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合集下载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和重要的科室之一,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迅速转移到相应的治疗科室,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院内安全转运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a.接收通知:当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转运时,护士长或班长会接到相关通知,并发出呼叫,通知相关人员准备转运。

b.资源准备:准备好转运所需的护理设备、呼吸机、监护仪等。

c.人员安排:确定转运所需的医护人员,包括主治医生、主管护士、护士等。

2.病情评估:a.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符合转运的条件。

b.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例如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c.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决定是否需要特殊措施如氧气给予等。

3.转运准备:a.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运的必要性和步骤。

b.确保床位及床位清洁:与接收科室沟通,确认床位的可用性及清洁情况。

d.准备转运记录单:准备相关的转运记录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摘要、治疗情况和治疗计划等。

4.转运过程:a.医护人员组织:由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领导,组织其他医护人员参与转运工作。

b.转运设备准备:确保转运所需的设备如担架、氧气瓶、急救药等都已准备就绪。

c.安全措施:按照转运所需的安全措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如固定好急救设备、保障患者舒适度等。

d.患者监护:在转运过程中,确保对患者的持续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等。

5.到达接收科室:a.将患者交接给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将患者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b.确保接收科室已做好准备,包括床位清洁、护理设备的准备等。

c.提供转运记录单及其他相关的医疗文件,以供接收科室参考和继续治疗。

6.过程记录:a.完成转运过程的相关记录,包括转运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转运所用时间、转运中发生的问题等。

b.将记录归档,并与病历等相关文件整理和存档。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1. 转运的重要性说到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可不是那么回事儿。

你想啊,一个病得不轻的病人,从医院转到另一家医院,或是去做个手术,真是个大工程。

我们说“救人如救火”,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病人如果在转运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可真是“祸从天降”。

所以,转运的安全性、迅速性,还有专业性,都是不能忽视的。

而且,急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各种指标都要时时监控,真是“一步走错,步步错”。

就拿心脏病患者来说,转运时可得时时盯着心率、血压等,不然一眨眼就可能“掉链子”。

所以,这个过程就像在走钢丝,既要平衡又要快速,丝毫不能松懈。

2. 转运的准备工作2.1 设备与人员说到准备,咱得先聊聊转运设备和人员。

设备上,心电监护仪、氧气机、急救药品,样样都不能少。

你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往往就是它们的存在,让病人多了一份安全感。

试想,如果一个病人连基本的监测都没有,那真是“无米之炊”,可怎么办呢?再来是人员,转运团队的专业素养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得有医生、护士,还有专门的转运员,大家得齐心协力,才能让转运过程顺利进行。

这就像是足球场上的配合,只有每个人都发挥好,才能进球。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心中有数,分工明确,才能做到“各司其职”。

2.2 病情评估与沟通病情评估也是转运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转运之前,医生得好好评估患者的病情,看看病人的各项指标,了解是否适合转运。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点不容忽视。

而且,和病人的家属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跟他们说清楚转运的过程、可能的风险,以及预期的结果,避免后期出现误解。

毕竟,家属们可都是“如临大敌”,有啥不明白的事儿都得给他们解释清楚,让他们心里有底,不至于胡思乱想。

3.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安全监测在转运过程中,安全监测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行驶的路上,还是转运过程中,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都得随时监控。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下面是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的一般步骤:1.确定转运需求:在决定转运危重患者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严密的评估,包括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转运的目的地,例如移动到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或其他医疗设施。

这将确保医护人员做好充分准备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转运的顺利进行。

3.组织设备和人力:根据转运计划,准备所需的设备和人力。

这可能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注射泵、氧气瓶等设备,以及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等专业人员。

确保所选设备和人员到位,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沟通和协调:在转运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在转运前,与转运目的地的医疗团队进行沟通,以确保他们已准备好接收病人。

同时,还需要与所涉及的所有人员和部门进行沟通,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冲突或不协调。

5.病人准备:在转运之前,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确定病人是否已经稳定,清除病人周围的障碍物,确保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带或担架,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6.安全转运:在进行转运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

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转运技巧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转运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

7.监测和评估: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评估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如果需要,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8.完成转运:一旦病人被安全转运到目的地,转运团队应与接收团队进行交接,将所有相关信息和文件交给他们。

