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律排序公开课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规律排序》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规律排序》](https://img.taocdn.com/s3/m/9f7bf0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6.png)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规律排序》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按规律排序》「篇一」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搅拌站渣油泵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
3.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
4.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作客,看看谁来了?”2.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①小鸽子: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飞来的)怎样飞呢?请个别幼儿表演,小鸽子的本领可大了,能飞重油煤焦油泵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送信还能飞回来,不会迷失方向,小鸽子怎样叫?(咕咕咕)②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领?(游泳);它喜欢吃水里的什么?(小鱼和小虾),小鸭怎样叫?(呷呷呷)③小鸡:鸡的嘴巴和小鸭的嘴巴长的不一样,小鸭的嘴巴长的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它会怎样叫?(叽叽叽)④小花猫:它有什么本高温导热油泵领?(捉老鼠);它是怎样叫的?(喵喵喵)⑤小黄狗:它喜欢吃什么?(肉骨头);它会怎样叫?(汪汪汪)⑥小白兔: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它们怎样走路?(蹦蹦跳跳)那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我们小朋友非常高兴、特别开心。
3.教幼儿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名字、叫声和动作。
①教师师范儿歌,并配合动作,让幼儿仔ZYB增压燃油泵细听和看。
②幼儿学习儿歌,并认读“咕、汪、喵、呷、叽”等字。
③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游戏儿歌《可爱的小动物》④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公开课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09bed42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b.png)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公开课大班数学规律排序公开课「篇一」活动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合作发现两种以上排序规律,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有规律排序》ppt,大卡纸4张,一段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规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1.ppt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请幼儿读一读每张图片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图片一,提问:有哪些图形在排队?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后面还可以怎么排? (引导幼儿用ABABAB分组。
)(2)出示图片二,提问: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 (引导幼儿ABB ABBABB分组。
)(3)同样,出示图示三,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幼儿自创排序规律。
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动物园的小路坏了,要帮助小动物们铺一条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3.展示作品,总结作品中的创新之处。
4.游戏:幼儿用身体动作排序,拓展排序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用身体动作排序。
(2)听音乐,自创有规律的动作并与同伴交流。
5.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斑马身上的条纹、斑马线、项链、毛衣花纹、花坛、昼夜交替、四季轮换等。
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活动反思:上个星期,聆听了张老师的一节《按规律排序》的公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聆听张老师的公开课,发现张老师这个活动上得特别成功。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c51a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e.png)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前言幼儿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的悉心呵护和创造性的思考。
因此,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堂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主题为按规律排序,通过教学反思,展示这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3.掌握排列、组合和分类的方法;4.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教学内容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内容为按规律排序。
排序方法包括:按形状、按颜色、按大小等排列和分类。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练习,提高兴趣和参与度;2.演示法:通过演示教学,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3.互动法:通过互动提问和激发幼儿探究思维,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排序方法。
教学步骤本堂数学公开课共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口算练习步骤:1.教师利用磁铁等道具,将数学符号和数字放在黑板上,提问幼儿进行小数口算;2.教师可以设置口算比赛,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部分:排序练习步骤:1.教师在黑板上插上三根竹棒,每根竹棒上各披上一种颜色、大小、形状的布条子;2.教师提供一个桶,让幼儿根据布条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将他们一个个归类放入桶内;3.教师可以给出特殊的布条子,让幼儿思考如何归类。
第三部分:反思讨论步骤: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分享和本节课学习的心得和体会;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反思今后如何改进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数学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方面,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游戏、演示和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了一个愉悦、活泼的学习环境。
《按规律排序》教案
![《按规律排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f9f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0.png)
《按规律排序》教案《按规律排序》教案1设计意图: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依据特征上的差异,按确定的规律进展排列程序的过程。
