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一)(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进度计划.19-3.2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四)《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设置教学计划(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目标的设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八个字既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诗歌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纲“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这一能力要求在课内的具体再现,也是必修课诗歌鉴赏的延续。
它起到了课内外衔接的作用,起到了平时训练与高考规范答题的过渡的作用,所以对这一单元的诗歌既注重诵读欣赏的教学,也要注重欣赏方法的探究。
2.课堂的构建选修课注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在必修课的所学实际进行分析整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制定单元课堂结构的前提。
单元课堂结构可形成系列: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交流整合——学生拓展应用。
每一课时:学生前半部分把握探究方法,后半部分,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
3.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但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如:①针对意象较为丰富或典型的《春江花月夜》《扬州慢》《菩萨蛮》可采用抓典型意象分析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②对整篇优美、浑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③对诗中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的《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可采用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
【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2.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3.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计划五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与学的实际考虑,笔者以为可在各单元的专题下,相机设计几个子专题,对教材选文进行增删重组,通过对比阅读实现专题目标。
下面以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为例。
教材前言告诉我们:在具体步骤的安排上,是从学习过程着眼,每章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章所提出的赏析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第三项自主赏析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
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赏析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
这种运用演绎法的设计安排导之以法在先,目标比较明确,应该说是合理的,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但是它并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实情和认知规律,学生更多的是先接触诗文作品,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再作理性的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奥妙,实际上运用的是归纳法。
因而,我们仍以教材各单元的学习重点为目标,改变一种思维路径,即从具体的作品入手,将有相关点的作品整合重组为几类或几个子专题,让学生在充分赏读的基础上,探究阅读古代诗文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4. 诗歌散文中的意境、情感与哲理。
5. 分析与解读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鉴赏法: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意境、情感与哲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心得与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其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视频、音频、文本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相关的诗歌散文欣赏作业。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古代诗歌散文特点的作品。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每课时讲授一个章节,穿插相应的欣赏和讨论活动。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特点。
3. 作品欣赏:播放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欣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案例案例一:《登鹳雀楼》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简介。
2. 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选读。
3. 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阅读法: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第9-10周: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3)了解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能力;(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3)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 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4.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5. 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散文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4)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古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2)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独特技巧;(3)如何评价古代诗歌散文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作品,提高鉴赏能力;(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作品,分享阅读心得。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诗歌散文作品、作家简介和相关图片;(2)网络资源:查阅古代诗歌散文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3)纸质教材:提供古代诗歌散文选篇,方便学生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阅读鉴赏能力;(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阅读任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
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类型;
2. 古代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3. 唐诗宋词元曲的经典作品欣赏;
4. 鲁迅散文的经典作品欣赏。
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介绍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习与欣赏(30分钟)
分别介绍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类型,例如古代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等,散文的叙事、抒情、议论等。
选取几首经典的古代诗歌和散文进行分析和欣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美。
3.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解读和朗诵。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合作,展示他们对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课堂讨论(20分钟)
就学生展示的诗歌和散文进行讨论,让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通过讨论,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鼓励学生平时多读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古代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美;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活动,展示自己对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2021(三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2021(三篇)
合同编号参考范本
目录: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202一
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二
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202三
- 1 -
精品资料范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
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这五个系列中选修四到五门课程。
这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由不同的模块组成。
教师和课程开发机构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开发不同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模块。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是由人教社课程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和北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属于“诗歌与散文”系列,教材全名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校计划在高二第一学期下半段开设该课程。
教学时间为7周共42学时(包括周六补课)。
➢一、课程目标: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课标关于“诗歌与散文”系列的规定相吻合,具体而言即是: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诗歌的起源,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散文的起源,介绍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作品欣赏】1. 诗歌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2. 散文欣赏:《醉翁亭记》(欧阳修)(朗读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情感等艺术特色)【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诗歌、散文同步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诗歌、散文同步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鉴赏其艺术价值。
2.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集选2. 散文唐宋传奇、骈文、笔记、杂记等三、教学方法1. 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 通过讲解、鉴赏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对人生、社会的反映。
3.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诗歌、散文相互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它们在文学形式、表达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异同。
4.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扩大文学素材的来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操作,鼓励学生分析和总结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尽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考和创造的乐趣。
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互动探究、小组合作、课堂演绎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3. 注重课外拓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的特长和造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调研来总结和探索更广泛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4.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安排、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多方位掌握文学素材和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1. 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 对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的塑造。
4. 对诗歌、散文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是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的把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精华,建立起自己有的文化感悟和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诗、词、赋、论、辩、书、画等。
2. 欣赏方法:意象分析、抒情议论、节奏韵律、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及欣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欣赏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欣赏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欣赏方法,自主分析一首古代诗歌散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提供丰富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及赏析内容。
2. 辅助材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选集、注释版作品、学术论文等。
3.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用于课堂演示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和散文,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2.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3.名家诗歌和散文的欣赏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形式;2.分析:通过学生分析经典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欣赏:通过朗读和赏析名家的诗歌和散文,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1.导入:播放古代诗歌名句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诗歌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形式多样等。
3.讲解古代诗歌的形式,如律诗、绝句、词等,让学生了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4.例举几首古代诗歌,并解析其特点和含义。
5.布置作业: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写一篇读后感。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二课时: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1.导入:通过展示名家的散文摘录,激发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古代散文的特点,如抒发情感、描写景物、议论事理等。
3.讲解古代散文的形式,如议论文、游记、随笔等,让学生了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4.例举几篇古代散文,并解析其特点和主题。
5.布置作业:选择一篇古代散文,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课时:名家诗歌的欣赏1.导入:朗读名家的诗歌,引发学生对名家诗歌的兴趣。
2.学生合作,选择一位名家诗人,进行诗歌赏析。
3.每组学生给出自己对该位诗人的评价,包括诗人的特点、代表作品等,并朗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4.教师评价每组的赏析结果,给予指导和建议。
5.布置作业:选择一位名家诗人,写一篇诗人赏析。
