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题(含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后训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训练1. 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2.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4.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5.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6.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7.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8.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2课后作业: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
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B。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
民族企业日益萎缩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获得的金奖奖牌”,1914~1918年正值一战期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外国列强忙于一战、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
故选C项。
答案:C2。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内因是( )A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内因上看,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采取了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故选D项。
答案:D3。
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
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
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原因是( )A。
“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B。
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C。
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驱使D。
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朘削”“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遭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盘剥,故选B项.答案:B4.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
名师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第2单元 第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一期中)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AB.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C.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D.民族资本保持着顽强生命力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官僚资本在1914~1920年间投资减少,排除A 项;材料涉及各类资本在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投资情况,没有涉及重工业资本和轻工业资本的对比,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外国资本在1914~1920年间投资减少,没有体现占据主导地位,排除;从1894年到1920年民族资本的投资保持较大比例,故体现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D项正确。
答案:D2.(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期中)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
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
这反映了()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工业经济逐步占据主导解析:材料“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说明此时中国轻工业品生产不断增加,这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关,故C正确;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存在轻重工业发展失调的问题,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轻工业产品、重工业产品进出口情况,无法体现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3.(2018·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1.1908年初,英美烟草公司借口广东南洋烟草公司消费的“白鹤〞商标的颜色与其消费的〞玫瑰〞商标颜色相近,向香港当局诬陷“南洋〞侵权。
香港当局强行将南洋价值宏大的“白鹤〞牌香烟焚毁,使其被迫放弃“白鹤〞商标。
这说明〔〕A.近代民族企业缺少法律保护B.外国资本竭力排斥民族企业C.民族企业开展缺乏技术支持D.民族企业开展缺少民众支持2.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抗外货,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群众性“抵抗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C.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开展扫除了一些障碍D.民国政府的提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1928年7、8月间,上海市××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一首是:“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巩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提倡改进莫差过,凡事均需实在做。
〞歌词意在〔〕A.提倡国货B.倡导实业救国C.抵抗洋货D.倡导教育救国4.据统计,从1904—1908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50到60家,到1912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局部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
这说明〔〕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民族企业开展有较大局限性C.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D.民族企业开展迎来短暂春天5.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成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那么〞,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场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成功D.利于进步民族工业的竞争力6.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开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2019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中华民国)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由材料可知,通告是由民国政府的国家行政机关专门发出的,体现的是国家对民族工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
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2.(2017·河南洛阳期末)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
表中数据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A 材料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煤、锰矿石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这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故A项正确;1935~1937年,国共内战,社会并不稳定,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锰矿石等的产量变化,不能说明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3.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
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解析:C 科技人员的内迁与工厂数量的增加并未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新设的企业是否为军工企业,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设的企业增加迅速,结合题干的时间可推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民族工业内迁的主要地域,大批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是为了躲避战争的破坏,并不是战时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增加,故D项错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训练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时跟踪训练(十一)一、选择题1.与1913年相比,1920年中国的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长了152%和51.3%。
促使这种变化的国内因素是()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解析]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和掀起了抵制洋货的运动,所以导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选C项。
A、B两项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选C。
[答案] C2.下图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B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我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抵制洋货运动虽一定程度上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题目时间符合,故C项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3.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解析]洋务运动是以洋务派为主导,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来自民间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承担民主革命重任,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派只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为主,并未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学习,故D项正确。
[答案] D4.1913年张謇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
历史: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试题(岳麓版必修二)解析版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测试题命题人:陶国华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极端落后B .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 .中国实行闭关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从战争性质入手分析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战争,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销售更多的产品,经分析可知,AD 两项不能作为战争的原因,B 项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均可排除,C 项符合题意,答案为C 。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②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③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④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的性质,结果和历史作用,以检验学生完整、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
学生容易出现失误是在④项,洋务运动是近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因而不可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它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主我的发展,排除④项,正确答案为B 。
3.识读右图.对他们所起的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提供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B .有利于城市的商品经济的发展C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破产D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答案:D解析: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特点及其原因的考查。
2019春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习题: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
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B.甲午战争后的民族工业C.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D.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解析:由创建时间和投资人可知其属于民国初期的民间私人投资,即民族工业。
答案:C2.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
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于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
A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后,B项发生于洋务运动时期,D项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只有C项与题目的时间相符。
