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广告词
五年级植树问题练习题(带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4.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培植树木要十年,培育人才要上百年。
比喻培育人才的不容易。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莫高窟的广告词

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一)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不是妖艳,不是凄凉,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辉煌,有愤恨……这些味道,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诉说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三)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不,一辈子也不够。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那一样不让人沉迷。
石窟里很静,又似乎又像在讲述,那饲虎的王子,救人的七色鹿;那是谁?割下自己的肉,欲换取鸽子的生命。
这一切西来的文化, 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不是有人在探索、追寻中华文明为什么, 能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吗?这里就镌刻着答案。
【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
大漠深处,河西走廊的尽头。
我的敦煌,我的莫高。
丝绸之路上,一个小小的驿站,中华文化中,一首壮美的史诗。
莫高窟,是我精神的至高点;莫高窟,是我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说,莫高是一杯浓酒,那么我愿举杯,篇二:敦煌莫高窟课题: 敦煌莫高窟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冲刺提升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莫高窟地处敦煌东南鸣沙山,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是自十六国起至元代,历代匠师们在山崖断壁上陆续开凿出的石窟群。
莫高窟绵延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窟内壁画总计4.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余尊,最大的塑像高达33米。
窟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彩色雕塑和珍贵的文书等。
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群。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材料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内地与中西亚之间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那时的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贸易兴盛,是一座繁华的都会。
据说,莫高窟的开凿缘于一位名叫乐尊的人。
公元366年,乐尊来到此地,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
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
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壁画中婀娜多姿的飞天,雍容华贵的公主和虔诚的供养人,一个个栩栩如生。
而今,敦煌故城早已被这里干燥、多风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埋葬,但莫高窟里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历经千年的岁月,依旧历久弥新。
1.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各有侧重。
如果有人想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概况,你会建议他阅读________;如果有人想了解莫高窟的开凿原因,你会建议他阅读________;如果有人想了解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你会建议他阅读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做"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
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五年级语文知识点一、【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二、【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三、【注意字音】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地踮(diǎn)起脚尖暂(zàn)时四、多音字五、近义词(小状元P1二)担忧——急切——六、反义词【重点词句】(1)重点词: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2)重点句: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
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5分)1.演员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帽檐微微向上qiào qǐ(),在灯光的照射下,像cù yōnɡ()的花环。
2.叔叔家养了许多牲畜,你瞧,那是几匹jùn mǎ(),脖子上还挂着línɡ dɑnɡ()。
听叔叔说,它们bēn chí()起来,速度可快啦。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哗.笑(huā)祷.告(dǎo)呼噜.(lū)毛毡.(zhān)B.牛犊.(dú)爵.士(jué)黏.稠(nián)精湛.(zhàn)C.惭愧.(kuì)刀刃.(rèn)膘.肥(piāo)滥.用(làn)D.淤.泥(yū)遐.想(xiá)翻译.(yì)远眺.(zh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窗帘保姆雇主茏罩B.恢复辽阔连绵铺垫C.蚂头斯文纵容囚笼D.吆喝踢球凳子瓦灌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屹立②耸立③挺立④肃立(1)我们拉开窗帘,望望___________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2)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_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3)高大的白杨___________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
(4)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埃及金字塔所在的沙漠地区因为长期干旱缺水而一毛不拔....。
B.清晨,树叶上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C.我漫步在海边,极目远眺....,只见海天一色,一片苍茫。
D.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测试卷一、书写展示台。
(3分)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二、积累与运用。
(共41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chuán shāo chuāng lián cāo zòng cù yōngzhē yǎn2.选择题。
(6分)(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出名,有名望;④名声。
世界闻.名()新闻.()丑闻.()耳闻.目染()A.③④①②B.④①②③C.③②④①(2)给下面这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A.: , ,? , 。
B.—— , ,? , ?C.“ ” , 。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译名(yì)刀刃(rèn)泛滥(nàn)公爵(jué)B.精湛(zhàn)毛毡(zhān)不愧(kuì)膘肥体壮(biāo)C.淤泥(yū)牛犊(dú)遐想(xiá)熠熠生辉(zhé)3.用“____”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6分)(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3)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扳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气笛声。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4分)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不管……总……(1)(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 )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3)( )河道怎么拥挤,船夫(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考试试卷 答题卡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 2018-2019 盐都区

