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要点
档案管理员专业知识
档案管理员专业知识档案管理员是负责管理和维护档案资料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资料。
以下是档案管理员专业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
1. 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档案的定义、分类、鉴定、归档、检索、保护和销毁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掌握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地管理和利用档案。
2. 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档案管理法、档案管理规定等。
他们需要熟悉档案管理的流程和程序,以便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3. 档案分类与鉴定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他们需要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将档案进行分类,确定档案的保存期限和价值。
他们需要掌握鉴定档案真伪和完整性的方法,以便能够确保档案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档案归档与检索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的归档和检索方法。
他们需要制定档案的归档规则和标准,将档案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进行归档。
他们需要掌握档案的检索方法,以便能够迅速地找到所需的档案资料。
5. 档案保护与修复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的保护和修复方法。
他们需要制定档案的保护措施和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他们需要掌握档案修复的技术和方法,以便能够修复受损的档案。
6. 档案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越来越重要。
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们需要掌握数字化档案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检索等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字化档案。
7. 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他们需要掌握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和操作,以便能够利用软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他们还需要了解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和购买,以及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8. 档案管理实践经验档案管理员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档案管理实践经验。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档案管理重点
第一章1.档案实体管理:档案实体管理是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广义上来说,包括档案及其复制品)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根据事物现实存在的状态及情况对其实施管理。
)2.档案: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原始信息。
档案的构成,一般地讲有两个部分,即载体与内容。
3.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保管和利用方便原则。
4.来源原则:来源原则就是把同一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1.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2.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3.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就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的说,就是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4.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其中的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认识改造世界的人(个体、团体、人类、社会),客体则是主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指向和把握的客观对象。
承载知识、信息的档案——客体,也只有与主体的需要发生关系才能产生或表现出价值。
主、客体之间是一种满足与被满足、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
档案的价值不是由单方面决定,而是相互作用的产物,即取决于档案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这两方面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5.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分析主体和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1.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去衡量档案的价值。
2.分析主体和主体本身的需要。
3.全面的观点。
4.历史的观点。
5.发展的观点。
6.效益的观点6.论述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一、档案属性标准(一)档案的来源标准1.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站在本机关的角度。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一、档案的概念(一)定义: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与文件、文物、图书、情报、资料、信息的关系: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文件完成现行效用后,其中部分文件对日后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经收集、整理、保存,就形成了档案。
(三)档案的属性1、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本源性)2、一般属性:信息性、知识性、智能性、社会性、文化性1、按形成者可分为:个人档案、单位档案2、按门类可分为: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3、按载体可分为:原始载体材料档案(甲骨、金石、竹木、缣帛档案等),传统载体材料档案(主要是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材料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实物档案。
4、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体表档案、图像档案、声音档案等。
(五)档案的价1、档案价值的决定因素:一是档案本身记载的信息情况,二是社会需要程度。
2、档案的基本价值: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3、档案价值发挥的规律(1)档案用户层面扩散率;(2)档案秘密程度递减率;(3)档案科学文化价值渐增率(六)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作用是指档案价值,通过社会需求,转化为使用价值。
主要有:1、延伸人类记忆作用;2、研究历史真实作用;3、传播知识和信息作用;4、为现实工作服务二、档案工作的内容(一)档案工作的定义1、狭义的档案工作:主要是指档案工作的具体环节。
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目、利用2、广义的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实体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档案宣传、档案外事、档案中介服务等。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管理性;2、服务性;3、政治性(三)档案工作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3、便于利用(四)档案室的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2、指导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3、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定期移交档案;4、为本单位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必要时为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服务;5、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注意要点
