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控制关键点

合集下载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常用技术

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常用技术

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常用技术Bobath疗法中心理论: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的顺序,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如自发性姿势反射和于衡反应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常的运动反应输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输出加以重组而改善运动功能。

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然后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性、技巧性动作。

关键技术:①控制关键点:关键点是指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

治疗中治疗者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警方: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人体关键点包括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

②反射性抑制:躯干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部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躯干屈肌与伸肌张力增高时,可以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躯干、头、肢体的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

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及髋的伸展。

③调正反应: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性地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即头部位置,头部对躯干位置,四肢对躯干位置等恢复正常的一系列反应。

根据感受刺激部位和动作效应出现的部位,可将调正反应分为四类: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发自迷路作用于头部,发自躯干作用于颈部,以及发自眼睛作用于头部。

平衡反应是比调正反应更高级的维持全身平衡的一种反应。

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引起重心变化时,四肢和躯干出现一种自动运动,以恢复重心到原有稳定状态。

④感觉刺激:常用的感觉刺激主要有加压或负重,放置及保持,轻推等。

物理治疗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物理治疗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物理治疗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Bobath(一) 名词解释1控制关键点:即治疗师在训练中操作身体某些部位,以达到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的目的。

Bobath将这种操作称之为控制关键点;控制关键点可以先从身体的近端开始,如头脊柱,然后,随治疗进展而向周围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量以逐渐增多患者自己的自发性运动。

2反射性抑制:利用与痉挛模式相反的体位或姿势来抑制痉挛,包括放射性抑制模式和影响张力性姿势。

3影响张力性姿势:指的是某些特定姿势下,肌张力是可以得到抑制的。

如当下肢腓肠肌肌张力异常增高时,鼓励患者采用足跟着地站立的姿势加以抑制腓肠肌的张力,同时提高对该姿势的控制。

4整体治疗:将患者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只是治疗患病部位。

需要通过全身活动躯干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患者整体功能。

5保持反应:指身体对所处体位的有意识的控制能力。

6位置反应:指肢体反应的短暂的保持某种体位的能力。

7关节持重:是一种利用体位使重力通过关节,刺激本体感受器使关节周围肌肉产生共同收缩来提高关节稳定性的方法。

(二)选择题【A1型题】1整体治疗指的是(D)A上下肢都包括的治疗B健侧和患侧都包括的治疗C运动、作业及理疗都应用的治疗D提高患者整体功能的治疗E包括家属参与的治疗2促通和抑制的最终目的是(D)A避免肌张力过度增高B促进肌张力正常化C调整和纠正异常姿势D改善功能活动E提高自我意识3下列不属于控制关键点的操作是(D)A稳定胸椎促进坐位稳定B拇指外展抑制手指屈肌痉挛C骨盆前倾促进站位平衡D健侧屈曲促进患侧伸展E肩胛前伸促进上肢伸展4一周岁的脑瘫患儿仍不能保持坐位、头不能保持直立,并且双手只能抓握不能松开。

