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是指为了保护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维护农业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贸易畅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统称。
农业行业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等。
生产技术标准是指规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土壤肥力标准、种子质量标准、农药使用标准、兽药使用标准、农业机械使用标准等。
产品质量标准是指规定了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了农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
安全卫生标准是指规定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农产品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
环境保护标准是指规定了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要求,包括了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需要政府、农业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行业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加大对农业行业标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违反农业行业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农业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
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农业行业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消费者应当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选择合格的农产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违法违规的农产品进行举报和投诉。
总之,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公告第871号--发布84项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部公告第871号--发布84项农业行业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6.14•【文号】农业部公告第871号•【施行日期】2007.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农业部公告(第871号)《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等84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我部审查批准,现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他标准自2007年9月1日起实施。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四日┌───┬──────────┬──────────────────┬────────┐│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NY/T 1372-2007│││├───┼──────────┼──────────────────┼────────┤│2││││││NY/T 1373-2007│食用菌中亚硫酸盐的测定充氮蒸馏-分光│││││光度计法││├───┼──────────┼──────────────────┼────────┤│3││││││NY/T 1374-2007│植物产品中氟的测定离子色谱法││├───┼──────────┼──────────────────┼────────┤│4││││││NY/T 1375-2007│植物产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5││││││NY/T 1376-2007│复混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6││││││NY/T 1377-2007│土壤中PH值的测定││├───┼──────────┼──────────────────┼────────┤│7││││││NY/T 1378-2007│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8││││││NY/T 1379-2007│蔬菜中334种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9││││││NY/T 1380-2007│蔬菜、水果中51种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0││││││NY/T 1381-2007│辣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1││││││NY/T 1382-2007│棉籽中棉酚旋光体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2││││││NY/T 1383-2007│茄子生产技术规程││├───┼──────────┼──────────────────┼────────┤│13││││││NY/T 1384-2007│棉种泡沫酸脱绒、包衣技术规程││├───┼──────────┼──────────────────┼────────┤│14││││││NY/T 1385-2007│棉花种子快速发芽试验方法││├───┼──────────┼──────────────────┼────────┤│15││││││NY/T 1386-2007│农药理化分析良好实验室规范准则││├───┼──────────┼──────────────────┼────────┤│16││││││NY/T 1387-2007│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17││││││NY/T 1388-2007│梨果肉中石细胞含量的测定││├───┼──────────┼──────────────────┼────────┤│18││││││NY/T 1389-2007│天然胶乳游离钙镁含量的测定││├───┼──────────┼──────────────────┼────────┤│19││││││NY/T 1390-2007│辐照新鲜水果、蔬菜热释光鉴定││├───┼──────────┼──────────────────┼────────┤│20││││││NY/T 1391-2007│珠兰花茶加工技术规范││├───┼──────────┼──────────────────┼────────┤│21││││││NY/T 1392-2007│猕猴桃贮藏技术││├───┼──────────┼──────────────────┼────────┤│22││││││NY/T 1393-2007│脱水蔬菜茄果类││├───┼──────────┼──────────────────┼────────┤│23││││││NY/T 1394-2007│浆果贮运技术条件││├───┼──────────┼──────────────────┼────────┤│24││││││NY/T 1395-2007│香蕉包装、贮存与运输技术规程││├───┼──────────┼──────────────────┼────────┤│25││││││NY/T 1396-2007│山竹子││├───┼──────────┼──────────────────┼────────┤│26││││││NY/T 1397-2007│腌渍芒果││├───┼──────────┼──────────────────┼────────┤│27││││││NY/T 1398-2007│槟榔种苗││├───┼──────────┼──────────────────┼────────┤│28││││││NY/T 1399-2007│番荔枝嫁接苗││├───┼──────────┼──────────────────┼────────┤│29││││││NY/T 1400-2007│黄皮嫁接苗││├───┼──────────┼──────────────────┼────────┤│30││││││NY/T 1401-2007│荔枝冰温贮藏││├───┼──────────┼──────────────────┼────────┤│31││││││NY/T 1402.1-2007│天然生胶蓖麻油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蓖│││││麻油甘油酯含量的测定薄层色谱法││├───┼──────────┼──────────────────┼────────┤│32││││││NY/T 1403-2007│天然橡胶评价方法││├───┼──────────┼──────────────────┼────────┤│33││││││NY 1404-2007│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34││││││NY/T 1405-2007│绿色食品水生蔬菜││├───┼──────────┼──────────────────┼────────┤│35││││││NY/T 1406-2007│绿色食品速冻蔬菜││├───┼──────────┼──────────────────┼────────┤│36││││││NY/T 1407-2007│绿色食品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37││││││NY/T 1408.1-2007│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第1部分:种植业││├───┼──────────┼──────────────────┼────────┤│38││││││NY/T 1409-2007│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39││││││NY 1410-2007│粮食清选机安全技术要求││├───┼──────────┼──────────────────┼────────┤│40││││││NY/T 1411-2007│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41││││││NY/T 1412-2007│甜菜收获机作业质量││├───┼──────────┼──────────────────┼────────┤│42││││││NY/T 1413-2007│浮水电泵││├───┼──────────┼──────────────────┼────────┤│43││││││NY/T 1414-2007│大豆磨浆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4││││││NY/T 1415-2007│马铃薯种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5││││││NY 1416-2007│玉米剥皮机安全技术要求││├───┼──────────┼──────────────────┼────────┤│46││││││NY/T 1417-2007│秸秆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7││││││NY/T 1418-2007│深松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8││││││NY/T 1419-2007│农业机械用花键轴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9││││││NY/T 1420-2007│温室工程质量验收通则││├───┼──────────┼──────────────────┼────────┤│50││││││NY/T 1421-2007│饲料级双乙酸钠││├───┼──────────┼──────────────────┼────────┤│51││││││NY/T 1422-2007│乳及乳制品中乳糖的测定酶-比色法││├───┼──────────┼──────────────────┼────────┤│52││││││NY/T 