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案8.2.1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直线的方程
【课题】8.2 直线的方程(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直线与方程的关系;(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直线方程的适当形式求直线方程.【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分析——联系方程”的步骤,从学生熟知的一次函数图像入手,分析图像上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把函数的解析式看作方程,图像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平面点集(轨迹).很自然地建立直线和方程的关系,把函数的解析式看作方程是理解概念的关键.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过程,是从直线与方程的关系中的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然后是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具有相同的形式.要强调公式中b的意义.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介绍,分两个层次来处理也是唯一的.首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面介绍的两种直线方程都可以化成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然后按照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的系数的不同取值,进行讨论.对CyB=-与CxA=-只是数形结合的进行说明.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问题】我们知道,方程10x y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质疑 引导分析 思考启发 学生思考5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 已知直线的倾角为45,并且经过点0(0,1)P ,由此可以确定一条直线l .设点(,)P x y 为直线l 上不与点0(0,1)P 重合的任意一点(图8-6).图8-61tan 450-==-y k x , 即 10x y -+=.这说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10x y -+=的解.设点111(,)P x y 的坐标为方程10x y -+=的解,即1110x y -+=,则111tan 450-==-y k x ,已知直线的倾角为45,并且经过点0(0,1)P ,只可以确定一条直线l .这说明点111(,)P x y 在经过点0(0,1)P 且倾角为45的直线上.讲解 说明引领 分析思考 理解 思考带领 学生 分析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一般地,如果直线(或曲线)L 与方程(,)0F x y =满足下列关系:⑴ 直线(或曲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二元方程(,)0F x y =的解;⑵ 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或曲线)L 上.那么,直线(或曲线)L 叫做二元方程(,)0F x y =的直线(或曲线),方程(,)0F x y =叫做直线(或曲线)L 的方程. 记作曲线L :(,)0F x y =或者曲线(,)0F x y =.例如,直线l 的方程为10x y -+=,可以记作直线:10l x y -+=,也可以记作直线10x y -+=.下面求经过点000(,)P x y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的方程(如图8-7).图8-7在直线l 上任取点(,)P x y (不同于0P 点),由斜率公式可得 0y y k x x -=-,即 00()y y k x x -=-.显然,点000(,)P x y 的坐标也满足上面的方程. 方程00()y y k x x -=-, (8.4)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其中点000(,)P x y 为直线上的点,k 为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理解 记忆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1).,故斜率为α,tan451==,所以直线方程为,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30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如图8-8所示,设直线l与x轴交于点(,0)A a,与y轴交于点(0,)B b.则a叫做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或横截距);b叫做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或纵截距).【想一想】直线在x轴及y轴上的截距有可能是负数吗?图8-8【新知识】设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b,即直线经过点(0,)B b,且斜率为k.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0)y b k x-=-,即y kx b=+.方程y kx b=+(8.5)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在y 轴的截距.总结归纳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思考归纳理解记忆带领学生总结40*巩固知识典型例题例3设直线l的倾角为60°,并且经过点P(2,3).(1)写出直线l的方程;(2)求直线l在y轴的截距.解(1)由于直线l的倾角为60°,故其斜率为引领观察通过=.603,由公式(8.4)x-3(2)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0Ax By C ++=就是直线的方程呢?*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1)当0A ≠,0B ≠时,二元一次方程0Ax By C ++=可化为A C y x B B =--.表示斜率为A k B =-,纵截距Cb B=-的直线.(2)当0A =,0B ≠时,方程为Cy B=-,表示经过点0,C P B ⎛⎫-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如图8-9).(3)当0A ≠,0B =时,方程为Cx A=-,表示经过点,0C P A ⎛⎫-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如图8-10). 所以,二元一次方程0Ax By C ++=(其中A 、B 不全为零)表示一条直线.图8-9 图8-10方程0Ax By C ++=(其中A 、B 不全为零) (8.6)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总结 归纳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思考 归纳 理解 记忆带领 学生 总结72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4 将方程12(1)2y x -=+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并分别 说明 强调观察【教师教学后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1.1集合的概念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课时安排:2课时.1。
2集合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1。
3集合的运算(1)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课时安排:2课时.1.3集合的运算(2)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课时安排:2课时.1.4充要条件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教学难ZYB重油煤焦油专用泵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课时安排:2课时.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2.2区间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能力目标:通过数形结合高温导热油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区间的概念.教学难点:区间端点的取舍.课时安排:1课时.2.3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目标:⑴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能力目标:⑴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⑵通过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⑴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时安排:2课时.2。
中职数学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全部教学设计7份教案(高教版)
【课题】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能力目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介绍两个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理解【教学设计】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教材采用“知识回顾”的方式给出这两个公式.讲授时可结合刚学过的向量的坐标和向量的模的定义讲解,但讲解的重点应放在公式的应用上.例1是巩固性练习题.题目中,两个点的坐标既有正数,又有负数.讲授时,要强调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特点特别是坐标为负数的情况.例2是中点公式的知识巩固题目.通过连续使用公式(8.2),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例3是本节两个公式的综合性题目,是知识的简单综合应用.要突出“解析法”,进行数学思维培养.【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212(==P P P P x、N、P、Q、R各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下列各点:(1,1)A、(3,4)B .并计算每两点之间的距离.第1题图12)(=-x x 01012-=⎧⎨-=-⎩x x y y y y图8-2【教师教学后记】【课题】8.2 直线的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角、斜率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倾角、斜率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设计】本教材采用的定义是:“当直线与x 轴相交于点P 时,以点P 为顶点,始边指向x 轴正方向,终边落在直线上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角.当直线与x 轴不相交(或重合)时,规定倾角为零角”.这样就使得关于角的概念一致起来.结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倾角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倾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 而非 [0,180].教材中的“试一试”有助于巩固学生对倾角概念的理解.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成两种情况来研究斜率公式.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分类讨论问题的思考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要强调应用斜率公式的条件12x x .例1是斜率概念及公式的巩固题目,属于简单题.通过例题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图8-3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为了确定直线对x轴的倾斜程度,我们引入直线的倾角的概念.轴垂直(如图8−5()3=.31,2)与点B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此节的书面作业习题里没有【课题】8.2 直线的方程(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直线与方程的关系;(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直线方程的适当形式求直线方程.【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分析——联系方程”的步骤,从学生熟知的一次函数图像入手,分析图像上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把函数的解析式看作方程,图像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平面点集(轨迹).很自然地建立直线和方程的关系,把函数的解析式看作方程是理解概念的关键.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过程,是从直线与方程的关系中的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然后是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具有相同的形式.