五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转眼期终已至,爱阅读爱思考的你就用这份答卷来展示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吧!认真审题,用心答题,绽放精彩。
相信你能行!特别提醒:请及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8分)一、抄写句子,注意书写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3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biāncèjièshàoyàoshipīshānzhùlùpútɑo dàn shēnɡfènɡxìzìxiānɡmáo dùn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正.月(zhēnɡ)扁.舟(piān) B.伺.机(sì)撩.(liáo)头发C.挟.来(xié)舷.窗((xián) D.裤兜.(dōu)刹.那(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迫不急待首屈一指 B.犹豫不绝名附其实C.满载而归指手画脚D.心喜若狂翻山跃岭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哀鸿.遍野(巨大)掩.耳盗铃(捂住) B.家徒.四壁(仅)身临.其境(来到)C.奋笔疾.书(快速)情有独钟.(集中) D.安然无恙.(病)无稽.之谈(查考)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姓名………………………………………………密………………………………………封……………………………线……………………………………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田老师娓娓动听....地给大家讲起故事,那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5分)1.演员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帽檐微微向上qiào qǐ(),在灯光的照射下,像cù yōnɡ()的花环。
2.叔叔家养了许多牲畜,你瞧,那是几匹jùn mǎ(),脖子上还挂着línɡ dɑnɡ()。
听叔叔说,它们bēn chí()起来,速度可快啦。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哗.笑(huā)祷.告(dǎo)呼噜.(lū)毛毡.(zhān)B.牛犊.(dú)爵.士(jué)黏.稠(nián)精湛.(zhàn)C.惭愧.(kuì)刀刃.(rèn)膘.肥(piāo)滥.用(làn)D.淤.泥(yū)遐.想(xiá)翻译.(yì)远眺.(zh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窗帘保姆雇主茏罩B.恢复辽阔连绵铺垫C.蚂头斯文纵容囚笼D.吆喝踢球凳子瓦灌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屹立②耸立③挺立④肃立(1)我们拉开窗帘,望望___________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2)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_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3)高大的白杨___________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
(4)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埃及金字塔所在的沙漠地区因为长期干旱缺水而一毛不拔....。
B.清晨,树叶上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C.我漫步在海边,极目远眺....,只见海天一色,一片苍茫。
D.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语文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1:黄山奇松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二、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三、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河山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满山遍野锦绣山河江山如画四、辨析“屹立”——“矗立”——“耸立”——“挺立”的异同:同:这四个词都有“不倾斜、不弯曲、朝上直立”的意思。
异:“屹立”着重在“屹”,像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 着重在“矗”,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多指物也喻人。
“耸立” 着重在“耸”,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只用于物,如高山或高大的建筑物。
“挺立” 着重在“挺”,挺拔而直立。
形容精神饱满,超出一般,可用于物和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黄果树瀑布一、填空: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写近义词:喧嚣(喧闹) 聆听(谛听) 沉醉(陶醉)写反义词:喧嚣(清静) 凉丝丝(暖烘烘) 扩展(收缩) 沉醉(清醒)三、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特点为:宽。
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

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敦煌文博会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
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希望能够帮到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一批宣传语一、主口号1.文化圣殿人类敦煌Dunhuang,Humanity’s Cultural Palace2.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3.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Carry Forward the Silk Road Spirit and Foster Learning between Civilizations4.共谋文化发展共促民心相通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Bring Peoples Together二、宣传语5.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Boost Peace and Cooperation,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6.文载丝路博览天下汇聚敦煌The Silk Road Connects Dunhuang with the World7.丝路之光聚焦敦煌Dunhuang,a Shining Star along the Silk Road8.丝路名片文化请柬(仅在敦煌市使用)Silk Road,an Invitation Card of Culture9.共享丝路古文明同启发展新思路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Ancient Silk Road10.丝路牵手世界敦煌有约天下Join Hands along the Silk Road with Friends across the World11.让世界了解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Dunhuang is Ready to Embrace the World12.当好东道主办好文博会喜迎八方客Welcome to the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13.迎文博讲文明树新风New Dunhuang,New Culture Expo14.文博向我们走来我们为文博添彩An Exceptional Culture Expo by the People of Dunhuang15.圣殿敦煌精彩文博A Brilliant Palace,a Brilliant Expo16.办好文博会树立新形象Creating a New Image of Dunhuang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17.热烈欢迎四海宾朋共谱文明交流新篇章The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 Opens up a New Chapter of Cultural Exchange18.2600万陇原儿女热烈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朋友The 26 Million People of Gansu Welcome the World19.