1423-2007│鱼粉和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快速│││││定性检测近红外反射光谱法││├───┼──────────┼──────────────────┼────────┤│53││││││NY/T 420-2007│绿色食品西甜瓜│NY/T 420-2000│├───┼──────────┼──────────────────┼────────┤│54││││││SC/T 7202.1-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测方法││├───┼──────────┼──────────────────┼────────┤│55││││││SC/T 7202.2-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2部分:PC│││││R检测方法││├───┼──────────┼──────────────────┼────────┤│56││││││SC/T 7202.3-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57││││││SC/T 7203.1-2007│对虾肝胰腺小病毒诊断规程第1部分:PC│││││R检测方法││├───┼──────────┼──────────────────┼────────┤│58││││││SC/T 7203.2-2007│对虾肝胰腺小病毒诊断规程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59││││││SC/T 7203.3-2007│对虾肝胰腺小病毒诊断规程第3部分:新│││││鲜组织的T-E染色法││├───┼──────────┼──────────────────┼────────┤│60││││││SC/T 7204.1-2007│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规程第1部分:外观│││││症状诊断方法││├───┼──────────┼──────────────────┼────────┤│61││││││SC/T 7204.2-2007│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规程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62││││││SC/T 7204.3-2007│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规程第3部分:RT-P│││││CR检测方法││├───┼──────────┼──────────────────┼────────┤│63││││││SC/T 7204.4-2007│对虾桃拉综合症诊断规程第4部分:指示│││││生物检测法││├───┼──────────┼──────────────────┼────────┤│64││││││SC/T 7205.2-2007│牡蛎包纳米虫病诊断法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65││││││SC/T 7206.1-2007│牡蛎包单孢子虫病诊断法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66││││││SC/T 7206.2-2007│牡蛎包单孢子虫病诊断法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67││││││SC/T 7206.3-2007│牡蛎包单孢子虫病诊断法第3部分:原位│││││杂交诊断法││├───┼──────────┼──────────────────┼────────┤│68││││││SC/T 7207.1-2007│牡蛎包马尔太虫病诊断法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69││││││SC/T 7207.2-2007│牡蛎包马尔太虫病诊断法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70││││││SC/T 7207.3-2007│牡蛎包马尔太虫病诊断法第3部分:透射│││││电镜诊断法││├───┼──────────┼──────────────────┼────────┤│71││││││SC/T 7208.1-2007│牡蛎包拍琴虫病诊断法第1部分:巯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72││││││SC/T 7208.2-2007│牡蛎包拍琴虫病诊断法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73││││││SC/T 7209.1-2007│牡蛎包小胞虫病诊断法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74││││││SC/T 7209.2-2007│牡蛎包小胞虫病诊断法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75││││││SC/T 7209.3-2007│牡蛎包小胞虫病诊断法第3部分:透射电│││││镜诊断法││├───┼──────────┼──────────────────┼────────┤│76││││││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77││││││SC/T 9103-2007│海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78││││││SC/T 9102.1-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79││││││SC/T 9102.2-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2部分:海洋││├───┼──────────┼──────────────────┼────────┤│80││││││SC/T 9102.3-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81││││││SC/T 9102.4-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4部分:资料处│││││理与报告编制││├───┼──────────┼──────────────────┼────────┤│82││││││SC/T 1096-2007│短盖巨脂鲤亲鱼││├───┼──────────┼──────────────────┼────────┤│83││││││SC/T 1097-2007│短盖巨脂鲤鱼苗、鱼种││├───┼──────────┼──────────────────┼────────┤│84││││││SC 2051-2007│大菱鲆│SC 201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19.1~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ICS 65.020.99 B 20目录NY/T 719.1-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NY/T 719.2-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9)NY/T 719.3-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Part 1: testing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bilities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ICS 65.020.99 B 20NY/T 719.1-2003前言NY/T 719《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19的第1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彭德良、喻德跃、强胜、李宁、付仲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NY/T 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1 范围NY/T 719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大豆生存竞争能力的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原则、肥料种类及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 525 有机肥料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NY 884 生物有机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A级绿色食品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农家肥料farmyard manure就地取材,主要由植物和(或)动物残体、排泄物等富含有机物的物料制作而成的肥料。
包括秸秆肥、绿肥、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等。
3.3.1秸秆stalk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作为肥料。
3.3.2绿肥green manure新鲜植物体作为肥料就地翻压还田或异地施用。
主要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3.3.3厩肥barnyard manure圈养牛、马、羊、猪、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与秸秆等垫料发酵腐熟而成的肥料。
3.3.4堆肥compost动植物的残体、排泄物等为主要原料,堆制发酵腐熟而成的肥料。
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之一,农业行业的发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农业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指导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加强监管和管理,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生产标准农业生产标准以规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业生产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土壤和水质标准:规定土壤和水质检测的指标、方法和频次,以确保农田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
2.农药和化肥使用标准:明确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方法、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农产品种植标准:包括不同作物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收获和贮藏的操作规程等,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4.畜禽养殖标准:规定畜禽饲养环境、饲养方法、饲养密度以及疫病防控等,以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农田灌溉标准:确定灌溉的水源、水质要求、灌水方法和灌水量,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效益。
二、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是指规定农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协调发展。
