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无机物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缺)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
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
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 F(e 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

பைடு நூலகம்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基础化学》复习提纲

《基础化学》复习提纲

计算题1. 今有两种溶液,一种为1.50 g 尿素溶于200 g 水中,另一种为42.8 g 某非电解质溶于1000 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试求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尿素CO(NH 2)2= 60.05,H 2O 的K f = 1.86 ) 解:根据凝固点降低公式得:BA B f B f f M m m K b K T ⋅⋅=⋅=∆ 又∵两种水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结冰,即2f 1f T T ∆=∆∴BO2H B f O1H f M m m K M m m K 22⋅⋅=⋅⋅尿素尿素 1-O2H O1H B B mol g 69.34250.1100005.602008.42m m M m m M 22⋅=⨯⨯⨯=⋅⋅⋅=⇒尿素尿素2. 把10.00g 胰岛素溶于1升水中所配制的溶液在25℃时的渗透压为4.32kPa ,试计算胰岛素的相对分子量。

解:∵胰岛素为非电解质,根据Van ’t Hoff 公式RT VM mRT V n RT c B B ⋅=⋅==π 13mol g 1074.5132.4298314.800.10V mRT M -⋅⨯=⨯⨯⨯=π=⇒3. 今有 HAc-NaAc 缓冲系配成的总浓度为0.200 mol·L -1 、pH 为4.50的缓冲溶液500 ml ,欲将此溶液的pH 调整到4.90,需加固体 NaOH 多少克?(已知 HAc 的pK a = 4.75)解:设原溶液中含有NaAc 的量为x mol ,加入NaOH 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加入NaOH 前]HAc []Ac [lg pKa pH -+=代入数据得 m o l 036.0x x 1.0x lg 25.0x5.02.0x lg75.450.4=⇒-=--⨯+=HAc + NaOH ===== NaAc + H 2O加NaOH 反应前 0.1-0.0036 y 0.036加NaOH 反应后 0.064-y 0 0.036 + y所以加入NaOH 之后y064.0y 036.0lg pKa pH -++= 代入数据得 m o l 022.0y y 064.0y 036.0lg 15.0y064.0y 036.0lg75.490.4=⇒-+=-++=所以需加入的NaOH 的质量为:0.022×23 = 0.51 g4. 欲配制pH=7.21的缓冲溶液150ml ,问需要浓度为0.1mol/L 的NaH 2PO 4和NaOH 溶液各多少毫升?(已知H 3PO 4的pKa 1= 2.12,pKa 2= 7.21,pKa 3= 12.36 )(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解:设需加NaOH V ml ,则需加NaH 2PO 4 (150-V) ml根据题意,所配制溶液pH 与pK a2相接近,∴缓冲系为NaH 2PO 4——Na 2HPO 4NaH 2PO 4 + NaOH ==== Na 2HPO 4 + H 2O反应开始时 0.1(150 - V) 0.1V 0平衡状态时 0.1(150 - V) - 0.1V 0 0.1V根据Henderson – Hasselbalch 方程式:ml50V 0.1V -x)-(1500.1V 0.1lg21.721.7n n lg pK pH a =⨯+=+=代入数据得酸碱5.有原电池:Pt | Fe 2+(0.10 mol·L -1) ,Fe 3+(1.0 mol·L -1)‖MnO 2(s) |M n 2+(1.0 mol·L -1) ,H +(1.0mol·L -1) |P t试计算在298K 时,该电池电动势E ?并写出电池反应式。