热烈祝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召开Con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Dunhuang)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二批宣传语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Enrich Civilizations2.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Respect and Value all Achievements of Civilizations3.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Boost Peace and Cooperation,Openness andInclusiveness,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4.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Jointly Build a Green,Vibrant,Smart and Peaceful New Silk Road5.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Promote Policy Coordination,Road Connectivity,Unimpeded Trade,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6.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Share Opportunity and Meet Common Challeng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sperity for All7.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推动共同发展Draw on Historical Heritage,Explore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to Pursue Common Development.8.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Build a Network&New Model of Diversified Win-Win Cooperation9.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Foster a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utual Appreciation,Learning&Respect10.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Jointly Build a Great New Silk Road11.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Build a Prosperous New Gansu with Robust Economy,Picturesque Landscape,Ethnic Unity&Social Harmony1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Have Confidence in Chinese Path,Guiding Theories,Political System&Culture13.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14.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Foster Silk Road Spirit,Enhance Exchanges&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15.坚持和平合作完善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合作机制Strengthen Peace&Cultural Cooperation among Silk Road Countries16.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多元共存Promote Inclusive&Open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Culture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7.坚持互学互鉴推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发展Draw on Mutual Strength,Promot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8.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丝路沿线国家文化成果共享Pursue Win-win Cooperation,Share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9.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Bring Peoples Together20.如意甘肃吉祥敦煌欢迎您Welcome to Dunhuang,Welcome to Gansu!21.绚丽甘肃人文甘肃养生甘肃如意甘肃Welcome to Beautiful,Renowned,Livable and Friendly Gansu!22.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Foster Silk Road Spirit,Pursu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23.心系丝路带共筑友谊桥Turn New Silk Road into a Bond of Friendship24.三千里丝路黄金段八千年中华文明史Gansu:Key Section of Stretched Silk Road with Eight Millennium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莫高窟作业设计

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作业设计
滨海县韬奋希望小学沈艳
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形、义打“√”
断崖绝.壁(①断②没有出路③极端的)精妙绝(伦论)
惟妙惟肖.(①相似②生肖)(漫曼)天遨游
佛.教(fó fú) 银弦.(xián xuán)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有的怀抱琵琶,;有的,自天而降,有的彩带轻拂;有的,……
2、仿照上面的句式描写黄山奇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
这是全文的句,在文中起的作用。
三、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下面作业。
1、短文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2、照样子写词语,注意加点的字。
威风凛凛
..
啧啧
..赞叹
3、用下面的成语写一两句话。
惟妙惟肖——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短文采用的结构是()
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5、仿照短文的结构特点,用几句话介绍一下校园的某处景点。
四、学写广告词
为了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莫高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国家旅游局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关于莫高窟的广告语,请你也来设计一则。
苏教语文上期末总复习

课文点拨
1.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 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 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 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 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 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拓展提优
1.黄果树瀑布:贵州苗族自治县境内, 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2、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人。’ 单装徒步”足迹遍历今苏、浙、鲁、冀 等16个省区,旅途中备尝艰辛,其观察 所得,按日记下观后感,汇集成富有地 理学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为 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是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
.
