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6cd4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c.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3.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4. 阅读理解练习。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2. 准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相关资料。
3. 准备阅读理解练习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课外阅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影响。
3. 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等。
4. 分享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提供一些有趣的书籍、故事、文章等,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5. 阅读理解练习:给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解答。
七、时间分配1. 导入:5分钟2.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10分钟3. 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10分钟4. 分享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10分钟5.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的答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和兴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会,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2.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阅读活动,拓宽他们的阅读渠道。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阅读,提倡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大石中心小学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大石中心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712bebf26fff705cc170a9b.png)
“书香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一(2)班苏少萍一、活动目的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引领师生一起共享书墨馨香,增强对优秀思想的认识及理解,取书中精华,用知识充实、装备自己,在轻松快乐阅读中增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以达到素质的真正提高,思想的真正升华。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净化孩子们的灵魂,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为能更好地贯彻这一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
作为教师,更需要读书。
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主题:读书快乐快乐读书1、营造“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利用晨读、课前三分钟、兴趣活动课等时间,以老师给学生讲述绘本为主(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讲完组织学生就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4、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在师生共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让学生充实起来,聪明起来,文雅起来。
让老师丰富起来,深刻起来,儒雅起来。
让学校形成阅读氛围,充满学术气息,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氛。
三、活动对象:全班学生四、活动主题和口号:主题:书香校班级。
口号:与知识为友,与书本为友。
五、活动内容:学生读书:(一)宣传发动1、在教室墙壁开辟出一块“读书交流园地”,开展一次好书推荐会。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43f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2.png)
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3.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2. 分享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
3. 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阅读的看法,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
2.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解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帮助,提高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等。
3. 分享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介绍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故事书、绘本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书籍。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材料,检查他们是否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第二章:阅读技巧的培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2. 教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提问等。
3. 引导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阅读技巧: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故事情节、归纳文章主旨、提问等。
3. 示范应用: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一个故事,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自主阅读一个故事,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阅读技巧。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第三章:分享阅读的快乐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分享阅读的重要性。
2. 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62f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科普读物等。
2. 阅读方法的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包括浏览、细读、猜词义、归纳总结等。
3. 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问题解答、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
4. 阅读笔记的记录:教授学生如何做阅读笔记,记录关键信息、感悟和想法。
三、教学方法:1. 互动教学: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思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阅读材料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阅读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阅读笔记和反思: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思,了解学生的阅读思考过程和收获。
4. 学生阅读习惯记录: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评估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介绍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
2. 第二周:教授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理解和讨论。
3. 第三周: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和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 第四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总结和反思学生的阅读成果。
5. 第五周: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阅读材料的调整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收集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各类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绘本、童话、科普读物等。
2. 阅读指导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书籍,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在线阅读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如儿童阅读网站、电子书籍等。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036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e.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3. 设计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游戏,如看图识词、快速问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好奇心。
3. 阅读指导: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兴趣程度等。
