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精选篇1)一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
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那里没有十全十美,仅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
“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
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
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
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
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精选篇2)在许多本教师规定的海量阅读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史记》,因为它的里面有一个个能改变人心灵的历史故事。
《史记》中有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平原君列传》中的《赵胜惜才》,体现了平原君赵胜的知错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为他能博览群书,归纳出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
其次是因为他能在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后,加上那几句振奋人心的话,真是让人无法挑剔,赞叹不已呀!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之后,太史公写道: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我的功劳,不自恃自我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我以前一向以为韩信是一个英雄,原先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从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经显现出了自我的光芒,就不要太骄傲,不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与解析秦始皇,姓赢,名政,字嬴政,嬴姓,政名,号始皇帝,嬴政也。
河东郡巨鹿县(今河北省新河县)人也。
父曰政,母曰夏姬。
始皇六世祖河内阳城人也,世为蜀郡功臣。
赢政童稚,少有大志,以向学古者数问长者,求闻过世古人所求不得者。
或曰:"蜀尚有古经,天人、山川、器物之表,今皇考从河东度。
"始皇乃往游睢阳,求闻洛川之言。
得有阿房宫地宝书杂记,留三月而益见奇怪书。
秦景帝时,异物所聚者,去看无几。
始皇即欲造法,定志意,还为远略东之旁,南至交趾,北临河海,独步天下。
其户口曰汉中,曰蛮夷,世世贡是邑农,无思效命诸侯,制朝聘以无事固守巩是所以为世奸也。
秦王即位,通四海,诏行五刑,非锢王大臣、王子孙,以为诛者秩万户,日门者五宿。
然而民欢体国,焚刻诛灭非之不肃。
始皇郡国治与自之而已。
作丞相,持车我就行;封,率不次,乘坐;善骑射者及副车徒读孟议以进。
始皇游太庙,调乐籍书,世无事则乐乐。
假太岁,宫观,奉制器物四十一本,修文官仪《括地志》一部,世五当。
起茅茨,还令宫官负绣云器。
太子亲自百工,稍取太原行郎。
有术,太史次掌百官,奏议,世无如始皇之誉。
郡国无不考察,事会裁判,然后施行楚地井田长公田。
乃是时,出守部以入民闲事,法令存焉不徒填立弟兄几案坐家,世知县,府,郡令持号司司马,治行百姓。
始皇苛虐戏县官有犯者极骄,治,且善礼同。
初,始皇五年秋,自泾阳大巡拒以书,敕之曰:"若敢從书而诏者死。
"重发,誓与江汉争者深解交朋友之徒论治,令盗,?民上讠者,归剖排之。
始皇被髪贾内史奏:用画人令人解咐书以劝行礼,用为四岁一曰"始皇王之敕"。
上其则也,言决有白白理,而董卓隐对,郑卢告别怪人,高帝有名策密语出送之与民所以荣后矣。
以上则是说:“人曰。
<.__ !”语者曰:“安哉以死生为者有之。
”心者与,而主宏奏。
初,为人,得实难以征。
初,宪平于望,何言无斩带从盖而至,夷市以见,未容隆斩佐福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译文
精心整理【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原文】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①,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②,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③。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④;东至荥阳,灭二周⑤,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⑥。
【译文】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
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
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
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yǐng,影)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
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原文】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
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王齮死。
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有诡。
岁大饥①。
四年,拔、有诡②。
三月,军罢。
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
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天下疫。
百姓内粟千石③,拜爵一级④。
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
初置东郡。
冬雷。
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
秦出兵,五国兵罢。
拔卫,迫东郡⑤,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⑥,阻山以保魏之河内⑦。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原文:始皇帝嬴政者,秦之始祖也。
其先,秦为西戎,同姓以畜为名。
其王曰徐偃王,寝于渭水之浒,梦神告之曰:“我欲使汝得天下。
”因以为名,号曰“嬴姓”。
十二世至昭襄王,谥曰“穆”,字曰“胡”。
昭襄王十年,秦圣公主出生于周,生而神灵,五色光环见于室。
周人以为神,以为秦德之应,言秦后必出圣人,故号曰圣公主。
时秦孝文王方贤,以为灵应,遂聘之;因欲娶公主,而周人未之许也。
秦孝文王使男女数百人往给事周宫,宦者多以瑕疵不称,周人以为贱,莫肯应。
独一女眉娟娟而色美,名曰吕雉,亦谓之虞美人。
周人以为可贵,遂与夫人偕行,钦重之。
孝文王使吕后假传临朝之祚,许以共为夫妇,遂与之皆归自秦。
十六年,秦孝文王崩,子武践即位,是为秦昭王。
译文:秦始皇帝嬴政是秦国的始祖。
秦国的先祖是西戎,在当时以畜牧业为主要职业,其第一个国王名为徐偃王,寝室在渭水之浒,他梦见神明告诉他:“我要让你得到天下。
”于是他把这个神明的名字作为嬴的姓氏。
十二代以后,昭襄王获得了王位,被称为“穆”王,他的字叫“胡”。
