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
考研《国际金融》名师王倩讲义和习题详解析
考研《国际金融》名师王倩讲义和习题详解析王倩《国际金融》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1.1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阶段、中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以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度(1819~1914年)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即以货币的含金量来衡量货币价值的一种货币制度。
(1)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金币本位制(古典金本位制或纯粹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主要内容如下:①金币可以无限法偿、自由兑换。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③黄金可以在本国自由输出入。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运行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均衡而无需政府的干预,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调节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会以金平价为中心,根据外汇供求的变化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金平价是指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所形成的货币兑换比率。
(3)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①直接原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军费,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
②根本原因:黄金产量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的需要。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年)(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实行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③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并促进国际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过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及汇率均衡目标的实现只能以政策调节为主。
当一国面临国际收支逆差及逆差引起的本币汇率下跌(升值)至1%下限(上限)时,逆差国中央银行有义务通过卖出(买入)外币买入(卖出)本币的方式拉升(拉低)本币汇率。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和作用,理解货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塞位。
2. 掌握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下的世界货币体系特点。
3. 通过对不同国家货币体系的比较,培养举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下的世界货币体系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国家货币体系的差别,以及这些差别对举世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图表和相关案例。
2.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用于教室讨论和讲解。
3. 准备练习题,用于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本课主题——货币的应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 讲授新课:(1)货币的起源与演变:通过讲解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发展历程。
(2)货币的职能:介绍货币的储藏手段、付出手段、流通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
(3)区域货币体系:讲解各个历史时期下的区域货币体系,如银本位、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分析其优缺点。
(4)世界货币体系:介绍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如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圆本位制,分析其形成原因、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讨论影响货币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实力、政治格局、国际规则等。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货币体系案例,如欧元区、人民币国际化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体系的特点、优缺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5.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货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塞位,以及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圣
第十四章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14.1复习笔记一、国际金本位制1.国际金本位制简介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除金币外,常常还存在着可兑换为黄金的银行券及少量其他金属辅币,但只有金币才能完全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
国际金本位制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可自由输出入;金币可自由兑换;金币可自由铸造或熔化。
因此,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1)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表现形式国际金本位制下,外部均衡目标就具体体现为维持汇率稳定,因为只有将本国货币汇率维持在金平价水平上,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部均衡问题尚不突出。
(2)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目标可以在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条件下。
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实现,即“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
①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对经济的自发调整,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下的。
这些前提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严格按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保持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当国际收支因素带来黄金储备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时,不得采取冲销措施。
第二,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
第三,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②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调节过程过程可用图14-1表示。
③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自发性。
这种调整机制完全依靠经济的自发力量实现,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第二,对称性。
自动调节机制是在国际收支盈余国与赤字国同时发挥效力的,两国都承担调节责任。
因此这种调节机制比较公平合理,使国际收支调节能够尽快地完成。
第三,稳定性。
汇率始终在黄金输送点之间变动,这就使内外均衡的实现始终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汇率的剧烈变动等现象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④内外均衡实现机制的局限性: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自动平衡
2021/8/17
7
黄金输出点与黄金输入点
如果美元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35USD,英 镑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14.58英镑。则英镑 对美元的中心汇率为:1GBP=2.4USD。
黄金的运输费用为0.6%。 美国的黄金输入点为:1GBP=2.385USD。 美国的黄金输出点为:1GBP=2.414USD。
2021/8/17
8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
汇率
固定汇率
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
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
收支调节
价格-铸币机制
2021/8/17
9
国际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
自动平衡
各国货币真实价值保持稳定,促进世界贸易、 世界经济的发展
缺点
自由经济,前提是政府不干预。政府不能采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
黄金
美元
2021/8/17
A货币 B货币 货币 N货币
1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特征
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黄金为最后的支付 手段
美国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各国可以根据自身 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储备水平。
有名无实的可调整固定汇率
IMF规定成员国应维持实际汇率在基准汇率的 1%以内,在基准汇率10%内的浮动需通知IMF ,超过10%需经IMF批准。实际上是固定的。
汇率调节
浮动汇率:相对价格调整来实现
利率调节
利用短期资金的流入流出来调节国际收支
IMF调节
贷款来短期调节国际收支
直接管制
外汇管制 2021/8/17
22
铸币收益
铸币的面值与成本之间的差值。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铸币收益在2万亿美元 欧元相对份额的调整 国际货币的需求 技术因素
自考《国际商务英语》课文【中英对照】第17课---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
L17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最早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作金本位制,在这个体制下各国承诺在受到要求时将其货币由纸币兑换为黄金。