2.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了解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3.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阅读材料和教学内容。
3. 学习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
4. 教学游戏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和讨论。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教学实施:1. 在课堂上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实施分层教学。
3.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 结合课外活动,如图书馆阅读、家庭阅读等,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八篇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da28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f.png)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八篇开学了,为了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一年级语文老师如何制度教学计划?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关于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
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除了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学校编制的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古诗》、《弟子规》等。
四、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五、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
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经典诗文教学方法:1、诵读法。
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
”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
想方法多听多念。
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活动学习法。
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
小学一年级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一年级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4d8c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4.png)
小学一年级阅读指导教案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特制定一下阅读教案,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也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
”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
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读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四、建立书香家庭1、让孩子闻到书的香甜,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告诉孩子书是香甜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先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
让学生学会用眼睛阅读、用耳朵阅读、用嘴巴阅读、最终达到用心阅读。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为孩子建立小书柜,配合孩子的成长尽可能的充实相关图书。
(选择以下图书)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
不一定要有拼音。
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
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然后是儿歌、童谣、谜语、古诗,这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
如果孩子喜欢卡通,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的内容,但不鼓励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寻。
向家长推荐好书,家长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1)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c1dbf4ba6c30c2259019e49.png)
鸡妈妈的新房子阅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指导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获得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了解阅读途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从而达到教学延伸的目的。
阅读重点: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歌曲唱片、学生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课前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老鹰抓小鸡》歌曲。
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老师问:这首歌写了什么动物?(老鹰抓小鸡)对你们真棒,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童话,阅读描写鸡妈妈的文章。
二、学习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1.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童话城堡:出示课题:走进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前言、目录。
出示故事书,打开前言。
老师讲解:从前言可以知道书的大致内容。
你们接着看目录,目录下面是故事的题目。
目录里的故事在几页,我们一看就会知道。
3.推荐童话作品:《鸡妈妈的新房子》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故事的题目。
4.投影示阅读要求:A、读童话故事,把好词好句找出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
B、我知道这个故事讲什么?C、我喜欢的人物是谁?D、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
E、我要推荐的课外书是————。
师读阅读要求并讲解。
三、自主阅读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
引出话题:师:你们的朗读太精彩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1.鸡妈妈造的新房子好吗?2.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话为什么不高兴?鹅大哥说了什么话?3.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新房子又闷又热,她后悔没有听鹅大哥的话,后来她是怎样做的?4.狐狸对鸡妈妈说了些什么?5.狐狸吃掉小鸡后,鸡妈妈又怎样做?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边读、边找、边想。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鸡妈妈的新房子》。
其他同学补充。
四、辩论:假如你是鸡妈妈,你会听狐狸的话吗?五、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收获了什么?或者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六、小结读书方法:1. 刚才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再一一解决了,这也是我们读课外书的一种方法。
(完整版)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完整版)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4d23c2ee06eff9aff80785.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童谣,让学生感知童谣的特点:篇幅短小,富有韵律,充满童趣。
2.通过学习童谣,欣赏童谣,歌唱童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童谣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2.学生:一本童谣书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走进童谣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课间播放:《春天在哪里》听出来了吗?歌里唱得是什么呀?(春天)2.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瞧,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柳枝抽出了嫩芽随风飘动,小花小草争先恐后地装扮着大地妈妈,满树盛开的花儿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一切都向我们预示着春天来了。
3.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春天美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美的文字,就是描写春天的,出示: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
想读吗?自己看着拼音试着读一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得不错。
看一看这段话,一共只有六行,每行大约六七个字,十分短小。