昭襄王在位十年时,秦国的圣公主出生在周朝,她出生时神秘莫测,房间内出现了五色的光环。
周人认为她是神明的化身,认为这是秦国宽厚宏大的德行的证明,因此给她起了“圣公主”的姓名。
这时,秦孝文王非常聪明,他认为这是上天神明给予的征兆,遂派人聘请她回到秦国。
因想纳娶圣公主为妻,但周朝的人并不答应。
于是,秦孝文王派了数百名男女前往周朝,并赠礼送给了宫中的宦官们;但由于这些人身上有瑕疵不够出色,周朝的人认为他们不值得得到尊重,于是拒绝了秦国的请求。
唯有一名女子名为吕雉,她的眉毛晕染,颜容姣好,被称为虞美人。
周朝认为她很有价值,因此她与夫人一同被邀请前来,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秦孝文王为了与吕后结为夫妇,假装传承临朝的祚,表示要和吕后共同治理国家,最终把她们带回秦国。
十六年后,秦孝文王去世,由他的儿子武践继承王位,他被称为秦昭王。
史书描述秦始皇的句子
史书描述秦始皇的句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不可与久游。
”
2.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为人刚戾自用。
”
3.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帝贪于权势既得天下,又欲兼并宇内,巡行四边,南平百越,北诛暴强。
筑长城以拒胡虏,建羽林以护京师。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史书资料获取更多关于秦始皇的描述。
秦始皇本纪原文及翻译
秦始皇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秦始皇本纪》这篇本纪出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作者司马迁。
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秦始皇本纪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秦始皇本纪原文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嫪毐封为长信侯。
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
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
事无小大皆决于毐。
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
攻魏垣、蒲阳。
四月,上宿雍。
己酉,王冠,带剑。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毐等败走。
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尽得毐等。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车裂以徇,灭其宗。
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
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是月寒冻,有死者。
杨端和攻衍氏。
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桓齮为将军。
齐、赵来置酒。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
韩王患之。
与韩非谋弱秦。
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疆,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史记注解》之秦始皇本纪20
《史记注解》之秦始皇本纪20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信。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辩于上。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
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于是乃亡去。
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
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
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以闻。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益发谪徙边。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侯生和卢生暗中商量说始皇帝这个人,性格刚愎自用,从诸侯开始崛起,一步步吞并了天下,自己的野心得到了完全的满足,以为从上古到现在没有什么人能够和自己相比。
他喜爱刑法,熟悉刑律的人得到了他的重用;博士虽然有七十多人,都是特备员不得不到重用;成长大臣都是将事情的解决方案做好了拿来给皇帝裁决。
皇帝喜欢用刑法来树立自己的威严,朝廷大臣都害怕遭到无妄之灾,因此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意见;皇上看不到自己的过错,日益变得骄横,大臣们震慑于皇帝的威严只能说谎话让皇帝高兴。
秦法规定,一个方术不能使用两次,没有效果就将施法的人拖出去斩了;然而占卜星气方士虽然有三百多人,虽然都是品德贤良的人,但都担心遭到皇帝的猜忌和小人的诽谤,因此不敢直接向皇帝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
天下的事情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做最后的裁决,以至于皇帝要称量自己处理的奏章数量,从白天到晚上不断呈送,不达到目标绝不休息;皇帝贪恋权利到如此地步,不能够帮他去寻找不死药,于是他们便逃跑了。
秦始皇本纪主要内容
秦始皇本纪主要内容秦始皇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秦始皇的生平事迹。
这一篇历史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秦始皇本纪主要内容包括秦始皇的出生、统一中国、改革制度、修建万里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
首先,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的出生和成长经历。
秦始皇出生于战国末期的秦国,是秦国的第九代国君。
在他年幼时,秦国正处于战乱不安的局面,这对于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的成长经历为他日后的政治决策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秦始皇本纪详细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使得整个中国处于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下。
这一举措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此外,秦始皇本纪还记载了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事迹。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其修建不仅加强了对北方的防御,也加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这一举措对于中国古代的国防建设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来的明清时期的长城修建奠定了基础。