排序是建立在比较的根底上,要求幼儿具有确定的推断推理的力气,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确定的区分事物的力气,如物体的大小、颜色、外形等,为了进一步培育幼儿的观看力气,让幼儿把握一些根本的排序规律,并能够按规律正确地补充上所缺的局部,我特设计了这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
引导幼儿觉察排序的根本规律。
学会按规律补充出所缺的局部。
活动重难点:觉察事物循环排列的规律,并把握规律。
活动预备:磁性卡片、玩具、挂图。
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1、师生问好2、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小红帽》: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得意的小姑娘。
外婆送给她一顶小红帽,小女孩特别宠爱,每天戴着它,从今大家就叫她“小红帽”·(导入)二、学习排序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并觉察被大灰狼破坏掉了的路面及花园的图案排列规律。
(依次出示三幅挂图)师:可恶的大灰狼为了吃掉小红帽破坏了她去外婆家的路,还会坏了他们家的花园,还偷走了小红帽好多棒棒糖,让我们看看我们能觉察什么问你题?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红帽吧!幼:我们会好好帮助她的!2、试着引导幼儿按规律补出所缺局部的图案。
三、稳固玩耍引导幼儿按确定的排列规律在黑板上摆磁性卡片(或玩具)。
四、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在图画本上按确定的规律排列出不同的图案,并设一件衣服把自己设计的图案画上去。
(幼儿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结及活动延长——在实践中学会排序、找规律。
《按规律排序》教案2活动目标:1、能按不同外形、不同颜色的排列规律进展排序。
2、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预备:课件、图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长圆形、红色、蓝色、黄色图卡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拍铃鼓玩耍,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教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2、引导幼儿觉察拍鼓中的隐秘,并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教师这有一些图型娃娃,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图形娃娃来表示我们刚刚拍鼓的规律?(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2)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3、播放本课课件:“给颜色排队”(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同时出示红色图卡和黄色图卡。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53e6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7.png)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精选17篇)《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嬉戏。
3、对数学活动感爱好。
4、有爱好参与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1、教具预备:“吹泡泡”2、学具预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线上嬉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其次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老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
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沟通小结,展现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嬉戏。
其次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嬉戏。
四、沟通小结,整理学具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老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留意嬉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加找规律的力量。
【教学反思】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学问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留意。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看发觉事物间的简洁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培育幼儿细致观看、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进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教学设计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1d7e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e.png)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教学设计一一、活动目标1.学生了解事物的规律和关系。
2.学生能够发现和掌握数字规律。
3.学生能够按照规律对事物进行排序。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通常,引入新知时需要与学生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
在本次课中,可以先给孩子展示一组物品,然后询问他们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之处。
如果孩子能够发现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规律或联系,那就更好了。
2.讲解知识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数字排序规律进行讲解,同时,老师应该给孩子以一些实战操作的机会。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两种方式来展示如何按规律排序。
相信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3.分组小练习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给出一组物品,让孩子们按照规律进行排序,并进行展示。
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每个组是否按照规律进行排序来得出他们是否理解了规律的知识。
4.结束教学当学习结束的时候,老师应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留下对这个活动的反馈,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
三、备课细节1.活动中,每个孩子应该有足够的参与机会,并不需要强制每个孩子都必须参与。
2.活动设计时应该本着开放性、富有挑战性、启发思维的原则,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3.老师应该耐心地与孩子们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教学设计二一、活动目标1.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字顺序和排序规律。
2.学生能够按照规律对事物进行排序。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通过展现数列、图片等方式给孩子展示排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2.讲解知识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该给孩子们以一些实战操作的机会来展示如何按规律排序,并且需要重复提示如何按规律排序。
