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通信电路与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电路原理课件1_1

通信电路原理课件1_1
2012年12月23日 《通信电路原理》 13
1.1.2 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续二) 三、信号失真度
信号失真度是指接收设备输出信号不同(失真)于发送端基
带信号的程度。
产生信号失真的原因:
•信道特性不理想; •对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发送与接收设备)特性不理想。
2012年12月23日
《通信电路原理》
14
1.1.2 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续三) 四、抗干扰能力
信号通过信道时,总要混入各种形式的干扰和噪声,使接收
机输出信号的质量下降。
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技术:
•采用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体制; •采用高质量的调制和解调电路。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通信。
2012年12月23日
《通信电路原理》
无线网:WLAN 高 性 能 高 价 格 产 品 可移 动式 计算 移动 通信 军用 战场的无线网络覆盖 无线个人通信 可移动式计算 无线数据广播
2012年12月23日
《通信电路原理》
11
1.1.2 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是指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达接收端并能被可靠接收 的最大距离。 传输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通信方式有关(有无中继)。 无中继的无线通信: •发送端的信号功率; •信号通过信道的损耗; •信号通过信道时混入各种形式的干扰和噪声; •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 • ……
•缺点:电路比较复杂;除了有用信号外,还存在位于镜 象频率处的无用信号的干扰。(有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 方案) •零中频接收机原理:将有用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即选 择中频频率为零(直接下变频方案)。采用正交解调技 术。 •优点:没有镜象频率干扰;电路便于集成。缺点:有用 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之间的耦合(泄漏)。

精品课件-通信原理-第1章

精品课件-通信原理-第1章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图1.2.4 测量系统模型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这类系统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 信号源、待测物体(中介 体)、信号检测(比较)部分和接收终端(显示)。此类系统中, 信号源发出的信号是已知的,一路作为标准信号,另一 路为经待测物体后变化的信号,根据两路信号的变化量来判断 待测物体的特征,即通过系统主要测量信号经过中介体后的变 化,来判断中介体的特征。
无线广播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是将基带信号附加到合适的载 波信号上,以便在信道上进行传输。针对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 处理方式,比如上面介绍的无线广播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是由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由于消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类型以及不同的传输方法, 因此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通信系统。
为了分析消息传输的实质,可以把各类通信系统共性及基 本组成概括为一个一般模型。不管何种通信系统,信息总是由 发送端通过信道传递到接收端的。因此,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如图1.2.3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有些信号没有确定的数学表示式,当给定一个时间值时, 信号的值并不确定,通常只知道它取某一数值的概率,这种信 号称为随机信号或不规则信号。严格地说,所有的信号都是随 机信号。因为对于接收者来说并不能确定地预知信号在某一瞬 间应取何值。研究随机信号时应该用统计的观点和方法。图 1.3.2(b)所示为随机信号的波形举例,我们无法确定在某一
接收设备的作用则是完成发送设备的逆变换,它把接收的
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信宿是信息到达的目的地,信息通过接收的信号还原为原
噪声可以由消息的初始产生环境、构成变换器的电子设备、传 输信道以及各种接收设备等所有信号传输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 产生,为分析方便起见,在模型中把噪声集中由一个噪声源表
根据研究的对象或关心的问题的不同,还可以出现不同形 式的具体通信系统模型,比如雷达、声纳及地震法勘测等测量 系统,如图1.2.4

《通信电路》课件

《通信电路》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 通信电路向更高频段、更远距离 、更快速度的方向发展,如毫米 波通信、激光通信等技术的应用 。
通信电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2 3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需要大量的通信电路支持,实 现各种智能化服务和管理,如智能交通、智能安 防等。
工业4.0
工业4.0的实现需要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电 路支持,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生产 。
提高信号传输效率的方法包括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优化调制解调技术、采用高带宽传输线等。
降低电路功耗
降低电路功耗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 低散热成本,提高设备的便携性。
VS
降低电路功耗的方法包括采用低功耗 器件、优化电路设计、采用智能电源 管理技术等。
提高电路稳定性
提高电路稳定性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特点
高可靠性、高速传输、低误码率、低 成本、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发送端
包括信息源、发送器等, 负责将原始信息转换为适 合传输的信号。
传输介质
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 线等,负责信号的传输。
接收端
包括接收器和信息目的地 ,负责将传输的信号还原 为原始信息。
通信电路的应用与发展
噪声分析法
噪声分析法是一种评估通信电路中噪 声性能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和计算电路的噪声系数、信 噪比和失真等参数,可以了解电路的 噪声性能和信号质量,从而评估其在 通信系统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04
通信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电路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总结词
设计原则、步骤
设计原则
可靠性、稳定性、高效性、可扩展性。

