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审批稿

合集下载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2024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2024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超声波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超声波探伤的详细指导,包括仪器操作、数据解读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指导书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超声波探伤的核心要点。

一、仪器操作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及探头的完好性b. 确保材料和探头之间的良好耦合c. 设置仪器参数,如频率和增益2. 探伤过程a. 选择适当的探头和扫描模式b. 将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并施加适当的压力c. 启动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功能d. 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波形和数据3. 数据分析a. 判断材料中的缺陷类型和位置b. 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如测量缺陷尺寸和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c. 基于经验和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解读4. 故障排除a. 检查仪器和探头的连接情况b. 检查仪器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c. 调整探头位置和压力确保良好的耦合5. 安全注意事项a.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如眼镜和手套b. 避免将探头直接对准自己或他人c. 注意避免接触高温和有害化学物质本文档介绍了超声波探伤的仪器操作方面的要点,包括准备工作、探伤过程、数据分析、故障排除和安全注意事项。

下面将在第二大点中详细讨论数据解读的相关内容。

二、数据解读1. 波形分析a. 观察波形的振幅、频率和周期b. 分析波形的幅值和时间变化规律c. 判断波形中的缺陷信号和噪声信号2. 缺陷评估a. 根据缺陷信号的振幅和宽度评估缺陷的大小b. 判断缺陷是表面缺陷还是体内缺陷c. 根据缺陷信号的形态和位置评估缺陷的性质3. 规范比对a. 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b. 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c. 根据规范要求调整评估结果4. 结果记录a.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报告中b. 详细描述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c. 提供评估结果和建议修复措施5. 难点处理a. 对于复杂缺陷的解读,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b. 借助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缺陷图像的增强和重建c. 寻求其他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探伤数据解读的关键要点,包括波形分析、缺陷评估、规范比对、结果记录和难点处理。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姓名:身份证号码:报考级别:
报考门类:
一、适用范围及采用标准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2.检测标准和检测等级
GB/Tll345-201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B级检测。

3.验收标准和验收等级
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2级验收。

二、检测人员资质要求
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
三、工件参数、探伤面、探伤区及探伤方法(附示意图)
四、探伤系统及性能要求
1.探伤仪型号及性能要求
US-88型数字探伤仪。

探伤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2.探头规格及性能要求
2.5P13×20
3.试块
CSK-IA试块,RB-1试块
4.耦合剂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

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

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

五、检测准备
1、探伤面准备
2、时基线调节
3、仪器探头主要参数测量及输入
4、灵敏度调节或距离波幅曲线制作
5、工件参数输入(如厚度)
6、传输补偿与衰减系数测量(示意图)
六、检测
1.扫查
2.缺陷定位定量与评级
七、仪器系统复核
八、记录与报告
编制:审核:批准:。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总则1。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夏港电厂#5机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三通更换后的焊缝检测。

1.2编制依据: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0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

7—20104.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5。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

1-20027。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8。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DL/T821-20021.3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都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二级以上资格证书.1.4检验比例:100%2.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2.1仪器要求:2。

1。

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及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为2.5MHz。

2。

1。

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头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

2探头要求选择探头时探头的主声束不应有偏斜或双峰,且入射角β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斜探头折射角的选择以直射波声束中心线至少能扫查焊接接头厚度的2/5为原则。

探测根部缺陷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60左右的探头。

3. 探伤准备3.1现场勘察超声波探伤人员应该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资料,对所检焊口的材质、焊接工艺主要是焊口坡口型式情况要清楚。

焊接接头两侧的母材,探伤前应测量焊缝两侧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测量一点.3.2仪器校准每班探伤前应对仪器校准一次,应校准探头的前沿、K值,距离波幅曲线应至少校准两点。

3.3焊口打磨受检焊口两侧应打磨光滑,不应存在影响探头移动的东西,打磨宽度应大于1。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HHR/ZD-02编制:现场检测室审批:年月日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检测。

2、依据标准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3。

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3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

4 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考试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

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

3.5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

3.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3。

7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

0。

4、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基本要求4.1 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被检测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是否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 进一步明确委托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4.2 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概况,主要包括设计依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2 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3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4 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数量;5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7 所需要委托方与检测单位的配合工作;8 检测中的安全措施;9 检测中的环境措施。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附件3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结构产品无损检测作业,检测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2.作业准备2.1仪器准备目前在焊接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普遍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仪应配备80dB以上连续可调的衰减或增益控制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2.2探头准备探头频率一般在2~5MHz,一般选用2~2.5MHz公称频率探头。

