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同步练习卷: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共47张ppt)
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歼灭大批 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巨大牺牲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 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 军阵亡、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 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超过74名将军战死沙场, 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 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等34名少将。
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日本
1874年
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扩张到东北
1914-1915 “二十一条”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成立伪满洲国,分裂东北
——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上册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防御阶段(37.7—38.10)——重大战役
时间
主要战役
地点/主要人物
1937.8.13—10月 1937.9—11月初 1938.1月—5月 1938.6月—10月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知识填空表格,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线索,让学生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战绩。
2、史料实证:通过对本课史料的分析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历史解释:注重相关历史概念的解读,论持久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制度、皖南事变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罪行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运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1、讲述法;2、问题探究法;3、分析归纳法4、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总结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导入本节课题。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展示PPT,让学生读书完成下列表格。
(一)防御阶段1、淞沪会战,意义: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2、忻口会战,特点: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特点: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特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特点,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5、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二)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发表《论持久战》、内容及意义。
(三)相持阶段1、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019年高中人教版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4 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课件
(2)内容:科学论证了中国必 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窑洞撰写 《论持久战》
(3)影响:从思想上武装了全 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 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 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时间 地点 指挥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
主要目 标
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 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
机枪阵地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八路军第一二〇师 重点拆毁正太路张 净至桑掌段的铁路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 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
胜利
(3)战 果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 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 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地雷战》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思想上: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对全党范围的开展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教育运动
(2)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 、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 命。
(3)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 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
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
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3)徐州会战(1938.1—5)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
李
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宗
仁
共歼敌1.8万人,缴获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 大炮50余门,以及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侵 略者的嚣张气焰以有力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 人民的抗战士气。…中国军队损失1.95万人 。 — —《大江南北:抗日战争十四年全记录》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军事上:组织大规模会战 结合教材P148页-150页,概括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1)淞沪会战(1937.8.13-11.12)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 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决不放弃领土 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 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8.14)
——王明《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
“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 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 幼稚不完善。” “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 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 然也感到困难, 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 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汪精卫传》
王明
中国速胜?
vs 中国必亡?
汪精卫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
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山东、苏南、皖东等,开展游击战争。
意义:配合正面战场,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兵力。
地道战
地雷战
③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彭德怀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清单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 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1)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________”的狂妄企图。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八路军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3)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____________。
(4)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陷落。
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___阶段。
(5)长沙会战:__________年12月开始,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时间:1938年6月。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__________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3)影响:对抗战时局产生重大影响。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 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日军华北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2. 斗争中求团结: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__________”,引发中国共产党及民主人士的抗议,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 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三、东方主战场1.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背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2)正式形成: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国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1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与目标1.通过时间轴或表格进行知识梳理、时空定位,整理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等史实,以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知道上述史实的时空范围。
2.通过对教材内容内在关联性的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4.除却知识目标,历史学科还肩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以及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故本课尝试推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习得和落地。
二、教学内容分析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隶属《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在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与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之间起着知识内容、专题线索方面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内容标准是: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具体抗战,从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共5个课时的知识,对本课考纲和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和识记一般基础知识,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零散和孤立,缺乏联系性,更缺少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41张ppt)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要求】 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 史意义。
全面抗战
(1937.7—1945.8 )
《论持久战》
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三个阶段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4年底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战略相持阶段
2.皖南事变 (2)应对: 方针:抗战、团结、进步
举措:①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三三制”:规定在 政权的人员分配上,“ 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 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 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②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巩固扩大 抗日民主根据地:
会战
时间
淞沪会战 1937.8—11
事件
意义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淞沪会战
“如果进行以消灭南京中央政 权为目的的全面对华战争,不过 三四个月内就可以争取结束。 ”……日本统帅部认为,占领上 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 ,“切断其对外联系”,能使中 国“军队和国民丧失战斗意志” ,迫使中国政府尽快屈膝投降。
——摘自何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二
三、东方主战场