谁再来读一读?这次能不能一边读一边打节拍呢?(师评:哎哟,这么一读,还真有节奏呢!)多美的春天呀,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相机点评,你还看到了什么?再闻一闻呢?)师点评:此时,一幅美丽迷人,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可真有趣!瞧,只有六行短短的文字就把一个春天都装在里面了,真不简单呀!读到这里,你们一定更喜欢这段文字了,再读一读吧,这次带上感情,再配上点动作,一定能读得更好!(配乐)4.像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就叫它“童谣"(指课题),其实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儿歌”。
5.朋友们,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一定跟老师、爸爸妈妈学过不少童谣吧?愿意给我们大家念一首吗?(指4人汇报)相机点评:这不是一则谜语吗?大家猜出来了吗?这是绕口令吧,真不简单,能再快一点吗?……二.学童谣,赏童谣1.师述:刚才小朋友们念的童谣都来自于生活,童谣有的描写动植物,有的是有趣的谜语,有的是逗人的绕口令,有的是滑稽的颠倒歌,可有趣了。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a90a0602768e9950e7381c.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假面舞会》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设计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1.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2.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二、指导阅读.(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1.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3.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4.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二)走进“童话森林”1.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三、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著《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二、《我给小鸡起名字》教学目的: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根据老师的提示,创编诗歌.教学程序:一、谈话: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着优美的诗歌与黎明共舞吧!二、复习诗歌《春天》1、师: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准备诵读.2、生齐诵:春天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上,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师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三、学习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首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2、出示诗歌《我给小鸡起名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歌,把诗歌读通读准.我给小鸡起名字任融融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 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它们一下都走散,一只东来一只西.于是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诗歌,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6、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歌.7、听着听着,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8、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把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自由读,同桌互读.9、女生读第一段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段的句子.10、齐诵《我给小鸡起名字》11、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诵读《我给小鸡起名字》,愿你的朗诵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在坐的每一个人.四、改写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读了这首诗,大家有没有想到妈妈还会买回家其他动物?2、谁来为妈妈买回家的动物作首诗?3、小组讨论.4、学生汇报.5、读一读我们班的新诗.三、《白雪公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2、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丽……3、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布置、卡通图片、实物投影、精美书签教学流程:课前黑板布置: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上碧绿的小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小花……一片迷人的大森林景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神秘的大森林,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教师在黑板上帖上美丽的白雪公主的卡通图片)2、谁愿意叫叫她的名字?3、知道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知道多少说多少.)4、课件出示:《白雪公主》这本书的精彩封面,旁边写着“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王后就给她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学生边看封面及相关内容,边听配乐朗读介绍.)5、喜欢白雪公主吗?想更多的了解她吗?有什么好办法?(读故事)二、走进人物,自读自悟.1、小朋友们,快快打开《亲近母语》第 181 页,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读的时候要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2、读过一遍的小朋友举手.真好!现在,请大家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次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3、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⑴四人小组交流.⑵全班交流.4、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全班交流,答疑解难.(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猎人的好心肠;七个小矮人的爱心;王子的真情;皇后的狠毒…….)5、读了两遍,还想读吗?那就再读读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你觉得最美的,或是你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句子,过会儿读给大家听.6、森林朗诵会.(学生交流句子,课件大屏幕出示相应的内容.交流中,教师通过“森林朗诵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引导学生互读互评,将自己的感悟读出来.)三、读演相映,张扬个性.1、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呢?想不想演一演?那就分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段演演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展示白学公主、猎人、王子、七个小矮人、王后、镜子等各个人物的头饰),过会儿演给大家看!2、森林晚会、(小小课本剧)四、观看动画,再次激趣.读了《白雪公主》,演了《白雪公主》,让我们再来看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吧!五、书签表意,升华情感.1、小朋友们,读了《白雪公主》.现在,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这精美的书签上吧!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签,交流评议.六、以本为例,拓展延伸.小朋友们,其实童话王国里的朋友可多啦!瞧,在我们的《亲近母语》中,还有勤劳的“灰姑娘”,动人的“睡美人”(课件出示这两个故事的封面).在有趣的《格林童话》中(出示《格林童话》封面及部分目录),还有更多的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起读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四、《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2的爸爸.3.教学重点认写生字,理解诗的内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说出自己的心愿.教学准备教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首歌的录音带.学生: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说一说,写写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师:请大家说一说小头爸爸怎么样,再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又是怎么样的.2.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注意正确的姿势.(2)大胆地阅读.(3)边读边想诗歌内容.2.教师:孩子们,你们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想?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3.三、再读课文,识字交流四、细读课文,感悟情感1.教师: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你就读哪一部分.2.(1)教师:你为什么对这一部分很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或体会.(2)同学们相互评议.(注意说话中的礼貌用语.)(3)让学生领读刚才说的这一部分.适时鼓励并加以补充.3语气的处理.(1)第一节,指导学生想象,可采用陈述的语气朗读,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2)第2、3、4节:①注意区别“我要……”“我一定不……”这是想象和现实对立的生活画面,联系生活经验读,边读边想.