The earlies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as known as the gold standard under which countries pledged to change their paper currencies into gold when requested to do so.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将其货币价值与黄金挂钩以确立货币金平价,由此,便形成了固定汇率制。
19世纪大部分时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贸易国家均采用金本位制。
The gold standard created a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as each country pegged the value of its currency to gold to establish its par value, for most of the 19th century till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由于英国当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强大,英镑成为国际贸易往来中最重要的货币。
因此便产生了“基于英镑的金本位制”这一说法。
Major trading countries followed this system and the British Pound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urren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s a result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hence the term sterling-based gold standard.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固定汇率制走到了尽头。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圣才出品】
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2.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一国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货币在国际交往之中,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必须有双边的国际安排才能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过金汇兑本位。
金汇兑本位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各国货币依然维持金平价,即规定有含金量。
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度,即与某一特定强国的货币挂钩;一国政府当局或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与之挂钩的强国货币,以保证本币可以通过兑换为外汇来保持稳定。
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突破黄金结束的开端。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其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黄金官价为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可随时按此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率,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1971年12月后调整为±2.25%)。
这个体系是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衰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取消固定汇率的决议,并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布雷顿制度的彻底崩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元的中心地位已被否定,因为对于世界各国的货币来说,其汇率浮动的主要依据依然是美元。
(3)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牙买加协议》,宣布废除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裴平《国际金融学》第3版章节题库(国际货币体系)【圣才出品】
裴平《国际金融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0章国际货币体系一、概念题1.货币制度(东南大学2012金融硕士;华南理工大学2011金融硕士;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中国政法大学2005研)答:货币制度指一国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与流通结构,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的确定,保障了本国货币制造与流通正常、合法的程序,并使货币流通的各种构成因素结合而成统一的系统。
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而产生的,根据货币制度存在的具体形式来看,可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大类。
金属货币制度又可以分为复本位制和单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也称作“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⑤规定货币铸造或者发行的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制度。
2.虚金本位制(四川大学2008研;厦门大学1999研)答:虚金本位即金汇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常见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
虚金本位制的特点是:国内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本国货币仍规定一定含金量,但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规定国内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黄金外汇储备作为发行准备,居民可按法定汇率购买外汇,在联系国兑换黄金。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约了黄金的使用,也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它使货币供给量进一步摆脱了黄金的束缚。
但是,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本国货币依附于外国货币,本币的币值常受联系国币值波动的影响,且在财政金融与外贸政策制订等方面都受这些国家的制约,最终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3.国际货币制度(深圳大学2009研)答: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
介绍美元体系的书籍
介绍美元体系的书籍1. 《货币战争》(Currency Wars)-詹姆斯·里卡兹(James Rickards)这本书讨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特别是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作者通过分析历史货币战争的案例,预测了未来可能爆发的金融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
2. 《金融霸权:美元帝国的崛起与衰落》(Exorbitant Privile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此书探讨了美元如何成为全球主导货币,以及这种地位可能面临的挑战。
作者分析了美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与美元地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的发展方向的见解。
3. 《美元霸权与国际金融体系》(The Dollar Trap: How the U.S. Dollar Tightened Its Grip on Global Finance)-艾瑞尔·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本书详细讨论了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分析了为什么尽管美国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美元却能够维持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作者还探讨了其他国家货币挑战美元霸权的可能性及其难度。
4. 《美元的未来:全球货币战争中的美国》(The Future of the Dollar)-埃里克·海尔纳(Eric Helleiner)和乔纳森·柯肯(Jonathan Kirshner)编辑这本书收集了多位专家的观点,讨论了美元未来的不确定性。
各章节分析了美元的历史、当前地位以及面临的挑战,包括政治风险、经济不平衡和新兴市场的崛起等因素。
5. 《美国的荣枯:美元如何征服世界》(The Power of Money: How Ideas about Money Shaped the Modern World)-托马斯·哈格(TomášSedláček)等本书不仅讨论了美元的历史和现状,还深入探究了货币作为一种思想如何影响现代世界。
《国际金融(第三版)》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24页)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和 设想
建立汇率目标区制度
– 由克鲁格曼提出;
–在1998年达沃斯世界 经济论坛年会上,德 国建议将欧元、美元 和日元之间的兑换汇 率设定在一个目标区 内,汇率的“目标区 域”将在特定范围内 限制这些货币之间相 对价值的变化。
澳大利亚财长科斯特洛表示 ,在2006年11月于澳大利亚 墨尔本召开的第八届G20财长 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将就两 机构的改革制定出实质的措 施。
(二)内容
1. 货币的组织形式 2. 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3. 货币的可兑换性 4. 黄金外汇转移的自由性 5.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6. 国际结算的原则 7. 国际收支的调节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与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 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 及其同各国货币相互关系的准则。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促世界的稳定和各国 经济的平衡增长。该调节机制涉及到汇率机制、对国 际收支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以及对国际货币(储备 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等不同方面。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相应的 组织机构。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和
设想
建立区域性货币联盟
–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 尔提出的旨在降低对 美元依赖度的货币联 盟方案。该方案建议 在东盟四个关键国家 (马来西亚、泰国、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之间进行贸易时, 用新加坡元来取代美 元,从而减少对美元 的需求,缓和该地区 的货币波动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和 设想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类型
一、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三、牙买加体系 四、欧洲货币体系