初中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的详细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的详细总结(最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一, 物质的学名, 俗名及化学式1.金刚石, 石墨:C2.水银, 汞:Hg3.生石灰, 氧化钙:CaO;大理石,石灰石:CaCO3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 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 消石灰:Ca(OH)29.苛性钠, 火碱, 烧碱:NaOH10.苏打, 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 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小苏打, 碳酸氢钠, 酸式碳酸钠:NaHCO312.胆矾, 蓝矾,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 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有毒, 失明, 死亡15.酒精, 乙醇:C2H5OH16.醋酸, 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 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 有毒二, 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白色固体:MgO, P2O5, CaO, NaOH, Ca(OH)2, KClO3, KCl, Na2CO3, 无水CuSO4, NaCl(铁, 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 炭粉, 铁粉, CuO, MnO2, 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 Fe2O3 , HgO, 红磷P4.硫:淡黄色;Cu2(OH)2CO3:绿色5.溶液的颜色:(1)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2)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3)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6.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1)盐: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2)碱: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Mg(HO)2, Al(HO)37.(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SO2, 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 H2, N2, CO2, CH4, CO(剧毒)(3)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 硝酸, 醋酸。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大学基础化学复习提要------------------------------------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 化学基本原理* 热化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2. 化学平衡原理及应用*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 沉淀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及滴定* 配合平衡及配合滴定3. 物质结构*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4. 元素化学*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过渡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考试的基本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填充题、计算题第一章热化学重点内容:状态及状态函数计算注意点:1、热力学标准状态:在pθ(101325Pa)压力下,理想气体、液态和固态的纯物质、1mol×L-1浓度的溶液。

2、理解时,最稳定单质是指:C(石墨 ),Cl2 (g) ,Br2 (l) ,I2 (s)等。

3、1)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相加减,相应的也相加减。

例1、298.15K时由于Na (g) Cl-(g)→NaCl(s)的= -770.8kJ·mol-1,则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770.8kJ·mol-1。

(×)解:标准摩尔反应焓定义: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

本题中Na (g) Cl-(g)不是最稳定单质。

例2、反应 Na2O(s) I2(g) ->2NaI(s) O2(g)的为( C )(A) 2 (NaI, s) - (Na2O, s)(B) (NaI, s) - (Na2O, s) - (I2, g)(C) 2 (NaI, s) - (Na2O, s)- (I2, g)(D) (NaI, s) - (Na2O, s)例3、已知Zn(s) O2(g) = ZnO(s) 1= -351.5 kJ?mol-1 (1)Hg(l) O2(g) = HgO(s) 2=-90.8 kJ?mol-1 (2)Zn(s) HgO(s) = ZnO(s) Hg(l) (3) 的3为 = -260.7 kJ?mol-1解:∵(3)=(1)-(2)∴3 = 1 - 2= -351.5 90.8=-260.7 kJ?mol-1第二章化学平衡重点内容:* 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计算)*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移动1、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注意1)各种条件下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正确书写2)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3)能进行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根据已知条件求算平衡常数;根据平衡常数计算c平(p平)或α。

