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试论崔浩“国史”之案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1年4月20日Apr.20, 2021第41卷第4期Vo1.41 No.4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4.006试论崔浩“国史”之案宋 超 谢凡胜(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崔浩“国史”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案,以其牵连广、用刑酷而著称。
此案是北魏一朝反汉化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以及借鉴前贤的研究,可知以崔浩为首的汉族大族急欲将拓跋鲜卑纳入门阀制的发展轨道,由此触怒了拓跋鲜卑统治者,进而引发激烈的民族冲突乃至文化交锋,最终导致崔浩“国史”案的发生。
关键词:崔浩;门阀制;文化冲突;反汉化中图分类号:K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4-0013-02北魏王朝经拓跋珪、拓跋嗣两朝在汉化道路上探索前进,到太武帝时期,汉化得到极大深化,在很多方面都已开始触及拓跋鲜卑的“警戒线”。
拓跋鲜卑的汉化已进入“深水区”“敏感区”,胡汉两种文化之间爆发更大的斗争已不可避免,太武帝宠臣崔浩则是两种文化激烈冲突下的牺牲品。
一、崔浩被诛之史书记载崔浩被诛的缘由史书多有记载,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信仰冲突。
《魏书》载:“世祖即位,富于春秋……浩奉谦之道,尤不信佛,与帝言,数加非毁,常谓虚诞,为世费害。
帝以其辩博,颇信之。
”[1]3033《魏书》认为崔浩笃信道教,从而与信仰佛教的太子拓跋晃发生严重对立,结下了仇怨,导致后来崔浩被诛。
第二种,与南朝刘宋政权串通。
《宋书》载:“元景从祖弟光世……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
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
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2]即《宋书》认为崔浩死于对拓跋氏有二心。
近20年来崔浩之死研究概观
近20年来崔浩之死研究概观刘国石 崔浩之死是北魏前期的一大政治事件,也是一次大狱。
它造成许多人受株连,牵涉面之广、影响之大在北魏史上绝无仅有。
因此,后代史学家对之多有探讨。
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造成各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近代学者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即开始探讨崔浩死因。
据周一良《崔浩国史之狱》(《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一文所载:谷霁光认为,崔浩之死与要求分明姓族、尊崇门阀有关。
牟润孙认为,崔浩之主要政敌为恭宗拓跋晃,而晃与浩之争在于晃信佛而浩信道。
国史之狱虽成于修史,其实则因得罪于拓跋晃。
王伊同认为,崔浩由于扶掖右姓,连姻望族,讥讪胡人,被谗致祸。
从当时的成果看,崔浩之死的研究稍嫌不足。
70年代末以来,史学界百花齐放,对崔浩之死这一历史公案的讨论也热烈起来。
研究成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皆非昔日可比。
经过近20年的讨论,对该问题的研究渐有趋同的倾向,某些方面已近乎达到共识。
本文就所能收集到的近20年来有关崔浩之死的论著和观点做一概述。
一、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的结果多数学者认为崔浩之死是北魏前期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所致。
许辉认为,鲜卑拓跋部在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实行封建化过程中,虽然离不开汉族士人,并重用了一些汉族士人,但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民族隔阂的存在,鲜卑拓跋部与汉族士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也是毋容回避的。
崔浩被诛事件的发生,就是这一矛盾和斗争的集中反映(《对鲜卑拓跋部封建化的再认识》,全国北朝史学术讨论会论文,1987年7月。
以下所引论著除第一次出现外,不再注出处)。
至于拓跋贵族与汉士族之隔阂及矛盾之所在,学者也从多方面做了探讨。
程应 认为,汉士族长期保持着汉魏以来的特殊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高自标榜,传播为士族统治服务的传统和文化。
这又和鲜卑贵族的利益格格不入(《南北朝史话》,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缪钺与此有相同看法,但更强调汉化与反汉化的作用。
他认为,北魏太武帝虽然也颇接受汉化,信任汉族士人,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仍甚强大,反对汉化,在太武帝末年,终于酿成崔浩被杀事件(《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载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3月)。
北朝第一名士的人生悲喜剧(上)——崔浩与北魏早期的政治
懈, 或终 日 不归。 ” 崔浩与其父吏部 尚书崔宏一样 , “ 未尝忤 旨, 亦不
谄谀 , 故宏父子独不被遣” 。 崔宏家族世代与十六圉政权打交道 ,“ 祖悦 , 仕石季龙 , 位司徒 右长史。 父潜 , 仕慕容 睥 , 为黄 门侍 郎。 并以才学称” 。 崔宏本人号 为神童, 在前秦苻融帐下' “ 出总庶事, 人为宾友” , 后又事后燕慕容 垂。 拓跋畦灭后燕, 崔宏归附北魏 , 参与制度草创, 是真正 的北魏开
资治迎 g , -i J l :
2 3
晋南北朝 :名士风 流与民族 融合 ( 七 )
北朝第一名士的人生悲喜剧 ( 一 )
— —
崔 浩与北魏早 期的政 治
张国刚
北魏 ( 3 8 6 —5 5 7 ) 早期 的历史, 从 道武帝拓跋畦 ( 3 7 l 一4 0 9 ) 的
建国开基 , 历 明元帝拓跋 嗣
死伤必多。 第三是 , 旧都守兵少, 北边柔然等部族 觊觎南侵 , 云中、
平城 必危 , 恒、 代之 问相 隔千里 , 道 路 险阻 , 恐怕 难 以相救 。 这样 真是声势俱 损了! 相反, 我们现在据守北边, 山东有变 , 轻骑南下, 山林 沟壑之 间,“ 孰能知其 多少 ! 百姓望 尘慑服 , 此 国家所 以威制 诸夏也” 。 等 到来春 草生 , 乳酪 将 出, 兼 以菜 果 , 得 以秋 熟 ,“ 则事
国元勋, 大魏的国名, 第一次被用于对东晋的交往 , 就是崔宏所定。
在父亲崔宏 还是朝廷 红人 的时候 , 崔浩以工于书法, 被召为左 右。 拓跋畦 因为狂 怒暴 躁 , 被 次子拓跋绍 所杀。 4 0 9 年, 太子 明元 帝拓跋嗣即位 , 崔宏累官至天部大人 ( 相 当于六部 尚书中的吏部尚
五胡十六国,史书吹成神的3个谋臣,王猛未必能排第一
五胡⼗六国,史书吹成神的3个谋⾂,王猛未必能排第⼀“神级”谋⾂的特质“⾔出必中”、“可惜死得早了”,对于⾮常有才⼲的⼈,⼤家读史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们今天说3个⼈,他们在史书的记载中,具有共同的特质:“⾔出必中”“位极⼈⾂”“死得太早了啊”。