通信电路原理ppt课件

通信电路原理ppt课件
(FDMA, TDMA, CDMA)
.
12
1.1.5 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 调幅发射机方框原理图
波形2 波形3
振荡器
缓冲级
倍频器
放大级 调制器
功率 放大器
低频 放大
低频 功放
波形1
.
13
超外差接收机方框原理图
波形4 波形6
波形7
输入 回路
高频 放大
混频器
中频 放大
解调器
低频 放大
波形5
本地 振荡器
当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时,由信道引起的幅度衰减 和附加相移是不同的。
四、时变与时不变特性 在某些信道中,信道的传输特性是随时间变化的。
例如:无线信道。
五、干扰特性
.
8
移动通信中信道的特殊问题
选择性衰落(频域)和延时扩展(时域) 在城市环境中,树林和建筑物等会对电磁波 产生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到达接收点的信号, 除直射波外还有多个反射波和散射波。 使接收信号产生选择性衰落和延时扩展。
带宽度。
举例:对电话来说,它强调可懂度,而不要求音色等。 国际规定电话信号的频带是300~3400Hz。 在通信系统中,规定一路电话信号所占的带宽为4kHz。 又如,我国采用的电视图象信号的频带是0~8MHz等。
定义:称这种直接表示原始信息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 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传输。
电话电缆可传输电话基带信号。视频电缆可传输电视基 带信号。
1.3 通信电路的基本形式
1.1.1 通信系统组成的示意图
(全球星系统)
(765KM)
低轨 卫星
手机
计算机
卫星手机
基台
局域网
地面站
同步 卫星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第1章 绪 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向未来个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关注其发展态势, 迎接它的到来。
目前,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和技术层次均有质的变化,已初 步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综合利用,固定电话、移动 通信、多媒体通信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 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电信网。
通常,有线通信亦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 信、光缆通信等。无线通信形式较多,常见的有微波通信、 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等。
第1章 绪 论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 相位, 脉冲 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 息相对应的,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即可以取无限多个 值), 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这里指的某一参量是指我们关 心的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参量,绝不是仅指时间参量。当然, 对于参量连续变化、时间上也连续变化的信号,毫无疑问是模 拟信号,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言信号、亮度连续变化的电视图 像信号等都是模拟信号。
用途
音频、电话、数据终端、长距离导航、 时标
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
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业余无线电
移动无线电话、短波广播、定点军用通 信、业余无线电 电视、调频广
播、空中管制、车辆通信、导航、集群 通信、无线寻呼
300MHz~3GHz
100 10cm
特高频
波导
电视、空间遥测、雷达导航、点对点通
UHF 分米波无线电
第1章 绪 论
1.2 通 信 的 概 念
1.2.1 通信的定义

通信电子电路.ppt

通信电子电路.ppt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概念及特点 • 传播方式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
一、概念及特点
•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传播距离、传 播特点等
• 特点
–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其传播特性不同 – 同一信道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传播特性不同
一、概述
基带传输 ——将基带信号直接传送。 ——如,电话电缆可传输电话基带信号。 缺点:
1. 需要巨大的天线——将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上 • 天线理论:要将无线电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天线的 尺寸必须和电信号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
2. 同一频段的低频信号,如果不调制,在信道中会互相重 叠、干扰,接收设备无法选择 ——调制到不同的高频载波上
教学难点
1. 无线电波的划分。 2. 调制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课时分配
总计2学时: 1. 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无线电波的
传播特性——1学时 2. 调制的概念及调制通信系统的组成—
—1学时
今日内容
• 概述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一些基本概念:
– 1.1 通信系统的概念 –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重点 – 1.3 调制的通信系统
• 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试画出检波器前后的信号波形。
教材
• 教材
–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 参考书
–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张肃文等,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8
– 《高频电子线路》,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3
课程介绍
• 课程性质
– 通信、无线电等专业的一主要专业基础课。