档案管理工作注意要点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需要严格执行一系列的档案管理规范。
下面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 统一规范命名:建立档案目录,确保每份档案资料都有独立的编号,并按照规范进行命名。
2. 归档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档案归档计划,将档案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确保档案归档有效、合理。
3. 审查登记:新进入档案室的资料,需要进行资料审查、及时登记入库,记录每份档案的流向。
4. 保密管理:建立机密、秘密、一般等级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安全要求。
5. 定期检查: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检查,及时查找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档案完整、不丢失。
以上是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要点,只有做好这些基本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档案资料的安全、可靠以及保持长期的价值。
档案管理要点(5篇)
档案管理要点(5篇)档案管理要点(5篇)档案管理要点范文第1篇条件之一: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争取领导重视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只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当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的凹凸,打算着单位档案工作的进展。
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则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争取领导的重视。
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打算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缘由。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领导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爱岗敬业,使领导满足自己的工作。
领导能否重视档案工作,取决于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满足程度。
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喜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二是乐观宣扬,使领导增加档案管理意识。
有的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因此,加强宣扬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常常把有关的文件、单位的重要资料给领导看,引起领导的重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还要常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状况,多谈一些档案对单位工作的好处,使领导更加重视档案工作。
条件之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随着改革深化进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档案数量越来越浩大,给保管和利用带来困难。
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一)增加责任感,提高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方法和基本技能。
因此,档案管理工必需有广博的专业学问,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养,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把握专业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养。
原来档案材料的形成是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这些过程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微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完全可以系统的完成上述全部工作,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去把握和运用。
档案管理知识
第一节档案管理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档案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企业文件要转化成档案,一般需要三个条件:1、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
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这些文件具有它的现行效用,但要等它办理完毕后,才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
一般情况下,文件的处理程序和办理的事情是同时完成的。
但有时候文件处理程序结束了,而文件办理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这些文件还有它的现行效用,这样的文件也可以转化为档案。
文件办理完毕是相对的,主要是针对文件处理程序而言。
2、必须是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
由于工作需要的而形成的文件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有些文件随着工作的结束将会失去它的现行效用,对今后的工作也无参考作用,没有保存的价值,这部分的文件便被淘汰了。
而那些对今后工作仍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则要作为档案保存下来的。
3、必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
文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档案,人们要把平时形成的文件经过挑选和集中,按照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档案。
新的档案整理规则,通过计算机随时进行整理、归档。
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档案,都是由文件经过归档程序转为档案保存起来的。
档案与文件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表现在:(1)档案由文件转化而来,文件是档案的前身。
档案与文件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什么样的文件,就有什么样的档案。
档案的质量,最初取决于文件的质量。
(2)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转化成档案,而仅仅是其中有保存价值的那一部分文件能实现这种转化。
所以,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归档时,既不能“有文必档”,也不能遗漏有价值的文件。
(3)文件是经过整理成为档案的。
文件转化成档案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归档过程。
这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是文件转化成档案的标志。
了解档案与文件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注意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提高文件质量,做好文件的舍取、挑选工作。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指对机构或个人的重要文件,如信件、合同、报告等进行有效组织、保存、查找和处理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档案管理,可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适时性和可追溯性。
二、为什么需要档案管理?1.保护重要信息:档案管理可以确保重要文件的安全性,防止丢失或被盗用。