基础化学知识点总复习.ppt

基础化学知识点总复习.ppt

6、 指示剂作用原理、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金属指示剂是一种有机配位剂,可与被测金属离 子形成有色配合物,其颜色与游离指示剂的颜色不同。 当滴定至接近终点时,溶液中的被测金属离子几乎完 全被反应,稍过量的滴定剂(EDTA)夺取与指示剂 配位的金属离子,使指示剂游离出来,呈现指示剂本 身颜色。利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指 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终点误差:由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
差。
7、浓度的表示方法
a. 物质的量浓度(cB):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B物质的 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b. 质量分数(B ): 物质B的质量分数B是物质B的质量与 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c. 体积分数(B):物质B的体积分数,是物质B的体积与混 合物的体积之比。 d.体积比B(稀释比):物质B的体积比,是指物质B的 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 e. B的质量浓度:物质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其SI单位为kg/m3,在化学中常用其分倍数g/L或g/mL。 f.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 表示方法:T待测物/滴定剂 单位:g· mL-1
4. 简述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性质、产生
原因和减免方法。
答:随机误差是指测定值受各种因素的随机变动而引
起的。例如,测量时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 动,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等。 性质:(1差不能完全消除,但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
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随机误差。
7 缓冲溶液
(1)、缓冲容量与什么有关? 缓冲溶液的浓度、缓冲组分浓度比有关
(2)、缓冲范围 pH=pKa 1 (3)、如何选择缓冲溶液? a.无干扰 b.pH在缓冲范围之内 pH 尽量接近pKa, c.缓冲容量足够大(0.01~1mol/L) 如:(1)选择pH=5.0 缓冲体系 HAc-NaAc HAc的pKa=4.74 (2)选择pH=10.0 缓冲体系 NH3-NH4Cl NH3的pKb=4.74, 求出NH4+的 pKa=9.26 8、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 pKHIn 1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 = pKHIn MO、MR、PP的实际变色范围: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3、P28科学视野中明确胶粒因为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的电性相同。
4、P30—31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和实验2—1中离子反应的含义,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等。
5、P36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必修1:第三章】:
1、P46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
2、P61-62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及实验现象
3、P6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4、P66-68乙烯的来源,乙烯的用途。乙烯的重要地位,乙烯性质的探究
5、P69-71苯的结构、性质实验探究,资料卡片
6、P73-74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现象区别,结论。P67资料卡片,乙醇的所有性质反应。
7、P75如何设计乙酸与碳酸酸性比较的实验
9、P6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熟悉P68的实验目的、结论等
【选修4:第四章】
1、P7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
2、P75熟悉不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方程式。
3、P79理解电解原理和应用,尤其是电镀,再次完成P88的思考与交流
4、P84金属腐蚀的原理,电化学腐蚀为主,识记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
8、P75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必修2:第四章】
1、P78基本营养物质要熟悉
2、P88金属的冶炼原理,熟记方程式,铝热反应实验
3、P90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熟记所有内容
4、P95-102了解、识记所有内容。
【选修4:绪言】
绪言中熟悉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选修4:第一章】
1、P2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
5、P79-80硅和二氧化硅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是信息技术、光电池的材料。

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前内容总复习

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前内容总复习

第一章1、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和决定。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即。

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为。

2、质量数= + 。

3、表示一个为A,为Z的原子。

4、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各种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1)中性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阴离子X n-: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离子电荷数(3)阳离子X n+: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离子电荷数5、人们把称为同位素。

举例6、核外电子排布: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由于不同的电子能量有差异,它们在原子核外空间内运动时,能量的电子通常在离原子核的区域内运动,而能量的电子通常在离原子核的区域内运动。

它们各自运动的结果相当于将原子核外空间划分成离核远近不同的层次,称之为。

离核最的层为第一层,用表示。

第二、三、四、五、六、七层分别用、、、、、表示。

第一层的电子能量最低,受到的核的引力最,难于失去。

最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也最失去。

7、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是(n表示电子层数)2)最外层不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个)3)次外层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的电子层里。

8、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S 钠离子Na+氯离子Cl-9、由元素的核电荷数可以推测出()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核外电子数10、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最重的原子。

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12B 、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 、其原子质量是12C 原子质量的277倍D 、其原子质量与12C 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B 、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C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或18个D 、M 层电子的能量一定比L 层电子的能量高12、某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M 层的电子数是L 层的一半,则该元素是( )A 、LiB 、SiC 、AlD 、K13、某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其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化学图示及相关意义三、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二四六七把锰变;氢正一、氧负二,铜汞二价最常见;金正非负单质零,正负总价和为零。

