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正畸治疗中用活动式矫治器矫正的应用。

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1.12)收治的40例需要采取矫治器矫正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分别矫正后对美观的满意度、矫正前后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的变化。

结果:矫正后患者对美观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矫正前,两组的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矫正后,观察组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降低更明显,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正畸治疗中,用活动矫正器矫正能明显提高矫正后的美观度,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口腔炎性因子水平,对预防炎症、龋病等均有一定作用,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不同选择合适矫治器治疗,适用于口腔正畸关键词:正畸;活动式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引言目前,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注重牙齿的美观,也因此,正畸矫治患者也在逐年增加[1]。

矫治器可在临床中分为固定与活动两种,固定矫治器是较为传统的矫治器,能避免牙齿松动等情况,但该中方式易导致患者发生龋病、牙周炎症等情况[2]。

而活动式矫治器则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具有佩戴方便、美观性强等优势,同时方便了患者口腔清洁,因此减少菌斑聚集,避免出现龋病加重矫正负担。

但临床对两种矫治器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3]。

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正畸治疗中用活动式矫治器的治疗效果,详见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1.12)收治的40例需要采取矫治器矫正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18-42岁,平均32.16±2.13岁,安氏分类I类10例,安氏分类II类6例,安氏分类III类4例;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区间为19-40岁,平均32.13±2.12岁,安氏分类I类8例,安氏分类II类7例,安氏分类III类5例;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非减数病例临床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非减数病例临床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非减数病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

方法:选择11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平均年龄13.6岁。

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5.6个月,其中打开咬合平均用时4个月。

治疗后均获良好的覆合、覆盖及中性磨牙合关系,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治疗后u1-sn角、l1-mp角、覆合、覆盖变化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

【关键词】矫正线;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14-02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treats angleⅱ1 ma locclusion with non-extractionyuan fang chen y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on the treatment of angleⅱ1 malocclusion. methods:thirteen angleⅱ1 malocclusio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appliance. the 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of 13 cases was 15. 6 months. the overbite’s treatment cost 4. 2 months averagely. overbite, overjet and molar relationship were turned to normal and lateral appearanc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u1-sn and l1-mp angle ,overbite, and overjet were of hig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orrect angleⅱ1 malocclusion.【key words】orthodontic wires; drive straight silk bows correction ; angleⅱ1 malocclusion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临床体会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临床体会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牙列稀疏的患者,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矫正周期为15.5±8.5个月。

结果收治的40例牙列稀疏的患者,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后,患者的牙列稀疏得到完全矫治修复,齿间无间隙,牙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

结论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的临床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42-01牙列稀疏,由于先天牙体形态异常、先天牙齿缺失、后天拔牙后未镶牙而导致的牙齿间出现间隙。

牙列稀疏属于一类错合畸形,在影响患者牙齿美观的同时,影响患者的咀嚼和发音,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

有托槽矫治技术中直丝弓技术是较为先进,与以往的方丝弓技术不同,直丝弓技术对托槽的角度进行提前设计,能够使患者的牙齿在设计好的角度三维移动得到矫治修复,能够缩短患者的矫治修复的时间,且对牙列稀疏的矫治修复效果较好[2]。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牙列稀疏的临床体会,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牙列稀疏的患者,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矫正周期为12个月。

40例均为恒牙期的安氏各类错颌牙列稀疏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患者11岁,年龄最大患者3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3.5±8.5岁。

40例患者均未拔牙,矫治修复的时间最短的为10个月,矫治修复的时间最长的为19个月,平均矫治修复时间为15.5±8.5个月。

1.2 方法采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修复,采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产生的托槽和带环,使用北京圣玛特公司生产的镍钛圆丝与镍钛方丝,美国生产的不锈钢方丝。

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Ⅰ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中的优势

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Ⅰ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中的优势

第34卷总第89期2013年3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rnal of N or t hw es t U ni ver s i t y f or N at i onali t i es(N at ur al Sci enc e)V01.34.N o.1M ar ch,2013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工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中的优势张利,陈国平(兰州市口腔医院,甘肃兰州730030)扩睁积妒q倚妒q厣、尊卢^妒q周妒q霹培届龟一苎吣—葡d庐_霹b库岫尸吣,、—飘—霹b霹龟一!吣卢、—氯护叫霹b卢峙卢吣庐吣卢、—曳护娜唇b,舞、—“_舞妒峄席b辟q席妒g摩b芦毡一|、—≈a,鸯【摘要]目的:比较传动直丝弓矫正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 I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30例A I类错合畸形患者,年龄11--38岁之间,均因严重牙列拥挤或前突而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第一组为实验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矫正;第二组为对照组,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矫正.结果:实验组平均疗程15.27个月,对照组平均疗程22.13个月,两组对照有明显差别,这说明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相对滑动直丝弓矫正器能有效缩短疗程,并且在医患满意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正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相比,在A I类错合畸形因严重牙列拥挤或前突而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正病例中,能明显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并且由于两种矫正器各自力系的特点,对照组采用了许多种增加支抗的措施,而实验组并不需要这些,这样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又减少了医生对患者配合程度的依赖,增强了医生对疗效的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