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要求。

2.3探伤区及探伤面准备在探伤前必须准备好要探伤区的探伤面,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探头移动区应清理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阻碍声藕合的杂物,检测面一般应进行清理打磨,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其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6.3μm。

2.4耦合剂准备选用焊缝超声波探伤常用耦合剂有机油、甘油、CMC(化学纤维素)浆糊、润滑脂和水等。

一般工程施工常用的为机油、浆糊两类耦合剂。

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透声性能。

2.5扫描速度调整扫描速度调节由三种方法:①声程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声程读数,常用CSK-IA试块、半圆试块来调整;②水平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 或CSK-ⅢA试块来调整;③深度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试块来调整。

在焊缝探伤中,角度探伤可用声程定位。

但现在焊缝探伤中普遍选用K值探头,板厚小于20mm宜用水平比例法,板厚大于20mm时宜用深度比例法。

2.6距离-波幅曲线(DAC)的绘制2.6.1对于管节点,采用在CSK-ICj试块上实测的直径3mm的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和曲面复测灵敏度修正数据,对于板节点,则采用在CSK-IDj型试块实测的直径3mm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数据。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10月08日发布2015年10月20实施日XXXXXXXXXXXXXX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壁厚40--200mm、标称直径32mm以上对接焊缝和锻件的手工超声波探伤,其它部件的超声波探伤可参照执行。

2编制依据DL540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验篇)GB11345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超声波探伤的技术要点3.1从事超声波探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有电力工业部无损检测考委会或劳动部无损检测考委会颁发的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人员。

探伤人员应熟悉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特点、并能熟练操作仪器。

3.2超声波探伤可选用CTS--22型和其它类型脉冲式超声波探伤仪,其仪器的性能和探头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3工件的形状结构应满足超声波探伤的要求,探伤面应无氧化皮,飞溅,并露出金属光泽。

3.4耦合剂可选用无腐蚀对人体无害的机油、浆糊、甘油等。

3.5AVG曲线的制作及耦合补偿的测定。

3.5.1仪器仪探头的性能、探头前沿、K值测定可在CAK--IB试块上进行,前沿、K值至少取三次的平均值。

3.5.2补偿测定根据DL/T5048规定。

3.5.3AVG曲线或面板曲线,依据DL/T5048规定在相关试块上进行。

3.5.4实际探伤前应用便携式试块对曲线校准。

4检验程序4.1检验流程图:焊缝探伤的一般规程工作准备↓表面检查、委托检验↓接受委托指定检验人员↓了解焊接情况↓选定探伤方法、仪器、探头、试块↓调节仪器↓制作距离波幅校正曲线↓粗探伤↓标示缺陷位置↓精探伤↓评定缺陷↓校验↓验收记录←------↓-----→不合格→标记→返修→报告↓审核存档4.2工作准备:4.2.1被检测件的表面要求:4.2.1.1超声波探伤一般选择焊缝两侧进行检验,当一侧为弯头、大小头、三通等只能进行单侧探伤时,可选择一侧作检测面。

4.2.1.2检测面应清除飞溅物、铁屑、油污、焊瘤,以及其它外部杂质。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2、应用范围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6、探伤工艺7、缺陷的评定8、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1、目的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准确性,保证工业锅炉能够正常运行。

2、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油田工业锅炉安装的管-管、管-板对接焊缝。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3.1凡从事超声波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UT—I级以上资格证书,审核人员应具有UT--II级以上的资格证书。

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4.1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须经检查合格。

4.2焊接接头两侧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滑。

4.3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5.1仪器:5.1.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及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为1~5MHz。

5.1.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

5.2探头:5.2.1探头性能必须按ZBY《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5.2.2对斜探头声束水平偏离角的要求: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就在90°±2°。