(板书这两个句式.)想象部分:轻松、快乐、天真、感兴趣;现实部分:生气、郁闷、讨厌、不高兴.②体会“跟”、“给”、“带”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③在第四节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齐读这句诗,也可以仿说.4.5.五、表达情感,仿说练写1那又将做一个怎样的爸爸?2.3、妈妈说的话.4.5.边读边欣赏.六、指导写字,巩固识记1.(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2.七、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的语言是那么的生动风趣,那么自然活泼,道出了儿童纯真的希望,流露出孩子们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需求.这一切就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一样.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美美地朗读,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回家之后把这首诗读给自己的家里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一下.八、完成练习1.2.五、《灰姑娘》教案[教材分析]《灰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选》.课文记叙了一个可怜的灰姑娘在生母死后,受尽继母和两个妹妹的欺侮、嘲笑,过着艰难的生活.但她一直牢记生母的嘱托,为人始终虔诚、善良.后来,国王举行盛大的舞会,想为王子物色未来的新娘.被继母关在家里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有幸参加了舞会并被王子选中,最终成为了王子的新娘.这个故事前半部分具有悲剧性,但结局却是圆满的.[学生活动设计]1、采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已见,解决疑难问题.2、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导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你们平时都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情况回答)是啊,这些童话故事情节大都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语言形象、通俗.在写法上也常采用夸张、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而且很多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热情与理想,深受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同学们这么爱读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板书:灰姑娘)二、初读短文,整体感知.1、在学习这篇童话之前,我们回忆一下: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看了题目你怎么想?(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呢?灰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呢?……)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首先要读懂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还要弄明白短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这篇童话语言朴实,内容感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可以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自由读读短文,看能不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弄懂课文的写作顺序.(生自由朗读短文后,指名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三、赏析短文,探究人物.(一)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想好后,在学习小组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小组里交流看法.(鼓励小组成员每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2、请生在全班交流一下.(允许各抒己见,不可强求划一,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重点分析“灰姑娘”这个人物.1、体会灰姑娘的“虔诚、善良”.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很喜欢童话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原因是她为人虔诚、善良.(板书:虔诚、善良)谁能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她是个虔诚、善良的姑娘?学生可能会谈到: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热爱母亲、思念母亲,因而常到母亲坟前哭;牢记母亲临终前的嘱咐,为人一直虔诚、善良.)②有一次,父亲要出远门,……“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不要漂亮衣服,不要珍珠宝石,只要父亲平安归来,这是女儿对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爱!这足以透视出灰姑娘那纯真善良的心灵.)与她那贪恋财物珍宝的两个妹妹相比,灰姑娘的确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所以很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点.再想一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好这两句话呢?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②“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灰姑娘十分高兴地看着父亲平安地回来.2、体会灰姑娘的“可怜”.这么一位虔诚善良的姑娘,本该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可她,因为生母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后妻,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短文,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灰姑娘艰难处境的词句.并且仔细读一读,看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畅谈交流读书体会、感受,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①“蠢货”、“你这个厨房丫头”——语言上辱骂她②拿走了她的漂亮衣服,给她穿件旧的灰罩衣和木拖鞋.——不给她好穿的③强迫她进入厨房;从早到晚干重活:天没亮就起身,拎水、生火……——把她当女仆来使唤④故意把豌豆和扁豆撒在灰里,要她一粒粒拣出来——搞恶作剧欺侮她、嘲笑她⑤晚上干活累了,不再有床给她睡觉,只能躺在灶边的灰堆里——不给她休息的地方⑥“谁想吃面包,谁就得干活.”——吃的仅限于面包⑦“你,灰姑娘,浑身肮脏,也要去参加舞会?你没有像样的衣服和鞋子也想去跳舞?”——没有行动的自由……同学们体会得不错!是的,继母和两个妹妹的到来——对于灰姑娘来说,无异于灾难生活的开始!从吃、穿、住、行……她们从来就没有把她当作人来看!可怜的灰姑娘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板书:生母去世→处境艰难)体会到了灰姑娘过的是十分艰难的生活.那现在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吗?(因为她长期躺在灰堆里休息,她的外貌也就灰不溜秋的,所以她的两个妹妹嘲笑她,称她为“灰姑娘”.)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短文的2、3、4自然段,看怎样才能读出灰姑娘的孤苦和可怜?指导学生朗读.(自读、指名读、齐读)3、体会灰姑娘的“守时”.⑴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此时此刻,你想对那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①你真是一位好心肠的女孩!可惜你遇到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太可恶了,你的命实在太苦了!②可怜的灰姑娘,我真的好想帮助你!帮助你跳出“火坑”!③我真的好想把你那可恶的继母和两个妹妹揍一顿!……⑵是的,不仅我们想帮助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看!童话中的一位仙女也来帮助灰姑娘了.(板书:得到仙女帮助)请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10——18自然段,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仙女是怎样帮助灰姑娘的?灰姑娘又是怎样按仙女的要求做的呢?从这里你又体会到灰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边读边想,也可以与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几个问题的.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会谈到:①当继母带着两个妹妹去参加舞会后,被锁在屋里的灰姑娘正眼泪汪汪时,一位仙女从天而降.当她得知灰姑娘也想去参加舞会时,她用魔术把灰姑娘的脏衣服和破鞋子变成金银编织的衣服和水晶制成的鞋子,还把屋里的南瓜变成马车,把老鼠变成马儿,并嘱咐她必须在晚上十二点以前赶回家,否则一切都会变成原样.②灰姑娘在参加舞会时,每晚都按仙女的要求按时回到了家里,而且是想方设法地甩开王子的追送.从这里我们又可以体会到灰姑娘是个非常守时的人.4、总结“灰姑娘”这个人物.从刚才的读书中,我们知道了童话中的灰姑娘是个虔诚、善良、身世可怜而又非常守时的人,所以我们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她.(三)分析其他人物.1、说起童话中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她们很自私、贪婪、不尊重人……大家都非常讨厌她们.从童话的结局来看,她们的下场都是不好的.2、关于王子这个人物,课文中叙述的不多,但他对灰姑娘的执着的追求却让我们非常感动.3、而童话中灰姑娘的父亲,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原因是亲生女儿受到欺侮、嘲笑,他却不闻不理,认为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说得有道理.四、总结全文,感悟道理.1、读完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吗?学生自由发言.2、老师小结:虽然灰姑娘是个身世很可怜的人:生母早逝,继母和两个妹妹欺侮她、嘲笑她,但正因她的虔诚和善良,她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最终被王子选中,成为王子幸福的新娘.