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矫正器.[关键词]传动直丝弓矫正器;拔牙;疗程;支抗[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102(2013}01—0084—03A I类错合畸形是临床三大类错合畸形之一,占了正畸临床病例的半数以上.其主要特征是第一磨牙中性关系,同时伴有前牙不同程度的拥挤或(和)前突,以往临床可以采用B eeg矫正器力系和方丝弓矫正器力系两种力系矫正系统予以矫正.现在临床上大多采用源自方丝弓矫正器力系的滑动直丝弓矫正器.传动直丝弓矫正器是一种近年来才开始为广大基层正畸医生所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到临床中的一种新型矫正器,它结合了Beeg矫正器和方丝弓矫正器的优点,既可实现在细丝轻力的情况下有效移动牙齿,又可在后期轻松而有效地控制转距.这种矫正器的特点为所有托槽独特的双槽沟设计并带有竖管,最重要的尖牙托槽的独特设计,允许尖牙在大范围零摩擦力的情况下实现远中倾斜移动【1|,从而解决了尖牙这个最重要且最难远中移动的前牙,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武器.本研究选取一些临床病例,通过总结归纳显示了传动直丝弓矫器相对于滑动直丝弓矫正器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30例类A I错合畸形患者,年龄11--38岁之间,平均年龄15.7岁.其中男性8名,女性22名,均因严重牙列拥挤或前突而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第一组为实验组,男性3名,女性12名,均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矫正;第二组为对照组,男性5名,女性10名,均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矫正.实验组未增加任何辅助增强支抗的措施,对照组视患者需要及配合程度采用了口外弓、N i nce弓、横腭杆、增加第二磨牙代环、种植支抗等辅助支抗.[收稿日期]2012—10—20[作者简介】张利(1977一),男,甘肃通渭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各类牙合畸型诊治面的研究__——84--——2结果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的实验组最长疗程21个月,最短疗程12个月,平均疗程15.27个月;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的对照组最长疗程27个月,最短疗程15个月,平均疗程22.13个月;两组对照有明显差别.另外,我们分别将两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疗程进行了对比.实验组,男性3名,平均疗程14.00个月;女性12名,平均疗程15.58个月.对照组,男性5名,平均疗程23.20个月;女性10名,平均疗程21.60个月.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疗程差距并不大,考虑到正畸患者治疗的特殊性,这也是可以忽略的,同时也证明了以上两种矫正器男女患者在疗程上并无太大差别.3讨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传动直丝弓矫正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相比,在需要尖牙大范围远中移动的A 工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的病例之中,在疗程上占有明显优势,并且无须增加辅助增强支抗的措施,增强了患者的舒适度及医生对疗效的可控性.滑动摩擦力在正畸治疗移动牙齿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有研究显示,在滑动机制中摩擦阻力可导致矫治力丧失12%~60%[2】.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独特的托槽设计,特别是尖牙托槽的特殊性使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弓丝与槽沟仅有正中两点接触,避免因弓丝形变加大摩擦力.尖牙横槽沟有台阶,采取斜结扎,避免了结扎丝与弓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利于尖牙的远中移动;而且在矫正早期双尖牙不粘托槽亦可降低弓丝远中移动的滑动摩擦力【3|.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矫正第一阶段就在弓丝上做了磨牙后倾弯以增加磨牙支抗[4】.这几点均能降低牙齿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有效节约磨牙支抗,从而避免增加额外的辅助支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缩短复诊时间.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缩短疗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迅速有效地打开咬合.滑动直丝弓矫正器在尖牙托槽上设计了根远中倾斜角度,尖牙远中移动为水平移动,在尖牙轴倾度正常之前,不仅不能打开咬合,反而会加深【l 】.而传动直丝弓矫正器独特的尖牙托槽设计使得尖牙远中移动为倾斜移动,且托槽与弓丝仅正中两点接触,不会因弓丝形变加深咬合,配合弓丝后倾弯及口类牵引能快速有效地打开咬合.传动直丝弓矫正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正器相比,在最终治疗结束时的医息满意率上无明显差别.下图为部分病例治疗前后对比:一实验组≯;一五j ’、F,熊j f .j×—幽一一85—1一、习1-|盟飞薯堕趸t t_盈●■r “胃,1.k越区O F势瓢实验组对照组另外,相对于具有类似特点的Ti p—E dge Pl us和自锁托槽,传动直丝弓矫正器是林久祥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国产化,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价格优势毋庸置疑.综上所述,在能够熟练掌握并且正确运用的前提下,传动直丝弓矫正器是一种在临床上实用且有效的矫正器.参考文献:[1]Pa r khous e R.Ti p—Edge正畸矫治技术[M].李永明,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12.[2]丁鹏,林久祥,周彦恒.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摩擦力研究进展【J].口腔正畸学,2007,14(3):140—143.[3]李永明,林珠.T i p—Edge矫治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3):457—459.[4]林久祥.固定矫治器及技术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5):481—483.一86—。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和应用效果,为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专科收治需进行口腔修复,并经正畸治疗患者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配合直丝弓或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后1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130例,占81.3%,有效28例,占17.5%,无效2例,占1.3%。

