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统计推断(P147—148)5.解:设7.6:7.6:10>↔≤μμH H 11.3200/5.27.625.7/0=-=-=nS x U μ当α=0.01时,,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当α=0.01时,现今每个家33.201.0=>u U 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较10年前显著增大。

6.解:设211210::μμμμ>↔≤H H 233.250140165.278224823801121=+-=+-=n n S yx t T当α=0.05时,,拒绝,故在置信水平为95%时可以认为第一分)88(05.0t t >0H 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当α=0.01时,,接受,故在置信水平为99%时还没有充分的把)88(05.0t t <0H 握说明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9.解:这是一个成对比较问题设且,0:0:10>↔≤d d H H μμ3486.0,375.0==d d s x ()83311.19t 0.05=402.310/3486.0375.0/*===dd dn S x t 当α=0.05时,,拒绝原假设,即显著性水平为5%时可以判断人的)9(05.0*t t >情感更显著地表现在左脸上。

非参数检验1.(P 168)解:设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0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有关:1H 根据题意可以计算理论频数得列联表如下:由于,而()()84146.3)1(,111,2,2205.0==--==χb a b a 接受,即有95%的把握说明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

0H 84146.3)1(07788.2)(205.022=<=-=∑χχEE O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P136)1.解:图中数据如下:xy nx bnyx b y a S S b y x n y x y y x x S y n y y y S x n x x x S n y x y x y xiixxxyii i i i n i i xy i i n i i yy i i n i i xx i i i i i i0535.49491.243势势9491.243103270535.4103765,0535.41.4505.1824势5.182437653271011249401))((5.900237651011426525)(1)(1.45032710111143)(1)(10,1426525,11143,124940,3765,3271222212222122+==⨯-=-=-=====⨯⨯-=-=--==⨯-=-=-==⨯-=-=-=======∧∧∧∧∧===∑∑∑∑∑∑∑∑∑∑∑∑∑∑∑∑∑直线回归方程为:(1)相关系数906375.05.90021.4505.1824 =⨯==yyxx xyS S S r (2)当广告费为30万元时,该周销售额的区间估计为:()()()()()()0817.400,0265.3311.4507.32301011306.21722.14300535.49491.243)(11)2(1722.148/81.1606210/7.32,81.16065.9002906375.011,306.22102202/0222/05.0=-++⨯⨯±⨯+=⎪⎪⎭⎫ ⎝⎛-++-±+∈==-===⨯-=-==-∧∧xx yy S x x n n st x b a y RSS s x S r RSS t α(3)当广告费为42万时周平均销售额的95%置信区间为:()()8607.431,5315.3961.4507.3242101306.21722.14420535.49491.243)(1)2(2202/0=-+⨯⨯±⨯+= ⎝⎛⎪⎪⎭⎫-+-±+∈+∧∧xx S x x n n st x b a bx a α时间序列(P219)解:题中数据可整理如下:(1)、因此有:ty nt b ny t b y a t t n y t ty n S Sb n t ty y t tt t tttytt835.0595.94势势势595.9414105835.0141412835.01102510151414121051078014)(14,1015,10780,1412,105222+==⨯-=-=-==-⨯⨯-⨯=--=======∧∧∧∧∧∑∑∑∑∑∑∑∑∑∑∑方程为:直线(2)、对于加法模型,有S=y-T ,根据实际数据和直线趋势方程,得下表:把同一季节的因子作一平均,得季度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因5.310+(-6.025)+(-9.440)+10.392=0.237,故修正因子,每05925.04237.0==L 个季节因子减去L 得修正后季节因子为:5.251,-6.084,-9.499,10.333。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管理学》第十一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一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十一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十一章领导概论1.何谓领导?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者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指挥作用。

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2)协调作用。

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3)激励作用。

指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2.如何根据不同标准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答: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1)按权力运用方式①集权式领导者。

指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地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集权式领导者的优势在于通过完全的行政命令,使管理的组织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于在组织边界以外的交易成本,可能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良好的绩效。