这种情况称之(A)A异常性和不成熟性B痉挛性和共同运动性C共济失调性和痉挛性D徐动性和软瘫性E麻痹性和僵硬性5脑卒中患者经常会有跟腱痉挛的表现,处理方法是多鼓励患者用患腿足跟着地站立,这种方法是利用(B)A反射性抑制模式B影响张力性姿势C迷路性姿势反射D紧张性腰反射【B1型题】6~7题备选答案A足跟着地B躯干前倾C躯干旋转D肩胛前伸E手指屈曲6在练习坐-站时,能够促进活动比较容易完成的关键成分是(ABD)7偏瘫患者最早可以进行的主动活动(CE)【X型题】8下列属于兴奋性刺激的手法是(ABD)A持重B拍打C持续牵伸D快速牵伸E关节挤压9可能会引起偏瘫患者患侧肌张力增高的三种情况是(ABC)A快速活动B情绪紧张C健侧过度用力D轻音乐E主动活动10 当患者能够在无帮助的情况下自己翻身时,为了使他能够更多的使用躯干肌,在指导患者翻身时应强调哪些成分(CDE)A用健手支撑B用患手支撑C翻身至健侧D头向患侧屈E不用手支撑11 在做桥式运动时,为了使患侧髋关节伸肌用力适当,应强调哪些成分(CDE)A患侧臀部尽量抬高B健侧臀部尽量抬高C保持髋关节的伸展位D肩部放松E颈部放松12 在患者能行走时,有些患者往往步宽异常从而能量消耗过大,使患者不能长距离行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他多练习(CD)A倒着走B侧走C沿木板走D走一条直线E走一条弧线13 在对肌张力低下的患者进行感觉刺激时,可以利用拍打等手法来提高肌肉收缩的兴奋性但需要注意避免(AB)A诱发广泛的联合反应B诱发拮抗肌的痉挛C引起关节畸形D患者失去平衡E患者抵抗14当徐动型脑瘫患儿出现明显的ATNR影响患儿的功能活动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加以抑制(AB)A让患儿侧卧B双上肢内收内旋,并双手交叉C对徐动的肢体进行拍打D行走时E第十一章Brunnstrom技术名词解释1共同运动:脑卒中后患侧肢体出现的一种非随意的特定运动模式即当一个关节试图活动时,相邻的关节伸直整个肢体都随之活动,再用力活动时表现更为突出。

神经生理学疗法 之Bobath技术

神经生理学疗法 之Bobath技术
神经生理学疗法 之 Bobath技术
康复医学科治疗组

Bobath技术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 治疗方法。其 核心是以日常生活活动任务为导向的姿势控 制和运动控制。

Bobath技术是最重要的神经生理学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偏 瘫患者和脑瘫患儿.
主要论点:使肌张力正常化和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促进脑外伤、脑卒中等引 起的运动障碍。 禁忌症: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 体征不平 稳等。

治疗床、Bobath球等,不需要特殊设备。

1、控制关键点 2、反射性抑制模式


3、促进姿势反射
4、感觉刺激 5、姿势控制 6、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

一、控制关键点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头部、 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髂前上棘;远端 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 射和降低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 平衡反应。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随之减 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 抑制联合使用。

1、鼓励患者及家属,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心理支持,获得 患者的积极配合。 2、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及神经生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3、关键点的手法操作动作应缓慢。 4、治疗儿童时应遵循运动发育的规律。



痉挛→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模式→ADL训练 ↑


迟缓→促进肌张力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性抑制模式和肢体的 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后,通过反射、体 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 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 各种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而取得康复 效果。

bobath控制关键点

bobath控制关键点

控制关键点定义: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肌张力与运动质量的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手置于患者偏瘫侧躯干与肢体的特定部位,通过用手控制这些部位可以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与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

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

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与异常的运动模式。

3、对患侧躯干与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再教育。

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地运动模式。

部位:1、头部前屈:屈肌占优势,全身以屈曲模式出现。

后伸:伸肌占优势,全身以伸展模式出现。

旋转:打破伸肌与屈肌固有模式。

(翻身训练)2、胸椎调整胸椎,调整躯干的平衡能力,也可以调整躯干的张力。

3、肩胛及上肢1)肩胛肩胛带前突肩胛带后退肩胛带内旋肩胛带外旋2)上肢上肢水平外展,抑制屈肌痉挛(特别就是胸部肌群与颈部肌群) 上肢上举,可以改变上肢与肩胛带被牵拉向下方的异常模式,可以使脊柱,髋关节及下肢的伸展变得容易。

3)拇指拇指外展,可促通所有手指伸展,注意必须在腕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

4、躯干当近端躯干控制好,躯干运动与平衡能力提高时,治疗师由近端到远端,远近相结合,训练上下肢运动。

躯干前屈:抑制全身伸展模式。

躯干后屈:抑制全身屈曲模式。

5、下肢及骨盆(踝背屈与外翻)远近端关键点:利用远端关键点的控制缓解张力,而近端关键点的控制指在脊髓水平产生较大的抑制,因此比控制肢体的远端关键点有更强的缓解张力的作用,近端与远端相结合,手法缓慢,轻柔, 逐渐减少对关键点的控制,最终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Bobath疗法在偏瘫中的应用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与治疗计划恢复阶段患者主要问题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弛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性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出现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良好肢位的保持床上体位转移训练关节被动运动患侧肢体主动运动痉挛期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关节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关节被动运动肌肉持续牵拉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矫正异常姿势恢复期痉挛渐渐减轻关节出现分离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平衡性基本接近正常加强肢体运动功能协调性加强身体耐力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加强步行能力双侧肢体协调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提高运动速度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步行训练痉挛期康复一)痉挛模式头:患侧颈部侧屈,面部转向健侧。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 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bo bath技术的基础技术和手法有哪些

