界著名聚落为例,初步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比较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教法】采用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列举法等。

【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教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

请同学观察下面两幅图(城市和乡村),观察思考: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总结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导入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世界的聚落。

对于“聚落”这个名词,大多数同学可能感到陌生,那么什么叫聚落呢,让我们先看几幅图片。

(多媒体展示乡村、集镇、牧区和城市景观的图片。

)城市和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聚落,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归纳提升)活动一:走进城乡,感受城乡差异。

1.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教师引领1.多媒体展示(乡村),(城市)图片及图表,结合教材P81—85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和乡村的景观。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城乡的生产方式的差异。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市。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3.下图属于乡村聚落中的哪种类型?(
123456
)
A.农村 B.林场 C.牧村 D.渔村
C
关闭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123456
4.下列各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地区
关闭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聚落分布密集。
关闭
B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属于中国的是( A.丽江古城 B.平遥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威尼斯城
123456
)
威尼斯城位于意大利。 D
关闭 关闭
解析 答案
6.连线题。 A.我国西双版纳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 C.我国黄土高原 D.东南亚国家民居 E.西亚的民居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一、列表比较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聚落 乡村 城市
人口 密度 小

交通
建筑 形式
欠发达 平房 为主
楼房 发达 为主
服务 机构 少

经济 生产劳 状况 动方式
耕作、 欠发达 放牧、
捕鱼等 工业、 发达 服务 业等
聚落 空气 规模 质量 小 清新
大 污染重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例1】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就地取材,搭建成竹楼,通 风防潮 厚墙隔热,小窗减少白天 热风进入 上层住人习感知
【例2】 “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 统。”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
A.高温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解析:墙体厚度与气温相关,一般来说,气温越高,墙体越薄;门窗开 得较大是为了通风散热;多雨地区要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 答案: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6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67张PPT)

②厚墙小窗的房屋
③水城
D.威尼斯
E.北京 F.西亚地区
④高架屋
⑤冰屋 ⑥窑洞
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
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 要因素是(
C
)
A.平坦的地形 B.优越的气候
C.便利的交通
D.丰富的资源
东南亚的中学生马莉娅和西亚的中学生伊斯梅尔是网 上结识的好朋友,在网上她们各自晒出了自己的家乡 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团块状
条带状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异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异: 道路 学校、商 有无 农田、 其它 房 修建 店、医院 果园、 屋 差异 鱼塘 的多少 情况 自然景观 改变的大 小
低 而 村疏

窄, 少, 简单 落后


人少 农业为主, 聚落规模 小

高 发达 而 完善 市 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按照
这种划分,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 乡村聚 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 点是 沿河分布,地势平坦
(2)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 B 是 ,理由是 该地处在两河
交汇处,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 人员和物资的集散.
述,属实的是(
C

A.乡村人口稀少,村落中房屋比较密集
B.乡村人口较少,村落中的房屋较分散,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低矮的石墙草房,比较密集、原始
D.双层木楼或竹楼,长达200米
乡村聚落类型与人们从事的生产活
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
C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聚居地-聚落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聚居地-聚落课件

观点对决一: 城市发展要将小洋楼
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 1 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
城市发展要整齐
划一,拆除低矮古旧
建筑,建成高楼林立
的现代化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
2
类聚居地-聚落课件
观点对决二:
小洋楼附近建钢铁 厂,工人上下班方便。
1 企业家
我要出资开个小洋楼 历史展览馆。
企业家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地教中版海气七候年类级聚上居册地地-聚理落第温课四带件章季第风气三候节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地教中版海气七候年类级聚上居册地地-聚理落第温课四带件章季第风气三候节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则根,砖据将因选地择制什冰宜么、材经料济、石实头搭用建的成原草什 么样式的房屋呢?
……
毛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 类聚居地-聚落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 类聚居地-聚落课件
观点对决三:
小洋楼应该重新翻盖、 粉刷,让它焕然一新。
1
对小洋楼进行修补或
添加时,要保持其原貌,
修旧如旧。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候
雪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内习题】
1.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C )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2.(2020,兰州)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条件关系密切。下列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是(C ) ①地表崎岖 ②气候暖湿 ③交通闭塞 ④水源充足
5.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B.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特色的聚落 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
6.下列民居中,属于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 A ) A.墙壁较厚、窗户较小的民居碉房 B.双层木楼或竹楼 C.山西的平遥古城 D.北京的四合院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A.敦煌博物院对外轮流开放石窟 B.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 D两岸,地形平坦广阔,气候适宜。因此,它们应
该是最早产生城市的地区。
【答案】AD
(2)(2020,通辽)结合下图,下列区域中聚落分布密度最小的是( )
A.东亚 B.欧洲 C.北美洲中部 D.亚马孙平原
【解析】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东亚、欧洲、北美洲中部都是 聚落分布较大的地区;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聚落分布密度最 小。故选D。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地理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的是(B ) A.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B.地形崎岖 C.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D.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各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几种搭配中不能正确 体现这种关系的是( A) A.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2024版新教材)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2024版新教材)