有同学可能会问: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吗?那我们还得先弄明白:这是一篇童话.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但是,从这虚构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却可以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人一定要虔诚、善良,好人终有好报.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五、拓展练习,延伸课外.1、简介作者,推荐读《格林童话选》.这么美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那就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童话作家格林兄弟.还记得《小红帽》、《青蛙王子》、《白雪公主》……这些伴随你、我成长的童话故事吗?那可都是他们兄弟俩的杰作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读《格林童话选》,或者上网去查询有关资料,然后再和同学们交流交流.2、排练演出课本剧.同学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请大家以这篇童话故事作为剧本,选择小演员,在课余进行排练,准备在下一节课时演出.演出时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六、《贺年卡》教学设计一、课文说明本课是一篇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讲述了小猫和小鸡互送贺年卡表示问候,表达思念、加深友情的故事.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新年快到了,城里的小猫给乡下的小鸡写贺年卡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写小鸡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后欣喜地读贺年卡.第三自然段,写春节快到了,乡下的小鸡给城里的小猫写贺年卡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小猫收到了小鸡的贺年卡后读贺年卡的高兴心情.二、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3.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三、教学准备1.小鸡、小猫的头饰.2.准备一些不同样子的精致的贺年卡.3.字词卡片.四、教学时数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教师出示贺年卡,学生欣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2.质疑: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针对学生读不好的生字,教师加以指导.)3.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的拼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4.学生再读全文,纠正个别字的读音.5.同桌之间互读,然后全班齐读全文.(三)自学本课生字词.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困难.(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五)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1.读课文中的“我的词语库”,理解意思.2.说说你从课文中还学到了哪些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2.阅读课文.(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段读课文,理解内容.①第一段有几句话?什么时候谁给谁写贺年卡?理解“新年”、“城里”、“乡下”.②教师引读:小猫是怎样给小鸡写贺年卡的?找出描写小猫动作的词.③第二段有几句话?小鸡在什么时候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收到贺年卡小鸡是什么样的心情?该怎么读?3.用学习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自然段,交流讨论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鸡小猫的友情.(三)齐读课文,加深理解.(四)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七、老鼠嫁女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二.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各形象头饰三.活动过程:1.通过观察,了解形象特点师:(出示老鼠爸爸的形象)看!这是谁呀?师:今天老鼠爸爸家在办一件大喜事,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世界上最神气的人,那你们觉得谁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呢?师:那到底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2.完整讲述故事故事讲至“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3.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分段提问的方式)(A)师:老鼠爸爸嫁女儿的要求是什么呀?师:那神气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师:哦!原来神气是这样的,你真神气!那老鼠爸爸他是怎么说的呢?师:“谁最神气,女儿就嫁给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鼠爸爸的话.(B)师: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那他去找了谁啊?师:他第一个去找了谁啊?师:老鼠爸爸是怎么问太阳的?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鼠爸爸问太阳的话师:那太阳他是怎么回答老鼠爸爸的?师:我们来学一学太阳的话师:恩,学的可真像!可是太阳说他怕乌云,你们猜猜接着老鼠爸爸会去找谁了呢?师:哦!老鼠爸爸去找乌云了,那他们会说写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学一学他们对话的样子,还可以加上动作师:我们一起再来学一学师:可是乌云说他怕大风,那接下来你们觉得他会去找谁呢?师:哦!老鼠爸爸会去找大风,那他们两个人又会说些什么呢?师: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师:可是大风他怕围墙啊,那怎么办呢?老鼠爸爸又会去找谁呢?师:老鼠爸爸找到围墙会说什么呢?围墙又说了些什么呢?师:他们是这样说的呀,那我们一起学一学他们的话(C)师: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了猫咪,那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三个一组轻轻地说一说.。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5b22b02d276a201292e34.png)
《闻鸡起舞》教案第11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梗概。
2、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说出闻鸡起舞的意义。
3、努力形成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国家,从古时候开始就有很多讲勤奋学习的故事。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听其中的一个故事——《闻鸡起舞》。
二、故事内容:
晋代的祖逖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5c8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8.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3. 阅读技巧的培养。
4.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5. 文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练习,培养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
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练习,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练习和问题讨论,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阅读习惯和技巧:观察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4.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作品,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童话故事、绘本、诗歌等。
2. 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阅读内容、感受和问题。
3. 参考书籍:关于阅读技巧、文学鉴赏的书籍。
4.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八、教学准备1. 准备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提前分发给学生。
2. 准备阅读记录表,供学生记录阅读情况。
3. 搜集相关参考书籍,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4. 制作教学课件,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素材。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习惯和技巧等方面。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638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a.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介绍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翻页、指读、朗读、默读等。
3. 教授如何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教师示范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阅读实践: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课外读物,教师巡回指导。
4. 阅读分享: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2. 学生阅读分享和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效果。
五、教学资源:1. 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资料,如教学PPT、阅读手册等。
