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
(完整版)高一经济必背的经济方程式

(完整版)高一经济必背的经济方程式
1. 供给方程式
- 总供给 = 生产者税前收益 + 生产者税后收益 + 补贴 + 税收
2. 需求方程式
- 总需求 = 个人消费支出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净出口
3. 需求弹性方程式
- 需求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 供给弹性方程式
- 供给弹性 = (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5. 边际成本方程式
- 边际成本 = (总成本变化量)/(生产量变化量)
6. 边际效用方程式
- 边际效用 = (总效用变化量)/(消费量变化量)
7. 现金流量方程式
- 净现金流量 = 现金收入 - 现金支出
8. 机会成本方程式
- 机会成本 = 备选方案的收益 - 选择方案的收益
9.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方程式
- CPI = (本年度的物价指数)/(基础年度的物价指数) × 100
10. GDP (国内生产总值) 方程式
- GDP = C + I + G + (X - M)
其中,C 代表个人消费支出,I 代表投资,G 代表政府支出,X 代表出口,M 代表进口
以上就是高一经济必背的经济方程式的完整版。
注意:这些方程式可以帮助理解经济原理和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涉及更多复杂的因素和关系。
建议在具体情境中仔细考虑并寻求专业意见。
《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西方经济学符号及公式

西方经济学符号及公式1.D:商品的需求2.S:商品的供给3.P:商品的价格4.Q: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5.E d:需求价格弹性6. E m:需求收入弹性7. E cx:需求交叉弹性8. E S:供给弹性9.TR:总收益10.TU:总效用11.MU:边际效用12.MRS XY:边际替代率13.TP:总产量14.AP:平均产量15.MP:边际产量16. MRTS XY:边际技术替代率17.STC:短期总成本18.FC:固定成本19.VC:可变成本20.SAC:短期平均成本21.AFC:平均固定成本22.A VC:平均可变成本23.SMC:短期边际成本24.AR:平均收益25.MR:边际收益26.HHI:赫芬达尔指数1.GDP:国内生产总值2.C:消费3.I:投资4.G:政府支出5.X-M:净出口6.NDP:国内生产净值7.NI:国民收入8.PI:个人收入9.PDI:个人可支配收入10.GNP:国民生产总值11.AD:总需求12.AS:总供给13.APC:平均消费倾向14.MPC:边际消费倾向15.APS:平均储蓄倾向16. MPS:边际储蓄倾向17.1/(1-c):乘数18.R:原始存款19.r:法定准备率20.m=D/R=1/r:简单货币乘数1.需求价格弹性E d=△Q/ Q÷△P/ P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E d =(Q2-Q1)/((Q1+Q2)/2)÷(P2-P1)/((P1+P2)/2)3.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E d =Q'·(P/Q)4.需求收入弹性E m=△Q/ Q÷△Y/ Y5.需求交叉弹性E cx=△Q X/ Q X÷△P Y/ P Y6.供给弹性E S=△Q/ Q÷△P/ P7.边际效用MU=△TU/△Q8.消费者均衡的条件:P x*Q x+ P y*Q y=M;MU X/P X= MU Y/P Y=MU M9.边际替代率MRS XY=△Y/△X10.TP=AP*Q;AP=TP/Q;MP=△TP/△Q11.TR=AR*Q;AR=TR/Q;MR=△TR/△Q12.生产者均衡的条件:P k*Q k+ P l*Q l=M;MP k/P k= MP l/P l=MP M13.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为劳动力参工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14.实际增长率G=S/C;有保证的增长率G w=S d/C r;自然增长率G n=S0/C r15.新古典增长模型G=a(△K/K)+ b(△L/L)+△A/A16.新剑桥增长模型G= S/C17. APC=C/Y;MPC=△C/△Y;APS=S/Y;MPS=△S/△Y18.D=R/r;mm=M/H=(cu+1)/(cu+r)19.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20.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2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经济学》符号一览表微观经济学SAFC (AFC) Short-run average fixed cost ( 短期) 平均固 D Dema nd需求定成本(AVC) Short-run average variable cost ( 短期)平S Supply 供给SAVC均可变成本P Price 价格Q Quantity 数量SMC Short-run marginal cost 短期边际成本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LTC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LTC=f(Q) 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LAC 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M money 收入LMC Long-run marginal cost 长期边际成本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VMP Valueof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量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TU=f(Q) W Wage 工资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注:(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2L Labour 劳动L 、K。
K Capital资本2(2有时是需求量Qc,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TC total cost 总成本TC=f(Q) 4(1 其他的数量。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2(3 有时又表示为ep, 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经济学符号

经济学符号
经济学符号是一种表示物理和经济变量的符号。
它们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理解经济系统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所处环境的变化。