2.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档案管理可以减少查找文件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合规性要求:许多组织需要遵守相关法规来管理档案,以确保数据的合规性。
4.历史传承: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记录机构的历史,促进知识传承和整体发展。
三、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透明性:所有文件的存储和管理过程都应该透明,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到档案的状态和流向。
2.完整性:档案应该完整无缺,不得有遗漏或篡改的情况。
3.保密性:对于涉及隐私或机密的文件,档案管理应该确保其保密性。
4.可追溯性:档案管理需要确保文件的流向可以被追溯,记录文件的查阅和处理情况。
5.可用性:档案应该能够方便地被查找和使用,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可用性。
四、档案管理的基本步骤1.文件分类: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管理和查找。
2.文件归档:将文件归档到适当的文件夹或标签中,标明文件的重要信息和存放位置。
3.文件索引:建立文件索引,记录文件的关键信息和存放位置,方便查找和追踪文件。
4.文件保管: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环境,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完整。
5.文件处理:定期审查和清理文件,处理过期或无用文件,保持档案的整洁和有效性。
五、档案管理的工具与技术1.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电子化管理文件,实现文件的数字化存储、检索和共享。
2.云存储服务:将文件存储在云端,实现随时随地访问和备份文件。
3.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文件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未授权访问。
4.自动化管理软件: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错误和重复工作。
六、结语档案管理是组织和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重要信息,确保合规性要求。
档案管理要点
档案管理要点档案管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的过程。
在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中,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以下是档案管理的要点。
1.档案收集收集档案是档案管理的第一步。
在收集前,需要确定收集哪些档案、如何收集、收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档案,需要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
比如,对于电子档案,可以通过网络、邮件、U盘等方式进行收集。
2.档案整理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鉴定、排列、编目、装订等工作。
在整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档案的种类、内容、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
对于重要的档案,需要进行鉴定、编目、装订等工作,以便于后续的保管和利用。
3.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是指对整理好的档案进行安全、便捷的保管,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在保管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措施,如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
对于重要的档案,需要进行备份和存储,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4.档案利用档案利用是指对档案进行查阅、借阅、复制、传递等活动。
在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机密档案,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限制查阅、限制借阅、限制复制等。
5.档案销毁档案销毁是指对已经无用或安全期已过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在销毁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撕毁、烧毁、粉碎等,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在销毁前,需要进行鉴定和审批,以保证档案的合法性。
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对档案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通过档案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组织的发展。
档案管理的知识点整理
档案管理的知识点整理档案管理是指对组织或个人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纸质或电子档案进行规范、有序、安全地管理与利用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下面是档案管理的一些知识点整理:一、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法律性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档案管理的法律地位和档案利用的法律条件,维护档案的合法权益。
2.整理性原则:对档案进行系统化、有序化的整理,使其资料能够快速检索、查询和利用。
3.统一性原则: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性,统一组织、统一编制、统一管理档案,避免重复归置、交叉档案等问题。
4.安全性原则:严格保护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安全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档案储存、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
5.经济性原则:节约档案管理的成本,合理规划档案空间,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1.档案筹建:确定档案的种类、范围和内容,并编制档案年度计划。
2.档案采集:收集各类档案材料,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图像档案等。
3.档案整理:对采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鉴定和登记编制,构建档案目录和目录系统。
4.档案保存: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存,包括环境控制、防火防潮、防虫防尘等。
5.档案利用:提供给机关或个人需要的档案材料,办理档案借阅、复制、调阅等业务,并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三、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1.档案编制与整理: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鉴定和编制目录,建立档案系统,方便日后的检索和利用。
2.档案保存与保管: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建立档案库房,提供必要的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档案利用与服务:提供各类档案服务,包括档案查询、档案复制、档案借阅等,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4.档案销毁与注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无继续利用价值和法定保存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销毁和注销。
四、档案管理的技术支持:1.档案数字化: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存储、传输、查询和利用。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档案的收集工作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概述.一、收集工作的内容有1、档案室对本单位需要归档的档案的接收。
2、档案馆对所辖区域内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接收。
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二、收集工作的意义是1、收集工作是档案部门积累档案的手段,它为档案工作提供了物质对象。
因此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及第一个环节。
