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模块协议汇总

合集下载

hc05协议

hc05协议

hc05协议协议名称:HC-05协议一、背景介绍HC-05是一款经典蓝牙串口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本协议旨在规范HC-05模块的通信规则,确保设备之间的稳定连接和数据传输。

二、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定义HC-05模块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的准确传输。

通过遵循本协议,各厂商和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HC-05模块进行蓝牙通信。

三、通信方式HC-05模块支持基于串口的通信方式,使用AT指令进行配置和控制。

以下是HC-05模块的通信参数:1. 波特率:默认为9600bps,可通过AT指令进行设置。

2. 数据位:8位。

3. 停止位:1位。

4. 校验位:无。

四、数据格式HC-05模块支持透明传输模式和命令模式两种数据格式。

1. 透明传输模式在透明传输模式下,HC-05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原样传输给目标设备,不进行任何处理。

同时,模块也会将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原样传输回来。

透明传输模式的数据格式如下:[数据]2. 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HC-05模块通过AT指令进行配置和控制。

命令模式的数据格式如下:AT+指令[参数]五、常用指令以下是HC-05模块常用的AT指令及其功能:1. AT检测HC-05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模块将返回"OK"。

2. AT+NAME[设备名称]设置HC-05模块的蓝牙设备名称。

3. AT+ROLE[角色]设置HC-05模块的蓝牙角色,可以是主设备(Master)或从设备(Slave)。

4. AT+UART[波特率, 数据位, 停止位, 校验位]设置HC-05模块的串口通信参数。

5. AT+RESET重置HC-05模块。

六、数据传输流程HC-05模块的数据传输流程如下:1. 配置HC-05模块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设备名称等。

2. 将HC-05模块与目标设备进行配对。

3. 建立蓝牙连接。

4. 在透明传输模式下,将数据发送给HC-05模块,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目标设备。

LoRa模块通信协议

LoRa模块通信协议

LoRa模块通信协议
(1)请求
请求命令结构为:HEAD+CMD+NET_ID+LORA_ADDR+LEN+DATA+CHK
CMD:命令,0x01=读传感器
NET_ID:网络ID号,2字节
LORA_ADDR:LoRa地址
LEN:数据长度(可选)
DATA:数据域(可选)
CHK:校验和,从HEAD到CHK前一个字节的和,保留低八位
(2)响应
HEAD:数据帧头,默认0x55
CMD:命令,0x01=读传感器
NET_ID:网络ID号,2字节
LORA_ADDR:LoRa地址
ACK:响应,0x00-响应OK,0x01-无数据,0x02-数据错误,其他预留
LEN:数据长度,指定数据域DATA有多少个字节。

ACK非0x00时,无此项
DATA:数据域,传感器数据,为方便起见,1)温度、湿度数值均已处理为2位数字,数据域内容形如“tem:20Ce,hum:46%”;2)光照度数值已处理为2位或3位数字,数据域内容形如“Light:90Lux”,或“Light:390Lux”。