除治疗无效患者,其余患者均在正畸治疗后进行口腔修复取得了良好的发音效果和美观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口腔修复前经正畸治疗不但会为后期的口腔修复创造良好的治疗
条件,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列形态和面容的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正畸治疗;临床应用;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8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52-02
口腔修复是使用符合生理的方法制作各种人工修复体修复口腔、颌面部的各种先天畸形、缺矢、缺损。

主要包括牙列的缺失、缺损,牙周病的矫治[1]。

正畸治疗指的是调整上下牙之间、上下颌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以及神经肌肉不正常等。

口腔正畸后修复治疗需要医生与患者相配合的漫长治疗过程。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专科收治需进行口腔修复,并经正畸治疗患者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
前的治疗应用和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摘要】正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是两种常用的器械。

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矫治器的优点和效果,旨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矫治器提供参考。

直丝弓矫治器具有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而自锁托槽矫治器则具有更好的矫治效果和更快的矫治速度。

在对比两者的效果时,发现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齿旋转、咬合调整等方面效果更佳。

最终结论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应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治器。

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需求选择直丝弓矫治器或自锁托槽矫治器,以取得更好的矫治效果。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效果比较,选择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正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通过运用不同的矫治器材和技术来改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问题。

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是两种常用的矫治器材,它们在牙齿正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直丝弓矫治器以其简单操作、治疗效果好、价格适中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而自锁托槽矫治器则以其减少治疗时间、减少牙齿移动阻力、减少患者疼痛感等优点备受青睐。

关于这两种矫正器材的效果比较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本文旨在对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的优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它们的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不同矫治器材的特点和效果,为牙齿正畸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选择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矫治器材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齿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差异,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通过对两种不同矫治器的优点、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和选择建议,帮助牙医和患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矫治器进行治疗,从而提高牙齿矫正的效果和效率,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牙齿正畸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MBT 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 - 南华大学学报

MBT 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  - 南华大学学报

ZHANG YuꎬAN Zhibin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MBT straight wire group ( MBT) and drive straight wire group ( DSW) ( n = 17) ꎬthe MBT
mentꎬbut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DSW group was superior to MBT group. The average occlusion time of DSW was short to MBT (4.12+0������ 48 vs 7.18+0.57) months ( P <0.05) .㊀ Conclusion㊀ The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can quickly open class Ⅱ malocclusion patients with occlusionꎬand can solve the maxillary incisor retraction forwardꎬdeep coverage problemꎬimprove the soft tissue profile of patientsꎬbut the torque expression is still insufficient. metric measurements Key words:㊀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ꎻ㊀ MBT straight wire applianceꎻ㊀ class Ⅱ malocclusion cephalo ̄
2㊀ 结㊀ ㊀ 果
2.1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项目角度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ꎬ治疗后传动直丝弓组患者 U1 ̄NA 角度明显小于治疗前和 MBT 直丝弓组ꎬ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ꎬ见表 1ꎮ

关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思考

关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思考

关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思考[摘要]直丝弓矫治器是最近50年来口腔正畸领域的三个突破性进展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直丝弓矫治器经过30年的发展,以诸多的优势逐渐被临床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

直丝弓矫治技术正在成为21世纪正畸领域使用最多的矫治技术。

有些人认为方丝弓矫治器的时代已经过去,方丝弓矫治技术已经被淘汰。

殊不知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建立在方丝弓矫治技术基础上的。

要掌握好直丝弓矫治技术,必须有坚实的方丝弓矫治技术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技术;方丝弓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种改良,其主要特点是在矫治器的托槽上,根据不同牙齿的解剖位置,预置了一定的角度,因而简化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在弓丝上弯制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一根有基本弓形的平直弓丝插入托槽,就可以完成牙齿的三维及控根移动。

因此,使正畸医师在临床操作中省时,省力,特别是在较少弯制弓丝,有效控制牙齿和矫治程序上有明显优势。

1989年曾祥龙教授将该技术引入我国,并得到普及和发展。

由于对直丝弓矫治技术原理,矫治器的设计,选择,安装及弓丝的使用等基本知识理解的不同,许多正畸医师常把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混淆,认为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取代方丝弓矫治技术。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矫治技术都有其优缺点,要掌握好直丝弓矫治技术,必须有坚实的方丝弓矫治技术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

对于以前从未经历口腔正畸专业训练的一般口腔医师,误认为直丝弓矫治器是一种“极为简捷的正压技术”,只须在牙弓上安放好直丝弓矫治器的各个部件,牙齿即会在一根平直弓丝的作用下自动排齐。