(一)原因: 1.兵力: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 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 2.作战: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 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组织: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武汉会战 1938.6—10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发展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全民族抗战,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个子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正面战场的抗战”讲述了正面战场的几场重要会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陈述了中共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的贡献,以及中共始终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东方主战场”陈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前召开的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过程和意义。
四个子目从不同角度烘托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的重要贡献。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时空观念】了解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抗战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
【史料实证】了解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历史解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家国情怀】理解全民族众志成城抗战的精神,感悟抗日战争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责任意识重点:掌握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作用。
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地位。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教师需在此基础上,以地图为媒介探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史料为依托,探讨本课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如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笔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上海)●时间:1937.8-11月●结果: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2.平型关大捷(太原)●时间:1937.9●部队: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11月忻口会战后太原失守3.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中的战役)时间:1938;指挥:李宗仁;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4.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时间:1938.6-10月;武汉失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5.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12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的著名高校向西南、西北大后方迁移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开展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2.沦陷区: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工人怠工罢工3.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打破日军“囚笼政策”4.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突袭围剿新四军5.建设根据地: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民主选举三、东方主战场1.世界局势: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1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击日军人数多;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倡导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3.1942年初,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战线正式形成4.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5.1943年,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战后日本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
后达成协议,废除西方国家与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1945.4-6月)●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二战结束(1945.5,德国投降;1945.8.15 日本投降)●广岛长崎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跟踪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跟踪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战役有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2.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
此战役应是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3.图反映了A.抗战以来首次大捷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全民族抗战开始4.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以下属于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际力量的支持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5.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
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A.正面战场有力抗击侵华日军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6.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
这些“土八路”的出现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思想的实践体现A.人民战争思想B.土地革命思想C.统一战线思想D.根据地建设思想7.抗日战争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B.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C.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D.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8.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9.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统编⼈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奋战与抗⽇战争的胜利教案统编⼈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奋战与抗⽇战争的胜利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4课全民族浴⾎奋战与抗⽇战争的胜利教学⽬标1、时空观念:通过知识填空表格,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线索,让学⽣掌握正⾯战场的主要战役及战绩。
2、史料实证:通过对本课史料的分析运⽤,培养学⽣分析史料、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历史解释:注重相关历史概念的解读,论持久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制度、皖南事变等,帮助学⽣加深知识理解。
4、唯物史观:运⽤唯物史观,分析抗⽇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侵华罪⾏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民的英勇抗争,全体中华⼉⼥众志成城,运⽤⾰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进⾏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主战场,理解⼗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学⽅法1、讲述法;2、问题探究法;3、分析归纳法4、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新课:总结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导⼊本节课题。
⾯对⽇本全⾯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内战,⼀致对外,实现第⼆次合作,建⽴抗⽇民族统⼀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让学⽣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
⼀、正⾯战场的抗战展⽰PPT,让学⽣读书完成下列表格。
(⼀)防御阶段1、淞沪会战,意义:粉碎了⽇军三个⽉亡华的狂妄企图2、忻⼝会战,特点: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战⽃最激烈的⼀次战役平型关⼤捷,特点: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场胜仗,打破⽇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徐州会战,台⼉庄战役,特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战场取得的最⼤胜利。
4、武汉会战,特点,抗战以来规模最⼤的⼀次战役5、结果:1938年10⽉,武汉⼴州陷落,抗战进⼊相持阶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业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基础性达标作业1.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A.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B.反映了全面抗战路线C.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D.取得了百团大战胜利【答案】C【解析】国民党正面战场“比较努力”的抗战,减轻了中共的压力,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故C项正确。
2.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此电文嘉奖的应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40年”及战役特点,百团大战的特点是交通破袭战。
3.下图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图,此图主要反映的是()A.日本在各战场上人员分配不均B.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力严重不足C.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的主要兵力D.日本认为东南亚战场并不重要【答案】C【解析】表格显示“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三个时期日本的兵力分配情况,其中在中国战场的兵力分别是35个师团、37个师团以及53个师团,远多于其他战场的兵力分配,说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故选C项。
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
5.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
这说明()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成为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学案例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問題,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历史素养。
4.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2.设定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4.结合时事,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应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和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2.分析全民族抗战的形成的史实和意义,介绍国共合作抗日的历程,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珍惜和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增强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果。
4.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课练试题24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课练试题24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刷题课时练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针对抗战初期的某次战役,西方学者称其为“自日本建立陆军以来第一次显要的战败”,国民政府宣传机构则称“歼敌三万余众”。
该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 D.南京保卫战解析: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故A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约3万余人,故B项正确;淞沪会战日方宣布死伤4万余人,而且淞沪会战不是日本战败,故C 项错误;南京保卫战,中方失利,故D项错误。
答案:B2.下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
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