1.农产品质量指标标准:明确不同农产品的质量指标,如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等,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农产品检验方法标准:规定农产品检验的方法、仪器使用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农产品评价标准:建立农产品的等级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规定农产品的包装要求、标识要求和追溯体系,以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三、农业监管和管理标准农业监管和管理标准是指规范农业行业监管和管理工作的程序、责任和要求,以加强农业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是指为规范、统一农业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防止农业生产、流通中的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制定的基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术规范、检测方法、分类和编码、标识和标签等一系列技术要求和程序,是农业领域质量和安全保障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行业标准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品标准。
指对农业生产每种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的规定。
比如:粮食、蔬菜、水果等。
2、技术标准。
指农业生产中的工艺流程、设备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如:肥料、农药等。
3、检测标准。
指农产品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如: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4、编码标准。
指对农产品的名称、等级、包装规格等编码要求的规定。
如:水果的品种、规格、颜色等。
5、标识标签标准。
指对农产品质量、产地、等级、规格、包装等信息显示的标识和标签。
农业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农产品市场化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规范生产和流通。
农业标准规范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工艺、技术、检测等各个环节,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的稳定性。
2、促进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3、加强监管和管理。
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执法监管部门和企业都有助于加强对农产品的监管和管理。
4、提高消费者信任。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安全和健康的,制定和执行农业标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中国标准化协会,专门负责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中国标准化协会也通过设立标准委员会,进行更细致、系统化的标准制定。
同时,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的质量和科学性,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制定标准的过程应该透明、公开、民主,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农业行业18个标准 NY
51 NY/T 1105-200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52 NY 1106-2006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53 NY 1107-2006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54 NY/T 1108-2006 液体肥料包装技术要求
55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56 NY 1110-2006 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
57 NY/T 1111-2006 农业用硫酸锰
58 NY/T 1112-2006 配方肥料
59 NY/T 1113-2006 微生物肥料术语
60 NY/T 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61 NY/T 1115-2006 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62 NY/T 1116-2006 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63 NY/T 1117-2006 水溶肥料钙、镁、硫含量的测定
64 NY/T 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65 NY/T 1119-2006 土壤监测规程
66 NY/T 1120-2006 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67 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农业行业合规标准
农业行业合规标准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行业的合规标准愈发重要。
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本文针对农业行业的各个方面,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农药使用、兽药使用、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多个角度,探讨农业行业的合规标准。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农田的产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土壤管理方面,需要有以下合规标准:1.合理施肥:施肥要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配比,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贫瘠和水体污染。
2.循环利用:推行农田生物质回收,将废弃物和有机肥料转化为农田的养分,提高土壤质量。
3.保护水资源:合理管理灌溉,避免农田的过度排水和过度灌溉,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而合规的种植技术则能够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在种植技术方面,需要有以下合规标准:1.科学耕作:依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采用合理的间作、轮作和农田水稻等措施,提高农田的利用率,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2.无公害种植:推广有机种植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机械化收割和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三、农药使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合规的农药使用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在农药使用方面,需要有以下合规标准:1.农药登记:农药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登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安全储存和使用:农药储存必须符合标准规定,避免食品、饮用水等和农药接触,农药使用必须按照标签说明进行,避免超量使用和错误使用。
3.减量使用:推广减量使用农药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合理的施药量和施药时间,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四、兽药使用兽药是畜牧业中常用的药物,合规的兽药使用可以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兽医用药的效果。
在兽药使用方面,需要有以下合规标准:1.兽药注册:兽药必须经过注册和审批,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00 .5
标 准 号
NY 5 011 0 7 1 0 ..—2 0 NY 5 012 0 7 1 0 ..—2 0
NY 5 0 1 3 2 0 1 0 . _— 0 7
阿维 菌 素
a a cn b me t i 柑 橘
梨
0 2 . 0
00 .2
NY 5 054- 2 0 1 0 .. - 0 7
萝 卜
吡 虫 啉 i d co rd mia lp i 甘 蓝
05 .
1
NY 1 0 . 5 0 7 5 05 —2 0 .
NY 5 056 0 7 1 0 ..—2 0
柑 橘
苹 果
1
05 .
N 1 0 ..—2 0 Y 5 0 7 0 7 5
维普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 Y 1 0 . . —1 0 . 0 4- 0 7 5 0 11 5 03 . 2 0
农产 品中农药最大残 留限量
编 者 按 :N 1 0 ..~ 10 . .—2 0 《 产 品 中农 药 最 大残 留 限 量 》 由 农 业 部 于 2 0 Y 5 011 5 03 4 0 7 农 0 07
见 表 1 。
本 标 准适 用 于表 1 列 农 药 对 应 的 农产 品 。 所
表 1 阿 维 菌素 等 3 0种 农 药 在 农 产 品 中的 最 大 残 留 限 量 中 文通 用 名 称 英 文 通 用 名 称 农 产 品 名 称
叶 菜 黄瓜
豇 豆
最 大 残 留 限量 ( ) mg/
N 1 0 ..—2 0 Y 5 01 4 07
NY 5 015 0 7 l 0 ..—2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1500.13.3~41500.31.1~49.2-2008——蔬菜、水果中甲胺磷等20种
1 范 围
研 究是 否可 使用这 些 文件 的最新 版本 凡 是不 注 日 期 的引用文 件 .其 最新 版本 适用 于本 标准 。
G / 9 4 水 果 和蔬 菜 中 5 0种 农 药及 相 B T 16 8 0
本 标 准规 定 了蔬 菜 、水 果 中 甲胺磷 等 2 0种 农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 文件 中 的条款通 过本 标准 的 引用而 成 为本 标 准 的条 款 凡是 注 日期 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 所 有
蔬 菜 、水 果 中甲胺 磷 等 2 0种农 药 最 大 残 留 限
量 指标见 表 内容 )或 修订 版均 不适 用 不 于本 标准 .然 而 ,鼓 励根 据本 标准 达成 协议 的各 方
水 果
0 2 . 0 G / 9 4 BT l6 8 0O . 2
00 b .2
NY l 0 - .—2 O 5 03 1 0 8 9 N 1 0 . .—2 0 Y 5 03 2 0 8 9
NY 5 04 .—2 0 l 0 .0 1 O 8
1 1
克 百 威
02 . 0
00 .3
G / 9 4 B1 16 8 r
71 6
NY l0 - -—2 0 5 03 2 0 8 2
N 1 0 - .—2 0 Y 5 03 1 O 8 3 NY 1 0 - .—2 0 5 03 2 O 8 3
0O .3 00 .5 NY r 7 1或 厂 6
cr oua ab frn 蔬 菜 水 果 O0 b . 2 00 . 2
N
71 6 N 1 0 .02 0 8 Y 5 0 .—2 0 4 N 1 0 . 1 —2 0 Y 5 0 . 0 8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1 范 围
NY/ 9 农畜水 产 品污染 监测 技术 规范 T 38
HJT 21 环境影 响评 价技 术导 则— — 总纲 / . HJT 8 环境 影 响评 价 技术 导 则—— 石油 化 / 9 工 建设 项 目 HJT 1 9 建设 项 目环境 风 险评价 技术 导则 / 6
4 2 编 制 大 纲 .
G 1 3 农 用粉 煤灰 中污 染物 控制 标准 B 87
G 1 7 保 护农 作物 的大 气污 染物 最高 允许 B 93 浓度值
421 自 然 及 社 会 经 济 概 况 .. 4211 自然 概 况 ...