特别是使用直丝弓托槽,仅靠一根有基本弓形的镍钛方丝就想完成矫治的行为,是完全违背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原则错误。

直丝弓矫治器问世至今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不断改进换代,更新,出现多个种类,多种技术。

目前仅国内教科书和临床上见到的就有Andrews直丝弓技术,Roth 直丝弓技术,滑动直丝弓技术,MBT直丝弓技术,自锁托槽直丝弓技术,Alexander直丝弓技术,OPA-K直丝弓技术,Tip-Edge滑动直丝弓技术等等,这反映了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繁荣发展。

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

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

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恒牙列早期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直丝弓技术矫治后其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

方法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患者11例,采用直丝弓技术治疗,治疗时间为(3.3±1.5)年(2.1~4.4年)。

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结合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

计算头影测量各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矫治后ANB角显著增加(P0.05),但未达到Ⅰ类骨面型;下前牙显著舌倾,L1MP角平均减少6.62°(P0.05),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上唇角LsSn SN及上下唇基角Sn N’Si显著减少(P0.05),下唇突点Li至E 审美线的距离平均减少1.85 mm(P0.05)。

结论直丝弓矫正技术能够成功矫正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能改善软组织侧貌。

【关键词】错牙合, 安氏Ⅲ类; 正畸学, 矫正;正畸矫正器骨性Ⅲ类错牙合在中国发病率约为5%~12%,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畸形[1]。

此类畸形随个体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发展,越早进行功能矫治,矫治效果越理想。

然而不少患者就诊时已是恒牙列期乃至成人,且伴有严重骨性畸形,不能接受正颌外科手术,给正畸医师带来极严峻的挑战。

Tip Edg差动直丝弓矫正技术及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能很好矫正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2]。

本研究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从X线头影测量上分析恒牙列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效果,以期对正畸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3.3±1.3)岁(12.1~16.4岁)。

具有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图1)。

入选标准参照文献[2]:(1)前牙反牙合且无法退至对刃;(2)单侧或双侧磨牙近中关系;(3)Ⅲ类骨型(ANB-1.5°);(4)高角病例,SN MP平均值为(37.95±3.69)°;(5)单纯发育畸形,无外伤及综合征,无先天性畸形(如唇、腭裂畸形等)。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进展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的综述,分析传动直丝弓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正畸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传动直丝弓技术得到推广。

【关键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042-01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是由林久祥教授经过10余年的探索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

该系统在关键的尖牙托槽上实现了大范围超低摩擦移动的结构模式,既消除了结扎摩擦力(类似于自锁托槽的优点),又使被动状态下的滑动范围显著加大(与Tip- Edge托槽的优点相似),而且优于这两种托槽[1]。

该矫正器及技术的显著优势之一是,仅仅依靠简而有效的口内支抗,而避免使用繁琐的口外支抗或有一定风险的种植体支抗,就可有效地非手术矫治骨性牙颌畸形。

近年来,正畸临床医师应用传动直丝弓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传动直丝弓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简介1.1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基本原理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牵引力通过唇弓作用于中切牙牙冠唇面,随着中切牙舌向移动,该力通过牙齿邻面接触点转变为传动力,逐个传递给每个牙的邻面接触点,直到最后一颗牙,这颗牙的近中邻面接触点受力后,如果力量适中,必然产生远中移动的倾向。

称为传动效应。

由于是倾斜移动,初始传动力只需50~60g即可,因此口内支抗足矣。

1.2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器分为标准型及III型,标准型用于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矫治,III型适用于安氏III类错颌畸形。

由于尖牙位置的特殊性,传动直丝弓尖牙托槽采用双槽沟设计,模仿Tip-Edge托槽槽沟,被动低摩擦范围较大,有利于牙齿大范围倾斜移动;托槽基部有一十字形沟管,如果将镍钛弓丝插入其基部横管,可进行有效的正轴矫治。

其另一特点在于托槽水平两翼之间有一台阶,高出槽沟底部,当对角线结扎时,可避免结扎丝与弓丝接触,可产生低摩擦力的自锁传动效果。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与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效果比较
牙齿正畸中,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治疗方式。

它们各有优势和劣势,在效果、舒适度、治疗时间等方面有所差异。

下面将对这两种矫治器进行比较。

在效果方面,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都能够有效地纠正牙齿的错位,改善咬合关系。

直丝弓矫治器通过固定托槽将牙齿进行有序的移动和旋转,可以实现精确的矫正效果。

而自锁托槽矫治器则利用托槽内置的夹紧片,不需要使用橡皮圈或金属线来固定,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从效果上来说,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纠正牙齿错位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在舒适度方面,自锁托槽矫治器相对于直丝弓矫治器更为舒适。

由于自锁托槽内置有夹紧片,因此不需要橡皮圈或金属线来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因这些附件而产生的不适感。

