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__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课件
合集下载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

• 严重时,可以出现阵发性气喘、胸闷,甚至有濒死 感,并产生妄想和幻觉。
• 急性焦虑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后症状 缓解或消失。
慢性焦虑的表现 ——持续性精神紧张
表现为经常提心吊胆,有不安的预感, 平时比较敏感,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容易 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心烦意乱,易与 他人发生冲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焦虑症状的药物。 ③ 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自
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 ④ 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利
眠宁等进行治疗。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压力来自哪里?
进入老年期后,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 事件,例如:退休、工作和地位的失落、 丧偶、亲朋好友去世、慢性疾病折磨、身 体功能受限,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都可 给老年人带来压力,如果应对不当,将给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采用访谈、观察、心理 测验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地位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4、营养状况。 5、体力或脑力过劳。 6、疾病。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常见冲突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冲突 2、老有所为与力不从心的冲突 3、老有所养与保障不足的冲突 4、安享晚年与意外打击的冲突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
㈠ 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㈡ 认知的评估 ㈢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 评定量表包括生活事件量表、各种应对方 式问卷以及社会支持量表等。
• 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老年人压力的各个环 节,及时了解有无压力源存在、压力源的 性质、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老年人的 影响。
• 正确评价老年人的应对能力,帮助老人适 应环境变化,有效地减轻压力反应,促进 身心健康。
• 急性焦虑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后症状 缓解或消失。
慢性焦虑的表现 ——持续性精神紧张
表现为经常提心吊胆,有不安的预感, 平时比较敏感,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容易 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心烦意乱,易与 他人发生冲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焦虑症状的药物。 ③ 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自
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 ④ 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利
眠宁等进行治疗。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压力来自哪里?
进入老年期后,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 事件,例如:退休、工作和地位的失落、 丧偶、亲朋好友去世、慢性疾病折磨、身 体功能受限,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都可 给老年人带来压力,如果应对不当,将给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采用访谈、观察、心理 测验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地位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4、营养状况。 5、体力或脑力过劳。 6、疾病。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常见冲突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冲突 2、老有所为与力不从心的冲突 3、老有所养与保障不足的冲突 4、安享晚年与意外打击的冲突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
㈠ 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㈡ 认知的评估 ㈢ 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 评定量表包括生活事件量表、各种应对方 式问卷以及社会支持量表等。
• 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老年人压力的各个环 节,及时了解有无压力源存在、压力源的 性质、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老年人的 影响。
• 正确评价老年人的应对能力,帮助老人适 应环境变化,有效地减轻压力反应,促进 身心健康。
老年人心理护理ppt课件

二、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7
概念: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
原因: 老化疾病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角色转换障碍;家庭矛盾。
表现: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美好的明天。
防护:创造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尊老敬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尊重和需要得到满足。
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
1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脑功能下降 情绪不稳定人格改变趋向保守固执统觉发达 判断准确喜安静 惧孤独 不耐寂寞希望健康长寿
2
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
感官老化 疾病增加死亡威胁
角色转变 地位转变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视频
3
常见心理问题
其他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孤独自卑
空巢综合征高楼综合征
二、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视频
6
概念: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原因: 可能原因为:远离社会生活;空巢家庭;性格孤僻;丧偶。
表现:伤感、抑郁;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选择不良生活方式;转化为抑郁症时有自杀倾向。
防护:注重精神赡养;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做到老有所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防护:1.加强体育锻炼 2.增加人际交往 3.改善居住环境
二、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视频
10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是: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7
概念: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
