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9.2)--“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清末新政及破产
中国近代史纲要清末新政及破产
清末新政是指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新政试图通过西式近代化来挽救滞后的国家命运,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等多重危机,国家日益衰落。
康有为等人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向现代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试图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经验,来改善中国的状况。
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旨在推行宪政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却遭到清廷保守派的反对和外国干涉的打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百日维新则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反对派发动的一场改革,试图加强教育、开放民主、改革政治制度等,但同样被清朝保守势力和外国势力打压。
清朝的破产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政治上,清廷无法有效应对国内外的危机和挑战,官僚制度腐败,统治能力日益下降。
经济上,中国面临着贸易不平衡、商品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落后等多种问题,无法与欧美列强竞争。
社会上,封建主义的束缚难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总之,清末新政虽然带来了一定的变革,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清朝破产的根源则是多方面的。
- 1 -。
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195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王瑞琪(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慈禧颁布 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
但因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错失良机,最 后以失败而告终。
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从清末新政失 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2-0195-021901-191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了一系列改 革措施,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但这次改革却没能延长清政 府的寿命,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简 要分析一下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新政本质的欺骗性“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 上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在这次改革中体现出了较为严重 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政治领导集团并没 有彻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扼杀了 “戊戌维新变法”后,面 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才被迫举起了改革的旗帜。
主持 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慈禧身 为封建专制统治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她不会站在历史潮流 前引导社会前进。
她大半生都是在权力争夺中度过,她关 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而不 是救亡图存。
载沣主持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 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 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①1901年初清政府颁布了变法 诏,宣布开始实施“新政”“变法自强”等一系列改革措 施,却回避了此次变法的关键核心问题即政治改革。
清政 府只是在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立宪”,称要“仿行 宪政”,“仿行宪政”这一举措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有少许联 系。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论文
浅议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慈禧颁布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
但由于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和错失良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地意义。
本文从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19世纪末,国外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民变此起彼伏,革命日益逼近。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王朝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改革。
所以,京城和地方的高级官员以及清朝部分驻外大使在 1900 年底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同时,作为当时清朝的当家人慈禧太后在西逃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要使皇位永固,就必须改革。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新政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败原因,以期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些许启示。
一、固守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内外压力的交织下,清政府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新政”。
但由于晚清的统治阶层,无论是没落的满清皇亲国戚,还是腐败的官僚利益集团均是专制政体的既得利益者。
这些既得利益者在不得已推行的清末新政中,不惜违背当时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固守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们进行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为了保住甚至扩大皇族和封建官僚集团的权势。
这一点我们从五名出国考政大臣回国后陈述实行宪政的理由中可以看出。
他们指出,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
二曰外患渐轻。
三曰内乱可弭。
正因如此,清末新政从启动的那一天开始就充满了矛盾,使得很多好的改革举措无法实施。
比如,清政府为了立宪而设立的资政院和咨议局。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中国清朝晚期的新政是一次旨在改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尝试。
然而,尽管新政的初衷良好,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功。
这篇文章将探讨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些原因。
一、朝廷内部分裂在清朝晚期,朝廷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裂。
由于长期的封建时代的束缚,中国皇帝很难接受西方的新思想和制度,这使得他们难以推动新政的改革。
此外,政治上的强势派别也对新政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清廷内部存在着许多强硬的派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各自的政治利益。
这些派别之间的争斗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缺乏决策的权威,也无法在执行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支持。