这对于组织在发展初期和组织面临复杂突变的环境时,是有益处的。

但长期将下属视为某种可控制的工具,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②主式领导者。

其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下属的参与,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民主式领导者的缺陷在于权力的分散性使得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速度减缓,增大了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成本。

其好处在于通过激励下属的需要,发展所需的知识,尤其是意会性或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地积累和进化组织的能力,员工的能力结构也会得到长足提高。

(2)按创新方式划分①魅力型领导者。

这种领导者有着鼓励下属超越他们预期绩效水平的能力。

魅力型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以下方面:①有能力陈述一种下属可以识别的、富有想像力的未来远景;②有能力提炼出一种每个人都坚定不移赞同的组织价值观系统;③信任下属并获取他们充分信任的回报;④提升下属对新结果的意识;⑤激励他们为了部门或组织利益而超越自身的利益。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章参数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六章假设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七章方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八章非参数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十二章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第十三章统计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断统计学研究(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2。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贾俊平版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贾俊平版

区分指标与标志,总量指标分类、分配数列、上限不在内原则、各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平均发展指标!计算可能考的公式有: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结构(比例/比较/强度/动态)相对指标、各种平均数算法、众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偏态和峰度、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总指数(很重要)、平均指标指数、重要经济指数的编制(上证指数、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贾俊平版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率)频率%A1414B2121C3232D1818E1515合计100100(3)条形图(略)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119927.527.522.522.5合计40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按销售额分组(万元)频数(天)频率(%)25~30 30~35 35~40 40~45 45~5046159610.015.037.522.515.0合计40 100.0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650~660 2 2660~670 5 5670~680 6 6680~690 14 14690~700 26 26700~710 18 18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 直方图(略)。

2.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2)分组结果如下:分组天数(天)-25~-20 6-20~-15 8-15~-10 10-10~-5 13-5~0 120~5 45~10 7合计60(3)直方图(略)。

《统计学》第11章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11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习题参考答案11.11解:该地区“十五”期间居民年平均存款余额为:注: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一般采用“首末折半法”。

11.15解:2000~2005年该企业平均管理人员数占工人数的比重为:(其中:分别代表该企业的第i年的管理人员数和工人数)注:在计算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序列,一般不能就时间序列中的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直接计算,而要分别计算出相对数或平均数分子和分母的平均数,在进行对比。

11.16解:(1)①∵全期的平均增长量∴全期的平均增长量②∵平均发展速度:∴③∵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平均增长速度=。

(2)∵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计算如下表所示: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计算表(单位:亿元)(3)∵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计算如下表所示:表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计算表(4)∵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00%;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如下表所示:表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计算表(5)∵增长1%的绝对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的绝对量的计算如下表所示:11.17解:2009年末的人口数;2010年末的人口数;∴2010年人口数∴2010年的GDP=2010年人口数2010年的人均GDP=2158.2925000=5395.73(亿元)∴2001~2010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001~2010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02%。

注:当后一时间点的数据是由前一时间点的数据逐渐变化的结果时,若我们假设这种变动时均匀变动的,可将量时点的简单平均数作为两个时点之间的代表值。

11.18解:(见Excel表)表5:产量3项移动平均计算表由最小二乘法求解出参数的计算公式为:∴(3)根据趋势方程预测2005年该企业的产品产量为:y=393.17+15.9514=616.42。

《管理统计学》期末(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期末(参考答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3 ~ 2014学年第 2 学期《管理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参考答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日期: 2014 年 6 月 日适用专业、班级:12工商、市营、人力、物流各班答题思路:简要写出关键的操作步骤;根据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回答问题注:1、数据文件为“SPSS (2013-2014-2)”(由考场提供);2、假设该(样本)数据及其所在的总体符合相关统计分析及检验的各 项前提条件和要求;3、假设该(样本)数据没有极端值,不需要前期的数据探索;4、显著性水平为0.05;5、日均住院基本费用 = (床位费 + 护理费 * 调节系数)/ 住院天数 + 其他费。