2、收集工作是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首要的具体措施。
3、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的整理、鉴定和利用等工作。
4、收集工作是档案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它要求的政策性强,工作方法灵活多样三、档案收集的要求——体现前端控制思想(一)收集前——调查和指导1.档案室调查对象——本单位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指导内容——接收档案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2.档案馆调查对象——同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职能、地位、任务/形成档案的种类、内容、数量、保管和整理情况等。
指导内容——接收前,提出相应的标准、规定,以保证接收档案的质量。
协调关系——处理流程中的各种关系,防止过早接收,也避免档案被形成单位当作私有财产而不愿移交。
(二)推行入馆档案标准化(三)保证归档和入馆档案的齐全完整档案室——以归档制度为保障,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范围》的规定,收集齐全。
档案馆——以《档案法》为保障(四)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一个机关形成的档案机关全宗档案室一个机关档案全宗中有价值的档案全宗档案馆同一时间、地点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若干全宗全宗群档案馆第二节机关档案的接收与归档一、归档制度1、归档制度的概念2.归档范围3.归档时间4.归档范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的范围》5.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二. 档案室在形成文件与归档组织中的作用1.前端控制与文件形成——机关档案室在形成文件中的作用2.指导和督促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做好归档组织工作3.加强对归档案卷质量的检查4.临时性文件的收集工作5.归档制度的宣传和档案的科学管理第三节档案馆的接收与征集一、馆藏档案补充源现行机关档案源撤销机关档案源组织和个人保存的档案源(历史档案为主)档案之间交接的档案二、档案馆收集档案的范围和期限1、范围(1)本级各机关、团体及所属单位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同时接收长期保存的档案。
档案管理学重点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1.何谓档案的实体管理答:档案的实体管理是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这一概念相对于针对处于虚拟状态的档案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而言的。
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事物实现存在状态及情况对其实施管理。
2.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档案实体管理过程中应遵循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以及保管和利用方便原则。
3.简述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答: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不同1、历史的方法:又称客观或自然的方法。
其优势主要在实践领域,尤其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实践领域,2、逻辑的方法:就是对档案实体管理进行概念和抽象的管理。
它具有对档案实体进行宏观管理的巨大优越性,但要有其他的方法与其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历史的方法。
二、历史的方法是由档案本质特性决定的档案的本质: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其根本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并再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
三、历史的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中的应用必须注意:1、尊重和突出档案的本质特性,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从而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的历史主义思想,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思想贯彻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这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立足点与出发点。
2、历史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实体管理,逻辑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内容信息发利用这一基本结论,是从宏观与总体上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章:1.档案为什么要进行鉴定?鉴定工作有何作用?答:档案鉴定一般是指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
档案鉴定是对价值的评价和预测。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们就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的说就是判定档案的价值。
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它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室)的一项专门业务。
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的确定需要保存的档案,提高保存档案的质量,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档案管理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
档案管理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档案管理是指对档案的组织、保存、利用和归档的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档案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个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除了了解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才能胜任这个工作。
下面是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内容:一、档案管理理论知识:1.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了解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档案的法律地位和保管期限等内容,以便合法合规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2.档案分类与编制:了解档案的分类方法和编制规则,能够根据档案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编制。
3.档案文件的整理与保管:掌握档案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文件的分类、目录的制作、鉴定、整理等内容。
并了解档案保管的环境要求和保管措施。
4.档案的利用与查阅:熟悉档案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了解档案查阅的流程和程序,能够进行有效的档案利用和提供满足需求的档案查阅服务。
5.档案数字化管理:了解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熟悉档案数字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二、信息技术知识:1.电脑操作技能:熟练运用电脑进行文件的管理和处理,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文件管理软件的操作。
2.网络应用技能: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熟悉互联网信息搜索、下载和上传等操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档案工作。
3.数据库管理技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够进行数据的输入、查询和统计等工作。
三、沟通协调能力:1.团队合作: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档案管理的任务。
有效沟通和协调各方的利益,解决团队工作中的问题。