最后,秦始皇本纪还记载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导致了大量古代文献的丧失,也对儒家学说产生了重大的打击。
秦始皇的这一举措为后来的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秦始皇本纪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秦始皇的生平事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统一国家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秦始皇本纪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规律。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今天,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
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②,包举宇内③,囊括四海人意④,并吞八荒之心⑤。
当是时,高君佐之⑥,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⑧。
①窥:窥伺,窥探。
周室:周王室,这里指周王朝政权。
②席卷: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卷走。
③包举:像用包裹包东西一样拿走。
④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装走。
⑤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
⑥商君:即商鞅。
⑦连衡:即“连横”。
斗诸侯:使诸侯争斗,即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
⑧拱手而取:一拱手就取得了。
形容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①因遗册②,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③,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⑤,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⑥。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言,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⑦,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⑧。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⑨。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⑩,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11)。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12),国家无事。
①蒙:承受,继承。
②册:同“策”,策略。
③膏腴:肥沃。
④弱秦:使秦弱,即削弱秦国。
秦王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屈服,顺从)其辜(罪),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颂扬,扬名)成功(成就的功业),传后世。
其(表祈使)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古代学官名)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冒死,冒犯死罪)上尊号,王为‘泰皇’。
”王曰:“去‘泰’,著(显出)‘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译文】秦国刚刚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说:“六国国王都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
现在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
希望议论一下帝王的称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我们谨慎地和博士讨论,都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贵。
’我们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
”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称号的‘帝’字,叫作‘皇帝’。
”维(语气词)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抚巡)东土,至于琅邪。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敬),与童男女求之。
于是遣徐市发(征召,征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始皇为(因为)微行(古代尊者隐其身份易服外出)咸阳,与武士四人俱(一起,一同),夜(名状,在夜里)出逢盗(于)兰池,见(表被动)窘(使处于困境之中)。
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搜索,寻求)二十日。
【译文】秦王兼并了全国,确定了皇帝这一称号,于是抚巡东部地区,到达琅邪。
齐人徐市等上书,说海中有三座仙山,叫作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住在那里。
希望斋戒沐浴,和童男童女寻求三座仙山。
于是派遣徐市挑选童男童女数千人,到海上寻找仙人。
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阳,有四个武士随从。
夜间出来时,在兰池遇上盗贼,被盗贼困逼。
武士杀死了盗贼,在关中大肆搜查了二十天。
始皇以为(认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建造)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
杨天石在接受《南都周刊》记者访问时谈蒋介 石的功过: 我认为蒋介石最主要的有两大功:第一大 功就是领导北伐,1926-1928年,前后两次北 伐,结果就是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大 功就是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抗日战争。 我还讲他有两大过,一个就是1927-1937 年,十年的清党剿共反人民,一个是19461949年的三年内战反共反人民。 这两大过呢,不瞒你说,立场不同,评价 就不同。
蒋介石日记是这样记录的: 9.18当天蒋介 石不在南京。9月19日,蒋介石获悉九.一八事 变发生。在日记中有如下文字:“雪耻,余所 持者惟一片爱国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为 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9月20日日记:“心 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 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9月21日日记:“雪 耻,人定胜天,团结内部,统一中国,抵御倭 寇,注重外交,振作精神,唤醒国民,还我东 省。”
至今未见原件
没有原件,电文内容源自何处?
电文内容完全由张学良部下、时任副司令行营秘 书处机要室主任的洪钫在多年后在大陆回忆出。
有没有其他人证或者是更可信的证据?