而直丝弓矫治器需要使用橡皮圈或金属线来固定托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口腔黏膜受到刺激,引起不适感。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少的临床操作,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方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而直丝弓矫治器需要定期更换橡皮圈或金属线,需要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医院进行调整。

直丝弓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效果、舒适度、治疗时间等方面各有优劣。

选择哪种矫治器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矫治器,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采用Laceback技术或弹力牵引对正畸效果的影响

口腔正畸排齐阶段采用Laceback技术或弹力牵引对正畸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口腔 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 11例、女9例,年龄为15~21岁,平均(18.94±2.11) 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14~22岁,平均 (19.01±2.5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以新亚直丝弓矫治器进行 治疗,槽沟宽度0.022英寸。 对照组选择弹力牵引技术:磨牙段排齐后,整体结扎 第一、第二前磨牙,回弯弓丝末端,使用链状皮圈牵引尖 牙进行远中移动,控制力度于70~100 g,初始阶段切牙段 不需粘接托槽,直到排齐间隙充分后粘接托槽并进一步将 牙列排齐。 观察组选择Laceback技术:采用中弱支抗,磨牙拔除后 带环,排齐阶段选择Ti-Ni丝(0.406 mm),回弯末端,以 不锈钢丝(0.25 mm)向后结扎尖牙,控制结扎力度于患者 出现肿胀感且无疼痛感为宜,复诊1次/3周,复诊时加力。 1.3 观察指标 尖牙旋转度、尖牙间宽度、牙弓长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比较数据,以均数±标准 差(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表1 模型测量结果对比表(x±s)
分组
尖牙旋转度 牙弓长度 尖牙间宽度
n
(°) (mm) (mm)
观察组
20
41.56±6.85 27.82±2.57 37.95±1.33
对照组
20
49.73±7.16 30.03±3.14 41.08±1.46

t值
/
4.598
4.374
4.826
P值
/
<0.05
<0.05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廖烈卡【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中,拔牙矫治12例,疗程13~20 个月,平均16个月,非拔牙矫治8例,疗程5~14个月,平均8.5个月,矫治疗程短、效果满意.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牙合矫治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是一项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实用的先进矫治技术.【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1(006)004【总页数】3页(P319-321)【关键词】正畸;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错(牙合)【作者】廖烈卡【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固定矫治作为一种高效能的矫治技术,已经成为目前解决错牙合畸形最常用的方法[1]。

翻开现代口腔正畸学一百多年发展史,几乎所有疗效显著、应用广泛的矫正器及技术均是由发达国家发明的。

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矫正器及其相关技术,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努力,这些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我国正畸界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自主创新。

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林久祥教授创始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林教授还提出了应用该矫正器的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的创新性理论[2]。

该系统包括超低摩擦设计模式的托槽,兼容了自锁托槽及Tip-EdgePlus托槽的优点。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作者应用此项技术治疗错牙合病人2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挑选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年龄12~28岁,男8例,女12例。

拔牙矫治12例,非拔牙矫治8例。

安氏Ⅰ类错牙合6例,Ⅱ类错牙合8例,Ⅲ类错牙合6例。

1.2 主要材料传动直丝弓托槽、颊面管(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澳丝(澳大利亚Wilcock公司),不锈钢方丝、橡皮圈(美国3M公司),热激活镍钛丝、结扎丝(国产)。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错颌畸形的研究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错颌畸形的研究
效 果。
使用 合理 , 便可减 少 弓丝的弯 制 , 从 而简化 了临床操作 , 大大
缩短 了后期调 整阶段所 花费的时 间。对照组 患者 采用方丝 弓 矫治技术 进行 治疗 , 往往 在牵尖 牙远 中或 内收前牙时 易 出现 尖牙扭转及磨 牙近中倾 斜或者缺隙两侧牙齿 向缺 隙侧倾斜等 不利 的牙齿移 动 J 。由此导致后期 调整 阶段需要 处理更多 问 题, 在很大程度上延长 了治疗 时间 , 而且 方丝 弓矫 治技术在关