邺城慕容恪王猛崔浩都跟这⾥有不得不说的故事王猛提到五胡⼗六国,很多⼈都会可惜王猛死的太早,觉得王猛是那个可能扶持苻坚统⼀天下的⼈。
375年,王猛去世前,在前秦担任的职务有: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太傅、司⾪校尉(类似国家监察长),特进、常侍、持节、车骑⼤将军、侯。
前秦官职参考魏晋制度,丞相为超品,持节车骑⼤将军为超品武职从公,仅在三公之下。
王猛可谓⾝兼⽂职、武职最⾼品,且担任国家监察最⾼长官。
今天的寿光以蔬菜闻名这⾥是王猛的故乡慕容恪也有⼈觉得,慕容恪⾮常了不起,没打过败仗,还出将⼊相都能⼲。
367年,慕容恪去世前,在前燕担任的职务是:太宰、⼤司马,封太原王,谥号“桓”。
太宰为前燕内政最⾼长官,⼤司马为武职超品。
建于前燕时代的凤凰⼭龙翔寺崔浩此外,五胡⼗六国时期,史书上还有⼀个“⾔出必中”的⼈,北魏的崔浩。
450年,崔浩被杀前,在北魏担任的官职是:司徒、秘书监,封东郡公。
按《魏书》官制,司徒位列三公,为辅政之⾂,属于超品。
崔浩倒没有担任⾼级武职。
从拓跋珪时代开始,按北魏官制,宗室也只能封共,所谓“皇⼦及异姓元功上勋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为公”。
崔浩作为⼀个汉⼈,在当时的北魏鲜卑朝廷,爵位封公,基本上是⾄⾼荣誉了。
北魏时期的甲骑具装从早到晚,我们说说这3个“神⼈”:慕容恪(320年-367年)名将?贤相?所谓“出将⼊相”,带兵打仗,能争得“不败”“战神”之名;治国辅政,能安定民⼼,厘清经济。
慕容恪就是这样的⼈。
不败战绩慕容恪的战争经历,是伴随着⼀次次以少胜多,和战⽆不胜,⼀步步⾛过来的。
⼗七岁,2000骑斩⾸3万级,崭露头⾓。
争霸中原,发明“连环甲马”战法,被后世称为“铁浮屠”,直到将近800年后,这⼀战法才被韩世忠和岳飞破解。
国史之狱事件简介,崔浩究竟做了什么被灭族
国史之狱事件简介,崔浩究竟做了什么被灭族本文导读:北魏初年,汉族大臣崔浩当政。
崔浩不顾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试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由是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此外崔浩又因主持编纂国史,无所避讳,直书了拓跋氏皇帝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因而得罪了太武帝,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杀。
崔浩宗族以及其姻亲、高门士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因此株连,并受族诛。
北方士族的实力由是受到沉重打击。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
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
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
连姻皆士族。
他的七世祖崔林,三国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
曾祖崔悦,为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
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
其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早年经历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
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少年时他广泛地阅读了儒学和史学著作,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
在精心研讨各家宗旨和深刻含义方面,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
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
20岁时,就担任了通直郎的官职,不久升为著作郎。
魏道武帝拓跋珪见崔浩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拓跋珪到晚年时,病重多疑,精神失常。
史书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
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
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
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
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
魏晋南北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420~589年)
魏晋南北朝重要的历史⼤事件汇总——(公元420~589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南朝宋开始,⾄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及奴⾪,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此时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如北魏孝⽂帝改⾰,民族融合也进⼀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2]在隋朝统⼀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时期。
中⽂名称:南北朝 英⽂名称:the Nan-Bei Dynasty 所属洲:亚洲 ⾸都:建康、平城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主要民族:汉族、匈奴、鲜卑、羌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北朝:公元386年(丙戌年)——581年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南北朝皇帝 南朝: 宋⾼祖武皇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太祖⽂皇帝刘义隆 刘劭 世祖孝武皇帝刘骏 前废帝刘⼦业 太宗明皇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皇帝刘准 齐太祖⾼皇帝萧道成 世祖武皇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恭王萧昭⽂ ⾼宗明皇帝萧鸾 东昏炀侯萧宝卷 和皇帝萧宝融 梁⾼祖武皇帝萧衍 临贺愍王萧正德 太宗简⽂皇帝萧纲 豫章兴⽂王萧栋 武陵仁王萧纪 世祖孝元皇帝萧绎 肃宗闵皇帝萧渊明 穆宗敬皇帝 孝成皇帝萧⽅智 汉顺武皇帝侯景 陈⾼祖武皇帝陈霸先 世祖⽂皇帝陈蒨 临海王陈伯宗 ⾼宗宣皇帝陈顼 长城炀公陈叔宝 北朝: 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圭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 南安隐王拓跋余 ⾼宗⽂成皇帝拓跋浚 显祖献⽂皇帝拓跋弘 ⾼祖孝⽂皇帝元宏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 肃宗孝明皇帝元诩 元⽒ 元钊 敬宗孝庄皇帝元⼦攸 长⼴王元晔 节闵皇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皇帝元修 孝静皇帝元善见 ⽂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皇帝拓跋廓 北齐显祖⽂宣皇帝⾼洋 恭宗闵悼皇帝 济南闵悼王⾼殷 肃宗孝昭皇帝⾼演 世祖武成皇帝⾼湛 任城王⾼湝 范阳王⾼绍义 北周孝闵皇帝宇⽂觉 世宗明皇帝宇⽂毓 ⾼祖武皇帝宇⽂邕 ⾼宗宣皇帝宇⽂赟 静皇帝宇⽂衍 事件 南朝 刘裕篡晋 刘裕篡晋淝⽔战后,谢安威望提⾼,权⼒增⼤,引起皇室和其它⼠族的猜忌,终遭排斥,出镇⼴陵。