bo bath技术的基础技术和手法有哪些

bo bath技术的基础技术和手法有哪些
1、Bobath式握手:
双手十指交叉紧握
2、控制关键点:在调节紧张姿势的同时,诱发更为正常活动模式所使用的身体部位。

关键点包括:(1)中央关键点:头部、躯干、胸骨下段;(2)近端关键点:肩峰、骼前上棘;(3)远端关键点:拇指、拇趾。

3、反射性抑制(RIP)
手法:(1)上肢RIP: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手指;
(2)下肢RIP:髋屈外展外旋、屈膝、踝背伸;
(3)全身性屈肌痉挛RIP:躯干伸展、旋转;
(4)全身性伸肌痉挛RIP:膝屈向胸;
(5)躯干RIP:侧卧躯干旋转。

4、调正反应:属于静态反应。

指当身体偏离正常姿势时,人体会自发性地出现恢复正常姿势的动作。

手法:(1)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

头部位置变化导致躯干的转动。

(2)发自迷路,作用于头部。

躯干位置倾斜时头部保持直立,面部垂直,眼睛水平位动作。

(3)发自躯干,作用于颈部。

上半身或下半身扭动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

(4)发自眼晴,作用于头部。

躯干位置倾斜时头部保持正确位置。

5、平衡反应:是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而致重心位置改变时,四肢、躯干出现下意识的、自发的运动以恢复原有安定状态的一种反应。

手法:四点着地位的训练;左右向;;前后向;三点着地位的训练;健侧支持;患侧支持;两点着地位训练;患手健腿支持;健手患腿支持。

6、本体和皮肤刺激:轻拍、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肢体定位放置和控住。

手法:(1)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促进对上肢控制,改善站、走时膝不稳定,为下肢站立作准备;
(2)定位放置和控住。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要点
1、熟悉人体的关键点:包括;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段关键点,如上肢的尖峰、下肢的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踇趾。

2、在反射性抑制模式时,用力不可过度,达到松弛痉挛即可;治疗不要同时在各处进行,也不应在痉挛最明显处开始;应让患者自行学会应用如上方法;从分运用头、肩胛、骨盆、等关键部位;抑制痉挛后,应开展主动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3、促进平衡反应时,要从前、后、侧方或对角线方向推、拉患者,使其达到或接近失衡点,;密切监控,让患者有安全感,但又不能使患者过分依赖。

4、治疗虽应遵循运动发育顺序的规律,但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因人而异。

Bobath_关键点的控制

Bobath_关键点的控制

抑制全身屈曲模式,促通全身伸展模式
PS:人体正常解剖位时,双臂下垂,掌心 朝前。所谓旋前旋后,是指挠骨对尺骨而 言。以尺骨为旋转轴,挠骨旋至前方,称 为旋前;挠骨由此旋前位恢复解剖位,称 为旋后。
.
9
上肢水平外展
在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 (手心向上)上达到上肢水平外展
可以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胸部肌群和颈 屈肌群
否则会增加下肢的内收,内旋及躯干的屈 曲
.
12
躯干关键点的控制
躯干前屈(抱球模式)
可以抑制伸展模式,促通屈曲运动及屈曲 模式
PS:在仰卧位上,因为紧张型的手足徐动 患儿出现明显的全身伸展模式,此手技的 效果较好
.
13
躯干后屈
抑制全身屈曲模式,促通全身伸展模式的 形成
PS:在俯卧位上,因痉挛型四肢瘫的患儿 处于全身屈曲模式,此手技的效果较好
促通上肢以伸展状态向前伸出
.
6
肩胛带后退
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以抑制以头部前 屈而形成的全身屈曲模式
促通抗重力伸展模式
.
7
肩胛带内旋
在前臂旋前(内旋)的情况下使肩关节内 旋
可抑制伸肌痉挛,对手足徐动型患儿有效 但对于痉挛患儿,会加重颈肌,躯干的屈
肌痉挛
.
8
肩胛带外旋
前臂旋后(外旋),肘关节伸展,使肩关 节外旋
.
3
头部的屈曲(前屈)
可抑制伸肌痉挛 可促通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和 翻身至侧
卧位时头部的控制 PS:STNR的患儿在头部前屈时会加重髋关
节与下肢伸肌的痉挛
.
4
头部的回旋
打破整体屈曲模式和整体伸展模式 促通体轴回旋
.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Bobath技术一、概述(一)定义:Bobath技术是指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二)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三)途径:1.维持正常姿势控制;2.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3.控制痉挛。