二、经济结构落后另一个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落后。
清朝晚期,中国经济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的封建制度,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的接触。
这使得中国很难拥有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工业和农业上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这都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困境,使得新政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社会体制僵化此外,社会体制的僵化也是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社会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的,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僵化,很难对新的改革做出持续的响应。
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农民、地主、商人和政治精英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这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四、民族危机最后,新政失败的原因是民族危机。
在清朝晚期,中国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无力抵抗外部压力。
据估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共有超过300万中国人因战争和饥荒而死亡。
这使得中国陷入危机,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失去了部分领土。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难以利用资源来推行社会经济的改革。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尝试,但仍然失败了。
新政的失败原因包括朝廷内部的分裂、中国经济结构的落后、社会体制的僵化和民族危机。
这些因素使得新政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以改革来挽救滑坡的中国帝国。
这一次改革却以失败告终,给中国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
各种学者对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新探,分析清末新政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为我们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一些新思路。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清朝末年的走向是从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变,这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却面临了来自内外部力量的巨大阻力。
在国内,地方派系的势力庞大,他们对于中央政府的改革举措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会受到威胁。
清政府自身的官僚体系也是对改革的巨大阻力,因为这些官僚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对改革缺乏动力,甚至有的人还参与了挑拨离间的活动。
在国外,列强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对中国的强大利益忌惮万分,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因此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阻碍中国的改革进程。
在这种外部和内部的巨大阻力下,清政府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总是束手束脚,无法迅速出台有效的改革措施,更遑论实施了。
我们政治制度的阻力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社会经济结构来看,清末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非常落后,这给改革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混乱和矛盾。
特别是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极低,这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贫穷的状态。
而传统的统治者们往往对此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他们担心改革会打破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于改革也是反感的。
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困难给改革增添了非常大的难度,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清末中国的传统意识形态非常顽固守旧,这给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命为主,人事为辅”的传统观念,这就使得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对于改革的抵触情绪。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化,改变清廷的衰落局面,并为实现现代化中国奠定基础。
清末新政最终失败了,以下将对其失败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清末新政的推行时间过晚。
清朝实施新政时,中国社会已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需要。
西方列强入侵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状态,国家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民不聊生。
而新政采取了一些相对较为温和的措施,无法迅速彻底地改变社会现状,使得改革无法与社会的迅速变化同步。
新政在政策上存在局限性。
新政并没有针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对现有制度进行了一些修补和调整。
新政试图改善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推行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但并未对科举制度自身做出根本的改变。
新政对工商业的改革相对较少,没有对庙堂官僚主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从而限制了新政的效果。
新政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和挑战。
清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使得新政实施过程中面临了种种困难和阻力。
清廷内部的反对势力和保守势力对新政持否定态度,清廷对新政改革的支持力度并不强大,这也直接影响了新政的进展和效果。
新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系列缺陷。
虽然新政试图改革但并未对根本的制度问题进行解决,如土地问题以及封建土地制度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在新政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存在问题,如对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实行了商业特权,导致了国内外资本的逐渐积聚,加剧了社会矛盾。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推行时间过晚、政策局限性、遭遇阻碍和挑战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等。
虽然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未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也为清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清末新政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揭示了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压迫统治和腐败治理,国家衰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民主革命的声浪越来越高。
清政府为了保住统治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局势。
这些新政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这些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因素1.列强的干涉:清朝末年,列强们谋求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割地要求。