通信原理第一章.pptx

通信原理第一章.pptx

所以M 是波形数,p (xi ) =P 是每一波形出现的概率
2、非等概率
设消息由 n 个相互独立的符号组成,称为符号集
xi 对应 p( xi )
x1
x2 xn
p(
x1
)
p( x2 )
p( xn )
且每个符号包含的信息量均不相等 所以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描述一个符号所含的信息量
定义信息源的熵 H(X )
解:方法一
0出现 23次:I0
23 log2
1 38
33
bit
2出现
13次:I 2
13
log 2
1 14
26
bit
1出现
14次:I1
14
log 2
1 14
28
bit
3出现
7次:I 3
7
log 2
1 18
21
bit
总 I ' I0 I1 I2 I3 108 bit
5、网的结构:环型,星型,总线型,复合型,网型
6、网的组成: 以电话网为例
框图
问题
1、什么形式的电信号适合系统传输? 2、何种性能的系统能完成信号的传输?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系统模型(总模型)
描述点对点的通信 框图
1.2.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模拟系统 框图 2、数字系统)
log 2
1 12
1
bit
定义:传送两个等概的二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为 1 bit
2) 对M进制,等概率出现的离散消息
0,1,2 ,┅ , M-1 消息 p( x1 )=p (x2 )=┅ =1/M
1 I log2 1 M log2 M 从波形上看,M进制有M种波性,每一种波形等概率出现

通信系统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 第一章
第一章 序论
• 通信发展历史:远古----非电通信
数字通信:旗语,烽火台(光通信?)等等
• 近代:电通信 1844 Morse;1876: Bell; 1894:Lodge(wireless);
1900:Marconi;1937:Reeves(PCM);1948:Shannon;1958:IC;60:Elect.Tel.S witching System;1965:Satellite;1972: Cellular Telephone(Motorola);1976:PC;80:Optical fiber;90:DWDM +SDH+Wireless;
• 信息速率Rb(比特率,bit rate):信源每秒钟发出的平 均比特数。单位:bps or bit/sec
• 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的关系:1个码元可以含多比特或小 于1个比特的信息,因此一般情况下码元速率与比特速率 在数值上是不等的。
• 例:四进制等概分布情况下,一个码元含二比特的信息 量。在数值上我们有Rb =2RB. 二进制时,在等概情况下,Rb =RB。也就是说只有在二进 制等概分布时才有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在数值上相同。
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性能指标
质量指标:是整个通信系统的综合评估
• 通信系统: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标准性,经济性, 可维护性和友好性
• 但从根本来说,通信系统的目的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 宿,因此可靠性(质量)和有效性(传输效率)是首先要 考虑的。
• 模拟通信系统的评估:可靠性:发与收信号的差异程度---均方误差(噪声的影响,系统的不完善因素)
有效性: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单位时间可传递的信息量 多少。
• 数字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和发生差错的概率(误码概 率)

通信电路绪论-通信电路-课件-01

通信电路绪论-通信电路-课件-01

电路:集成化、数字化(数、模混合)
例如:蓝牙芯片(基带、收发信);单片收发信机芯片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
--按照基带信号划分 基带信号指消息转换成的电信号
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按照传输媒质划分 单工(单向,如广播)、半双工(双向交替,如对讲 机)、双工(双向,如电话、手机) --按照信号传递方向划分
15
1.2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传输距离
(二)、通信容量
(三)、信号失真度
(四)、抗干扰能力
16
1.2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是指信号从发送端到达接收端并能被可靠 接收的最大距离。取决于以下因素:
发送端的信号功率。(发射功率越大,传的越远。 自由空间,传输距离扩大1倍,需要的发射功率是原 来的4倍) 信号通过信道的损耗。
29
1.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 --系统的核心
发射机
f
高频 功放
振荡器
缓冲级
倍频器
放大级
调制器
基带信号
低频 放大 低频 功放
30
1.5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
超外差接收机方框图
4、时变与时不变特性
在某些信道中,信道的传输特性是随时间变化的。 例如:无线信道。
5、干扰特性
信道特性与信号传播方式有关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21
电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传播方式