3. 课堂讨论和分享所需的道具和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阅读体验。
3.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成就感。
4. 激励性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活动:1. 课前活动: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材料,了解故事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中活动:教师讲解、示范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课后活动: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定期提交阅读笔记,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下载)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0f2aa4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1.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课外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讲述课外阅读对学习和成长的好处分享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问学生是否喜欢阅读,为什么?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1.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一篇文章并分享感受第二章: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讲述选择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2.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展示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2.4 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分享感受第三章: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讲述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分享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等3.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如预测、提问、总结等3.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阅读,并记录下来第四章:阅读分享和交流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分享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讲述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分享和交流分享一些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技巧和策略4.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进行一些阅读分享和交流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4.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第五章:培养阅读习惯5.1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如何保持阅读的动力和兴趣5.2 教学内容讲述保持阅读动力和兴趣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培养阅读习惯的策略和技巧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经验进行一些培养阅读习惯的实践活动,如制定阅读计划、记录阅读时间等5.4 作业学生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第六章:探索故事背景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故事背景的兴趣教授学生如何研究故事背景6.2 教学内容介绍故事背景的概念讲述如何通过阅读书籍了解故事背景分享一些研究故事背景的技巧和方法6.3 教学活动讲解故事背景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故事背景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故事背景的实践活动,如查找资料、讨论等6.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探索其故事背景,记录下来第七章:理解故事情节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把握故事线索7.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讲述把握故事线索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理解故事情节的策略和技巧7.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把握故事线索的方法进行一些理解故事情节的实践活动,如总结故事大意、分析角色等7.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记录下来第八章:欣赏文学语言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语言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8.2 教学内容介绍文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讲述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美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欣赏文学语言的策略和技巧8.3 教学活动讲解文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美的方式进行一些欣赏文学语言的实践活动,如朗读、品词析句等8.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欣赏其中的文学语言,记录下来第九章:分析人物形象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评价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9.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讲述评价和理解角色methods and techniques分享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策略和技巧9.3 教学活动讲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评价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的方法进行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等9.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记录下来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外阅读的收获培养学生反思自己阅读过程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总结课外阅读的意义和收获讲述如何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分享一些总结和反思的策略和技巧10.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总结课外阅读的收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总结和反思10.4 作业第十一章:探究主题与寓意1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故事主题与寓意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从作品中领悟深层含义11.2 教学内容介绍故事主题与寓意的重要性讲述如何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主题与寓意的方法分享一些探究主题与寓意的策略和技巧11.3 教学活动讲解故事主题与寓意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作品中领悟主题与寓意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究主题与寓意的实践活动,如讨论、分析等11.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探究其中的主题与寓意,记录下来第十二章:创意阅读与写作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12.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阅读与写作的概念讲述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创意阅读与写作的策略和技巧12.3 教学活动讲解创意阅读与写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阅读与写作经验进行一些创意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活动,如写读后感、改编故事等12.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创意阅读与写作,记录下来第十三章:阅读与生活相结合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1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讲述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策略和技巧13.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的经历进行一些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讨论、分享等13.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将其与生活相结合,记录下来第十四章:阅读评价与反思1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效果1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评价和反思的概念讲述如何评价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效果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阅读评价和反思的策略和技巧14.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评价和反思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评价和反思经验进行一些阅读评价和反思的实践活动,如评价自己的阅读笔记、讨论等14.4 作业第十五章:阅读推广与分享15.1 教学目标培养学为阅读推广者教授学生如何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的阅读材料15.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价值讲述如何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阅读推广和分享的策略和技巧15.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阅读材料的经验进行一些阅读推广和分享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阅读推荐卡片、分享会等15.4 作业学生制作一份阅读推荐卡片,向他人推荐一本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能力。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12a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1.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翻页、查找、理解词语和句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小猪佩奇》系列图书学习如何正确翻页和阅读顺序。