答案:C3.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上(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
”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结合1943年抗战时期,故A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结束后,故B项不正确;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日军掠夺服务的,实现“以战养战”策略,故C、D项不正确。
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而1937年则是日本全面侵华,因此,其共同的原因是外国侵略的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的萌芽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 爵位制度的创设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2.纵观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于A. 1894~1907年B. 1912~1920年C. 1928~1936年D. 1950~1953年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五四运动B.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 面粉业、烟草业B. 烟草业、纺织业C. 化工业、面粉业D. 面粉业、纺织业5.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推动中国政治文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
这主要是因为()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B. 没有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C. 没有充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A. 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B. 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C. 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7.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精编解析版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精编解析版1 / 3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48分)1. 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答案】C【解析】“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表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故C 正确;AB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2.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B.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C. 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势力压制D. 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的“根源”要从社会性质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故D 正确; ABC 均不是“根源”,故ABC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如图为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等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率。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协调 B.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C.民族资本企业在曲折中顽强发展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阶段均有所增长,表明民族资本企业在曲折中顽强发展,故C正确。
A项,材料未体现近代产业的协调发展,排除。
B项,官僚资本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依然存在,排除。
D项,1911年至1920年期间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有所放松,排除。
2.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答案】B【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1936年正式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B正确;1912年清朝灭亡,与材料中191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3.下图是民国年间“瑞中洋行”销售的瑞典产“凤凰牌”火柴的广告,这种火柴经过特殊处理,燃尽后即使落在衣服上也不会烧损衣服,因此在上海风靡一时。
由此可知,“瑞中洋行”A.产品物美价廉深受民众喜爱B.对民族火柴业构成威胁C.积极参与瑞典对华资本输出D.完全占领了中国火柴市场【答案】B【解析】瑞典火柴在中国的畅销必然会对民族火柴业构成威胁,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瑞典火柴的价格,A选项排除。
资本输出主要体现在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选项排除。
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4.下表是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额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
它说明当时中国A.机器纺纱业获得长足发展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纺织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D.传统手工业的衰落【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表明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额及消费量都有大幅增长,说明我国机器纺纱业获得长足发展,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没有世界其它国家数据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纺织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手工织机消费量占有很大比例,故D错误。
5.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经营再次好转。
这反应了A.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充满艰辛D.民族企业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答案】A【解析】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都是在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说明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列强侵略”,排除B;材料说明荣氏企业的三次大规模的发展,无法体现“充满艰辛”,排除C;材料信息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排除D。
6.1912年4月16日,袁世凯发布《劝农保商令》,宣示:“现在国体确定,组建新邦,百务所先,莫急于培元气,兴实业。
”这反映出此时的民国政府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百务所先,莫急于培元气,兴实业”可知,袁世凯认为当时最重要的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故选择D选项;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1912年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排除B选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生于1935-1937,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选项。
7.下表是《中国工业分布统计(1933年)》(郑友撰《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
该图表A.说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B.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C.体现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特征D.揭示出近代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该时期工厂和产值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领域,体现了近代中国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畸形发展的特点。
故答案为C项。
A项,图表中数据表明工厂数和产值主要分布在轻工业方面,不能说明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BD项,从图表数据只能表明工厂数和产值主要分布在轻工业方面,没有当时其他经济成分的相关数据,不能得出国民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近代工业是否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
8.1935年4月,国民政府在贵阳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随后,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指出“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
这反映出国民政府A.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B.顺应政府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积蓄国力准备对日本全面战争【答案】A【解析】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A选项符合题意。
顺应政府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干预,C选项排除。
对日本全面战争始于1937年,排除D。
9.1940年度,中央银行放款总额为509亿元,而贷给政府中央机关的为484亿元,占95.1%.1947年6月中央银行垫款给财政部的余额高达126565亿元,相比之下,中央银行用于经济方面的资金少得可怜。
据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A.中国社会经济混乱,市场投机盛行B.中央政府机关冗繁,财政出现赤字C.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经济起步艰难D.国民政府垄断金融,资源分配失衡【答案】D【解析】抗战时期看不出投机盛行,排除A;材料看不出政府机关冗繁,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从1940年到1947年的中央银行的财政状况,没有反映出经济起步艰难,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贷款大部分是给了政府,说明国民政府垄断了金融,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故选D。
10.读下表,据此可知A.我国石油在近代实现了自给自足 B.民族资本主义已建立起完整体系C.西部工业的发展适应了战时需要D.工业分布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改善【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石油没有实现自给,排除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建立起完整体系,排除B;从1939年到1945年来看,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甘肃玉门油矿产量不断增加,说明西部工业的发展适应了战时需要,故选C;材料美誉涉及我国工业分布不平衡的局面的改善的信息,排除D。
11.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答案】A【解析】国民党发行的法币数量是不断的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发动了内战,所以1947年军费激增,法币发行量会大幅增加,A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应该是在30年代,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与法币发行量增加无关,C错误;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D错误。
12.美国商品涌进了中国的各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集市上也可见到美国货。
上海的永安、新新、先施等大公司,美货占其全部货物的80%。
1946年,在天津市场上美货所占比重是59.16%。
这种状况A.激化了列强在中国的竞争 B.直接导致中国的货币贬值C.使中国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D.强化了中美战时同盟关系【答案】C【解析】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向中国倾销大量商品,甚至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这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故答案为C项。
抗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及日本基本无力和美国抗衡,排除A项;当时直接导致中国货币贬值的是国民政府政策,排除B项;当时二战已经结束,中美虽然还属于反法西斯同盟,但已不是战时同盟关系,排除D项。
13.20世纪30年代,中国只有上海工业可完全按国际劳工局的16大类分类法进行分类。
在所统计的180余个三级行业分类中,只有上海一地拥有该行业的工厂,占全部工业行业三级细类的近40%,特别是电器等新兴工业行业。
这折射出A.中国工业重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B.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C.上海工业发展根源于通商口岸的优势D.中国外贸中心开始从广州转移到上海【答案】B【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只有上海的工业符合国际劳工局的分类标准,其他地区比较落后,这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现状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选B;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上海工业的发展虽然与其是通商口岸有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C;D项表述中的“开始”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
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
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
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材料二“近代丝绸之路”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摘编自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材料三“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摘编自厉以宁、林毅夫、郑永年等《读懂一带一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