面对列强的干涉,清政府没有足够的国力和技术实力来抵抗,只能通过妥协和割地来保住统治地位。
这些割地让清政府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对清政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2.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和民众抗议不断。
由于长期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们生活贫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新政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并没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仍然延续了旧制度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农民们的不满情绪继续蔓延。
新政中的一些措施如“国以民为本”、“平肆商圳”等,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3.经济困境: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空虚,无法为新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经济自主性不足,中国的产业和商业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经济崩溃和资源枯竭。
这使得新政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涉及到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如官僚贵族、地主阶级等,他们在旧体制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利益,不愿意接受改革的挑战,因此对于新政持有抵制态度,并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改革的进行。
2.新政的不彻底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往往是一些表面性的改革,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性和主要性问题。
在改革教育方面,清政府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科举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使得改革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3.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政府在长时间的统治下,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盛行,腐败现象严重。
清政府官员对新政的执行缺乏决心和能力,不愿意付出实际的努力来推动改革。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一、清末新政涵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清末新政范围上比洋务运动广泛。
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方实力派官员主导的爱国自救运动,它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主要内容在于发展实业,而且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等西方列强渗透较多的地带。
而清末新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并且得到朝野内大部分政治力量的支持。
其次,清末新政比戊戌变法持续时间更长。
戊戌变法太过于短暂,甚至在它未被大众广泛知晓之前就被扼杀,所以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而清末新政持续达十一年之久,期间崛起了新兴的政治势力,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实业的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更加深厚的土壤。
即便是这样一个看似政府主导、顺应潮流的现代化运动,也因遭致体制内外势力的强烈反弹而失败。
历史总是以这样无奈的逻辑向前演进,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委值得后人探寻并深思。
二、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探析中日同时作为遭受西方侵略后实施改革的东方封建国家,结果日本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注入了现代性因素而成功,清廷不但没有达到消弭革命、维系统治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崩溃的步伐。
纠其原因,一是封建保守的专制制度无法满足各方势力急剧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因而招致了普遍的不满和怀疑;其二,集体的改革热情与异化的政策效果之间的矛盾,原本旨在维系自身统治、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中大多走样变味,百姓尤其是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了,知识分子的信仰破碎了,大批西化的学生和军人被革命派拉拢;最后,满清贵族严重的民族主义倾向导致汉族官僚离心,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立宪派最终大多倾向了革命。
(一)封建保守的专制制度与急剧增长的政治参与之间的矛盾晚清时期经过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列强在华资本输出之后,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为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
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达到新高峰,清末新政期间铁路发展尤其迅速,到1911年约达9000公里,比1895年约增长20倍。
略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下了伏笔。清末新政的所有“ 救” 自 努力, 不过是内外交困下迫不得 已的选择 , 清政府从未想把新政认真地进行下去, 尤其是对新政的关 键部分 , 如责任内阁的建立和议会的召开等, “ 或言之而不见实行, 或 行之徒应故例, 待至民革 的盲 目性使得清末新政 中把西方的立宪政治肤浅而单纯地视为解
关键词 : 清末新政 ; 失败; 因; 原 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5 . K2 7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5 (0 0 0 - 0 0 -0 10- 4821)1 36 3
清朝最后十年 , 堪称我 国近代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段之一 , 有 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近年来, 学术界对清末新政作了许多开
年的变革图强运动拉开了序幕 。 新政兴起后 , 其着重处主要有 : 进行军事改革; 强化中央政府效
其次, 适应性改革 的消极 、 滞后与盲 目。清末新政是遵循“ 冲 击一反应” 的逻辑而发生的, 是一种适应性的改革。因而 , 不可避免
地具有极大的消极性、 滞后性和盲 目性, 这也就为新政的失败早早埋
如此, 清末新政最终还是没有摆晰失畋的命运。纵观清末新政, 可以 说, 它的失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也有推行者错误操作的偶然, 其 具体的表现如下:
1失败 的必然性 .
演变而来的, 而且只有得到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与民俗的支持才能 产生“ 效能” 。由于中国并不具备这些社会因素的支持, 简单地移植
创性的史料发掘和理论评析, 现了大批的新成果, 出 扩大了 对清末新
政的研究规模和范围, 也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 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在对清末新政历史进步性的肯定和褒扬
上, 缺乏一种与当前改革相联系的视野, 因而不太注重从清末新政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总结 出关于转型时期社会改革的战略和政策的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清末新政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帝国的终结。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一、外部压力与内部抵制清末新政之所以难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各种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权,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面对外国列强的压力,清政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国内的改革,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清朝皇帝对改革持保守态度,特别是慈禧太后在朝鲜战争失败后加强了对政局的掌控,限制了改革的动力和空间。