第一种直射传播(超短波和微波)-电波沿直线传播。
应用于卫星通信、中继通信、移动通信、调频和电视广播 以及雷达、导航系统 。
电波的直射传播
附录: 综合性研究课题参考目录 1)用PSpice、MATLAB或其他CAD工具设计模拟滤波器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108/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年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发布研究了八年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标准,次年开始投入商业服务,具有相对模拟移动通信网3~4倍以上的 通信容量,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手机业务。 世界范围内的Internet启动。
QUALCOMM公司建成第一个码分多址(CDMA)网络投入商业运营, 具有相对模拟移动通信网10倍以上的通信容量,成为不同于GSM的另一 种移动通信标准。
通信电路与系统
陈 宁 4#438 TEL:68911745
电子信息专业系列专业基础课
• 电路分析基础(电分,集中参数理想化电路) • 模拟电路(模电,晶体管线性放大电路) • 数字电路与系统(数电,开关状态电路)
(最后一门电路类专业基础课)
通信电路与系统
高频(非线性)电子线路 通信原理
微波工程导论
So (t ) k (t ) Si (t ) n(t )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多径传播的波程差造成 接收信号的衰落fading)
天波 L1 L2 L3
电离层
Short Wave 接收 发射
衡量调制信道性能的是 信道输出信噪比
1.6.3 信道传输特性对信号的影响 一、恒参信道的影响
• 理想恒参信道的频率响应(相当于全通网络):
2.便于实现多路传输
• 通过调制,可将不同的基带信号信息搬移到不同 载波上,即所谓的FDM体制,这需要调制环节。
二、模拟调制的分类 • 按照载波的不同可分成:正弦(连续)波调制和 脉冲波调制方式。
三、频分复用FDM与时分复用TDM
f
S1 S2 S3 S4
t
f 保护时间
保护带
限制频带
S1
S2
S3
S4
1. 3 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
1.3.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信道中传输的电信号可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 字信号。 •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信息,它的信息状态随时间 连续变化; • 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信息,它的信息状态随时间 是可数的,即只在离散时刻只有有限个离散取值。 • 模-数转换(ADC)可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 数-模转换(DAC)可将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 对于具有n个离散消息的信源X,可用一个(先验) 概率场表示: ..
x2 x1 P( x1 ) P( x2 ) xn P( xn )
P( x ) 1
i 1 i
n
其中:第i个消息(符号)的信息量定义为
1 I i log 2 log 2 P( xi ) P( xi ) 该信源输出的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为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通信电路原理(第二版),董在望、雷有华、陈雅琴;高等教育出版社 • 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电子线路(第四版)教学指导书,汪胜宁,高等教育出版社 • 非线性电子线路,倪福卿 董荔真 罗伟雄;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模型的定义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送 转换器
传输 媒介
接收 转换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1.6.2 信道模型
• 调制信道的输入、输出则为已调频带信号,这种信道模型 主要用于调制器与解调器的性能研究。 • 编码信道的输入、输出都是数字基带信号,这种信道主要 用于信道编码/译码性能研究。
S5
t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 FDM方式多用于 模拟通信系统, 例如模拟制式的 S1 广播、电视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也 S2 可以采用FDM方 式; Sn • TDM在模拟通信 系统中几乎不能 采用,多用于数 字通信系统,如 长途有线数字电 话等。
无线模拟n路FDM发射接收系统
调制器1 f1
2. 人类电通信交流历史的回顾
年代
1831年
发明创造事件
美国人Joseph Henry发明有线电报。
1835年
1843年
美国人Samuel Morse发明莫尔斯码。
美国人Samuel Morse发明第一条远距离有线电报线路。
1876年
1889年
美籍苏格兰人Alexander Graham Bell取得电话发明专利。
• 一个连续消息源X( x ),其平均信息量为
H ( x) P( x) log2 P( x)dx