3.小组内竞赛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给出一组物品,让孩子们按照规律进行排序,并进行展示。
大班按规律排序教案6篇
![大班按规律排序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9d28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6.png)
大班按规律排序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研报告、总结报告、述职报告、心得体会、自我鉴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search reports, summary reports, job reports, reflections, self-evaluation,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班按规律排序教案6篇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通过一份教案,教师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按规律排序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7篇
![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ff07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0.png)
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7篇只有认真撰写教案,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教案的细致准备使得教师能够更灵活地应对课堂上突发的各种情况,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初步了解按规律排序的小技巧。
6、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1、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一、找一找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问题:(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二、排一排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aabbaabb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四、摆一摆1、操作材料练习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
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
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优质教案(5篇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优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b13e9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5.png)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按规律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按规律排序的意义,能够发现和创造简单的规律,掌握AAB、ABB、ABC等常见排序模式,并能运用规律进行排序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按规律排序的概念,掌握AAB、ABB、ABC等常见排序模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创造规律和运用规律进行排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排序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造复杂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2. 教学重点:掌握AAB、ABB、ABC等常见排序模式,并能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组彩色砖块,引导学生观察砖块的排列规律。
2. 例题讲解(1)AAB排序模式:两个相同的元素夹着一个不同的元素。
(2)ABB排序模式:两个相同的元素包围着一个不同的元素。
(3)ABC排序模式:三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排序规律。
(2)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有规律的排序,并与其他组分享。
5. 应用规律(1)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规律。
(2)让学生运用规律,为故事中的小动物设计一个排序。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排序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按规律排序2. 内容:(1)AAB排序模式(2)ABB排序模式(3)ABC排序模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的一个排序规律,并画出来。
(2)设计一个有规律的排序,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示例:家里的沙发按照颜色排序,红、蓝、红、蓝、红、蓝……(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规律和创造规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4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fc267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8.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4篇排序是计算机内常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若整个排序过程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
反之,若参与排序的记录数量很大,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行能在内存。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4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1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活动目标:1.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2.进行20以内的唱数。
重点难点:进行20以内的点数。
活动预备:1.《我的数学》第4~5页。
2.玩具熊或其他毛绒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幼儿分组玩“猎人找小熊”的嬉戏。
1.一部分幼儿当猎人,闭上眼睛,从1数到20,其他人帮忙一起数,并监督猎人,不行以睁开眼睛。
2.另一部分幼儿利用这个时间把玩具熊藏好,猎人数到20后,就可以睁开眼睛找玩具熊。
3.其余幼儿不能说出玩具熊被藏的地方,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示意猎人—当猎人接近目标时,用力拍手;远离目标时,轻轻拍手。
二、请扮演猎人的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小熊藏的位置,例如:“藏在布的下面”,“藏在柜子后面”,“藏在抽屉里面”......三、请幼儿翻到《我的数学》第4~5页,分别将桌子下面的东西圈起来,把篮子外面的东西圈起来。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效果是挺好的,我在进行本次活动的环节上设置了一些角色扮演,孩子们都特殊感爱好,踊跃参加到了其中,这一点我感到特别兴奋,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偏小,在进行20以内的点数和唱数的时候,不是很清晰,数到10以后就显得有点生疏了。
其次,在进行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的时候,幼儿也不是很清晰,大部分幼儿不能根据我的要求来进行描述。
第2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设计思路: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颖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
