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约四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比较复杂,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列出一个简略的图表:
├东魏──北齐┤汉├魏┤├北方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
末──├蜀┤──西晋──││隋
建├吴┤├南方东晋──宋──齐──梁──陈┤
安
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
1、全国长期分裂。(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但不能把因此把这一时期看成
是一片黑暗。经过魏晋南北朝,中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政权更迭频繁。(东晋、北魏超过100年,南齐20年)
3、社会动乱。(战争、权力之争——士大夫与民众)
4、民族矛盾尖锐。(八王之乱前,北、西异族受汉族欺压,之后则汉族受压;北伐与
南征)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虽然十分尖锐,但各族人民逐渐和睦相处,终于形成民
族的大融合。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重大意
义。(参李炳海《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
5、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
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产的多少,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士族多政治权力的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士族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治特权,又通过联姻相互联结。除了特殊的例子外,士族与
庶族之间是不通婚的。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心怀不平,士族与庶族的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左思“郁郁涧底松”、鲍照)
社会思想
从社会思想来说,魏晋南北朝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东汉后期以来,老庄哲学以一种新的面貌兴起。《庄子》的思想,主要是探求个人在黑暗社会中如何自我保全的自我解脱,并不主张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争取应有的权利和自由,甚至反对这一点。而在魏晋时代,对儒学厌倦的文人,利用老庄哲学标榜“自然”和“无为而治”等基本特色,将它改造发展为新的思想,借以摆脱传统力量的束缚。
魏晋南北朝这一股背弃儒教、提倡老庄所谓“自然”哲学的社会思潮,其根本性内涵即是对个性价值的重视。在“任自然”的名目下,他们所要得到的是更大自由,是个人选择其生活方式的权利。
主要思想学说介绍:
1、玄学
玄学的核心是老庄学说,但不等同于老庄学说,还结合了儒家经义。作为一门学术,玄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他是一种抽象思辨的哲学。其主要内涵是关于宇宙的讨论。玄学始于曹魏末年,在两晋时成为最风行的学说。(《周易》、《老子》;何晏、王衍夷甫;详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之“魏晋玄学论稿”部分)
2、佛教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土,直到东晋时期才发展起来。佛教具有哲学和神学两方面的内涵。除了哲学和神学,佛教还带来了它特有的艺术。(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3、道教
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东汉末年正式形成。道教相当庞杂,没有严格的戒律,既能给人以虚幻的满足,又具有实用性,所以颇受士族阶层的欢迎。(王、谢大族;详许地山《道教史》)
4、儒学
儒学在汉末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仍然是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在魏晋南北朝主要是作为政治和伦理学说而存在。
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自由及多样化,尤其是对个体价值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发展。
文学基本特点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1)这一时期的社会上层包括许多帝王在内,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所说的“文章”,不仅指政治、伦理方面的论著,还包括抒情的诗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文学与儒学列为“三不朽”之一的“立言”(《左,襄廿四》叔孙豹“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相提并论。
(2)文学批评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其他时期,或文学繁荣而理论滞后如唐诗,或文学衰微而理论研究兴盛如明代)
2、文学集团的活跃。
文学受到普遍重视,成为上层人士必备的素养,这样,在某一群文人之间,常以某个政治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心,形成一定的文学集团。建安时代,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结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对于文学的发展演变的作用有哪些呢?
(1)文学集团和文学创作的兴盛互为因果。
(2)在集团性的文学活动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切磋研讨,容易出现一些新的文学现象。而新的现象出现后,因为有一群作家共同倡导和推进,容易影响整个文坛,造成文学风气的改变。在同一文学集团中,比较容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文学思想,进而使这种文学思想趋于明确、完整,并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文选》、《文心》对文学的看法、所重视的作家颇类似,因为勰曾参与萧统的文学集团)不同的文学集团——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文风,导致文学创作的繁荣。(萧统,文人化之华美典雅,《文选》——萧纲,浅
俗艳丽,宫体诗,《玉台新咏》)
3、对“新变”美的追求。
(1)文论中,普遍把“新变”作为文学理应追求的目标,衡量作品优劣的准绳。追求“新变”就是不愿一味沿袭旧的形式、题材、风格,而力求创造具有新鲜特点和个性特征的美。
(2)在题材方面,当时作家有许多重要的开拓。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谢灵运、谢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喜绘自然风物,并与作者主观情感结合起来/萧纲的宫体诗。
(3)对题材的选择,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注重强烈的抒情性。强烈的抒情性被认为是文学美的最重要标志。
(4)追求美和新变,也引起了文学形式的不断演革变化。(七古:汉、曹丕《燕歌行》七言为主句式参差、鲍照则激情而又齐言、梁代才正式形成;律体:齐时沈
约“四声八病”,南北朝后期,五律开始成型。)
(5)追求修辞的华美,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普遍风气。
由于魏晋文学的主导权掌握在宫廷和贵族手中,作家的社会地位一般都比较高,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脱离,其美学趣味也带有明显的狭隘性。
4、文学与哲理的结合。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中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哲学思考蔚为成风,从根本上更是作家自我意识加强、重视个体价值的结果。
第一讲从建安(廿五年)风骨到正始(九年)之音(含正始之后的曹魏)
第一节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曹操不断招纳人才,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长期战乱、人大量死亡——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建立不朽功业——建安文学“悲凉慷慨”
建安风骨:人们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那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风骨的形成是基于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特色。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
三曹:长期的政治核心人物,又是文坛领袖,开一代文风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追尊为“武帝”,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通脱”。
诗歌:乐府诗为主。在把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乐府诗歌改造为文人文学重要形式的过程中,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以同情的态度,写下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艺术上,没有华美的辞藻,结构也不精细,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雄伟,内涵厚重,情绪多慷慨悲凉。
散文:鲁迅谓之“改造文章的祖师”。即他的文章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说话大胆,辞锋爽快犀利,一扫汉儒文章喜援引经义、迂远空疏的习气。《让县自明本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