慈禧太后因身后未有合适皇子继任帝位,她唯恐社会变革会动摇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她对清朝新政持谨慎和顽固的态度,不愿意在自己的统治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满清政府内部的官员贵族对新政改革亦持异议,他们担心改革将削弱他们的利益和权力,因而积极地阻挠和抵制新政的推行。
在这样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下,新政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二、改革方案的缺陷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其改革方案本身的缺陷有关。
在政治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设置各种新的官署和部门来改革现有的官制,推行分权制度,但实际上这些新官署的权力仍受到皇权的限制,缺乏真正的自治权,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政试图推行的选举制度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政治改革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
在经济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推行洋务运动、修筑铁路和发行银元等手段来改革国家的经济结构,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因为技术力量、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原因遭遇困难与挑战,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致使改革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教育和文化上,清朝政府也试图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有效地改变国家的教育和文化模式,导致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彭升;何秋娟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双重困境,清王朝统治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但是事与愿违,它并没有达到挽救清王朝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错误性互相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改革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既合乎规律性,也合乎目的性,在尊重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
【总页数】5页(P98-102)
【作者】彭升;何秋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7.5
【相关文献】
1.简析清末西藏新政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J], 杨涵
2.从历史运动机理看清末新政失败和辛亥革命的到来 [J], 居阅时
3.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J], 朱晨旭
4.浅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J], 王长江
5.略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J], 李雪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新政为何失败
清末新政为何失败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6年第20期戴鞍钢1901年启动的清末新政,单就内容而言,应该说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其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逐渐招致民众愈来愈多的反感、怨恨乃至直接的武力抗拒。
官员尸位素餐清末新政的范围很广,包括裁撤冗衙、整饬吏治、修订律例、编练新军、创办巡警、振兴实业、废科举、兴学校等。
1905年以后,又增加了许多“宪政”预备措施,如官制改革、设谘议局资政院、地方自治等。
新政开始后,看起来似乎颇为热闹,但在实际执行时,各级封建官员大多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时人忆述:那些中央各部的“大小官僚每日到部,只是签到、划知、盖章例行公事,大多对政事一无所知,真正懂得条例拟具办法的只有部里的书办”。
(《晚清述闻》)1899年10月6日,慈禧召见盛宣怀时就曾抱怨:“现今毛病在上下不能一心,各省督抚全是瞻徇,即如州县官,案件尚不肯说真话。
”从当时各地督抚的奏折来看,几乎无不表示赞成并认真推行,但事实上,有些督抚实际上并不赞成,曾先后出任广东巡抚、山西巡抚、河南巡抚和两广总督等职的张人骏即是其中的一个。
张人骏之所以对新政多持否定的态度,一是认为推行新政会增加财政开支,势必加重对百姓的盘剥,“然民力竭矣,再加搜括,恐成土崩之祸”,不可收拾;二是认为有些新政措施,如编练新军、成立商会和选派留学等,未必对清皇朝有利,称“近日诸如练兵之派,王公铁良之查考,商部之欲派各省商局议员,此等举动,似又欲踵庚子以前之辙,殊不可解”。
他反对派员留学,认为将败坏人心,助长革命,声称:“所谓学成而返,好者不过目的、影响数百新名词,全无实际,否则革命、排满、自由而已。
而不惜以数千年圣贤授受之学,三百年祖宗创垂之典,尽弃所学而学焉,此固开辟至今未有之奇祸也。
”苛捐杂税激增中央的新政费用向各省摊派,各省的新政费用向州县摊派,最终无不落到一般百姓头上。
一方面是庚子赔款下的严重财政危机,另一方面则是官吏的津贴、办公费用激增,恣意挥霍享受。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学者的研究,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压力。
在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列强的侵略和割地,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岛屿,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内部压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教育、军事和政治体制,但由于受到列强的干扰和反对,改革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了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二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
清朝的官僚体系一直以来就存在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化、官商勾结、官场黑暗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清朝政治的稳定。
清朝的官僚体系对于改革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主动反对改革。
这种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成为了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三是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清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运动不断,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国内经济落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社会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成效不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四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清末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想观念的变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艰辛的斗争,清末新政试图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但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阻力,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清末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清末新政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为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累宝贵的经验。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朝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和各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系列“新政”被推出,旨在挽救危局、拯救国家。