早晨的雾可真大啊,门前的大树都不见 了踪迹。(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一、把句子写具体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连水底的沙石都看得 一清二楚。(能看见鱼儿嬉戏,河虾散步)
4.教室里静悄悄的,
.
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 能听见。
二、试举几个公益用语 1.心宽了,车门也宽了。 2.交通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3.爱花惜草,珍视生命。 4.播种一片绿荫,常留一份深情。 5.涟涟清水流,何忍投秽物。 6.水,生命的摇篮,请你珍视。 7.爱惜粮食,增进健康。 8.做普通人,讲普通话。
课文点拨
2、林冲是梁山108位好汉中的一位, 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 上梁山》 《误闯白虎堂》
拓展延伸
1、中国四大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其中 的故事。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朝施耐庵,主 要人物有鲁智深、林冲、李逵等; 其中的故事:《杨志卖刀》、《鲁智 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 《宋江 三打祝家庄》等。
关于莫高窟的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关于莫高窟的导游词3篇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莫高窟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莫高窟的导游词范文1: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导游,我姓肖,大家叫我肖导好了。
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誉满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
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
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
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
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
1920xx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1 / 7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
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
“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
【参考文档】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敦煌文博会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敦煌文博会宣传标语,希望能够帮到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一批宣传语一、主口号1.文化圣殿人类敦煌Dunhuang,Humanity’s Cultural Palace2.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3.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Carry Forward the Silk Road Spirit and Foster Learning between Civilizations4.共谋文化发展共促民心相通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Bring Peoples Together二、宣传语5.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Boost Peace and Cooperation,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6.文载丝路博览天下汇聚敦煌The Silk Road Connects Dunhuang with the World7.丝路之光聚焦敦煌Dunhuang,a Shining Star along the Silk Road8.丝路名片文化请柬(仅在敦煌市使用)Silk Road,an Invitation Card of Culture9.共享丝路古文明同启发展新思路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Ancient Silk Road10.丝路牵手世界敦煌有约天下Join Hands along the Silk Road with Friends across the World11.让世界了解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Dunhuang is Ready to Embrace the World12.当好东道主办好文博会喜迎八方客Welcome to the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13.迎文博讲文明树新风New Dunhuang,New Culture Expo14.文博向我们走来我们为文博添彩An Exceptional Culture Expo by the People of Dunhuang15.圣殿敦煌精彩文博A Brilliant Palace,a Brilliant Expo16.办好文博会树立新形象Creating a New Image of Dunhuang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17.热烈欢迎四海宾朋共谱文明交流新篇章The Dunhua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 Opens up a New Chapter of Cultural Exchange18.2600万陇原儿女热烈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朋友The 26 Million People of Gansu Welcome the World19.