G 3 3 聚 乙烯 吹塑农 用地 面覆 盖薄 膜 B 175
422 基 本 农 田 划 定 及 利 用 状 况 _. 4221 基 本 农 田划 定 情 况 ...
511 用 于 基 本农 田灌 溉 的地 表 水 、地 下 水 应符 .. 合 G 0 4的相关 要求 B58 512 城 市 污 水 再 生 后 用 于 基 本 农 田灌 溉 纤 维 作 ._ 物 、旱地 谷 物 、水 田谷 物要 求 达 到一 级 强化 处 理 . 露 地蔬 菜要 求达 到二级 处理 513 再 生 水 用 于 基 本 农 田灌 溉 .在 灌 溉 前 应 根 ..
a 与 当地 国 民经 济 社会 发 展 规 划 相 一 致 原则 ) ( 以农业 资源 调 查 区划 为 依据 .规 划 年 限为 十 年 以
上 ) ;
b )与 土地 利用 总体 规划相 一致 原则 : c )农 业 生产 和农业 环境 保护 协调 发展 原则 :
NY农业行业标准
NY农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NY5340-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检验规范NY5341-2006无公害食品认定认证现场检查规范NY5342-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认证准则NY53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规范NY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1部分-通则NY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1部分:通则NY5344.2-2006NY5344.2-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2部分:粮油NY5344.3-2006NY534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3部分-蔬菜NY534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3部分:蔬菜NY5344.4-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4部分-水果NY5344.4-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4部分:水果NY5344.5-2006NY5344.5-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5部分-茶叶NY5344.5-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5部分:茶叶NY5344.6-2006NY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NY5344.6-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NY5344.7-2006NY5344.7-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7部分-水产品NY5344.7-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7部分:水产品NY535-2002仔猪电热板NY536-2002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537-2002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诊断技术NY538-2002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技术NY539-2002副结核病诊断技术NY54-1987畜禽防疫车NY540-2002鸡病毒性关节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1-2002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542-2002茨城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3-2002牛流行热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44-2002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技术NY545-2002猪俐疾诊断技术NY546-2002猪萎缩性鼻炎诊断技术NY547-2002兔粘液瘤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48-2002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NY549-2002赤羽病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49-2005赤羽病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方法NY55-19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550-2002动物和动物产品沙门氏菌检测方法NY551-2002产蛋下降综合征诊断技术NY552-2002流行性淋巴管炎诊断技术NY553-2002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554-2002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NY555-2002NY555-2002动物产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NY556-200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技术NY557-2002NY557-2002马鼻疽诊断技术NY558-2002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技术NY559-2002禽曲霉菌病诊断技术NY56-1987谷物籽粒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NY560-2002小鹅瘟诊断技术NY561-2002动物炭疽诊断技术NY562-2002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NY563-2002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564-2002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565-2002梅迪一维斯纳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66-2002猪丹毒诊断技术NY567-2002兔出血性败血症诊断技术NY568-2002肠病毒性脑脊髓炎诊断技术NY569-2002NY569-2002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1987谷物籽粒色氨酸测定法NY570-2002NY570-2002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诊断技术NY571-2002NY571-2002马腺疫诊断技术NY572-2002兔出血病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NY573-2002弓形虫病诊断技术NY574-2002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5-2002NY575-200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技术NY576-2002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NY577-2002山羊关节炎/脑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578-2002黄瓜NY579-2002NY579-2002韭菜NY58-1987民用炕连灶热性能测试方法NY580-2002NY580-2002芹菜NY581-2002茄子NY582-2002莴苣NY583-2002NY583-2002结球甘蓝NY584-2002西瓜(含无子西瓜)NY585-2002库尔勒香梨NY586-2002鲜桃NY587-2002常山胡柚NY588-2002玉环柚(楚门文旦)鲜果NY589-2002椪柑NY59-1987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NY590-2002芒果嫁接苗NY591-2002切花石斛兰NY592-2002切花小苍兰NY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NY594-2002食用粳米NY595-2002食用釉米NY596-2002香稻米NY59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NY597-2002高淀粉玉米NY598-2002食用绿豆NY599-2002红小豆NY6-1983中华蜜蜂十框蜂箱NY60-1987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标准NY600-2002富硒茶NY601-2002油葵籽NY602-2002杭白菊NY603-2002甘蓝型、芥菜型双低常规油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NY604-2006NY604-2006生咖啡NY605-2002焙炒咖啡豆NY605-2006NY605-2006焙炒咖啡NY606-2002小粒种咖啡初加工技术规范NY607-2002橡胶树育种技术规程NY608-2002NY608-2002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609-2002有机物料腐熟剂NY61-1987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NY610-2002日光温室技术条件NY611-2002NY611-2002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NY612-2002小麦蚜虫测报调查规范NY613-2002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4-2002小麦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5-2002麦蜘蛛测报调查规范NY616-2002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NY617-2002小麦叶锈病测报调查规范NY618-2002NY618-2002多.福悬浮种衣剂NY619-2002NY619-2002福.克悬浮种衣剂NY62-1987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NY620-2002NY620-2002多.克悬浮种衣剂NY621-2002NY621-2002多.福.克悬浮种衣剂NY622-2002甲.克悬浮种衣剂NY623-2002内蒙古白绒山羊NY624-2002军牧1号白猪NY625-2002迪卡配套系猪种猪NY626-2002深农配套系猪NY627-2002北京鸭NY628-2002板鸭NY629-2002蜂胶NY63-1987瘦肉型猪杂交组合试验技术规程NY630-2002羊肉质量分级NY631-2002NY631-2002鸡肉质量分级NY632-2002冷却猪肉NY633-2002NY633-2002冷却羊肉NY634-2002草坪质量分级NY635-2002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636-2002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Y637-2002蜂花粉生产技术规范NY638-2002蜂王浆生产技术规范NY639-2002蜂蜜生产技术规范NY64-1987瘦肉型猪活体分级NY640-2002农用运输车安全监理技术规范NY641-2002农业拖拉机安全技术条件NY642-2002脱粒机安全技术要求NY643-2002NY643-2002农用水泵安全技术要求NY644-2002NY644-2002饲料粉碎机安全技术要求NY645-2002玉米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646-2002螺旋输送机质量评价规范NY647-2002钢板筒仓质量评价规范NY648-2002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649-2002养鸡机械设备安装技术条件NY65-2004NY65-2004猪饲养标准NY650-2002喷雾机(器)作业质量NY651-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NY652-2002民用轻烃混合燃气工程技术规范NY653-2002农业电子信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农业应用软件产品NY654-2002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NY655-200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657-2002绿色食品乳制品NY658-2002NY658-2002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659-2003茶叶中铬、镐、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660-2003茶叶中甲蔡威、丁硫克百威、多菌灵、残杀威和抗蚜威的最大残留限量NY661-2003茶叶中氟氯氰菊醋和氟氰戊菊醋的最大残留限量NY662-2003NY662-2003花生中甲草胺、克百威、百菌清、苯线磷及异丙甲草胺最大残留限量NY663-2003NY663-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质量分等NY664-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电子式控制器技术条件NY665-2003NY665-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鉴定规范NY666-2003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