经济学符号的分类很多,具体包括统计学符号、经济学理论符号、政治经济学符号等等。
一、统计学符号
1)Δ 代表差异或变化;
2)σ 代表总体标准差;
3)S 标志总体取样的样本数量;
4)α 代表属性间信息熵;
5)β 代表变动项系数;
6)η 代表单位根回归残差;
7)θ 代表斜率;
8)ϩ代表正相关关系;
10)∽ 代表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1)C 代表消费支出;
2)Y 代表国民总收入;
3)R 代表价格指数;
4)V 代表投资;
8)M 代表货币流入量;
9)P 代表物价水平;
10)E 代表效率工资。
3)D 代表贷款;
5)B 代表国际余额;
6)R 代表通货膨胀率;
7)F 代表财政项目;
8)A 代表金融协定;
9)X 代表外部贸易收入;
10)Y 代表国际政策。
总而言之,经济学符号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概念,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经济学家们识别经济中存在的变量,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以更加客观、可量化的方式解释经济模型,从而获得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所需要的参考价值。
经济学重点公式与图形总整理

★★★★★經濟學重點公式與圖形總整理◎彈性Δ主題:需要彈性1.公式: 點彈性11d Q P ΔP ΔQ E ⨯=弧彈性2121d Q Q P P ΔP ΔQ E ++⨯= 2.內容或圖形:Δ主題:供給彈性1.公式: 點彈性11S Q P ΔP ΔQ E ⨯=弧彈性2121S Q Q P P ΔP ΔQ E ++⨯=2.內容或圖形:Δ主題:所得彈性公式: ΔI%ΔQ%E I =1.正常財:E I >02.中性財:E I =03.劣等財:E I <0 (季芬財)必需品:E I <1 奢侈品:E I >1 (炫耀財)Δ主題:交叉彈性公式: %ΔP %ΔQ E Y X XY =1.替代品:E XY >02.獨立品:E XY =03.互補品:E XY <0◎效用Δ總效用:TU=邊際效用的總和 帄均效用:QT UAU = 邊際效用:ΔQΔT UMU = (TU 的微分)TUTUQMUQ MUΔ恩格爾係數:%100⨯所得糧食:係數大→生活水準低,係數小→生活水準高Δ總產量:TP=邊際產量的總和 帄均產量:L TP AP = 邊際產量:ΔLΔTPMP =TPTPQ MP AP Q MP1.TU 遞增⇔MU >02.TU 最高⇔MU =03.TU 遞減⇔MU <01.TP (遞增增加再遞減增加再遞減)2.TP 最高⇔MP =03.MP 最高⇔TP 反曲點4.AP 最高⇔MP =APΔ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 消費者剩餘CS. = 心理所願支付-實際支付 生產者剩餘 PS.= 實際收到-心理要求Δ經濟租:經濟租=生產者剩餘=實際收到-心理要求◎成本v.s.收益Δ成本:總固定成本 TFC=AFC ⨯Q 帄均固定成本 AFC Q T FC=總變動成本 TVC=AVC ⨯Q 帄均變動成本 A VC QT VC=總成本 TC=TFC +TVC=AC ⨯Q 帄均總成本 AC=AFC +AVC QT C= 邊際成本 MC ΔQΔTVC ΔQΔTC ==C TC TVC TFC Q CAFC QC MC AC AVC1.E d 愈小,C.S 愈大2.E S 愈小,P.S 愈大1.Q=0,TC =TFC2.TC 、TVC (遞減增加再遞增增加) 1.AFC 為L 型 (隨產量♒而♓)1.MC 、A C 、AVC 為U 型 (受報酬遞減法則影響)2.MC 先通過AVC 最低點再通過A C 最低點Δ收益:總收益Q P T R ⨯= 帄均收益 P Q T RAR == 邊際收益 ΔQΔT RMR =完全競爭市場TR TRQ A RMR P=AR =MR=DQΔ經濟利潤:經濟利潤 π=TR -TC =(AR -AC )×Q 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總收益-(會計成本+內含成本) =總收益-會計成本-內含成本 =會計利潤-正常利潤Δ差別取價:⎪⎪⎭⎫ ⎝⎛-=⎪⎪⎭⎫ ⎝⎛-B B A A E 11P E 11P 1. E d 大,訂價低 2. E d 小,訂價高Δ吉尼係數:BA AG +=0<G <1越小,越帄均越大,越不帄均Δ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 =所得組之所得最低所得組之所得最高20%20%倍數小,越帄均; 倍數大,越不帄均Δ邊際生產力:1.邊際收益生產量a x a MP MR MRP ⨯=2. 邊際產值 a x a MP P VMP ⨯=3. 產品為完全競爭市場 : VMP a =MRP a4. 產品為不完全競爭市場 : VMP a >MRP a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帄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
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解析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注: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 其中:dP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经济公式大全(最新)

1、单利计算单i P I t ⨯=式中 I t ——代表第t 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 —-代表本金;i 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
2、复利计算1-⨯=t t F i I式中 i ——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 t —1——表示第(t -1)期末复利本利和. 而第t 期末复利本利和的表达式如下:)1(1i F F t t +⨯=-3、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①终值计算(已知P 求F 即本利和)n i P F )1(+=②现值计算(已知F 求P)nni F i F P -+=+=)1()1(4、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和偿债基金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即:),,,,常数(n t A A t 321===①终值计算(即已知A 求F )i i AF n11-+=)(②现值计算(即已知A 求P )nn ni i i Ai F P )()()(+-+=+=-1111③资金回收计算(已知P 求A )111-++=nn i i i PA )()(④偿债基金计算(已知F 求A )11-+=ni i FA )(5、名义利率r是指计息周期利率: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 所得的年利率。
即:m i r ⨯= 6、有效利率的计算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两种情况。
(1)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计息周期利率i ,由式(1Z101021)可知:mrI =(1Z101022—1)(2)年有效利率,即年实际利率。