接收团队应对病人进行再次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继续护理。

9.后续关注:完成转运后,医护人员应继续关注病人的状况,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总之,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不受到额外的伤害或不适,并保证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的安全。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的计划、组织和执行,同时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保证转运过程的顺利进行。

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特点
病情危重、变化快、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 性 需要多种生命支持手段 评估时间有限 短时间采取有限救治措施 转运工作繁杂风险大 意外事件、并发症多
转运风险
离开安全环境, 转运到放射、手术室或其他 科室甚至其他医疗机构
转运风险 并发症、死亡、伤残ຫໍສະໝຸດ 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分析
监护仪 功能异常、电池不足、干扰、看不到屏幕
负压系统 无负压吸引或吸引力不够
转运的先决条件
利益大于风险! 转往单位能得到所在医疗单位不能得到的利益
对疾病的认知、技术、操作 有明确诊断的条件 转往有助于改善预后的加强医疗中心
禁止转运!
转运的先决条件
心跳、呼吸停止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
与病情相关的危险事件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或 过 缓、其他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高气道压、分泌物 阻塞、剧烈咳嗽 颅内压增高、剧烈烦躁
其他
出血、高热等
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
通气设备 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囊漏气、密封不够、 氧气源不足、电池不足
输注设备 断开、电池不足、长度不足、输液架出现 问题
转运的相关指引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
转运方案(2017年5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
步骤:Decision:决定→Planning:计划→Implementing:实施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三、说明:
患者安全转运评估,应在转运前10分钟内完成。根据评估得分,满分为65分 ﹤30分 提示转运存在高危风险;需要主管医生对病人再次评估并 提出处

精选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精选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院内转运—转运前交流与合作
医生
病房/检查科室
家属
护士
电梯
院内转院—护送人员
两名医务人员负责转运常常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其他—急救员/护工转运团队负责人分工明确: 医生 监测气道和循环 护士 准备静脉用药,负责输液
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
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护送人员培训
转运决策的原则和危重患者的评估熟悉转运各项设备熟悉气道管理心肺复苏熟悉常见急症的处理协调、领导和独立的决策能力

(医学课件)危重患者转运(理论+操作)

(医学课件)危重患者转运(理论+操作)
• 充分发挥转运团队间的沟通合作
转运前准备--所需器材
(一)血压监护仪(或测血压袖带) (二)脉氧仪 (三)心电监护/除颤器 (四)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 (五)氧气源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
(六)负压吸引器
表1《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危重患者(成人) 转运推荐设备
□完成
辅助检查医疗文件:
□病历 □护理记录 □X 光片( )张 □CT 片( )

□MRI 片( )张 □其他
转 运
Time
HR
NBP/ABP
(次/分) (mmHg)
RR 次/分
Spo2




□完成 病情及处理
转送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请于转送完成后填写):
□无
□有,请继续勾选以下项目,并提出通报:
□呼吸停止 □心中跳停止 □跌倒 □气管托管滑脱
选配设备
环甲膜切开包 各种型号的储氧面罩 多功能转运呼吸机 PETCO2监测器 球囊外接可调PEEP阀 呼吸机螺旋接头 呼吸过滤器 湿热交换器 胸腔闭式引流设备 便携式血气分析仪
推荐设备 循环管理设备 心电监护仪及电极 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号的袖带 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耦合剂 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 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用止血带 静脉输液器 输血器 输液泵及微量泵 三通开关 皮肤消毒液 无菌敷料 其他 体温计 血糖仪及试纸 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置 约束带 电筒和电池 通讯联络设备
推荐设备 气道管理及通气设备 鼻导管 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 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管 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 简易呼吸器 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开口器 管芯 牙垫 舌钳、插管钳(Magil钳) 环甲膜穿刺针 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扳手 便携式呼吸机 听诊器 润滑剂 专用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气胸穿刺针/胸穿包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三、实施—如何转运?
转运过程中注意
4、转运患者时须全身保暖,冬天盖棉被 防止受凉,昏迷及躁动患者除护栏外 应加绷带固定,防止坠落。 5、搬运患者时医护人员注意动作轻穏, 协调一致,防止平车、轮椅撞门、墙 等物,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三、实施—如何转运?
转运过程中注意
6、注意搬运过程的职业防护 搬运时两脚前后分开 搬运低位置患者时同时屈膝曲髋, 降低重心 尽量靠近患者
急危重病患者的转运
因此,拟进行的检查、操作对患者 的救治和预后帮助不大时,不宜冒风险 进行盲目转运。
规范危重病人转运流程的目的
• 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加强对危重病人转运管理 • 确保危重病人转运安全
急危重病人转运指南
步骤 :一、决定 二、计划 三、实施 四、转运期间监测 五、记录
三、实施—如何转运?
最理想的转运一个危重病人是把它当 作一个“流动的,但是无缝的、连续 的ICU环境”。
• 院内转运 • 院际转运 • 正确搬运
三、实施—如何转运?
(一)转运前必须明确
• • • • 转运前交流和合作 随从人员 所需器材 转运中监护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转运前交流与合作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随从人员
1、至少由两人陪同。 2、其中一名是经过了为胜任转运所进行的基 础培训和专项训练的护士。 3、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时,由医师陪同,该医 师应接受过气道管理培训、高级生命支持 培训、危重病治疗培训或其它同类培训。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 • • 血压监护仪(或血压计) 心电监护/除颤器 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 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 并富余30分钟以上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在医院内,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环节,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