然而,这些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并最
终宣告失败。
那么,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缺乏经济基础
清朝晚期的经济相当落后,重农轻商的政策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而新政并
没有真正改变这一现实,清政府虽然提倡实业兴国、支持工商业发展,但没有为其提供足
够的资金和技术,并在政策执行层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新政没有在经济上得到有效
实施,也未能迅速改善百姓生活。
二、官僚主义严重
新军、新学与变法运动的出现,都是清政府为了振兴国家而推出的改革措施。
但在这
些改革中,官僚主义的问题凸显。
一些官员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的训练,并且不愿
意改变旧有的行政作风。
同时,新政实行的新制度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而清政府对这些
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信仰建制不坚
四、叛乱和反对活动的威胁
以上几点或多或少地困扰着清朝的新政,并最终宣告了失败。
虽然后来的辛亥革命催
化了它的衰落,而衰落的原因正是这些直接或间接的问题。
最终,它以民众反抗和官员分
化为前景,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点。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制度改革。
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
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
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
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
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
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
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
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
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
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
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
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
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
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
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清末新政破产的原因真相
清末新政破产的原因真相清末“新政”破产的原因改革毕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
在这种意味深长的矛盾背后是历史造成的两个原因:其一,庚子之变以后的局势是一种真正的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局。
1901年2月颁布的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
”正是对这一点的承认,新政在主观上是为了防止革命掀揭屋顶而挖开的一个窗洞,但在客观上却成为时势假手不愿改革者而实现的一场改革。
历史常常会使动机与效果大相异趣,对于一个没落的阶级尤其如此。
其二,有人说过: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
透过这种南北方和青老年的对立,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保守人物的对立。
侵略者用暴力消灭了后一类人物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以此震慑了其他一部分人。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但它导致的结果却是为中国的改革消除了一些阻力。
许多历史的是非是隐藏在深处的,只有透过某些历史细节的表象,才能把握历史迈进的步伐和节奏。
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
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他推行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子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清政府在全国各省扩编新军,原本是要以此来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却又给革命党人在各省以发展革命势力的机会,新军绝大多数成了王朝的“叛兵”。
清政府奖励实业,原想借此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冲突越来越大”。
所有这一切,都走向了清政府预想的反面。
何以会如此?历来论者大都从其推行新政的动机来说明它的欺骗性和反动性,这并没有错,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清政府推行新政固然有取悦列强、拉拢立宪派、打击民主革命的一面,更有统治阶级变法自强的一面;它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逻辑的具体内容。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面临内外压力的情况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满清统治,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新政在政治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启动新政之前,内外有诸多问题未能解决。
外部来自列强的压力,使得中国陷入了殖民地的困境,失去了国家主权。
再加上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新政,使得新政开展起来就面临巨大困难。
新政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清政府在制定新政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晚清政府内部缺乏统一的领导,各级官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新政在经济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不够大。
尽管推行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铁路建设、邮政改革等,但整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
晚清政府在资本主义和封建经济的矛盾上处理得不当。
一方面,晚清政府在拥护封建经济的也试图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导致了政策的混乱和冲突。
晚清政府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生产方式上坚持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晚清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处理不当。
新政推行初期,财政上比较宽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清政府开始面临财政困难,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政在社会上的失败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各种社会问题上的应对能力较差。
清政府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一直缺乏明确的方案和措施,往往只采取暂时的应付之策。
这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严重积累,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日益暴发出来。
晚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上的效果不佳。