要强调公式中b的意义.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介绍,分两个层次来处理也是唯一的.首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前面介绍的两种直线方程都可以化成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然后按照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的系数的不同取值,进行讨论.对CyB=-与CxA=-只是数形结合的进行说明.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y 为直线-x 11,)x y 在经过点图8-7上任取点(,)P x y (不同于0P 点) 0y y k x x -=-,1).αtan=,所以直线方程为图8-8B b,且斜即直线经过点(0,)3=.,由公式(8.4)【课题】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2)能应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解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及应用.【教学设计】从初中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的知识出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介绍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容易接受.知识讲解的顺序为:.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倾斜角相等⇔9090⎧≠⇔⎨=⇔⎩αα倾斜角斜率相等;倾斜角斜率都不存在.教材都是采用利用“斜率与截距”判断位置关系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方程,再比较斜率与截距进行位置关系的判断.例1就是这种方法的巩固性题目.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教材没有介绍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例2是利用平行条件求直线的方程的题目,属于基础性题.首先利用平行条件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最后将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蕴含着“解析法”的数学思想,要挖掘.【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当直线1l 、2l 的斜率都是与x 轴平行,所以1l 当两条直线1l 、直线1l 与直线2l 都与图8-11-11(1)【课题】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能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应用.【教学设计】与倾角的定义相类似,本教材将两条直线夹角的定义建立在任意角定义的基础上.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同时规定,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时两条直线的夹角为零角,这样两条直线的夹角的范围是0,90⎡⎤⎣⎦.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看图说话”的方法,导入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过程简单易懂.两条直线垂直的实质就是这两条直线的夹角为90.运用垂直条件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例4是巩固性题目.属于基础性题.首先将直线的方程化为斜截式方程,再根据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是本套教材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主要方法.例5是利用垂直条件求直线的方程的题目,属于基础性题.首先利用垂直条件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最后将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这一系列解题程序,蕴含着“解析法”的思想方法.需要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中的直线方程必须是一般式方程.【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图8-12探索新知图8-13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是直线图8-148-1511tan BCk ABα==, 233tan tan()tan ==-=-=-AB BCααα180 121k k ⋅=-.上面的过程可以逆推,即若121k k ⋅=-,则1l ⊥由此得到结论(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2l1l【课题】8.4 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正确认识.【教学设计】用“解析法”推导圆的标准方程的过程,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要强化对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的认识,其中半径为r ,圆心坐标为(),O a b '.经常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认为半径是2r ,圆心坐标为(),O a b '--.教学中应予以强调,反复强化.例1和例2是圆的标准方程的知识巩固性题目,属于基础性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例题,进一步熟悉圆的标准方程.再介绍圆的一般方程时,教材首先将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分析系数特点,然后将方程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但介绍圆的一般方程及其与标准方程的联系,还显示出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魅力.例3是圆的方程巩固性题目.题中的两种解法,都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特别是解法1,通常采用配方法,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坐标与半径.这类题目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求圆的方程,基本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心和半径,然后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例4就是这种类型的基础性题目;另一种是,设出圆的方程,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相应的常数,例5就是这种类型的基础性题目.【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课题】8.4 圆(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了解直线与圆相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教学设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是本节的难点,将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通过对方程组的解的讨论,来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论上讲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的运算过程很麻烦.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利用比较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小的关系来讨论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平面几何中,学生对这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比较熟悉,现在通过比较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大小,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容易接受,例6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讨论的.经过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通常作法是设出点斜式方程,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与半径相等来确定斜率,从而得到切线方程,其中蕴含着“待定系数法”和“解析法”等数学方法.例8是直线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知识,根据光学原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可以求得反射点P的坐标.例9是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知识.解决这类实际问题首先要选择直角坐标系.【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图8-21图8-22。
直线与方程 教案
《直线的方程》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
(2)正确利用点斜式、斜截式公式以及两点式公式求直线方程,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2.过程与方法:(1) 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2)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到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特点。
(3)让学生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直线方程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教学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 【课型】新课【课时安排】两课时(90min )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独自思考 【教学过程】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一.引出问题:在直线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应知道哪些条件? 二.引导答案: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 。
设点),(y x P 是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请建立y x ,与00,,y x k 之间的关系。
yxOP P 0(1)1.坐标满足方程(1)的点都在经过),(000y x P ,斜率为k 的直线l 上吗? 答:方程(1)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所以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王少青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第二册第八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的“§8.3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建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它是继初中阶段研究了一次函数和本章中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后进行研究的.建立和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不仅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方程的建立提供方法论的依据,也为研究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提供基础,同时为学生进一步领会解析几何“用代数手段研究几何问题”这一基本方法创造条件。
2 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解析式、图像和性质,并且在本章中学习了直线倾斜角和斜率,具备了探究直线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探究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3 教学目标3.1 教学目标(1)经历对直线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探究过程,能利用这两种直线方程解决问题,认识到这两种方程的局限性,能求出直线方程。
(2)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进一步培养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3)通过研究直线的方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建立几何与代数间的联系,发现数学多层次的美。