2.客户服务: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3.报告撰写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报告,包括档案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四、学习能力:1.跟进档案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了解档案管理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档案管理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学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档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
方法,包括档案的分类、整理、编目、保管、利用等。
2. 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档案管理员需要熟悉档案管理的流程,包括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编研等环节,并能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操作。
3.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如《档案法》、《保密法》、《档案工作条例》等,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知识: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档案管理员
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知识,如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
信息安全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利用。
5. 相关业务知识:档案管理员还需要了解相关业务知识,如人事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等,以便更好地为各部门
提供档案服务。
6.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档案管理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
保密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总之,档案管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不断
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概括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概括1.档案载体的演变:档案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如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羊皮档案、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磁带档案、磁盘档案、光盘档案等等.2.档案的属性:(一)原始记录性(二)档案的知识性(三)档案的信息性3.档案与图书的比较:A、档案并非是有意识地编写的、杜撰的,图书是作者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地撰写的.B、数量不同.C、作用不同.D、保密性不同.E、形式不同.4.档案与文物的比较:文物是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大多数文物和档案属于两种不同的事物,如古文化遗址、建筑、工艺品、墓葬等,都是文物.有部分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档案,如历代手稿,部分石刻、简牍、甲骨文、契约、古代书信等,这些事物就具有双重性,部分文物和档案具有交叉性.5.我国常用档案分类①文书档案: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是机关、团体在社会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由各种行政公文(如请示、批复、报告、决议、法规、通知等)转化而成的档案.②科技档案:全称是科学技术档案,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件材料(如图纸、设计任务书、科研报告等)转化而成的档案.③专门档案:指除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之外的,社会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6.凭证价值(基本价值):①首先,从档案形成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它是从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并非事后追记或在现今使用之际临时编造的.②其次,从档案本身的物体形态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7.档案的社会作用:(1)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2)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3)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4)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5)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6)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8.档案工作:①从广义上说,它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②狭义的档案工作是指档案业务工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档案工作(也称档案管理工作),是专指档案室和档案馆围绕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档案事业要研究的是广义的档案工作.9.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①档案的收集工作;②档案的整理工作;③档案的鉴定工作;④档案的保管工作;⑤档案的检索工作;⑥档案的利用工作;⑦档案的登记与统计工作.10. 档案工作的性质:(1)档案工作的管理性(①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②档案工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③档案工作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2)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根本属性;(3)档案工作的政治性是大方向.11.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具体内容:①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统一、分级、分专业地进行管理.②国家全部档案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③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12.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1)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不设立档案事业行政管理组织,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2)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13.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具有五个方面的优越性:①能够保证档案法规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执行.②可以使各个档案机构之间较容易地建立起横向的业务联系或协作关系.③可以使各个档案馆避免馆藏档案的重复,从而保证馆藏档案的优化.④有利于保护档案财富和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⑤有利于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14.档案室是各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下同)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15.档案馆大致可分为:①各级国家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各类档案的纯文化事业性单位;②部门档案馆,是中央和地方某些专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收集管理本部门档案的事业机构;③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是收藏和管理本企业、事业档案的档案馆.16.