5.2.3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

5.2.4探头在的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0.5MHz。

5.3试块5.3.1标准试块:采用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所规定。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4.2现场检测
4.2.1探伤灵敏度选择:探伤灵敏度不得低于测长线。
4.2.2材质的衰减:对表面的损失,在试块与工件上比较实测的数据为准进行修正。
4.2.3探伤时探头移动方式:按标准进行。
4.2.4耦合剂:采用机油、化学浆糊或其他耦合剂。
4.2.5记录:对于超标缺陷记录,反射波位于Ⅱ区,指示长度大于10mm的缺陷应予记录,反射波位于Ⅰ区,指示长度较长时也应予记录备案,超标缺陷要用油漆或石笔等作好标识,便于返修备查,缺陷的部位、长度、深度及当量都应移值到图纸上,记录采用,当量为φ1×6±xdB,L(长)×d(深),注-离探测外表面的深度,另应记录下探伤者,探伤日期等有关内容。
4.2.6质量评定:按GB11345-89标准或图纸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操作标准进行。当探伤人员判定发现缺陷为危害性缺陷时,质量评级不受标准限制。
5.探伤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5.1超声波探伤中存在仪器和探头K值,前沿值偏离正常值,出现异常现象,则需校正误差。
5.2复校时机,复校内容,校正办法:复校时机,一般是在探伤前或连续工作4小时后;复校内容有K值、前沿距离一波幅曲线等;校正方法一般在CSK-ⅠA上重新标定。
超声波探伤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益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
山东益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版本/版次
A / 0
文件名称
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
页数
共2页第1页
1.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超声波探伤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母材厚度为6-120mm的对接焊缝,T型焊缝的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其它类似焊缝参照执行。
3.检测依据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焊接壳体超声波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接壳体超声波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接壳体超声波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DN/QR-18-2015浙江时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8月焊接壳体超声波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1. 适应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大于或等于8mm的铝及铝合金制的GIS焊接壳体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对接接头超声波检测,不适用于外径小于159mm的铝及铝合金环向对接接头,也不适用于外径小于250mm 或内外径之比小于或等于80%的纵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

厚度6mm的对接接头探伤方法参考附表2. 超声波探伤原理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被测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内部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材料内部时,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由于缺陷声阻抗和零件声阻抗不同,就分别发生反射回波来,在萤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探伤人员再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3、引用标准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2604.1 《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23905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4-2002 《铝制焊接容器》4、检验人员在本公司从事焊缝探伤检测人员,应按GB/T 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取得超声检测相关工业门类的资格等级证书,并由雇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职位专业培训和操作授权。

从事焊缝检测人员应掌握焊缝超声检测通用知识,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检测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和焊接基础知识。

5、检测设备及试块EPOCH 1000便携式超声无损探伤仪5MHz K2.5斜探头/ 2.5MHz K2.5斜探头耦合剂:化学浆糊、机油等CSK-IA 试块CSK -IIA-1 试块(对接焊接接头对比试块-1#)6、超声波探伤6.1 斜探头校准每次开机超声波测试前,均需要对探头进行校准。

斜探头校准步骤如下:a)校准入射点(探头前沿);b)校准材料声速c)校准探头零点d) 校准探头角度(K 值)6.1.1校准入射点(探头前沿)用CSK-IA 试块或IIW 试块(又称荷兰试块)测斜探头零点,按图1所示,首先将仪器声速调节为3080m/s,显示范围为150mm,然后开始测试。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超声检测适用于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包括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标准本作业指导书引用了XXX第三部分:超声检测和GB/T无损检测术语两个标准。

三、一般要求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考核。

2、探伤仪器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频率应在1~5MHz之间,并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超过5%。

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应符合JB/T 的规定。

3、探头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²之间,K值一般取1~3.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为6.3μm。

五、探伤方法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焊缝无损探伤(超声波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焊缝无损探伤(超声波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焊缝无损探伤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1)《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2)《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曲率半径不小于160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对接全熔透焊缝,使用A型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的质量检测。

三、试验目的超声波探伤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材料或制件中影响其使用的缺陷或特性,从而对其应用于特定目的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四、试验原理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工件;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并与工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受,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接受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价工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五、仪器设备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BL—U63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主要配置包括主机、斜探头、直探头和信号线,检测设备见图 5.1;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指标参数见表5.1。

图5.1ZBL—U63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表5.1 ZBL—U63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指标参数六、试验准备6.1仪器的调整工作开始前,需要根据探头和被测工件的情况来校准仪器的声速,声程以及探头零点,以适应探伤条件。