3.2 重难点分析重点:建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难点:直线方程点斜式和斜截式的推导及运用。
4 教学过程4.1 回顾旧知问题1: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需要哪几种条件?生:已知两点,或已知一点与它的斜率。
4.2 引入新知师:当我们用代数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时,我们需要建系得到点的坐标。
问题2:已知直线l经过点A(-1,3),且斜率为-2.(1)你能在直线l上再找一点,并写出它的坐标吗?(2)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P(x,y)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满足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列举出了直线l一些点之后,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师:对于第二问,当点P(x,y)在直线l上运动时,你能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点P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生:点P与定点A(-1,3)所确定的直线斜率恒等于-2,故有y-3x-(-1)=-2①。
《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案例
《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案例《《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案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对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作出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这里的单元可是一章,也可是以某个知识内容为主的知识模块。
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
本文以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一章为例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要素分析(其中包含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生分析、重点分析、教材比较分析、教学方式分析等)、教学流程设计、典型案例设计和反思与改进等。
一、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直线问题的基本思路: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代数方程,再通过方程,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2)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要素分析1.数学分析:直线与方程为人教A版教材必修2第三章内容,必修2包括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其中立体几何初步分为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方程是继立体几何的学习之后从代数的观点认识、描述、刻画直线,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它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高中数学体系中的“交通枢纽”。
它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几何中的直线和不等式及线性规划等内容都有关联。
在本章教学中,学生应该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将直线的倾斜角代数化,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建立直线的方程,把直线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
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并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体现。
2.标准分析:①坐标法的渗透与掌握: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坐标法,它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②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要灵活地根据条件确定或者待定直线的方程,如将直线方程预设成点斜式、斜截式或一般式,等等。
直线与方程教案
直线与方程教案直线与方程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而直线与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直线与方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直线与方程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直线与方程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一、知识概述直线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由无数个点组成,而方程则是用代数语言来描述直线的数学表达式。
在教学开始前,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直线和方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直线与方程的教学。
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并问他们如何用直线和方程来描述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路径。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直线与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直线的一般方程接下来,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直线的一般方程。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解释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并推导出直线的一般方程。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的斜率与截距对方程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直线上的两个点确定直线的方程。
四、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在学习了直线的一般方程后,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示意图,我们可以解释点斜式方程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直线上的一个点和斜率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五、直线的截距式方程除了一般方程和点斜式方程,直线还可以用截距式方程来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向学生解释截距式方程的概念和推导过程。
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六、练习与应用在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包括求解直线的方程、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等。
而实际应用问题可以涉及到直线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求解两直线的交点、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等。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82 直线的方程
【课题】8.2 直线的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角、斜率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倾角、斜率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设计】本教材采用的定义是:“当直线与x 轴相交于点P 时,以点P 为顶点,始边指向x 轴正方向,终边落在直线上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角.当直线与x 轴不相交(或重合)时,规定倾角为零角”.这样就使得关于角的概念一致起来.结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倾角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倾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 而非 [0,180].教材中的“试一试”有助于巩固学生对倾角概念的理解.教材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成两种情况来研究斜率公式.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分类讨论问题的思考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要强调应用斜率公式的条件12x x .例1是斜率概念及公式的巩固题目,属于简单题.通过例题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如图8-3所示,直线1l 、2l 、3l 虽然都经过点P ,但是它们相对于x 轴的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图8-3观察 质疑 引导 分析思考 自我 分析从实例出发使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10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为了确定直线对x 轴的倾斜程度,我们引入直线的倾角的概念.设直线l 与x 轴相交于点P ,A 是x 轴上位于点P 右方的一点,B 是位于上半平面的l 上的一点(如图8-4),则APB ∠叫做直线l 对x 轴的倾斜角,简称为l 的倾角.若直线l 平行于x 轴,规定倾角为零,这样,对任意的直线,均有0≤180<α.图8-4下面研究如何根据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倾角的大小. 设111(,)P x y 、222(,)P x y 为直线l 上的任意两点,可以得到(如图8-5):总结 归纳仔细分析讲解 关键 词语总结 归纳思考 理解 记忆 思考带领 学生 分析O A BP x yP A BO xy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图8−5当90≠α时,12x x ≠,2121tan y y x x α-=-(如图8−5(1)、(2)); 当90=α时,12x x =,tan α的值不存在,此时直线l 与x 轴垂直(如图8−5(3)).倾角()90≠αα的正切值叫做直线l 的斜率,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tan k α=.设点111(,)P x y 、222(,)P x y 为直线l 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l 的斜率为211221()y y k x x x x -=≠-. (8.3)【想一想】当1P 、2P 的纵坐标相同时,斜率是否存在?倾斜角是多少?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理解 记忆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3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根据下面各直线满足的条件,分别求出直线的斜率: (1)倾角为30;(2)直线过点(2,2)A -与点(3,1)B -.解 (1)由于倾斜角30=α,故直线的斜率为说明 强调观察注意 观察 学生330=.,由公式8.31,2)与点B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教师教学后记】此节的书面作业习题里没有。
直线与直线方程教案
直线与直线方程教案教案标题:直线与直线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
3. 能够利用直线的方程解决与直线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2. 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利用直线的方程解决与直线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教学投影仪。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练习册、笔、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摆放一些直线的模型来激发学生对直线的兴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2.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有哪些特点?直线有哪些性质?二、讲解直线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直线的定义和性质,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等。