A.甲 B.人
C.丙 D.丁
9.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C)
A.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 的聚落建筑。
B.在聚落的发展中,所有旧的聚落建筑都保存下来作为历史 人化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人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人临的问题。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人人的事情,与 其他国家人关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当地居人以茶树种植为主业。读图, 完成第1题。
1.该景观的聚落形式及判断理由是( C )
①城市 ②乡村
③从事农业人产
④从事人农业人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右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 河南开封)的繁华人貌。读图,完成2~3题。
乡村 低 矮 少 少

城市

人 多多

人然景观改 变人人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人劳动 人产和社会人活的场所。
耕作乡 村景观
乡村聚落
耕作→农村
放牧→牧村
捕人→渔村
人产人式不同
伐人→林场
乡村聚落的类型不同
城市聚落
人活在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从事哪些劳动呢?





人结:


1
2


3.特人人居与人然环境的关系。
练人练 根据资料,分析人亚的人居与当地人然环境的关系。P83
墙厚 窗人
厚墙:减少传人的太阳热量 窗人:减少吹进的热人
炎热、 人燥
人亚的人居
练人练 根据资料,分析东南亚的人居与当地人然环境的关系。P83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ppt课件29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ppt课件29

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城市聚落与乡村 聚落的差异。
2、通过模拟圈地运动,理解影响聚落形 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不同聚落房屋建筑设计活动,能 举例说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正 确的人地观。 4、培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 下文解 释指定 词语, 会写6个生字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 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 播种子 的,培 养学生 对大自 然热爱 的情感 和观察 大自然 的兴趣 。 4.重点研读第五自然段,体验神话故 事想象 神奇的 特点。 5.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 为喜鹊 弟弟。 多么天 真活泼 的孩子。 6、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 书写规 范、端 正、整 洁。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8、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 站得高 ,看得 远”的 道理 9、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 游,这 个地方 叫鹳雀 楼,看 ,我们 到了。 播放鹳 雀楼的 录像
走进聚落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哪些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走进聚落
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 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走进聚落 夸夸咱济南
济南
建设聚落
A 平顶
B 尖顶
C 高架屋 D 平房
E 竹楼木楼 F 砖石结构
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欣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第4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第4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除了农村外,还有牧
村、渔村、林场等聚
落形式
渔村
牧村 林场
看图,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聚落的形态与自然 环境有什么关系?
平原地区的聚落呈团块状;沿河流山麓、谷地等 分布的聚落呈带状
团块儿状聚落
条带状聚落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区位、分 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通过资料二,你认为丽江在发展旅游业时出现了哪些问题?
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水源遭到污染,原来的民族文化和
生活习俗受到影响和破坏等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 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
尊重当地风俗, 爱护环境等
随堂检测
1.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用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人教版 七年级 地理(上)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导入新课
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农村和城市, 统称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 是什么导致的?
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房屋的密 度和高度 道路情况
乡村 低而稀疏 窄而稀少
城市 高而密集 宽而稠密
商店、医 自然景观 院、学校 的改变大
【活动二】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阅读书中活动部分的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以下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 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丽江古城具有保存完好的民族 建筑,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完整的水系和优良的自然风光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人教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居住地-聚落》教学课件

人教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居住地-聚落》教学课件

聚落与环境
土壤肥沃,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水源充足( 水源充足(井、 湖滨、河畔) 泉、湖滨、河畔)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沿海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 (林、鱼、矿产)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 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 没有聚落。 没有聚落。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 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 形成了不同 的建筑风格。 的建筑风格。 在世界上不 同的国家和 地区, 地区,聚落 的建筑外貌、 的建筑外貌、 建筑材料等 因环境而异。 因环境而异。
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 楼上住人,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 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 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 下层空着或放杂物、 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 上层住人, 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东南亚的高架屋 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在炎热的沙漠地区, 在炎热的沙漠地区,白天炎 昼夜温差大, 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 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透过墙体传 导进入的太阳热量, 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 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风 沙。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威尼斯水城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巴特农神庙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
应该加以保护的北京四合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课堂跟踪练习: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课堂跟踪练习: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选择题读不同地域民居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民居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②民居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是()A. 温暖湿润B. 炎热干燥C. 冰天雪地D. 高温多雨【答案】1.D2.B读“某地区聚落分布图”, 回答下面小题。

某地区聚落分布图3. 聚落a、b、c、d在选址上的共同点是A. 临河而建B. 依山而建C. 临绿地而建D. 临矿产而建4. 聚落a、b、d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 a地B. d地C. b地D. 三地同时5.受地形的影响, 山区聚落的形态多为A. 条带状B. 多边形状C. 团块状D. 不固定【答案】3.A4.B5.A下图是东南亚高脚木屋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生活在东南亚达雅克人, 聚居在高脚木屋, 原因是()①气候湿热②气候凉爽③人口稠密④抵御毒虫、猛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著名港口城市新加坡位于()A. 马六甲海峡的东南B. 直布罗陀海峡东南C. 白令海峡东南D. 霍尔木兹海峡东南8. 属于东南亚的经济作物是()A. 油棕、椰子树B. 柑桔、橄榄树C. 胡杨、枣椰树D. 樱花、苹果树【答案】6.C7.A8.A小瑜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 他们在该地参观了如图所示的民居景观, 欣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舞蹈。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图中民居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 )的自然环境特征。