原因: 老化疾病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角色转换障碍;家庭矛盾。
表现: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美好的明天。
防护:创造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尊老敬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尊重和需要得到满足。
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
1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脑功能下降 情绪不稳定人格改变趋向保守固执统觉发达 判断准确喜安静 惧孤独 不耐寂寞希望健康长寿
2
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
感官老化 疾病增加死亡威胁
角色转变 地位转变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视频
3
常见心理问题
其他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孤独自卑
空巢综合征高楼综合征
二、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视频
6
概念: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原因: 可能原因为:远离社会生活;空巢家庭;性格孤僻;丧偶。
表现:伤感、抑郁;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选择不良生活方式;转化为抑郁症时有自杀倾向。
防护:注重精神赡养;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做到老有所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防护:1.加强体育锻炼 2.增加人际交往 3.改善居住环境
二、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视频
10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是: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四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

6)简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树立尊老、敬老的社 会风尚、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尽快发展老年 人服务事业
--
16
第五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 一、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
❖
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二、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伴有感觉功能下降,特别是高龄老年人还
可伴 有脑血管硬化造成记忆力下降和理解力障碍。
社会心理压力增加,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 紊乱,免
疫功能下降,自杀倾向。
● 防护 :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
--
11
四、自卑
●消极情感体验 ●原因: 1)老化引起生理性的衰退
2)疾病引起的资历能力下降或丧失 3)社会家庭因素 4)消极的认知评价 ●表现 : “老不中用”“废人”的自我认知,产生焦 虑,烦躁,自卑等情绪。 ●防护 : 知道用乐观态度对待暮年,社会支持。规律日常生
●后果: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自杀的终于诱因。
●防护 :自我疏导与放松。
--
9
二、抑郁
●常见的情绪反应,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障碍之一,
通常与自杀有关。
●原因:心理功能退化,疾病缠身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性格
评价
的改变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市区消极的认知
●表现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活动减少
早期表现神经衰弱,后期表现情感障碍,思 维活动障
--
5
第二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一、情绪与情感的评估
焦虑和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和最需要进行护理 干预的 情绪状况。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及 时采取护理措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方法详见第五章第 三节。
--
6
二、认知的评估
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方法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
16
第五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 一、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
❖
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二、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伴有感觉功能下降,特别是高龄老年人还
可伴 有脑血管硬化造成记忆力下降和理解力障碍。
社会心理压力增加,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 紊乱,免
疫功能下降,自杀倾向。
● 防护 :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
--
11
四、自卑
●消极情感体验 ●原因: 1)老化引起生理性的衰退
2)疾病引起的资历能力下降或丧失 3)社会家庭因素 4)消极的认知评价 ●表现 : “老不中用”“废人”的自我认知,产生焦 虑,烦躁,自卑等情绪。 ●防护 : 知道用乐观态度对待暮年,社会支持。规律日常生
●后果: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自杀的终于诱因。
●防护 :自我疏导与放松。
--
9
二、抑郁
●常见的情绪反应,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障碍之一,
通常与自杀有关。
●原因:心理功能退化,疾病缠身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性格
评价
的改变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市区消极的认知
●表现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活动减少
早期表现神经衰弱,后期表现情感障碍,思 维活动障
--
5
第二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一、情绪与情感的评估
焦虑和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和最需要进行护理 干预的 情绪状况。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及 时采取护理措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方法详见第五章第 三节。
--
6
二、认知的评估
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方法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老年护理学》课件 第二章 老年人心理(人卫版)

一、老年人的健康心理
二、增进老人健康心理
{ {
感知良好、记忆力良好、逻辑思维健全、想象 力丰富、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坚强、乐观进取、 人际关系良好、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生活、遵 守社会公德、保持正常的行动。 热爱生活、正确对待生老病死 情绪稳定,保持一种愉快的、平和和良好心境 营造快乐:愉快、友善、宽容、积极、理智等
老年人是社会心理脆弱的人群, 老年人的心理随着生理功能的衰 退,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所以研究老 年人心理对提高警惕老年人的生 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 医务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 任来指导老年人如何去主动适应 衰老这种自然过程,并提供适当的 援助.