2. 教师可通过提问和让学生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三、讲解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包括点斜式、斜截式和截距式等。
2. 教师通过示例,逐步演示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使用场景和特点。
3. 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巩固直线的定义、性质和方程表示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与直线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拓展应用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或困惑,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课后阅读相关教材、参考资料,深入了解直线与直线方程的更多知识。
2. 学生可通过练习题或实际问题的解答,进一步提高对直线与直线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职数学教案:直线的方程(全3课时)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教学内容例4 如图8-11所示,已知△ABC的顶点为A(-5,0),B (3,-3),C(0,2),试求△ABC三边所在的直线的方程.图8-11解因为边AB所在直线过点A(-5,0),B(3,-3),由斜率公式,得83)5(33-=----=k,由点斜式方程,得)]5([830---=-xy,整理,得01583=++yx.因此边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1583=++yx.因为边BC所在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2=b,斜率是353)3(2-=---=k,由斜截式方程,得235+-=xy,整理,得0635=-+yx.因此边BC所在的直线方程为0635=-+yx.同理可求得A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0=0四练习巩固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斜率为-3,在y轴上的截距为-4;(2)经过两点(1,3),(-2,5);(3)经过点(-3,0),倾斜角为︒120_x_yC(0,2)A(5,0)C(3,-3)1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
(完整版)“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设计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1、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8章第2节《直线的方程》的内容,本节内容分5课时完成,本节课《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第4课时。
本课通过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来探求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本节课后将要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有关知识。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既是对直线方程的总结,又是后面知识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服装专业的学生。
他们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做事踏实认真,课上能主动参与活动。
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弱,经过两个学期的高中数学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前面已经学习了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大部分学生掌握得不错,会利用条件求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会描述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化为一般式;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
能力目标: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斜截式的互化。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进行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与一般式的互化,利用练习题来巩固知识,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复习点斜式、斜截式,分类讨论二元一次方程,最终得到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让学生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去感知、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复习已学知识创设情景、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与任务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学法是:读题与分析、交流与解答、归纳与总结。
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
职高数学直线的一般方程教案
职高数学直线的一般方程教案教案标题:职高数学直线的一般方程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直线的一般方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如何将直线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斜截式和截距式方程;3. 能够应用直线的一般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直线的一般方程的概念和特点;2. 如何将直线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斜截式和截距式方程。
教学难点:1. 如何应用直线的一般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对直线方程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直线的特征和方程的表示方法。
Step 2:讲解直线的一般方程(1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直线的一般方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解释各个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Step 3:转化为斜截式和截距式方程(2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将直线的一般方程转化为斜截式和截距式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理解转化过程中参数的变化。
Step 4: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5:应用与拓展(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直线的一般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线的一般方程的特点、转化方法和应用技巧,并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交给教师。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精品]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份教案]DOC
8.1.1 数轴上的距离公式与中点公式【教学目标】1. 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会表示数轴上某一点的坐标.2. 掌握数轴上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并能用这两个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数轴上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教学难点】距离公式与中点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先从数轴入手,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后,给出数轴上点的坐标的定义及记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轴上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本节教学中,始终要坚持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积极大胆的猜想,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和归纳两个公式,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的推导过程.2. 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教学难点】距离公式与中点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本节教学中,将平面(二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轴(一维)上的数量关系是关键.先从复习上节内容入手,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将两点间的距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两点间的距离.最后讨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中点公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抢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8.2.1 直线与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直线的特征性质,直线的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分组探究教学法.本节首先利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揭示代数方程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集合表示的性质描述法阐述直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而给出直线的方程的概念.本节教学中,要突出用集合的观点完成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转化.【教学过程】8.2.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2. 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首先通过观察同一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引入了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明确了倾斜角范围后,定义了直线的斜率,最后讨论了直线斜率与直线上两个不同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二)【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一般式,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2. 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及斜率之间的关系.3. 培养学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法与直线的对应关系,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与斜率的关系.【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首先从所学的直线方程入手,揭示所学过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成Ax+By+C=0的形式,引入了直线的一般方程的概念.在引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后,介绍了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概念,进而讨论了方向向量与斜率的关系、法向量与一般式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讨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打下基础.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2. 了解根据直线上两点坐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3. 让学生从学习中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魅力.