2、原子团: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四、常见离子符号的书写1、阳离子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铜离子钡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锌离子银离子铵根离子2、阴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磷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实战演练①标出氯元素化合价:HCl Cl2HClO ClO2HClO3HClO4②标出氮元素化合价:NH3N2NO NO2N2O5NH4NO3③标出各元素化合价:Na2FeO4(高铁酸钠) HF NaBr Cr2O3 K2Cr2O7(重铬酸钾) NaAlO2NaNO2I2NaIO4 Na2SeO3④石墨由构成,二氧化碳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填具体的粒子)单质铜由构成,碳六十由构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符号)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⑥2个氢原子 3个镁离子钙离子5个水分子 3个硫酸根离子负二价的硫元素3个氯气分子氯化亚铁氯化铁硝酸铵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⑦元素符号及前面的数字意义O:宏观微观;Fe:宏观,微观;2O:2Fe:;写出下列符号中各数字的涵义1、222-O H :① ②③2、2H :3、2H 2 :① ②4、-242SO :① ② ③5、:2O Mg +① 6、+22Fe :① ② 7、+33Fe :① ②五、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1)由原子构成①金属: 铝 钙 锰 铁 钠 锌银 金 铜 镁 汞(水银)②稀有气体:氦气 氖气 氩气③某些非金属固体:金刚石石墨(2)由分子构成硫磺红磷氢气氧气氮气氯气臭氧2、化合物(1)氧化物水(冰)过氧化氢(双氧水)二氧化碳(干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生石灰)氧化亚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铁、铁锈的主要成份)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氧化铝(2)酸盐酸硫酸碳酸硫化氢硝酸醋酸磷酸亚硫酸(3)碱氢氧化钙(俗名:)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钠(俗名:)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氨水(4)盐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硫酸钠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钡硫酸镁硫酸钙碳酸钾碳酸钠(俗名:)碳酸氢钠(俗名:)碳酸钙(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硝酸银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铜硝酸铝硝酸亚铁硝酸铁硝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硫化氢硫化钾硫化铜亚硫酸钠实战演练1、从Na 、C 、S 、H 、O 、N六种元素中选择按要求填空。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知识要点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知识要点

基础生物化学重要知识要点(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

2.氢键:指负电性很强的氧原子或氮原子与N-H或O-H的氢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

4.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5.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6.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7.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

8.蛋白质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

9.肽平面: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边的α-碳原子都处于同平面内,此刚性结构的平面叫肽平面或酰胺平面。

10.反密码子(anticodon):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11.核酸的变性、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

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

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12.DNA退火(annealing):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13.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复习一、协议关键信息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的概念与常见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与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烃类化合物烷烃的结构、性质与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烯烃的结构、性质与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炔烃的结构、性质与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香烃的结构、性质与苯的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烃的衍生物卤代烃的性质与卤代烃的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醇的结构、性质与醇的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的结构、性质与酚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醛的结构、性质与醛的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羧酸的结构、性质与羧酸的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酯的结构、性质与酯的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的特点与常见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成反应的特点与常见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去反应的条件与常见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常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合反应的分类与常见聚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合成路线的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合成中的保护与去保护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原理与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断的方法与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协议内容1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11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被归类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提纲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提纲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提纲一、烯烃和炔烃:-C — -C C —1、氧化反应CnH 2n+()O 2nCO 2+nH 2OCnH 2n-2+()O 2nCO 2+(n -1)H 2O②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与H 2 、HX 、 H 2O 、 HCN 加成。

完成下列反应: RCH=CHR /+XRCH CHR /+X 2RCH CHR /+2X与HX 加成时,H 加在含H 较多的C 上。

即马氏规则。

3、加聚反应: nCH 2=CH 2nCH 2=CH-CH=CH 2CH CH + HClnCH 2=CHCl4、结构特点及实验室制取制CH2=CH2的反应原理:同类反应:RCH 2CH 2OHRCH=CH 2 + H 2O制CH CH 的反应原理:同类反应:ZnC 2+2H 2O Zn(OH)2+C 2H 2↑ Mg 2C 3+4H 2O2Mg(OH)2+C 3H 4↑(复分解反应原理,元素化合价不变)原子空间结构特点:与碳碳双键碳直接相连的原子与双键碳在同一个平面上;与碳碳三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与三键碳在同一条直线上。

5、特殊物质:1,3-丁二烯: CH 2=CH —CH=CH 2 异戊二烯: CH 2=C —CH=CH 2二、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nH 2n -6 (n ≥6)苯:C 6H 6 正六边形,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与苯环碳在同一平面内。