《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通用5篇)
![《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1cf2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通用5篇)《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1重点难点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掌握物体的排列规律2.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断、判断力。
教学目标1.能将不同形状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并能掌握排列的规律。
2.逐步形成简单的推断能力和判断能力。
3.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排列现象。
环境准备《小朋友的书.数学》、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条、形状不一的图形过程与策略一、游戏引入课题。
1.以跟老师学拍手游戏,引发幼儿发现规律,引出课题2.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做,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发现规律,了解按不同颜色排列的规律。
1.以不同颜色的雪花片代替拍手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总结三、掌握的规律,能够运用不的规律。
1.出示道路卡片,以“回家的路”为情景,引导幼儿掌握“不同图形排列”的规律2.幼儿依据发现的规律,尝试完成第二组、第三组……的排列顺序3.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操作指导1.带领幼儿完成p4的练习2.幼儿独立完成p5的练习有效语言设计1.请跟老师拍拍手!2.刚才我们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3.你发现了红色和绿色在一起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排什么颜色?4.总结:不同颜色的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找到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5.小明要回家,我们来为他铺条路吧!这条路有什么规律?6.我们能按颜色排列、能按形状排列外,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2活动名称:《按规律排序》活动目标:1.学习按一定规律给四种不同的物体进行“二”向系列排序。
按规律排序幼儿园教案6篇
![按规律排序幼儿园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4d28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0.png)
按规律排序幼儿园教案6篇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按规律排序幼儿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按规律排序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按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操作过程中,建立初步的观察力,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区分两个物体不同的基础上,学习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操作材料:ppt课件、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作业纸。
【活动重点】在区分两个物体不同的基础上,学习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在操作过程中能发现规律并进行讲述和排序。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寒冷的冬天马上来临,可是小松鼠储存的粮食还不够,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松鼠?二、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进行讲述和排序。
(一)情景中感知规律1、师:走呀走,来到了一片枫叶林。
看!这里有一条被枫树叶铺成的小路,谁能来说一说这条小路铺有什么颜色的枫叶?两种颜色的枫叶是怎样排列的?接下来应该铺上什么颜色的枫叶?(引导幼儿讲述出: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本环节主要引导幼儿观察枫树叶排列的顺序并尝试续接)2、师:瞧!一群大雁正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飞往南方去过冬。
谁能说一说大雁的队伍是怎样排列的?接下来该跟着那只了?有几只大雁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谁说能来说一说那几只藏起来了,快点把它们找出来吧!(本环节通过观察发现排列顺序并进行续接,利用“捉迷藏”的游戏通过填空的形式巩固对规律的认知。
)小结:像“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一片红枫叶一片黄枫”或“一只大雁一只小雁,一只大雁一只小雁,一只大雁一只小雁”都是按照abab的规律排列的。
(二)情景中体验排序的快乐1、师: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小松鼠终于准备充足了食物,现在让我们把它们运回家吧!2、师:第一车装的是水果,谁来说一说这两种不同的水果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上车的?接下来要装上谁呢?(引导幼儿进行续接)师:第二车来装蔬菜,需要按照一根萝卜一个南瓜的规律装上车,谁想来帮助它们装车?三、操作活动:在区分两个物体不同的基础上,学习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8篇
![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d717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9.png)
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8篇教案的详细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教案的科学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增添的规律美。
2、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3、能有规律的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活动难点:在操作中通过交流、探索尝试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教学资源:教具:老师装饰好的衣服、裤子、裙子大卡片、规律板:○□▽学具各种衣服、裙子、裤子图案纸人手一份、水彩笔、○□▽卡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今天魔法森林里的小魔仙搬了新家,?请我们小朋友去魔法森林里做客。
你们想去吗?进入魔法森林要念咒语哟!梨苹果二、基本部分:1、进入魔法森林,引导有注意观察魔法森林的东西的摆放有什么特点?小朋友,我们到了?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颜色、花纹、图案很有规律)什么是有规律呢?(教师小结:按照一种方法,重复排列的方法就叫按规律排序)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图案排列规律:红-绿-黄-蓝-红-绿-黄-蓝-红-绿-黄-蓝3、教师小结:原来魔法森林里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了这些图案,让这里更美丽了!4、魔法森林里的所有的东西必须按规律的装饰,可是小魔仙刚搬来,所以很多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装饰上有规律的装饰呢,你们愿意帮忙吗?装饰的时候必须要有规律的来装饰。
你们会吗?(激发幼儿兴趣)5、你想怎样有规律的装饰?(引导幼儿装饰前先想-再说-再装饰)6、幼儿以组为单位,开始自由装饰。
X装饰盘子X装饰相框X装饰衣服7、将幼儿的作品贴到白板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那种规律装饰的?8、教师小结:这些图案装饰的实在是太美了,有规律的装饰真漂亮。
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8篇