【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教学难点】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过程,认识到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方程的斜截式,要使学生认识到斜截式是点斜式的特殊情形.教材在例2中给出了已知两点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但要求不宜过高.【教学过程】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能利用直线的斜率或法向量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2. 会求过已知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教学难点】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本节课从直线斜截式和一般式两个方向讨论了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先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讨论了两条直线垂直时的斜率之间的关系,即l1⊥l2⇔k1k2=-1;再由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讨论了两条直线垂直时的条件,即l1⊥l2⇔A1A2+B1B2=0.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1. 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理解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重合)与相应的直线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无解、有唯一解、有无数个解)的关系.2. 掌握用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教学难点】求两条直线的交点.【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本节课首先通过问题引入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在讨论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相应的直线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对应关系后,进一步研究了用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8.2.5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目标】1. 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点到直线距离的简单问题,会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首先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在解决一个特例后,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再通过例题讲解了公式的一般用法,最后通过例题解决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生一起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8.3.1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2.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3.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教学难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首先复习圆的定义,在定义的基础上,推导了圆的标准方程.最后通过例题,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8.3.2 圆的一般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能判断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是否是圆的方程.2.能根据圆的一般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3.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的一般方程.【教学难点】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的关系.【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首先由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得到圆的一般方程,然后讨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表示圆.最后通过例题,让学生初步感悟待定系数法和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8.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 依据直线与圆的方程,能熟练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2. 能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 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与相应的直线和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无解、有惟一解、有两组解)的对应关系.【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如何利用方程来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可以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材在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8.5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1.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形关系,运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问题.2. 通过本节例题教学,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产和生活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可以利用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师生共同研究,不仅可以巩固直线与圆的有关内容,并且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直线与方程教案
直线与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掌握直线的方程。
3. 学生能够应用直线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直线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2. 直线方程的应用练习。
教学难点:1. 直线的方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课件。
2. 学生准备铅笔、纸和课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张坐标平面图,向学生描述一条直线,并让学生观察和描绘这条直线。
2. 引导学生发现直线的特点和性质,例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等距离排列的点,任意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等。
3. 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用数学方式表示一条直线?让学生思考并尽量回答。
Step 2:讲授直线的方程1. 教师出示一张图示直线方程的PPT,并介绍直线的方程有三种形式:一般式、点斜式和截距式。
2. 以一般式为例,教师依次讲解直线的方程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跟随并记录。
3. 教师强调直线方程中A、B、C的含义,并解释它们与直线的关系。
4. 以点斜式和截距式为例,教师介绍这两种方程的特点和应用。
Step 3:案例演练1. 教师出示一些直线的方程例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解释应用过程。
2. 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直线的方程,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
Step 4:巩固和拓展1.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应用直线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解题,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Step 5:总结和评价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强化直线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人或小组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对直线的方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演练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教师需要更多针对学生的巩固训练和拓展题目的设计,以确保学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能力。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授课设计1.1 会集的看法知识目标:〔 1〕理解会集、元素及其关系;〔 2〕掌握会集的列举法与描绘法,会用合适的方法表示会集.能力目标:经过会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 .授课重点:会集的表示法.授课难点:会集表示法的选择与标准书写.课时安排: 2 课时.1.2 会集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 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看法;〔 2〕掌握两个会集相等的看法;〔 3〕会判断会集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经过会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 .授课重点:会集与会集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授课难点:真子集的看法.课时安排: 2 课时.1.3 会集的运算〔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看法;〔 2〕会求出两个会集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 1〕经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办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经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交集与并集.授课难点:用描绘法表示会集的交集与并集.课时安排: 2 课时.1.3 会集的运算〔 2〕知识目标:〔 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看法;〔 2〕会求会集的补集.能力目标:〔 1〕经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办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经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会集的补运算.授课难点:会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课时安排: 2 课时.1.4 充要条件知识目标:认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能力目标:经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想能力.授课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 2〕符号“〞,“〞,“〞的正确使用.授课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课时安排: 2 课时.2.1 不等式的根本性质知识目标:⑴ 理解不等式的根本性质;⑵ 认识不等式根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认识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和计算技术.授课重点:⑴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 不等式的根本性质.授课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课时安排: 1 课时.2.2 区间知识目标:⑴ 掌握区间的看法;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会集.能力目标:经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区间的看法.