尽管推行了新的学制和教育体制,但由于政府的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教育改革的效果较差,未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晚清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改革力度不够。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被称为“清末新政”。
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严重,国家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这一新政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本文将探讨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清末新政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
在清朝末年,守旧势力对于改革持有强烈的排斥态度。
他们认为改革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并且会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
保守势力通过阻挠改革的实施,使得新政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清末新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启动现代军队的建设等,但这些改革并没有解决中国根本性的问题。
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推行了一些新的机构和政策,但这些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容易被腐败和特权所侵蚀。
在社会制度上,尽管清政府试图推动农业、教育、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但由于缺乏具体落地措施和有效的执行力度,这些改革往往无法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清末新政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由于清政府的改革力度不够大,导致很多改革措施无法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实施。
清政府的改革措施也受到了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如英、美、日等国的干涉、民族军阀的混战等。
这使得新政在艰难的环境中推行,进一步加剧了改革的失败。
清末新政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真正见效。
由于清政府在改革方面的努力与失败相对应,清朝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愈发严重。
短短几年的改革时间无法解决清政府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由于新政的失败,人们对于政府的改革能力和决心产生了怀疑,导致后来的对立与动荡。
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制度设计的缺陷、推行过程中的困难以及时间和机会的不足等。
这一失败不仅反映了清政府自身的无力,也暴露出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正因如此,清末新政的失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后来的革命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教学目标:识记、认知清末新政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正确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
通过学界对清末新政的不同看法,客观评价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客观的评价观。
教学重点:1、清末“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
2、正确对清末新政的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学界对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
2、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如何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的评价观教学内容:一、清末“新政”的概况第一阶段主要推出了官制、学制、兵制、工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另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
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末新政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是进行体制变更。
主要内容包括: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等。
二、学术界有关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探讨(1)“他败论”。
其基本观点是“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末新政的中断”。
(2) “自败”论。
将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认为即便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3)综合因素影响。
三、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韬略层面上:看“新政”重大战略出台的动机、时机。
谋略层面上:看清政府有关“新政”改革的整体规划 。
策略层面上:看清政府如何处理推行“新政”过程中所碰到的两难困境。
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厉行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方方面面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宣布改革的恰恰是不久前发动戊戌政变的西太后。
她亲手镇压了戊戌变法,又亲口宣布实行“新政”。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对清末“新政”的认识与评价也颇受关注。
清末新政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变革,学术界过去多以“反对”论处。
近些年来,学者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有的认为清末新政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
有的说清末新政是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还有的认为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
但是,十年“新政”没能挽救清政府灭亡的命运。
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末“新政”的失败:是清政府无法驾御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困境、难以担当起领导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主干角色?还是革命党的激进革命、抑或立宪派的操之过急?总之,导致清末“新政”的失败是改革者自身的原因,还是改革过程之外的其它因素,“自败”抑或“他败”,这是一个颇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清末“新政”的基本概况晚清十年“新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1年至1905年,第二阶段从1906年至1911年,学界有人将第一阶段称为“新政”时期,第二阶段称为宪政改革时期,实际上不应隔裂,只是前后两阶段的改革重点不同。
第一阶段主要推出了官制、学制、兵制、工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另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
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末新政进入第二个阶段,核心是进行体制变更。
主要内容包括: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等。
对于晚清新政,尤其是宪政改革从总体上究竟应作何评价?传统观点一般贬之为抵制革命的“伪宪政”、“假立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有贬有褒;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以褒为主。
有学者认为 “用政治学观点去考察清末社会特点、政体与国情的关系,具体分析预备立宪的内容及进程,就不难发现,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国,其民主进程起步的最佳方案,并不是英式虚君制或美式共和制,仍以二元君主立宪制较为适宜。
”还有学者指出预备立宪“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尽管清政府确有欺骗人民、消弥革命的主观意图,但以“假立宪”蔽之未免失之偏颇。