调节系数根据不同“级别”分别为:“县级”为1.2,“地级” 为1.5,“省级”为1.8,其他费根据“入院前经外院诊治”分别为:“是” 为2,“否”为3。

日均住院基本费用标准参考值为25元; 6、相关统计描述必须运用SPSS 操作,不得手工计算。

一、按以下规则排序:“住院总费用”降序,同时“年龄”升序。

(10分)执行“数据→排序个案”,将“住院总费用”移入“排序依据”框,“排列顺序”选择“降序”,再将“年龄”移入“排序依据”框,“排列顺序”选择“升序”。

二、按“治疗类别”分组,分别对“治疗费”求秩,将秩值1赋给最大值,结的处理方式为“低”。

(10分)执行“转换→个案排秩”,将“治疗费”移入“变量”框,将“治疗类别”移入“排序标准”框,“将秩1指定给”选择“最大值”,“结”按钮中选择“低”。

三、描述统计不同“入院情况”的病人的“日均住院基本费用”的:均值(数)、中位值(数)、标准差、四分位距。

(15分)执行“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输入“qtf”,“数字表达式”输入“2”,单击“如果”,选择“如果个案满足条件则包括”,输入“v73=1”,同理计算得到全部“qtf”。

再次执行“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输入“rjzyjbfy”,“数字表达式”输入“(v84+v97*1.2)/v29+qtf”,单击“如果”,选择“如果个案满足条件则包括”,输入“level=3”,同理计算得到全部“rjzyjbfy”。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正确答案:A3.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是( )。

A.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已知生产同种产品各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正确答案:B4.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加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正确答案:A5.在分组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都减少二分之一,算数平均数( )。

A.不变B.增加2倍C.减少二分之一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6.调查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正确答案:C7.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

A.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是随机的B.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C.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随机的D.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是随机的正确答案:D8.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的比较。

A.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B.先进单位与落后单位C.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D.同类现象不同时期正确答案:B9.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组中值是( )。

A.组限变动范围内的一个变量值B.上限与下限的中点C.在组内的一个变量值D.总体单位的一个变量正确答案:B10.“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是( )。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正确答案:A11.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统计推断(P147—148)5.解:设7.6:7.6:10>↔≤μμH H11.3200/5.27.625.7/0=-=-=nS x U μ当α=0.01时,33.201.0=>u U ,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当α=0.01时,现今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较10年前显著增大。

6.解:设211210::μμμμ>↔≤H H233.250140165.278224823801121=+-=+-=n n S y x t T当α=0.05时,)88(05.0t t >,拒绝0H ,故在置信水平为95%时可以认为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当α=0.01时,)88(05.0t t <,接受0H ,故在置信水平为99%时还没有充分的把握说明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9.解:这是一个成对比较问题设0:0:10>↔≤d d H H μμ且3486.0,375.0==d d s x ,()83311.19t 0.05=402.310/3486.0375.0/*===dd d n S x t当α=0.05时,)9(05.0*t t >,拒绝原假设,即显著性水平为5%时可以判断人的情感更显著地表现在左脸上。

非参数检验1.(P 168)解:设:0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1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有关根据题意可以计算理论频数得列联表如下:由于()()84146.3)1(,111,2,2205.0==--==χb a b a ,而接受0H ,即有95%的把握说明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