授课难点:区间端点的弃取.课时安排: 1 课时.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目标:⑴ 认识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能力目标:⑴ 经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想能力;⑵经过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术.授课重点:⑴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授课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时安排: 2 课时.2.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知识目标:〔 1〕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或的解法;〔 2〕认识或的解法.能力目标:〔 1〕经过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术与数学思想能力;〔 2〕经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授课重点:〔 1〕不等式或的解法.〔 2〕利用变量代替解不等式或.授课难点:利用变量代替解不等式或.课时安排: 2 课时.3.1 函数的看法及其表示法知识目标: (1)理解函数的定义; (2)理解函数值的看法及表示; (3)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掌握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的方法.能力目标: (1)经过函数看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 (2)经过函数值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术; (3)会利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 (1)函数的看法; (2)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授课难点: (1)对函数的看法及记号的理解;(2)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课时安排: 2 课时.3.2 函数的性质知识目标:⑴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看法;⑵会借助于函数图像谈论函数的单调性;⑶ 理解拥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像特点,会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能力目标:⑴ 经过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⑵ 经过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⑴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看法及其图像特点;⑵简单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授课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课时安排: 2 课时.3.3 函数的实质应用举例知识目标:〔 1〕理解分段函数的看法;〔 2〕理解分段函数的图像;〔 3〕认识实责问题中的分段函数问题.能力目标:〔 1〕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分段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2〕掌握分段函数的作图方法;〔 3〕能建立简单实责问题的分段函数的关系式.授课重点:〔 1〕分段函数的看法;〔2〕分段函数的图像.授课难点:〔 1〕建立实责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 2〕分段函数的图像.课时安排: 2 课时.4.1 实数指数幂 (1)知识目标:⑴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⑵认识 n 次根式的看法;⑶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能力目标:⑴ 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转变;⑵会利用计算器求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值;⑶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术 .授课重点:分数指数幂的定义.授课难点: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课时安排: 2 课时.4.1 实数指数幂〔 2〕知识目标:⑴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那么;⑵经过几个常有的幂函数,认识幂函数的图像特点 .能力目标:⑴ 正确进行实数指数幂的运算;⑵培养学生的计算技术;⑶经过对幂函数图形的作图与观察,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能力与观察能力 .授课重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授课难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课时安排: 2 课时.4.2 指数函数知识目标:⑴ 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⑵认识指数模型,认识指数函数的应用.能力目标:⑴ 会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⑵ 会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⑶认识指数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局部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解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授课重点:⑴ 指数函数的看法、图像和性质;⑵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授课难点: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课时安排: 2 课时.4.3 对数知识目标:⑴ 理解对数的看法,理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看法;⑵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⑶认识积、商、幂的对数.能力目标:⑴ 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⑵会运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对数值;⑶ 培养计算工具的使用技术.授课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授课难点:对数的看法.课时安排: 2 课时.4.4 对数函数知识目标:⑴ 认识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特点;⑵ 认识对数函数的实质应用.能力目标:⑴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总结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⑵经过应用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能力和解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授课重点: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授课难点:对数函数的应用中实责问题的题意解析.课时安排: 2 课时.5.1 角的看法实行知识目标:⑴ 认识角的看法实行的实质背景意义;⑵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看法.能力目标:〔 1〕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会求指定范围内与角终边相同的角;〔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术.授课重点:终边相同角的看法.授课难点: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确定.课时安排: 2 课时.5.2 弧度制知识目标:⑴理解弧度制的看法;⑵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 .能力目标:〔 1〕会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技术与计算工具使用技术.授课重点:弧度制的看法,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授课难点:弧度制的看法.课时安排: 2 课时.5.3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知识目标:⑴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⑵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⑶ 掌握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能力目标:⑴ 会利用定义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⑵会判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正负号;⑶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授课重点:⑴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看法;⑵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⑶ 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授课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确实定.课时安排: 2 课时.5.4 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知识目标:理解同角的三角函数根本关系式.能力目标:⑴ 一个三角函数值,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式求其他的三角函数值;⑵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式求三角式的值.授课重点:同角的三角函数根本关系式的应用.授课难点:应用平方关系求正弦或余弦值时,正负号确实定.课时安排: 2 课时.5.5 引诱公式知识目标:认识“〞、“〞、“180°〞的引诱公式.能力目标:〔 1〕会利用简化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转变成锐角的三角函数;〔 2〕会利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及应用计算工具的能力.授课重点:三个引诱公式.授课难点:引诱公式的应用.课时安排: 2 课时.5.6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识目标: (1)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3)认识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力目标: (1)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 (2)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3)经过比较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 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x 在上的简图.授课难点:周期性的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5.7 三角函数值求角知识目标:〔 1〕掌握利用计算器求角度的方法;〔 2〕认识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的方法.能力目标:〔 1〕会利用计算器求角;〔 2〕三角函数值会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3〕培养使用计算工具的技术.授课重点: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角;利用引诱公式求出指定范围内的角.授课难点: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指定范围内的角.课时安排: 2 课时.6.1 数列的看法知识目标:〔1〕认识数列的相关看法;〔2〕掌握数列的通项〔一般项〕和通项公式.能力目标:经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授课重点: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并且能判断一个数可否为数列中的一项.授课难点:依照数列的前假设干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课时安排: 2 课时.6.2 等差数列〔一〕知识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能力目标:经过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培养学生办理数据的能力.授课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授课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 2 课时.6.2 等差数列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能力目标:经过学习前项和公式,培养学生办理数据的能力.