其中,声速和探头零点的校准是因为状态行所显示参数的计算都是与声速和探头零点相关,声程校准是为了使屏幕上显示适当声程范围内的波形,以便更好的判断,评价缺陷。

具体操作如下:(1)直探头校准为了方便操作者校准直探头零点及材料声速,仪器提供了探头校准功能,利用此功能可方便的完成直探头的校准工作。

直探头校准功能位于自校准功能菜单中。

以标配的直探头为例,它是一个频率2.5MHz,直径20mm的单晶探头。

校准需要两个和测量物体同材质且厚度已知的试块。

假设以厚度为100mm的试块对该探头进行校准,其步骤如下:先初步设定一个大概的声速值如5920m/s第一步:选择(自动校准按键)选择直探头校准--开启自动校准功能(显示:是否有效调节到(是)第二步:设置工件厚度(高于已知厚度)第三步:探头连接好涂上耦合剂、放在被测工件上、找到回波第四步:调到校准闸门(用闸门套住回波--按一下自动增益回波高度会到屏幕的80%)在(校准闸门栏目按一下确认键)这样直探头校准完成。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样本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样本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引书一、合用范畴超声检测合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检测;也合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检测。

二、引用原则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某些:超声检测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三、普通规定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探伤经验。

并经考核获得关于部门承认资格证书。

2、探伤仪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75%范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不不大于5%。

③仪器水平线性、辨别力和衰减器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规定。

3、探头①纵波直探头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横波斜探头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²之间,K值普通取1~3.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声绝缘必要良好。

4、仪器系统性能①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敏捷度余量不得不大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不不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始脉冲宽度(在基准敏捷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探头,宽度不不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探头,宽度不不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远场辨别力应不不大于30dB,斜探头远场辨别力应不不大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1、探伤普通应安排在最后热解决后进行。

若因热解决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解决前,但热解决后仍应对其进行尽量完全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油污及其她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

五、探伤办法1、为保证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整个被检区域,探头每次扫查覆盖率应不不大于探头直径15%。

超声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探伤作业指导书
4.1.7传输辊道变频器的频率调为34Hz。
4.2样管灵敏度校验
4.2.1把样管的外伤放入探头位置,调整水声程为20mm∽40mm,并调偏心距,使之每个通道的波形达最高,偏心距应满足0.251R≤X≤0.458r的要求。
4.2.2设定缺陷报警闸门,闸门宽度应覆盖内外伤声程范围,报警门槛值为波高50%,脉冲重复频率为800Hz。
五.检验结束
检验结束时,探伤工应按程序关机,做好检验设备的清洁保养及设备周边环境卫生工作。
六.安全与维护
6.1探头必须保持干净,上面不应有氧化铁皮。
6.2及时清理辊道上氧化铁皮。
6.3对于设备润滑点必须及时加油。
6.4水箱里的水要及时更换,不能使用浑浊水。
6.5操作工必须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严格遵守设备和仪器的检查及维护制度。
3.2熟悉API 5CT标准,严格按指导书对样管进行校验。
3.3设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共同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4认真填写探伤报告。
3.5做好交接班工作,保持现场设备和操作室的卫生清洁。
四.工作程序
超声波探伤设备是由8个横向探头和12个纵向探头组成,探头晶片有效尺寸为14mm,覆盖率可达110%。
超声探伤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标准格式作业指导书模板电子作业指导书焊接作业指导书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车缝作业指导书sop作业指导书样板
一.目的
利用超声波探伤方法检测钢管缺陷,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范围
适用于Φ60.3mm∽Φ177.8mm的套管、油管和钻杆。
三.职责
3.1熟悉设备各项功能,能独立操作。
6.6室外操作必须戴工作帽。
6.7吊样管时与行车配合好,样管不许倾斜;起吊时不要让钢管碰撞设备。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更好地在施工过程中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导现场施工,特编制本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工作程序适用于本厂产品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验工作过程。

3编制依据2.1天津电建金属室《金属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2.2 JB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2.3 SDL67-83《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4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条件4.1人员资格检验人员必须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探伤时,必须有一名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

4.2仪器设备要求4.2.1超声波探伤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满足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通用技术条件》;4.2.2 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测工件的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度余量应不低于10dB;4.2.3斜探头主声束不应有明显的双峰;4.2.4仪器的调节应在CSK-ⅠA试块上进行;4.2.5探伤频率采用2.5MHZ。