在我国,综合档案馆的构建层次可分为四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中央级综合性档案馆(中央档案馆、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②第二层次是省(市、自治区)级综合档案馆③第三层次是市(地、州、盟)级综合档案馆④第四层次是县(旗、市、区)级综合档案馆17. 文件中心:①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一般不像档案室那样隶属于一个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按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②对其保管的处于休眠阶段的文件只有保管权,无所有权,文件的所有权仍属于其形成机关.③是介于文件形成者与档案馆之间的一个中间性机构,要对双方负责.18.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它是指导文件——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与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19.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第三,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20.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第一,它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变化,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它揭示了文件运动过程的前后衔接和各阶段的相互影响,为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21.来源原则:是指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22.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1)尊重来源:档案馆首先应按来源标准整理档案,保持档案与其形成者之间的来源联系.(2)尊重全宗的完整性:一个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整理档案必须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做到同一个全宗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得混淆.(3)尊重全宗内的原始整理体系:全宗内的档案整理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尊重全宗在形成机关获得的原始整理顺序和方法,不宜轻易打乱重整.23.档案鉴定理论标准:①来源标准;②内容标准;③形式特征标准;④相对价值标准;⑤效益标准.24.档案收集工作是指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档案馆(室)按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接收和征集的方法,把分散在各机关、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及有关文献集中于有关档案馆(室),实现集中统一管理.25.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档案接收:是指档案馆(室)按制度收存档案的活动过程,它是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部分,是档案部门收集档案的主渠道.(2)档案征集:是指档案馆(室)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和有关文献的活动.它是档案馆(室)收集档案的必要补充渠道.26.档案馆档案的基本来源是:①接收现行部门的档案;②接收撤销部门的档案;③收集和征集历史档案;④档案馆之间交接档案.27.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标准和要求:A.进馆档案应按全宗整理,保持全宗的完整性;B.进馆档案必须是经过鉴定,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C.与立档单位有关的资料和全宗有关的检索工具,应随同档案一起移交;D.清点核对.28.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①管理的需要;②对外服务的需要29. 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①尊重和维护档案的本质特性,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②便于保管和利用;③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的整理结果30. 全宗的概念及意义: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一)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二)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三)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为基础而构成的.31. 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是:第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或进行管理,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第二,是一个预算会计单位或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第三,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和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32. 个人全宗:又称人物全宗,是某一著名人物或著名家族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33.全宗的补充形式:(一)联合全宗(二)全宗汇集(三)档案汇集34. 判定档案所属全宗:在档案馆和某些档案室,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同全宗的档案互相混杂,或者一些不明所属全宗的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立档单位、整个全宗以及具体文件的有关情况进行考察研究,运用一定的方法判定档案的所属全宗,使各种文件有其相应的归属.35. 全宗分类的规则:①排他规则—界定类目范围保持归类一致.划分的同位类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不能交叉.②同一规则—保证类目排他性原则.划分同一层次的类别时,应该使用相同的分类标准.③效用规则—保证分类实用性的原则.为保证科技档案实体分类的整体功能. 36. 档号: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档号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号.37. 档号编制原则:①唯一性原则;②合理性原则;③稳定性原则38. 档案鉴定工作:就是甄别和判定档案价值的一项工作.具体讲,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用档案的需要出发,根据统一的鉴定原则和标准判定档案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确定不同的保管期限,以便把需要保存起来的档案妥善地保存起来,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经过规定的手续予以销毁.39.档案鉴定工作内容:(1)制订鉴定档案价值的有关标准,包括单项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3)挑出无保存价值的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40.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41.档案保管期限表:是以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42.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①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标准.②提高鉴定工作效率.③便于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展开鉴定工作.43.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适宜温度14度-24度,+2度,相对湿度为45%-60%,+5度.有测量仪器和自动调控设备.档案柜架应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柜背与墙不小于10 cm,柜侧间距不小于60 cm),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摆设,便于通风降湿.44.