热烈祝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召开Con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SilkRoad(Dunhuang)International Culture Expo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二批宣传语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Enrich Civilizations2.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Respect and Value all Achievements of Civilizations3.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Boost Peace and Cooperation,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4.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Jointly Build a Green,Vibrant,Smart and Peaceful New Silk Road5.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Promote Policy Coordination,Road Connectivity,UnimpededTrade,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6.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Share Opportunity and Meet Common Challeng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sperity for All7.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推动共同发展Draw on Historical Heritage,Explore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to Pursue Common Development.8.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Build a Network&New Model of Diversified Win-Win Cooperation9.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Foster a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utualAppreciation,Learning&Respect10.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Jointly Build a Great New Silk Road11.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Build a Prosperous New Gansu with Robust Economy,Picturesque Landscape,Ethnic Unity&Social Harmony1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Have Confidence in Chinese Path,Guiding Theories,Political System&Culture13.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Development through Cooperation14.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Foster Silk Road Spirit,Enhance Exchanges&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15.坚持和平合作完善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合作机制Strengthen Peace&Cultural Cooperation among Silk Road Countries16.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多元共存Promote Inclusive&Open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Culture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7.坚持互学互鉴推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发展Draw on Mutual Strength,Promot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8.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丝路沿线国家文化成果共享Pursue Win-win Cooperation,Share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 Silk Road Countries19.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Bring Peoples Together20.如意甘肃吉祥敦煌欢迎您Welcome to Dunhuang,Welcome to Gansu!21.绚丽甘肃人文甘肃养生甘肃如意甘肃Welcome to Beautiful,Renowned,Livable and Friendly Gansu!22.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Foster Silk Road Spirit,Pursu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23.心系丝路带共筑友谊桥Turn New Silk Road into a Bond of Friendship24.