二、学术界有关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探讨清末新政是一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现代化性质、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运动,然而,它并没有成功,不仅没有成功,连主持改革的清政府也在这场改革中黯然离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改革失败了呢?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可归纳为两种基本论点,列图如下:(1)“他败论”。
“他败”论的基本观点是“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末新政的中断”。
1994年,李泽厚公开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
”认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
”结果造成了“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
①这样就正式拉开了关于辛亥革命评价问题论战的序幕。
继而有学者更直接、明确地论述了辛亥革命对清末新政的负面影响。
如有人认为:“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还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新政早就有一个肯定的客观的说法了。
”②这些观点认为,如果不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新政即可继续进行,而且能够取得成功,这实际上是主观预设的一个前提。
(2)“自败”论:“自败”论者将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即便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构成清末新政“自败”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包括“时机错失”、“技术失误”、“权威缺失”、“能力欠缺”、“政府腐败”,等等。
有学者概括“新政”失败的原因为,从主观方面来说,“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的矛盾,给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为了自救,它必须进行一些真正的改革;另一方面,若真的实行宪政,势必要放弃很大部分统治权,结果只能导致自己统治的削弱,这又非清政府所愿。
清政府就是在这种非常矛盾的情况下开展改革的。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甚至持反对态度”;“严重的财政困难是造成改革失败的又一原因”;“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给改革带来了无穷灾难,直接导致立宪派对清政府的背离,加速改革的失败”;另还有“列强对清政府的改革持冷谈态度”的影响。
有的强调“从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应具备的条件看,清末新政主要败在两点:其一,缺乏真正的现代化领导核心;其二,变革时机的错失”。
有的认为“失败的原因很复杂,总体而言,发动和推进立宪的社会基础还过于薄弱,思想上还倾向于保守;废除科举的教育改革推进了宪政,但也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清政府不致力于培植宪政社会基础,而是力图维持满清统治,人为设阻宪政进程,遂使革命力量增强”三、研究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者们对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分析合在一起,构成清末新政失败的“合力”。
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哪一种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即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主因是什么?“他败”论将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归之为外因,是不符合哲学逻辑的。
其实,清政府拥有的军事力量远在革命党人之上,武昌首义的成功只能说明清政府的脆弱、说明他的社会管控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低下。
问题出在新政自身,出在清政府内部。
我们需要分析新政的重大举措所造成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清末新政看作是一场事关清政权存续与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研究这个重大战略中的韬略、谋略、策略等几个层面的得失。
首先,在韬略层面上:“新政”重大战略出台的动机、时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学者们大多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即清政府进行新政的目的是挽救其统治。
1905年前,清政府压根没有考虑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进行了不痛不痒的、枝节性的官制改革,因此,这一阶段的新政仍是围绕着巩固其专制统治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戊戌变法的继续。
第二阶段新政的主要目标是为推行立宪制进行预备,以达到立宪制下君主存在的目的。
君主立宪制作为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在正式施行之前适度地加以预备,是必要的,问题在于,清政府推行预备举措的合理性,即谋略的恰当与失当问题。
从韬略上讲,清末新政的动机有一个转换的过程,我们难以从动机上认定它的“反动性”进而断定它必然失败。
应该说,20世纪初年的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因此,在改革的时机上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西太后镇压戊戌变法后,外受八国联军的打击,内受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和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夹击,此时的清政府撑控改革主导权的能力下降了,或者说清政府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
但是,能否推断清政府真的行将就木、不可救药了呢?在某种意义上说,清政府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利于改革的条件的,只要善加利用,壮大有利于变革的基础,新政或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首先,存在着有利于改革的社会基础,经历了戊戌变法的洗礼,清政府内部主张改革的呼声高涨,甚至在皇族亲贵中,也不乏赞成改革者,流亡国外的康、梁等人,仍然高举保皇的旗帜,寄希望于清政府推行君主立宪制,国内以张骞为首的立宪派与康、梁等人相响应,成为清政府改革可以依靠的力量。
其次,存在着有利于改革的国际环境,西方列强虽然对清政府不满,但它们也一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统治者,并不希望清政府一下子被推翻。
那么,新政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从新政的谋略上进行分析。
所谓谋略是一种有关改革的整体规划,那么,清末新政有无规划呢?第一阶段,清政府基本上承袭了戊戌变法的举措,至于前面应该如何走,它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阶段,它采取了拿来主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归来后,1908年颁布了一个九年预备立宪清单,此清单是清政府推行宪政(第二阶段改革核心)的方略。
有学者认为九年筹备是必要的、合理的、可行的,甚至需要更长的筹备时间,这种观点忽视了晚清政治现实。
20世纪初年的清政府已经不可能从容地进行筹备,当务之急是先将事情做起来,向反对派开放政权,让他们吃下定心丸的同时,也扩大了政府的执政基础,其他事情再在宪政的体制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因此,从谋略层面上分析,九年筹备清单是不适宜的,也可以说是清政府的失误。
后来,在立宪派的请愿下,清政府缩短了国会召开年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筹备期限是具有弹性的。
更具体分析,在策略层面上,清政府没有处理好筹备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两难困境:一、没有充分预估到改革所需的经费及其来源,一味地增加摊派,结果使社会大众分担了改革的痛苦,增加了对改革的不满。
二、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足够的因应能力,如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善后事宜,没有考虑到情况的复杂性,使广大铁路股东(尤其是川汉铁路租股股东)蒙受损失。
三、没有处理好皇族、满族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四、对革命党人缺乏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