NY667-2003沼气工程规模分类NY668-2003屋面绝热板NY669-2003NY669-2003建筑排水用再生塑料管材NY67-1988鲜肥肝NY670-2003触感引道路面砖NY671-2003NY671-2003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672-2003NY672-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NY673-2003NY673-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抽样NY674-2003NY674-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DNA提取和纯化NY675-2003NY675-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NY676-2003NY676-2003牛肉质量分级NY677-2003细毛羊饲养技术规程NY678-2003NY678-2003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NY679-200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免疫酶试验方法NY68-1988小磨香油NY680-2003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NY681-2003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NY682-2003NY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683-2003犬传染性肝炎诊断技术NY684-2003犬瘟热诊断技术NY685-2003NY685-2003饲料用玉米蛋白粉NY686-2003磺酞腮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NY687-2003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NY688-2003橡胶树品种NY689-2003番石榴嫁接苗NY690-2003笋玉米NY691-2003番木瓜NY692-2003黄皮NY693-2003澳洲坚果果仁NY694-2003罗汉果NY695-2003毛木耳NY696-2003鲜杏NY697-2003锦橙NY698-2003垫江白柚NY699-2003梁平柚NY7-1984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NY700-2003板枣NY701-2003莼菜NY702-2003啤酒花NY703-2003红花花绒NY704-2003无核白葡萄NY705-2003NY705-2003无核葡萄干NY706-2003加工用芥菜NY707-2003芒果汁NY708-2003甘薯干NY709-2003荔枝干NY710-2003橄榄制品NY711-2003水草地毯NY712-2003剑麻布NY713-2003香草兰豆英中香兰素的测定NY715-2003魔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NY716-2003柑橘采摘技术规范NY717-2003胡萝卜贮藏与运输NY718-2003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NY719.1-2003NY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19.2-2003NY719.2-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19.3-2003NY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20.2-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20.3-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1.1-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721.2-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721.3-200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722-2003饲料用酶制剂通则NY723-2003饲料级碘酸钾NY724-2003饲料中拉沙洛西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5-2003饲料中莫能菌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6-2003饲料中杆菌肤锌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7-2003饲料中映喃哇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728-2003禾本科牧草干草质量分级NY729-2003电热切嚎器NY73-1988小磨香油检验规程NY730-2003牛胃取铁器NY731-2003NY731-2003兽用套管针NY732-2003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低蛋白质胶乳NY733-2003天然生胶航空轮胎标准橡胶NY734-2003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NY735-2003天然生胶子午线轮胎橡胶生产工艺规程NY736-2003胡椒初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NY737-2003木薯淀粉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NY738-2003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NY739-2003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740-2003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NY741-2003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NY742-2003桦式犁作业质量NY743-2003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NY744-2003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NY745-2003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NY746-2003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NY747-2003绿色食品瓜类蔬菜NY748-2003绿色食品豆类蔬菜NY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NY750-2003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NY751-2003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751-2006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752-2003绿色食品蜂产品NY753-2003NY753-2003绿色食品禽肉NY754-2003NY754-2003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NY755-2003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756-2003NY756-2003烟花用钦粉NY757-2003烟花用发射药NY758-2003硬质酚醛泡沫绝热制品NY759-2003承压式家用太阳热水器技术条件NY760-2004芦笋NY761-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761.1-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1部分∶蔬菜和水果中26种有...NY761.2-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酷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2部分∶蔬菜和水果中22种...NY761.3-2004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醋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第3部分∶蔬菜和水果中8种氨基...NY762-2004蔬菜农业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763-2004NY763-2004猪肉、猪肝、猪尿抽样方法NY764-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NY765-2004NY765-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NY766-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767-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技术规范NY768-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NY769-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NY770-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NY771-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NY772-2004NY772-2004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NY772-2004禽流感病毒R丁一PCR试验方法NY773-2004水果中啶虫脒最大残留限量NY774-2004叶菜中氯氰菊醋、氯氟氰菊醋、醚菊醋、甲氰菊醋、氟胺氰菊醋、氟氯氰菊醋、四聚乙醛、二甲戊乐灵、氟苯腮、...NY775-2004玉米中烯哇醇、甲草胺、澳苯睛、氰草津、麦草畏、二甲戊乐灵、氟乐灵、克百威、顺式氰戊菊醋、嘎酚磺隆、异...NY776-2004丝瓜NY777-2004冬瓜NY779-2004NY779-2004普洱茶NY780-2004NY780-2004红茶NY781-2004六安瓜片茶NY782-2004黄山毛峰茶NY783-2004洞庭春茶NY784-2004紫笋茶NY785-2004蒸青煎茶NY786-2004食用椰干NY787-2004NY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788-2004NY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NY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790-2004NY790-2004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NY791-2004双低杂交油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NY792-2004油菜籽芥酸硫普的测定(光度法)NY794-2004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NY795-2004红江橙苗木繁育规程NY795-2004红油橙苗木繁育规程NY796-2004稻水象甲防治技术规范NY797-2004NY797-2004硅肥NY798-2004NY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NY799-2004NY799-2004发酵型含乳饮料NY8-1984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测试方法NY8-2006 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试验方法NY8-2006民用柴炉、柴灶热性能试验方法NY800-2004生鲜牛乳中体细胞的测定方法NY801-2004生鲜牛乳及其制品中碱性磷酸酶活度的测定方法NY802-2004乳与乳制品中淀粉的测定酶一比色法NY806-2004光明配套系猪NY807-2004NY807-2004苏太猪NY808-2004NY808-2004香猪NY809-2004南江黄羊NY81-1988果汁饮料总则NY810-2004湘东黑山羊NY811-2004无角陶赛特种羊NY812-2004太湖鹅NY813-2004丝羽乌骨鸡NY814-2004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NY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816-2004肉羊饲养标准NY817-2004猪用手术隔离器NY818-2004NY818-2004猪用饲养隔离器NY819-2004鸡用饲养隔离器NY82.1-1988果汁测定方法取样NY82.10-1988果汁测定方法甲醛值的测定NY82.11-1988果汁测定方法果胶的测定NY82.12-1988果汁测定方法乳酸的测定NY82.13-1988果汁测定方法脯氨酸的测定NY82.14-1988果汁测定方法柠檬酸的测定NY82.15-1988果汁测定方法β-胡萝卜素的测定NY82.16-1988挥发性酸的测定NY82.17-1988果汁测定方法总磷量的测定NY82.18-1988钾和钠的测定NY82.19-1988果汁测定方法钙和镁的测定NY82.2-1988果汁测定方法感官检验NY82.3-1988果汁测定方法容器外观与最低充填量NY82.4-1988果汁测定方法表观粘度的测定NY82.5-1988果汁测定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NY82.6-1988果汁测定方法颜色的测定NY82.7-1988果汁测定方法pH值的测定NY82.8-1988果汁测定方法总灰分的测定NY82.9-1988果汁测定方法灰碱度的测定NY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821-2004NY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822-2004NY822-2004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NY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824-2004畜禽产品大肠菌群快速测定技术规范NY825-2004瘦肉型猪桐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826-2004绵羊胚胎移植技术规程NY827-2004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NY828-2004NY828-2004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829-2004牛奶中氨节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HPLC