性质:1、取代反应:A 、溴代反应:液溴、Fe 作催化剂(或FeBr 3作催化剂)+ Br 2B 、硝化反应:浓HNO 3 浓H 2SO 4 水浴加热+ HNO 3 +3HNO 3注:发生在邻、对位上的取代。

C 、磺化反应:浓硫酸、水浴加热 +H 2SO 4(浓)X 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光照条件则发生在侧链上,若催化条件则发生在苯环上。

+Cl +HCl+Cl 2+HCl2、加成反应(只与H 2 、Cl 2加成) +3H 23、氧化反应:A 、燃烧生成CO 2和H 2OB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苯的同系物能使KMnO 4/H +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

大学基础化学复习



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
•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化学计量点和滴定 终点。 • 熟悉误差与偏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和变色范围, 多元酸分布滴定的条件。 • 掌握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祝大家期末考试 取得理想成绩! Thank you!
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 • • • 了解Bohr的原子结构理论 了解波粒二象性、熟悉波函数和概率密度 掌握4个量子数;熟悉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径向分布函数图的意义和特征 熟悉近似能级;掌握Paili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 低原理、Hund规则和电子组态 掌握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熟悉原子半 径、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复 习
第一章 绪论
• 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 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表示方法及 计算。
熟悉SI单位制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基本单元
熟悉有效数字的概念与运算规则。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 了解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的原因。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概念及计算。 掌握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及渗透浓度 的计算,熟悉渗透压力的医学应用。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定义,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及 命名:单齿、多齿配体;配位数,配位原子概 念、关系、确定。 熟悉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 杂化类型,内轨,外轨特点,求算磁矩。 掌握水溶液中配合物的配位平衡有关计算。了 解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还平衡及其它配位 剂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 •

第五章 胶体
• 了解分散系、分散度的概念。熟悉胶体分 散系的特点。 • 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和胶团结构。熟悉溶 胶的稳定因素及聚沉作用。

基础化学复习

基础化学复习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基础化学》1.一般性化学药品或酸碱液溅入眼睛,应该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和脸部。

实验室一般的酸碱皮肤灼伤,先水冲洗。

后酸灼伤的用3%-5%碳酸氢钠淋洗。

2.滴定试验中,以下情况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1)滴定管中留有气泡;(2)滴定近终点时,没有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内壁;(3)滴定完后,有液滴悬挂在滴定管的尖端处;(4)滴定过程中,有一些滴定液自滴定管的活塞处渗漏出来。

答:有影响。

以NaOH滴定HCl为例说明:(1)滴定管中留有气泡:V(NaOH)大于实际数值。

(2)滴定近终点时,没有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内壁:V(NaOH)小于实际数值,因锥形瓶的内壁沾有HCl。

(3)滴定完后,有液滴悬挂在滴定管的尖端处:V(NaOH)大于实际数值,差额即悬挂的液滴。

(4)滴定过程中,有一些滴定液自滴定管的活塞处渗漏出来:V(NaOH)大于实际数值,差额即渗漏出来的滴定液。

3.加热试管时,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更不能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液体溅出而烫伤。

4.如果取10.00mLHAc溶液,用NaOH溶液滴定测定其浓度,所得的结果与取25.00mLHAc 溶液相比,哪一个误差大?取10.00mLHAc溶液,用NaOH溶液滴定测定其浓度,与取25.00mLHAc溶液相比,其测定浓度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大。

5.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做第二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继续往下滴第二份?为什么?答:可以。

因为滴定剂的消耗量为终点读数减去初读数,只要终点读数不低于滴定管下端的刻度线就可以了。

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

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避免迸溅。

6.0.07980的有效数字为几位?798000?7.98000?答:4位。

6位6位7.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须用操作溶液荡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溶液荡洗?答: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须用操作溶液荡洗,才能保证所盛放的溶液浓度不变;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如果用待测溶液荡洗,则待测溶液的量要比实际量取的量要多。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

中考化学考前基础知识复习提要第一篇化学用语一、元素符号基本知识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