张学良的机要秘书郭维城的说法:9.18时张 学良一夜之间十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南京 方面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还说,蒋介石不抵抗 的电文,至今还保存着。 另有张学良部下赵镇藩(第七旅的参谋长、 北大营的守卫者),多年后在大陆也回忆称接到 张学良转来的蒋介石的不抵抗电文,其回忆内容 是:采取不抵抗政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 万不要“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 饬遵照执行”等语。内容与洪钫大致类似。
21世纪初期,有人根据根据窦应泰 《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一书,说“铣电” 原件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 的展柜中。大陆历史学家杨天石亲自电话 询问窦应泰此事,得到的回答是“此书不 足为据”。因此,所谓的“铣电”实际上 得不到任何有效档案资料的支持,其可信 度因此有待考证。
《秦始皇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
《秦始皇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为舍人。
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嫪毐封为长信侯。
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
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
事无小大皆决于毐。
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
攻魏垣、蒲阳。
四月,上宿雍。
己酉,王冠,带剑。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毐等败走。
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尽得毐等。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车裂以徇,灭其宗。
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
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是月寒冻,有死者。
杨端和攻衍氏。
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桓齮为将军。
齐、赵来置酒。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
韩王患之。
与韩非谋弱秦。
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疆,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原文+译文【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秦国,从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山东六国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天下统一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秦始皇顺时乘势,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他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巩固新政权。
然而,倏忽之间,这个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汹涌波涛冲毁了。
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由他领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制度、方针、政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可惜的是,由于他的骄横残暴,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严刑酷法,接着昏庸的秦二世又在这方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变本加厉,不仅使他的许多本来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广大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写秦始皇,首先简要地历数了他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调兵遣将,乘胜进击,并吞六国的过程,中间穿插记叙了粉碎嫪毐(lào?ǎi,烙蔼)吕不韦集团、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荆轲行刺等事件。
然后依次叙写他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巡行刻石、南取陆梁地、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咸阳宫关于学古与师今的一场大辩论、焚书坑儒等等;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等。
史记长城原文及翻译
1、《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西北斥逐匈奴。
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徙適,实之初县。
禁不得祠。
明星出西方。
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译文:三十三年(前214),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陆梁地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
又在西北驱逐匈奴。
从榆中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
沿河修筑城墙,设置要塞。
又派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地方,筑起堡垒以驱逐戎狄。
迁移被贬谪的人,让他们充实新设置的县。
发布禁令不准祭祀主稼穑的灵星。
彗星出现在西方。
三十四年(前213),贬谪执法不正的官吏去修筑长城及戌守南越地区。
2、《史记·六国年表》
原文: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三十四年,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
译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率领三十万将士沿黄河修筑长城,三十四年(前213),贬谪执法不正的官吏去修筑长城。
3、《史记·蒙恬列传》
原文: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译文: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向北驱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
修筑长城,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和原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和原文一、引言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备受争议的人物。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记录了秦始皇的事迹和他的统治时期。
本文将对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进行翻译,并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秦始皇本纪翻译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关于秦始皇生平和他的统治时期的记载。
下面是对秦始皇本纪的翻译:秦始皇本纪秦王政始皇黥布,抚四维。
失民心,积灾浸。
统戎兵,日以亲。
平九土,始安宁。
筚门圭窦,待圣君。
盛德功业,遂大闻。
既匡天下,定乾坤。
兴教化,治士民。
修汉律,六十六。
征四夷,强边臣。
罢役敛财,荒边尘。
有同恶,暴极臣。
虚我伦,乱中国。
屏谏人,闭异言。
道不行,教不传。
肆邪俗,先后善。
帝主怠,失天宗。
灭伦交,绝天纲。
天变地覆,留遗恨。
骏马无归,竹帛萧然。
三、秦始皇本纪分析1. 秦始皇的统治方式秦始皇在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强力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史记中提到,秦始皇平定了九个叛乱的土地,并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和秩序。
他还修建了许多宫殿和墓葬,展示了他的财富和统治力。
这些措施使得秦始皇统治下的中国开始安定下来。
2. 秦始皇的文化政策秦始皇在文化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举措。
他修订了汉律,并推行教育和教化政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士人。
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3. 秦始皇的外交政策秦始皇还实行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征服了四夷,并加强了边境的防御。
他通过罢役敛财来壮大国力,并保护了边疆的安全。
4. 秦始皇的统治失误然而,秦始皇的统治也存在一些失误和问题。
他压制异议和谏言,并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导致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社会上的混乱。
史记中还提到,秦始皇在统治中纵容了一些邪恶和贪污的官员,进一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廉洁。
四、总结通过对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翻译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在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推动国家的发展。
他在政治、文化和外交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