NY83-1988米质测定方法NY830-2004NY830-2004动物性食品中阿莫西林残留检测方法-HPLC NY832-2004黑米NY833-2004草菇NY834-2004NY834-2004银耳NY835-2004茭白NY836-2004竹荪NY837-2004莲藕栽培技术规程NY838-2004茶叶中氟含量测定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NY839-2004鲜李NY84-1988茶尺蠖防治标准NY840-2004绿色食品虾NY841-2004绿色食品蟹NY842-2004绿色食品鱼NY843-2004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NY844-2004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845-2004微型水力发电机技术条件NY846-2004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7-2004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8-2004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49-2004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1988NY85-19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NY850-2004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2-2004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4-2004京白梨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5-2004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6-2004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7-2004葡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858-2004沼气压力表NY859-2004户用沼气脱硫器NY86-1988NY86-1988土壤碳酸盐测定法NY860-2004户用沼气池密封涂料NY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NY861-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862-2004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NY863-2004碧螺春茶NY864-2004苦丁茶NY865-2004巴梨NY866-2004水蜜桃NY867-2004扁桃NY868-2004沙田柚NY869-2004沙糖橘NY87-1988NY87-1988土壤全钾测定法NY870-2004鲜芦荟NY871-2004哈密大枣NY872-2004芽菜NY873-2004菠萝汁NY874-2004胡萝卜汁NY875-2004NY875-2004食用木薯淀粉NY876-2004红掌切花NY877-2004非洲菊种苗NY878-2004兰花(春剑兰)生产技术规程NY879-2004长绒棉生产技术规程NY88-1988NY88-1988土壤全磷测定法NY880-2004芒果栽培技术规程NY881-2004库尔勒香梨生产技术规程NY882-2004NY882-2004硅酸盐细菌菌种NY883-2004NY883-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NY884-2004NY884-2004生物有机肥NY885-2004NY886-2004NY886-2004农林保水剂NY887-2004NY887-2004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NY888-2004肥料中铬含量的测定NY889-2004NY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89-198815N土壤、植物标准样品NY890-2004NY890-2004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891-2004绿色食品大麦NY892-2004绿色食品燕麦NY893-2004绿色食品粟米NY894-2004绿色食品荞麦NY895-2004NY895-2004绿色食品高粱NY896-2006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897-2004绿色食品黄酒NY898-2004NY898-2004绿色食品含乳饮料NY899-2004绿色食品冷冻饮品NY9-1984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NY90-1988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NY900-2004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NY901-2004绿色食品香辛料NY902-2004NY902-2004绿色食品瓜子NY903-2004NY903-2004肉用仔鸡、产蛋鸡浓缩饲料和微量元素预混合料饲料NY904-2004NY904-2004马鼻疽控制技术规范NY905-2004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诊断技术NY906-2004牛瘟诊断技术NY907-2004动物布氏杆菌病控制技术规范NY908-2004羊干酪样淋巴结炎诊断技术NY909-2004NY909-2004生猪屠宰检疫规范NY909-2004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91-1988油菜籽中油的芥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NY910-2004饲料中盐酸氯苯胍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1-2004饲料添加剂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912-2004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913-2004NY913-2004饲料级混合油NY914-2004饲料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5-2004饲料用水解羽毛粉NY916-2004饲料添加剂吡啶甲酸铬NY917-2004NY917-2004饲料级磷酸脲NY918-2004饲料中雌二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19-2004饲料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20-2004饲料级富马酸NY921-2004热带水果形态和结构学术语NY922-2004咖啡栽培技术规程NY923-2004浓缩天然胶乳薄膜制品专用氨保存离心胶乳NY924-2004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胶乳生产工艺规程NY925-2004天然生胶胶乳标准橡胶(SCR5)生产工艺规程NY926-2004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撕粒机NY927-2004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碎胶机NY929-2005饲料中锌的允许量NY930-2006NY930-2006饲料级甲酸NY931-2005饲料用乳酸钙NY932-2005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NY933-2005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法NY934-2005饲料中地西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35-2005饲料级缩二脲NY936-2005饲料中二甲硝咪唑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937-2005NY937-2006饲料中西马特罗的测定高效液液相色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目录是国家对各行业领域制定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的目录,其编制是为了规范各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行业标准是国家对某一行业领域的产品、服务、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的强制性标准,是国家宏观管理和行业自律的有机结合,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标准,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行业标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行业标准目录包括了钢铁、煤炭、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标准,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对于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工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三、服务业标准。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标准目录包括了旅游、餐饮、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的标准,涉及到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筑业标准。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标准目录包括了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涉及到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目录包括了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方面的标准,涉及到交通安全、运输管理、车辆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要政策,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目录包括了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方面的标准,涉及到环境监测、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reen food-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environmental of area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供评价和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时参考,列于附录之中,适用于栽培作物土壤,不适于野生植物土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原GB 7173-1987)LY/T 1225-1999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LY/T 1233-1999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LY/T 1236-1999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LY/T 1243-1999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绿色食品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A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首先,农业行业标准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领域。