②表示。

特别注意: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特别训练1.说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N ②Ca ③Fe ④6Mg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项:①4个氧原子②一个氢原子③二个钠原子④硫元素⑤氯元素二、化学式基本知识用表示的式子叫化学式。

每种都有一定的组成,因此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没有固定的组成,故化学式。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②表示。

③表示④表示。

特别训练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H2O②SO2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项①氢单质②2个氮分子③氩气④5个二氧化硫分子⑤铜⑥氧化铁3.解释下列各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①2H2O ;②3SO2;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氮气②氯气③硫磺④白磷⑤金刚石⑥氦气⑦二氧化硅⑧氖气⑨二氧化氮⑩氩气 11氧化铁Ⅰ氯化钠Ⅱ碳酸钙Ⅲ硫酸钡Ⅳ硝酸银Ⅴ氧化铝Ⅵ氢氧根离子Ⅶ硫酸根离子Ⅷ碳酸根离子Ⅸ硝酸根离子Ⅹ铵根离子三、化合价基本知识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价铝、四价硅;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

常用化合价规律:①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价,氢通常显价。

②在单质里,元素化合价为③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④书写化学式时正价,负价。

特别训练1.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① N2 ② NO2 ③ NO ④ N2O5 ⑤ NH3 ⑥N2O⑦ K2MnO4 ⑧ KClO3 ⑨KMnO4⑨ HNO3 ⑩ Na2SO3 11. NH4NO3 12. H3PO4 13. HClO 14. NaClO3 15. CH42.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① KOH ② Na2CO3 ③ BaSO4 ④ NH4Cl ⑤ AgNO3⑥ KMnO4 ⑦ NH4NO3 ⑧ Cu2(OH)2CO3 ⑨ KClO3 ⑩ K2MnO43.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A. H2S B. SO2 C. SO3 D. H2SO44.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A. AlCl3B. HClO C.NaClO3 D.PCl55.碘酸钠是一种可加在食盐里预防碘缺乏症的物质,这种物质中碘元素显+5价,它的化学式是()A. NaIO4B. NaIO3C. NaIO2D. NaI四、质量守恒定律基本知识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

2020初三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第一部分:物质的构成和组成1.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CuSO4·5H2O(含结晶水物质)是纯净物。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水是否属于氧化物?是KMnO4是氧化物吗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一定,请举例说明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2.默写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吗?不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才对4.气体压缩为液体,是分子的体积变小了,对吗不对。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不对。

5.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④ ④O2 ④2H ④N ④Ca6.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是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7.在原子中有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否等中子数?不一定;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有些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 与第二周期的Mg性质是否相似?不相似!原因是因为He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8.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对吗?举例。

不对,因为普通氢原子就没有中子。

9.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C-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没有单位;在数值上≈质子数+中子数10.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对吗?举例。

不对,如H2O与Ne不是同种元素。

11.第二周期的金属元素有:锂,铍(“硼”不是金属!)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是O,Si,Al,Fe,Ca ,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Al2O3。

大一上学期末化学基础知识点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化学基础知识点速查

大一上学期末化学基础知识点速查大一上学期的化学基础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理解下学期
的深入内容和学科的整体认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
对大一上学期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速查整理,以便同学们在复习时
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知识点。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大一上学期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之一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括原子的组成、亚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和作用,元
素的周期规律等内容。

2. 化学键和离子键
化学键和离子键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大一上学期的基础知
识点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特点和性质,以及化
学键的分类和应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4. 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
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是大一上学期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之一,包括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等内容。

5.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大一上学期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式、有机反应的类型和特点等内容。

以上内容是大一上学期化学基础知识点的速查,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条不紊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第五节 分散系统与混合物的组成标度 [TOP] 4.5.1 分散系统及分类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真溶液、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它们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膜的通透性和滤纸的通透性能。

真溶液的分散相粒子小于1 nm ,粗分散系分散相粒子大于100 nm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胶体分散系。

