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精华)资料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240ac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8.png)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案例分析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长。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
一、尊重与关爱1.案例一:小明的变化小明是个胆小的孩子,刚入园时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他的班主任李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每天放学后都会陪小明一起玩耍,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互动。
在李老师的关爱和引导下,小明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分析: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尊重和关爱幼儿的职业道德。
她没有放弃小明,而是耐心陪伴他,关注他的成长,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2.案例二:小华的挫折小华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有一次在课堂上不小心摔倒了,手臂骨折。
班主任张老师得知后,立刻带着小华去了医院,并安慰他不要害怕。
在张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下,小华很快恢复了健康。
分析:张老师的行为同样体现了尊重和关爱幼儿的职业道德。
她在关键时刻给予小华关心和照顾,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二、专业素养1.案例三:小红的绘画天赋小红是个热爱绘画的孩子,她的班主任王老师发现了她的天赋,于是特意为她开设了绘画兴趣班。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小红的绘画技巧得到了很大提升,作品还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分析:王老师的行为展示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她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2.案例四:小刚的数学难题小刚在数学方面遇到了困难,他的班主任赵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耐心地为他讲解题目,引导他逐步理解。
在赵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回来了。
分析:赵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她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耐心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三、家园合作1.案例五:小王的家庭教育分析:陈老师的行为展示了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合作的重要性。
她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2[5篇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2[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c846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2[5篇材料]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21、“每一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幼儿园李老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体会。
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像有的老师那样频频去提问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也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幼儿。
有时这些幼儿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来,李老师就会让她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对小朋友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
”活动结束后,李老师还主动与幼儿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该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1)李老师模范地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的。
(2)李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热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始终信任每一位学生。
(3)李老师的做法践行了尊重家长,团结协作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对于调动家长的教育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提高家长的素质、形成教育优势和形成教育的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2、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
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老师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题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却因为采取不适当的方式而被拒绝,周围的小朋友经常在老师面前告他的状。
老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很伤脑筋,经常在教师中批评他,盛怒之下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请运用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对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1)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规范的基本要求。
(2)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明明会给他带来心灵上的伤害。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f475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f.png)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在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中,我们探讨的是教师在职业行为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旨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案例一:教师的公正性某中学的数学老师在期末考试中,因为对某个学生有偏见,故意降低了该学生的成绩。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的公正性原则,也损害了学生的权益和对教育的信任。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应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
案例二:教师的诚信一位小学老师在准备公开课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抄袭了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
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的诚信原则,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应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三:教师的关爱一位幼儿园老师在照顾孩子时,因为孩子哭闹而失去了耐心,对孩子进行了粗暴的对待。
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的关爱原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教师应以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案例四:教师的责任感一位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迟到早退,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的责任感原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案例五:教师的自我修养一位大学教授在学术研究中,为了追求个人名利,伪造了研究数据。
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的自我修养原则,损害了学术诚信。
教师应以身作则,诚实守信,追求学术的真知灼见。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对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f35f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6.png)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育质量。
以下是几个师德师风的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具体事例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案例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在某中学,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和轻视。
这种行为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和家长的投诉。
学校在接到投诉后,对该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改正。
该教师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氛围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案例二:公正无私,拒绝贿赂一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分班时,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红包,希望老师能将他的孩子分到一个“好班”。
这位老师坚决拒绝了家长的红包,并表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要进行公平的分班。
该老师的行为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教师应有的廉洁自律。
案例三:关爱学生,保护隐私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学生在作业本中写下的个人烦恼和家庭问题。
这位老师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私下找到该学生,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
同时,老师还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隐私的尊重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
案例四: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一位高中物理老师在期末考试前向学生承诺,如果全班学生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他将自费为全班学生购买学习资料。
考试结果出来后,学生们的平均分达到了85分。