CHK:校验和,从HEAD到CHK前一个字节的和,保留低八位。

智能模块通信协议-艾默生Modbus协议

智能模块通信协议-艾默生Modbus协议

字段值 01 17 06
D0Hi D0Lo D1Hi D1Lo D2Hi D2Lo CRCHi CRCLo
字段说明 地址1 功能码17 设置数据长度 电压显示系数设置值 电流显示系数设置值 电压调整系数设置值 电流调整系数设置值 电压调整零点设置值 电流调整零点设置值 CRC高字节 CRC低字节
模块响应帧格式:
串行通讯格式。
四、信息帧格式 1、信息帧结构 8Bit地址 8Bit功能码 nX8Bit数据 16BitCRC校验码 说明:采用Modbus规约的RTU(Remote Terminal Unit)方式,每个字节以2个十六进制
数,有效的数据范围为0~9,A~F。 2、信息帧注解 1)地址:指电源模块的地址,范围:0~31; 2)功能码:电源模块只支持功能码03(读数据)、06(设置数据),特殊命令功能码:
第3页,共7页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odbus 协议通讯规约 V1.0 THJS-TXXY-0003
2、设置校准值数据,功能码17
上位机发送设置校准值数据命令信息帧,模块接收到正确的查询命令后,将指定的数据
设置成命令帧中携带的数据,并返回相应信息帧响应,若设置不成功时,不应答。设置命令
帧格式如下:
CRC码表低字节 BYTE gabyCRCLo[] = {
0x00,0xc0,0xc1,0x01,0xc3,0x03,0x02,0xc2,0xc6,0x06, 0x07,0xc7,0x05,0xc5,0xc4,0x04,0xcc,0x0c,0x0d,0xcd, 0x0f,0xcf,0xce,0x0e,0x0a,0xca,0xcb,0x0b,0xc9,0x09, 0x08,0xc8,0xd8,0x18,0x19,0xd9,0x1b,0xdb,0xda,0x1a, 0x1e,0xde,0xdf,0x1f,0xdd,0x1d,0x1c,0xdc,0x14,0xd4, 0xd5,0x15,0xd7,0x17,0x16,0xd6,0xd2,0x12,0x13,0xd3, 0x11,0xd1,0xd0,0x10,0xf0,0x30,0x31,0xf1,0x33,0xf3, 0xf2,0x32,0x36,0xf6,0xf7,0x37,0xf5,0x35,0x34,0xf4, 0x3c,0xfc,0xfd,0x3d,0xff,0x3f,0x3e,0xfe,0xfa,0x3a, 0x3b,0xfb,0x39,0xf9,0xf8,0x38,0x28,0xe8,0xe9,0x29, 0xeb,0x2b,0x2a,0xea,0xee,0x2e,0x2f,0xef,0x2d,0xed, 0xec,0x2c,0xe4,0x24,0x25,0xe5,0x27,0xe7,0xe6,0x26, 0x22,0xe2,0xe3,0x23,0xe1,0x21,0x20,0xe0,0xa0,0x60, 0x61,0xa1,0x63,0xa3,0xa2,0x62,0x66,0xa6,0xa7,0x67, 0xa5,0x65,0x64,0xa4,0x6c,0xac,0xad,0x6d,0xaf,0x6f, 0x6e,0xae,0xaa,0x6a,0x6b,0xab,0x69,0xa9,0xa8,0x68, 0x78,0xb8,0xb9,0x79,0xbb,0x7b,0x7a,0xba,0xbe,0x7e, 0x7f,0xbf,0x7d,0xbd,0xbc,0x7c,0xb4,0x74,0x75,0xb5, 0x77,0xb7,0xb6,0x76,0x72,0xb2,0xb3,0x73,0xb1,0x71, 0x70,0xb0,0x50,0x90,0x91,0x51,0x93,0x53,0x52,0x92, 0x96,0x56,0x57,0x97,0x55,0x95,0x94,0x54,0x9c,0x5c, 0x5d,0x9d,0x5f,0x9f,0x9e,0x5e,0x5a,0x9a,0x9b,0x5b, 0x99,0x59,0x58,0x98,0x88,0x48,0x49,0x89,0x4b,0x8b, 0x8a,0x4a,0x4e,0x8e,0x8f,0x4f,0x8d,0x4d,0x4c,0x8c, 0x44,0x84,0x85,0x45,0x87,0x47,0x46,0x86,0x82,0x42, 0x43,0x83,0x41,0x81,0x80,0x40 };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

智能家居无疑是这几年来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各类协议不停的更新最新版本及改进缺点,导致目前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国际标准化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的通讯协议。

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方案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优缺点作出了一个对比并以此展望了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协议:一、ZigBee协议: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简称,它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蜜蜂(bee)是通过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而ZigBee协议的方式特点与其类似便更名为ZigBee。

ZigBee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近、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可自组网、协议简单。

ZigBee的主要优点如下:1. 功耗低对比Bluetooth与WiFi,在相同的电量下(两节五号电池)可支持设备使用六个月至两年左右的时间,而Bluetooth只能工作几周,WiFi仅能工作几小时。

2. 成本低ZigBee专利费免收,传输速率较小且协议简单,大大降低了ZigBee设备的成本。

3. 掉线率低由于ZigBee的避免碰撞机制,且同时为通信业务的固定带宽预留了专用的时间空隙,使得在数据传输时不会发生竞争和冲突;可自组网的功能让其每个节点模块之间都能建立起联系,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每个节点模块间的线路进行传输,使得ZigBee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几乎可以认为是不会掉线的。