A. 湿热B. 干旱C. 冷湿D. 高寒10. 根据图中的民居和舞蹈判断其民族类别及所在省区的简称A. 藏族、藏B. 维吾尔族、新C. 傣族、滇D. 蒙古族、内蒙古【答案】9.A10.C如图“骑楼”一景取自于我市城中路, 这种建筑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建设骑楼的一个突出作用是()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 体现建筑美C. 节省建筑材料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12.目前, 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 其目的是()A. 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B. 保存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C. 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D. 解决当地的住房困难【答案】11.D12.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城市聚落的发展
01
02
03
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聚 落的发展,因为经济活动 需要人口聚集,同时也需 要各种设施和服务。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指农村人口 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的发 展促进了城市聚落的发展 。
社会进步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这也 促进了城市聚落的发展。
城市聚落的特点与分布
04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
聚落的形态和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山地地区的聚落多位于山谷 地带,而河谷平原地区的聚落则多分布于河流沿岸。
聚落发展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等,对聚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 作用。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更适合发展农业,从而形成较大的村庄或城 市。
聚落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聚落演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相应的演变。例如,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许多农村聚落逐渐演变为城市聚落。
聚落类型与社会经济特征
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也有所不同。例如,城市聚落的居民往往拥 有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教育水平。
聚落与文化的关系
护和修缮。
传承与创新
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名城的 同时,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实现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发
扬光大。
政府规划与建设
政府对乡村聚落进行规划和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 平和幸福感。
乡村聚落的特点与分布
特点
乡村聚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房屋建筑多为木结构或土胚 房,居民职业以务农为主,生活节奏较慢。
分布
乡村聚落多分布在平原、盆地、河谷等地区,呈分散或集聚 的分布形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2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24张PPT)

(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 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 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多集中在绿洲上。 材料二 黑龙江省的大庆是在石油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市。 材料三 河北省的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 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材料四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团块装,且规模较大;而山谷 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9. 下列地区中,属于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 )
A.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 高山地区
C. 荒漠地区
D. 极地地区
10. 读图4-3-5,该聚落景观是(D )
A. 北欧的房屋 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C.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D. 西亚的民居
知识点②: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
同步训练·能力提升
16. 读图4-3-6,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__城__市__聚落的特点,图乙反映了__乡__村__ 聚落的特点。 (2)图丙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乡__村___聚落,这三个 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 _位__于__河_流__附__近__的__平__原_地__区__,__交__通_便__利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B____处,理由是 _位__于__河_流__交__汇__处__,__交_通__便__利__,__有_利__于__人__和__货_物__的__集__散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__乡__村__ (填“城市”或“乡村”)聚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面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建筑,读图回答问题。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1)甲图所示民居集中分布在我国 南方(南方/北方)地区,乙 图中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 北方(南方/北方)地区。 (2)读图可推断甲地气候 湿润(湿润/干燥),乙地气候 干燥 (湿润/干燥)。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3)试分析甲图所示民居屋顶坡度大的原因。 因为该地区降水丰沛,屋顶坡度大,更利于雨水下泻。 (4)根据乙图,说说当地居民住这种民居的优势。 这种民居是窑洞,建窑洞可以就地取材,节省建房材料,且 冬暖夏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7.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 地慕名而来。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故宫的是( D ) A.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 B.限制参观人数 C.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在故宫建筑物上刻写“××到此一游”
3.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特色的农耕
文化与田园风光。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C )
A.小麦
B.高粱
C.水稻
D.青稞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课堂探究
一、聚落与环境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完成课本 P83 活动题,分析资料中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 环境的关系。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8.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D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 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 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 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从西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西亚地区气温高, 降水稀少。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这是因为厚 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 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进入室内。从东南亚的气温曲 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东南亚地区终年高温,雨季长,降 水较多。当地乡村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这既可以通风 透气,也可以避免潮湿。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5.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 A ) A.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 B.金字塔、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C.威尼斯城、皖南古村落、丽江古城 D.塞纳河沿岸、平遥古城、澳门历史城
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生产活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3.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 工业、 服务业等工作。 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 地形 、气候、 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5.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 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 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 麓、谷地等呈 条带状。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1.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B )
A.防寒保温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2.侗寨传统民居的风格能反映出当地气候( B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6.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的是( B ) A.在天都峰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泰山风景区提倡游客自捡垃圾 C.在传统民居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李清照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课前预习
一、聚落与环境
认真阅读课本 P81~83,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人类的聚居地—— 乡村和 城市统称聚落。 2.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 农村 、 牧村、渔村等不同 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 耕作、 放牧 、捕鱼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张明在外面旅游,他的某种行为(如下图所示)经常可见,结合 下图回答 6~7 题。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6.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 墙厚、 窗小 的特点;在 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 木楼 或 竹楼,下 层空着或放杂物、养 牲畜,上层 住人。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19秋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册 课堂本 :第4 章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共21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