一、生理功能衰退——感知衰退、记忆衰退、性格的改变
2。控制和引导——占据主动位置,灵活应变。
关爱老年人健康就必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心理因素和生理 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良好的心境有益健康,不良的心理 反应则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以致引 起生理器官的损害而导致疾病。帮助老年人保持一个健康的心 理,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一个健全的人格特征。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如何增进老人的健康心理? 与老人心理沟通时的态度和方法如何?
沉默寡言、忧心忡忡、焦虑不安、郁郁郁寡欢
二、孤独感——因退休、子女分居、丧偶等产生 三、隔绝感——社会活动减少、感知觉功能减退、视、听反应迟钝导致自我封闭 四、对衰老和疾病的忧虑和恐惧感
{
担忧经济的承受能力 生病后活动不便无人照顾 生活圈缩小,社会角色改变 担心疾病会导致死亡 担心给亲人带来麻烦心情郁闷
三、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援助——退休、衰老、丧偶 四、维护老人健康的社区职责
{
1。广泛开展尊老的社会活动 2。普及老年健康教育 3。社会关怀
《老年护理学》课件单元四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智力:液态智力明显下降,晶态智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记忆:初级记忆、再认能力、逻辑记忆、远期记忆保持良好;次级 记忆、回忆能力、机械记忆、近 期记忆下降。 思维: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减退。 人格:老年人依照其不同的人格模式分别采用整合良好型、整 合不良型、被动依赖型、防御型。
二、老年人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化的影响因素
1 各系统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2 营养状况 3 体力活脑力过劳 4 疾病 5 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 6 丧偶 7 社会地位的变化
02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01
正确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维护和促 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指 导、预防身心疾病、矫正不良心理行为有重要 的作用。
04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 进与维护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 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 发展成最佳状态。
1、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 疾病; 2、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 应环境,建设 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 率的生活。
02
具体内容详见第二单元
03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
孤独
自卑
原因: 表现:急性、慢性焦虑 防护:帮助指导、正确对待
原因:生理、心理、应急 事件和慢性疾病 表现:情绪低落、行为活
动减少、思维迟缓
防护:
原因:离退休、体弱多病 等 表现:寂寞、苦闷、心烦 防护:
原因:老化、疾病、角色 转换障碍等 表现:老不中用、废人 防护:社会心理环境、尊老 敬老
二、老年人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化的影响因素
1 各系统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2 营养状况 3 体力活脑力过劳 4 疾病 5 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 6 丧偶 7 社会地位的变化
02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01
正确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维护和促 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指 导、预防身心疾病、矫正不良心理行为有重要 的作用。
04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 进与维护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 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 发展成最佳状态。
1、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 疾病; 2、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 应环境,建设 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 率的生活。
02
具体内容详见第二单元
03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
孤独
自卑
原因: 表现:急性、慢性焦虑 防护:帮助指导、正确对待
原因:生理、心理、应急 事件和慢性疾病 表现:情绪低落、行为活
动减少、思维迟缓
防护:
原因:离退休、体弱多病 等 表现:寂寞、苦闷、心烦 防护:
原因:老化、疾病、角色 转换障碍等 表现:老不中用、废人 防护:社会心理环境、尊老 敬老
护理本科老人心理卫生课件

组织社交活动:组织老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社 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创造舒适环境:为老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 温馨的居住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促进心理 稳定。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老人的心理状况进 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 方法,确保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护理本科老人心理卫生实践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心理卫生 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 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促进家庭和睦:老年人的心理卫 生问题往往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因此,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也 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
老人心理卫生的研究现状
老人心理卫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 重性
老人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 素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老人心理卫生的概述
老人心理卫生的定义
老人心理卫生的 概念
老人心理卫生的 特点
老人心理卫生的 意义
老人心理卫生的 目标
老人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卫生对老年 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能 够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老年人是社会的 重要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评估方法:观察 、访谈、问卷调 查等
评估标准:根据 老人心理卫生状 况,制定相应的 护理措施
反馈机制
评估结果反馈给医护人员
评估结果反馈给反馈
持续改进
评估反馈的重 要性:及时了 解老人心理需 求,调整护理
方案
评估工具的选 择:选择合适 的评估工具, 确保评估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
尊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意愿和感受,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沟通技巧: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观察与评估:密切观察老人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团队协作:与医护人员、家人等密切合作,共同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自我保护:在处理老人心理问题时,注意自我保护和避免过度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 1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14.会谈时行为表现
主要表现 担心、担忧,感到有最坏的事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公共场合 难以入睡、易醒、睡眠浅、多梦、夜惊、醒后感觉疲倦 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障碍、记忆力差 丧失兴趣、抑郁、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 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和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 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心动过速、心悸、胸痛、血管跳动感、昏倒感、心搏脱漏 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嗳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腹胀、恶心、 胃部饱 感)、 肠动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尿频、尿急、停经、性冷淡、早泄、阳痿 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①一般表现:紧张、不能松驰、忐忑不安、咬手指、紧握拳、面 肌抽动、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 息样呼吸、面 色苍白。 ②生理表现:吞咽、打呃、安静时心率快、呼吸快、腱 反射亢进、震颤、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