4. 组网能力强ZigBee的组网能力超群,建立的网络每个有60,000个节点。

5. 安全保密ZigBee提供了一套基于128位AES算法的安全类和软件,并集成了IEEE 802.15.4的安全元素。

6. 灵活的工作频段2.4 GHz,868 MHz及915 MHz的使用频段均为免执照频段。

ZigBee的缺点如下:1. 传播距离近若在不适用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一般ZigBee的有效传播距离一般在10m-75m,主要还是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区域,例如家庭和办公场所。

hc05协议

hc05协议

hc05协议协议名称:HC-05协议一、引言HC-05协议是一种用于蓝牙通信的协议,主要用于无线传输数据。

本协议旨在规范HC-05模块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以确保设备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通信。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HC-05模块进行蓝牙通信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

三、定义1. HC-05模块:指使用HC-05芯片的蓝牙模块,用于实现蓝牙通信。

2. 主设备:指通过HC-05模块与其他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的设备。

3. 从设备:指通过HC-05模块与主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的设备。

四、通信规则1. 连接建立a. 主设备通过蓝牙搜索功能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

b. 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配对,并建立连接。

c. 主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从设备,从设备接受请求并建立连接。

2. 数据传输a. 数据格式:HC-05模块使用ASCII码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字符占一个字节。

b. 数据类型:支持传输文本、数字、二进制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c. 数据长度:单次传输数据长度不超过256字节。

d. 数据传输速率: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15200bps。

3. 错误处理a. 数据丢失: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主设备应重新发送数据。

b. 连接中断:如果连接中断,主设备应重新建立连接。

五、命令集1. AT指令集:HC-05模块支持AT指令集,用于配置和控制模块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a. AT+NAME:设置HC-05模块的蓝牙名称。

b. AT+ROLE:设置HC-05模块的角色,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

c. AT+BAUD:设置HC-05模块的波特率。

d. AT+RESET:重置HC-05模块。

2. 数据传输指令: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a. SEND:主设备使用该指令向从设备发送数据。

b. RECEIVE:从设备使用该指令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

六、安全性1. 蓝牙配对:主设备与从设备在建立连接前需要进行蓝牙配对,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376.2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376.2
ICS 29.02029.240 备案号:CEC 131−2009
Q /G D 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376.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二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art 2: concentrator lo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interface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GB 226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GB/T 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 第 1 篇 传输帧格式 GB/T 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 第 2 篇 链路传输规则 GB/T 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 传输规约 第 3 篇 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GB/T 15148—2XXX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XXX.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376.3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要点

376.3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要点

ICS29.02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1376.3—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3部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art 3: acquire terminal telecommunication modules interface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接口 (2)4.1 远程通信模块与终端的接口 (2)4.2 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 (3)4.3 通信模块网络工作状态指示 (3)5 功能要求 (3)5.1 基本业务功能 (3)5.2 串行口多路复用 (3)6 命令集 (3)6.1 标准命令集 (3)6.2 扩展命令集 (3)6.3 非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8)6.4 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13)6.5 主动上报命令集 (14)6.6 FTP功能命令集 (16)6.7 锁频相关命令集 (19)6.8 卫星定位相关命令 (21)6.9 错误代码 (21)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命令集 (23)编制说明 (33)前言Q/GDW 1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6—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修订。

与原标准相比,本次修订做了如下重大调整和修订:——增加了磁场异常事件记录;——增加了终端对时事件记录;——增加了集中器与本地通信模块交互流程;——增加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Q/GDW 1376的第3部分)。

Q/GDW 1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分为下列3个部分:——Q/GDW 1376.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 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Q/GDW 1376.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3部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蓝牙调试器和蓝牙模块hc06之间的通信协议

蓝牙调试器和蓝牙模块hc06之间的通信协议

蓝牙调试器和蓝牙模块hc06之间的通信协议蓝牙调试器和蓝牙模块HC06之间的通信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定义蓝牙调试器与蓝牙模块HC06之间的通信规范,确保双方能够正确、稳定地进行数据传输。

