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华支睾吸虫病

英文名:clonorchiasis

缩写:

别名:clonorchiasis sinensis;肝双盘吸虫病;支睾吸虫病

ICD号:B66

分类:消化科

概述: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类常因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轻感染者可无症状,重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感染严重的儿童常有显著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流行于广东、山东、河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 Mc Connel 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尸体的肝胆管内查见此虫,1875年在日本也发现此虫,以后国外各地,如越南、毛里求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埃及、波兰等陆续报告有华侨感染此虫。我国于1908年首次发现本病患者。1956年在广州明代古尸、1973年湖南省衡阳北宋古尸和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西汉古尸内分别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可以确定本病早在500多年前、700多年前和2300多年前即已存在,且分布范围较广。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多见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我国除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尚未有报道外,其余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已有本病的流行报道或病例报告,估计受感染人口

约为3000多万。各地流行情况包括感染率及感染程度颇有差异。人群感染情况较重的地区除广东外,尚有山东、河南、辽宁等省。有些地区淡水鱼的感染率较高,而人群的感染率却很低或仅有零星发现,如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 1.传染源 主要是被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人和哺乳动物,如猫、狗,鼠、猪等。华支睾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对此种吸虫均易感。因此能排出华支睾吸虫卵的人和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虫体寿命很长,可长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期经粪便排卵,粪便散布于自然界的河沟和鱼塘,如有合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存在,即可完成生活史。当地人群如有食未煮熟鱼的习惯,即可造成本病流行。家畜中猫、狗、猪,野生动物如鼠、獾、獭、貂等,都有可能因食生的鱼、虾被感染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人因进食未煮熟而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受感染。感染方式因生活习惯、饮食嗜好而有所不同。但多因生食鱼肉、虾,也有由于烤、烧、炒、煎小型鱼类不熟而感染。如广东、广西等地区的居民有吃“鱼生”(生鱼片)

和“鱼生粥”(生鱼片加热粥)的习惯;辽宁等东北地区,特别是一些朝鲜族人也有食生鱼的习惯;全国许多地区的吃“全鱼”,用整条鱼煎烤,常有外皮焦黄但内部鱼肉却没有熟透,也就是未能将囊蚴杀死,因而被感染。北京、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有吃烧小鱼或烤小鱼的习惯。有些地区居民因吃新晒干鱼或新腌鱼而被感染。此外,用切生鱼肉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生鱼的器皿盛食,甚至饮用为囊蚴污染的生水也可受染。

淡水螺受感染的原因是由于吞食了人或保虫宿主动物排出的华支睾吸虫卵。由于粪便管理不当,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粪便污染了水塘、河沟可使淡水螺受感染。有些人工养鱼地区,还有用粪便喂鱼的习惯,如把粪便倒入鱼塘,或在鱼塘上修建厕所,使粪便直接落入塘中,粪便中的虫卵可先后感染螺和鱼。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种族之分,凡进食含有囊蚴而未经煮熟的鱼或虾,均可被感染。感染率高低与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及饮食嗜好有密切关系,流行区人群感染率可由0.08%至57%不等,广东省的个别地区可高达88.6%。一般说来,成年人与男性的感染率较高,在广东省佛山地区华支睾吸虫病者6222例中,男女的比例为1.88∶1。广东省感染者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者为87岁,

以20~50岁为多。原因是广东省男性多喜食鱼生,而妇女及小孩比较少食,故感染者也较少。但在广东省曲江县一流行区调查发现,在83例中,15岁以下占93.9%。这与当地小孩喜欢在田沟捕捉鱼虾生食或食未烧烤熟透的鱼虾有关。相似的情况于河南、四川、湖北、江苏等省亦有报道。 4.流行特征 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有3点: (1)南北两端感染率高,原因是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地区以及吉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林省朝鲜居民喜食生鱼,而其他地区的感染主要是食鱼的方法不当或儿童喜食小鱼所致。

(2)在有食生鱼习惯的地区,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如广东和广西;喜食型方式感染则儿童和青少年感染率较高,如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以及广东省的少部分地区。

(3)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呈点片状分布,不同地区、不同县乡、甚至同一乡内的不同村庄感染率差别也很大,除人们饮食习惯的因素外,地理和水流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病因:华支睾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吸虫。其生活史复杂,按发育程序可分为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幼虫等八个阶段。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系统,尤其在胆管的分支部分。偶亦可见于胰腺管内。成虫虫体狭长、扁薄,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圆,状似葵瓜子仁。体表无棘,呈褐色半透明。大小为(10~25)mm×(3~5)mm,有口、腹两个吸盘,消化器官有口、咽、食管和分支的肠管。生殖器官系雌雄同体,其两个睾丸均呈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端(图1)。成虫蠕动缓慢,大多吸附于胆管内壁黏膜。其虫卵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约为(27.3~35.1)μm×(11.7~19.55)μm,呈椭圆形,略似电灯泡状,壳厚,呈棕黄色,一端有陷入于卵壳中的小盖,在连接处卵壳增厚,卵内含一个毛蚴。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内中、小胆管内,有时移居较大胆管或胆总管,大都是吸附于胆管内壁的黏膜,以组织液和黏液中的葡萄糖或蛋白质为营养,营有性生殖。虫卵随胆汁到达肠道,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如落入池塘和溪沟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

水螺(沼螺、豆螺等)吞食后,卵内毛蚴即在螺肠内孵出,穿入肠壁,在肠道周围软组织内先后发育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逸入水中,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鲩鱼、麦穗鱼、棒花鱼、鲫鱼及鲤鱼等)或淡水小虾体内,形成囊蚴。人或其他终末宿主动物如吃进含有囊蚴而未煮熟的淡水鱼或淡水小虾后,囊蚴外壳可被胃酸及胰蛋白酶消化,在十二指肠内幼虫脱囊逸出。幼虫沿胆总管移行至肝内胆管寄生,最后在胆小管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囊蚴至成虫成熟排卵需1个月左右,自虫卵至成虫的全部生活史约需3个月(图2),成虫寿命可长达20~30年。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