授课重点: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授课难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 2 课时.10/186.3 等比数列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能力目标:经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培养学生办理数据的能力.授课重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授课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 2 课时.6.3 等比数列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能力目标:经过学习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培养学生办理数据的能力.授课重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授课难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 3 课时.7.1 平面向量的看法及线性运算知识目标:〔 1〕认识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看法;〔 2〕掌握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看法.能力目标: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技术与熟悉思想能力.授课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授课难点:两个向量,求这两个向量的差向量以及非零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课时安排: 2 课时.7.2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知识目标:〔 1〕认识向量坐标的看法,认识向量加法、减法及数乘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2〕认识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的坐标形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向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重点: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及运算法那么.授课难点:向量的坐标的看法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是打破难点的重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7.3 平面向量的内积知识目标:〔 1〕认识平面向量内积的看法及其几何意义;〔 2〕认识平面向量内积的计算公式 .为利用向量的内积研究相关问题确定基础 .能力目标:经过实例引出向量内积的定义 ,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授课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看法及计算公式 .授课难点:数量积的看法及利用数量积来计算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课时安排: 2 课时.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知识目标: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能力目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介绍两个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授课重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的运用授课难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8.2 直线的方程知识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角、斜率的看法;〔 2〕掌握直线的倾角、斜率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虑问题.授课重点: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授课难点:直线的斜率看法和公式的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8.2 直线的方程〔二〕知识目标:〔 1〕认识直线与方程的关系;〔 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授课重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授课难点:依照条件,选择直线方程的合适形式求直线方程.课时安排:2 课时.8.3 两条直线的地址关系〔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能应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解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重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授课难点: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及应用.课时安排: 2 课时.8.3 两条直线的地址关系〔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2〕能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重点:两条直线的地址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授课难点:两条直线的地址关系的判断及应用.课时安排: 2 课时.8.4 圆〔一〕知识目标:〔 1〕认识圆的定义;〔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授课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理解与应用.授课难点: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正确认识.课时安排: 2 课时.8.4 圆〔二〕知识目标:〔 1〕理解直线和圆的地址关系;〔 2〕认识直线与圆相切在实质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重点:直线与圆的地址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授课难点:直线与圆的地址关系的判断.课时安排: 2 课时.9.1 平面的根本性质知识目标:〔 1〕认识平面的看法、平面的根本性质;〔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授课难点:对平面的看法及平面的根本性质的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与性质知识目标:(1〕认识两条直线的地址关系;〔 2〕掌握异面直线的看法与画法,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断与性质;直线与平面的地址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与性质;平面与平面的地址关系,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与性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与性质.授课难点:异面直线的想象与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9.3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知识目标:〔 1〕认识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看法;〔2〕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看法,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看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异面直线的看法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看法、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看法、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看法.授课难点: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看法、二面角的平面角确实定.课时安排: 2 课时.9.4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断与性质知识目标:(1〕认识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看法;〔 2〕掌握与平面垂直的判断方法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断方法与性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授课重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断方法与性质.授课难点:判断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课时安排: 2 课时.9.5 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一)知识目标:〔 1〕认识棱柱、棱锥的结构特点;〔 2〕掌握棱柱、棱锥面积和体积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及计算工具使用技术 .授课重点:正棱柱、正棱锥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的计算.授课难点:正棱柱、正棱锥的相关计算.课时安排: 2 课时.9.5 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二〕知识目标:〔 1〕认识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点;〔 2〕掌握圆柱、圆锥、球的面积和体积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及计算工具使用技术 .授课重点:圆柱、圆锥、球的结构特点及相关的计算.授课难点: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及其面积、体积的计算.课时安排: 2 课时.10.1 计数原理知识目标: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解析能力.授课重点: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授课难点:差异与运用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课时安排: 2 课时.10.2 概率〔一〕知识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以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意义;〔 2〕理解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意义以及二者的差异与联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解析能力.授课重点:事件的概率的定义.授课难点:概率的计算.课时安排: 2 课时.10.2 概率〔二〕知识目标:掌握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的看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解析能力.授课重点:运用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授课难点:概率的计算.课时安排: 2 课时.10.3 整体、样本与抽样方法〔一〕知识目标:理解整体、个体、样本等看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辩证唯物观.授课重点:整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的看法.授课难点:整体、个体、样本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 2 课时.10.3 整体、样本与抽样方法〔二〕知识目标:认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三种抽样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辩证唯物观.授课重点:认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三种抽样方法.授课难点: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三种抽样方法的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10.4 用样本估计整体知识目标:〔 1〕认识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整体;〔 2〕掌握用样本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整体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研究世界的辩证唯物观.授课重点: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标准差.授课难点:列频率分布表,绘频率分布直方图.课时安排: 2 课时.10.5 一元线性回归知识目标:〔 1〕认识相关关系的看法;〔 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思想及回归方程的建立.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数据办理能力,计算工具的使用能力,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慎重、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授课重点:掌握一元回归方程.授课难点:理解相关关系、回归解析看法.课时安排: 2 课时。