84146.3)1(07788.2)(205.022=<=-=∑χχEE O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P136)1.解:图中数据如下:x y nx bnyx b y a S S b y x n y x y y x x S y n y y y S x n x x x S n y x y x y xiixxxy ii i i i n i i xy i i ni i yy i i ni i xx i i i i i i0535.49491.243因此9491.243103270535.4103765,0535.41.4505.1824故5.182437653271011249401))((5.900237651011426525)(1)(1.45032710111143)(1)(10,1426525,11143,124940,3765,327122*********2+==⨯-=-=-=====⨯⨯-=-=--==⨯-=-=-==⨯-=-=-=======∧∧∧∧∧===∑∑∑∑∑∑∑∑∑∑∑∑∑∑∑∑∑直线回归方程为:(1)相关系数906375.05.90021.4505.1824 =⨯==yyxx xy S S S r(2)当广告费为30万元时,该周销售额的区间估计为:()()()()()()0817.400,0265.3311.4507.32301011306.21722.14300535.49491.243)(11)2(1722.148/81.1606210/7.32,81.16065.9002906375.011,306.22102202/0222/05.0=-++⨯⨯±⨯+=⎪⎪⎭⎫ ⎝⎛-++-±+∈==-===⨯-=-==-∧∧xx yy S x x n n st x b a y RSS s x S r RSS t α(3)当广告费为42万时周平均销售额的95%置信区间为:()()8607.431,5315.3961.4507.3242101306.21722.14420535.49491.243)(1)2(2202/0=-+⨯⨯±⨯+= ⎝⎛⎪⎪⎭⎫-+-±+∈+∧∧xx S x x n n st x b a bx a α时间序列(P219)解:题中数据可整理如下:(1)、因此有:ty n t b n y t b y a t t n y t ty n S Sb n t ty y t tttttty tt835.0595.94趋势故595.9414105835.0141412835.01102510151414121051078014)(14,1015,10780,1412,105222+==⨯-=-=-==-⨯⨯-⨯=--=======∧∧∧∧∧∑∑∑∑∑∑∑∑∑∑∑方程为:直线(2)、对于加法模型,有S=y-T ,根据实际数据和直线趋势方程,得下表:把同一季节的因子作一平均,得季度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因5.310+(-6.025)+(-9.440)+10.392=0.237,故修正因子05925.04237.0==L ,每个季节因子减去L 得修正后季节因子为:5.251,-6.084,-9.499,10.333。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1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1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四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统计学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1。

1(1)绘制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散点图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产量与生产费用的关系为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0.920232(3)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a=0。

05),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系数。

假设:H o :ρ=0,H 1:ρ≠0 计算检验的统计量:t=|r|√n−21−r²=|0。

92—232|√12−21−0.920232²=7.435当a=0。

05时,t 0.052⁄(12-2)=2.228。

由于检验统计量t=7。

435>t a 2⁄=2.228,拒绝原假设。

表明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11.2(1)散点图如下:(2)r=0.8621,正相关11。

3(1)0ˆβ=10表示当X=0时Y 的期望值为10 (2)1ˆβ=—0.5表示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下降0.5个单位。

(3)X=6时,E (Y )=10—0。

5x6=711.4.(1)%90436362=+=+==SSE SSR SSR SST SSR R ,%902=R 表示,在因变量y 取值的变差中,有90%可以由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 (2)5.021842n =--=SSE S e 。

5.0=e S 表示,当用x 来预测y 时,平均的预测误差为0.5。

11.5(1)散点图如下:(2)r=0。

9489,因为r>0.8,所以运送时间与运送距离有较强的正线性关系。

(3)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x 003585.0118129.0y ˆ+=,回归系数003585.0ˆ=β表示运送距离每增加1公里,运送时间平均增加0.003585天.11.6(1)散点图如下:从上图可知,人均gdp 和人均消费水平为正相关关系(2)r=0.998128,具有非常强的正线性关系。