年初资金P ,名义利率为r ,一年内计息m 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 mri =。
根据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可得该年的本利和F ,即:mm r P F ⎪⎭⎫ ⎝⎛+=1根据利息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利息I 为:⎥⎥⎦⎤⎢⎢⎣⎡-⎪⎭⎫ ⎝⎛+=-⎪⎭⎫ ⎝⎛+=111m m m r P P m r P I再根据利率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实际利率,即有效利率i eFF 为:7、财务净现值()()tc tnt i CO CI FNPV -=+-=∑10(1Z101035)式中 FNPV —-财务净现值;(CI —CO)t --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应注意“+”、“—”号);i c ——基准收益率; n —-方案计算期。
高等经济学上册公式大全

高等经济学上册公式大全以下是高等经济学上册的重要公式:微观经济学部分1. 供需模型公式供给函数: $Q_s = S(P)$需求函数: $Q_d = D(P)$市场达到平衡时: $S(P^*) = D(P^*)$2.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CS = \int_{0}^{Q^*} (V(Q)-P) dQ$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PS = \int_{0}^{Q^*} (P-C(Q)) dQ$ 4. 交易效率交易效率: $\eta = \frac{CS+PS}{V(Q^*)}$5. 市场失灵形式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部分1. 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 $g = \frac{Y(t)-Y(t-1)}{Y(t-1)}$经济增长率的组成因素: $g = \frac{\Delta L}{L} + \frac{\Delta K}{K} + \frac{\Delta H}{H}+\frac{\Delta A}{A}$2. 关键身价模型总产出: $Y = C+I+G+NX$消费函数: $C = c_0+c_1(Y-T)$投资函数: $I = \bar{I}-d \cdot r$净出口函数: $NX = NX_0 - m \cdot Y^*$政府预算限制: $T = \bar{T}+t \cdot Y$3. IS-LM模型IS曲线: $Y = C(Y-T)+I(r)+G$LM曲线: $M/P = L(r,Y)$货币政策的影响: $M \uparrow \Rightarrow r \downarrow\Rightarrow I \uparrow \Rightarrow Y \uparrow$财政政策的影响: $G \uparrow \Rightarrow Y \uparrow$4. 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费雪方程: $\frac{M_t \cdot V_t}{P_t} = Y_t$菲利普斯曲线: $\pi_t = \pi_{t-1}+\alpha(Y_t-Y^*)+\epsilon_t$5. 外汇市场和汇率制度汇率: $e = \frac{P_f}{P_d}$外汇市场达到平衡时: $S(e) = D(e)$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以上为本文档整理的高等经济学上册的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经济学公式汇总

西方经济学公式汇总1.宏观经济学公式:- 经济增长率(GDP growth rate):g = (ln Yt – ln Yt-1) / t 其中,Yt表示其中一时期的实际GDP,t表示时间。
-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C = a + bY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
-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S = Y - C其中,S表示储蓄,Y表示收入,C表示消费。
2.微观经济学公式:- 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Qd = a – bP其中,Qd表示市场总需求量,P表示商品价格。
-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Qs = c + dP其中,Qs表示市场总供给量,P表示商品价格。
-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ε = (∂Q/∂P) * (P/Q)其中,ε表示价格弹性,∂Q/∂P表示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动反应,P 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
3.产业经济学公式:-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HHI = Σ(si)^2其中,HHI表示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si表示第i个公司的市场份额。
- 价格-边际成本差距(Price-margin cost gap):PMC = P – MC其中,PMC表示价格-边际成本差距,P表示价格,MC表示边际成本。
- 产业集中度(Industry concentration):CR = Σ(si)其中,CR表示集中度,si表示第i个公司的市场份额。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现象和推导经济理论时,使用了更多的数学模型和公式。
这些公式的使用旨在帮助经济学家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以及预测和评估经济政策的影响。
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QPdP dQ Q P ⋅⇒⋅∆∆P Q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份)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钱,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钱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时间总本钱,也可能是长期总本钱,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时间平均本钱,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本钱。
4.3 既可能是短时间边际本钱,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本钱。
4.4 也确实是后面的短时间总不变本钱,又称为固定本钱。