分散系又可分为均相分散系和非均相分散系两大类。

4.5.2 混合物的组成标度 (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用符号n B 表示。

下标B 泛指计量的物质B ,对具体物质,例如水,其物质的量的符号写做n (H 2O)。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e),单位符号为mol 。

摩尔的定义是:“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1 mol 物质的基本单元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但受测量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绝对准确。

因此定义摩尔时使用12g 碳12作为计量系统,虽然它的原子数目还不能确切知道,但它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不随测量技术而改变。

使用摩尔时须指明基本单元,如n (H)、n (H 2)、n (21SO 42-)、n (2H 2+O 2) 等。

相同的计量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基本单元,例如氢,可以定义氢原子或是氢分子的物质的量, 所以说“1mol 氢”就不确定了。

用摩尔还可以计量化学反应,例如中和反应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就可以用反应物(H 2SO 4 + 2NaOH )作基本单元。

B 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B 的质量m B 和摩尔质量M B 求算: M B = m B /n B (1.1)以g·mol -1为摩尔质量的单位,原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A r ,分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M r 。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n B 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c B n B /V(1.2)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m -3,但常用mol·L -1 、mmol·L -1及μmol·L -1。

defdef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不能说成“1L 溶液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因为通常配制或取用溶液不一定用1L 计量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可简称为浓度。

本书用c B 表示浓度,而用[B]表示平衡浓度。

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也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对于未知其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可用质量浓度ρB 表示,ρB def m B /V 。

质量浓度的单位为kg·L -1或mg·L -1等。

(三)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1. 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又称为物质的量分数或物质的量比。

B 的摩尔分数x B 定义为B 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单位是一。

x B∑A A B /n n (1.3)式中,B n 为B 的物质的量,∑A A n 为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求和。

若溶液由溶质B 和溶剂A 组成,B的摩尔分数为x B , A 的摩尔分数为x A , x A + x B =1。

2. 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A 的质量b B n B /m A(1.4)b B 的单位是mol·kg -1。

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与温度无关,在物理化学中应用很广。

4.1 第一节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4.1.1 溶液的蒸气压物理化学将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同一物质不同相之间可相互转化,即相变。

水分子逸出水表面成为水蒸气分子,称为蒸发;水蒸气分子撞击水面而成为液态水分子,称为凝结。

密闭容器中,当水的蒸发速度与凝结速度相等时,气相和液相处于平衡状态:H 2O (l ) H 2O (g ) 式中l 代表液相,g 代表气相。

与液相处于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水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单位为kPa 。

蒸气压与物质本性有关:不同的物质,蒸汽压不同。

蒸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同一液体的蒸汽压亦不相同。

温度愈高,蒸气压也就愈大。

相变方向是蒸气压由大向小转变。

0℃时水与冰的蒸气压均为0.610 6kPa ,两相共存。

若为-5℃,冰的蒸气压为0.401 3kPa ,小于水的蒸气压(0.421 3 kPa ),水就自发转变为冰。

def4.1.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Raoult 定律水中加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使成稀薄溶液(≤0.2mol ·Kg -1),原为水分子占据的部分液面被溶质分子占据,而溶质分子几乎不会挥发,故单位时间内表面逸出的水分子数减少。

当蒸发与凝结重新达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即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著名的Raoult 定律得出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薄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关系: B b K p ⋅=∆ (2.1)式中,Δp 为难挥发性非电解稀薄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B b 为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K 为比例常数。

上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薄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本性无关。

如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尿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三者的蒸气压降低值应该是相等的。

4.2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TOP] 4.2.1 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称为溶液的沸点。

正常沸点0b T 指外压为101.3kPa 时的沸点。

如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

在稀薄溶液中,由于难挥发性溶质的加入,使溶液蒸气压下降,或者说在0b T 时溶液的蒸气压小于外压(101.3kPa ),只有在大于0b T 的某一温度b T 时二者才能相等。