直线与方程教案
直线与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2.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3. 能够根据直线方程求出直线的特征和性质。
4. 能够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交点问题。
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3. 学生能够根据直线方程求出直线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1. 学生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交点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引入直线的定义,指出直线是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具有无限延伸性质。
Step 2 讲解直线的方程1. 我们先了解直线的一般方程形式:Ax + By + C = 0。
其中A、B、C是常数,代表直线的特征。
2. 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例:y = kx + b。
其中k代表直线的斜率,b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Step 3 讲解直线的性质1. 斜率的含义:对于斜率为k的直线,表示这条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值都是k。
2. 垂直关系: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则k1 * k2 = -1时,L1与L2垂直。
3. 平行关系: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则k1 = k2时,L1与L2平行。
Step 4 求解直线的方程1. 已知直线上的两个点,可以根据两点式方程来求解直线的方程。
2. 已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根据斜截式方程来求解直线的方程。
Step 5 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交点问题1.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设直线L1和直线L2的方程分别为A1x + B1y + C1 = 0和A2x + B2y + C2 = 0,可以通过联立方程求解得到交点坐标。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 + B1y + C1z + D1 = 0,平面P的方程为A2x + B2y + C2z + D2 = 0,可以通过联立方程求解得到交点坐标。
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直线与方程教学设计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直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方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直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直线的方程表示形式;•学会通过已知条件确定直线方程;•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几何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直线的定义和性质;2.直线的方程表示形式;3.通过已知条件确定直线方程;4.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入直线的概念,例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是直线?”或者“直线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直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包括:•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无宽度和长度;•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点和终点;•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线的倾斜性质:水平直线、垂直直线和斜直线;•直线与坐标轴的关系。
方程表示形式(10分钟)介绍直线的方程表示形式,包括:•一般式方程: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截距式方程:x/a + y/b = 1,其中a、b为与坐标轴相交的点;•斜截式方程:y = mx + b,其中m为斜率,b为y轴截距;•点斜式方程:y - y1 = m(x - x1),其中m为斜率,(x1, y1)为直线上一点的坐标。
确定直线方程(15分钟)通过几个例题演示如何通过已知条件确定直线方程。
例如,已知两点坐标求直线方程,已知斜率和一点求直线方程等。
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如: - 如何通过两个城市的经纬度确定它们的连线方程; - 如何计算一个斜面的倾角。
拓展练习(10分钟)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一些拓展练习供学生完成,例如: - 求过一点并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 - 根据已知直线方程,求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8.2 直线的方程-教学设计
8.2.5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目标】1. 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点到直线距离的简单问题,会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首先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在解决一个特例后,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再通过例题讲解了公式的一般用法,最后通过例题解决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生一起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128.2.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2. 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难点】直线的斜率.【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首先通过观察同一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引入了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明确了倾斜角范围后,定义了直线的斜率,最后讨论了直线斜率与直线上两个不同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教学过程】345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2. 了解根据直线上两点坐标求直线方程的方法.3. 让学生从学习中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魅力.【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教学难点】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过程,认识到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方程的斜截式,要使学生认识到斜截式是点斜式的特殊情形.教材在例2中给出了已知两点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但要求不宜过高.【教学过程】6788.2.3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二)【教学目标】1. 掌握直线的一般式,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2. 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及斜率之间的关系.3. 培养学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法与直线的对应关系,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与斜率的关系.【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首先从所学的直线方程入手,揭示所学过的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成Ax+By+C=0的形式,引入了直线的一般方程的概念.在引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后,介绍了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的概念,进而讨论了方向向量与斜率的关系、法向量与一般式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讨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打下基础.910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1. 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理解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重合)与相应的直线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无解、有唯一解、有无数个解)的关系.2. 掌握用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的条件.【教学难点】求两条直线的交点.【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本节课首先通过问题引入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在讨论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相应的直线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对应关系后,进一步研究了用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8.2.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能利用直线的斜率或法向量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2. 会求过已知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3. 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教学难点】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的应用.【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本节课从直线斜截式和一般式两个方向讨论了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先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讨论了两条直线垂直时的斜率之间的关系,即l1⊥l2⇔k1k2=-1;再由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讨论了两条直线垂直时的条件,即l1⊥l2⇔A1A2+B1B2=0.【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1 直线与方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2.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直线的特征性质,直线的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直线的方程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分组探究教学法.本节首先利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揭示代数方程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集合表示的性质描述法阐述直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而给出直线的方程的概念.本节教学中,要突出用集合的观点完成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转化.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