一个良好的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对于医院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医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目的、患者选择、转运流程、转运人员及装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危重症患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将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运的患者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到另一家医院,以获得更专业和及时的治疗。

二、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转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医疗质量。

在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3. 缓解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医疗资源。

通过转运,能够将不同病情的患者分流到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避免资源过分集中导致医疗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危重症患者的选择1. 病情危重。

必须明确诊断的病情危重患者,如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急性发展的患者等。

2. 需要立即转运。

病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急救、治疗的患者。

3. 医疗资源不足。

在当前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有效救治的患者。

四、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运,并确定转运的紧急程度。

2. 患者准备。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转运所需的设备、药品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3. 通知接收单位。

在确定患者需要转运之后,需要及时联系接收单位,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转运计划。

4. 转运过程。

将患者从原来的病房转移到车辆中,负责护送患者的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5. 接收患者。

到达接收单位后,将患者转交给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并详细汇报患者病情及转运过程。

五、转运人员及装备1. 转运人员。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包括医生、护士等。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护理工作。

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熟悉转运的基本原则,熟悉转运设备和技术,并掌握转运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的稳定:在进行院内安全转运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和转运需求。

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需要急救措施,护士应先进行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2.准备适当的转运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选择适当的转运设备。

这可能包括各种监护仪、呼吸机、吸氧机、输液泵等。

在准备转运设备时,护士需要检查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设备已经消毒清洁。

3.加强团队合作:院内安全转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

护士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如医生、急救人员等协调配合。

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监护和操作转运设备,另外还需要有人员负责患者的安全。

4.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测指标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或者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5.确保设备的安全: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将各种转运设备连接到患者身上,如导管、气管插管、胸管等。

护士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连接,避免设备脱落或者误位。

另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管路通畅,防止堵塞和漏液。

6.防止感染: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洗手、戴手套和口罩等,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并对转运设备进行消毒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7.提供心理支持:急危重患者经历了剧烈的身体和心理的刺激,转运过程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患者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流程
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在现代重症医学中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是普遍情况, 转运通常需要较长距离,包括乘坐一部或多部电梯, 转运过程存在较高风险,必须保证患者的护理和监测 水平与ICU病房保持一致。
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Hurst等人研究表明:66%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出血至少持 续5min的生理变化。最多见与CT扫描(51%)或血管造影术 (57%) 。
概述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需要先进的监测手段、血管活性药 物的应用、机械通气、机械循环支持以及积极干预和 复苏等。
安全是危重症患者院间和院内转运的关键。
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
运输方式:绝大多数采用地面运输方式,少数长距离 转运采用空中运输方式。
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运输距离、医疗人员的配置及专 业设备的要求。
Smith等人研究了125例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1/3至少出现一 次异常改变。发生的异 常由多到少依次 为:ECG导联脱 落、监护仪器电 源故障、静脉输 液中断、血管活 性药物停用、中 心静脉导管/肺动 脉导管/动脉导管 异常、呼吸机断 开。
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
转运过程中最常见的患者相关 事件有低血压、高血压、低血 氧饱和度。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过程 中的生理异常可导致二次打击 从而恶化预后。
研究显示ICU患者的转运与呼 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 增加相关。
危重症患者转运设备的要求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监测包括持续的心电图监测、连续 的脉搏血氧测定、间断/连续的动脉血压测定、呼吸和 脉搏频率的测定。
危重症患者转运设备的要求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概述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经常发生, 包括院间转运和院内转运。 院间转运指患者在医院之间的转运,包括从现场转运 患者到医院。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院内安全转运是指将急危重症患者从一个医疗部门或病区转移到另一个医疗部门或病区的过程。