4.3工艺要求和探伤准备4.3.1超声波探伤前应了解下列有关资料:①被检件的名称、规范、材质及性能;②焊缝的坡口形式、对口间隙及焊缝中心位置;③焊接工艺及热处理规范。

4.3.2对探测面的要求①探头移动范围的飞溅、锈蚀、油污、氧化皮等必须清除干净,表面应打磨平滑;②打磨宽度的确定A.当采用一、二次波探伤,P=2TK+50(mm);B.当采用一次波探伤但仍需增大探头K值时:P=TK+50(mm);C.如需检测焊缝横向缺陷,应磨平焊缝加强高后,进行探伤。

4.3.3仪器的调节①探头入射点及前沿的测定,在CSK-ⅠA上进行;②扫描速度的调节,可在CSK-Ⅲ试块上进行;③距离-波幅曲线的制作:a.距离-波幅曲线以所用仪器和探头在CSK-Ⅲ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b.距离-波幅曲线以所用仪器和探头在CSK-Ⅲ试块上进行校验,校验不少于两点。

5探伤5.1操作流程图见附录;5.2一般要求从焊缝两侧扫查,因条件限制只能单侧扫查时,应采用几种不同K值探头;5.3扫查时,探头每次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探头晶片直径,在保持探头移动方向和焊缝中心垂直的同时,应作10°---15°旋转扫查;5.4为了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大小或区分反射信号和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扫查;5.5现场探伤时,应携带便携试块,以便随时对扫描速度或探伤灵敏度进行校验;5.6缺陷的定量及定性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对于须进行指示长度测定的缺陷,当缺陷反射信号只有一个最高点时,用半波高度法测长,当有多个高点时,可用端部半波高度法测长;5.7缺陷的评定按标准及现场记录,对于不合格的焊口,应及时以“试验结果通知单”方式,通知检查员和制造部。

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焊缝探伤1、检测目的:检测焊缝缺陷,控制钢结构焊缝质量2、依据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钢结构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法》JG/T 2003-2007《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893、检测仪器:仪器 CTS-1002数字超声波探伤仪4、耦合剂: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

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

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5、检测方法:(1)距离一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组成,不同验收级别各线灵敏度见下表,表中DAC 是以上φ2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一波副曲线,即DAC基准线。

评定线以上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的Ⅱ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3)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4)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5)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探伤面上,作锯齿型扫查。

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

在保持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左右移动。

(6)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6、缺陷评定和检验结果:(1)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评为I级。

(2)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3)反射波幅位于I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定为I级。

(4)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5)不合格的缺陷,应于返修,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

轮对手工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轮对手工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3

头、2.5MHZ 短前 面板螺丝无脱落、松动。NDC-1 多通道手工
沿 K1.3 探 头 、 超探仪定检不过期。[图 4] [图 5]
TS-3 试块、TS-3W
试块、TZS-R80 试
块、
工具小车、打印机
材料:机油、扁毛
刷、小塑料桶
图 4 检查探头线连接正确良好 图 5 检查仪器定检不过期
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轮对及轴箱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类别:A2 修 系统:轮对及轴箱装置 部件:轮对
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适用车型:22、25B、25G、19K 、25K 、25T
人员工种:探伤工
作业时间:8~10 分钟/对
工 装 工 具 : 1. NDC-1 多 通 道 手 工 超 探 仪 、 作业材料:机油、扁毛刷、小塑料桶粉笔、棉布、白喷
探伤记录及校验记录保存一个A3 修
第七步:完工清理
工作场地整洁,擦拭工具、设备并保 养
安全风险提示
1. 行车经过时注意避让,小心高空坠物;
2. 注意前后轮动态,安放止轮器。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目次
1. 工前准备 ........................................................................................................ 1 3. 探伤设备及器材 ............................................................................................. 2 3. 性能校验 ........................................................................................................ 4 4. 轮对探伤 ....................................................................................................... 23 5. 完工性能校验 ............................................................................................... 32 6. 记录填写 ....................................................................................................... 33 7. 完工清理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超声检测适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标准
JB/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
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
三、一般要求
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

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
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大于5%。

③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的规定。

3、探头
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
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2之间,K值一般取1~3.
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
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
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μm。