4.5 也确实是后面的短时间总可变本钱,又称为变更本钱。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逾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份)注: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常经常使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偏向即是b 。
两部门经济时,Y=C+S 。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预备金。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预备金率。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份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爱弹性,因此一样可不能出题) 需求的价钱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钱为P 时的变更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峻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QPdP dQ Q P ⋅⇒⋅∆∆P Q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钱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不同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信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彼此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不同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不同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公式大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税收收入的计算公式:税收收入=T其中,T表示税收收入。
3.消费支出的计算公式:消费支出=C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
4.投资支出的计算公式:投资支出=I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
5.政府支出的计算公式:政府支出=G其中,G表示政府支出。
6.净出口的计算公式:净出口=X-M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7.消费支出的决定公式:消费支出=C=C₀+cY其中,C₀表示基本消费支出,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Y表示可支配收入。
8.储蓄的计算公式:储蓄=S其中,S表示储蓄。
9.投资的计算公式:投资=I=I(r)其中,I表示投资,r表示利率。
10.政府支出的决定公式:政府支出=G=G₀其中,G₀表示固定政府支出。
11.净出口的决定公式:净出口=X-M=X₀+mY其中,X₀表示固定出口,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每增加1单位,进口增加的单位)Y表示国内收入。
12.价格水平的计算公式:价格水平=P其中,P表示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P₂-P₁)/P₁*100%其中,P₂表示后期价格水平,P₁表示前期价格水平。
14.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中,实际利率表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15.名义GDP的计算公式:名义GDP=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6.实际GDP的计算公式:实际GDP=Y其中,Y表示实际GDP。
17.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其中,失业率表示当期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18.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其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19.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货币乘数=1/预备准备金率其中,预备准备金率表示商业银行需准备的存款比率。
西方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

《西方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QPdP dQ Q P ⋅⇒⋅∆∆P Q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9.1 其中,C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 =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 i city of deman 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 QPdP dQ Q P ⋅⇒⋅∆∆P Q 2121X X P P P X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经济学》符号一览表微观经济学 SAFC (AFC) Short-run average fixed cost (短期)平均固D Demand 需求定成本(AVC) Short-run average variable cost (短期)平S Supply 供给 SAVC 均可变成本 P Price 价格Q Quantity 数量 SMC Short-run marginal cost 短期边际成本 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LTC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LTC=f(Q) 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LAC 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 M money 收入 LMC Long-run marginal cost 长期边际成本 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价值 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量 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TU=f(Q) W Wage 工资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注:(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 2L Labour 劳动 L、K。