尽管这意味着老师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他仍然信守承诺,为学生们购买了学习资料。
这位老师的行为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也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榜样。
案例五: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尽管已经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经常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并尝试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e5ac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3月,某小学教师张某在课堂上因学生李某未完成作业而对其进行了体罚。
张某用教鞭打了李某的手臂和背部,导致李某受伤。
事后,李某的父母将张某及所在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
二、案例分析1. 师德规范违反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在本案中,张某因学生未完成作业而对其进行体罚,违反了师德规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二)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三)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 法律责任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张某的行为已构成体罚学生,违反了师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因此,张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学校应对张某进行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级等。
(2)民事责任李某父母有权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
(3)刑事责任若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罪,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启示与建议1. 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充分认识到师德规范的重要性。
2. 完善法律法规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
![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40165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f.png)
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案例案例一:关爱学生的张老师。
张老师班上有个叫小辉的孩子,特别调皮捣蛋。
上课的时候总是坐不住,还打扰周围的同学。
很多老师都对小辉感到头疼,觉得他是个“问题学生”。
但是张老师却不这么想。
张老师发现小辉其实很聪明,就是精力过剩。
于是,张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找小辉聊天,了解到他对足球特别感兴趣。
张老师灵机一动,在学校组织了一个小型足球兴趣小组,还让小辉当小队长。
从那以后,小辉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知道自己要给小组里的同学做榜样,在课堂上努力克制自己,认真听讲,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有一次小辉在足球比赛中受伤了,张老师第一时间把他送到医务室,一直陪着他,安慰他。
小辉感动地说:“张老师,您就像我爸爸一样。
”这就是张老师,他用自己的关爱和理解,改变了一个看似调皮的孩子,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良好体现。
案例二:以身作则的李老师。
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教师。
学校规定校园内要保持整洁,不能乱丢垃圾。
有一天课间,李老师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一个废纸团。
他没有像有些老师那样视而不见或者叫学生来捡,而是自己弯腰把纸团捡了起来,然后走到垃圾桶旁扔掉。
这一幕正好被班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看到了,他们原本也经常随手丢垃圾。
从那以后,这几个学生再也不乱丢垃圾了。
有个学生还说:“李老师都自己捡垃圾,我们可不能再乱丢了,太不应该了。
”李老师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用行动向学生传递了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的观念,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的体现。
他明白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案例三:公正对待学生的王老师。
王老师班上要评选优秀学生代表去参加学校的表彰大会。
有两个学生竞争非常激烈,一个是班长小丽,成绩优秀,经常在班里组织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另一个是小刚,他成绩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是在科技小发明方面特别有才华,在学校的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有些同学认为应该选小丽,毕竟她成绩好又很活跃。
教师的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
![教师的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0df1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师德失范问题。
为了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选取了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某中学教师张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事件发生后,张某被学校解聘,并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案例二:某小学教师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销辅导书籍,从中谋取私利。
事件被家长举报后,李某被学校通报批评,并调离原岗位。
案例三:某幼儿园教师王某,在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言语侮辱,导致幼儿心理受到创伤。
事件被家长发现后,王某被幼儿园解聘,并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教师体罚学生分析:张某作为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要求。
体罚学生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案例反映了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需要加强师德教育。
2. 案例二:教师推销辅导书籍分析:李某作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要求。
此案例揭示了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3. 案例三:教师侮辱幼儿分析:王某作为教师,在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言语侮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要求。
此案例表明,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案例(3篇)
![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cab70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d.png)
第1篇一、引言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履行职责、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教师张某,因涉嫌猥亵学生被警方抓获。
经调查,张某自2017年起,在担任该校班主任期间,多次对学生进行猥亵。
张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二)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三)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四)其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张某的行为属于体罚学生,严重违反了该法条的规定。
2. 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张某的行为属于变相体罚,严重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张某的行为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张某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4. 张某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张某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还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引发了社会对教育行业的质疑和担忧。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考核内容,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fa39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b.png)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一:关爱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某幼儿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的父母离异,导致他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
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主动与小明沟通,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需求。
在张老师的关爱下,小明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开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张老师还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使他在学业和性格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分析:关爱学生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这样的关爱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案例二:严谨治学,提高教育质量某幼儿园的老师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严谨治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李老师还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教育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案例三:诚信守法,树立良好榜样某幼儿园的老师赵老师在工作中始终诚信守法,严于律己。
她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自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养成了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家长们也对赵老师充满信任,积极配合她的工作。
分析:诚信守法是幼儿园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