![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f7070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9.png)
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1设计意图:因本班孩子年龄较小,为了结合本班幼儿年龄情况更好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我为我班幼儿设计了小动物排序这节数学活动,让他们能在游戏中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1、学习将两种实物进行A—BB、AA—B、BB—A或B—AA的方式排序,并能讲述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地排序,喜欢排序活动。
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狮子、鱼、老虎。
2、每个幼儿一份作业单。
活动过程: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A—B方式的排序规律,为动物排队。
(1)出示图,教师:小动物要春游去了看谁来了(教师出示大狮子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在前面,谁站后面的A—B的排序规律。
)(2)师:谁能来接着排啊?(幼儿操作)2、学习A—BB、AA—B、BB—A、B—AA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BB—A—BB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师:谁排在前面,有几只?谁排在后面,又有几只呢?它后面是谁啊,有几只?(2)与A—B对齐排,并引导幼儿比较(点数1,2)(3)让幼儿接着排。
3、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1)(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上来操作)师:小鱼和老虎还想用一种新的方法排队,谁来帮帮它们啊,还能怎么排呢?(2)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与AA—B的规律比较。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3)请幼儿接着排。
(4)请幼儿仔细观察B—AA、BB—A的排序方法并请幼儿上来操作。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还有小动物也要去春游请你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精选15篇)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5d1b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0.png)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公开课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精选15篇)公开课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一)感知活动――逛“超市”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
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
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案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5c7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4.png)
公开课按规律排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规律排序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排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按规律排序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 常见的事物规律及排序技巧。
3.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规律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按规律排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按规律排序的概念和方法。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运用规律排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排序案例,引发学生对按规律排序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按规律排序的定义和意义。
3. 分析方法与技巧:讲解常见的排序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规律排序解决问题。
5.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排序方法和心得,进行小组讨论。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排序方法进行点评,总结规律排序的要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排序接力赛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每组成员依次完成一个排序任务。
任务可以是排序图片、文字或数字,根据难度逐渐增加。
教师计时并记录每组的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评价。
2. 活动二:规律探险教师给出一个复杂的排序问题,要求学生合作寻找规律。
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尝试找出排序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指导学生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教学评价设计: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按规律排序》教案(精选13篇)
![《按规律排序》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09a6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2.png)
《按规律排序》教案(精选13篇)《按规律排序》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2、能初步进行按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小猪过生日图三张,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珠子,积木,线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一、认识规律的概念师:小朋友们,今天啊是小猪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狗带了礼物去给它过生日,我们来看看,它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小猪?(一条围巾)小朋友们,这条围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注意到它的颜色了吗?(黄绿黄绿…)原来这条围巾的颜色都是按照黄绿黄绿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其实这是一条有规律的围巾,黄绿黄绿就是它的规律。
二、巩固对规律的认识1、师:小狗带着礼物去小猪家,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路,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帮它吧!最后小狗它是怎么过河的?这些石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大小大小)2、师:终于到小猪家了,小猪的房子好漂亮啊,在它的房子里藏着很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找找看。
3、小猪叫朋友们来吃蛋糕,蛋糕上要插上漂亮的蜡烛,小猪才插了一半,接下去要怎么插呢?(红黄红黄)三、幼儿操作1、请幼儿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珠子,积木等材料进行规律排序游戏。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四、活动延伸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按规律排列的。