K Capital 资本 2(2 有时是需求量Qd,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TC total cost 总成本 TC=f(Q) 4(1 其他的数量。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2(3 有时又表示为e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经济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等,揭示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在经济基础研究中,一些常见的公式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以下是一些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公式汇总。
一、宏观经济学公式1.GDP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2.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GDP_现年-GDP_去年)/GDP_去年*100%3.劳动生产率公式: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口4.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5.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_现年-物价指数_去年)/物价指数_去年*100%二、微观经济学公式1.税后收入公式:税后收入=总收入-个人所得税2.边际效用公式:边际效用=(∆总效用)/(∆消费量)3.边际成本公式:边际成本=(∆总成本)/(∆产量)4.可行决策条件公式(生产决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5.卡尼斯曲线公式:边际效用_商品1/价格_商品1=边际效用_商品2/价格_商品2三、国际经济学公式1.货币汇率计算公式:国内货币价值=外币金额/汇率2.净出口计算公式:净出口=出口-进口3.资本收益率公式:资本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4.投资收益率公式(带汇率变动):投资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汇率变动收益率)*(1+汇率变动率)以上只是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一些公式,实际上经济学领域涉及众多复杂的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问题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经济学公式大全汇总

经济学公式大全汇总《经济学公式大全汇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以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证分析方法闻名于世。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公式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还可以指导政策制定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公式,希望能给研究经济学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1. 生产函数:Y = F(K,L),Y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力。
该公式描述了产出与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2. 边际效用:MU = ΔU/ΔQ,MU代表边际效用,U代表总效用,Q代表消费量。
该公式表示单位消费量对总效用的变化,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对不同消费量的偏好程度。
3. 边际收益递减:MP = ΔY/ΔL,MP代表边际产品,Y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力。
该公式表示单位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变化,帮助我们理解劳动力利用效率的非线性特征。
4. 利润:π = TR - TC,π代表利润,TR代表总收入,TC代表总成本。
该公式表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利益,帮助我们评估企业经营的盈利能力。
5. 黄金规则:S/Y = (1/θ) * (Y/Yη),S代表储蓄率,Y代表产出,θ代表资本边际产出比,η代表资本边际产出的弹性。
该公式描述了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探索最优的资本积累比例。
6. 消费函数:C = a + bY,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a和b分别为常数。
该公式描述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研究消费者行为和消费倾向。
综上所述,经济学公式的运用在经济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各种公式和模型,经济学家能够更系统地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式只是抽象化的表达,真正的经济学研究还需要更细致的实证数据和深入的定性分析。
经济学公式符号汇总表解析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12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2.1不同商品2.2有时是需2.3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有时也用Q表示。
4.8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34⋅ ⋅9.1 其中,C 0 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 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 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 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 K = 1 1 - b。