案例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某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她们积极参加园内外的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教学过程中,她们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严谨治学,诚信守法,团结协作,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管理案例: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共五则)
![教师管理案例: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89512b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a.png)
教师管理案例: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共五则)第一篇:教师管理案例: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这是一个全校闻名的班级,全校所有老师都知道并了解这个班,而这个班之所以全校皆知,全因这个男生——亮亮,他几乎是所有老师头疼的对象,而他总是一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样子。
刚教这个班的时候,我就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他的大名,而我又新接他们班的课,想到自己接到这个班就碰到这样一名学生,着实让我头疼了一阵子,然而经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过程叙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体育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男、女生差异较大,男生好动,而女生不亦然,她们总是想少跑或不跑步。
对于如何才能上好六年级的体育课,我请教过很多老师,而亮亮却让我不知所措。
经过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其实他并不如平时表现得那么差,他也有好的一面。
一次体育课上,他表现的非常好,但是也显得很沉闷,我把他叫过来问:“你今天怎么了,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呀?”他说:“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你喜欢的小动物。
我就想起我以前养的白头鸽了。
”我问:“你的鸽子怎么了?”他说:“那是我哥哥用别的鸟和人家换的,给我了,我养了好几年,和它特别有感情,但是它飞走了,我找不找它了,我爸爸说再给我买一只,可没有一只和我的一样,我想我的白头鸽。
”说着,亮亮就哭了,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落泪。
听着他的这番话,我感触颇深,一个孩子对小动物都这么有感情,何况是人呢?课后,我把他单独留下来,与他面对面的进行谈心。
我说:“我现在不是以一名老师的身份和你谈话,我想以一个朋友,甚至是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和你聊天,你愿意和我成为好朋友吗?”他说:“老师我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吗?”我说:“可以,我愿意成为你们每一个人的知心好朋友,但也要你们肯接受我这个朋友才行!”他说:“我愿意接受您做我的知心好朋友。
”我说:“那我们就来聊一聊吧。
”案例的分析与反思:1、原因分析:经过这次聊天,我知道他的父母都忙着赚钱,经常去外地,而他自己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照顾他、帮助他、教育他,凡事都要靠自己。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案例(2篇)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01505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案例以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的行为为主线,探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二、案例描述张老师是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张老师总是充满激情,用心讲解,深受学生喜爱。
然而,在张老师的心中,他深知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以下是他关爱学生的一段典型事例: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某次课堂上,张老师发现一位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课后,张老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到该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张老师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给予关心和鼓励,并建议学生寻求心理辅导。
在张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该学生的心理状况逐渐好转,学习态度也变得积极。
2. 关心学生生活张老师了解到,班上有一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条件较差。
为了帮助这位学生,张老师积极联系学校资助部门,为该学生申请了助学金。
同时,张老师还经常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如衣物、学习用品等,送到学生家中,帮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
3.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张老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在活动中,张老师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张老师深知,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他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倡导文明礼仪,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班级风气日益向好,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和谐。
三、案例分析1. 张老师关爱学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关爱学生。
他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2. 张老师的行为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他的关爱行为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教师师德教育案例分析(2篇)
![教师师德教育案例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689bb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d.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其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个别师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教育,本文以一起教师师德失范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教师李某,因教学成绩突出,曾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李某却出现了师德失范现象。
具体表现为:1. 对学生态度恶劣,经常体罚学生,甚至有一次将学生推倒在地,导致学生受伤。
2. 在课堂上,李某经常玩手机,对学生授课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下滑。
3. 收受家长贿赂,为学生提供不正当的帮助,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4. 与学生发生性关系,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1)个人素质问题。
李某缺乏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淡薄,对师德规范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范行为。
(2)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风气浮躁,物质利益诱惑增多,一些教师价值观扭曲,导致师德失范现象频发。
(3)学校管理问题。
学校对师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导致师德失范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2. 教育对策(1)加强师德教育。
学校应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师德论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2)完善师德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师德监督体系,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督,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3)强化师德考核评价。
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进行处罚。
(4)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对师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尊重教师、关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
四、结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分析李某的师德失范案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
![教师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905c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教师师德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二、案例介绍2019年,某小学教师李某因涉嫌性侵学生被警方逮捕。
经调查,李某在任职期间,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对学生进行性侵。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我国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中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1)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李某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规定。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李某的行为属于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李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 案例中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1)道德观念淡薄李某在担任教师期间,未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职业道德置于次要地位,导致其道德沦丧。
(2)法律意识淡薄李某在任职期间,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导致其以身试法。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到位李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未能对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导致其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薄弱。
3. 案例启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教师触及法律案例分析(3篇)