三千里丝路黄金段八千年中华文明史Gansu:Key Section of Stretched Silk Road with Eight Millennium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冬是清寒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16-26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16-26课)6、黄山奇松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二、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三、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河山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满山遍野锦绣山河江山如画四、辨析“屹立”——“矗立”——“耸立”——“挺立”的异同:同:这四个词都有“不倾斜、不弯曲、朝上直立”的意思。
异:“屹立”着重在“屹”,像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着重在“矗”,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多指物也喻人。
“耸立”着重在“耸”,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只用于物,如高山或高大的建筑物。
“挺立”着重在“挺”,挺拔而直立。
形容精神饱满,超出一般,可用于物和人。
7、黄果树瀑布一、填空: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写近义词:喧嚣(喧闹)聆听(谛听)沉醉(陶醉)写反义词:喧嚣(清静)凉丝丝(暖烘烘)扩展(收缩)沉醉(清醒)三、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特点为:宽。
例: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敦煌飞天、黄鹤楼导游词

敦煌——莫高窟飞天敦煌,敦,大也;煌,盛也,也就是盛大辉煌之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理想世界。
欢迎来到大美敦煌,欢迎来到千年莫高窟,这里是莫高窟的第320窟。
用盛大辉煌来点赞“莫高窟”是最恰当不过了!在中国四大石窟中,它以规模最大,石窟群内容最丰富著称于世。
不同于龙门石窟的“皇家制造”,不同于云冈石窟的“厚重东方”,也不同于麦积山石窟的“凭险开凿”,莫高窟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偶然。
千年之前,僧人乐尊在西行求佛的途中,路过敦煌,突然发现沙漠深处凭空射出万缕金光,如同金佛临凡,乐尊兴奋不已。
翻越沙山,乐尊发现一面岩壁,便决定停留于此,并临崖雕凿出了第一个洞窟,谓为“漠高窟”,意思是“在沙漠的高处”。
从那以后,这片崖壁之上便叮咚不绝,从十六国的前秦一直到元代,悬挂在崖壁上的匠人们,在漫漫黄沙中竟然凿出了一片“盛大辉煌”。
这片辉煌中最珍贵的,不是那千座雕塑,也不是那万本经书,而是被称为“历史第一现场”的清晰壁画。
感谢它们穿越千年的风雨飘摇依然清晰。
否则,我们无法见证历史长河中的社会风貌、礼仪乐器和太平盛世。
而飞天,绝对是莫高窟群窟中最鲜明的主题。
大家请看:320窟中的这组黑飞天彩绘,可谓是莫高窟所有飞天中的“美中之美”。
它叫“黑飞天”,是因为绘画颜料随着岁月的侵蚀氧化蜕变非常严重,导致飞天的面容和身体裸露的部分颜色黢(qu)黑(这两个字用四川话)。
但是,黑色肌肤丝毫挡不住飞天们的美,她们前后顾盼,或互相追逐,或凌空翱翔,或反弹琵琶,或撒花嬉戏,身体曲线流畅优美,形态灵动万分。
虽然莫高窟多达492个洞窟,几乎窟窟画有飞天,而这一组,被公认为群窟中最生动的飞天壁画。
飞天之美,美在身体的曲线,简单说,也就是人体的“s”型,她们凹造型,凹得特别美。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
相传,飞天是印度神“乾达婆和紧那罗”的复合体,乾达婆是乐神,周身散发香气;紧那罗是歌神,飞舞于天宫之巅。
这对恩爱的夫妻在天宫中载歌载舞,形影不离,意寓盛世圆满,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中的两位天神。
敦煌旅游形象口号

敦煌旅游形象口号
1. 敦煌景区宣传语(50~100字)
敦煌莫高窟现存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如果把它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成高1米,长45公里的画廊,壁画色彩的丰富浓艳,形态的丰满有力,意境的深邃剔透,线条的细密流畅,堪称世界最大的“壁画艺术的长城”。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2. 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严重的目
答案D
解析:随着假日经济旅游业发展,游客大幅度增加,且环保意识淡薄;各景点受到的压力大,超负荷接待,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解析:随着假日经济旅游业发展,游客大幅度增加,且环保意识淡薄;各景点受到的压力大,超负荷接待,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
因此提出“绿色旅游”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敦煌和九寨沟风景已推行定时定量的做法来限制人数,以减少污染。
拓展延伸:张家界风景因景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植被遭到破坏等保护问题受到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世界遗产绝不是终身制,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被世界遗产大家庭开除出去。
而泰山景区也在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保护争议,而古老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也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氧化……。
云冈石窟的宣传标语

1. 感受千年石刻之美,云冈石窟引领你穿越历史!