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方法:①量与顺序的控制,一次不提供过多数量档案借阅.②加强对利用行为的现场监督与检查,专人在阅览室负责监督检查.③利用方式及利用场所限制,只能在专门的阅览室利用.④对重要档案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只提供缩微品和复制件,数字档案.45.档案检索:①档案检索信息存储;②查找.46.档案检索信息的存储和查找这两部分内容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存储是查找的前提;查找是存储的目的.档案信息的存储过程和查找过程共同组成一时整体性的档案检索工作. 47.著录标引:是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在对档案内容特征过于标引时, 需要将其主题概念借助检索语言(分类表、主题词表)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标识. 48.档案著录:是指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工作过程.①内容特征,就是指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表现为档案的分类号、主题词、提要等记录项.②形式特征,包括档案的标题、作者、形成时间、地点、档号、文种、载体等.49.题名与责任说明项.题名,又称标题、题目,是表达档案中心内容、形式特征并使其个别化,区别于其他档案的名称;责任者是指对档案内容进行创造、负有责任的团体或个人.50.概念转换.在确定了文件的主题概念之后,应将其转换为检索语言标出,这个过程即为概念转换,也就是给出检索标识的过程.概念转换是档案标引结果的体现,如果在转换中发生误差,未能选择恰当的检索标识,造成误标或漏标,必然影响检索效率.51.全宗目录:是一种介绍档案馆所有全宗状况的检索工具.它的内容包括全宗的名称、全宗号、全宗内案卷数量及起止年代.全宗目录适合于档案数量较大、全宗较多的大中型档案馆.52.人名索引:是揭示档案中所涉及的人物并指明出处的一种检索工具.人名索引包括人名和档号两部分,即把人名引向所在档案的档号,利用者通过索引的指引,可以查到记载某一人物的材料.53.全宗指南和档案馆指南既是书本叙述式检索工具,又是档案编研中档案文献报导型材料.其结构和编写方法在档案编研部分详细介绍.54.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一)汇编档案文集和编辑专题史料(二)熟悉与研究档案内容,编写参考资料(三)编辑档案文摘汇编(四)参加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撰写文章和著作. 55.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一)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积极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展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二)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是提高档案馆(室)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三)档案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原件的有效措施(四)档案编研工作可以较好地体现档案的价值,扩大档案的影响,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56.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一)研究性(二)政策性(三)成果的共享性57.档案文摘汇编的特点:①篇幅小;②信息密度高;③忠于原文;④引导作用;⑤快速灵活.58.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记载一定范围内(地区、领域、系统、人物),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参考材料.59.大事的标准:①当时影响大,事后影响久远,意义重大②有资治价值;③有科研价值;④有教育价值;⑤有查考价值.60.人事档案: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记述个人活动、学识水平、德能勤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利用的历史记录.61.人事档案的特点和作用:①全面性;②现实性;③动态性;④流动性;⑤机密性62.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63. 会计档案的特点:①形成范围的广泛性—凡具备单独会计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②内容和程序的严密性—原始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财务报告.③类别的稳定性—基本内容成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64.会计档案作用:①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②提供微观决策的依据;③提供监督管理依据,会计档案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④提供财经研究史料.。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荐…………………………………………………第一章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第一节名词解释1、什么是档案?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什么是档案工作?答: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
3、什么是档案统计?答: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4、什么是归档?答: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
5、什么是案卷?答: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6、什么是档案整理?答: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7、什么是档案立卷?答: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荐…………………………………………………8、什么是档案实体分类?答:根据档案的来源、形成时间、内容、形式等特征对档案实体进行的分类。
9、什么是档号?答: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10、什么是文件?答: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11、什么是文本?答:同一文件由于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可分为正本、副本、试行本、修订本、各种文字文本等。
12、什么是归档文件?答: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13、什么是归档文件管理?答: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14、什么是全宗号?答:全宗号是指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15、什么是全宗指南?答: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荐…………………………………………………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工具书。
16、什么是专题指南?答:介绍和报道某一专题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17、什么是检索工具?答:检索工具是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知识点
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档案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了解档案管理的定义,以及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传播和利用档案信息。
2. 档案管理的原则:熟悉档案管理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和可追溯性原则。
3. 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档案法、保密法等,以便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合规操作。
4. 档案分类与归档:掌握档案的分类方法,如按主题、按制度、按时间等分类,以及归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了解档案整理与编目的目的和方法,包括目录编制、文件整理和装订等。
6. 档案的管理与保管:熟悉档案管理与保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档案的存储、借阅和销毁等。
7. 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掌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包括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检索和数字化保护等。