3 4 0・
吉林医学 2 0 1 4年 1 月第 3 5卷 第 2期
直 丝 弓矫治 器 矫治 错 颌 畸 形 的研 究
赵 敏 ( 江苏省常州溧阳市 中医院 口腔科 , 江苏 常州 2 1 3 3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直丝 弓矫治器矫治错 颌畸形 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取 收治 的 7 O 例 错颌畸形 患者 , 将其 随机分 为两组 ,
弓矫治技术 的治疗 原则 ¨ J 。直 丝弓矫治技术操作 过程相对 简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院在 2 0 1 0年 3月 ~ 2 0 1 3年 2月问收 治的7 O例错颁 畸形 患者 , 其中, 男 3 7例 , 年龄在 1 1~1 5岁
单, 因为其 托槽设 计 中加入 了转矩 、 轴倾度 , 且各个牙 齿托槽
的厚 度不同 , 体现 了牙齿 的个别化 , 这样 可以更加精确牙齿 的 三维 位置关 系 , 只要托槽 位置 正确 , 弓丝应用得 当 , 矫 治力量
之问, 女3 3例 , 年龄在 1 3~1 8岁 之 间, 将其 随机 分 为两 组 ,
观察 组 3 5例 患者 , 应 用直 丝 弓矫治 器进 行 治疗 , 对 照组 3 5 例 患者 , 应用 方丝 弓矫治 器进 行治 疗 , 对 比两组 患 者 的治疗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例临床观察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例临床观察
( 3 M公 司) 、 传 动直丝辅弓镍钛丝 、 结扎 钢丝 、 橡皮 圈( 杭 州 新
值 均 明 显低 于 矫治 前 . 矫 治 前 后 比较 差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T > 2 . 5 , P < O . 0 5 ) , 矫 治后 S N B角 、 U 1 一 L l 角、 MP — S N、 U 6 一 P P距 、 L 6 一
安 氏 Ⅱ类 牙 齿 畸 形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牙 齿 畸 形 .常 规 采 用 T i p — E d g e 差 动 直 丝 弓矫 治 术 、 MB T直 丝 弓矫 治 术 和 方 丝 弓矫 治技术进行治疗… 上 述 矫 治 技 术 均 有 国外 口腔 医 疗 界 中引 入, 我 国 国 内新 发 明 了 一 种 新 的 牙 齿 畸形 矫 治 技 术 “ 传 动 直 丝 弓矫 治 术 ” . 在 国 际 口腔 医疗 中 影 响 中 法 . 传 动 直 丝 弓矫 治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1 年 4月 2 0 1 3年 4 口腔 科 安
2 结 果
氏 Ⅱ类 牙 齿 畸 形 患 者 3 O例 . 全 畸治疗史 、 深 覆 颌 I度 及 其 以 上 的 患 者 纳 入 研 究 。排 除 牙 周 中重 度 炎 症 患 者 。其 中 男 l 4例 , 女1 6例 , 年 龄 1 O ~ 4 0 ( 1 3 . 2 4  ̄ 3 . 6 1 ) 岁, 深覆颌深度 5 - 1 0 ( 7 . 8 5  ̄ 3 . O 1 ) m m。 1 . 2 治 疗 方 法 ( 1 ) 传 动 直 丝 弓颊 面 管 、 托槽 ( 杭 州 新 亚 公

口腔正畸学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口腔正畸学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口腔正畸学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直丝弓矫治器是口腔正畸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矫治器之一、它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来改善牙齿和颅面骨骼的不正常位置,实现正畸目标。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施加恒定的轻度力量来调整牙齿的位置。

矫治器由金属丝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它被固定在牙齿上时,会产生一定的力矩,使牙齿向期望的位置移动。

这种力量的施加通过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压力和张力来实现。

其次,直丝弓矫治器通过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和弹簧钩来调整牙齿的位置。

支架是一个金属结构,固定在牙齿上并连接直丝弓,提供对牙齿施加力量的支撑。

弹簧和弹簧钩可以根据矫治需要调节,施加不同的力量和方向,以实现对牙齿的定向移动。

此外,直丝弓矫治器还可以通过使用附件辅助来实现更精确和个性化的矫治效果。

附件是附加在直丝弓上的小部件,如小弹簧、钩子、颌骨正畸螺丝等,它们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功能。

例如,通过在直丝弓上安装弹簧,可以调整牙齿的旋转和倾斜,实现更精确的校准。

最后,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还包括利用口腔中的生理生长应力。

牙齿和骨骼组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会受到力矩的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力矩可以通过正确设计和应用矫治器来利用。

直丝弓矫治器可以利用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力量和张力来调整它们的位置,促进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施加适当的力矩和使用附件辅助来调整牙齿和骨骼的位置。

它利用恒定的轻度力量、支架和弹簧、附件以及生理
生长应力等原理,以实现正畸目标。

直丝弓矫治器在口腔正畸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舒适、有效的矫正方法。

DAMON自锁托槽与传动直丝弓托槽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疗效的比较

DAMON自锁托槽与传动直丝弓托槽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疗效的比较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8年 6月第5卷/第16期V ol.5, No.16 Jun. 201818DAMON自锁托槽与传动直丝弓托槽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疗效的比较周黎黎,宁姗姗*(江苏省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探讨Damon自锁托槽与传动直丝弓托槽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疗效的比较。

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8例,随机分为A、B 组,每组14例,A组正畸治疗过程全部采用Damon自锁托槽,B组采用传动直丝弓托槽。