2. 云冈石窟,中华石窟艺术的瑰宝!
3. 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带您踏上一段神奇之旅。
4. 石窟之魅,历久弥新。
云冈石窟让你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5. 融汇中西艺术,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6. 云冈石窟,一座雕刻的神话。
既是艺术殿堂,更是文化瑰宝。
7. 在云冈石窟,与古代智慧对话,领略千年文明之美。
8. 云冈石窟,历史巨匠的艺术殿堂,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9. 云冈石窟,举世闻名的嵩山之宝,让你感受文化遗产的磅礴力量。
10. 云冈石窟,惊艳世界的华夏之光,记录了千年的传奇故事。
云冈石窟宣传语 -回复

云冈石窟宣传语-回复
1. 神秘的艺术之旅,云冈石窟等你探索!
2. 千年石窟,沉淀着华夏文明的智慧与魅力。
3. 跨越时空,感受千年石窟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4. 沉浸在石窟的奇妙世界,让思绪飞扬。
5. 漫步石窟间,感悟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与沧桑。
6. 艺术的殿堂,文化的瑰宝,云冈石窟等你品味。
7. 走进石窟,走近古人的智慧和艺术品味。
8. 历史的见证,云冈石窟见证了中原文明的辉煌。
9. 探寻千年之谜,云冈石窟带您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10. 云冈石窟,一个沉浸在艺术与历史中的美妙旅程。
11. 石窟之旅,一次穿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12. 感受历史的韵味,云冈石窟带您走进古代的传奇。
13. 艺术长廊,演绎美丽的传说,云冈石窟等待您来解读。
14. 与古代艺术对话,云冈石窟带您踏上一段思想的旅程。
15. 瞻仰千年传世之美,云冈石窟提供最纯粹的文化享受。
16. 石窟奇观,一场视觉盛宴,云冈石窟等待您的入场。
17. 沉醉在艺术的海洋中,云冈石窟为您展示最珍贵的宝藏。
18. 云冈石窟,领略千年风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 神秘逼人的石窟,为您揭示多元的中国艺术之美。
20. 石窟文化的殿堂,云冈石窟邀您一同探寻古代智慧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一)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不是妖艳,不是凄凉,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辉煌,有愤恨……这些味道,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诉说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三)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
壁画、雕塑、藏经、传说……每一样都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的,不,一辈子也不够。
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萨;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那一样不让人沉迷。
石窟里很静,又似乎又像在讲述,那饲虎的王子,救人的七色鹿;那是谁?割下自己的肉,欲换取鸽子的生命。
这一切西来的文化, 都融进了中华文明之中,不是有人在探索、追寻中华文明为什么, 能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吗?这里就镌刻着答案。
【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描写莫高窟的优美诗歌诗句。
大漠深处,河西走廊的尽头。
我的敦煌,我的莫高。
丝绸之路上,一个小小的驿站,中华文化中,一首壮美的史诗。
莫高窟,是我精神的至高点;莫高窟,是我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说,莫高是一杯浓酒,那么我愿举杯,篇二:敦煌莫高窟课题: 敦煌莫高窟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2、新课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放课件[昔日繁华])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彩塑年代图片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唐第158窟涅盘像壁画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第217窟观无量寿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
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
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
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3、小结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
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篇三:我眼中的莫高窟敦煌的骄傲,莫高窟。
没有亲眼见过她真容的观者,是难以感知这种情况的: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尊泥质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而这些承载着古代供养人的良好析愿、画师的心血、技工的汗水的洞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寂了,直到今天我们以现在人的身份通过壁画与讲解揭开莫高窟神秘的面纱,与她轻语细谈,感知石窟寺无与伦比的魅力!第一节游客参观的洞窟首先概况式的介绍莫高窟。
分别是:第16窟、第17窟、第328窟、第323窟、第96窟、第259窟、第257窟、第329窟、第427窟、第428窟、第130窟、第148窟。