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北方士族遭到称重打击
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北方士族遭到称重打击本文导读:拓跋焘的汉化倾向日益引起鲜卑贵族们的不安,企图更换皇帝的军事行动失败之后,这种不安变成了恐惧。
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区别在于,是把草场变成耕地,还是把耕地变成荒原?胡汉贵族们争相拓展土地,冲突在所难免,鲜卑贵族与汉人门阀展开新一轮的争斗,引发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
北魏初年,汉族大臣崔浩当政。
崔浩不顾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试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由是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此外崔浩又因主持编纂国史,无所避讳,直书了拓跋氏皇帝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
在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时,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
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
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
但是《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
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
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
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
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
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
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
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
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曾经接受过贿赂。
其实他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
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45年),太武帝诛杀崔浩。
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
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_代歌_代记_和北魏国史_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专题研究・《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田余庆 提 要:流传于北魏宫掖与鲜卑贵族间的《代歌》,是拓跋族的民族史诗。
道武帝时修撰的北魏早期历史《代记》,主要当是依据《代歌》。
《魏书・序纪》大体是以《代记》为本。
辑集《代歌》和修撰《代记》的重要人物是邓渊。
由于邓渊冤死,崔浩死于国史之狱,北魏一代史学衰微,史官视修纂北魏前期历史为畏途。
考察《序纪》的来历,可以看出拓跋族面对其民族早期历史的某些问题时陷入的痛苦与窘境。
这是中古时期民族融合浪潮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案例。
关键词:北魏 代歌 代记 邓渊 崔浩一 《真人代歌》释名读魏收书,留意到《乐志》所载《代歌》问题①。
《乐志》谓“凡乐者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
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一百五十章,昏晨歌之,时与丝竹合奏。
郊庙宴飨亦用之。
”我不懂音乐和音乐史,但是觉得代歌内容实际上应该就是拓跋史诗,很有史料价值,值得读史者探究。
只是歌词散失殆尽,研究《代歌》本身已不可能,只好当做史学史上的一个话题来对待,看看能否发掘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乐志》所说的“时”,意指代歌进入北魏乐府之时。
因为代歌本是鼓吹乐,马上奏之,只有入乐府后“与丝竹合奏”,才能脱朔漠土风而登进于庙堂宴飨。
北魏始设乐府,年代甚早。
魏平中山,晋伶官乐器屡经转徙遗散之后而得留存者,多入代北,理当设官司理,但只是草创而已,乐工、器物、乐谱、歌词都远不完备。
辑集《代歌》之事似乎与设乐府大体同时,有代歌之辑即有乐府。
《乐志》叙代歌事于天兴元年至天兴六年(398—403年)之间。
以后拓跋破赫连,平凉州,通西域,所得稍广,乐府渐有规模。
孝文帝务正音声,搜求古乐,乐府始盛。
乐府音声审定,器物调适,歌词取舍,编撰次第诸事,魏初邓渊首居其功,以后续成者则有高允、高闾等人。
代歌,《隋书》卷14《音乐志》未曾特别言及。
但《隋书》卷32《经籍志》小学类有《国语①拙著《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北京大学《国学研究》5辑,1998年)曾出一长注解释“代歌”问题,但未细究。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十五篇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十五篇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汉化在胡族中是一种潮流,但在这种潮流中,也有反汉化的逆流。
汉化的正流,终究要战胜反汉化的逆流。
不过在某一个时期,逆流也可能大于正流。
在北魏前期的汉化中,逆流要大于正流。
这可从崔浩事件得到说明。
北方当时最有势力的文化高门均系大族。
当然,不是一族都有文化,而是有文也有武。
如赵郡平棘李灵,"以学优,选授文成皇帝经,加中散、内博士"。
子李恢却"拜长安镇副将"。
李恢子李显甫,以"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
(《北史》三三《李灵传》)势力极为强大。
北方兵戈扰攘之际,汉人未能南迁的,都筑坞堡以自保。
其结聚或以宗党、或以婚姻、或以佣户为核心,关系极为密切,组织极为胶固。
坞堡宗族有它自己的政治、经济与家族主义,形成地方上强大的势力。
胡人最注意的便是此等大族。
所谓汉化和反汉化的问题,从胡族的上层来讲,也就是与汉人大族特别是与文化高门或文化士族的关系问题。
《魏书》四上《世祖纪上》略云-"神廳四年九月壬申诏曰:'访诸有司,咸称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诲髙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州郡,有羽仪之用,敕州郡以礼发遣。