在治疗前及6个月、12个月复诊时拍摄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值观察其疗效。

结果 Damon组和直丝弓组在治疗6个月后X线片上各个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传动直丝弓组错牙合畸形得到矫正变化明显优于Damon组(P<0.05),12个月后两组正畸方式疗效进一步提高,但Damon组与传动直丝弓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传统直丝弓托槽的短期疗效优于Damon自锁托槽组,但长期效果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传统直丝弓在临床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程度较轻患者的治疗中仍然可作为常用的托槽选择,在长期的矫正过程中则更倾向于Damon自锁托槽。

【关键词】Damon自锁托槽;传统直丝弓托槽;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技术【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16.18.0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除了对自身健康外对于美学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安氏Ⅲ类错牙合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俗称“地包天”,对于颜面部的美观性和行使正常的口腔功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往往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正畸科医师越来越关注如何采用更好的正畸治疗方式来改变牙齿的位置从而改善患者的咬牙合及整个面部形态[1],从而满足患者对于自身美的追求。

传动直丝弓矫治的临床应用进展

传动直丝弓矫治的临床应用进展

第21期2020年7月No.21July ,2020传动直丝弓矫治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我国正畸临床矫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矫治技术。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既能缩短整个治疗过程,大大提高矫治的速率,也为较难的骨性Ⅲ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文章就传动直丝弓矫治的治疗思路、特色和临床运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错颌畸形;矫治理念中图分类号:R785.3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王欣1,牛正浩2,古力巴哈·买买提力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作者简介:王欣(1993—),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

*通信作者:古力巴哈·买买提力(1965—),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

0引言现在国内外正畸临床上矫治技术以直丝弓矫治器为主。

自从首个直丝弓矫治技术即安德鲁斯直丝弓矫治器发明应用以来,很多矫治技术相继问世,包括Roth 、MBT 、Tip-Edge 、Z2、亚历山大、自锁托槽、PASS 等矫治技术[1-2]。

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看中具有轻力矫治的矫治系统。

现在,我国大多正畸医生总结临床经验,结合直丝弓矫治理念研究出新的矫治技术,且实践证明国产产品的质量并不逊色于国外同类别产品,也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正畸矫治水平的差距。

本文将对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理念、特点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旨在加深对此方面矫治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北京大学林久祥教授于2006年发明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治技术,它结合了传统Begg 细丝弓矫治技术和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锁托槽和Tip-Edge Plus 直丝弓的优点[3]。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观察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观察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讨论定制式正畸矫治器和传统固定矫治器对口腔正畸的的临床疗效。

方法是将86名口腔正畸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方法分为定制式正畸矫治器治疗组和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组,定制式正畸矫治器为研究组,传统固定矫治器为对照组,每组43人。

对上述两个组别的病人的正畸有效率、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牙齿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在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在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病人的主观感受、舒适性、牙齿功能、语言功能、生活便利性都要优于对照组病人。

使用定制式正畸矫治器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改善牙齿健康和口腔环境,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正畸;定制式正畸矫治器;传统固定矫治器医疗技术的发展满足了牙齿畸形患者对美的追求,提升大众外在形象。

在过去的矫正技术中,传统固定矫正器发挥着主要作用,传统固定矫正器能够精准高效的对牙齿进行矫正,但是长期佩带传统固定矫正器容易引发牙周疾病的产生,危害牙周健康,不利于口腔环境的情节,并且影响患者面部美观,限制患者拒绝功能和日常沟通。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能够避免传统固定矫治器的弊端,深圳市宝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笑部落品牌定制式正畸矫治器通过计算机计算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正畸矫正。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是透明的,能够保持患者的面部美观程度,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减少患者在佩戴过程中的不适感,不会影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

除此之外,医生也认为定制式正畸矫治器有利于患者的牙周健康,维护清洁的口腔环境,由于深圳市宝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笑部落品牌定制式正畸矫治器具有更好的透明性、抗染色和抗撕裂强度,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口腔环境和牙周健康。

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

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

【 章 编 号 l1 7 — 7 22 1 )3a-0 6 - 1 文 4 0 4 ( 0 20 () 0 8 0 6
错 牙 合畸 形 是 临 床 上 常 见 的 口腔 畸 形 疾 病 , 由于 各 种 因素 多
影响牙颌面正常生长 , 致上下颌不调 , 颌前牙唇、 弓狭窄 , 导 上 牙
3 讨论
下颌 后 缩 , 牙合 深 覆 盖 , 仅 影 响 美 观 , 对 口腔 咀 嚼 、 合 功 能 不 还 咬 带 来 很 大 不 便 。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 们 对 自我 形 象 的 完 美 程 度 重 随 人 视 和 口腔 健 康 、 观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美 口腔 修 复 正 畸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固定矫 治 已成 为 矫 正错 牙合 畸 形 的 最 常用 方 法…。 科 自2 0 我 08 年4 至2 1 年 5 月 0 0 月对 收 治 的2 例安 氏 Ⅱ类 错 牙 合 畸 形 患 者 采 用 6 T n lc 矫 治 器 与 直 丝 弓 固定 矫 治 器联 合矫 正 , 得 满 意 效 wi—bok 取
T n bok wi— l 矫治 器 与直 丝 弓矫 治 器 是治 疗 安 氏I 错 牙 合畸 c I 类
形 有 效 的手 段 之 一 , 由于安 氏I类错 牙 合 多以 下 颌 后 缩 为主 , I 下颌 牙 l列 处 于 较 远 的 位 置 上 , 在咀 嚼 时 容 易 阻碍 下颌 向前 发 育 。 组 本 病 例 采用 T n b o k wi — lc 矫冶 器 与直 丝 弓固 定矫 治 器联 合 应 用治 疗 ,
活和 生命 质量 , 可作 为矫 正安 氏I类错 牙合畸 形 的主要 方法 。 I
I 关键 词 】 w n bo 矫 治 器 直 丝 弓 定矫 治 器 安 氏 I类错 牙合 畸形 疗效 T i- l k c 固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