![教师触及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c21d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职业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一些教师因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触及法律底线,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一起教师触及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法律问题的重视。
二、案例描述2019年,某小学教师李某因涉嫌猥亵儿童被警方立案侦查。
据了解,李某在担任该校班主任期间,多次以辅导作业为由,将多名女学生带到教室后门,对她们进行猥亵。
受害者家长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学校反映,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将李某停职,并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李某的行为构成猥亵儿童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性质本案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李某作为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猥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法律意识淡薄。
李某在行为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3)学校管理失职。
学校在发现李某行为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事态扩大。
2. 案例原因(1)教师个人因素。
李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道德沦丧等原因,导致其行为失控。
(2)学校因素。
学校在教师选拔、培训、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3)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媒体导向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了一定影响。
3. 案例启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爱学生。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监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关注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共同维护教育环境。
四、总结教师触及法律案例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分析此类案例,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edb8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1.png)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在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案例一:爱心与责任的坚守_____老师是一位在乡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
这所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匮乏,但_____老师从未抱怨过。
他不仅认真备课、授课,还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危险。
_____老师得知后,多次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劝说他们让孩子继续读书。
同时,_____老师还自己出资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
在_____老师的努力下,这位学生最终得以继续学业,并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_____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
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案例二:尊重与信任的力量在一所中学,_____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位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违反纪律,成绩也不理想。
很多老师都对他感到头疼,但_____老师却没有放弃他。
_____老师通过与这位学生多次谈心,了解到他其实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自信和关爱,才会通过不良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于是,_____老师开始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给予他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在课堂上,_____老师经常鼓励他发言,哪怕回答错误也会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生活中,_____老师也会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与他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心他的成长。
渐渐地,这位学生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尊重和信任是教育的基石。
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信任他们的潜力和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案例三:严谨治学的典范_____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优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精选
![优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837ea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e.png)
优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精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教师则是这项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在教育的长河中,有许多优秀教师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点亮了前行的明灯,成为了教育领域的楷模。
以下是一些令人敬佩的优秀教师职业道德案例。
案例一: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的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关爱和耐心。
在她的班上,有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小明。
张老师注意到小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少与同学们交流。
于是,张老师主动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经常吵架,这让小明感到很不安和自卑。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阴影,张老师每天都会找小明谈心,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课堂上,张老师也会经常提问小明,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课后,张老师还会为小明辅导功课,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明的家长对张老师充满了感激,而张老师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关爱和呵护。
”案例二:坚守教育初心的李老师李老师在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任教,那里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李老师从未有过抱怨。
他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所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他还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由于学校师资短缺,李老师不仅要教语文、数学,还要教音乐、体育等课程。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李老师从来没有敷衍过任何一节课。
有一次,李老师生病了,医生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
但是他放心不下学生,只休息了两天就回到了学校。
他说:“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
”在李老师的努力下,他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学生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案例三:创新教学方法的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高中数学老师,他深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所以一直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案例(2篇)
![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6af46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教师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轨道,对学生关爱不够,教学态度不端正,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展示一位坚守初心的优秀教师如何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
二、案例经过主人公:张老师,某中学语文教师,从教20余年,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1. 发现问题某日,张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名学生小明(化名)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作业也经常出错。
经过与家长沟通,张老师了解到小明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父母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他。
由于缺乏关爱,小明在学校里显得孤独无助。
2. 关爱学生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张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关心生活:张老师经常关心小明的饮食起居,为他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如为他购买学习用品、衣物等,让小明感受到温暖。
(2)关注学习:张老师发现小明在语文方面有潜力,便利用课后时间为他辅导功课,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3)培养兴趣:张老师发现小明喜欢画画,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丰富他的课余生活。
(4)心理疏导:张老师经常与小明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困难。
3. 取得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他感激地说:“张老师就像我的第二个妈妈,我非常喜欢她。
”4. 教育部表彰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她在接受表彰时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关爱学生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