五、探伤方法
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

耦合剂应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2、灵敏度补偿
①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②衰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③曲面补偿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曲率补偿。

六、系统校准与复核
1、一般要求
系统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探头主声束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2、仪器校准
每隔3个月至少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

3、新购探头测定
新购探头应有探头性能参数说明书,新探头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主要参数的测定。

4、检测前仪器和探头系统测定
使用仪器----斜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前沿距离、K值和主声束偏离,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使用仪器----直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调节或复核扫查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5、检测过程中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遇到下述情况应对系统进行复核:
①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②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描灵敏度有变化时;
③连续工作4h以上时;
④工作结束时。

6、检测结束前仪器与探头系统的复核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

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每次扫描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

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不应少与3点。

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7、校准、复核的有关注意事项
校准、复核和对仪器进行线性检测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

七、探伤方法
1、探测方向
一般在探测面上两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并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体积
阀门钢锻件的探测方向如下图是所示
2、工件材质衰减系数的确定
在工件无缺陷完好区域选择三处探测面与底面平行且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调节仪器使第一次底面回波幅度(B1)为满刻度的50%,记录此时衰减器读数;再调节衰减器,使第二次底面回波幅度(B2)为满刻度的50%,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即为(B1-B2)的dB的差值。

①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T dB
B
B
a
2
6 )2
1
(-
-
=
式中:a表示衰减系数,dB/m;
B1-B2表示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dB;
T表示工件的探测声程,m。

②工件上三处部位衰减系数的平均值即为该工件的衰减系数。

3、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①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探部位的厚度不大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一般选用底波确定探伤灵敏度。

由于几何形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者或是探测厚度大于45mm而小于3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试块法确定探伤灵敏度。

②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的确定
按需要选择不同直径平底孔的试块,并测试一组不同探测距离的平底孔。

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的回波幅度达到满刻度的80%。

不改变仪器的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定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是对应于不同平底孔的纵波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

4、补偿
①表面粗糙度补偿
在探伤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消耗进行补偿。

②曲面补偿
对于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作,可采用曲率与工件相同或相近(~倍)的参考试块,否则应补偿因曲率不同引起的声能损失。

③探伤灵敏度一般不低于工件最大探测距离出的φ2mm平底孔当量。

5、探伤灵敏度的复查
探伤中应检查探伤灵敏度,发现探伤灵敏度有改变时应重新调整。

当增益电平降低2dB 以上时,应对上一次校准以来所检查的工件进行复探;当增益电平升高2dB以上时,应对所有缺陷进行重新定量。

八、缺陷记录
1、缺陷当量的确定
①采用A、V、G计算法确定当量。

对位于近场区不能用上述方法确定当量的,可以采用双晶直探头,利用不同直径平底孔的试块通过比较法来确定缺陷当量。

②缺陷密集区和单个大缺陷的边界可利用半波高度法来确定。

③计算缺陷当量时若材质衰减系数超过4dB/m,应进行修正。

2、缺陷记录
①记录当量平底孔径超过φ4mm的单个缺陷的位置和波幅。

②记录当量平底孔直径超过φ3mm的缺陷密集区及其最大缺陷的位置和分布,缺陷密集区面积以30mm×30mm的方块作为最小度量单位。

③记录由缺陷引起的底面回波降低区域和数值。

④记录材质衰减系数。

⑤不属于上述情况,但探伤人员能判定是否危害性的缺陷也予以记录。

九、缺陷等级分类
1、单个缺陷的等级分类按表1规定
表1 mm
2、缺陷密集区的等级分类按表2规定
表2 %
3、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分类按表3规定
表3 dB
4、表1、2、3的等级在评定工件质量时应作为独立的等级分别使用。

5、被探伤人员判定为危险性的缺陷应评为4级。

十、探伤报告
探伤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1、委托探伤的单位,探伤报告编号,签发日期。

2、锻钢件的名称、编号、材料牌号、热处理状态、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

3、探伤仪的型号、探头型号、探伤频率、耦合剂、探伤灵敏度和扫查方式。

4、在草图上标明检测区域,如有因几何形状限制而检测不到的部位也必须在草图上标明。

5、缺陷的类型、尺寸和位置。

6、探伤等级和探伤结论。

7、探伤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探伤人员的资格证号、等级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