该协议适用于蓝牙调试器与HC06模块之间的串口通信。

2. 协议版本本协议的当前版本为1.0。

3. 通信方式蓝牙调试器与HC06模块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无奇偶校验。

4. 指令格式4.1 命令格式命令由两部分组成:指令头和指令体。

指令头用于标识命令类型,指令体包含具体的命令参数。

4.2 指令头格式指令头由两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命令类型,第二个字节表示命令长度。

4.3 指令体格式指令体长度根据具体命令而定。

每个参数占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5. 命令列表5.1 AT指令集AT指令集用于配置HC06模块的各项参数。

以下为常用的AT指令:5.1.1 AT+VERSION查询HC06模块的固件版本号。

5.1.2 AT+NAME=<name>设置HC06模块的蓝牙名称。

5.1.3 AT+BAUD=<baudrate>设置HC06模块的串口波特率。

5.1.4 AT+PIN=<pin>设置HC06模块的配对密码。

5.2 数据传输命令数据传输命令用于在蓝牙调试器和HC06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5.2.1 SEND:<data>向HC06模块发送数据,<data>为要发送的数据内容。

5.2.2 RECEIVE:<data>接收从HC06模块返回的数据,<data>为接收到的数据内容。

6. 响应格式6.1 响应头格式响应头由两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响应类型,第二个字节表示响应长度。

6.2 响应体格式响应体长度根据具体响应而定。

每个参数占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7. 错误处理7.1 错误码定义错误码用于标识通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情况。

路由载波通讯模块技术协议

路由载波通讯模块技术协议

集中器路由载波通讯模块技术协议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 月1 范围本协议规定了电力线载波路由模块的技术要求。

安装在集中器中的载波单元应符合相应终端的技术协议要求。

2 协议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协议的引用而成为本协议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协议,然而,鼓励根据本协议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协议。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协议Q/GDW 365—2009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协议Q/GDW356-2009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355-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 376.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3 定义3.1智能电能表smart electricity meter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

3.2介质intermediary用于在售电系统与电能表之间以某种方法传递信息的媒体。

根据使用不同,可以将介质分为两类:固态介质和虚拟介质。

3.3固态介质 solid intermediary具备合理的电气接口,具有特定的封装形式的介质,如接触式IC 卡、非接触式IC 卡(又称射频卡)等。

3.4虚拟介质 virtual intermediary采用非固态介质传输信息的介质,可以为电力线载波、无线电、电话或线缆等。

3.5低压电力线载波 LV power line carrier将低压电力线作为数据/信息传输载体的一种通信方式。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报文解析示例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报文解析示例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报文解析示例在物联网领域,集中器是一个重要的设备,用于连接和管理大量的传感器或终端设备。

而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则是实现集中器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进行深入的报文解析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协议的使用和实现。

一、协议概述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是指集中器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本地通信时所遵循的约定和规则。

该协议定义了报文的格式、字段含义、通信方式等,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递。

二、报文结构1. 报文起始标识符报文起始标识符用于识别一个报文的开始,一般由特定的字节组成,比如0x55AA。

当接收方识别到起始标识符时,才开始解析后续的数据字段。

2. 报文长度字段报文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整个报文的长度,一般以字节为单位。

接收方在解析报文时,可以根据报文长度字段确定报文结束位置,避免解析错误或越界访问。

3. 报文类型字段报文类型字段用于指示该报文所属的类型或功能。

不同的报文类型对应不同的数据解析方式和处理逻辑。

4. 报文数据字段报文数据字段是报文的主体部分,包含了实际的数据内容。

具体的字段格式和含义根据不同的报文类型而不同。

5. 报文校验字段报文校验字段用于校验报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确保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或丢失。

三、报文解析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下面将给出一个报文解析的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报文如下:起始标识符:0x55AA报文长度:8字节报文类型:0x01报文数据:0x01 0x02 0x03 0x04报文校验:0xA5首先,接收方根据起始标识符0x55AA识别到报文的开始,然后查找报文长度字段,发现报文长度为8字节,因此可以确定报文的结束位置。