在急诊科,由于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和治疗的紧迫性,院内安全转运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流程的示例:第一步:准备转运计划在院内安全转运之前,医护人员应准备好转运计划。

这包括确定转运的目的地和方式、确定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准备相关的转运设备和药品。

与此同时,还要更新患者的转运指示单,将患者的病情和转运需求明确记录下来,例如需氧支持、呼吸机使用、抢救药物等。

转运计划应包括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步:评估患者病情和稳定性在转运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达到转运的条件。

这包括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例如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

同时,还应评估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状态等。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三步:组织转运团队根据患者的转运需求和病情特点,组织合适的转运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保持团队的战斗力和团队协同性。

第四步:准备转运设备和物资根据患者的转运需求,准备好相应的转运设备和物资。

例如,如果患者需要氧气支持,就需要准备好氧气气瓶和面罩;如果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就需要准备好呼吸机和相应的呼吸机管道和面罩等等。

此外,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例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步:确保转运过程中的患者安全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首先,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其次,要监测和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持体位的舒适和稳定等。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 对于创伤患者,除非确定没有脊柱损伤,
否则都要进行脊柱固定。
(三)院际转运

三、实施—如何转运?
肠梗阻和机械通气患者要放置胃管。

转运时间长、要严格控制出入量和接受 利尿治疗的患者应放置导尿管。
(三)院际转运

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三、实施—如何转运?
如有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体征,转运前应

使用兴奋剂的患者要用约束带固定手腕和 腿部,以保证患者和转运组成员的安全
(一)转运前风险评估
1、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因伤因、伤情的未知 成份较多,需要检查和治疗的迫切性较大 ,因此转送的风险性较大。 2、在转送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 时请专科医生一起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 专科处理措施的同时有利于掌握较好的转 送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3、转运前确保病情平稳是避免转运途中发生 并发症的关键。
一、决定
(三)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9、护士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 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和 家属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一、决定
(三)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 一定要在出发前再次评估患者,附着所 有的运送设备和仪器并运转这些设备和 仪器 ▲ 依照A-气道,B-呼吸,C-循环, D-药物,E-设备 的顺序会保证你不会忘记物品
三、实施—如何转运?
(二)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血压监护仪(或血压计) • 心电监护/除颤器 • 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 • 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
并富余30分钟以上
(二)院内转运--所需器材
• •
负压吸引器
三、实施—如何转运?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
• 静脉输注液体、药物 • 带充电功能的输液泵 • 其他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备用,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背景与意义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危急且需要大量治疗干预的患者,常常需要立即转运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由于转运过程中可能遭受二次伤害,因此建立安全的转运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转运准备、人员配置、装备要求、转运风险评估与防范、转移路径选择等方面探讨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二、转运准备在转运准备方面,医院应制定专门的转运准备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可以迅速高效地进行。

具体包括:1.准备人员:确保医护人员的转运培训和技能储备,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转运操作能力。

2.转运装备:确保有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制定转运操作规程:规范转运过程,包括准备患者资料、检查转运设备、检查氧气和药品的供应等。

三、转运人员配置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人员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合理的搭配医护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协调配合。

具体配置原则如下:1.医学指导人员: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负责对转运过程进行调度和指导,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

2.主治医生:对患者的转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负责制定转运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3.护理人员: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和紧急处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药物和设备支持。

4.辅助人员:包括司机、安保人员和护士助理等,负责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保障和患者生活照料。

四、转运装备要求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转运装备的选择和配置要求不可忽视。

具体要求如下:1.转运车辆:应该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能够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

2.转运床位:床位应具有带滑轮的床头、固定带和安全侧栏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便于操作和监护。