8. 档案利用与服务:了解档案利用与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档案的检索、复制和提供服务等。
9. 档案的保密与安全:熟悉档案保密和安全的相关措施和要求,包括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等方面。
10. 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估与提升:了解档案管理的质量评估方法和工具,以及档案管理的提升措施和策略。
以上是档案管理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从业人员实践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知识要点(5篇)
档案管理知识要点(5篇)档案管理学问要点(5篇)档案管理学问要点范文第1篇1、过去企业档案的类型及特点过去沉淀下来的档案一般有数据型、信息型、学问型三种,且各自有肯定特点,也有肯定关系,这是我们在考虑档案学问资源管理必需仔细对待的。
1.1数据型档案所谓数据型档案是对事(或物)实际事实的记录。
例如,财务凭证档案、物品材料变动记录档案。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1)过去的都是纸质凭证;(2)各凭证即使按类别分开,各数据项也很难规范统计;(3)这种档案的量很大,基本上是做为“历史”记载。
在考虑管理时,这类型档案转化成信息和学问的难度很大,所以仍旧要独立管理,即根据“历史”记载的思想进行管理。
1.2信息型档案所谓信息型档案,就是对事(或物)实际过程的记录。
例如:会议纪要档案、重要大事记录、文件档案,客户往来帐目文件档案,质量陈述文件档案等。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1)过去的都是纸质文档;(2)有些文档可以转成电子文字型,有些只能扫描成数字图片型;(3)档案量也是很大的,有些可以作学问资源上升其管理,如会议纪要、重要大事记录等,有些则只能做为“历史”存档。
1.3学问型档案所谓学问型档案就是对事(物)及其运行规律熟悉(或下结论)的文档资料。
如:科研报告、工艺文件、企业规划方案报告、部门工作总结等。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1)过去的大多是纸质文件;(2)有些文件可转换成电子文字型,有些也只能扫描成数字图片型;(3)档案量也很大,但都是学问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4各类型档案对管理的要求从以上各类型档案的分类分析,可以归成以下几种形式的文档:(1)“历史”数据型文档在管理时,根据信息分类存贮、查询使用的方式进行管理(2)电子文字信息型文档在管理时,也根据信息分类、存贮与查询方式进行管理(3)数字图片信息型文档在管理时,可以根据学问资源管理方式进行管理(4)学问型文档在管理时,直接根据学问资源管理方式进行管理2、今后企业档案的类型及管理特点由于今后的档案,已经是在数字化、网络化下产生的,所以类型和管理较之以前的档案有很大变化2.1档案来源多样化(1)按内外分,可以分为内部工作产生文档、对外收集的文档、外部主动发给的文档等;(2)从媒质形式分:可以分为纸质、电子化、数字化(3)从表达形式分:可以分为文字、数据、图表、语言、图像、视频2.2档案依旧有数据型、信息型、学问型在今后,数据型主要产生于生产物流系统和财务系统,信息型主要产生于情报系统、办公系统。
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
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组织、保存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档案。
实际操作知识是进行有效档案管理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知识:1.档案收集:档案的收集包括获取信息、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过程。
在收集档案时,应确保文件完整,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2.档案分类:档案分类是将档案按照一定的标准,例如类别、话题或时间进行分组的过程。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日后查找和使用档案。
3.档案索引:索引是一种用于查找档案的工具,对于大量的档案来说,索引是非常重要的。
索引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数字顺序或其他方式进行排列。
4.档案存储:档案存储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以及存储设备。
常用的存储介质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以及影像档案等。
5.档案保护:档案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这涉及到防火、防水、防虫等方面的工作。
6.档案鉴定:档案鉴定是指对于档案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认定。
这对于档案的使用和审查非常重要。
7.档案借阅:档案借阅是指将档案借出给需要使用者。
档案借阅应通过相关程序进行,并留下借阅记录。
8.档案销毁:档案销毁是指将不再需要的档案进行销毁的过程。
这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规,特别是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要非常重视。
9.档案传输:档案传输是指将档案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这需要确保档案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0.档案利用:档案利用是指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将其应用于各个方面的工作中。
这需要对档案进行整理、编目和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持续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等。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也需要充分重视。
总之,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知识是进行有效档案管理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组织、保存和利用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秘书资格考试中,可能只占几分,但是这也是其中的一个考点。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档案材料的收集;档案的归档,立卷与管理;档案的保管;档案的鉴定;档案的销毁以及档案借阅,利用工作等六大方面。
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秘书资格考试中,可能只占几分,但是这也是其中的一个考点,现总结如下,供考生学习。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1.建立,健全立卷归档制度,确立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保管期限;2.对遗缺不全的档案,采取不同措施,积极收集齐全;3.及时催办理完毕的文件上交回收,在次年检查齐全后整理立卷归档。
(二)档案的归档,立卷与管理。
1.区分全宗,确定立档单位。
2.分类。
依据档案来源,时间,题目,内容,字母顺序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
3.归档前将资料分类,分组放置在待办卷宗内。
PPkao 考试网4.案卷排列。
立卷按永久,长期,短期分别组卷,卷内文件把正文,底稿,附件请示和批复放在一起,编制案卷目录和案内目录,并复印出四至五份。
5.整理案卷,使之厚度适宜,控制在1cm至2cm之间,材料过窄应加衬边;材料过宽应折叠整齐;字迹难辨认的,应附抄件;以每一案卷端正书写标题。
6.对所有公司档案系统排列,确定保管期限,编制档案目录(卡片),按一定次序排列和存放。
7.每年对档案进行一次清理:清除不必要保存的材料;对破损和褪色的材料进行修补和复制。
(三)档案的保管:1.防止档案的损坏,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安全;2.公司设立专门地点或专用库房或专用文件库保存档案;3.做好档案室的防盗,防水渍,防潮,防虫蛀,防尘,防鼠害,防高温,防强光等工作,门窗应结实牢固。
(四)档案的鉴定:1.从档案的内容,来源,时间,可靠程度,名称等方面鉴别档案的价值。
2.确定各类档案的中管期限表.其中财务档案见财务档案保存期限表。
公司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介于两种保管期限的,保管期限从长。
(五)档案的销毁:1.对已失效的档案,认真鉴定,编制销毁清册,该清册永久保存;2.办理销毁手续,经董事会或总经理批准,方能销毁;3.销毁时要有二人以上监销,关在清册上签字。
4.公司应采取严密管理措施,防止档案失密和泄密。
(六)档案借阅,利用工作1.凡需使用档案者,均须填写文件调阅单,依据调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调阅2.卷一般仅供在档案室阅看,立卷的文件,资料可外借。
外借的须办理登记手续。
3.借阅期限不得超过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