'遂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皆差次叙用。
"《魏书》四八《髙允传》略云:"高允,宇伯恭,勃海人也。
神麂四年,与卢玄等俱被征。
"这是对汉人大族的一种笼络。
清河崔氏为北朝第一盛门,崔浩即出于此族。
《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史》二一《崔宏传》附子《浩传》)云:"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白马公玄伯之长子。
"按《魏书》二四《崔玄伯传》(参《北史》二一《崔宏传》)云:"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名氾离祖庙讳,瑰司空林六世孙也。
祖悦,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
拓跋珪复国之谜(1)“国史之狱”后被掩盖涂抹的“魏之先世”
拓跋珪复国之谜(1)“国史之狱”后被掩盖涂抹的“魏之先世”我们的这个系列,讨论了很多寿命的长短对于顶级人杰一生功业大小的关键作用。
比如刘邦、刘秀、曹操、司马懿、石勒、桓温,这帮天选之子之所以站到了历史的顶级高度,在于有足够的寿命去支撑他们完成那一桩桩省不了时间的基础建设和人性试错。
最遗憾的,是咱丞相。
如果公开投票给一位历史人物增寿,那咱丞相将高票当选。
丞相要是能再活二十年,整个中国历史走向会怎样转舵将是整个中国史最大IP的课题猜想。
这一季,我们讲过一个“上寿”和“下寿”的功业比较,陶侃和周访。
当年陶侃和周访年纪轻轻还都做小吏的时候曾经遇到了相者庐江人陈训,人家看完这二位小伙子的面相说:二位爷将来都能干到刺史级的一方高官,本来是同样的功名格,但陶侃是上寿,周访是下寿,你俩最终盖棺论定时的功名级别最终是要跟寿命走的。
(初,访少时遇善相者庐江陈训,谓访与陶侃曰:“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寿,周当下寿,优劣更由年耳)周访活了61,陶侃活了76。
周访死的时候是梁州刺史,朝廷赠了个征西将军。
陶侃死的时候,是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加羽葆、鼓吹,长沙郡公,死后追赠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
周访死的时候这哥俩是一个级别的,但陶侃多活的这15年,最终多出了后面这一大堆。
我们无数次的讨论寿命有多重要,但实际上,寿命对于有些大才,反而是要命的刀。
这类大才通常“才过外露”。
苻坚的孔明,被他里外防着明面捧着的王猛,最终活了51岁。
这是苻坚的不幸,王猛的大幸。
以王猛那种自作主张的级别和压抑不住的个性,活到后面其实就是逼着苻坚去杀他。
陶侃做到都督八州、兼荆江二州刺史的时候,随着占据了几乎东晋的大半壁江山,也开始有往上腾飞的想法,但人家能够知进退的劝自己月盈则亏。
(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王猛真的没有这个内功。
(我在文末放了“金刀计”的链接,新来的朋友可以看下)有的时候,早走人对于那些锋芒太露的大才来讲,其实未见得是坏事。
拓拔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
拓拔鲜卑统治者的心态与崔浩国史之狱
张德寿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34)002
【摘要】北魏崔浩事件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国史不过是引发的导火索.从广阔的背景上考察,是北魏胡汉上层矛盾的反映.同时这种矛盾又不简单是胡汉上层之间利益冲突、政见分歧的矛盾,而是民族矛盾的一种反映.其发生的深刻根源在于胡汉民族间的文化、心理隔阂,以及文化落后的军事征服者拓拔鲜卑在执掌国政时面对经济文化比其高的汉族、汉族士人,特别是士族高门而产生的并深埋于心的卑怯心理.崔浩国史的纤细过失引发了这种卑怯心理的恶性变态,从而导致拓拔统治者疯狂地屠戮崔浩等士族高门.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张德寿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昆明,65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9.21
【相关文献】
1.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 [J], 曾顺岗;张宏斌
2.从崔浩国史案看中国史家地位的转变 [J], 徐靖涛
3.早期拓拔鲜卑和扶余考古遗存的比较 [J], 王海燕
4.试论崔浩“国史”之案 [J], 宋超;谢凡胜
5.从《魏书·礼志》第一卷看拓拔鲜卑祭祀的汉化 [J], 黄云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拓跋珪的身世之“迷”与崔浩的“国史之狱”
拓跋珪的身世之“迷”与崔浩的“国史之狱”北魏司徒崔浩,有才略,为拓跋焘所重。
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拓跋焘以崔浩为监秘书事,综理史职,使与高允、张伟等共撰《国记》,并当面交待:“务从实录”。
崔浩“秉笔直书”,叙述“魏之先事皆详实”。
史成,参与者著作令史闵湛、郗标,性巧佞,为浩所宠信,故于书成之时,劝浩刊所撰《国史》刻于石,“以彰直笔”,崔浩采用了此建议,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建《国书》和《五经注》之碑林,方圆步一百三十,用工三百万而成。
而石碑置于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
高允闻之,谓著作郎宗钦曰:“湛、标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亦无噍类矣!”。
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
北人无不忿恚,相与谮崔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
帝大怒,使有司按浩及秘书郎吏等罪状。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公元450年),太武帝诛杀崔浩。
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
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魏书·崔浩列传》)。
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史称“国史之狱”这就是当时有重要影响的《国史》事件。
历史回到八十年前的371年,这一年拓跋珪出生。
而对于这段历史,是有很多疑问的。
据《南齐书.魏虏传》所载,什翼犍之子拓跋珪,随舅慕容垂据中山。
“坚败,子圭,字涉圭,随舅慕容垂据中山,还领其部,后稍强盛。
”而普遍的认为拓跋珪是什翼犍的孙子。
如:《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讳珪,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嫡孙,献明皇帝(拓跋寔)之子也。
母曰献明贺皇后(贺讷之妹)。
那么,《南齐书·魏虏传》、《魏书·卷二·帝纪第二》的不同记载,孰是孰非呢?拓跋部和慕容部有世代姻亲,什翼犍先后娶慕容皝的妹妹和女儿,但大慕容(妹)早死.一直追随拓跋什翼犍的是正妻小慕容(女),慕容垂是幕容皝之子,也即小慕容夫人的兄弟,那么慕容垂就是拓跋什翼犍的大舅哥(小舅子).如此一来,“王孙”拓跋珪和慕容垂的关系应该是祖孙辈关系,即慕容垂是拓跋珪的舅公,二人之间甥舅关系的成立,拓跋珪的祖父什翼犍的正妻(小慕容氏)是拓跋珪的嫡母而非祖母。