3.监护设备:包括先进的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以满足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及时监测和紧急救治需求。

4.药品与物资:携带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生活物资,以确保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和维护。

危重病人转运

危重病人转运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一、概述:•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院前、院内、院外的转运,而这种转运需要持续药物和生命体征的维持,所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一件大事。

•对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

二、危重患者的转运(一)转运指征:1.众多的转运患者中那些属危重患者?(1)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此类病人在病房或转运途中都有可能随时发生病情恶化。

(2)有循环、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此类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甚至立即死亡。

2.为何需要转运?(1)院际转运➢院前转运:交通事故、院外紧急发病等➢向上级医院转运:更多更好的资源➢向专科医院转运:特殊的治疗(2)院内转运➢特殊检查:CT、MRI、血管造影等➢介入治疗或手术:➢专科治疗:3.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者(二)转运风险评估:1.危重病人的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是医生的需要还是面对家属,我们都要在转运前和转运中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来自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病人的生理学参数。

2.转运风险:➢转运风险较大的科室是急诊科,急诊的病人伤情未知成分多,需要迫切的检查和治疗。

➢转运风险较小的科室是ICU,ICU的病人得到高级监护,病情为医生基本掌握,容易把握和选择转运时机。

➢转运风险较大的病人主要涉及呼吸、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3.温馨提示:危重病人转运需要签同意书,你们准备好了吗?(三)转运的危险因素:1.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心率改变(41%)⏹Spo2改变(31%)⏹导管脱落(19%)⏹输液通路堵塞或滑脱(5%)⏹人工气道移位或滑脱(2%)⏹窒息(2%)2.危险因素:•转运计划不周:路线选择、辅助部门或科室的准备。

•转运陪送人员组成不合理:低年资护士、护理员、实习生甚至无医务人员。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 最安全的地方在监护室(ICU)
• 最理想的转运一个危重病人是把它当作一 个“流动的,但是无缝的、连续的ICU 环境”。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通过适当地回答以下5个问题可以减少风险 的发生
• 需要谁来陪同这个病人? • 需要什么设备,设备是否已检测和设备是 否运转正常? • 你对你的病人的病情了解程度以至于能在 运送途中预知与其相关的问题的发生吗? • 你已作好了一个运送计划吗? • 你已详细地记录了整个过程吗?
综合干预
消化系统 胃管 饮食控制
1)封管,妥善固定; 2)抬高床头,观察 有无呕吐。 3)出现呕吐立即胃 肠减压(备负压 吸引器)。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内分泌系统
暂停胃肠营养液 暂停使用胰岛素
评估 血糖 RI的使用
正常
欠佳
根据医嘱使用 胰岛素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如何移动气管插管的病人
搬 运 前
检查导管位置固定 吸痰 镇静 氧气 呼吸囊 呼吸机的准备 搬运时保持患者的身体平衡 防止头过度后仰而导致脱管 接呼吸囊或呼吸机 监护 搬 重新确定导管位置 运 适当固定头部 约束四肢 后 密切注意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急诊 吴正元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危重病患者
• 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 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 赖于先进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危重病患者
• • • • • • •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决定—需要转运吗?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基本要求吧!
我们要保证转运车辆的安全性。

急危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脆弱,所以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在选择转运车辆时,一定要选择性能良好、设备齐全、维修保养得当的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也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速适中,避免急刹车等行为。

我们要保证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非常复杂多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因此,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前,一定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操作流程。

第三,我们要保证转运过程的协调性。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发病地点到治疗地点的转运。

因此,在进行转运前,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并与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在转运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确保整个转运过程有序进行。