在种植业方面,标准规定了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畜牧业方面,标准规定了畜禽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渔业方面,标准规定了水域的环境保护、养殖技术、捕捞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水域资源,保障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业行业标准还涉及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标准规定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指标、检测方法等内容,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对于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以及对农产品贮藏、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农业行业标准还包括了农业生产设施、机械设备、农业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农业大棚、渔排、养殖场等生产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选用和维护要求,以及对于农业生产工艺的规范和标准化要求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农业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GB T 5 0 . 8蔬 菜 、 / 0 93 水果卫 生 标准 的分析 方 法 GB T ¥ 1 / 2 o出 口柑橘 鲜 果检验 方 法 GB T 8 5 新 鲜 水果 和蔬 菜 的取样 方 法 / 8 5 GB T 1 5 7柑橘 贮藏 / 0 4
8
虫等 非 检疫 性病 虫 害 引起 的 明显 的病 虫 斑 。
3 8 机 械 伤 meh ncl a i ct n . c a i mnf ai ad i o
广
西 园
艺
20 07年
第1 8卷
第6 期
3 1 果 面 缺 陷 f u t u f c lm ih . 1 r i s ra e b e s
2 规范 性 引 用文 件
果 实 的形 状 、 小 、 大 色泽 、 皮 的洁净 度及 其新 鲜 果 饱满 程 度 。
3 2 果 形 指 数 i d x o r i s a e . n e ffu t h p
下 列 文 件 中 的条 款 通过 本 标准 的弓 用 而 成 为 本 l 标 准 的条款 。凡是 注 日期 的引用 文 件 , 随 后 所有 的 其 修 改 单 ( 包括 勘 误 的 内容 ) 不 或修 订 版 均 不 适 用 于 本 标 准 , 而 , 励 根 据 本 标准 达 成协 议 的 各 方 研 究 是 然 鼓 否 可 使用这 些 文件 的最 新版本 。 凡是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 文 件 , 最 新版 本 适用于 本 标准 。 其 G / 0 9 1 食 品 中总 砷 的测定 方 法 B T 5 0. 1 G / 0 9 1 食 品 中铅 的测定 方 法 B T 5 0. 2 G / 0 9 1 食 品中汞 的测 定方 法 B T 5 0. 7 G / 092 B T 5 0 . 0食 品 中敌 敌 畏 、 果 、 硫 磷 的 乐 喹
农业行业质量标准
农业行业质量标准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其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
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各国和地区都在不断制定和完善农业行业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角度,探讨农业行业的质量标准。
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质量标准,能够提升农业行业的发展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1. 农作物生产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施肥、灌溉、施药等操作规程,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健康和产量稳定。
同时,还需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2. 畜禽养殖畜禽养殖是农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场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设置合理的动物栏舍、饲养管理设施,确保畜禽的生长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养殖业务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培训,掌握科学养殖技术,确保畜禽健康成长。
3. 渔业生产渔业是重要的水产品供应来源,需要遵循相关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采取科学捕捞技术,避免过度捕捞、破坏生态环境。
渔业产品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筛选,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1. 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的初加工是将农产品从原产地运至加工厂,并进行初步的清洗、分级、分类等工序。
加工厂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和初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2. 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是将农产品进行加工、提取、改良等工序,生产出更加方便消费、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深加工过程需遵循统一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四、农产品销售质量标准1. 市场准入农产品销售前需要通过市场准入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获得销售许可证。
对于进口农产品,还需进行进口检验和随机抽检,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 包装和标识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的外观、安全和质量。
标识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3. 售后服务销售农产品后,商家应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得到产品使用、储存等方面的咨询和支持,提高用户满意度。
现代农业行业标准
现代农业行业标准一、引言现代农业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成为必要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农业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1. 农产品质量监管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监督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农产品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安全管理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与健康。
三、农业生产规范标准1. 农业生产环境标准制定农业生产环境标准,明确农田、水源、空气等环境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健康,促进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
2. 农田管理规范研究和制定农田管理规范,包括土壤保育、灌溉制度、施肥标准等,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生产能力。
3. 农作物种植管理规范制定农作物种植管理规范,明确种植技术要求,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育苗技术等,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四、农业生产资料标准1. 农业机械标准研究和制定农业机械标准,明确农机选型、使用和维护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农药标准制定农药标准,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降低农产品残留物超标风险,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3. 农业化肥标准研究和制定农业化肥标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使用质量,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五、农业加工与销售规范1. 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确保农产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 农产品流通管理规范研究和制定农产品流通管理规范,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六、农业科技创新规范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估和鉴定,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2. 农业科研与人才培养规范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农业行业生产标准
农业行业生产标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农业行业的生产标准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农业行业生产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土壤管理标准合理的土壤管理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基础。
农业行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土壤管理标准,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测试、土壤肥力调查、合理施肥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制定土壤管理标准,将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种子品质检测标准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行业应制定统一的种子品质检测标准,要求种子提供商按照标准进行种子的产地、储存、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种子品质检测标准,可以确保种子的萌发率、纯度和杂质含量等符合要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农药使用标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治手段,但不恰当的农药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业行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包括农药的登记、使用方法、使用量、使用时机等方面的规定。
制定农药使用标准可以规范农药市场,减少农药残留,保护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
四、兽药使用标准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兽药的使用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农业行业应制定统一的兽药使用标准,要求畜牧养殖企业按照标准使用兽药,规范兽药的配方、使用方法、用量和使用频率,并对兽药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
建立兽药使用标准有助于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五、农产品质检标准农产品的质检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农业行业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产品质检标准,包括农产品的抽检方法、检验指标、检测仪器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严格执行农产品质检标准,可以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流通,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六、生产加工标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行业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编制组二〇二〇年七月目录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3)1.1标准制定背景 (3)1.2任务来源 (3)1.3起草单位情况 (4)二、标准制定过程 (5)2.1国内外相关资料收集 (5)2.2标准初稿 (5)2.3标准讨论稿 (6)2.4标准征求意见稿 (6)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路线 (6)3.1标准编制原则 (6)3.2技术路线 (7)四、主要技术指标及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7)4.1封面 (7)4.2前言 (8)4.3范围 (8)4.4规范性引用文件 (8)4.5术语和定义 (8)4.6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8)五、与有关的现行标准、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30)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30)七、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30)八、标准宣贯建议及其他说明 (31)参考文献: (32)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