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笔记及习题(国际货币体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圣才出品】
第21章国际货币体系:过去、现在与未来2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1.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规则、习惯、工具、设施和组织。
2.评价标准一个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当使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总量最大化,并将国际贸易的收益在世界各国间进行“公平的”分配。
评价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可以从调整、流动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进行。
(1)调整是指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过程。
一个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使调整成本和所需时间最小。
(2)流动性是指可以用来应付国际收支暂时失衡问题的储备资产的数量。
好的国际货币体系应提供足够的储备资产,以使一国可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而不会使本国经济紧缩或使世界经济通胀。
(3)可靠性是指调节机制具有正常运行的自动机制,能够保持国际储备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
二、金本位制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验1.金本位制时期(1880~1914年)(1)含义在金本位制下,每个国家确定其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并被动地准备不断按照这一价格买卖任何数量的黄金。
因为每一种货币其单位含金量是固定的,所以汇率也就是固定的。
这称为铸币平价。
汇率将围绕平价上下波动(在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之间),波动幅度为两个货币中心间单位外汇所含黄金的运输成本。
(2)汇率调节机制金本位制下的汇率调节机制被休谟称为“价格—黄金流动机制”。
它的作用过程是:由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既包括黄金也包括以黄金作为发行后备的纸币,所以逆差国的货币供给将会减少,而顺差国的货币供给将增加。
这将引起逆差国的内部价格下降而顺差国的内部价格上升。
结果,逆差国的出口受到刺激进口受到抑制,直至其国际收支逆差消失。
相反的情况则发生于国际收支顺差国。
(3)实际经验在金本位制下,大部分实际调节过程是通过短期资本流动来进行的,其主要结果是收入的变化;而不是如“价格—黄金流动机制”理论信奉的那样,通过内部价格的变化进行调节。
稳定而有活力的经济环境,可以大大加强其调节能力。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验1919~1924年这一时期,其特点是疯狂而失控的汇率波动。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导致了
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破裂。
在20世纪70年代,多国通胀和石油危机引发了
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元的地位。
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将美元与黄
金挂钩,并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这意味着各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
货币汇率而不受固定比例的限制。
随着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破裂,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时期。
各国开始运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或者混合型汇率制度。
1980年代,由于
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汇率波动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这引发了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
在21世纪初,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体系的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
焦点。
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其庞大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具备了进一步国际
化的潜力。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逐渐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
货币互相影响和相互竞争。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全球化和科技
进步使得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得以发展,这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新的机
遇和挑战。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将需要各国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
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世界经济概论》第7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
解答: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制,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支付结算及其货币关系所确定的规则、惯例和机构安排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及其组织。
从历史的演进过程与特征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1)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大约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结束于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实行固定汇率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履行国际支付、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的职能;国际收支也可以实现自动调节。
(2)布雷顿森林体系。
随着一战的爆发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日益加重,国际金本位制也难以为继,随着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在该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与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在IMF框架下进行。
(3)牙买加体系。
由于克里芬难题的存在,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崩溃了,从此进入了牙买加体系时代,也称无体系时代。
在牙买加体系下,取消汇率平价和美元中心汇率,正式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取消黄金官价,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增加成员国的基金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解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尽管各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层出不穷,但国际货币体系仍未回归到一个被各国所普遍接受与遵守的统一规则框架中,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为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储备资产的多元化。
从目前主要的储备资产来看,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从近10年的情况来看,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比例逐渐下降,但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际货币。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7章思考题答案
1.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
解答: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制,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支付结算及其货币关系所确定的规则、惯例和机构安排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及其组织。
从历史的演进过程与特征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1)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大约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结束于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实行固定汇率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履行国际支付、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的职能;国际收支也可以实现自动调节。
(2)布雷顿森林体系。
随着一战的爆发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日益加重,国际金本位制也难以为继,随着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在该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与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在IMF框架下进行。
(3)牙买加体系。
由于克里芬难题的存在,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崩溃了,从此进入了牙买加体系时代,也称无体
1。
《国际货币体系 》课件
政治因素
政治稳定性: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货币价值波动 政策因素: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影响 地缘政治: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可能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 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对货币的流动和汇率产生影响
文化因素