管理学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管理学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管理学第⼗⼀章练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1.领导;2.密执安⼤学研究;⼆、选择题:1.下列各类领导者中具有独裁式、指⽰性领导风格的是:()A.民主型领导⼈;B.关⼼型领导⼈;C.以员⼯为中⼼的领导⼈;D.“X”理论领导⼈;2.对⽣产⾼度关⼼⽽对⼈很少关⼼的管理属于哪⼀种领导风格?()A.1-1型;B.1-9型;C. 9-1型;D.9-9型;3.菲得勒权变理论中的情景因素包括:()A.任务结构;B.个⼈特点;C.环境因素;D.成熟度;4、某领导⼈的LPC值较⾼,说明他属于:()A.民主型;B.专制型;C.重任务;D.重关系;5.根据途径---⽬标理论,指导型领导⾏为适⽤于哪⼀种情形:()A.下属能⼒不强;B.任务结构明确;C.⽇常性⼯作;D.下属⼿内向控制;6.根据⽣命周期理论,对于⾼成熟的下属应采取哪⼀种领导风格?()A.⾼⼯作—⾼关系;B.低⼯作—低关系;C.⾼⼯作—低关系;D.低⼯作—⾼关系;7.任务导向型领导⾏为在下述因素中最关⼼的是:()A.下属的意见和感情;B.员⼯的满意程度;C.⼯作群体的团结;D.下属的执⾏情况;8.下列不是领导情景论的是:()A.权变理论;B.路径—⽬标理论;C.领导⽣命周期理论;D.管理⽅格理论;9.在菲得勒模型中,下列哪种属于较好的领导情景:()A.⼈际关系差、⼯作结构复杂、职位权⼒强;B.⼈际关系差、⼯作结构简单、职位权⼒强;C.⼈际关系好、⼯作结构复杂、职位权⼒弱;D.⼈际关系好、⼯作结构复杂、职位权⼒弱;10.下列属于领导⽅式⾏为理论的是:()A.密执安⼤学研究;B.俄亥俄州⽴⼤学的研究;C.管理⽅格论;D.途径—⽬标理论;11.张教授到某企业进⾏管理咨询,该企业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介绍公司的具体情况,才说了15分钟,就被⼈叫了出去;10分钟后回来继续介绍,不到15分钟⼜被⼈叫出去。

这样,整个下午3个⼩时总经理⼀共被叫出去10次之多,使企业情况介绍时断时续。

管理统计学复习题

管理统计学复习题

管理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统计学发展经历了( )、( )和( )三个阶段。

2、依据“恩格尔法则”,家庭收入(),则饮食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3、统计学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和()。

4、描述统计是指()。

5、推断统计是指()。

6、()用于衡量生活水平。

二、名词解释1、管理统计学2、统计学3、随机现象总体4、总体三、简答题1、统计学方法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说明每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数据收集方法一、填空1、数据来源分为()和()两种。

2、依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统计调查方式分为()和()。

3、全面调查主要有()和()。

4、非全面调查包括()、()、()、()、()及()等。

5、统计调查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大类。

6、随机抽样类型包括()、()及()等。

7、非随机抽样类型包括()、()及()等。

8、误差分为()和()两大类。

9、非抽样误差包括()、()、()、()及()等。

二、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2、单纯随即抽样3、抽样误差三、简答题1、数据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2、统计变量分类有哪些?统计数据有哪几种?3、抽样调查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4、简述企业数据收集过程第三章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一、填空1、单变量定量数据的图形描述分为()和()两大类。

2、单变量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及()、()等。

3、多定量数据的的图形表示方法有()、()、()及()等4、比较具有相同分类且问题可比的定性数据的各样本或总体时,应用()。

5、描述同时产生的两个定性变量关系的最常用的两种方式为()和()。

6、()和()通过反映频数分布表的内容,来描述定性数据。

7、累积频数分布图通过反映累积频数分布表的内容来描述()。

二、简答题及绘图1、简述频数分布表的编制过程。

2、什么是茎叶图?有什么特点?习题3-1、3-3第四章描述统计中测度一、填空1、集中趋势的度量有()和()。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doc/27b110e9e009581b6bd9ebff.html《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 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 (2) 调查期限 (3) 标准时间 (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 (2) 典型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统计学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1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1.1 重复11.1.2i Dρ>11.1.3 正11.1.4 较大11.1.5 线性综合评价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四、判断改错题11.4.1 (×,代表性和一致性)11.4.2 (×,极大型指标)11.4.3 (√)11.4.4 (×,权衡指标重要程度)11.4.5 (√)五、简答题11.5.1 答:对评价客体的不同侧面的数量特征给出系统的量化描述,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一系列数学、统计学和其他定量方法进行适当综合,得出反映各评价客体较为真实的综合数量水平的数量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的主要类型有:1.按目的划分,综合评价可分为分类问题、排序问题和整体水平评价问题;2.按时间状况分,综合评价可分为纵向评价问题、横向评价问题;3.按使用方法分综合评价可分为使用传统方法的综合评价问题、使用现代方法的综合评价问题;4.按定量化程度分综合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半定性评价问题;5.按赋权方法分,综合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客观结合赋权法。