《按规律排序》教案篇2活动目标:1、复习ABAB排列顺序。
2、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AABB、ABB 排列顺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粉色、紫色气球、蓝色、粉色旗子、红色、黄色花、木头、塑料凳子、红色、黄色杯子、桃子、香蕉。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熊猫贝贝:小动物们好,我是这次新年联欢会的设计人熊猫贝贝,想请你们去帮我一起布置会场好吗?我们一起去会场看看我是怎么摆放的呢?请小动物们按照我的规律去摆放。
二、观察物体的规律1、观察气球的规律2、观察花的摆放规律3、观察凳子的摆放规律4、观察旗子的规律5、观察水杯的摆放规律6、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三、按照物体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熊贝贝:小动物们你们都观察了我的摆放规律,那现在我们一起动手吧?请小动物们摆放好以后仔细检查互相帮忙哦!四、美丽的会场1、熊贝贝:小动物们,你们辛苦了,都帮我把会场布置的这么漂亮,为了会场不出现差错,我们一起来检查一次哦!2、按照会场的摆放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说说规律。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31df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4.png)
《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第一篇:《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活动课上小朋友特别喜欢帮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
通过交流,了解到孩子对排列规律有正确感知,但缺乏对排列规律的认知。
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内发现的问题结合中班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次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ABB,AAB,AAB 等几种有序排列有了正确的认知,能大胆动手对图形排序,效果不错。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活动内容:按规律排序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ABB.AAB.ABC)排序,能用语言表述排序规律。
2、培养幼儿观察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有规律的排序,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师和教材配套的卡片,串珠,PPT;2.幼儿方面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串珠;雪花片若干,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在家里有帮妈妈做家务吗?(真是懂事的孩子)老师也需要大家的帮助,可以帮我吗?(大家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师:昨天晚上我做了几串项链,可是今天不小心弄散了,你能帮我再串起来吗?我的项链是按规律穿起来的,你可以吗?展示:项链1(AB):怎么串的?谁来说说看?(原来是两个一组,两个两个串起来的)项链2(ABB):怎么串的?谁来说说看?(原来是三个一组,三个三个串起来的)项链3(ABC):怎么串的?谁来说说看?(原来是三个一组,三个三个串起来的)师(小结):看来只要找到规律我们就能很快串起来了,谢谢大家的帮忙。
今天我们就学习《按规律排序》。
二、探究按规律排序1、屏幕展示: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你会接着往下排吗?让小朋友上前说一说,摆一摆。
(几个一组往下摆的?怎么摆)师:根据图形我们发现了规律能接着往下摆,那下一个是什?--△○♀△○♀--123123--ABCABC--2.摆一摆:按自己的规律摆下去幼儿用雪花片,积木,串珠在桌子上按规律摆一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规律排序公开课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目的】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1、小手、小脚图片各6张,操作题5张;2、红、黄、绿雪花片各5份,篮子15个;3、音乐《数高楼》;记号笔;红、黄、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剁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
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积木,请你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积木,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
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
)宣布第一局结果。
三、根据不同形状排序。
圆形的雪花片你们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排。
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张图片。
接下去要怎么排,谁来帮帮我?提示幼儿寻找规律。
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张图片。
什么的数量变?怎么变的?(引出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减少的,叫递减。
那依次增多呢?(叫递增)四、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1.幼儿分组操作。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局比赛,请小朋友们按递增或递减的方法来给雪花片排排队。
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看看这一局,你们能不能反败为胜。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
)宣布第二局结果。
五、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励。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
【活动延伸】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有规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觉得有顺序的排列好吗?为什么?【篇二:按规律排序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大一班郭杨阳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帮助孩子“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鉴于此,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应该来自于幼儿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发现数学中的奥秘.本活动旨在从这一教育理念出发,结合5-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水平,从孩子们熟悉和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事例为切入点,以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为基本形式,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进一步发现感知规律的美,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学习不同规律的排列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
活动目标:一、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排序中的相关规律。
二、在探索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三、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教学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不同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尝试设计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1、课件幻灯片;喜洋洋、美羊羊、懒洋洋头像各一个;积分牌3个。