根据2007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面源氮、磷年排放量已分别达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201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近三分之一湖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是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
近几十年来,化肥施用量急剧增加,导致农田降雨径流或排水中总氮、总磷含量迅速增加,农田氮磷流失引起的地表水体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农田排水沟作为上游农田面源污染的汇和下游水体(河流、湖泊等))中污染物的源,极大地影响着下游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水质。
然而,现有的农田沟重点关注的是其排水功能,净水功能弱化。
其中,现有的土沟水土流失严重,不能有效截留水中的悬浮物与泥沙;现有的“三面光”沟水生生物量少、尤其是水生植物量少,基本不具有生态净水功能。
生态沟是目前国内外在灌区普遍釆用的较为实用的水污染修复技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田沟进行生态化工程改造,构建净水能力强的农田低浓度面源污水生态净化设施,防治农田面源污染,亟需解决。
除了生态沟技术,在农田面源污水进入河流或湖库以前,因地制宜的应用生态塘净化技术、生态湿地净化技术和植物过滤带拦截技术对净化农田面源污水也十分必要。
目前虽然对于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缺乏,导致我国一些项目工程设计无参考依据、系统性不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组织全国科研院校,在文献调研和多年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正在承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示范工作,申请制定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为农业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提供标准方法。
1.2 任务来源2014年6月,农业部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下大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任务,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负责起草制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着手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相关的规定和资料,结合目前国内已经实施的农田生态净化技术调研等工作,于2020年3月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初稿);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实施过类似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方面的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于2020年4月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讨论稿);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于2020年5月编制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属于新制定标准。
1.3 起草单位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是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国内一流的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我单位为事业单位法人,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00000400010670X,法定代表人杨鹏。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285人,院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及团队14个,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66人(研究员74人,副研究员92人),研究生导师105人。
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7人,硕士学位人员53人。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7人(个)。
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所围绕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遥感、区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土壤学和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5大重点学科领域,组建了5支院级科技创新团队。
为促进院级创新团队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在院级创新团队内依据优势研究方向,组建了植物营养、肥料、农业遥感、土壤、农业微生物、农业水资源、现代耕作制、农业生态与环境、草地科学、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区域发展、食用菌和农情信息等13个所级学科团队(研究室)。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综合]”、“农业信息技术[综合]”、“面源污染控制【专业】”和“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专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有实验站(基地)9个、试验协作网3个,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管理单位,全国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的挂靠单位。
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期刊5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和《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等)。
二、标准制定过程2.1 国内外相关资料收集标准编制小组查阅了国内外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相关的标准材料,包括国内外有关农业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方面的技术标准,现有建设类项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作为制定此次标准的依据,确保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要求。
此外,标准编制小组还系统收集了农田生态沟、生态塘、生态湿地和农田植物过滤带等方面的文献作为技术资料,调研和查阅了我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十三五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和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关于农田生态净化技术的设计和建设资料,编制组成员还借助在美国执行农业部948项目“农田生态系统水氮优化管理技术引进与创新”机会,详细了解了美国关于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的相关情况,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力求技术完整全面便于实施。
2.2 标准初稿在掌握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后,标准编制小组就相应的细节问题多次与相关单位进行电话咨询,内部进行了标准框架和技术内容的多次讨论,在充分消化吸收资料的基础上于2020年2月上旬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初稿)。
2.3 标准讨论稿2020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分别与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和河南等地方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等设计单位的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相关专家对该标准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标准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了标准框架、技术内容,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讨论稿)。
2.4 标准征求意见稿经过标准制定小组在《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讨论稿)》反复修改和完善,于2020年6月中旬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净化技术(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路线3.1 标准编制原则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标准的编写规则及表述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力求做到规范、统一。
首先,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政策和协调统一性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同体系标准及相关的各种基础标准相衔接。
其次,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是以规范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实施中基本原则、生态净化技术内容与运行效果参数、运行维护等为目标,确保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节约高效等技术目标。
第三,广泛征求科研单位、管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管理单位等专家意见,并与技术、设计和建设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规范,使标准既保持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具有实施上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2 技术路线四、主要技术指标及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本标准主要从基本原则、技术内容与要求、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对农田面源污水净化技术做了相应的规范。
本标准主要内容和相关说明如下。
4.1 封面1)由于本次是新制定标准,封面中,标准号,ICS及备案号均暂未列。
2)封面下面标准发布时间和标准实施时间也未标注。
4.2 前言1)按照GB/T 1.1-2009的内容要求起草。
2)根据本标准制定的单位的实际情况,列出了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和排名。
3)根据本标准制定的参与人员的实际情况,列出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的姓名和排名。
4.3 范围本部分确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基本原则、技术内容与要求、运行与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生态沟、生态塘、湿地和植物过滤带进行水田和旱地区域面源污水的的生态净化。
4.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4.5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需要用到的且容易产生歧义或意义不明确的短语,结合引用标准中已有的相近的定义,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本标准需要给出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生态沟”、“生态塘”、“农田植物过滤带”等术语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