接下来,解析报文类型字段,发现报文类型为0x01,表示该报文是一个数据上报报文。

根据报文类型,我们可以按照规定的报文格式解析报文数据字段。

集中器与载波通信模块下行通信协议说明

集中器与载波通信模块下行通信协议说明

EASTSOFT®密级:分发号:技术文件Router通信模块下行通信协议拟制:日期:2010.03.16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概述 (3)2载波通信模块对标准Q/GDW 376.2协议所支持的内容 (3)3标准Q/GDW 376.2协议实现说明 (4)4集中器操作流程说明及建议: (8)4.1执行标准Q/GDW 376.2协议 (8)4.2执行扩展的路由通信协议 (9)1概述集中器与载波通信模块的下行通信协议遵从国家电网公司Q/GDW 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所支持的具体规约内容为其子集,另外,由于此Q/GDW 376.2协议是基于集中式抄读模式制定的协议,无法兼容并行、分布式等抄读模式下的路由访问策略,所以我们在标准Q/GDW 376.2协议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扩充。

扩展协议的具体内容详见《集中器与Router通信模块间的扩展通信协议.doc》。

2载波通信模块对标准Q/GDW 376.2协议所支持的内容3标准Q/GDW 376.2协议实现说明3.1信息域填写说明:下行报文:---中继级别:地址域中有中继地址时为中继地址数量,否则为0;---冲突检测:0;---附属节点标识:0无附属节点;---路由标识:0通信模块带路由或工作在路由模式;---纠错编码标识:0信道未编码;---信道标识:0不分信道;---预计应答字节数:建议按DL/T645 1997或2007协议的上行帧长度填写,0 为默认时间(为0时可能造成点抄延时时间计算值偏大);---通信速率:0默认通信速率;---速率单位标识:0 表示bps;上行报文:---中继级别:上报抄读数据时为实际中继深度,其它为0;---路由标识:0通信模块带路由或工作在路由模式;---信道标识:0不分信道;---电表通道特征:0或1;---实测相线标识:0不确定;---末级应答信号品质:0 无信号品质;---末级命令信号品质:0 无信号品质;3.2确认∕否认(AFN=00H)F1 确认:对收到的集中器下行指令,通信模块根据支持和协议约定回应确认帧。

mcu与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

mcu与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

mcu与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MCU与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MCU(Microcontroller Unit)与各种模块之间的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信协议作为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MCU与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UART、SPI、I2C和CAN。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通过两根线(一根用于数据传输,另一根用于时钟同步)实现数据的传输。

UART的特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和使用,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然而,UART 通信速率相对较慢,适用于较短距离的通信需求。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高速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使用4根线(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包括数据线、时钟线、主设备选择线和从设备选择线。

SPI通信协议具有高速传输、灵活性强的特点,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如存储器芯片、传感器等。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双线通信协议。

它使用两根线(一个时钟线和一个数据线)来进行通信,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I2C通信协议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多设备之间的通信。

然而,由于I2C协议使用的是开漏输出,因此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使用两根线(CAN_H和CAN_L)进行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CAN通信协议适用于多节点、长距离、高实时性的通信需求。

在汽车领域,CAN通信协议被广泛用于车载电子系统中,如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单元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通信协议,还有一些其他的通信协议,如USB、Ethernet、Bluetooth等。

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协议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协议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部分。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概念,本文将进行如下描述。

接口和通信协议在软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口是指两个独立的组件或模块之间传递信息的机制。

通过接口,两个组件可以互相调用函数、发送消息,并了解对方的工作状态。

通信协议则是指在接口约定的基础上,两个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规则。

通信协议的遵循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为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约束。

在软件系统中,接口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接口的功能需求:接口需要明确实现哪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需要通过接口实现哪些操作。

例如,一个文本编辑器可能需要提供复制、剪切、粘贴等功能,那么这些功能的接口需要定义好具体的功能,包括如何获取选中的文本、如何将其粘贴到剪贴板等。

2.接口输入输出:接口需要定义好输入输出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例如,一个图片上传接口需要接收图片的文件名、大小等属性,以及一个用户界面可能需要显示图片的缩略图、预览等。