第四,我们要保证转运过程中的信息共享。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来进行处理。

因此,在进行转运前,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

在转运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联系。

第五,我们要保证转运后的跟踪服务。

急危重症患者的康复过程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在完成转运后。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快速评估,加强各环节(110、电梯间)沟通,落实安全行走路线
风险因素:
• 空间局限 • 颠簸 • 晕车 • 交通阻塞 • 天气 • 有限的时间
转运评估 • 转运时间 做好时间的规划和安排
04 院前院内的转运流程—实施转运
实施转运
目的安全
监测
体位 交接班
突发事件
实施转运
院前院内的转运流程
• 确认患者需要转运
院前:接到院前出诊电话,填写出车单,拨打通知电话,准备知情同意书 院内:查看医嘱、检查单、签署知情同意书
• 住院、手术患者填好转运交接本、术前交接单
院前院内的转运流程 • 电话通知
院前:
通知医生 工人 通知科室
院内:
通知科室 通知工人 预约专梯
你好,准 备接收…
• 意识状况、神经系统的评估 • 各种管道:输液管、胸管、气管插管等 • 运用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快速的评估
转运评估
• 持续评估
A
判断气道是 否通畅? 途中保持通 畅的能力?
B
频率 呼吸音 呼吸做功 唇色、血氧 饱和度 意识状态
C
心率、心律 血压
皮温、微循 环灌注 意识状态
转运评估
• 气道、呼吸与循环的护理干预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前言
• 急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需要转运的病人存在病情危重,治疗项目复杂的风险 • 转运中极易造成病情不稳定、再损伤、突发呼吸心跳 骤停等医
疗事件的发生
《转运指南》形成
• 2009年9月:北京,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会制定编写计 划,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草拟初稿
院前院内的转运流程
• 院内危重病人的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病人转运指南
步骤 1. Decision: 决定:
2. Planning: 计划:
3. Implementing: 实施:
4. Monito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转运期 间监测:
2018/3/7
决定—需要转运吗?
危重患者能否转运,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险的综 合评估。 转运目的:是因患者在现治疗单位条件受限,转 往能得到更好救治,包括医疗设备的使用、明确 疾病诊断和采取进一步治疗方案的接收单位。
陈伟菊 张莉 危重病人转运指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广州华侨医院 卢勇 苏磊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 .急救医学 杂志,2005,25(6):457-458 孟海东 何忠杰编译 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指南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郑微艳 SICU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J]. 现代护理,2005,11(1):65 重症监护治疗学(八)危重病人的转运 英国医学杂 志中文版2001年2月第4卷第1期
●运送这个病人的特别要求?这些要求可以达到吗? ●在运送途中气道、循环、药物支持等安全吗? ●各仪器、设备功能良好吗?氧气筒压力够吗? ●准备接收的科室已被通知并已准备好接收你的病人 了吗? ●运送团队彻底明白他们的责任吗? ●你已仔细考虑过特别的运送情况吗?
转运的实施与监测
◆临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
2018/3/7
危重病人转运是院前急救医疗实践中的一部 分,同时也是院内危重病人管理中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输过程,而是一 个监护、治疗的过程,其包含着: 1、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与医疗意外
2、预先以及转运过程中的医疗干预活动
危重病患者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核对、调整相应物品 ◆检查气道支持,各种管道的牢固与通畅,然 后转运
( 1) 实 施
体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察看体位是否合适 、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工作妥当后才可 转运。 安全处理:正确搬运患者 ,上好护栏,适 当约束,应 注意保护患者肢体,运作要求平稳。 运送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防止 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运送途中护士应站 在患者头侧 。
2018/3/7
转运中监测
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 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 非侵入性血压(1级) 心率(1级) 呼吸频率(1级) 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
2018/3/7
转运中监测
二氧化碳描记术( 2级) 连续测量血压(3级) 测量肺动脉压(3级) 测量颅内压力(3级) 测量中心静脉压(3级)
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病人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转运环境条件的限制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急救转运技术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急救转运制度不完善对安全转运的影响
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5个问题
◆需要谁来陪同这个病人? ◆需要什么设备、设备是否已经检测和设备是否 正常运转? ◆你对你的病人病情了解程度以至于能在运送途 中预知与其相关的问题发生吗? ◆你已作好了一个运送计划吗? ◆你已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吗?
2018/3/7
计划—转运方案?
(一)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 (二)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 距离大于150公 里,航空运输是首选(理论上)。 (三)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四)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五)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六)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
主要目标
▲了解影响急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因素,加强 转运制度的管理; ▲完善转运流程和转运技术培训,加强护士的责任 心及应变能力,确保安全转运; ▲重视并研究危重病人转运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解 决方案,增强护理安全,减少意外,提高护理品 质
危重病患者