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对于货币体系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同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货币体系的信任和接受程度也有影响 语言障碍: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难度可能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合作和交流 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国家对于货币体系的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金融监管的定义和目标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的种类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金融监管的机构和职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的关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因 素
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贸易收支:贸易收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利率变动:利率变动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
定义与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要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
发展历程
国际货币体系 的起源
国际货币体系 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 的现状
国际货币体系的 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
硬币:金属货币 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加密货币
货币种类
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机 制
汇率的定义和种类
汇率机制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
汇率的波动和风险
汇率制度的类型和特点
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四讲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讲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货币运行的体制框架,从而是国际金融学的重要内容。
本讲主要阐述如下问题: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三、牙买加货币体系;四、欧洲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1.定义: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货币关系,即国际货币关系,因此也必然要求在国际上形成为各国所共同遵守的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贯例、规定、原则和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这些贯例、规定、原则和制度的总和。
2.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货币本位(国际货币);②国际汇率;③国际储备;④国际收支;具体说——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
各国货币汇率制度的确定:即一国民族货币按照什么比价或汇率兑换成另一国民族货币。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就是一国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持有的可用于国际支付和稳定汇率的流动资产。
国际货币体系应确定何种货币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低限度数量。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或逆差时,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节,逆差国和顺差国各承担什么责任。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及其演变1.国际货币体系按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在国际上自发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规定、原则和制度不是由有关各国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议固定下来,而是在各国自行规定的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属于这种类型。
②在国际上有组织地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规定、原则和制度是由有关各国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定固定下来,并且有一定的国际组织保证其贯彻实施。
二次大战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属于这种类型。
2.战前类型演变: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金币本位制(1821年英国——19世纪中叶国际——一战崩溃——仅美国维持到30年代危机)。
在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都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黄金是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结算货币,并且规定,人们可以根据规定的成色自由铸造金币;各种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9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9.1 复习笔记一、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1)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79年提出。
该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会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会无限制的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当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的丧失,这一丧失的积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爆发。
②该理论认为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即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为弥补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而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
公共部门的赤字持续货币化,利率平价条件会诱使资本流出,导致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
在储备减少到某一临界点,投资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冲击。
由于一国货币是可耗尽的,政府所剩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将被投机者全部购入,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社会成本会更大。
(2)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表明,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微观投机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因而这类模型也被称为理性冲击模型(ration attack model)。
该理论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和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都适用。
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的自我实现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假定,只有在基本面出问题时,投机者才会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M.Obstfeld)等人推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1)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两个重要的假定①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最大化其目标函数,汇率制的放弃是央行在维持和放弃之间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储备耗尽之后的结果。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讲义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讲义货币,作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其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在人类社会早期,交易往往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进行。
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便,比如需要双方的需求恰好匹配,交易效率低下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如贝壳、牲畜等。
然而,这些商品作为货币存在着质量难以统一、不易保存和运输等问题。
金属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金属具有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磨损等优点,金、银、铜等金属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在古代,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金属货币体系,但由于地域的限制,这些货币体系相对独立。
直到近代,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统一的货币体系产生了需求。
1816 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规定英镑与黄金的固定比价,这使得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相对稳定,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
然而,金本位制也存在一些缺陷。
黄金的产量有限,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容易导致通货紧缩。
而且,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对金本位制造成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筹集战争经费,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一战后,各国试图恢复金本位制,但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未能成功。
1929 年至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体系的混乱。
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竞相贬值货币,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导致国际贸易急剧萎缩,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为了应对危机,1944 年 7 月,44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