(三)孤独防护 摆脱老年人孤独,一方面,需要子 女和社会共同努力——日常生活的照顾 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另一方面,老年人也可以做出力所 能及的努力——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 动和培养兴趣爱好。
四、自卑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就是自己瞧不 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 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 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 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三方面症状,分为 两类。 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 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
(三)焦虑的防护
1、评估老年人焦虑程度; 2、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分析焦虑的原 因和表现,尽量避免使用或慎用可引起焦虑症状的 药物; 3、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 自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 4、谦让和尊重老年人,关心体贴老年人; 5、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 利眠宁等)进行治疗。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 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有益 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有利于个体通 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等,但持久过 度焦虑则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一)焦虑的原因 ①体弱多病,行动 不便,力不从心; ②疑病性神经证; ③各种应激事件; ④某些疾病或某些 药物的副作用。
(三)自卑的防护
1、为老年人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 心理环境,尊老敬老; 2、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做力所能 及的事情,挖掘潜能,得到一些自我实 现,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 3、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 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 需要得到满足。
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 维护与促进
4、思维的变化(统觉发达,判断准确)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 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大部分老年人 能够运用一生积累的宝贵经验指导后来 的实践,经过深刻周密考虑,准确判断 事物,避免失误,做到“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多数老人由于神经 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噪杂、喧闹的环 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 工作和学习。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 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3. 熟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4. 掌握老年人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 5. 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 7. 熟悉心理健康的标准; 8. 掌握维护和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二、认知的评估
认知是人们认识、理解、判断、推理 事物的过程,通过行为、语言表现出来, 反映了个体的思维能力。认知功能对老 年人是否能够独立生活以及生活质量起 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老年人的认知的评估包括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以及定向力三个方面。
三、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进入老年期 后 ,日常生活中 大大小小的事件 都可以给老年人 带来压力,如果 应对不当,将给 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造成危害。
(一)抑郁的原因
①增龄引起的生理、心理功能变化 ②慢性疾病与躯体功能障碍和因病致
残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
③较多的应激事件发生 ④低血压症 ⑤孤独 ⑥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
(二)抑郁的表现 抑郁症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
(三)抑郁防护 老年抑郁的防护原则是——减轻抑 郁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 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 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 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 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二层含义: 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 正常,无心理疾病; 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 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 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 充分发展。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变化(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人 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 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 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 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 不出名字。
(四)焦虑的评估
• 汉密顿焦虑量表 •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Hamilton于50年代编制, 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用于评定焦虑严重 程度的他评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目 1.焦虑心境 2.紧张 3.害怕 4.失眠 5.认知功能 6.抑郁心境 7.躯体性焦虑 (肌肉系统) 8.躯体性焦虑 (感觉系统) 9.心血管系统症状 10.呼吸系统症状 11.胃肠道症状
分界值: 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 提示有明显焦虑;超过 14 分,提示有肯定的 焦虑;超过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则 提示无焦虑 因子分析:将第1-6项以及第14项分数相加, 除以7,得到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将第 7-13项 分数相加,除以7,得到躯体性焦虑因子分。 因子分提示病人焦虑症状的特点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 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 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 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 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 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 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及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 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 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 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者 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 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