“崔浩史祸”:南北朝时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
“崔浩史祸”:南北朝时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一起最大的文字狱,史称“崔浩史祸”,这是继齐太史兄弟史祸之后的又一起大规模的史祸。
崔浩是北魏的大臣,初拜博士祭酒,后累官至司徒。
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后,灭赫连昌,败柔然,取北凉,他都参与了谋划,立下了功勋。
后被封为左光禄大夫,加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
拓跋焘曾对大臣说过这样的话:“凡是军国大计,如果不能决断的,你们要问问崔浩,然后再做决定。
”由此可见崔浩在太武帝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公元429年的时候,北魏尚书郎邓渊编撰《国记》到了十余卷的时候,拓跋焘命令崔浩与邓渊之子、中书侍郎邓颖,中书侍郎高允等接手这项工作,修成了三十卷《国书》。
、书编成之后,著作令史闵湛、郗标这两个最会拍马屁的人便来讨好崔浩了。
因崔浩对《易》、《论语》、《诗》、《书》增注过,闵湛、郗标便给太武帝上书说:《易》、《论语》、《诗》、《书》虽然以前多人都作过注,但相比之下,还是崔浩注得最有水平。
请皇上下一道命令,把国内的书都收上来,都使用崔浩所注的书,让天下的书生们学习。
还请皇上下令,让崔浩注《礼传》,这样天下的学子们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
崔浩被人这么一忽悠,心里自然非常舒坦,于是也投桃报李,上书推荐闵湛、郗标“有著述才”。
闵湛、郗标又劝崔浩将所撰的《国书》三十卷镌刻在石头上,立于路旁,“以彰直笔”。
崔浩听了这话,很高兴地就同意了,做梦也没想到因此大祸临头。
崔浩招采工匠、石匠,将《国书》刻在了石碑之上,占地方圆百步。
崔浩以为,将著述刻在石碑之上,可以永垂不朽,后世人可以代代诵读,实在是一件莫大的功业。
中书侍郎高允听说了这件事,对著作郎宗钦说:“闵湛、郗标这是两个心术不正的小人,他们替崔浩出的这个馊主意,也许会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恐怕也要受到连累啊!”宗钦对他说的话不以为然。
石碑刻好了以后,列于衢路的旁边,往来的行人都停下脚步来诵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
国史之狱是怎么一回事
国史之狱是怎么一回事新之助 2015-10-29292崔浩崔浩谋略过人,屡建功勋,为北魏平定北方起到重要作用。
但其执政后的诸多行为引起鲜卑贵族不满,终致杀身之祸。
汉族大臣崔浩掌权后,企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
在神麚三年(431年)九月时,崔浩便“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说:“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有几人!宜加三思”。
但崔浩不从,从而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
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齇鼻,在江东被称为“齇王”。
崔浩见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齇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又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他长得俊美。
司徒长孙嵩听了大不高兴,就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南人,是“有讪鄙国化之意”。
太武帝大怒,把崔浩传来训斥,崔浩脱帽叩头,自责了一番才得到宽恕。
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宠任,专制朝权。
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
太子对崔浩说:“先征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
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
”崔浩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派出去任职。
当时,中书侍郎、领著作郎高允知道后,对东宫博士管恬说:“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胜于上,将何以堪之”!但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书》事件。
在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时,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
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
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
但是《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
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
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50)国史之狱(附音频)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50)国史之狱(附音频)点击此处,边看边听拓跋焘能在文治武功上取得非凡成就,崔浩居功至伟,几乎每次军国大计他都能给出最正确的意见,堪称北魏第一智囊。
然而,随着地位的提高,崔浩也开始恃宠而骄,专制朝政,一如当年的刘絜,并给自己惹下了滔天大祸。
有一次,崔浩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的几十个士人直接做郡守。
太子拓跋晃反对道:“之前征聘的人才也是作为州郡官入选的,辛勤任职已久,一直没得到朝廷酬答,应该先补任他们,让新征聘的人担任郎吏。
而且,守、令管理百姓,应该由经过世面有经验的人来担当。
”但崔浩固执己见,坚持派这些人就任。
中书侍郎、领著作郎高允听说后,对东宫博士管恬道:“为了顺遂自己未必正确的私心而同有权势者对抗争胜,崔浩该如何自保呢?”戎马倥偬之余,拓跋焘以崔浩监秘书事,让他和高允等人共同撰写《国记》,指示道:“一定要根据事实撰写。
”主持此事时,崔浩有两个助手,分别是闵湛和郗标,都单人著作令史,他们性情乖巧,为人奸佞,很受崔浩的宠信。
崔浩曾经注解《易经》、《论语》、《诗经》和《尚书》,闵湛和郗标为了讨好他,上疏道:“马融、郑玄、王肃、贾逵等人所作的注解都不如崔浩的准确有深度,恳请陛下没收他们作注的书,颁布崔浩的注本,让全国上下都来学习。
还请求陛下让崔浩继续注解《礼记》,以使后人能看到正确的释义。
”崔浩也极力推荐闵湛和郗标有著书立说之才,而他们又建议崔浩把正在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以此显示作者的秉笔直书。
高允听说后又对著作郎宗钦道:“闵湛、郗标所搞的这一切,若有一点差错,恐怕会给崔家带来滔天大祸,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幸免。
”而崔浩竟然采纳了闵湛和郗标的建议,把他所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立在郊坛东侧,占地一百步见方,共使用劳力三百万。