1.6 信道 1.6.1 信道定义
• 信道定义:传输信息的媒介,这是一种狭义信道的定义。 为了理论分析方便起见,常把信道含义范围扩大,构成一 种广义信道,它包括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器2
. . .
f2
Σ
调制 功放
fC
调制器n fn
带通滤波 f1
高频 解调
载波振荡
解调1 解调2
S1
S2
带通滤波 f1
. . .
带通滤波 f1
解调n
Sn
1.3.3 数字信号传输
• 自然界多数信息量为模拟量,可用模拟通信系统传输,但 数字通信传输质量更高,数字传输的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可加入纠错编码,保证传输质量 3.中继通信可以作到不累积噪声 4.利于保密通信 • 数字通信优点是以付出频率资源和设备成本代价换取的。 •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首先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1.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处理包括取样、量化、编码三步骤。 2.数字调制技术: 当载波为正弦波(也叫连续波)时,它有幅度、频率 和相位三个参量,分别用数字信号对其调制就构成ASK、 FSK、PSK三种最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
(bit)
哈特莱:10 奈特:e 比特:2
H ( x) P( x1 )[ log 2 P( x1 )] ... P( xn )[ log 2 P( xn )] P( xi )[log 2 P( xi )]
i 1 n
Hale Waihona Puke bit/符号• 由于平均信息量的计算公式与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关于系 统熵的公式一样,故将H(x)称为信源平均信息量,即信源 熵(entropy)。 • [例1-1] 离散信源为五种符号的集合,求H(x)
B C D E A X 1/ 4 1/ 8 1/ 8 3 /16 5 /16 1 1 1 3 16 5 16 H ( x) log 2 4 log 2 8 log 2 8 log 2 log 2 4 8 8 16 3 16 5 2.227 (bit / 符号) 什么条件下信 源熵为最大?
1994年
1995年
2000年~
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及中国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 址)的3G移动通信协议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确认。
1.4 通信方式和主要传输方式 1.4.1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
单工
发端
信道
收端
发端
发端 信道 收端
半双工
收端
发端
第一次实现跨越欧洲大陆的电话通话。
1916年
1925年
第一台频率复用调谐收音机出现。
英国人John Logie Baird首次发送电视信号。
1927年
1930年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建设了2套无线电广播网络。英国第一次播出电视节目。
进入无线电广播的黄金时代,美国播出电视,出现有声电影。
1937年
1948年
1.3.2 模拟信号传输 一、调制的必要性 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改变高频信号的某一参量(幅 度、频率、相位),使其含有基带信号变化规律。 调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信息传输的需要,必要 性为:
1.无线传输易于辐射
• 无线电波波长与天线振子尺寸相比拟时(通常至 少为十分之一)才能开始有效辐射,话音信号 300-3000Hz,波长为100~1000km,振子不可能做 成10-100km大小。
载波
数字基带信号 ASK
PSK
FSK
1.5 信息及其度量
• 信息的概念:信息与消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消息是以某 种信号形式表现的具体的内容;信息则是抽象的、本质的 内容,信息可以理解为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即消息的不 确定性。任何确知的事件不会给接收者带来任何信息。 • 作为信息具体内容形式的消息,它的内容应该是随机的 (事先无法预知的),只有完成了传输接收过程,才能成 为确定事件。 • 按消息来源(称为信源)随时间改变的规律分,可分为离 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由于消息具有随机性,不同内容的消 息都有一定的出现概率,即信源输出呈现一定的概率分布。
微波固态电路
本课程内容特点及要点
• 注意本课程与前序专业基础课与平行及后序专业 课的联系与区别; • 既是电路类课程也是系统原理性课程,需建立牢 固的电路物理概念及一定的系统概念; • 需牢固建立非线性电路的基本物理概念,需掌握 非线性电路的工程近似分析法; •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不能仅作为理 论课来学习,仿真与实验对课程的理解具有重要 意义。
•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业与考试
• 作业:每章课后习题,平时抽查,期末上交。 • 考试:期末闭卷,试卷成绩即为总评成绩。
第一章 通信概论
1.1 概述
1. 什么是通信?通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这里通信是指电通信(telecommunication),就 是以电信号代表信息,从发送端向异地接收端传 输信息的过程。 从摩尔斯电报到今天的因特网和 移动通信网,通信技术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H ( ) k0 ( ) d 0
• 通带内幅频特性不平坦产生“振幅频率失真” • 相频特性不理想产生“相位频率失真”。 • 对于线性传输网络用“群时延”指标衡量,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