该漫画的主旨是()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 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 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解析:该漫画的主旨并不在于嘲讽日本的侵略,而在于号召百姓积极抗日,故A项错误;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是抗日,故B项错误;材料中全家齐上生产抗日,体现出了号召百姓积极抗日的主旨,故C项正确;材料与国共合作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3.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
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D.全国性抗战局面已经形成解析:根据题目中“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形成了全国性的抗战局面,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是在抗战相持阶段,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24课,相较于第23课而言,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于后一课而言,本课是人民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基础。
本课共分为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四个子目,时间跨度上从1938年8月一直到1945年10月。
从不同角度烘托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的重要贡献。
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课的知识点在中国近代史占据重要地位,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
本课内容与初中内容存在相似性,主要包括在初中课本第六单元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四节课内容,第十九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之淞沪会战的内容,以及第二十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新增了东方主战场,此内容仅在初中课本的知识拓展中进行介绍。
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应该有一个提升,把中国抗日战争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下来认识,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凸显国际视野,更加突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此外论持久战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内容在初中仅是知识拓展,而高中属于正文内容。
在敌后战场和抗战部分高中教材新增了陕甘宁边区的内容,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介绍也更加的全面。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本课大部分内容在初中时就已经进行学习,学生在初中对知识的把握相对比较好,故而在本课程教学中以时间轴、历史地图的方式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及他们初中时期没有深入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
从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行为出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有一定的知识归纳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难度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个事变: 皖南事变
三个战场: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两大文献: 《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1937年
1938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广州失守 《论持久 战》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历史解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对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做出正确的历史
解释
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从家国情怀角度感悟中国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2、胜利进程
德国无条件 投降
目的
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时间、地点 1945年4—6月;延安
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
意义
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核心素养落实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
各路大军撤离
侵略战日日争本本是的是进侵个步略小的战国、争,正是经义退不的步起;的长、期野战淞上蛮争沪海的,会沦,中战陷中国国是的个反大
①中国不能速胜 ◎毛②泽中东国在延不安会窑亡洞撰国写《论持久战》
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整理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这说明了(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2.下列关于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B.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这是抗战中的最大规模战役3.“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4.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以上数据说明(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轻重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5.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近代也是一段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不断明晰和加强的时期。
以下事件中最有助于强化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是(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6.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7.油画《地道战》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壮大抗日力量B.打倒北洋军阀C.改善农民生活D.消灭地主阶级9.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这一著名论断。
可作为这一论断的依据有( )①进步力量壮大②民族意识增强③国际地位提高④民族独立实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0.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
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 A.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B.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C.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D.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11.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②抗战精神③长征精神④井冈山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7月25日《新民报》的漫画材料二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难,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
大敌当前,危机时刻,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找到了共同的利益交集。
全国抗战高潮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摘自王远启《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浅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意识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
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
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
“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
”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
材料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
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情景论述其原因。
(要求:写出变化,变化依据材料,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这说明了(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解析: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体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故选A项。
答案:A2.下列关于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彭德怀是这次战役的指挥官B.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这是抗战中的最大规模战役解析: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平型关大捷,“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结合地图中的地点“台儿庄”可进行判断,故选C项。
答案:C3.“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解析:据“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可知,这段报道反映的是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答案:D4.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以上数据说明(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轻重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解析:据材料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所占的比例总体上升,这说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全面抗日战争的作战方式除了敌后游击战还有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故错误;在抗战期间,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抗日,在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上升为主战场,故C项错误;在防御阶段时,日军把国民党军队作为主要作战对象,到相持阶段时才以共产党军队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故D项错误。
答案:A5.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近代也是一段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不断明晰和加强的时期。
以下事件中最有助于强化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是(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是在外族侵略下逐渐形成和强化的。
其中灾难最深重的是日军侵华,其造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危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全民族抗战,C项符合题意。
答案:C6.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解析:据“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关键信息“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的典型例子。
答案:A7.油画《地道战》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因此,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符合题意。
答案:C8.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壮大抗日力量B.打倒北洋军阀C.改善农民生活D.消灭地主阶级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壮大抗日力量所实行的政策,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9.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这一著名论断。
可作为这一论断的依据有( )①进步力量壮大②民族意识增强③国际地位提高④民族独立实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抗日战争时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推动了进步力量壮大,故①正确;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有利于民族意识增强,故②正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胜利,有利于国际地位提高,故③正确;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没有实现,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A10.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
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 A.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B.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C.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D.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解析:近代中国有两次国共合作,一为国民革命时期,二为全面抗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