我要继续坚守初心,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1. 张老师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张老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教育职业道德相关案例(2篇)
![教育职业道德相关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89012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4.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老师,女,35岁,高中语文教师,任教于某市一所普通高中。
她性格温和,对学生充满爱心,始终坚守教育职业道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二、案例经过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张老师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小明在学校里常常感到孤独,与同学交往不多,甚至有些自卑。
张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从关心小明的心理健康入手。
首先,张老师主动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
在交谈中,张老师发现小明对文学比较感兴趣,于是鼓励他多阅读、多写作。
同时,张老师还经常找小明谈心,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在张老师的关爱下,小明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 关爱家庭困难学生张老师所在的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小红的女孩,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
小红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抚养她。
为了生计,母亲在外打工,小红只能寄宿在学校。
张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小红,了解她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在生活上,张老师经常为小红购买生活用品,关心她的饮食起居。
在学习上,张老师耐心辅导小红,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此外,张老师还积极为小红争取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在张老师的努力下,小红得到了学校的助学金,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张老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张老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意见。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张老师会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张老师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班级里的学生们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案例启示1.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张老师的案例表明,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案例分析题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1)这位数学实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答: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⑵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2)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1)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答(1)这位教师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的弟子,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她既看到了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学生,更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所以说她的这爱是公正的,无私的.(2)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①对在道德,智力,体能,运动,交往和情绪上,特别是家庭背景各有差异的学生表示普遍的关切;②对学生的看法公平公正,没有偏见,避免个人感情色彩的影响;③批改作业尺度一致;④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能较好地控制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发言机会;⑤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谈话时,语气一样;⑥不夸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错误,不掩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错误;⑦不根据学习成绩的差异去处理学生做错的事;⑧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先调查清楚,不急于下结论,不偏袒一方;⑨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⑩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答:⑴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⑵分析: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⑵谈谈你的认识.⑶认识: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4.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答: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三个人的回答都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作毫无目的的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认为自己就是砌砖的,不干这个干什么他认为砌砖工作单调,平板,索然无味,有时会把砌砖看成负担,工作时自然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 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把砌墙看作谋生手段,养家糊口的营生,砌砖的价值就在于挣钱,这样,就自然把自己摆在被雇佣的位置上去了,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这两个工人当然"江山依旧",不会有什么发展.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要性.有人"这山望那山高",轻视本职工作,认为"低人一等","没出息","大材小用",这种人在他的岗位上是不可能干出成绩的.而王进喜钻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卖糖果,倪志福研制钻头,雷锋开车,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成了专家.很多很多人都在干一种相同的工作,在这相同的工作中有的人因为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成败与态度.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只有志当存高运才能在平凡中看到伟大.一个亲近伟大的人,他会具备伟大的雄略.5.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1)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答: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事业.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权评价甚至有权要求教师改正不恰当的言论或行为.而且,作为教育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和教学成果的直接感受者,学生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学生应该是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本人认为,由学生评价老师教得好与差,是合情合理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究竟是为谁执教毫无疑问,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如果学生对他(她)不满意,不喜欢,能说是一个好老师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尚且能够"以人为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否更应有"以学生为镜"的肚量学生评教有可能会不公正,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做的不是发脾气,使性子,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切,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得与失,对照学生的要求去改变自己不恰当的做法,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态度表达出来.学生心中也有一杆秤,让学生接受自己,自己的苦心才不会白费.6.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评点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1)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答:1.剖析:"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生动自然;不呆板."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气,也符合"活泼"一词的含义,正反映了学生乙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观察和想象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必然会限制学生乙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2.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1:[判断题]A.正确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判断题]B.错误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3:[判断题]A.正确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4:[判断题]B.错误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5:[判断题]A.正确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6:[判断题]A.正确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7:[判断题]A.正确教师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
8:[判断题]A.正确教师廉洁从教,就必须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
9:[判断题]B.错误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冲击和影响下,要教师廉洁从教是不可能的。
10:[判断题]A.正确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顺利的开展。
11:[单项选择题]A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12:[单项选择题]C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