3.接口的状态:接口需要定义好模块间状态的变化。

例如,当用户编辑一段文本后,可以将这部分文本的状态记录到用户的本地存储中。

当用户点击保存按钮时,需要将这段文本的状态设置为已保存,这样系统才能正确地处理这段文本。

4.接口的错误处理:接口需要定义好错误处理的方法。

当接口发生错误时,需要将错误信息返回给需要异常处理的模块,以便其能够正确地处理错误。

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一个良好的接口设计应该具有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特点。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接口的需求,以及系统架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总之,接口和通信协议是软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接口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接口的功能需求、输入输出、状态以及错误处理等各个方面,确保接口的设计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艾默生整流模块通讯协议1.02

艾默生整流模块通讯协议1.02
CRCHi CRC高字节 CRCLo CRC低字节
-3系列模块和ER系列模块响应帧格式样例 字段值 字段说明 01 地址01 06 功能码06 00 设置数据地址高字节 02 设置数据地址低字节,地址2 00 设置数据数据高字节 03 设置数据数据低字节,数据3 CRCHi CRC高字节 CRCLo CRC低字节
转换成Modbus协议。
注:2,要EDU01同时支持ER22010/T或ER11020/T和EC4820(DC/DC)转换成Modbus
协议需要订购EDU01 的非标。
注:3,仅EDU01L才支持ER 4830/S/ER4850/S的协议转换功能。
3、参考文献
Modicon Modbus Protocol Reference Guide PI-MBUS-300 Rev.J
ai量地址定义量地址定义量地址定义量地址定义备注地址信号名称上行指模块应答数据方向下行指模块接收数据方向0模块输出电压上行模块输出实际电压下行调节输出电压1模块输出电流上行模块输出实际电流下行无意义2模块限流点百分数上行模块当前限流值下行修改模块限流值500表示50限流即此时模块最大能输出额定电流的503模块输出电压上限上行模块当前输出电压上限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上限设置值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上限设置值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上限设置值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上限设置值4模块输出电压下限上行模块当前输出电压下限下下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下限设置值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下限设置值下下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下限设置值下行修改当前电压下限设置值5模块开关状态量di定义见下表di量地址和位定义定义量地址和位定义定义量地址和位定义定义量地址和位定义定义6模块浮充电压上行模块当前浮充电压下行修改模块浮充电压19模块模块开机开机输出输出电电上行读取上行读取模块模块开机开机输出输出电电上行读取上行读取协议图号

hc05协议

hc05协议

hc05协议协议名称:HC-05协议一、引言HC-05协议是一种蓝牙串口模块的通信协议,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本协议旨在规范HC-05模块的通信方式,确保设备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HC-05蓝牙串口模块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

三、术语定义1. HC-05:指代蓝牙串口模块HC-05。

2. 主设备:指代与HC-05模块进行通信的设备。

3. 从设备:指代与主设备通过HC-05模块进行通信的设备。

四、通信规范1. 通信方式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串口通信方式,波特率为9600bps。

2. 数据格式通信数据采用ASCII编码格式,每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

3. 数据帧格式数据帧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具体格式如下:- 起始位:1个起始位,值为0。

- 数据位:8个数据位,表示传输的数据内容。

- 校验位:1个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 停止位:1个停止位,值为1。

五、命令集1. AT指令主设备可以通过发送AT指令与HC-05模块进行交互,常用的AT指令包括: - AT:测试与HC-05模块的连接是否正常。

- AT+NAME:设置HC-05模块的设备名称。

- AT+BAUD:设置HC-05模块的波特率。

- AT+RESET:重置HC-05模块。

- AT+ROLE:设置HC-05模块的角色(主设备或从设备)。

2. 数据传输指令主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数据传输指令与从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常用的指令包括: - AT+SEND:发送数据给从设备。

- AT+RECV:接收从设备发送的数据。

六、错误处理1. 通信错误如果在通信过程中出现错误,主设备可以通过检查校验位来判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如果校验位与接收到的数据不匹配,主设备应当重新发送数据。