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 -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Q P e x,p =∆P Q⇒ dQ PdP Qe x,p = ∆P ⋅ X 1 + X 2其中: dQdP 资源整合精品系列自己备考整理材料为需求量在价格为 P 时的变动率当 e x,p =0 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 0<e x,p <1 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当 e x,p =1 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 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当 e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X P 1 + P 2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 y = f (P )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 λ=MU 1 P 1 = MU 2 P 2= ……2. 收入是确定的 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 - ∆X 2 ∆X 1=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E (在 切点 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经济学中的各种字母

经济学中的各种字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P:价格Q:数量D:需求S:供给E:均衡(或期望)e: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es:供给的价格弹性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效用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CS:消费者剩余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劳动力K:资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C:成本STC:短期总成本TFC:总不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TC:总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C: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PS:生产者剩余MP:边际产品VMP:边际产品价值W:劳动价格MRP:边际收益产品MFC:边际要素成本r:利率PEP:价格扩展线微观所有的公式只有两个,那就是效用论的d(U)/d(X)=0和生产论的dπ/dl=0(求k的时候就是dk),所有一切的共识全都是从这两个式子加上不同的条件推导出来的u效用,x产品(x1,x2.。
xn),π利润,l劳动,k资本D--需求,S--供给,Q--产量,P--价格,E--均衡,U--效用,M--边际,R--替代,A--平均,T--总的TFC:固定总成本TVC:可变总成本TC:总成本AC:平均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MC:边际成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边际收益AR:平均收益TR:总收益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A--(1)总的(Aggregate),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2)生产中的技术水平B--不确定,有预算(Budget)或债券(Bond)等C--消费(Consumption)D--需求如需求冲击(Demandshock)E--均衡(Equilibrium)e--汇率(exchangerate)F--不确定,有(FDI)、净要素支付(NFP)等G--支出(Govermentpurchases)HI--投资(Invest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经济学公式及符号(宏观部分)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QPdP dQ Q P ⋅⇒⋅∆∆P Q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⑴公式表示 :px 1+px 2=m⑵图形表示: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2121X X P P P X ++⋅∆∆)(2211λ==P MU P MU )(P f y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⑴生产函数基本形式:——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⑵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其中:A: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α+β>1 规模报酬递增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α+β<1 规模报酬递减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AP L=MP LMP L=0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上)⑷平均生产函数(投入变量以L为例):LyAPL=(其中y为生产函数的各种形式)⑸生产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仍以劳动作为可变要素):P·MP L= r L2. 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⑴等产量曲线——比较无差异曲线⑵边际技术替代率:KLKL MPMPdLdKMRTS=-=,⑶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βαKALKLfy==),(),(KLfy=K等产量曲线——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E由等产量曲线的定义: 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则有:,E 点的确定为:或例题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22124K L y =,生产要素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1=L r 和2=K r ,求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2003年论述)解:根据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有:21611231213221--=K L K L , 解得K L 32=即为劳动与资本最优组合※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五、成本曲线:1. 短期成本函数(曲线):⑴短期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c =⑵短期成本函数的确定: ),(K L f y =即 βαK AL y = c K r L r K L =+ ⑶短期各成本及其相互关系:i. 