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观
察组。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如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等
变化、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

结果: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治疗前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在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上,观察组较
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
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改善软组织侧貌,且可快速有效减少
深覆盖、打开咬合、排齐前牙,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传动直丝弓矫治器;临床效果
在临床错颌畸形中,安氏Ⅱ类错颌畸形较为常见,其多发于少年儿童群体,矫治难度相
对较大【1】。

此类畸形一旦发生,则患者以上唇相对前突,颏部后缩,导致开唇露齿,且
软组织侧貌呈凸面型,面下1/3高度发育不足等为主要表现,因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度【2】。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其愈加重视外部形象的美观度,而在改善患者面部软组
织方面,口腔正畸治疗发挥着显著的疗效,即可进一步确保面部更美观,因此选择有效快速
的正确方法尤为重要【3-4】。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
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即对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
做了探讨,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

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11-18岁,平均年龄为(14.2±2.4)岁。


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范围龄为11-18岁,平均年龄为(14.3±2.7)岁。

两组基础信息数
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即采用材质为镍钛至方钢,规格为0.012-0.019
英寸,由粗到细的弓丝,整平排齐,配合牵引Ⅱ类颌间,并精细调整,“8”字向后结扎尖牙,
回弯弓丝末端。

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具体为:(1)第1期:从左侧第一磨
牙至右侧第一磨牙对下颌牙列粘传动直丝弓托槽和结颊面管;从左侧第
二磨牙至右侧第二磨牙部,对上颌牙列粘结颊面管和传动直丝弓托槽。

主弓、辅弓均为
0.016英寸澳丝,以将牙列排齐。

(2)第2期:主弓为0.02英寸澳丝,以50-70g离值牵引
Ⅱ类颌间,关闭剩余间隙,保持第1期结果,纠正中线,矫正至前牙浅覆盖、覆合等。

(3)第3期:主弓为不锈钢方丝,规格0.019英寸×0.025英寸采用辅弓为0.018英寸的镍钛丝插
入托槽横管以正轴,以实现尖牙正轴和转距矫正的目的。

患者治疗前后行头颅侧位X光检测,由同一位正畸医师完成定点、描记、测量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包括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变化、去
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

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软组织方面情况对比
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治疗前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对比无统计学差
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对比
在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是在常规细丝弓轻力矫治的前提下,根据传动效应原理,有林久祥教
授借鉴Tip-Edge Plus直丝弓部分优势,进而改进和设计的一种矫治系统【5】。

此种矫治器由垂直槽沟、基底部横管、直丝主槽沟等三维构成托槽,其最大的设计亮点为双槽沟结构设计
的尖牙托槽,尖牙的角度改变不会影响该结构的稳定性,且可完成倾斜移动牙齿,且能满足
超低摩擦大范围移动的结构模式,因而可有效远中移动整个前牙。

以往涉及的方托槽,期槽
沟仅有较小的被动范围,而改进后的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其涉及的托槽与槽沟底部台阶相比
更高,且可防止弓丝接触结扎丝,且其特殊的尖牙托槽设计还能确保快速大范围的移动尖牙,从而保证在快速完成牙齿移动德尔同时,以防丧失后牙支抗【6】。

本文的研究
中,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治疗前下唇颏突角、鼻唇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
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二者存在统计学
差异(P<0.05)。

在去结扎操作、上下牙弓结扎、牙齿排列整齐等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
均明显缩短,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因此可见,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
畸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改善软组织侧貌,且可快速有效减少深覆盖、打开咬合、排齐前牙,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琦.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在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1):41-42.
[2]张郁,安志彬.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南医
学科学杂志,2017,45(05):503-505+522.
[3]宋丽娟,薛花,李琥.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AngleⅡ~1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分析[J].口腔医
学,2016,36(03):223-227.
[4]杨大鹏.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矫治软硬组织变化初探[J].现代口
腔医学杂志,2014,28(05):310-313.
[5]章婷,高美琴,顾永佳.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在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J].临
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0):612-614.
[6]郭艳莉.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在错芽合畸形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甘肃医
药,2013,32(03):166-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