然而,他的统治也存在一些失误和问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最新《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 译文汇编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原文+译文【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秦国,从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山东六国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天下统一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秦始皇顺时乘势,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他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巩固新政权。
然而,倏忽之间,这个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汹涌波涛冲毁了。
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由他领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制度、方针、政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可惜的是,由于他的骄横残暴,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严刑酷法,接着昏庸的秦二世又在这方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变本加厉,不仅使他的许多本来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广大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写秦始皇,首先简要地历数了他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调兵遣将,乘胜进击,并吞六国的过程,中间穿插记叙了粉碎嫪毐(làoǎi,烙蔼)吕不韦集团、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荆轲行刺等事件。
然后依次叙写他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巡行刻石、南取陆梁地、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咸阳宫关于学古与师今的一场大辩论、焚书坑儒等等;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等。
《史记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
《史记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秦始皇本纪,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的内容。
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嬴政及秦二世赵胡亥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史记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
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
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
文公使人杀子圉。
子圉是为怀公。
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
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於晋、秦。
秦缪公①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
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
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
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
晋之强,秦之忧也。
”缪公乃罢兵归。
晋亦罢。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
”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
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
”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
”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
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
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於肴厄矣。
”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
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
”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
”灭滑。
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
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
”遂墨衰绖②,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
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译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原文+译文【说明】这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秦国,从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山东六国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天下统一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秦始皇顺时乘势,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他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巩固新政权。
然而,倏忽之间,这个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汹涌波涛冲毁了。
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由他领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制度、方针、政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可惜的是,由于他的骄横残暴,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严刑酷法,接着昏庸的秦二世又在这方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变本加厉,不仅使他的许多本来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广大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写秦始皇,首先简要地历数了他在前代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调兵遣将,乘胜进击,并吞六国的过程,中间穿插记叙了粉碎嫪毐(làoǎi,烙蔼)吕不韦集团、李斯上书谏逐客、尉缭献计、荆轲行刺等事件。
然后依次叙写他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色、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巡行刻石、南取陆梁地、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咸阳宫关于学古与师今的一场大辩论、焚书坑儒等等;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不惜巨资派人入海求仙、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随意杀戮无辜等等。
《史记注解》秦始皇本纪19
《史记注解》秦始皇本纪19卢生说始皇帝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
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鬼神,恶鬼辟,真人至。
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
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熱,陵云气,与天地久长。
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
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通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冲之,各案署不移徙。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卢生奏告始皇帝说臣等寻找灵芝、奇药、神仙往往不能找到,恐怕是有奇艺的事物在暗中阻拦;方士书中有记载,君王应当注意隐蔽自己的行为来躲避恶鬼,躲避了恶鬼,真人也就来了;君王的居所如果被大臣们知道,则不利于神仙的降临。
真人进入水中不会被淋湿,进入火中不会感受到热,能够腾云驾雾,和天地一样长寿;现在陛下治理天下,不能够做到安静平淡。
情皇帝不要让大臣们知道自己居住的场所在哪儿,这样不死药就可以得到了;于是始皇帝说我很仰慕真人,我以后自称真人,不称朕。
命令将咸阳城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用甬道相互连接起来,其中放入各种帷帐乐器美女,各种办公用具不进行迁移;自己居住的地方,如果有人胆敢泄露,立刻诛杀。
始皇帝居住在梁山宫,从山上看到丞相的车马随从很多,很不高兴;随从的人员中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丞相,丞相然后就减少了随从车马。
始皇帝生气的说这是随从中有人泄露了我说的话;对他们进行审问,所有人都不承认;于是始皇帝便下令将当时在场的随从人员全部逮捕诛杀。
从那以后大臣们便再也不知道皇帝居住在什么地方了;处理朝政、和大臣们商议事情,都在咸阳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