第四课时:名家散文的欣赏1.导入:朗读名家的散文,引发学生对名家散文的兴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得主题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得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得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得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得生活体会与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得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得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得九首诗歌也正就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得《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得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得《春江花月夜》,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得内容与形式创作得一首乐府诗,以与谐得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得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得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得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得四首诗歌也就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得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李白得一首记梦得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就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得苦闷之感而做,梦中得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得意境;《登岳阳楼》就是杜甫晚年得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得宽广胸襟与浩瀚得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得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得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得热爱,以及有家难回得愁苦之情.至于“推荐作品”部分得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得基本方法得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得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得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得思想内涵,领悟作品得艺术魅力,丰富知识得积累.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得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得角度与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得古代诗歌、散文名篇.2、借助工具书与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得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得意境与情感,形成健康得审美情趣.三、关于赏析教学得几点建议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与资料,作好赏析前得准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中的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5. 实践活动:编写诗歌散文作品,进行鉴赏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方法,欣赏名篇佳作。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运用鉴赏技巧,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欣赏名篇佳作,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编写诗歌散文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三课时: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4. 第四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一)5. 第五课时: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二)六、教学内容6. 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7. 诗歌散文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8. 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9. 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10. 实践活动:诗歌散文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8. 教学难点: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分析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八、教学方法8.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9.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散文的美。
10. 讨论法:探讨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思考作品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艺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散文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第一节:诗歌散文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诗歌散文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2. 第二章:诗歌欣赏第一节:诗歌的基本形式与特点第二节: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3. 第三章:散文欣赏第一节:散文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散文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第三节:名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名篇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诗歌散文创作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以论文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 参考书籍: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书籍、论文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概述(2课时)2. 第二章:诗歌欣赏(4课时)3. 第三章:散文欣赏(4课时)4. 第四章:诗歌散文的审美特征(2课时)5. 第五章:诗歌散文的创作方法(2课时)6. 第六章:名篇欣赏与分析(4课时)7. 第七章:古代诗歌散文的传承与影响(2课时)8. 第八章:古代诗歌散文在现代社会的价值(2课时)9. 第九章:实践与创作(4课时)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论、辩、书、序等体裁。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选取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鉴赏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和交流。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选取一组古代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解读。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
4. 学生能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散文的具体案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期的代表性作品。
2. 案例分析:选取《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诗歌,分析其古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选取《楚辞》中的《离骚》、《天问》等作品,探讨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选取唐诗中的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诗歌,欣赏其豪放与忧国忧民的情怀;选取宋词中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领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词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鉴赏方法:了解作者背景、把握时代特点、分析作品结构、品味语言风格等。
3. 重点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诗或散文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引导学生体验艺术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含经典诗文选篇。
2. 参考书籍: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鉴赏书籍。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 音频、视频资料:经典诗文朗诵、表演等视频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第二课时:欣赏唐诗,分析作品意象和情感。
3. 第三课时:欣赏宋词,讨论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和散文的艺术特色。
2.感受诗歌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审美价值。
2.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和散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学的魅力。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和散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诗歌鉴赏1.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
2.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4.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散文鉴赏1.教师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散文,如《醉翁亭记》。
2.分析散文的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散文的主旨和情感。
4.分组讨论,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课时:诗歌与散文比较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诗歌与散文在形式、内容、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与散文在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等方面的特点。
第五课时:实践演练1.教师提供一篇古代诗歌或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3.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鉴赏心得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鉴赏水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2.收集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名句,进行摘抄和背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诗歌和散文鉴赏方面是否有明显的提高?3.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024年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2024年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和散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欣赏:选取唐宋时期的诗歌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2)古代散文的欣赏:选取唐宋明清时期的散文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古代诗歌和散文的背景、特点和风格,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
(2)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原文,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对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通过模仿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节课:古代诗歌的欣赏(1)讲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介绍唐宋时期的诗歌流派和代表作家。
(2)选取范围广泛的唐宋诗歌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
(3)阅读并讨论一首唐诗,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意境表达。
2. 第二节课:古代散文的欣赏(1)讲解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介绍唐宋明清时期的散文流派和代表作家。
(2)选取范围广泛的唐宋明清散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
(3)阅读并讨论一篇明清散文,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叙事表达。
3. 第三节课:唐诗的欣赏(1)选择几首经典的唐诗,讲解其背景、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欣赏唐诗的音韵美、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
(3)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表演。
4. 第四节课:宋词的欣赏(1)选择几首经典的宋词,讲解其背景、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欣赏宋词的音韵美、意境表达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
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2、加强诵读涵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一些名家的朗读,先给学生一种情感上的体悟,再选择一些符合意境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而“涵咏”就是欣赏者悉心揣摩、反复咀嚼作品。
因为诗歌是艺术作品,语言贯通完整,硬性的语句翻译会破坏它的整体美。
3、合理利用书本上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活动。
课本的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比较阅读,这是一种很好的知识拓展的方式,不妨从这道题入手,组织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训练,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的形式战士研究成果。
4、读写结合,可以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指导他们写一些评价性的文字,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又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经验。
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Ⅰ、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Ⅰ、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Ⅲ、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Ⅳ、教学课时:一课时Ⅴ、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一)、作者若虚,唐代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
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
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
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
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
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
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
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
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
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
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
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
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
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
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
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
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五、再次欣赏教师诵读这首的配乐读录音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
六、作业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作业参考答案: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