(四)特点:1.遵循人体发育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强运动功能;3.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五)原则:1.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2.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Bobath治疗技术(一)控制关键点1.定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质量(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的方法。

2.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

3.手法(1)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疗师所期望易化的运动模式选择关键点。

(2)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3)弛缓阶段(急性期)关键点的选择 (3)恢复阶段关键点的选择(二) Bobath抑制技术1.定义:抑制技术是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2.分类: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3.手法:(1)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治疗师采用近端控制点一手置于胸骨,另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利用双手的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

(2)抑制痉挛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

Bobath_关键点的控制

Bobath_关键点的控制

完整版ppt
11
上肢对角线伸展
作用同上肢水平外展,但效果更佳 PS:但是操作时先将手臂处于外展外旋位,
否则会增加下肢的内收,内旋及躯干的屈 曲
完整版ppt
12
躯干关键点的控制
躯干前屈(抱球模式)
可以抑制伸展模式,促通屈曲运动及屈曲 模式
PS:在仰卧位上,因为紧张型的手足徐动 患儿出现明显的全身伸展模式,此手技的 效果较好
完整版ppt
3
头部的屈曲(前屈)
可抑制伸肌痉挛 可促通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和 翻身至侧
卧位时头部的控制 PS:STNR的患儿在头部前屈时会加重髋关
节与下肢伸肌的痉挛
完整版ppt
4
头部的回旋
打破整体屈曲模式和整体伸展模式 促通体轴回旋
完整版ppt
5
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
肩胛带前突
使全身以屈曲占优势,抑制头后仰及全身 伸展模式
促通上肢以伸展状态向前伸出
完整版ppt
6
肩胛带后退
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以抑制以头部前 屈而形成的全身屈曲模式
促通抗重力伸展模式
完整版ppt
7
肩胛带内旋
在前臂旋前(内旋)的情况下使肩关节内 旋
可抑制伸肌痉挛,对手足徐动型患儿有效 但对于痉挛患儿,会加重颈肌,躯干的屈
在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 (手心向上)上达到上肢水平外展
可以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胸部肌群和颈 屈肌群
促通手指的伸展,下肢的外展外旋
完整版ppt
10
上肢上举
肩关节外旋上举手臂(手心向后)
抑制屈肌痉挛,同时抑制肩胛带与上肢向 下牵拉的异常模式
促通脊柱,髋关节及下肢的伸展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Bobath治疗技术基本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Bobath治疗技术基本技术

Bobath治疗技术基本技术Bobath治疗技术对缓解痉挛、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和促进患者的主动运动等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其主要治疗技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关键点或部位的控制关键点或部位(cyaleypointsofcontrol,PKP,包括头颈部、肩胛带、上臂、骨盆、大腿等在寻求近端部的稳定性时使用远端关键点(distaleypointsofcontrol,DKP,相当于手、前臂、足、小腿。

尤其是手掌、手指、足底、足趾存在许多感觉器官帝国,故在调整对线同时,为适应外环境也要在DKP 进行可感受及导入各种感觉的治疗。

Bobath认为:正常运动的感觉体验是学习新运动模式的基础,也有助于抑制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通过治疗师手法的引导,协助患者完成正常的运动,使患者重新体验和学习正常运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将成为训练的基础。