换言之,溶液的沸点要比纯溶剂的沸点高。

很明显,沸点升高值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有关,而蒸气压降低又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因此沸点升高也应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B b 0b b b Δb K T T T ⋅=-= (2.2)式中,ΔT b 为沸点升高值;T b 为溶液的沸点,T b 0为纯溶剂的沸点,b B 为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K b 为溶剂的质量摩尔沸点升高常数,它随溶剂的不同而不同。

4.2.2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物质的凝固点是指在某外压时,其液相和固相的蒸气压相等并共存的温度。

如在101.3kPa 外压时,纯水和冰在0℃时的蒸气压均为0.611 kPa ,0℃为水的凝固点。

而溶液的凝固点通常指溶液中纯固态溶剂开始析出时的温度,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开始变成冰析出时的温度。

与沸点升高原因相似,稀薄溶液中水和冰只有在0℃以下的某一温度f T 时才能共存,即为溶液的凝固点,显然0f f T T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

由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也是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所引起的,因此凝固点的降低也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成正比。

即B f f 0f f Δb K T T T =-=(2.3) 式中,ΔT f为凝固点降低数值;T f为溶液的凝固点;T f0为纯溶剂的凝固点;K f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是溶剂的特征常数,随溶剂的不同而不同。

b的比值,不能机械地将K b和K f理解成质量摩尔浓应当注意,K b,K f分别是稀薄溶液的ΔT b、ΔT f与B度为1mol·kg-1时的沸点升高ΔT b和凝固点降低ΔT f,因1 mol·kg-1的溶液已不是稀薄溶液,溶剂化作b之间已不成正比。

用及溶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已不可忽视,ΔT b,ΔT f与B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通过溶液的沸点升高及凝固点降低方法进行测定。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凝固点降低法,这是因为:①对同一溶剂来说,K f总是大于K b,所以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时的灵敏度高;②用沸点升高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时,往往会因实验温度较高引起溶剂挥发,使溶液变浓而引起误差;③某些生物样品在沸点时易被破坏。

4.2.3 电解质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行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解离成相应的正、负离子。

与非电解质稀薄溶液一样,电解质溶液具有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冰点降低等性质。

但是,这类溶液的依数性行为出现较大偏差,这种偏差是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造成的。

因此,计算电解质稀薄溶液的依数性时,必须引入校正因子i,称为v an’t Hoff 系数。

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公式为:ΔT b = i K b B b (2.4) ΔT f= i K f B b (2.5)公式中i为校正因子,即1“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离子个数,如NaCl、CaSO4,i=2;MgCl2、Na2SO4,i = 3。

4.3 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TOP] 4.3.1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如将蔗糖溶液和水用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通过的薄膜)隔开,并使膜内溶液的液面和膜外水的液面相平,不久,即可见膜内液面升高。

我们把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内,纯溶剂中溶剂分子的数目大于溶液中溶剂分子的数目,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溶剂分子数比由溶液中进入纯溶剂的多,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致使溶液的液面升高。

液面升高使静压力增大,使膜内溶液的溶剂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增大。

升至一定高度后,膜内外溶剂分子扩散的速度相等,膜内液面不再升高,系统处于渗透平衡。

膜两侧浓度不等的两个溶液,也能发生渗透。

溶剂渗透的方向为:从稀薄溶液向浓溶液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为:①有半透膜存在;②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等。

为了阻止渗透的进行,即保持膜内外液面相平,必须在膜内溶液一侧施加一额外压力,通常用额外施加的压力表示溶液渗透压力,符号Π,单位kPa。

4.3.2 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van’t Hoff 指出:“稀薄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同理想气体方程相似”。

即nRT V =∏ (2.6)RT c RT Vn ΠB == (2.7) 式中,Π是溶液的渗透压力,V 是溶液体积,n 是溶质的物质的量,c B 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R 是理想气体常数(为8.314J·K -1·mol -1)。

v an’t Hoff 定律说明,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的渗透压力只决定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数,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因此,渗透压力也是稀薄溶液的一种依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