2、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轻音乐各一首。
3、各种排列规律的实物;各色组装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不光许多老师来咱们班做客,还来了三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近,羊村发现一座漂亮的城堡,想要进入城堡,必须完成闯关游戏,三位小动物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想邀请我们去参加活动,你们愿意吗?瞧!小动物为我们送来了三张通行证,只有找出藏在里面的小秘密,才有资格进行闯关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谁来说说你的发现?总结:刚才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都能找到藏在通行证中的秘密。
现在我们得到了通行证,可以去闯关了。
今天我们将以分队竞赛形式进行闯关,得到喜洋洋通行证的为喜洋洋队,得到美羊羊通行证的为美羊羊队,得到懒洋洋通行证的为懒洋洋队。
城堡中的国王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积分牌,答对就可以加分,哪一队得分最多就是今天闯关竞赛的冠军。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宣布闯关竞赛正式开始。
二、运用闯关游戏形式进行找规律。
1、第一关规则:每队都有一次答题机会,每答对一题得一分,喜洋洋队做准备。
(请幼儿补规律。
找出图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小结:第一关到此结束,我们先来看看各队的得分情况。
通过这轮答题,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到城堡,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第一道门开了,又出现了第二道门,现在我们进入闯关竞赛第二关。
2、第二关小结:第二关到此结束,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现在的得分情况,看看是否有新的变化,现在暂时领先的是xx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轮的表现,能不能进入城堡。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闯关竞赛第三关。
3、第三关规则:这一关为观察力大比拼,国王悄悄交代给老师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咱们教室里边有没有按规律排序的实物,如果有,请你举手告诉老师,并说明它们的排列规律。
小结:我们来检查一下每队的答题情况,答对一题奖励两个小笑脸。
每个笑脸将兑换一分,分数会累积到我们的积分牌上。
现在得分最多的是xx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轮的表现,能不能进入到城堡。
发生什么了?通过小朋友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进入城堡了。
所以本次闯关竞赛的冠军是xx队。
三、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其实刚才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在国王给出的题卡中能发现许多小秘密。
这些小秘密也可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装饰在我们用的、玩的物品中,使这些物品更漂亮!”比如公园里花的摆放、街道上的地砖、幼儿园栅栏的排列、我们穿的衣服、家中的靠枕、窗帘、地板、瓷器、就连我们的一年四季都是按春夏秋冬的规律排列的。
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国王想请小朋友想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呢?四、尝试用不同的排列规律装饰礼物。
瞧,国王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礼物,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吧。
国王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书和玩具,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学中玩,玩中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
国王为我们准备了礼物,小朋友想不想送给国王礼物呢?你们想送什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的各色组装积木玩具,我们把这些积木拼成有规律的实物图形送给国王好不好?“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小朋友在这次闯关中不仅发现了许多按规律排序的秘密,而且又把这些秘密做成了礼物送给国王,国王很开心,想邀请你们当他城堡里的小艺术家,高兴吗?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音乐响起,幼儿自然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感知规律,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并尝试有规律的排序,进而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整个活动以参加闯关游戏贯穿主线。
分四个环节完成。
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期效果,但活动时间较长,闯关环节中,没有倾听大部分幼儿想法,也许幼儿有不一样的想法。
操作环节中因时间不够,没有展示幼儿的作品也本次活动的一个遗憾。
【篇三:按规律排序教案】数学活动:穿门帘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排列。
2、在探索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有规律排列。
活动准备:1、各种雪花片、长短的吸管、穿线绳若干。
2、教师资源ppt。
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欣赏有规律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看。
2、幼儿欣赏。
3、师:你发现了什么?(提问个别幼儿)原来啊,这些图片都是有规律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的。
二、发现规律,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师:你们看这是谁啊?(小猪)师:原来,小猪搬新家了,它把自己的家装饰的很漂亮,但是在装饰这个门的时候把它难住了,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漂亮一些呢?你们能不能帮帮它?幼:。
师:小动物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给它想了一个办法,可以穿几串漂亮的门帘挂上,看小动物门也来帮忙了,小兔子给小猪送来了什么样的门帘呢?1、播放ppt,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黑色圆圈:绿色三角形,红色三角形,绿色三角形,红色三角形。
2、请小朋友们再说说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教师小结:像这样不断重复进行的排列就是规律。
3、师:这是谁送来的门帘?(小猴子)(月亮,太阳。
)师:但是小猴子太粗心了,在穿的时候掉下了几颗,你能帮它穿好么?4、引导幼儿把没穿好的穿上。
5、小象的同上边的方法穿完。
(大心,小心。
)6、师:下面请小朋友也按照小动物排列的方法来摆一吧!7、幼儿用雪花片操作,并个别指导。
三、动手做一做。
1、出示一个盒子,老师今天也给小猪带来了三串门帘,我们打开第一个盒子看看第一串是什么样子的?和小动物的有什么不一样?黑色圆圈:红色的花,蓝色的花,蓝色的花,红色的花,蓝色的花,蓝色的花。
2、第二串补齐:笑脸,五角星,五角星,笑脸,五角星,五角星。
3、第三串补齐:小云,大云,大云,小云。
请小朋友上来按照第三串的排列站一站,排一排。
4、老师和小动物们一起把小猪家门装饰好了,你们看漂亮么?(漂亮)四、给小猪送门帘。
1、师:小猪为了感谢我们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下面请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你们的袋子也为,小猪串一串门帘送给它吧!2、幼儿操作,穿门帘,穿好了按顺序排好队结束。
姬文超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