在公开发表的《国史》中,崔浩对北魏祖先们的事迹写得既详细又真实,南来北往的路人都引为谈资,北方鲜卑人无不愤恚,纷纷向拓跋焘进献谗言,认为他在大肆张扬祖先的过错和污点,有损国体。
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展开全文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案件,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苏东坡像文字狱在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记载。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相崔杼杀了国君齐庄王,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却招来杀身之祸。
西汉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腰斩。
三国时期嵇康因《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被斩于东市。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揭露了拓跋氏祖先的屈辱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史称国史之狱。
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早期的文字狱规模不大,涉案人数也不是很多,规模比较小;但到了北宋,文字狱开始大面积大规模出现。
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正是发生在北宋。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御史弹劾苏东坡,向皇上上奏说苏轼所作的《湖州谢上表》中有言语暗藏讽刺朝廷的意思。
紧接着就有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历数苏轼的罪行,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
”最终苏轼因此被贬到黄州,穷困潦倒;他的好友也多受牵连。
由此可见,文字狱可能从春秋开始,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令人震惊;文字狱体现了封建王朝皇权独裁专制的种种弊端。
以上便是对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问题的相关介绍了。
文字狱顶峰文字狱在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出现,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清朝是文字狱顶峰。
从顺治时期到乾隆时期,共兴文字狱一百六十多次,其中单单是乾隆皇帝就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期间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乾隆画像清朝的文字狱起于顺治,从此清朝诞生了一个独特的官职:言论检查官,所谓言论检查官职责就是言论出版的审查。
在此之后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时期达到文字狱顶峰。
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死,更有连坐、诛九族等残忍的刑罚。
更可怕的是许多文字狱都是断章取义,捕风捉影造成的,所以刀下冤魂不计其数。
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刚刚继位时曾经下令“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但1751年,乾隆皇帝出尔反尔,文字狱死灰复燃。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故事-说实话的高允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故事-说实话的⾼允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统⼀了北⽅,创⽴了北魏政权,但当时拓跋与汉族的⽭盾很⼤。
北魏⼤⾂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揭露了拓跋⽒祖先的屈辱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
下⾯⼩编精⼼整理了说实话的⾼允的故事,供⼤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说实话的⾼允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
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化,逐步建⽴了封建的经济制度。
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北魏王朝以后,任⽤了⼀批汉族⼠⼈当他的谋⼠。
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北⽅的战争中,⽴了很⼤功劳,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信任。
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权,还派了⼏⼗名汉族⼠⼈,担任各地郡守。
这样,他和鲜卑统治者之间就发⽣了⽭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个⽂⼈编写魏国的历史。
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本魏国的国史。
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
但是崔浩⼿下有两个⽂⼈,偏偏别出⼼裁,劝崔浩把国史刻在⽯碑上,让百官看了,也可以提⾼崔浩的声望。
崔浩⾃以为功⼤官⾼,没有什么顾虑,真的花了⼤批⼈⼯和费⽤,把国史刻在⽯碑上,还把⽯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路两旁。
国史⾥记载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的上代⽂化还⼗分落后,有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不体⾯的。
过路的⼈看了⽯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认为这⼀来丢了皇族的⾯⼦,就向魏太武帝告发,说崔浩⼀批⼈写国史,是成⼼揭朝廷的丑事。
魏太武帝本来已经嫌崔浩太⾃作主张,⼀听这件事,就发了⽕,命令把写国史的⼈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著作郎⾼允是太⼦的⽼师。
太⼦得到这个消息,着急得不得了,把⾼允找到东宫(太⼦居住的宫),跟他说:“明天我陪你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崔浩和高允同撰国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治通鉴•崔浩和高允同撰V国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主①以浩监秘书事,使与高允等共撰《国记》,曰:“务从实录J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