• 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心理不适 • 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 衰老和疾病导致的心理不适 孤独寂寞 空虚无聊 人老健忘 人老话多 睡眠不调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老化过程、 健康长寿、老年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较 大的影响,所以掌握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特点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 状况,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具有重要 的作用。
(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只要老年人能保持乐观、通达,养成 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进行身心保健, 是完全可以达到健康老年化的。
二、抑郁
抑郁和焦虑一样,是一种极其复杂、正常 人也经常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只是 作为病理性情绪,抑郁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 并可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高发年龄大部分在50-60岁之间。抑 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 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更常见。老年人的自杀通 常与抑郁障碍有关。
2、人格变化(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个性, 包括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 观、才华和特长等)也相应有变化,如 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 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 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
3、个性变化(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养成的生活作 风和习惯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 和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 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 活现状。
三、孤独 孤独是一种心灵隔膜, 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 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孤独感在老年人中常 见。
(一)孤独的原因 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 老人; 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 来往的频率; 性格孤僻; 丧偶。
(二)孤独的表现 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会使老年 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精神萎靡不振、 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出现体弱多 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 久之,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为疾病敞开 大门。
一、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一)焦虑 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 快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失 眠等,但无法说出明确的焦虑对象。常用的评 估的方法有三种: 1、访谈与观察 2、心理测验 汉密顿焦虑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3、焦虑可视化标尺技术
(二)抑郁 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 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其特征是情绪低落,甚至 出现失眠、悲哀、自责、性欲减退等表现。常 用的评估方法有三种: 1、访谈与观察 2、心理测验 汉密顿抑郁量表 老年抑郁量表 3、抑郁可视化标尺技术
主要表现 担心、担忧,感到有最坏的事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公共场合 难以入睡、易醒、睡眠浅、多梦、夜惊、醒后感觉疲倦 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障碍、记忆力差 丧失兴趣、抑郁、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 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和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 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心动过速、心悸、胸痛、血管跳动感、昏倒感、心搏脱漏 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嗳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腹胀、恶心、 胃部饱 感)、 肠动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尿频、尿急、停经、性冷淡、早泄、阳痿 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①一般表现:紧张、不能松驰、忐忑不安、咬手指、紧握拳、面 肌抽动、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 息样呼吸、面 色苍白。 ②生理表现:吞咽、打呃、安静时心率快、呼吸快、腱 反射亢进、震颤、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
(三)孤独防护 摆脱老年人孤独,一方面,需要子 女和社会共同努力——日常生活的照顾 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另一方面,老年人也可以做出力所 能及的努力——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 动和培养兴趣爱好。
四、自卑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就是自己瞧不 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 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 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 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三方面症状,分为 两类。 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 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
(三)焦虑的防护
1、评估老年人焦虑程度; 2、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分析焦虑的原 因和表现,尽量避免使用或慎用可引起焦虑症状的 药物; 3、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 自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 4、谦让和尊重老年人,关心体贴老年人; 5、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 利眠宁等)进行治疗。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 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有益 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有利于个体通 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等,但持久过 度焦虑则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一)焦虑的原因 ①体弱多病,行动 不便,力不从心; ②疑病性神经证; ③各种应激事件; ④某些疾病或某些 药物的副作用。
(三)自卑的防护
1、为老年人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 心理环境,尊老敬老; 2、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做力所能 及的事情,挖掘潜能,得到一些自我实 现,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 3、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 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 需要得到满足。
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 维护与促进
4、思维的变化(统觉发达,判断准确)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 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大部分老年人 能够运用一生积累的宝贵经验指导后来 的实践,经过深刻周密考虑,准确判断 事物,避免失误,做到“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多数老人由于神经 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噪杂、喧闹的环 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 工作和学习。
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 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3. 熟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4. 掌握老年人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 5. 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 7. 熟悉心理健康的标准; 8. 掌握维护和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二、认知的评估