11.5.2 答: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有:(1)确定评价的目的;(2)确定评价对象和属性集;(3)对属性集中的指标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4)确定权重系数和价值函数;(5)给出评价结果;(6)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7)分析和运用评价结果。

11.5.3 答: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1)目的性原则;(2)层次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操作性原则;(5)导向性原则;(6)简要性原则(不重复);(7)实际需要性原则。

六、计算题11.6.1 解:利用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确定基准值和甲、乙两个企业的单项指数,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利用公式1mi j ijj y w k==∑得1mj ijj y w k == =20%⨯1.50+16%⨯1.30+12%⨯1.40+15%⨯1.07+14%⨯1+10%⨯1+13%⨯1.05 =121.3%∑甲1mj ijj y w k == =20%⨯1+16%⨯1+12%⨯1+15%⨯1+14%⨯1.50+10%⨯1.07+13%⨯1 =106.7%∑乙 可见,甲企业的经营水平好于乙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章1. 解: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

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变量的多少,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在线性回归中,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回归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研究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的重要统计方法。

既可以从描述统计的角度,也可以从推断统计的角度来说明。

所谓相关分析,就是用一个指标来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所谓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具体应用时,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只有当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由于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所以回归分析要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在有关管理问题的定量分析中,推断统计加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只是定量分析的手段。

通过相关与回归分析,虽然可以从数量上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形式及其密切程度,但是现象内在联系的判断和因果关系的确定,必须以有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正确解决。

因此,在应用时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定量分析。

2. 解:进行回归分析通常要设定一定的数学模型。

在回归分析中,最简单的模型是只有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这一类模型就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又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该类模型假定因变量Y 主要受自变量X 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函数关系,即有t t u X ββYt ++=21该模型函数式被称为总体回归函数模型。

式中的β1和β2是未知的参数,又叫回归系数。

X t 和Y t 分别是X 和Y 的第t 次观测值。

u t 是随机误差项,又称随机干扰项,它是一个特殊的随机变量,反映未列入方程式的其他各种因素对Y 的影响。

总体回归模型函数事实上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的信息对其进行估计。

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称为样本回归直线,如果拟合的是一条曲线,则称为样本回归曲线。

显然,样本回归线的函数形式应与总体回归线的函数形式一致。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样本回归线可表示为tt X ββY 21ˆˆˆ+= 式中的t Y ˆ 是样本回归线上与X t 相对应的Y 值,可视为E(Y t )的估计; 1βˆ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截距系数, 2βˆ是样本回归函数的斜率,它们是对总体回归系数β1和β2的估计。

实际观测到的因变量Y t 值,并不完全等于t Y ˆ ,如果用e t 表示二者之差(e t = Y t -tY ˆ ),则有 ++=tX ββtY 21ˆˆe t t = 1,2,…,n 。

上式称为样本回归函数。

式中e t 称为残差,在概念上,e t 与总体误差项u t 相互对应;n 是样本的容量。

样本回归函数与总体回归函数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们之间的区别:第一,总体回归线是未知的,它只有一条;而样本回归线则是根据样本数据拟合的,有很多条。

第二,总体回归函数中的β1 和β2是未知的参数,表现为常数。

而样本回归函数中的1ˆβ和2ˆβ是随机变量,其具体数值随所抽取的样本观测值不同而不同。

第三,总体回归函数中的误差项u t 是不可直接观测的。

而样本回归函数中的残差项e t 可以计算出具体数值。

综上所述,样本回归函数是对总体回归函数的近似反映。

回归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使得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地接近于真实的总体回归函数。

3. 解:设销售收入X 为自变量,销售成本Y 为因变量。

现已根据某百货公司12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Xˆt -X ) 2 = 425053.73 X =647.88 ∑(Yˆt -Y ) 2 = 262855.25 Y =549.8 ∑(Y i —Y ) 2= 334229.09l xx = 779668 l xy = 452089要求:(1)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作出解释。

y=b 0+b 1xb 0表示销售收入为0时的销售成本 b 1表示每增加一个销售单位,销售成本增加的数量 (2)计算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和可决系数。