北人②无不忿志,相与雷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
帝大怒,使有可按浩及秘书郎吏等罪状。
及崔浩被收,太子召九至东宫,因留宿。
明旦,与俱入朝,至宫门,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
”允曰:“为何等事也?“太子日:“入自知之。
”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九,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日:“《太祖记》,前著作郎邓渊所为;《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共为之。
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日:“天威严重,允小臣,迷乱失次耳。
臣向问,皆云浩所为。
”帝问允:“信如东宫所言乎?”对日:“臣罪当衣掌,不敢虚妄。
锻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欲丐其生耳。
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
“帝顾太于旦真哉此不情所限而允熊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
他日,太子让允曰:“人亦当知机。
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
每念之,使人心悸J允曰:“夫史者,所以记人主善恶,为将来劝戒,故人主有所畏忌,慎其举措。
崔浩事负圣恩,以私欲没其廉洁,爱憎蔽其公直,此浩之责也。
至于书朝廷丝居,言国家得失,此为史之大体,未为多违。
臣与浩实同其事,死生荣辱,义无独珠。
诚荷殿下再造之慈,违心苟免,非臣所愿也√'太子动容称叹。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北魏太武帝拓跋煮。
②指鲜卑人。
10.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每写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3分)帝顾太子A曰直哉B此人情C所难而允能为之D临死不易D辞信也E为臣F不欺君H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I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文中指主管部门的相关官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朝最重要的汉族谋臣崔浩被处死,一大批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文人被杀,这是北魏前期牵涉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事件,研究者亦颇为注意。
关于这次事件的原由,《魏书》卷三五《崔浩传》说:(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
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
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
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
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
关于“备而不典”的“不典”,一般理解为“不雅正”,并进而解释为崔浩主持编写的当代史,暴露了鲜卑族统治者引以为耻的内幕,因而被杀,或进而寻求相关的证据。
不过,“不典”之“典”亦可理解为“典籍”,也就是说,崔浩奉命主持修撰北魏当代史《国记》,又称《国书》,记录北魏史实,极为详尽,但一些说法缺乏历史根据,却把这样一部史书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大道之旁,引发强烈的反对意见。
经过审讯,崔浩承认曾有收受贿赂的行为。
但处理却相当严厉,崔浩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
这一事件概称为“国史之狱”。
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只有从北魏历史特别是北魏统治民族鲜卑拓跋部汉化进程为背景,才能把握“国史之狱”的真实原因。
因此,我们首先讲述拓跋鲜卑的源起、北魏前期统治的特征、汉化过程中的曲折反复,最后再疏解“国史之狱”相关史实。
一、鲜卑拓跋部的兴起与北魏创立嘎仙洞外景北魏前期的历史,与鲜卑拓跋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因素,密不可分。
拓跋部兴起的历史,虽经众多学者探求,特别是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一书的阐幽发微《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仍难说十分清晰。
根据《魏书》首卷《序纪》,鲜卑拓跋氏乃华夏始祖黄帝血缘后裔,早先曾居于“大鲜卑山”,黄帝之后七十二代孙有位名叫推寅的首领,鲜卑语意为“钻研”,率族人向南迁于方圆千里、雾气弥漫而且低洼潮湿的“大泽”。
推寅第八代孙名诘汾者,因神人告谕,奉父命率族人从“大泽”继续南迁,历经险阻,遇如牛之“神兽”引导,抵达“匈奴故地”。
诘汾之父因为主谋从大泽南迁匈奴故地,也被族人称为“推寅”。
有学者试图通过考古学的证据,说明鲜卑拓跋部确实是从呼伦贝尔即所谓“大泽”迁于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的。
20世纪80年代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内,发现北魏太武帝时祭祀远祖“先可汗”与“先可敦”的铭文,这里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与《魏书》的记录可以印证,更令不少学者认为《序纪》所述为信史。
但仍有学者坚信,这些证据还不能证明鲜卑拓跋部的确切渊源。
这一迁徙的传说,究竟属于拓跋部本身的历史,还是鲜卑族众的集体记忆,难以确证。
鲜卑并非单一的血缘族群,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部族的民族。
据《三国志》记载,鲜卑属于先秦“东胡”的一支,东汉初始与中原政权发生接触。
随着匈奴衰弱,鲜卑逐渐从东北“鲜卑山”漫布于大漠草原,至东汉中后期,称为鲜卑的族群已漫居于“东接辽水,西当西城”的广袤之地,其中也包括匈奴主体部分迁离后,仍居于大漠草原的十多万落匈奴人“落”为历史上草原民族的基本生活与生产单位,相当于中原的“户”。
据研究,一“落”人数在5-15人之间,数量不等的有血缘关系的“落”构成为一“部”。
此处匈奴十余万落,疑为十余万人。
,分属于互不统属的一百多个部落。
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一个部落的兴起,成为整个族群的领头羊,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悠久的传统或高尚的血统,而是一位能够服众、统辖有方的英雄。
东汉桓、灵帝之间的檀石槐就是这样一位鲜卑族的英雄。
《三国志》上说,檀石槐之父附从匈奴人作战数年不归,归而其妻已产育一子,其妻称自己大白天听到惊雷,仰望时有电光入于口中,于是怀孕生子。