2. 模块错误如果HC-05模块出现故障或异常,主设备可以通过发送AT指令进行重置或重新配置。

七、安全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设备和从设备应当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例如使用数据加密算法,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ecb02蓝牙模块通信协议

ecb02蓝牙模块通信协议

ecb02蓝牙模块通信协议ECB02蓝牙模块通信协议一、双方基本信息甲方:XXX公司地址:XXX联系方式:XXX乙方:XXX公司地址:XXX联系方式:XXX二、约定事项1.各方身份:甲方是ECB02蓝牙模块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乙方是使用ECB02蓝牙模块的客户。

2.权利和义务:(1)甲方有权对ECB02蓝牙模块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并根据需求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2)乙方有权购买、使用ECB02蓝牙模块,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

(3)甲方和乙方应当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等。

如有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乙方应当使用ECB02蓝牙模块的正版产品,并遵守使用说明、技术规范等要求,确保其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他人的利益、安全和财产构成危害。

(5)甲方和乙方应当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因ECB02蓝牙模块使用引发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3.履行方式:甲方应当在乙方的需求下生产、销售ECB02蓝牙模块,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乙方应当按照相关规范使用ECB02蓝牙模块。

4.期限: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可以双方协商续签。

5.违约责任:(1)如甲方未按时生产、交货ECB02蓝牙模块,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同时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如乙方未按时支付ECB02蓝牙模块所需款项,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同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6.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

(2)本协议一旦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并对各方具有约束力。

(3)如本协议中任何条款无效或不可执行,应当采用与其最接近的合法、有效的条款来代替。

三、协议变更和解决争议1.本协议如需变更,应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书面协议。

2.本协议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当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未果,则应当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模块3GPP协议汇总
1.AT Command
TS 27.007 AT command set for User Equipment (UE)
2.SMS
TS 24.011 Point-to-Point (PP)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support on mobile radio interface TS 23.040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3.SMS CB
TS 23.041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Cell Broadcast Service (CBS)
TS 24.012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ll Broadcast (SMSCB) Support on the Mobile Radio Interface
4.MMS
TS 22.140 M 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Stage 1
TS 23.140 M 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Stage 2
TS 26.140 M MS Media formats and codes
5.Encode and Decode of USSD/SMS/CB etc
TS 23.038 Alphabets and language-specific information
yer 3 (Voice call/MM/GMM/SM etc)
TS 24.007 Mobile radio interface signalling layer 3; General Aspects
TS 24.008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Core network protocols; Stage 3
7.MMI Code
TS 22.030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of the User Equipment (UE)
SD
TS 22.090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age 1
TS 23.090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age 2
TS 24.090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Stage 3
9.Supplementary services
TS 22.004 General 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TS 22.081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
TS 23.081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2
TS 24.081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3
TS 22.082 Call Forwarding (C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
TS 23.082 Call Forwarding (C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2 .
TS 24.082 Call Forwarding (C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3
TS 22.083 Call Waiting (CW) and Call Hold (HOL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TS 23.083 Call Waiting (CW) and Call Hold (HOL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2
TS 24.083 Call Waiting (CW) and Call Hold (HOL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3
TS 22.086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TS 23.086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 Stage 2
TS 24.086 Advice of Charge (AoC)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3
TS 22.088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TS 23.088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 Stage 2
TS 24.088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 Stage 3
TS 24.080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pecification Formats and coding
10.SIM
TS 11.11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ME) Interface
TS 31.10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application
TS 31.111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USAT)
11.STK
TS 22.038 (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USAT);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 1
TS 11.14 Specification of th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SAT) for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ME) interface
12.PLMN
TS 22.003 Circuit Teleservices supported by a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TS 22.101 Service aspects; Service principles
TS 51.011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ME) interface
TS 43.022 Functions related to Mobile Station (MS) in idle mode and group receive mode
13.PS Service
TS 22.06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 1
TS 23.06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 2
TS 24.008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Core network protocols; Stage 3
14.NITZ
TS 22.042 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 (NITZ); Service description; Stage 1
15.LTE
TS 23.002 Network architecture
TS 23.401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
TS 23.402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16.EPS NAS
TS 24.301 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Stage 3
17.SIP Call on IP
TS 24.229: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Stage 3".
TS 24.304: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Mobile IPv4; User Equipment (UE) - foreign agent interface; Stage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