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 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 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
6、转运人员要求
★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应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 送,要求熟悉病人的病情、各种治疗护理措 施及医嘱执行情况,转出前核对需要携带的 药品、器材,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负责转运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 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 能力 。 ★好的交接是关键。
回答以上问题,查漏补缺!
安全转运的原则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 全面监测 稳定病情 反复评估病情 不间断的监护 直接交接 病历记录和审核
2018/3/7
专业转运团队是关键
配送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不仔细,急救技能及 应变能力差,在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时,不能 有效处理,引起各种纠纷。
(2) 监 测
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正常运转 保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
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在患 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 情变化。 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 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2018/3/7
8、交接与记录
★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位、固 定管道、吸氧等; ★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及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转运 前后和途中的事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特殊治疗 、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出入量、皮肤情 况、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贵重物品等,双方医护 人员签名。
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
5% 38% 19%
41%
引流管脱出 气管移位 CVC 治疗未按时 心率改变 SPO2
2018/3/7
与病情相关的危险事件
循环系统 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 或过缓、心率失常 呼吸系统 低氧血症、高气道压、分泌 物阻塞、剧烈咳嗽 中枢神经 颅内压增高、烦躁、 系 统 抽搐 其 它 骨折、出血、高热、宫外孕 等
转运中并发症
1、气管插管移位 2、心率改变 3、SPO2下降 4、药物使用延迟 5、引流管脱出、管道脱开 6、意识改变 7、坠床的危险 8、着凉 重症医学——2010 刘大为,邱海波
2018/3/7
禁止转运
心跳、呼吸停止。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
2018/3/7
充分发挥转运团队间的沟通合作
2018/3/7
五、总 结
●转运前病人的病情越稳定越好; ●技术是基础,制度是生命线,责任心是根本;
●两超三预四抓:超前教育,超前监督;预想预 查预防;抓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 ●危重病人最理想的转运是把它当作一个流动的,但是无 缝的、连续的ICU环境。
参考文献
2018/3/7
实施—如何转运?
院内转运 院际转运
2018/3/7
院内转运的内容
■规范病人转运制度 ■转运前权衡与意外评估 ■转运前协调与沟通 ■转运前病人的准备 ■仪器与药物准备 ■人员选择 ■转运的实施与监测 ■交接与记录
1、规范病人转运制度
安全转运原则:要确认转运的必要性,转运 前充分的评价,并做好必要的准备,确保患者安 全。 ●全面检查和评估病情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稳定病情、全面监测 ●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 ●直接交接、病历记录和审核
4、转运前病人的准备
●转运前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的 因素。 ●妥善固定好所有的管道,防止脱出。检查静脉 通路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5、仪器与药物准备 建立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及药物
▲设备需要: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 吸引器、监测仪、除颤仪 ▲药物需要:常用复苏、镇痛及镇静药、治疗 低血压和高血压、心率不齐、过 敏反应、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和 高血糖、抽搐的药物,充足的液 体等 ▲其他:状态良好的氧气瓶,备用电池
2、转运前权衡与意外评估
★需对病人潜在的利益与运送的风险做出医疗 判断,并由上级医生对病人转运的可行性作 出评估和批准。 ★综合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 药情况、呼吸道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应充分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或 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 同意,签字认可。
3、转运前协调和沟通
★转运前应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充分交流,确保接 收部门获知病情并作好准备,并通知预计到达 的时间。 ★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协调:电梯、门卫、急救箱 、转运路线、途径各关口等。 ★检验、检查科室的准备,减少 等候。
2018/3/7
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最安全的地方是在监护病房(ICU) 护士 医生 监测 呼吸机 输液泵 各抢救仪器2018/3/7
2018/3/7
转运过程的危险因素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由于所转运的病人病情复杂、特 殊的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环境条件的限制 、转运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给转运过程带来 困难,直接影响病情不稳定、再 损伤或死亡等现象。
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
通气设备
输注设备
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器囊漏气, 密封不够,氧气源不足
电池不足,药物不够
静脉通道
监护仪
断开,长度不足,堵塞 输液架出现问题
功能异常,电池不足,信号干扰看 不到屏幕,电极脱落


吸痰器没有吸引或吸引力不够,没 有电源
与人员相关的危险因素
▼转运前未测生命体征 ▼未进行权衡及意外评估 ▼未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充接收准备 ▼转运前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运送方法不当 ▼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