檀石槐“长大勇健,智略绝众”,又“施法禁,平曲直”,受到本部及其他部落人的敬畏,被推举为“大人”,征服草原,建立起一个“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的草原帝国。
檀石槐将控制的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下由各部首领自行管理,同时听从自己的调遣。
其中“西部”地当“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即今河北张家口以西至河西走廊,一直延伸至伊犁河流域,西部中的一个部落大首领叫“日律推寅”,学者一般相信他就是《魏书》中所说的拓跋先祖推寅,但这似乎与《序纪》所说拓跋部从东北向西南迁徙的路线,不太吻合。
盛乐故城遗址对于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来说,被后来的北魏政权奉为始祖的力微,便是与檀石槐类似的英雄。
《序纪》记录力微的出生就颇类于檀石槐。
据说“圣武皇帝”诘汾在狩猎时,忽然见车马从天而降,有一侍卫森严的美女,自称“天女”,来与诘汾交好,一年后按约定时间,送来儿子力微,并称力微将“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
力微为天女所生的神话,无疑是后来对力微的神化。
据《序纪》,力微因本部落受到别的部落攻击离散,“生而英睿”的力微依附于其他部落,因作战勇敢,得以与随从分到一块驻地。
又过了十多年,旧部慢慢前来归附。
按《序纪》给定的时间表,约在公元248年,力微已使诸部屈服,拥有二十余万骑士。
又过了十年,将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作为政治中心,并举行祭天活动,表明以力微为中心的部落联盟正式成立。
《序纪》还称在举行祭天大典的同时,力微借鉴匈奴、乌丸与中原政权为敌,结果崩溃的历史教训,决心与中原政权和好,并派长子沙漠汗南下,与三国魏政权“和亲”。
力微无疑是拓跋部在今内蒙古中部草原上兴起的关键人物,但力微时代的拓跋部或者说以拓跋部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在当时是否有着《序纪》所说的影响力,还很成问题。
在《三国志》有关鲜卑的叙述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拓跋、力微等相关的记录,这只能说明当时拓跋部在草原上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力微与曹魏“和亲”,很可能是新兴的草原部落势力对于中原政权的主动投附。
《序纪》称:“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这是北魏时代对于“拓跋”部落名号的官方解释,有学者对其进行过详细的研讨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但“拓跋”究竟是力微以前的旧部名,还是力微建立部落联盟之后的新名号,也无从证实。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拓跋部落联盟是一个结合了众多族群的民族联合体,在后来北魏前期与拓跋部一并视为政治核心的另七个“兄弟”部落,其中就包含了来源于高车、匈奴的部落。
按《序纪》的说法,力微寿长104岁,死于277年。
力微晚年,对诸部的控制有些力不从心。
“诸部离叛,国内纷扰”。
经过近二十年的纷扰,拓跋部落联盟形成三个主要势力,力微之子禄官自领一部居东,地当今河北张家口以北至辽西;力微之孙、沙漠汗长子猗领一部居于定襄盛乐,即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沙漠汗次子猗卢领一部居于今山西大同盆地以北地区。
猗、猗卢兄弟政治上的联系显然更为紧密。
《序纪》称三部有“控弦骑士四十余万”,显然不实。
汉唐间,控制从东北到西域的草原国家,往往以骑士四十万为最高纪录,这时仅在内蒙中部及晋冀北部有所影响的拓跋部落联盟,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战士。
猗卢在兄长去世后,“总摄三部,以为一统”。
拓跋部落联盟的再次稳定,为拓跋政权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猗卢总领三部前后,正当西晋政乱朝亡之秋,晋室出镇宗王和地方势力人物,纷纷培养自己的势力,各为自安之计,拉拢少数族首领。
塞北新兴的拓跋部落联盟,自然也会成为拉拢的目标。
《序纪》称猗卢兄安葬母亲,西晋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均曾派出自己的人员,前往吊祭。
当304年居于拓跋部之南的匈奴人正式反晋后,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曾借兵于拓跋部,进攻匈奴,西晋朝廷因此授猗大单于,金印紫绶。
20世纪50年代于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一批文物中,有“晋鲜卑归义侯”金印及“晋鲜卑率善中郎将”各一枚,同时出土的有一件金牌饰物,上有“猗金”三个汉字,可见《序纪》所述并不十分准确,但拓跋部在西晋灭亡之际与反晋的匈奴、羯人对抗,谋取自己的利益,确属事实。
拓跋部落联盟同西晋势力联合抗击匈奴,与拓跋部接境的晋雁门、代等数郡的汉族人士携其族众,或奉命或自动地投附拓跋部,通过他们的努力进一步促成了拓跋部向晋室靠拢。
315年,长安晋愍帝政权封拓跋首领猗卢为代王,猗卢按晋王国官授前来投附的汉族人士以官爵,这批有文化而且作战勇敢的边地汉族人士成为代王王权的有力支撑,猗卢因而开始抛弃“言语约束”的传统,“明刑峻法”,对部落习惯提出挑战。
结果“国落骚骇”,新旧相猜,鲜卑部落首领对于代王猗卢依仗的“晋人”恨之入骨,代国建立的次年,猗卢与子六修所统部落相互攻击,失利而死,投附猗卢的数万晋人逃离拓跋部。
猗卢死后,拓跋部落联盟内部权力斗争不断,时强时弱,转而依附于羯族后赵政权。
直到338年,在后赵作人质长达十年的什翼犍在后赵的支持下,统领拓跋部,称单于,同时亦称代王,局势才又慢慢稳定下来。
中原生活的经历,使什翼犍时期的代国较多地摆脱部落联盟形态,向中原帝王专制性政权靠拢,他重建了王国官制,以“建国”为年号,设置简明但对冒犯王权严加处罚的法律,重用进入代国的汉族人士,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儒家典籍。
但部落联盟下的各部落基本仍各自为阵,对大漠南北均有影响的鲜卑代国,仍不得不相继为羯族后赵、鲜卑慕容部前燕的附庸。
376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前秦一举消灭代国,拓跋部落联盟土崩瓦解。
后来创立北魏政权的拓跋珪,前秦灭代时年仅六岁,此后十年间的经历耐人寻味。
按《魏书》的说法,他跟随着母亲历经磨难,回到阴山以北的贺兰部;而按另一些记录,他曾被前秦作为俘虏或人质迁往长安,并被送入太学学习。
从拓跋珪后来对于华夏文化的熟悉程度及相应的政治举措来看,后一种说法有相当的合理性。
383年,前秦兵败淝水,慕容部余众从关中东奔河北,形成后燕、西燕相对峙的政权,关陇各族纷纷割据一隅,为鲜卑代国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为各部所推,举行祭天大典,以“登国”为年号,拓跋部的代国又一次复兴。
代国的复兴无疑是慕容后燕支持的结果,此后数年间,在后燕政权的帮助下,拓跋珪征服了阴山以北鲜卑各部及柔然、高车一些部落,使代国的政治影响及于阴山南北。
拓跋珪的成功,除了后燕早期的支持外,还在于他成功地将松散的部落联盟改造成以王权为中心的国家。
登国年间,拓跋珪建立起完全听从自己号令的禁卫亲军,成为他得以驾驭部落大人的关键。
在投附的汉族士人协助下,服务于代王的官职体系逐步建立,拓跋珪甚至计划建立规模上千人的太学,培养本民族需要的文化人才。
“大人”成为拓跋珪可以任免的一种官职,而不是世袭的部落首领。
强大起来的代国,开始不听从后燕的支配。
392年,后燕消灭西燕后,明显加强对代国的控制,最终代国与后燕关系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