良好的手法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手法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四点:①节奏要缓慢,使患者有时间去理解正在进行的运动并考虑应如做出反应。

②在应用手法的过程中,治疗师应通过观察肌张力的变化和患者有无出现主动运动来判断肌肉活动是否正常。

③强而有力的手法用于延长痉挛肌的长度(缓解痉挛);轻柔的手法用引导患者躯干或肢体以正常的模式进行运动,使患者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诱发出主动反应。

④当出现主动反应时,治疗师应逐渐减少控制,通过反复实践,最终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一)头部关键点的控制1 前屈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抑制全身伸展模式,完成促进屈曲姿势。

2 后伸颈部伸展,全身伸展占优势,抑制全身屈曲模式,完成伸展姿势、促进伸展运动。

3 旋转用于破坏全身性伸展和屈曲模式。

(二)躯干关键点的控制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

躯干伸展,使全身伸肌占优势,成为抑制全身性屈曲模式的方法。

躯干旋转,可以破坏全身性屈曲、伸展模式。

具体操作方法:1“∞”弧形运动患者坐位,治疗师在患者身后,治疗师用自己的胸腹部顶住患者的后背,两者间可放一软垫缓冲。

Bobath疗法的

Bobath疗法的

(3)肩的抗抗痉挛模式应 )
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 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肩胛周围 肌肉的痉挛,使肩胛带后缩、下沉, 肌肉的痉挛,使肩胛带后缩、下沉,影响肩胛 骨的正常活动度。 骨的正常活动度。 因此肩的抗痉挛模式应为使肩向前、向上。 因此肩的抗痉挛模式应为使肩向前、向上。
(4)手的抗痉挛模式 )
(1)躯干抗痉挛模式 )
由于患侧背部背阔 肌的痉挛, 肌的痉挛,常使患 侧的躯干短缩, 侧的躯干短缩,因 此躯干的抗痉挛模 式是使患侧躯干伸 展。 通过牵拉患侧躯干 使之伸展。 使之伸展。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
①上肢:使其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 上肢:使其处于外展、外旋、伸肘、 伸腕或指、拇指外的位置。 后、伸腕或指、拇指外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 屈曲痉挛模式。 屈曲痉挛模式。 ②下肢:使其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 下肢:使其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 踝背屈,可对抗下肢的痉挛。 踝背屈,可对抗下肢的痉挛。
(1)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例如: 例如: 训练患者步行时,指示患者抬头, 训练患者步行时,指示患者抬头,不要低 头或盯者地上? 头或盯者地上? 患者在床上的半坐位时间不要太长? 患者在床上的半坐位时间不要太长? 颈部屈曲, 颈部屈曲,防止角弓反张的发作 。
(2)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4)不同肢位上关键点的调节 )
①俯卧位 ②仰卧位 ③坐位 膝立位、 ④膝立位、立位 疗法的关键点控制。( ※作业:Bobath疗法的关键点控制。(上 作业: 疗法的关键点控制。(上 网或查阅相关书籍) 网或查阅相关书籍)
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3)肩的抗抗痉挛模式应: )肩的抗抗痉挛模式应: (4)手的抗痉挛模式: )手的抗痉挛模式: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12
2.反射性抑制(2)
(2)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 体外旋位,伸肌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 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 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躯干、头、肢体的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 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
13
2.反射性抑制(3)
(3)出现痉挛: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 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 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 干及髋的伸展。
33
脑损伤患者在获得这些基本技巧后,比较容易 达到不同的运动阶段,例如:在掌握中线对称 后,几乎不需要经过特别练习,就可以掌握坐 位技巧。
6
4.重视整体治疗
强调在治疗中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不 仅治疗瘫痪肢体,更重要的是鼓励患者积极参 与治疗,去体会和掌握肢体运动时的感觉,而 不是运动时的动作本身。
放置与保持常一起应用。如:上肢软瘫患者, 取仰卧位,被动将上肢放置在前屈90度、伸肘 的位置上。通过从腕部对肘及肩部反复多次挤 压,让患者保持上肢前屈、伸肘这一位置。
26
(3)轻推
有几种手法: ①压迫性轻推---即挤压关节,用来增加肌张力。 ②抑制性轻推---以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
抑制的无力肌肉收缩。 ③交替性轻推---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
18
未抑制时体位及肌痉挛
作业性活动 单用健手磨沙板、搬木块引 起患侧上肢屈曲痉挛,下肢 足跟不着地、膝外旋、外展
抑制痉挛的体位
健手带患手完成各种作业或患侧上 肢支撑位下(同坐位)进行作业、患 侧下肢同坐位要求 双膝部用带子固定防止膝外旋
力量性活动
躯干半桥活动:出现患膝伸 卧位:双手交叉保持上肢伸直上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关键点
定义: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肌张力和运动质量的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手置于患者偏瘫侧躯干和肢体的特定部位,通过用手控制这些部位可以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