SST=334229.09 SSR=262855.25 r 2=SSR /SST=0.7865 SSE=SST - SSR=71373.84 MSE=SSE/10=7137.384(3)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b 1= l xy /l xx =0.58 σ可估计为84.7假设H 0:β1=0, H 1:β1≠0 t 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 t =6.04取α=0.05 查t 分布表得t 0.025(10)=2.2281 由于t >t 0.025(10),故拒绝H 0(4)假定明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相应的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b 0=549.8-0.58×647.88=174.03 y=174.03+0.58x 代入x=800得y=638.03新观测值y 0的预测区间为:)()2(002/0y y s n t y a ))--± 查t 分布表得()2281.210025.0=t22001(800647.88)()18065.2410779668S y y MSE ⎡⎤--=++=⎢⎥⎣⎦)故y 0的预测区间为638.03±2.2281×89.81,即[437.92,838.14]4. 试根据下表的资料,要求:某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最终消费(单位:亿元)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1996 1997 1998 3605.64073.94551.32239.12619.42976.120062007200814704.016466.018319.59360.110556.511365.2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4901.45489.26076.37164.48792.010132.811784.03309.13637.94020.54694.55773.06542.07451.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1280.425863.634500.647110.959404.969366.076077.213145.915952.120182.127216.234529.441039.544768.2(1)以消费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拟合线性回归方程。

y=b0+b1x(2)计算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和可决系数。

X=271337/20=22483.2 Y=449664/20=13566.85l xx= ∑(X i-X) 2=9927868264SST=∑(Y i-Y) 2=3316717598l xy=5724578433b1= l xy÷l xx=0.577 b0=13566.85-0.577×22483.2=594.04y=0.577x+594.04SSR=3290817119SSE=SST-SSR=25900479r2=SSR/SST=0.992MSE=SSE/18=1438916(3)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假设H0:β1=0,H1:β1≠0t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t=48.1取α=0.05 查t分布表得t0.025(18)=2.1009由于t > t0.025(18),故拒绝H0(4)假定2016年某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5880亿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该年可能达到的消费额,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代入x=105880得y=61686.8新观测值y 0的预测区间为:)()2(002/0y y s n t y a ))--± 查t 分布表得t 0.025(18)=2.1009 22001(10588022483.2)()12518103209927868264S y y MSE ⎡⎤--=++=⎢⎥⎣⎦)故y 0的预测区间为61686.8±2.1009×1587,即[58352.67,65020.93]5. 解:研究在线性相关条件下,两个和两个以上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现这一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扩展,其基本原理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类似,只是在计算上比较麻烦一些而已。

事实上,一种现象常常是与多个因素相联系的,由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共同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比只用一个自变量进行预测或估计更有效,更符合实际。

因此多元线性回归比一元线性回归的实用意义更大。

6. 解:当给模型增加自变量时,复决定系数也随之逐步增大,当自变量足够多时总会得到模型拟合良好,而实际却可能并非如此。

于是考虑对R 2进行调整,记为Ra 2,称调整后复决定系数。

7. 解:(1)Y t 为商业利润率:X 2t 为人均销售额;X 3t 为流通费用率。

β2表示人均销售额每增加一单位,商业利润率增加的数量,符号为负 β3表示流通费用率每增加一单位,商业利润率增加的数量,符号为负 (2)Y t 为粮食销售量;X 2t 为人口数:X 3t 为人均收入。

β2表示人口数每增加一单位,粮食销售量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β3表示人均收入数每增加一单位,粮食销售量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3)Y t 为工业总产值;X 2t 为占用的固定资产;X 3t 为职工人数。

β2表示占用的固定资产增加一单位,工业总产值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β3表示占用的固定资产增加一单位,工业总产值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4)Y t 为国内生产总值;X 2t 为工业总产值;X 3t 为农业总产值β2表示工业总产值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 β3表示农业总产值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数量,符号为正8. 解: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做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