总成本:TFC TVC TC += ii. 平均成本:yTCAC =iii. 平均可变成本:yTVCAVC =L 成本约束线r L L+r K K=c kKL L r MP r MP =k KL L r MP r MP =cK r L r K L =+dLdKMP MP r r MRTS K L K L K L -===,),(K L f y =kK L L r MPr MP =iv. 平均固定成本:yTFCAFC =v. 边际成本:C T MP r y Lr y VC y C dy dC MC LL L '==∆∆⋅=∆∆=∆∆==⑷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图示: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图示⑸图形的结论:① 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② 边际成本(MC)与平均可变成本(A VC)交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 ③ 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固定成本(FC);④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即为短期内厂商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即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并可由此求得短期价格。
(很重要,要理解好)例题2: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的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
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而资本的数量不变。
厂商根据资本和劳动估计出的成本曲线如下: 40012024223++-=Q Q Q STC⑴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在短期内,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 ⑵如果价格为120,那么在短期内厂商将生产多少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要》第三版P136)解:⑴由短期成本函数的表达示可知,常数部分400即为固定成本。
根据上面结论④,价格即为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
于是,有: 1204862++=Q Q MC短期内厂商产品的最低价格,也即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并可由此求得短期价格120242120242223+-=+-==Q Q QQQ Q y VC AVC 令MC=A VC ,求得Q=6,进而求得MC=A VC= 48。
∴厂商将继续经营的最低产品价格是48。
同时,由于该厂商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内,因此也可推论价格即为边际成本MC=P 。
(此结论源于MC=MR ,将在下面有论述。
)⑵若P=120,则有:8120486*********)(22=+-=+-==Q Q Q Q Q dQSTC d P∴短期内厂商将生产8单位产品。
2.长期成本:——所有短期成本的包罗线,而不是多个可变生产要素。
⑴成本函数的确定:(非常重要)⑵各成本之间相互关系:类似于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FC VC TC += ②平均成本:y TCAC =③边际成本:C T dydCMC '==⑶长期成本的图形表示,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示意:),(K L f y =KKL L r MP r MP =Kr L r c K L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图示⑷对图形的解释:①在长期内,随产量的不断增长,固定成本将在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轻的比重,从而在长期可以忽略不计。
因而在长期成本曲线中,只看到一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②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交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该点也即为厂商在长期内从事生产的产品最低价格。
例题3: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使用的劳动和资本从事生产。
在短期内,劳动的数量可变,而资本的数量不变。
厂商根据资本和劳动估计出的成本曲线如下: Q Q Q LTC 180163223+-=求: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低价格是多少?(机械工业出版社,《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要》第三版P136)解:根据长期成本的结论,厂商的价格不应低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根据已知条件,有:180322)(180163222+-==+-==Q Q dQ LTC d LMC Q Q Q LTC LAC当LAC 与LMC 相交时LAC 最低,则有:LAC=LMC ,解得Q=12,则LAC=84。
※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六、市场理论:1.收益的基本概念:⑴厂商的需求曲线:)(y P P =——比较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⑵收益曲线——产量的函数。
(总价值=价格×产量)总收益:y y P TR ⋅=)(长期内从事生产的产品最低价格平均收益:)()(y P y yy P y TR AR =⋅==边际收益:R T dydTRMR '==利润=总收益(TR=P ×Q )-总成本(TC=VC+FC )★★⑶最优产量的决定条件——MR=MC 。
也是一般均衡条件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的精髓与核心。
不明白MR=MC ,等于没学过西方经济学。
) 2.几个市场的比较分析:⑴完全竞争市场——随产量的变动价格不变 )(MR MC P ==—短期均衡— LAC LMC P ==——长期均衡 ⑵垄断市场——随产量变动价格变动 MC MR =——短期均衡 LMC MR =——长期均衡 ⑶垄断竞争市场(不是重点) LAC AR LMC MR ==;——长期均衡⑷寡头市场①古诺模型:Ⅰ两个厂商的模型,均衡条件是每个厂商占有市场容量的1/3。
Ⅱ推广到N 个厂商:11+•=+=N NN 市场总容量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②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含义要知道)③国际卡特尔:了解概念即可,什么是国际卡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