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

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

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再教育。

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地运动模式。

部位:1.头部前屈:屈肌占优势,全身以屈曲模式出现。

后伸:伸肌占优势,全身以伸展模式出现。

旋转:打破伸肌和屈肌固有模式。

(翻身训练)
2.胸椎调整胸椎,调整躯干的平衡能力,也可以调整躯干的张力。

3.肩胛及上肢1)肩胛肩胛带前突肩胛带后退肩胛带内旋肩胛带外旋
2)上肢上肢水平外展,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胸部肌群和颈部肌群)上肢上举,可以改变上肢与肩胛带被牵拉向下方的异常模式,可以使脊柱,髋关节及下肢的伸展变得容易。

3)拇指拇指外展,可促通所有手指伸展,注意必须在腕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

4.躯干当近端躯干控制好,躯干运动和平衡能力提高时,治疗师由近端到远端,远近相结合,训练上下肢运动。

躯干前屈:抑制全身伸展模式。

躯干后屈:抑制全身屈曲模式。

5.下肢及骨盆(踝背屈和外翻)
远近端关键点:利用远端关键点的控制缓解张力,而近端关键点的控制指在脊髓水平产生较大的抑制,因此比控制肢体的远端关键点有更强的缓解张力的作用,近端与远端相结合,手法缓慢,轻柔,逐渐减少对关键点的控制,最终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Bobath疗法在偏瘫中的应用
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
恢复阶段患者主要问题训练目标训练计划
弛缓期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性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的出现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出现预防并发症及继发
性损害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良好肢位的保持床上体位转移训练关节被动运动患侧肢体主动运动
痉挛期痉挛腱反射亢进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关节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关节被动运动肌肉持续牵拉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矫正异常姿势
恢复期痉挛渐渐减轻关节出现分离运动协调性基本接近正常平衡性基本接近正常加强肢体运动功能协调性加强身体耐力加强动态平衡稳定性加强步行能力双侧肢体协调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提高运动速度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步行训练
痉挛期康复
一)痉挛模式头:患侧颈部侧屈,面部转向健侧。

肩胛带:后撤,下沉。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掌屈,尺偏。

拇指:内收,屈曲。

手指:屈曲。

躯干:患侧躯干侧屈并向后方旋转。

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或过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趾:屈曲,内收。

总之:痉挛是影响随意运动的主要因素。

二)Bobath疗法用以下六点组成控制痉挛的基础训练
(1)抗痉挛肢位的应用.(2)患侧负重.(3)躯干旋转.(4)患侧上肢伸展.(5)肩向前伸.(6)正确的训练方案.
恢复期康复
此阶段目的在于改善步态质量和患侧手的应用,将第一,二阶段的基本动作运用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一)改善步态的初步训练1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1)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从患者臀部给予支撑,并突然将患者向后方推动.(2)患者健足在前,患足在后大跨步站立,在患足足跟不离地的条件下背屈踝关节,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前方的健侧下肢上.
(二)改善步态进一步训练1交叉步态先训练患者向健侧方向行走,患者立位,双下肢轻度外旋,健侧腿稍靠前方,治疗师立于患侧身后,一手控制患侧骨盆部位,指示患者旋转骨盆将患侧腿从前方向对侧交叉迈出.随着患者稳定性加强,再进行向患侧方向交叉迈腿训练.此训练有利于骨盆旋转,改善髋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