这些洞窟,是从藏经洞发现开始为起点,能先期了解敦煌遗书与敦煌学,再初步了解佛教在中原的发展史,进而了解敦煌石窟与佛教的关系和历史,再通过不同的洞窟介绍使观者看到不同时代所营造洞窟的风格与特点。
第16窟——自成一家的西夏风格西夏壁画早期模仿继承北宋,中期吸收回鹘壁画手法,探索本民族特点,晚期在继承学习吸收中原绘画的同时,又接受了来自西藏佛教绘画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格。
用色上显现出“绿壁画”和装饰上广泛用金的着色特点。
这些特点和风格在第16窟能得到反映,第16窟是莫高窟的一个大型洞窟,开凿于晚唐大中五年至献通三年〈851-862〉间。
因为是吴姓的河西都僧统洪辩和尚所建,所以也称为“吴和尚窟”。
今天所看到的是西夏时期重修过的壁画,而塑像则是清代重修的,主持重修塑像的是一名道士,叫王圆篆,后面我们将多次提到这名道士。
这个洞窟的四壁绘有千佛。
以千佛为题材的壁画在敦煌壁画中所占比例很大,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343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所以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这种大面积集中绘制千佛图像也是佛教艺术的一种普遍做法。
西夏的千佛是绘制绿色底色上的,宛如千佛端坐在碧波荡漾的水中生长的莲花上。
西夏时期的千佛图像都是以绿色为底色的,这可能主要表现的是《大悲经.礼拜品》中“见此世界唯一大水”的内容,莲花出于水中,因此千佛均以绿色为底色。
千佛是按照特定的宗教仪轨来绘制的,因为佛有三十二瑞相和八十种好,所以千佛围像作为佛像的一种缩略简化形式,一般要表现出身端直相,肩圆满相、眉间白毫相、顶成肉髻相等。
除此之外,千佛图像还有庄严佛像的宝盖、台座、莲花以及佛所持手印。
千佛图像既有相似的成分,也有一定的任意性。
所以这个洞窟的千佛非常相似,相对于经变画和佛教故事画而言欣赏价值不足。
相对于千佛的洞窟窟顶的藻井非常不同,是西夏时期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
当观者抬头看时栩栩如生、全身淡黄色的团龙浮游于绿色水池中,因为这些浮塑很有立体感,而且龙身是金色线描绘了全身,与绿色的底色反差明显。
而凤则卷曲成一圆形,凤尾上翅纹显著,陪衬着外围的团花。
团花则是由许多卷瓣莲环绕组成,矿物颜料的石青、石绿、黑、黄四种颜色相间交错叠晕,色彩丰富。
团花的形象严整而有规律地悬挂于窟顶上,朱砂色衬底使团花富丽,金色线描使团花与团凤显得精致而辉煌。
洞窟的四披是贴金棋細細案。
我们置身这个洞窟中,会有种在碧波绿水中荡漾的感觉,恍惚间与四壁的千佛同在净土世界,贴在千佛面部的金箔在灯光的辉映下熠熠生辉,似乎指引着观者在迷茫与纷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第17窟——令人叹息的藏经洞第17窟又被称为“藏经洞”,它时隔近千年重返人类的视野中,轰动当世,影响深远。
它的发现,意义重大却充满着悲情;它的发现,最后催生了一门显学;它的发现,与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以及居延汉简并称为“20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为什么说是令人叹息的藏经洞呢?先从10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
道士王圆篆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一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清理16窟甬道的积沙时偶尔发现了第17窟。
从此第17窟内的敦煌遗书的流散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羸弱的曾经。
每每念及,不禁令人叹息,所幸百多年前的外国人虽然不是运用合法手段获取敦煌遗书,但是他们也很喜欢、重视这些文献,完善的保存着这一人类瑰宝。
现今编号第17窟的“藏经洞”并不大,高约3米,面积只有 2.8米见方。
北壁设横长方坛,坛上是高僧洪辩一尊。
南侧面画衔花双鹿,西侧面画双履。
北壁画有双树,树上挂书囊和水瓶,树下画近侍女与比丘尼像各一身。
近侍女穿着圆领的长衫,腰部束带,一只手持杖一手只托巾。
与近侍女相对的比丘尼则手执团扇。
洞窟西壁嵌有大中五年〔851年)洪辩告身敕牒碑,其余壁面是裸露的地仗。
塑像的本身是洪辩和尚,他是活跃在中晚唐时期的一位高僧,张议潮收复河西后,曾派遣自己的弟子悟真等人赴长安报信,被唐王朝敕封为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兼河西释门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并赐紫衣。
这个洞窟封闭的原因据后期学者考证有很多种,不变的事实是窟门外层覆盖着西夏时期的壁画。
如果王道士没有发现这个洞窟,可能洞窟内的文物还一直沉睡着,敦煌遗书也将沉睡。
洞窟里曾经整齐有序地堆放着很多的白布包、造像和法器,据不完全统计,藏经洞发现了五万多件古代各类写本,其中95%的汉文写本为佛典,包括经、律、论、疏释、发愿文、忏悔文、祭文等。
所以后人将这个洞窟称为“藏经洞”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和时间,没有留下确切的文字记载,学者们根据各种资料提出了许多假设。
如避难说、废弃说以及书库改造说等等。
1908年,伯希和在对藏经洞大部分文书作了调查后发现,藏经洞内最晚的纪年文书为宋太平兴国(976-983)和至道(995-997)年间(现今发现的最晚的纪年文书为宋咸平5年,即公元1002年),而且窟内没有发现一件西夏文经卷,因此推定藏经洞的封闭与西夏进攻敦煌相关,时间在公元1035年之前。
藏经洞发现以后,王道士将部分经卷、佛画送给地方官员,甘肃学台叶昌枳从敦煌县令得到一些经卷,他建议藩台将藏经洞的文物运到省城保管起来,但藩台考虑运这批文物需要大量的银两,只是下令让王道士就地保管。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再加上王道士的愚昧,这批文物先后遭到英、法、日、俄、美等国的掠夺。
藏经洞经书的遗失,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正如爱国学者陈寅恪先生所感叹的:“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第328窟大唐的塑像该窟建于初唐晚期,覆斗顶方形窟。
西夏时重修窟室四壁及天井。
窟顶中心画不喜欢释迦宣传佛教,于是兴风作雨,使佛的袈裟里外湿透。
佛陀用法停止大雨,然后在石头上清洗完、晒干装装,于是石上留下袈裟的衣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