学习理解图书中的词语和简单句子。
2. 第二章:《熊出没》系列图书学习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
学习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3. 第三章:《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图书学习如何查找图书中的信息。
学习通过故事培养正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 第四章:《海绵宝宝》系列图书学习理解图书中的幽默和趣味性。
学习通过故事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5. 第五章:《西游记》少儿版学习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基本内容。
学习通过故事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阅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态度和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各类儿童图书:包括卡通、动漫、童话、名著等,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2.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3. 教学多媒体:如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六、第六章:《格林童话》精选学习欣赏经典童话故事,培养想象力。
学习从故事中理解善恶分辨,培养道德观念。
七、第七章:科普读物学习科普图书的阅读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学习通过科普读物,了解自然、科技等知识。
八、第八章:中国民间故事学习了解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学习从民间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生活技能。
九、第九章:诗歌阅读学习欣赏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十、第十章:阅读策略与习惯培养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学习制定阅读计划,培养定期阅读的习惯。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c24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7.png)
一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和翻书方法。
3. 引导学生理解图片和文字的关系,提高图文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姿势和翻书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2.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进行阅读。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与文字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翻书方法,并进行示范。
2. 阅读示范:教师选取一本适合学生的绘本或故事书,进行阅读示范,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与文字的对应关系。
3. 学生阅读:学生按照正确的阅读姿势和翻书方法,自主选择一本绘本或故事书进行阅读。
4. 分享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与文字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姿势和翻书方法,是否符合正确的阅读习惯。
2.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理解能力。
3. 搜集学生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绘本或故事书。
2. 阅读指导手册或教学卡片。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角活动,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2. 开展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2. 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体验。
2.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3. 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分享经验和成果,与同事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兴趣,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f36d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f.png)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
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3. 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
4.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
5. 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的阅读课上学到的一些基本阅读策略,如研读封面、标题、图片,预测故事情节等。
步骤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如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培养想象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等。
步骤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可通过展示一些不同主题和难度的图书封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步骤三: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词、复杂句子等。
教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查字典、寻求他人帮助等,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步骤四: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理解、细节理解和阅读态度思考等方面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年级的短文章,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五: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讲解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教师可以示范写一段读书笔记,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积极记录。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分享,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记录读书心得。
拓展练习:布置学生自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并阅读后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教学目标:
阅读是一件可以伴随人一生的事情,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里收获在阅读中拥有美好的心灵,增加语言积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让孩子爱上书,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
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周次:第3周
《闻鸡起舞》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梗概。
2、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说出闻鸡起舞的意义。
3、努力形成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国家,从古时候开始就有很多讲勤奋学习的故事。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听其中的一个故事——《闻鸡起舞》。
二、故事内容:
晋代的祖逖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三、说说“闻鸡起舞”的意义:
想要成就事业,就要努力。
不经过努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
四、说说你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五、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的小朋友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