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综述

[摘要] 二语写作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第二语言写作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回顾了国外第二语写作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对国外第二语写作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第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二语写作研究方向分析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

1.对比修辞学理论时期

从西方学术传统来说,关于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最早的雄辩术到后来的伊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的古典修辞学,再到古罗马时期经过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演讲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五部曲”训练模式。这一古典修辞学传统对西方各国修辞写作教学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提出对比修辞概念的是Kaplan。他认为,英语段落的发展一般按一条直线进行,而东方语言(如汉语)的段落则是“迂回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第二语言写作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第二语言写作的文本特征,如拼读的正确性、句法、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写作的篇章特点。但对比修辞学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对比修辞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写作的最终产物而忽视了篇章的组织过程。Zamel最早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第一语言学习者一样同样可以在写作过程学习中受益。从此引发了写作研究中的“过程化写作”。

2.过程化写作研究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例如,Rein收集了由母语是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学生写的说明文,着重分析了文章中所使用的连词、连接代词和介词。其中连接词的使用频率在不同语种学生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母语是阿拉伯语的学生使用的并列连词的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学生,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介词。

Uzawa and Cumming对八名澳大利亚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八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时倾向于用英语组织思想、创建题目和组织信息。其中六个学生承认他们用英语构建出框架然后翻译成日语文本。两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之前用英语构建写作思想。

Cohen and Brooks Carson的研究表明在写法语作文时学生经常或者是总是求助于第一语言思维。其他十名西班牙语英语双语学生在法语写作时会切换成英语思维。

Billy R and Woodall对日语为母语和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语言切换频率与第二语言熟练程度,任务难度和第一语言熟练程度有关。并且他们还发现不同二语背景的学生会使用第一语言来实现不同的写作目的。

三、结束语

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写作教学的成功必将涉及实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外外语研究在20年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可以发现,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法的研究上。母语写作过程和第二语言写作过程最要的不同在于,第二语言写作者在第二语言写作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却没有对母语在外语写作中的作用给予太多的关注,仍有许多领域有待人们的开拓,如第一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写作所占的比重以及其是否与作文题目和作者的外语水平有关,随着二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第一语言思维在英语写作所占的比重是否有所变化。当今学者应立足实际,将这些研究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Billy, nguage-switching: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While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1):7-28.

[2]Cohen, A. D. & Brooks-Carson, A.Research on direct vs. translated writing: Students’strategies and their result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5(2):169-187.

[3]Hay, J.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 In

C. Michael &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PP. 1-27). Mahwah, NJ: Erlbaum.

[4]Kaplan, R. 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16):1-20.

[5]Kroll, B..Instruction: Teach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In B. Kroll (Eds.),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p.1-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Reid, J.A computer text analysis of four cohesion devices in English discours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Journal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79-108.

[7]Silva,T.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nature of L2 writing: The ES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TESOL Quarterly(27):57-77.

[8]Uzawa, K., & Cumming, A.Writing strategies in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owering or keeping up the standards.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46(1):178-194.

[9]Zamel, V.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ESOL Quarterly, 10(1):67-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