认知是人们认识、理解、判断、推理 事物的过程,通过行为、语言表现出来, 反映了个体的思维能力。认知功能对老 年人是否能够独立生活以及生活质量起 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老年人的认知的评估包括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以及定向力三个方面。
三、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进入老年期 后 ,日常生活中 大大小小的事件 都可以给老年人 带来压力,如果 应对不当,将给 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造成危害。
(一)抑郁的原因
①增龄引起的生理、心理功能变化 ②慢性疾病与躯体功能障碍和因病致
残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
③较多的应激事件发生 ④低血压症 ⑤孤独 ⑥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
(二)抑郁的表现 抑郁症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
(三)抑郁防护 老年抑郁的防护原则是——减轻抑 郁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 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 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 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 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二层含义: 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 正常,无心理疾病; 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 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 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 充分发展。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变化(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人 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 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 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 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 不出名字。
(四)焦虑的评估
• 汉密顿焦虑量表 •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Hamilton于50年代编制, 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用于评定焦虑严重 程度的他评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目 1.焦虑心境 2.紧张 3.害怕 4.失眠 5.认知功能 6.抑郁心境 7.躯体性焦虑 (肌肉系统) 8.躯体性焦虑 (感觉系统) 9.心血管系统症状 10.呼吸系统症状 11.胃肠道症状
分界值: 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 提示有明显焦虑;超过 14 分,提示有肯定的 焦虑;超过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则 提示无焦虑 因子分析:将第1-6项以及第14项分数相加, 除以7,得到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将第 7-13项 分数相加,除以7,得到躯体性焦虑因子分。 因子分提示病人焦虑症状的特点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 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 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 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 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 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 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及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 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 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 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者 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 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
• 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心理不适 • 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 衰老和疾病导致的心理不适 孤独寂寞 空虚无聊 人老健忘 人老话多 睡眠不调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老化过程、 健康长寿、老年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较 大的影响,所以掌握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特点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 状况,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具有重要 的作用。
(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只要老年人能保持乐观、通达,养成 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进行身心保健, 是完全可以达到健康老年化的。
二、抑郁
抑郁和焦虑一样,是一种极其复杂、正常 人也经常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只是 作为病理性情绪,抑郁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 并可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高发年龄大部分在50-60岁之间。抑 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 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更常见。老年人的自杀通 常与抑郁障碍有关。
2、人格变化(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个性, 包括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 观、才华和特长等)也相应有变化,如 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 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 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
3、个性变化(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养成的生活作 风和习惯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 和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 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经常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 活现状。
三、孤独 孤独是一种心灵隔膜, 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 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孤独感在老年人中常 见。
(一)孤独的原因 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 老人; 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 来往的频率; 性格孤僻; 丧偶。
(二)孤独的表现 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会使老年 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精神萎靡不振、 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出现体弱多 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 久之,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为疾病敞开 大门。
一、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一)焦虑 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 快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失 眠等,但无法说出明确的焦虑对象。常用的评 估的方法有三种: 1、访谈与观察 2、心理测验 汉密顿焦虑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3、焦虑可视化标尺技术
(二)抑郁 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 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其特征是情绪低落,甚至 出现失眠、悲哀、自责、性欲减退等表现。常 用的评估方法有三种: 1、访谈与观察 2、心理测验 汉密顿抑郁量表 老年抑郁量表 3、抑郁可视化标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